研究:吃素加吃魚 大腸癌風險降4成

 
大腸直腸癌每年奪走近5千條人命,如何健康吃、降低罹癌風險,成為民眾關心的課題。美國最近一項大規模研究指出,和吃葷的人相比,健康吃素搭配吃魚的民眾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可以降低43%。專家建議民眾平常除了多吃蔬果、多運動之外,可健康吃素搭配吃魚,是避免大腸癌的好方法。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肥胖比率提高,大腸癌已經成為最多台灣民眾罹患的癌症,每年都有超過1萬人確診罹癌,如何有效預防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重要議題。

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指出,民眾平常如果健康吃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比吃葷的人降低22%;但如果健康吃素再搭配健康吃魚,發病率可以降低43%,是只有吃素者的2倍之多。

鄭醫師補充:

基本上就是多吃蔬果,少吃紅肉,至於白肉,優先考慮魚肉比較健康。地中海飲食也比較接近這樣的飲食型態。

參考文獻:

Orlich MJ, Singh PN, Sabaté J, et al. Vegetaria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rch 09, 201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59.

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17493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年過重 罹患失智症風險降

 
(中央社巴黎9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1份大規模且長期的研究,過胖的中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些新發現推翻以往普遍的認知。

研究人員承認對這些發現感到驚訝,因為與目前健康的建議相反。

然而另外一方面,分析近200萬名英國人、刊登在「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中的報告顯示,40到55歲過輕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則較高。

目前沒有治癒或治療失智症的方法,且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的主要建議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過這個想法可能被誤導了。

Oxon流行病學(Oxon Epidemiology)研究公司和英國倫敦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團隊分析平均年齡在55歲的195萬8191人,研究時間長達20年。

最保守的分析顯示,體重過輕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高39%。但過重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少18%,過胖的人患有失智症風險為24%。

首席研究員基齊巴什(Nawab Qizilbash)表示:「沒錯,這很讓人吃驚。」

BMI值25以上為過重,30以上則是過胖。外界普遍認為低於18.5是過輕,不過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員將門檻設在20。

研究員在過去20年來發現,「(BMI超過40)非常肥胖的人BMI越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就滑降,比健康體重的人少29%」。

研究對象中僅逾4萬5500人罹患失智症。

基齊巴什透過電話向法新社表示:「人們不應該就此認為過重或過胖是可以的。我們知道如果過重或過胖,(早)死的風險很高,所以不清楚在失智症方面的好處整體上是否多於壞處。」

「換句話說,就算將失智症當作過重或過胖的藉口,但你可能沒辦法活到那麼久來驗證這個發現。」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的精華在最後一句,意思是說,中年過重的人,可能還活不到失智症罹患的年紀就說拜拜了,因此機率比較低。

失智症是這樣的,活得越久,機率越高。

基本上,體重控制仍是長壽重要指標。過去研究告訴我們,體重稍重(BMI值位於可以接受範圍的上限),比較長壽。

參考文獻:

BMI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two million people over two decad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Qizilbash, Nawab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5)00033-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來增進社交活動 可延緩記憶、思考退化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中年人如果可以進行藝術活動、手工藝活動,或多進行社交活動,老的時候,或許可以延緩記憶、思考能力退化。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神經醫學會所出版的《神經學》期刊。

研究含括兩百五十六人,這些人平均年齡八十七歲,研究開始時,這些人並沒有任何記憶、思考能力病變。

研究追蹤歷時四年發現,如果這些人從事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進行木工、陶器、縫紉等手工藝活動,或常看戲、參加閱讀俱樂部、打電動、上網搜尋資料、進行網路購物,往後較不會出現認知缺損。

研究人員發現,中年、老年人進行藝術活動,出現記憶、思考問題機率就會減少約百分之七時三。若進行手工藝活動,出現認知缺損風險也會減少百分之四十五。進行社交活動,也能減少百分之五十五認知缺損風險。若老年使用電腦,認知缺損風險則可下降百分之五十三。

研究作者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羅斯巴德‧羅伯特斯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改變生活習慣,似乎就能幫助預防認知功能缺損問題。這些行為也許可以保護神經原,避免大腦細胞死亡,或刺激大腦長出新神經原,進而讓老年認知功能維持正常。

鄭醫師補充:

利用手工藝、藝術活動或者是社交活動來延緩大腦認知功能的退化,正是用進廢退理論的最佳詮釋。就像肌肉不鍛鍊就會萎縮一樣,大腦不用,也容易退化。

參考文獻: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ersons aged 85 years and older

  • Rosebud O. Roberts
  • Ruth H. Cha
  • Michelle M. Mielke
  • Yonas E. Geda
  • Bradley F. Boeve
  • Mary M. Machulda,
  • David S. Knopman
  • and Ronald C. Petersen

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8, 2015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 1526-632X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5/04/08/WNL.000000000000153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憂鬱藥 增血管硬化風險

 

 

 

 

 

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常見抗憂鬱處方藥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風險,用藥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冠狀動脈很容易產生粥狀硬化病變,且粥狀硬化病變數量增加六倍之多。

美國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線上版《身心醫學》期刊(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首席作者病理學、比較醫學教授卡蘿‧希芙莉表示,醫界早發現,憂鬱症與心臟病很有關聯,不過大家並不知道治療憂鬱症是否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這項研究含括四十二隻中年母猴子,研究人員餵食這些猴子西式飲食食物,食物含有不少脂肪、膽固醇,持續十八個月。在治療之前,研究人員紀錄猴子出現哪些憂鬱症行為。

在美國女性死亡主因當中,冠心病排名第一,且女性出現憂鬱症機率為男性的兩倍,因此研究人員以母猴子為研究對象。

研究人員將這些猴子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藥物樂復得(Zoloft),還有一組服用安慰劑,用藥時間每天一次,持續十八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抗憂鬱劑的猴子,冠狀動脈出現粥狀斑塊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猴子三倍之多。猴子若有憂鬱症,且以抗憂鬱劑進行治療,血管出現粥狀斑塊數量更多,與服用安慰劑的猴子相比,多增加近六倍。

希芙莉教授表示,研究顯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長時間服用這種抗憂鬱劑,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病變。對於人類來說,這項研究頗具臨床意義,在美國,近四分之一中年女性有服用抗憂鬱劑,多數處方箋藥物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人類服用抗憂鬱劑,是否也會產生同樣問題。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導很清楚,而靈長類的研究結果,非常容易在人類研究複製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就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抗憂鬱劑,出現冠狀動脈硬化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組的三倍,若是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劑,則增加到六倍。這樣的風險,開藥的醫師大概都不會事先提醒與知會,大家最好自求多福。

憂鬱症有成因,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可以透過整合療法來評估以及根本改善,獲得根治,不必依賴藥物。

參考文獻:

  1. Shively, Carol A. PhD; Register, Thomas C. PhD; Appt, Susan E. DVM; Clarkson, Thomas B. DVM. Effects of Long-Term Sertraline 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on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Premenopausal Female Primates.Psychosomatic Medicine, April 2015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163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 改善脂肪肝

 

 

 

 

 

不少民眾因肥胖、飲食等因素而有脂肪肝。澳洲一項研究發現,肥胖、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困擾的人只要願意運動,無論運動激烈與否,都能幫助減輕脂肪肝病情。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肝臟病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脂肪肝是俗稱,正式醫學名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醫界認為,這種疾病為新陳代謝症候群肝臟病徵,通常與肥胖、糖尿病有關。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但透過改變飲食、規律運動、減重等方式,就能幫助改善脂肪肝,且這些方式也有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情。

這項研究當中,共有四十八人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且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為四組,每組十二人,第一組進行中、低強度、高負荷量有氧運動。第二組進行高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第三組進行中、低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第四組則是控制組(安慰劑組),沒有特別去運動。研究計畫為四星期。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光譜儀(MRS)觀察這些人的脂肪肝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三組運動組成員的脂肪肝病情都獲得改善,脂肪肝改善幅度從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九不等,平均改善百分之七點五,相較之下,沒有運動的人脂肪肝平均增加百分之十四。這項變化與體重減輕多少無關。

研究人員也發現,進行高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以及低強度、高負荷量有氧運動的人,脂肪肝、內臟脂肪減少幅度較大。

研究作者澳洲雪梨大學資深講師拿納桑‧強森博士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所有運動都能有效減少肝臟脂肪、內臟脂肪數量,無論運動強度、運動負荷量多寡,都能產生效果。

運動幫助身體新陳代謝,而脂肪肝公認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因此透過運動來改善脂肪肝,言之成理。這項研究報導進一步提醒大家,不管何種運動,只要規律,都有幫助。

參考文獻: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dose on liver fat and visceral adiposity, Nathan Johnson,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hep.2015.02.022, published online 8 April 2015, abstract.

Exercise and improvement of NAFL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Roohit Loomba, Helena Cortez-Pinto, Journal of Hepatology,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hep.2015.02.02, published online 8 April 2015, editorial.

Elsevier news release, accessed 7 April 2015.

Additional source: American Liver Foundation, NAFLD, accessed 7 April 20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酒過量腦萎縮 年紀輕輕就癡呆

【台灣醒報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過量的酒精會讓腦袋瓜萎縮變小、甚至提早癡呆!日本學者研究酗酒者腦部發現,一生中所攝取的酒精總量愈多,腦的萎縮愈嚴重,是不可逆的傷害,且罹患癡呆症、憂鬱症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3倍以上,建議民眾適量攝取酒精、堅守「不過量」原則。

【酒精加速腦萎縮】「過量酒精會使大腦快速萎縮!」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理學研究團隊,比較「喝酒」與「不喝酒」兩組人的腦部核磁共振圖(MRI),發現喝酒的人腦部與不喝酒的人相比,大多已經萎縮10到20%。並且充滿腦脊髓液體的側腦室變大,表示腦容量整體變小了。

醫學博士柿木隆介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表示,通常自然老化的腦部萎縮大概在30歲左右開始,主因是白質(神經纖維)聚集的區域細胞自然死亡,造成腦部無法避免地開始變小。腦部萎縮的症狀之一就是記憶力衰退,若嚴重的話就會演變成癡呆症,雖然隨著老化過程,腦部本來就會自然萎縮,但酒精會加快萎縮的速度。

【整顆腦萎縮不復原】「一生中攝取的酒精總量愈多,腦的萎縮愈嚴重。」柿木隆介強調,不像其他臟器具有幹細胞還可再生,腦內的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就回不去了。此外,平常大量飲酒的年長男性,得癡呆症的風險是不飲酒男性的4.6倍,憂鬱症的風險也高達3.7倍。柿木隆介提醒,「飲酒千萬不可過量。」

一般大腦的萎縮型態,例如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掌管記憶的海馬體、控制理性的額葉、負責言語、視聽覺的顳葉,都有特殊的萎縮型態,但酒精造成的卻是「整顆腦袋的萎縮」。近來研究發現,人一生的總飲酒量與腦的萎縮程度呈正相關,且飲酒歷史愈長的人,會愈早發生大腦萎縮。但飲酒頻率、酒的種類則與萎縮無關。

鄭醫師補充:

酒精對大腦細胞來說是抑制劑,長期大量使用大腦細胞的抑制劑會導致大腦細胞萎縮,提早出現退化,進而分別提高憂鬱症3.7倍以及失智症風險達4.6倍,這項日本研究透過腦部影像學分析長期飲酒以及不飲酒的大腦掃描所得到的結論,值得大家參考借鏡。

 而越早酗酒或者酒精成癮之患者,風險越高,因為根據分析,累積飲酒量越高,機率越高。因此,有酗酒狀況的患者,最好早日透過相關戒酒療程,早日脫離酒精依賴,邁向新生。

酒並不好戒,甚至有人說比毒品還難戒,原因之一就是取得容易,因為酒精合法,隨處都容易取得且費用不高。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84277620S5A310C100000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周只要4顆蛋 糖尿病不上身!

 
蛋除了富含蛋白質、脂肪酸、蛋黃素等強身健腦的營養素,適量吃還可以幫助降血糖、預防糖尿病。【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你今天吃蛋了嗎?很多人習慣每天早晨吃一顆荷包蛋或水煮蛋,開啟活力的一天!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吃蛋不只營養滿分,還能預防中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一周只要吃4顆蛋,就能發揮效果。

隨著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台灣近年來罹患糖尿病人數大幅增,更高居十大死因第4名,估計全國有百萬名糖尿病患。其實,預防糖尿病一點都不難,從日常飲食就可以辦得到!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東芬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80年代開始追蹤2332名年齡介於42至60歲受試者的飲食習慣,20年後發現有432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吃蛋幫助降血糖 一週4顆剛剛好

比較之後發現,每個星期都吃4顆蛋左右的受試者,比一週只吃1顆蛋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了37%,而且每周吃超過4顆蛋則沒有額外的效果。研究指出,即使把運動、抽菸、體重、蔬果攝取量等生活習慣納入考量,「吃蛋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的推論依然成立。

糖尿病其實是一種身體慢性發炎所造成的疾病,東芬蘭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兼任教授維爾塔寧(Jyrki Virtanen)指出,由於蛋含有許多有利於葡萄糖代謝,以及避免低度發炎症狀的營養,可以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

事實上,蛋還含有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黃素、蛋鈣、脂肪酸等豐富營養,對於維持身體機能和強化大腦也很有幫助。有些民眾擔心吃太多蛋,會攝取過多膽固醇,不過本研究指出,每周只要吃4顆蛋就可以達到保健效果,因此民眾只要適量攝取,並且少吃甜食、多多運動、避免過重,就能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鄭醫師補充:

吃蛋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嗎?其實這是一個迷思。身體的膽固醇製造,八成來自自體合成,只有兩成是從外面攝取直接利用的,而且,若是增加外源性的膽固醇攝取,還會降低身體自行合成的量。所以吃蛋是否會導致導致膽固醇過高?並沒有明顯學理上的根據。

對蛋沒有過敏的人,不妨試試這個保健方式吧。

參考文獻: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5/04/01/ajcn.114.10410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拿到才出版一周不到的文學巨擎米蘭‧ 昆德拉的最新小說 《無謂的盛宴》,迫不及待翻閱大師的文采。

開頭第一篇,便提到書中主角忍不住會去注意路上女孩的肚臍眼,他自己分析了半天,不像一般人是腿、胸部或者是臀部等等,因此感到不解。

這篇其實是一篇伏筆,答案在後面的文章才告訴讀者。原來,主角小時後遭到母親拋棄,最後一眼,主角注意到的就是母親的肚臍。

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套用完型理論來解釋。

所謂完型,其實講的就是心理的缺口。我們的注意力總會在我們有負面情緒上的事件上,而一旦被再刺激,心中的缺口便會再度曝露,注意力又會被鎖在缺口上。

解決之道:再次忠實呈現當時缺口出現的狀況,釋放當時累積於心靈的負面能量,缺口不再因過去負面的心靈能量卡住,缺口才會真正消失,當事人才能真正解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人葉酸足 助血管擴張

近日氣溫飆升,年長者補充一點葉酸,或許有助對抗炎熱天氣。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補充葉酸,可幫助血管擴張,當天氣炎熱的時候,就能增加皮膚血流,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博士後研究員安娜‧史坦黑維茲表示,大家都知道,年長者處於炎熱環境時,皮膚血流增加情況不如年輕人,因此天氣炎熱時,年長者就會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中暑、中風,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也會上升。

研究作者指出,之所以發生上述現象,主要是因為當血管老化,便逐漸無法產生足夠一氧化氮。當年輕、健康的人面對炎熱環境,身體就會有比較多的血流流向皮膚,加上流汗,就能幫助身體降溫。

血管必須使用一種名為BH四的酵素,才能產生一氧化氮,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酵素作用就會遞減。過去研究發現,如果增加年長者體內BH四酵素濃度,就可以產生更多一氧化氮。研究人員認為,葉酸可以讓身體更有效地運用BH四、提升BH四濃度,當BH四濃度增加,身體也就可以製造較多一氧化氮,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臨床科學》期刊(Clinical Science)。

研究人員以健康年長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主要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為局部加熱實驗,另一部份為全身性實驗,在局部加熱實驗中,研究人員以兩種皮內微透析纖維將葉酸注入皮膚血管,此時,血管便製造更多的一氧化氮。在全身實驗當中,研究人員讓這些人每天服用五毫克葉酸或安慰劑,持續六星期,也得到上述結論。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提到的葉酸補充劑量,是屬於高劑量的用法,建議想用葉酸來幫助血壓控制的長者,可以選用身體比較容易利用的葉酸型式的補充品來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http://news.psu.edu/story/350788/2015/03/31/research/folic-acid-may-help-elderly-weather-heat-wave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蔬果殘留農藥下肚 易形成過動兒

 

台灣盛產蔬果,台灣人也愛吃蔬果,但是為了供應龐大的蔬果市場,農夫只好用農藥殺蟲,以確保產能收成。只是農藥易殘留,這些殘留的農藥,一旦吃進人體不僅會造成食物中毒,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會形成兒童過動症,這麼可怕的事是怎麼一回事?來看今天的報導。

台灣一個亞熱帶的水果島國,在這個島國上,不分春夏秋冬,任何時節,總是盛產著各式各樣的水果蔬菜,在這個島國上的人,也很愛吃新鮮蔬果,平均每個台灣人每天可以吃下0.6公斤。但是,這些蔬果真的都安全嗎?

登記許可的農藥多達702種,其中,又以有機磷的農藥最容易出問題,在第一線施作農藥的農夫,就經常深受其害。

陽明大學環衛所陳美蓮教授:「有機磷農藥,過去就是用來取代有機氯,像DDT這個大家很熟悉的,主要就是它比較容易水解,但不表示說它就比較沒有毒,反而是它的毒性比較強,它是一種神經的毒性。」

這類的農藥,如果是農夫在噴灑時,因為不小心沾染誤食,它會馬上導致急性中毒,輕者噁心嘔吐,嚴重者意識混亂、全身抽搐,更嚴重者甚至呼吸中止,毒性可見一斑。但有機磷的毒性威脅,並不僅止於農夫,您家中的小朋友,可能也會是有機磷的受害者。

陽明大學環衛所陳美蓮教授:「我們跟醫院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專科醫師合作,由他們所經過一個標準化的診斷,確診的過動症的孩童,然後我們再跟一般的孩童做一個比較,然後我們比較他們體內有機磷農藥的濃度,過動症的小孩跟一般的小孩,兩個加起來大概200位小朋友,那我們發現說,可以檢出任何一種有機磷的代謝物,在尿裡面的代謝物的比例,高達98%。」

這麼高的比例,讓人看了膽顫心驚,原來有機磷的恐怖威脅,早已滲透每個家庭,因為蔬果洗不乾淨,殘留在蔬果上的有機磷,就這麼被吃進小孩的肚子裡,長久累積少量有機磷的結果,竟然就造成過動兒的產生。有機磷的毒害,身為家長的您,實在要小心應對。

鄭醫師補充:

到底是過動兒吃接觸比較多的農藥,導致體內殘留量過高?難道其他非過動的小朋友沒有接觸?

一般常理推斷,不可能是過動小孩喜歡吃含農藥的食物,這是一種隨機的發生,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大家都吃得到有農藥的食物,但是過動兒的排毒功能較差,因此體內比較容易偵測到過量的農藥殘留。

除了減少曝露量外,也最好幫助過動兒提升排毒功能,減輕身體毒素對大腦的危害,才是務實的做法。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離失智症!多吃大蒜保護大腦細胞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大蒜是台式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料,炒青菜或紅燒魚時加入幾顆大蒜一起烹調,馬上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其實,大蒜不只美味,美國研究就發現,這種特殊的蔬菜還能修復大腦受損,預防失智症! 

我們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會受到各種損害,這些損傷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民眾比較熟知的環境壓力,包含人體老化、吸菸、環境汙染、腦部外傷、飲酒過量等。另一方面則是大腦內的免疫細胞,在抵抗環境壓力時產生的有害物質,而大蒜的營養成份對於抵抗這些傷害,都有相當好的效果。 

在西方國家,民眾將大蒜視為一種「超級食物」(superfood),因為大蒜的含硫化合物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可以對抗一般的環境壓力。此外,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研究發現,大蒜還有一種營養素能夠降低大腦免疫細胞帶來的傷害。 

大蒜可減少大腦損傷 增加抗氧化效果 

參與研究的醫學院副教授古澤宗(Zezong Gu)指出,當細胞受損時,大腦的微膠細胞(Microglia)就會保護腦部,它是一種存在大腦和脊椎神經中的免疫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防線。一般成熟的大腦細胞很少再生,但是當腦部發炎或是因環境壓力受損時,微膠細胞就會大量增加,並且聚集到受損處,保護其他腦細胞不受傷害。 

不過,古澤宗指出,微膠細胞雖然肩負保護大腦的重任,卻也會在過程中釋放出對腦部細胞有害的一氧化氮,增加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的風險。 

好消息是,實驗發現,大蒜當中的碳水化合物衍生物FruArg,可以減少微膠細胞作用時伴隨產生的一氧化氮,減少對大腦有害的物質,自然降低腦部退化的風險。此外,FruArg還能促進腦部抗氧化物的增加,提供其他腦細胞更多的保護和修復作用,進而預防失智症。

 排毒、殺菌、靠感冒 多吃大蒜強身健體 

事實上,大蒜的好處非常多,除了民眾熟知的殺菌消毒之外,大蒜還可以淨化血液、降低血脂、促進排毒,進而舒緩疲勞和壓力。另外,現在春天早晚溫差大,一不小心就會感冒,平時多吃大蒜,對於預防傷寒感冒、呼吸道感染都有功效。中醫也認為,大蒜可疏風散寒,幫助人體殺菌防病,但以生吃的效果較佳。 

另一方面,大蒜是更是公認預防胃癌的首選,曾有調查顯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相當低,因為大蒜能大幅降低胃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減少亞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此具有防癌效果。 

無論是保護大腦還是殺菌抗感冒,大蒜都是一種多食有益的蔬菜。民眾平時不妨將爆香的大蒜跟主菜一起吃,藉此攝取更多營養,提前預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預約健康的老年生活!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導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大蒜的碳水化合物FruArg可以保護大腦細胞免受自己釋放的一氧化碳所受的傷害,進一步保護腦細胞免於退化風險,降低失智症以及巴金森症等大腦退化疾病的風險。此外,大蒜可以殺菌,降低胃癌風險,還可以降血脂,好處不勝枚舉,對大蒜沒有過敏的人,建議可以多吃。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3018536/Researchers-garlic-slow-ageing-protect-brain-disease.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葡萄皮含白藜蘆醇 減輕大腦發炎 緩解憂鬱

有些學者認為,憂鬱症與身體發炎反應有關。美國最新老鼠實驗更發現,紅葡萄皮中的天然抗發炎物質「白藜蘆醇」除了預防發炎反應,還能幫助老鼠減少社交壓力所帶來憂鬱相關行為。

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蘇珊‧伍德表示,在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多人面臨社交壓力,因而產生憂鬱症與各種情緒失調病症。這次研究成果或可幫助改善這些問題,希望研究成果可以鼓勵更多科學家進行人體臨床實驗,進一步測試白藜蘆醇是否真能改善憂鬱症。

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藥理學與實驗治療學會(ASPET)年會。

鄭醫師補充:

的確,不少憂鬱症患者,身體的發炎狀況並不輕,而改善憂鬱若不緩解發炎,治療效率往往不佳。白藜蘆醇是在紅葡萄皮中可以找到的,想透過紅酒飲用來補充足夠的量,簡直是緣木求魚,透過優質的營養補充品來直接補充,比較有效果

白藜蘆醇可以幫助細胞粒線體功能更為提升,憂鬱症患者因為諸多身體因素導致粒線體功能不佳,藉由白藜蘆醇的足量補充來降低身體的氧化壓力,減少自由基以及緩解發炎,根本改善憂鬱症體質不可或缺的一環。

參考文獻:

http://www.aspet.org/March_30_Finel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姐妹注意!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高於男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疾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98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都是男女死因的第二名,但女性心臟疾病死亡率23.8%高於男性21.4%!所以女性不是不會得心血管病,只是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晚,加上過了更年期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後,發病及死亡率很快追上來,甚至於會超過男性!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張瑋婷醫師表示,許多心臟疾病相關症狀及臨床表現,在女性往往不典型,以冠狀動脈疾病為例,男性的表現通常為運動後胸悶胸痛,而女性則可能以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噁心、消化不良、全身無力來表現。也因此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及延遲,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

3大危險因子:壓力、高血壓、肥胖

女性預防心血管疾病就從生活開始!因為根據美國十年以上追蹤發現,職場壓力、高血壓及肥胖都是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工作壓力大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常人高40%,心臟病發機率大幅高出88%。

女性荷爾蒙亂補充 護心不成反血栓

而女性過了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心臟病發病及死亡率會提高,那麼是否建議更年期婦女都補充女性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每天補充女性荷爾蒙,並不如預期的達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同時由於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血栓的生成,並非適合所有的女性朋友。

張醫師也提醒,心臟疾病與女性息息相關,絕對不可以輕忽!從日常生活的保養做起,除了健康飲食,少鹽、少油、多膳食纖維,規律的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戒菸以及避免置身於二手菸的環境也相當重要!

鄭醫師補充:

一般人以為男性比較壓抑,不重視身體感覺,心臟病罹患風險大於女性,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迷思。這篇報導提醒女性,心臟病罹患以及死亡率並不亞於男性,甚至更高。

壓力調適、體重管理以及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飲食以及適度運動),是心臟病預防及保健的不二法門。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蔬中之王!吃菠菜能防阿茲海默症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有「蔬中之王」美喻的菠菜,對人體健康的好處一籮筐,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更發現,長期吃菠菜可以讓人活力滿滿,尤其讓大腦變得敏銳,甚至能夠減緩老化,簡單吃蔬菜就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現代人年輕時忙於工作,大量消耗腦力,年老時則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威脅,如何維護大腦健康就成了醫界最關心的話題。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就指出,2050年全球罹患各類型失智症的人數預計將高達4,400萬人,有些醫師認為,改變飲食習慣才是遠離失智的最佳良方。到底老年人應該怎麼吃,才能依然頭好壯壯呢?

常常吃綠色葉菜 腦力不衰退

美國拉什大學(Rush University)做了一個研究,調查950名平均年齡81歲受試者的飲食習慣,並且每年都幫他們做腦力測試長達10年。結果發現,每天吃1至2份綠色葉菜類如菠菜、羽衣甘藍的人,大腦老化的速度比較慢,認知能力甚至和比自己年輕11歲的人一樣。研究員莫瑞斯(Martha Morris)博士指出,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的病因就是認知能力衰退,但只要多吃綠色葉菜類蔬菜,就能保護大腦。

為什麼菠菜這麼神奇?這是因為菠菜和其他葉菜類含有豐富的維他命K、維他命B9、葉酸以及植物的天然色素─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這些營養素可以維護大腦健康,確保大腦正常運作。另外,如果你不愛吃菠菜,也可以多吃紅蘿蔔、番茄、青椒、甜椒等同樣富含維他命K、β-胡蘿蔔素,以及葉黃素的蔬果。 

菠菜營養豐富 健腦、美容、瘦身都靠它

事實上,菠菜的好處不只這樣,它還含有酪氨酸(tyrosine),能夠促進大腦的創造性思考能力,讓你擁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和創意。此外,菠菜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細胞生成與分化,以及促進不良細胞代謝的功能,換句話說,多吃菠菜還有助預防癌症。

除了補腦力和強身健體,菠菜更是具有全方位肌膚美容功效的蔬菜,其中的β-胡蘿蔔素能夠轉化為強力的抗老化維生素A,能使表皮保留水分,預防皺紋形成。另外,菠菜的硫辛酸、維生素C、維生素E也都是維持肌膚年輕的重要養分。菠菜還富含錳、鈣、鎂、鋅、硒等礦物質,這些都是有助於美容的營養素。

除了維持大腦正常運作,菠菜的β-胡蘿蔔素和類黃酮,還可提供強大的抗氧化保護,抵抗自由基造成的傷害。對想要瘦身的民眾來說,菠菜豐富的胺基酸以及比其他蔬菜高出兩倍的纖維,更是減重的最佳食物!同時,膳食纖維可維護腸道健康,帶走身體有毒物質,好處多多。

對各年齡層的民眾來說,菠菜都是值得經常攝取的健康蔬菜,豐富的營養素不但有助瘦身和美容,更可以保護老年人的大腦,減緩老化。其實,只要留意日常飲食,多多攝取蔬果,就能用最簡單、最經濟的方式預防各種失智症,遠離阿茲海默症的威脅!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指的不只是波菜,而是綠葉蔬菜都有幫助。蔬菜攝取對身體健康的幫助更勝於水果。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3/150330112227.htm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休診公告 =

2015/04/03 (五)上午正常看診,下午晚診休診

2015/04/04-2015/04/06 清明年假休診,

照成您的不便請多見諒!! 

2015/04/07 恢復正常看診.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