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 工程師成長壓力大腹瀉長達廿年

更新日期:2011/04/01 07:55

一名竹科工程師,廿年來不斷腹痛、腹脹到醫院求診,醫師在詳細檢查後認為是腸道急躁症,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建議患者多安排休閒活動,以減輕工作壓力。醫師指出,這名病患的疾病,肇因於從小父母的望子成龍壓力,影響長達廿年,不但生理,就連心理壓力至今也難以排除。(彭清仁報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絕大多數父母親的願望,但天下父母心,卻往往影嚮子女一輩子!一名竹科工程師,上有兩位哥哥,其中一人是醫學院畢業,另一人則是執業律師,從小在龐大的課業壓力和父母高度期望下長大,讓這名工程師腹痛、腹脹長達廿年。



據這名竹科工程師向醫師主述指出,早上起床後,肚子就急劇的收縮,開始疼痛,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消失。每次痛起來就會伴隨幾次的腹瀉,但病患也偶爾也會出現便秘症狀。署立新竹醫院腸胃科醫師許丁壬指出,病患在詳細檢查後,確定是腸道急躁症,除了藥物治療外,建議多做一些休閒活動,減輕工作壓力。而一般腸道急躁症的病人,大都是容易緊張、工作忙碌、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而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以及腸黏膜的敏感性增加,所以會有腹痛、腹瀉的情形。輕度症狀者只需飲食或生活型態調整即可;中度症狀者可能需要一些胃腸藥加上低劑量的抗憂鬱藥或是心理治療;至於嚴重的腸道急躁症,會造成病人失能,影響日常生活,需要轉診精神科或疼痛專科治療。



一直以來,醫學界對於大腸激躁症(英文原名為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 或者 spastic colon)的原因,仍無法藉由客觀的實驗室檢測來確認真正的病因為何(如同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因此在歸類上,這是一種功能性的腸道疾病,主要的核心症狀為慢性腹部疼痛、不適、脹氣、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 當然這些症狀在一般的醫學檢查上都找不到直接致病的原因。在某些病例上,腸蠕動可以緩解症狀,而腹瀉與便秘也可能交替出現。一般臨床觀察發現,大腸激躁症可能是發生於身體感染之後、一個生活壓力事件或者舊事找不到任何醫療狀況便發生。


在治療上,目前還無根治的方式,一般建議的治療方式包含飲食調整、藥物、心理問題處理等等,病人本身的衛教以及好的醫病關係也很重要。


症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乳糜瀉、果糖吸收不良、輕度感染例如梨形蟲病(一種腸胃疾病,有些人不具任何症狀,但也可能導致腹瀉、疲勞和體重減輕)或者寄生蟲感染,嚴重的發炎腸道疾病、功能性的慢性便秘以及慢性功能性的腹痛。很可惜,一般醫院的常規檢測都無法找到異常結果。目前最為大家所接受的理論就是大腸激躁症是大腦與腸道互動的失衡,也常常發現患者的腸道菌叢或者免疫失衡:


Yang CM, Li YQ (2007).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iminating allergic foods according to food-specific IgG antibod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Chinese). Zhonghua Nei Ke Za Zhi 46 (8): 641–3. PMID 17967233.


Stark D, van Hal S, Marriott D, Ellis J, Harkness J (2007).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intestinal protozoa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nt. J. Parasitol. 37 (1): 11–20. doi:10.1016/j.ijpara.2006.09.009. PMID 17070814.


大部分的大腸激躁症患者並不會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然而慢性腹痛、疲倦、及其他相關症狀往往會影響工作、學習及社交生活,由於難以找到病因,因此在花在醫療上的費用及時間往往也相當可觀:


Hulisz D (2004). "The burden of illnes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J Manag Care Pharm. 10 (4): 299–309. PMID 15298528.


有大腸激躁症困擾的人也容易合併出現胃食道逆流、生殖泌尿系統、慢性疲勞、纖維肌痛症、頭痛、甚至是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相關症狀,甚至有報告指出大腸激躁症的患者,高達六成有心理困擾,包含焦慮或者憂鬱等等:


Whitehead WE, Palsson O, Jones KR (2002).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morbidit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other disorders: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Gastroenterology 122 (4): 1140–56. doi:10.1053/gast.2002.32392. PMID 11910364.


已經發表的研究顯示:大腸激躁症時源自於未被發現的主動感染,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用於滅菌的藥物Rifaximin能夠提供持續地緩解效果:


 Pimentel M, Park S, Mirocha J, Kane SV, Kong Y (2006). "The effect of a nonabsorbed oral antibiotic (rifaximin) on the symptoms of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145 (8): 557–63. PMID 17043337.


此外,有些研究也以證實小腸細菌的過度生長是主要原因,滅菌療法可以有效減少細菌的數目進而改善症狀:


Posserud I, Stotzer PO, Björnsson ES, Abrahamsson H, Simrén M (2007).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ut 56 (6): 802–8. doi:10.1136/gut.2006.108712. PMC 1954873. PMID 17148502.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1954873.


對一般人來說,很難體會大腸激躁症所衍生的生理及心理的雙重煎熬,不明就裡的人還常常誤以為當事人是在裝病,而一般醫療院所提供的治療,不過是一些腸胃藥的症狀調理,效果不佳的話,往往直接會轉介至一般精神科治療,一般精神科醫師會把大腸激躁症的症狀視為精神症狀,直接開上抗焦慮甚至是抗憂鬱劑來治療,可以想見,沒有處理根源的治療方式,除了讓疾病無法根本治療之外,還可能會讓患者產生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及依賴的情形,到頭來,往往是讓症狀緩解不佳,但需要處理的部分反而越來越多越複雜。


在飲食建議上,建議大家不放先避開牛奶,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此外,最好也要杜絕果糖的攝取,這對果糖吸收不良的患者容易見效。最直接的飲食調整,建議大家還是透過慢性食物過敏原IgG的完整檢測,找出導致腸道過敏的食物來源,以隔離過敏原的寡抗原飲食來執行,是最直接有幫助的飲食調整方式: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Houghton LA, Mearin F, Spiller RC (2006).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 131 (2): 688. doi:10.1053/j.gastro.2006.06.027.


此外,纖維及益生菌的補充在一些臨床研究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治療效果,當然持續有心理壓力的影響,可以透過自律神經檢查來確認是否有這方面的影響,一旦確認,配合有效的心理會談或者相關技術來協助處理,同時學習放鬆技巧來幫助患者抒壓,改善會更快,然而治療重點仍應先著重於腸道功能失衡的真正兩大原因:腸道感染及食物過敏的處理,透過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其實很容易發現病因,針對根源作有效的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胸腔科醫師:塞在雪隧 空污60倍 傷身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4/01 11:25







清明連續假期明天起展開,各界預估,過去逢假必塞的雪山隧道這次依舊可能難逃塞車宿命。胸腔科醫師提醒,車潮可能引起空污指數提高,根據2009年資料顯示,雪隧的一氧化碳每小時濃度為0.8-65ppm,平均為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等於快多了60倍。雖然沒有超過一般認為小於100ppm的濃度,短期內不至危害身體,但長期下來肺部累積汙染造成負擔,仍有影響身體健康的可能。



專長胸腔外科的羅東聖母醫院外科部主任胡茂華提醒民眾,清明連假,雪山隧道車潮多,可能引起空污指數提高,駕駛人要注意升溫及空污問題。



胡茂華以2009年雪隧監測資料為例,每小時一氧化碳平均濃度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多了快60倍,雖然沒有超標,長期暴露依然健康堪虞。



醫師指出,一氧化碳濃度越高會造成血紅素供氧不足,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去年中秋節假期雪隧塞爆,隧道內溫度飆破46℃,可能連帶產生的空污濃度與懸浮微粒增加,就曾引起宜蘭縣政府高度關切,要求相關單位改善,建議隧道內抽風設備應該全面開動。



胡茂華同時建議,他搭車行走雪隧時,偶爾會看到員警在隧道內進行測速照相,就他的感覺,既然有自動測速照相設備,實在沒必要還讓員警在裡面從事這類工作,徒增身體負擔。



(攝影:黃麗鳳)



最近連假即將來臨,掃墓及外出踏青的人潮相加,往宜蘭方向開車的人請留意下面的數據及提醒:


根據2009年資料顯示,雪隧的一氧化碳每小時濃度為0.8-65ppm,平均為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等於快多了60倍。一氧化碳濃度越高會造成血紅素供氧不足,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去年中秋節假期雪隧塞爆,隧道內溫度飆破46℃,可能連帶產生的空污濃度與懸浮微粒增加。


因此有胸腔科醫師呼籲大家要留意,儘量減少空污的暴露機會,減少身體的負面衝擊。在此也提醒大家,不要認為一時的污染沒有到達危險的濃度,就覺得沒有關係,因為污染是會累積的,就算最近輻射的劑量雖然不高,但輻射劑量也會累積。過去,沒有福島核電廠的事件影響許多人對電腦斷層及核子醫學的相關檢查及治療所產生的輻射,絲毫沒有防備的戒心,也不會擔心害怕,但現在天天都有輻射新聞被報導,有不少人談輻色變,甚至連原本醫院排定的檢查及治療都先取消,其實,一般對醫療稍有瞭解的人,對於醫院射擊有放射線的檢查其實都會儘量保守,因為輻射劑量長期累積下來,對身體原本就有些衝擊及影響,不過有些人擔心過頭,像核磁共振掃瞄(MRI),完全沒有輻射,因此擔心輻射的人若排到MRI檢查,可以不必擔心。


人體累積的污染想要處理,在一般的醫療體系幾乎是無能為力,對輻射的疑慮,一般人可以補充抗氧化的食物來源或者營養補充品(原因是輻射會增加身體自由基,抗氧化物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規律運動幫助循環及排汗,如果能藉助高效率的排毒程式來協助,對於身體的保健效果當然更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懼高 服用賀爾蒙可減緩


更新日期:2011/03/31 13:59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一般人會有懼高的反應,不過現在瑞士的科學家發現,服用荷爾蒙後會減輕心理對於高度的懼怕,未來科學家希望進一步研究,協助民眾克服創傷後的情緒復原。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研究人員邀請40位有懼高症的民眾參與實驗,實驗前請一半的人服用20毫克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結果在實驗後的5天或一個月內,曾服用過荷爾蒙的民眾,經過問卷與皮膚導電度實驗都顯示,原先對於高度懼怕的焦慮感已經降低。研究人員奎凡表示,「腎上腺皮質醇的效用不僅可以克服懼高,對社交障礙與害怕蜘蛛等動物的懼怕,都有相同效果。」研究人員也補充表示,腎上腺皮質醇能輔助學習與記憶,因此對於人們學習克服懼怕的過程,能提供某些幫助。奎凡也表示,「這次的實驗證實『害怕』的感覺,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其原因可能是服用腎上腺皮質醇後,會阻止血液繼續流往腦部主司記憶的部位,因此能暫時不讓人們再去回憶起過去害怕的經驗。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




腎上腺皮質醇,英文名為Cortisol (全名為hydrocortisone),這是一種類固醇的賀爾蒙或者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是由腎上腺所製造,基本上,人在面臨壓力的時候或者血液中的糖皮質激素濃度下降時,就會被釋放出來。它的主要功能是經由糖質新生來增加血糖濃度、抑制免疫系統、幫助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轉化為能量)。此外,它會抑制骨質形成(所以長期用類固醇治療容易骨質疏鬆),懷孕到32-34週左右的時間,皮質醇引發肺部的表面素(SURFACTANT)的分泌,幫助肺部發育成熟。


皮質醇的的臨床應用最多事在愛迪生氏症、發炎及類風濕疾病和過敏等疾病,所以皮質純本身就是抗發炎的物質。皮質醇另外一個最為人所知的作用就是抗壓力,過多或者長期的壓力都會產生皮質純分泌的不平衡,最近一直被討論的過勞問題,影響心血管健康、扮演關鍵角色的壓力調控相關的荷爾蒙就是皮質醇。


皮質醇的在體內的濃度,一般來說,早上八點會達到最高點,下午四點會達到最低點,這是為何許多人下午到了這個時候會變得很累,尤其是皮質醇本身已經不足的人會更明顯。睡著後的三到五個小時,載寫中的濃度同樣會變得比較低,因此皮質醇的濃度是否正常,也會影響到生理時鐘,在臨床上,皮質醇的濃度與ACTH(由腦下垂體分泌來刺激腎上腺產生皮質醇的激素)的濃度有直接相關,臨床上的憂鬱症(皮質醇過高)、心理壓力、生理壓力(例如低血糖)、疾病、發燒、受傷、手術、恐懼、疼痛、體力過荷、或者溫地變化極端時,皮質醇濃度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長期壓力或者壓力過荷,皮質醇定會先升高,談到要如何降低皮質醇,在營養補充上可以考慮鎂(配合有氧運動):


Golf, Sw; Bender, S; Grüttner, J (Sep 1998). "On the significance of magnesium in extreme physical stress".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12 2 (2suppl): 197–202. doi:10.1023/A:1007708918683. ISSN 0920-3206. PMID 9794094. 


 


或者Omega-3的劑量補充足夠,也可以幫助皮質醇下降:


 


 Delarue, J; Matzinger, O; Binnert, C; Schneiter, P; Chioléro, R; Tappy, L (Jun 2003). "Fish oil prevents the adrenal activation elicited by mental stress in healthy men" (Free full text). Diabetes & metabolism 29 (3): 289–95. doi:10.1016/S1262-3636(07)70039-3. ISSN 1262-3636. PMID 12909818. http://www.masson.fr/masson/MDOI-DM-06-2003-29-3-1262-3636-101019-ART12.


 


大豆萃取出來的PSphosphatidylserine)攝取足量的話,也能達到皮質醇降低的效果:


 


Starks MA, Starks SL, Kingsley M, Purpura M, Jäger R (2008). "The effects of phosphatidylserine on endocrine response to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J Int Soc Sports Nutr 5: 11. doi:10.1186/1550- 2783-5-11 . PMC 2503954. PMID 18662395.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503954



或者Omega-3的劑量補充足夠,也可以幫助皮質醇下降:


 


 Delarue, J; Matzinger, O; Binnert, C; Schneiter, P; Chioléro, R; Tappy, L (Jun 2003). "Fish oil prevents the adrenal activation elicited by mental stress in healthy men" (Free full text). Diabetes & metabolism 29 (3): 289–95. doi:10.1016/S1262-3636(07)70039-3. ISSN 1262-3636. PMID 12909818. http://www.masson.fr/masson/MDOI-DM-06-2003-29-3-1262-3636-101019-ART12.


 


大豆萃取出來的PSphosphatidylserine)攝取足量的話,也能達到皮質醇降低的效果:


 


Starks MA, Starks SL, Kingsley M, Purpura M, Jäger R (2008). "The effects of phosphatidylserine on endocrine response to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J Int Soc Sports Nutr 5: 11. doi:10.1186/1550- 2783-5-11 . PMC 2503954. PMID 18662395.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503954.


 


維生素C可以幫助身體在應付壓力時,不要讓皮質醇上升太多,紅茶則能幫助一個人在皮質醇太高時,加快恢復的速度。


 


其他像音樂治療、按摩、性行為及歡笑,也都有相關研究證實可以降低皮質醇(都有身體放鬆效果)。


 


會升高皮質醇的因子請大家多留意,這會增加身體壓力及惡化過勞的狀況,例如咖啡因、睡眠剝奪(睡不夠)等等。


最近,瑞士有研究發現補充皮質醇會改善懼高症,也能改善社交恐懼及對昆蟲的恐懼: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研究人員邀請40位有懼高症的民眾參與實驗,實驗前請一半的人服用20毫克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結果在實驗後的5天或一個月內,曾服用過荷爾蒙的民眾,經過問卷與皮膚導電度實驗都顯示,原先對於高度懼怕的焦慮感已經降低。研究人員奎凡表示,「腎上腺皮質醇的效用不僅可以克服懼高,對社交障礙與害怕蜘蛛等動物的懼怕,都有相同效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願意吃類固醇來治療自己的恐懼症,不過,若是經過檢測,證實皮質醇濃度不足,想要提昇皮質醇的人,可以透過一些天然草藥配方來提昇體內的皮質醇濃度,這對有慢性疲勞或者已經出現過勞症狀的人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皮質醇濃度都是偏低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治療小孩過動症飲食堪比藥物


 (大紀元,2011/03/29)


【記者郭靖康/編譯報導】過動、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和易衝動,如果您的孩子定期出現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症狀,可能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目前在學齡兒童中有3%~9%罹患過動症,男童罹患比率為女童的3~4倍。

目前對於ADHD孩子的治療多著重於藥物治療,但新的研究表明,飲食療法可能更為關鍵。新的研究顯示,經過嚴格的飲食療法,過動症的孩子症狀明顯地改善。

荷蘭ADHD研究中心帕瑟(Lidy Pelsser)表示,我們對過動症行為的思考和治療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兒童過動症是經由外界因素所觸發,治療上也能通過改善患兒的周圍環境著手。同時他再次強調,兒童過動症只是一些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我們必須轉變我們的思維模式,並積極地尋找病因。

研究人員最後決定從準備孩子的飲食著手,並嚴格執行數週的食物療法。五週之後,孩子的行為模式顯著好轉,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更有學者稱其為「奇蹟」。在飲食療法後,孩子們的行為與其它正常的孩子沒有甚麼兩樣,他們不再容易分心或健忘,且脾氣也平和了許多。 

帕瑟博士提醒:「對所有過動症的孩子,我們都應該從飲食著手。如果孩子的行為沒有好轉,則需要藥物治療。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培訓醫師來監測這一治療程序,因為它不能由未經訓練的醫生來完成這樣的飲食治療。」



最近知名的醫學期刊Lancet發表一篇由荷蘭的學者Lidy Pelsser博士對ADHD治療改善的研究報告,她發現透過嚴格的飲食限制,經過五週之後,ADHD的症狀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Pelsser博士強調,一般被懷疑有ADHD的傾向,一般精神科都建議藥物控制,然而ADHD只是現象,應該去找出到底是何種原因導致注意力不足或者過動的現象。


Pelsser博士把ADHD跟濕疹來做比較:大部分的人得到濕疹,皮膚有症狀是因為有乳膠過敏或者他們可能吃了鳳梨或者草莓這類食物導致。Pelsser博士的研究發現,被診斷為ADHD傾向的小孩,高達64%的小孩其實對食物都有過敏,研究人員給小孩設計一套嚴格的飲食計畫,經過五週的驗證,證實ADHD的症狀與食物有關。


在荷蘭,一起參與這個研究計畫的老師及醫師被飲食改變可以改善ADHD的結果嚇了一大跳,因為之前並沒有人告訴他們ADHD與飲食的關聯。經過這種飲食控制,這些小孩跟一般人的行為一樣正常,他們容易分心、健忘以及暴怒等症狀都消失了。


某些老師坦承,原本沒想到這樣的方式有效,但當他們看到飲食的調整徹底地改變一個小孩的行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奇蹟。


Pelsser博士不認為飲食調整能夠處理所有的ADHD患者,但是經過這樣的研究,提醒家長及醫療專業人士,在治療ADHD的順序上,應該優先考慮的是飲食調整,而非先給藥物。先給藥物控制症狀無疑地是一大錯誤。同時,她也不建議在沒有醫師的監督下去調整小孩的飲食。


她說:我們現在有好消息,食物是造成ADHD的主要原因,壞消息是我們必須去訓練醫師監控這些步驟,因為沒有訓練的醫師辦不到。


原文報導資料請參閱http://www.wbur.org/npr/134456594/study-diet-may-help-adhd-kids-more-than-drugs


研究原文摘要可連結: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0)62227-1/fulltext


很遺憾,絕大部分的兒童心智科醫師及精神科醫師並無這樣的概念,也缺乏這樣的訓練,衷心期望飲食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觀念及作法能在醫界廣為推廣,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最直接及根本的方式,就是透過急性及慢性過敏原的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找出相關的過敏原,隔離過敏原的攝取而執行的飲食療法稱之為寡抗原飲食,其他食物則以輪替飲食來進行,最常見的慢性過敏來源往往是大家每天接觸的食物,例如牛奶(包含起司與優格)、蛋(蛋白比蛋黃容易過敏)及小麥(尤其是麥膠蛋白,也就是麵筋的成分)。一般而言,可以考慮減少或避免攝取的食物來源,就是糖(尤其是蔗糖)、油炸食物、牛奶及小麥製品(後兩者與消化不完全產生的縮胺酸進而影響大腦的穩定性有關)。可以增加攝取的是全穀類及蔬果,這類飲食方式在美國也曾進行大規模的研究,效果也一樣令人驚豔,建議大家可以多參考及實行。以功能性醫學而言,除了食物過敏引發,毒素(例如重金屬)、腸道及營養等等問題,也可能導致ADHD的狀況,因此,除了飲食調整,若能在身體功能的相關部分也做詳細的評估與配套處理,到頭來真正需要藥物處理的機率恐怕微乎極微。


相關資料還可以參照我之前部落格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09&prev=13827&next=13197&l=f&fid=26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8970&prev=9279&next=8757&l=f&fid=2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高血壓老治不好 可能是白袍症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3/30 00:47



(中央社台北29日電)研究發現,許多病人的高血壓被認為難以療癒,其實可能是苦於害怕醫生的緊張情緒。當人們就醫,所謂的「白袍症」可能造成血壓上升。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新的研究發現這個現象可能影響1/3的病人,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似乎對他們起不了作用。



研究人員針對近7萬名被診斷出高血壓的病患,監測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血壓後,得出這項結論。



原先約8000名治療無效的病人中,共有37%患有白袍症。看醫生時,他們的血壓上升,因而產生治療無效的誤導印象。



研究人員要求病人攜帶1個隨身裝置,從早到晚每20分鐘記錄血壓。這個程序被稱為「動態血壓監測」。



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Barcelona)研究主持人席拉(Alejandro de laSierra)博士表示:「應鼓勵醫生使用動態監測,以確認病人是否為頑固性高血壓,這樣一來可確保施以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席拉表示:「病人受益於在日常活動期間就可以知道他們的血壓是否正常,或是仍需要加強飲食和藥物措施。」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的「高血壓」(Hypertension)期刊,發現白袍患者女性較男性多,比率分別為42%和34%。



抽菸、糖尿病患者和有心臟疾病的人,較易患「真正的」頑固性高血壓。



席拉表示:「實際罹患頑固性高血壓的病患,在白天工作期間以及在晚上,會有高血壓現象,也較可能在夜間睡覺時血壓異常升高。」(譯者:中央社張詠晴)1000329





記得之前還在花蓮工作的時候,認識一位開自助餐店的老闆,老闆人非常熱心,對人也很熱情,而對許多事情要求較高,也讓他的個性容易感到焦慮,有一次他到醫院看診,原本祇是被懷疑有中耳炎,看診時順便量了血壓,發現血壓偏高,看診的醫師提醒他可能要注意一下血壓的問題,並囑咐他之後要門診追蹤。因此,他開始每天量自己的血壓,發現血壓並沒有超標,偶而累一點的時候,血壓會跑上去一些,但也都在邊緣範圍左右,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後來回門診追蹤,血壓又飆高且超標,醫師當下馬上開了降壓藥藥他按時服用,並提醒他血壓若控制不好,心臟及中風的風險都隨之提高。這位老闆感覺非常困惑,因為他在家裡血壓都是正常範圍,為何在醫院量就比較高?經過多方探詢醫療專業的意見,他才了解自己容易焦慮的狀況,讓自己到了醫院會因為預期性的焦慮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昇,這就是大家俗稱的白袍症或者白袍恐懼症。要確認自己是否為白袍症引起的高血壓很簡單,在家裡每天量三到四次的血壓,如果家裡量出的數值與醫院出入甚大,那麼極可能是白袍症引起。


因為預期性的焦慮心理產生的血壓升高,服用降壓藥當然效果不佳,也沒有實質性的治療好處。這些患者需要的是放鬆技巧、認知的調整,以上述老闆的狀況為例,我給他的建議,除了聽他講述自己壓力來源之外,也和他討論應付的方式,同時教他放鬆技巧,搭配講少焦慮、穩定心情的營養補充品,之後血壓都非常平穩。最近西班牙的臨床研究報告指出,在被診斷出有頑固型高血壓困擾的患者,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其實都是白袍症的關係,提醒大家:白袍症的治療重點不是血壓,而是心理焦慮的處理。


原文報導請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71011/37-wrongly-treated-high-blood-pressure-fear-GPs-causes-heart-rates-soar.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SPITZ主唱 震災新聞看太多 竟罹 急性壓力障礙


2011年 03月29日

【蘇威全╱綜合報導】日本東北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人氣樂團「SPITZ」主唱草野正宗天天盯著電視新聞關心救災進度,心情持續低落,竟罹患「急性壓力障礙」,就醫診斷需治療3周,成為另類受災戶。


出道20年的SPITZ,有「日本國民樂團」美稱,先後演唱日劇《那些日子以來》、綜藝節目《戀愛巴士》主題曲大受歡迎。43歲的主唱草野正宗,每天緊盯電視關心災情,看到災民流離失所,加上擔心福島核電廠的輻射塵外洩,累積過度壓力,導致心情鬱悶,形成「急性壓力障礙」,醫生建議需服藥治療靜養3周。受震災影響,加上草野掛病號,他們巡演的6場演出,也宣布延期或取消。



急性壓力障礙(Acute stress disorder)或者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response)到底是怎麼回事?以一般的說法,就是震驚,被嚇(SHOCK)到產生的現象, 學術的說法,就是因為目睹恐怖的天災或者創傷事件所產生的異常生理及心理反應。


當患者面臨足以造成重大傷亡的天災人禍等特定條件時,出現害怕、無助、恐懼等「急性壓力障礙」症狀,患者會主觀覺得自己很麻木,甚至沒有情緒反應,嚴重者還會出現失憶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早在1920年代,知名的學者Walter Cannon就提出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sponse"的理論,他指出動物面臨威脅時,會導致交感神經的興奮,這時便啟動戰或逃(Fight of Flight)的身體機制反應。


一旦壓力反映啟動,藉由交感神經的興奮,在交感神經的節前神經分泌乙醯膽鹼的訊息傳遞,直接或者間接讓腎上腺髓質釋放出腎上腺素(ephinephrine)與少量的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導致身體立即性的應變反應例如心跳增加,呼吸變快、腦部、心臟及肺部等血管收縮(除了肌肉血管是擴張的,允許更多血流進入,讓肌肉張力增加,幫助身體應變)


以上是身體的反應,大腦的部分接下來討論,正常而言,一個人在平靜、沒有被刺激的狀態下,大腦的藍斑(Locus ceruleus)的神經元反應極微,藍斑是大腦的正腎上腺素的主要合成組織,負責接收刺激,產生反應,據某些估計,藍斑內的單個神經元可以通過其巨大的軸突分支激活幾乎整個大腦皮質。一旦從大腦感覺皮質察覺到有巨大的刺激,則會把訊號轉傳至視丘到腦幹,在藍斑產生正腎上腺素的反應會讓一個人變得更警覺及專注。


然而,若是接收到的威脅訊號刺激太過強烈,那麼會讓藍斑啟動交感神經作用,交感神經一旦啟動,心臟、血管、呼吸及其他相關系統也會被啟動,這就形成我們熟知的急性壓力反應。除神經系統之外,荷爾蒙有關的部分就是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反應(HPA AXIS)。


根據定義,急性壓力障礙,就是指一個人遭遇創傷事件(不管目睹或者經歷)導致當事人經歷極為不安或者超出預期的恐懼、壓力或疼痛,這些不適的感覺會讓當事人感受到嚴重的受傷甚至死亡的威脅而產生的現象,基本上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都是與經歷創傷事件後,身體及心理對該事件的劇烈無力感的反應所致。


一般的症狀為麻木、冷漠、不真實感、去人格化(解離狀態)持續回想起事件時的景象(包含作夢),逃避會讓當事人回想起該事件的刺激,同時容易伴隨焦慮以及明顯的功能退化,一般而言症狀至少持續兩天,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創傷事件發生後)。如果超過一個月,就會被判定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之所以有失憶或者麻木的反應,其實是身體為了保護自己,免受事件來源的訊息強力刺激,導致身體不堪承受,因此,轉移注意力是第一步要先處理的,以這次地震海嘯事件來說,我一直強調先不要看新聞媒體的報導,冷靜一下,同時,透過放鬆療法來緩和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真的完全無法入睡,不得已可以考慮短暫的助眠藥物治療來幫助入眠,但其實在營養醫學角度上,可以優先選擇可以幫助肌肉及自律神經放鬆的補充品例如離子化的鈣、鎂、GABA及色胺酸等等。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的散步援助法及放鬆技巧的訓練,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快從緊張的狀態中脫離,一旦穩定後,可以藉由有效的心靈技術引導,幫助一個人再次面對事件當時的景象,去除事件當時的負荷,完全解除該事件對自己的負面效應,在一般的治療建議中,也有類似的方式,叫洪水暴露法,或者稱之為系統減敏感法,不過在效率上,還是不若前面提到的有效心靈技術,這個方式之前我也提過,叫做戴尼提,是美國人道主義作家L‧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發明的心靈處理技術,這個技術的學習及操作並不難,我認為災區的災民在災後心靈重建上,若能善用這個技術,一定會有很大的益處。


有關急性壓力障礙,簡言之就是一個被嚇過頭的狀態,若處理方式得宜,不一定非藥不可,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用藥前測基因 癲癇病患免藥害


更新日期:2011/03/28 10:2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中央研究院的藥害基因研究日前登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用藥前事先篩檢HLA-B*1502基因,能夠減少抗癲癇藥物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


根據中研院生醫所陳珮、沈志陽、院士陳垣崇等研究團隊的研究,HLA-B*1502基因檢測陽性反應的病患,建議避免使用Carbamazepine(中譯卡巴氮平或卡巴馬平)類的藥物,可改用替代藥物,避免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SJS/TEN)的嚴重藥害。


研究團隊從台灣23家醫院蒐集4877個卡巴氮平用藥病患,進行HLA-B*1502基因型鑑定,結果HLA-B*1502陰性反應的2034人,無人發生SJS/TEN


研究團隊認為,基因檢測可篩選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高風險病人,進而降低因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個人傷害及家庭悲劇,並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衛生署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顯示,早年藥害救濟個案中,以卡巴氮平引起的SJS/TEN最為嚴重,受害者因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使得皮膚出現大面積紅疹、皮膚壞死、黏膜、指甲脫落等,導致死亡或失明、重殘的後遺症。


根據衛生署資料,共有13筆藥證含有卡巴氮平成分,商名包括癲通、癲妥、卡賓錠、腦癲寧錠、癲舒液等,藥證許可治療病症主要為癲癇、三叉神經痛、腎原性尿崩、雙極性精神疾病等。


衛生署去年6月給付HLA-B*1502基因檢測套組,每次檢驗給付約新台幣3200元;相較於卡巴氮平每顆約3元的藥價,擁有專利的基因檢測套組相當昂貴;至於非專利的檢驗方式大約8001200元,但是健保並未給付。


根據中研院與長庚醫院2004年刊登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台灣人約有5%的人帶有HLA-B*1502基因,帶基因者服用卡巴氮平後,發生SJS/TEN風險較未帶因者高193倍。1000328


 



卡巴氮平,英文學名為Carbamazepine (簡稱CBZ),主要是用來治療癲癇、躁鬱症甚至是三叉神經痛的用藥,跟鋰鹽比較起來,在治療躁症的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考量上,算是比較安全的,懷孕婦女有癲癇或者躁鬱困擾的話,相對來說比鋰鹽要安全一些,當然懷孕用藥,應該越保守越好。


卡巴氮平負用者最常出現的副作用為嗜睡、頭痛、偏頭痛、肢體動作不協調及腸胃不適,此外也會讓酒量變得很差。其他出現機率較低的副作用包含心律不整、視力模糊或者複視、暫時性的血液細胞及血小版下降,少數的人會嚴重到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劑量服用不高,血球及血鈉下降的情形其實很普遍,只有少數的人才會變成嚴重的血小版缺乏,因此建議有服用此藥的人,臨床上務必做血液抽檢,確認上述情形沒有發生。


此外,卡巴氮平也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服用這種藥物除了血球、血小版之外,也建議必須追蹤每一個服用者的甲狀腺素是否正常。


有些報告也提到卡巴氮平的服用可能對聽力產生負面影響,這類副作用如果斷藥,症狀應該會隨之消失:


 Kashihara K, Imai K, Shiro Y, Shohmori T (September 1998). "Reversible pitch perception deficit due to carbamazepine". Intern. Med. 37 (9): 774–5. doi:10.2169/internalmedicine.37.774. PMID 9804087


 Wakamoto H, Kume A, Nakano N (June 2004). "Elevated pitch perception owing to carbamazepine-activating effect on the peripheral auditory system: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study". J. Child Neurol. 19 (6): 453–5. PMID 1544639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0-11-18. http://www.webcitation.org/5uKvULlsv.



跟沒有服藥的人,服藥者發生狼瘡機會為1.88,更嚴重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SJS/TEN)的嚴重藥害。這部分的研究目前已有明確的研究結果提醒大家如何預防:


根據中研院生醫所陳珮、沈志陽、院士陳垣崇等研究團隊的研究,HLA-B*1502基因檢測陽性反應的病患,建議避免使用Carbamazepine(中譯卡巴氮平或卡巴馬平)類的藥物,


研究團隊從台灣23家醫院蒐集4877個卡巴氮平用藥病患,進行HLA-B*1502基因型鑑定,結果HLA-B*1502陰性反應的2034人,無人發生SJS/TEN

研究團隊認為,基因檢測可篩選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高風險病人,進而降低因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個人傷害及家庭悲劇,並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類似的警語,在2007年也有公告,請參閱:


MedWatch ( 2007-12-12 ). "Carbamazepine". 2007 Safety Alerts for Drugs, Biologics, Medical Device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FD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0-11-18. http://www.webcitation.org/5uKvY37EY.


要避免這類悲劇,方式有兩種,第一就是不要開這種藥物,另外是服藥前先做基因檢測,有的話就避開此藥,基因檢測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檢測費用較高,目前健保並無給付。對其他精神科用藥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的基因研究報告,到目前為止發表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也讓精神科藥物服用的不確定風險提高,請大家多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網友看到購物狂的文章,向我詢問一些相關的問題,在此整理一些相關資訊給大家參考。


所謂購物狂是指一直想買東西的強迫想法或者真的去買東西的強迫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不要只以為只有實際的購物行為才算,即便是有人花太多時間在構思買某些東西,導致其反面的效應,都有可能被診斷有購物狂,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證實購物狂的真正原因為何。有些理論認為購物狂的行為本身在尋求自我認同,或者因為平時對自己不好,想要藉由購物來補償自己。


首先,在疾病上的分類,並沒有一個確實的疾病診斷稱之為購物狂,比較接近的診斷為衝動控制疾患,像是賭博無法控制的病態性賭博,性成癮等等,都容易被歸納在這個診斷的範圍內。看似完全三者不同的行為,竟然會被放在一起,因此有人(包含專業人士)會開玩笑地說這種診斷像是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一般,也就是無法歸類的某些診斷會被放在同一個資源回收的診斷下。所以,對精神疾病的診斷,有些人會覺得根本就是把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或狀況)重新定義為一種疾病,仔細去檢視,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的參考症狀,不過就是現象描述而已,因此精神科的診斷常讓人有更多的疑問與不認同其來有自。


此外,購物狂與一般大眾瞭解的躁症發作導致的瘋狂購物不同,更與強迫症沒關係。在美國的統計大約5.8%的人會出現這種狀況,超過八成以上的都是女性。有人喜歡把購物狂跟其他精神科診斷的合併存在拿出來討論,例如憂鬱症、焦慮症等等,並強調最好服藥治療,在此我要提供一些另面思考觀點給大家做參考:


過去有研究發現,女性月經來之前的前一週,最容易出現瘋狂購物的行為,而購物狂的患者的八至九成都是女性患者也在提醒大家與女性荷爾蒙的週期變化有關,因此有些專業認為購物狂應該跟經前症候群有關,我在門診也曾問診過一個客戶,她表示自己常在月經來之前的7-10天,容易出現瘋狂購物的情形,而她在其他其他醫院問診的醫師把她的行為直接解讀為躁症發作,而且還開藥(應該是躁鬱症用藥)給她,但因為服藥之後,第二天頭重腳輕、嗜睡,實在是很不舒服,因此她就把建議藥物停下來不吃比較沒有這些擾人的副作用。經過評估,我建議這位門診的患者應該經前症候群的方向來處理,因為她的瘋狂購買行為的時間點就在月經之前。


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向,不管是經前症候群或者是購物狂,都在強調可能是血清素不足,因此不少醫師容易開立SSRI這類抗憂鬱劑藥物來治療,SSRI服用後容易發生噁心、頭痛、坐立不安、腸胃不適和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同時,對15-24歲的服用者還可能增加自殺的想法及行為,建議大家留意。想要增加血清素,可以從增加色胺酸、B6等營養來源或者補充品來攝取,經前症候群的人容易缺乏鎂、錳、維他命D及維他命E,如果瘋狂購物的行為與經前症候群的狀況時間重疊,其實可以把購物衝動控制不佳當程式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之一。對某些有此困擾的人來說,女性荷爾蒙的評估及處理也有其必要。


最後我要強調,我不是要把購物狂的狀況全部怪罪給女性荷爾蒙或者血清素,但這的確可以藉由功能性醫學得相關檢測及調整來獲得改善,對經前症候群得相關資料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閱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985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喪子之痛 劉醫師批疫苗政策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3/26 13:5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6日電)全國防疫專家會議今天登場,多名醫界人士砲聲隆隆,疑因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死亡的劉小弟之父劉錦成醫師,以受害者家屬質疑兒子死因判定,也批評疫苗政策讓民眾沒信心。



這場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歐巴馬基金會主辦的「全國防疫專家會議」,上午第2場邀請的與談人士,都是經常投書媒體的醫界意見領袖,其中包括梧棲童綜合醫院婦癌科主任劉錦成。



輪到劉錦成發言時,他第1句話就是「我等這1天很久了」、「我是以疫苗受害者家屬身分前來」。他說,天底下沒有完全安全有效的疫苗,政府的疫苗政策沒有考慮民眾的想法,結果就是讓民眾對疫苗政策沒信心。



他表示,他兒子劉小弟死亡迄今15個月,法官沒有開庭審理,他也看不到劉小弟檢體送交美國疾病管制局檢驗的報告,「我完全不相信兒子死因是感染B19微小病毒」。



劉錦成質疑,自己親自照顧兒子33天,不論是病毒抗體反應、還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診治兒子時的報告,和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引用美國報告聲稱的B19微小病毒,並不相同。



台下聽眾、成大醫院副院長、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起身說,從病程發展、病歷與用藥紀錄,可推測劉小弟在接種疫苗前即感染B19微小病毒,但因全案進入司法程序,病歷被封鎖,醫界無法以病理討論會方式釐清劉小弟死因。



蘇益仁指出,劉小弟發病時,初診診所使用類固醇壓抑病症表現,使得劉小弟體內病毒量大增,停用類固醇後,免疫系統反彈,引起類似幼年性風濕病的皮膚病變,轉診醫院又投以類固醇,病毒量再度增加;如此可以解釋劉小弟死亡時,器官組織均檢出大量的B19微小病毒。



  座談會的尾聲,變成病理解剖專家回應受害者家屬質疑,直到有人發言認為不宜做病例個案討論,才結束談話,劉錦成不多做停留,說完要說的話即離開會場。



其他與談者也批評政策,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教授李道真批克流感展延期限,衛生署拿不出羅氏藥廠的藥效保證;和信醫院副院長謝炎堯質疑疫苗風險與效益是否相當;家庭醫學會秘書長李汝禮認為,防疫人員講的民眾聽不懂,民眾想的官員不清楚,溝通出誤差。1000326





今天看到全國防疫專家會議的新聞,最讓人矚目的莫過於一位醫師在會議中發出的深沈的抗議,一般大眾看不到這位醫師及其他專家不同論點的爭議點何在。在此我僅就新聞提到的內容及個人覺得有待釐清的部分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1.B19這種病毒是在一般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的低危害性病毒,除非在免疫有缺失的人身上,才可能會有致命的危害,例如愛滋病等等。


2.重點到底是這位小弟弟去世前身體有大量的B19病毒,還是因為之前的疫苗注射導致這位小弟弟的免疫系統大亂?當醫師的父親堅信是新流感疫苗注射點的火。


3.就算是接種疫苗之前,小弟弟的身上即有B19病毒,但他原本的免疫系統到底能不能應付?他的父親認為可以,是疫苗讓他免疫系統混亂而導致後來的結果。若把爭議點放在是否是B19病毒的危害,就容易失去原本的焦點。


4.不管外來疫苗或是國產疫苗,都沒有標準的臨床三個階段的完整測試,儘管當時有其緊急的時空背景,但是緊急上架,沒有完整的安全測試報告是事實。主管當局當時為了政策上的配合,細心的人會注意到當局對這些事實甚少正面回應。


衷心希望類似的悲劇就此為止,但是如果之後有像H1N1的疫情恐慌再發生,主管當局對此次疫苗引發的爭議及疑點的處理不能讓專業人員及一般人民信服,恐怕之後有些後續的爭議會再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 囝仔呷嘸大

更新日期:2011/03/25 00:2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小孩子長不高、體重過輕,很可能是過敏造成!



一名5歲女幼童,長得非常嬌小,體重只有14.1公斤,如3歲小孩,她常常生病、發高燒,罹患支氣管炎,一年以內感冒超過12次以上,媽媽擔心她體重過輕免疫力不足,一直餵食也不見起色。經醫師診斷發現有嚴重過敏問題,如皮膚紅疹、癢、慢性咳嗽、睡眠差、鼻塞、鼻水倒吸等,是典型過敏小孩。



這位女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13.03,過敏指數IgE高達1348,正常應該在100以下,經檢測發現,過敏原為塵�、蝦子、黴菌,原來是因為過敏導致呷嘸大。



榮新診所小兒體重管理部主任陳永綺表示,門診中約有20%的小朋友面臨體重過輕的問題,其中45%是因為過敏性疾病所致。臨床上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鼻炎、氣喘、腸胃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比率分別占25%、11%、5%,以及11%。



陳永綺主任解釋,像鼻塞會導致血氧濃度降低,小孩子容易精神委靡、頭疼,若有鼻炎,嗅覺容易變得較遲鈍,導致小孩食之無味,氣喘則會干擾睡眠,睡眠不足,成長激素分泌就可能異常。如果是過敏性腸胃炎,則會影響腸道吸收、消化。



如何判斷小孩體重是否過輕?陳永綺主任指出,居家可以評估BMI值,也可以到門診追蹤生長曲線表、重高指數,來判定小朋友體重是否過輕,體重過輕標準包括:1.生長曲線表中低於15%。2.生長曲線往下移。3.BMI值小於15。4.重高指數小於0.9。若符合上述標準,就要注意可能體重過輕。



如何控制過敏性疾病?陳永綺主任說明,可以分為環境、藥物、飲食三方面來看,第一,環境面方面,應避免處於過敏原環境。第二,藥物方面,有分為針對皮膚症狀的外用藥物、過敏性疾病內服藥物以及針對鼻子、氣管的噴劑、吸入劑。第三,飲食方面,要避免過敏性食物,補充好菌,補充消化酵素,補充維他命C及必需脂肪酸與胺基酸。如果鼻炎引起神經受損,可以補充維生素B群,幫助滋養神經。



曾有家長在外面聽過我討論過敏的演講,她懷疑自己的小孩身高一直落後,是過敏引起的,所以請我幫他的小孩做過敏體質的評估與檢查。


看診的時候,這個小孩是她的老二,當時念國小三年級,老大已經念國中,身材長得十分碩壯,但老二從小一到小三,都是全班倒數第三高,因此老是坐最前排,媽媽覺得有異,因為他的食慾並不差,但是,就不知道為何長不高。由於,他有過敏的症狀,媽媽又聽到過敏也可能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因此下定決心,要好好來瞭解到底是哪些食物讓他過敏。


經過詳細的檢查,我們發現這個弟弟儘管有些急性過敏原的影響,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塵蟎、黴菌、動物毛、花粉等等來源,但他的反應並不嚴重。後來,經過我們詳細的慢性過敏原分析,找到禍首,他平時愛喝的牛奶、愛吃的蛋、麵類食物(包含麵包)及其他超過十幾種以上明顯的過敏來源,都是他平時經常攝取的食物。所以,我根據他的檢測報告,建議他把過敏的來源都先斷絕(一般專業稱之為寡抗原飲食),其他不嚴重的食物來源以輪替飲食來進行,針對腸道進行腸黏膜的修復,改善過敏體質常見的腸漏現象,輔以消化功能改善及腸道菌叢重整,這位弟弟的過敏現象在一個月獲得明顯的改善,同時經過班個學期,身高也追上其他同學,不需要因為身高因素而坐在第一排,一年之後,因為身高已經在班上排名前幾個而必須坐到最後排。


以上就是很好的例子,一般小兒科醫師多少也知道,因此有些小孩因為生長發育稍嫌落後,但生長激素的濃度還在正常範圍,一般都是從過敏及腸道兩方面來著手當然,配合適度的運動,效果更佳。小孩還小的時候,一般中醫的轉骨配方並不建議服用,因為過早服用,反而會刺激生長板而提早閉合,到頭來反而長不高,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輻至冰島 全北半球數天內淪陷


路透 更新日期:2011/03/23 11:13







(路透維也納/奧斯陸22日電)官員表示,微量的輻射遠渡重洋,據信已經從日本福島核電廠飄到了千山萬水之外的冰島。



冰島輻射安全局(Icelandic Radiation SafetyAuthority, IRSA)表示,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ik)的輻射監控中心,在週末驗出微量的碘131。



冰島輻射安全局的緊急防備主管巴松(SigurdurEmil Palsson)告訴「路透社」(Reuters),「我們相信這是來自日本的輻射」。冰島成為首個「中標」的歐洲國家。



巴松表示,包括加拿大的紐芬蘭省(Newfoundland)以及美國西部也出現碘131的蹤跡,符合輻射飄散的路徑。碘131會污染牛奶和蔬菜等產品,高劑量也可能致癌。



挪威大氣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for AirResearch, NILU)資深科學家斯托爾(Andreas Stohl)表示,「不出幾天,輻射就會遍布整個北半球」,不過「不會在歐洲造成健康疑慮」。



巴松也補充,「健康方面的問題集中在日本。」中央社(翻譯)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輻射致癌風險超過25年!



輻射致癌風險 不隨時間減低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3/18 09:05 李威翰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今天公布研究指出,孩提時期暴露在車諾比爾(Chernobyl)輻射塵的人,甲狀腺風險並未隨著事故過後近25年減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的這項研究,調查了車諾比爾事件當時未滿18歲的1萬2500餘人,他們都住在災變現場附近。



事故後2個月內每人都檢測了甲狀腺輻射量,還接受甲狀腺癌篩檢4次,最早從12歲開始,持續10年。



當中65人診斷出甲狀腺癌。



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這段期間,沒有發現證據顯示事故當時附近居民增高的癌症風險,會隨著時間減低。」



其他調查日本原爆倖存者的研究也發現,這些人的癌症風險在30年後會開始減低,不過比起一般人,在40年後仍高。(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根據最新的檢測結果出爐,遠在北歐的冰島,也偵測到微量的碘-131,根據當地輻射監控中心的分析,應該來自於日本核電廠的爆炸導致的輻射落塵有關,不只是歐洲,連加拿大及美國西岸,也都有微量的碘-131被偵測到,根據挪威的大氣研究所的專家分析:不出幾天,輻射塵就會遍布北半球,不過與輻射相關的健康問題,只可能出現在日本(輻射的劑量才是主要關鍵)。


一般人很難想像,輻射竟然可以散播那麼遠,到底是如何辦到?這其實跟煙囪的高度要夠高的原理是一樣的,把污染的廢氣排到大氣中的平流層,平流層的氣流會直接把相關的污染物帶往遠方,所以不要認為中國大陸的工業污染根本地無關,過去,在美國本土的環境採樣分析,也曾出現中國大陸才會出現的工業污染物,所以曾有專家揶揄地說:你唯一無法禁止中國大陸輸出的,就是工業污染。


最近,美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針對車諾核電廠爆炸事件的附近事發當時未滿18歲,超過12500個居民發表長達25年的追蹤研究:


事故後2個月內每人都檢測了甲狀腺輻射量,還接受甲狀腺癌篩檢4次,最早從12歲開始,持續10年。



當中65人診斷出甲狀腺癌。沒有發現證據顯示事故當時附近居民增高癌症風險,會隨著時間減低。而更早的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其癌症的罹患風險在30年之後才會開始降低。不過,以年齡的考量來說,到了一個年紀以上,一般人的癌症也隨之提昇,也就是稱過一定年紀後沒有罹患癌症,那麼跟一般人來比較,罹癌的風險也就沒有不同了。


上週,我也曾舉出車諾比核電廠附近接觸過量輻射的青少年,以排毒程式來協助他們減少體內輻射的劑量,比一般未接受排毒程式的人來說,劑量減少更快,甚至出現完全偵測不到輻射劑量的結果,顯見輻射過量的暴露仍可以藉由排毒程式來協助與處理。


雖然本地距離日本有超過2000公里的距離,然而考量的大氣平流層的散佈效果,微量的輻射暴露在難免,所以接下來萬一看到新聞報導有出現微量增加的輻射劑量,也不必太驚訝,雖然輻射會累積,但只要累積速度不快,對健康影響還是有限。


最後補充一下平流層的資料:


包圍地球的大氣,其特性會隨高度不同而有許多變化,科學家便依照氣溫來劃分大氣的垂直結構。最接近地表的是「對流層」,其次為「平流層」、「中氣層」和「增溫層」。增溫層是大氣的最外圈,大氣愈向外愈稀薄,且沒有一條明顯的界限。由於大氣是受地球重力吸引而環繞在地球四周,因此離地表越近,空氣密度越高,大約90%的空氣都聚集在離地表30公里 的範圍之內;到了離地100公里 處,大氣密度已不及海平面的百萬分之一。  


對流層之厚度,夏季常較冬季為厚,低緯度地區亦常厚於高緯度地區,平均約12公里。對流層內溫度通常隨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增高1000米 ,溫度則降低約攝氏 6.0度。大氣中之水汽,幾乎全部存於此層內,故雲、霧、雨、雪等常見之天氣現象,皆限於在對流層中發生,且多集中於此層下部。我們稱對流層的溫度約攝氏-55-60度。
   
平流層之厚度,約自10公里到50公里。平流層下部,氣溫幾恒定不變,或隨高度之增高而略為上升。平流層上部因臭氧層吸收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於是氣溫升高。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看鬼片全家眼紅腫 誤以為中邪


蘋果日報 更新日期:2011/03/22 06:30 蘋果日報






預防塵蟎污染,寢具應勤加清洗、曝曬太陽。資料照片

塵蟎搞怪 寢具久未更換 孳生過敏原



【周昭平╱高雄報導】高雄一對夫妻日前在家與女兒觀看鬼片《咒怨》,不料看完隔天,三人陸續出現眼睛莫名紅腫、化膿及充滿血絲等症狀,與片中情節相似,以為是中了邪;直到前往眼科求診,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家中潮濕、寢具未更換,孳生塵蟎等過敏原,才會引發過敏反應,與電影情節毫無關聯。



高雄信合美眼科診所院長劉宗學指出,病患就診時表示,在家裡看了《咒怨》DVD隔天,眼睛就莫名紅腫、化膿;兩天後十歲女兒眼睛也出現血絲、紅腫,妻子則是三天後因為持續猛打噴嚏,導致雙眼布滿血絲,「病患當下直覺是中邪,除了趕緊把DVD拿去歸還,還帶著妻女前去廟裡拜拜,但是症狀都沒有改善,才來看診。」



逾3個月未洗



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王男有過敏體質,眼睛紅腫且布滿血絲,類似過敏性結膜炎,之後妻女前來求診,症狀也相仿,研判是因嚴重過敏引起結膜發炎,「與中邪毫無關聯」。



患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家中潮濕,加上棉被、枕套等貼身寢具超過三個多月未更換,導致過敏原孳生,才造成全家人感染與密集發病。



劉宗學表示,過敏性眼疾症狀與結膜炎類似,包括結膜發炎,眼淚與眼屎分泌物增加,合併眼睛發癢、脹痛等症狀,「嚴重的話,下眼瞼可能腫得像青蛙,眼睛張不開。」



潮濕易生細菌



尤其今年寒流不斷,民眾忽略定期清洗寢具,潮濕環境很容易造成黴菌、塵蟎以及恙蟲等過敏原孳生,造成眼睛過敏不適。



寢具每周曝曬



義大醫院前皮膚科主任馮文瑋提醒,貼身寢具最好每周曝曬太陽,定期清潔、更換,才能減少塵蟎增生,遠離過敏原。清洗之前,可以先用攝氏六十度的熱水浸泡,加強殺菌,平時使用除濕機,也能抑制過敏原孳生,降低過敏發病率。



季節交替時節 避免塵蟎作祟方法



●棉被、枕頭、靠墊等寢具定期清洗、曝曬太陽,減少塵蟎增生



●寢具清洗前,以60℃熱水浸泡1分鐘,或選擇抗菌功能洗劑



●可使用除濕機抑制常見的過敏原孳生



●盡量遠離花粉、灰塵、揮發性氣體、恙蟲、動物毛屑等過敏原



最近國內有一則醫藥報導新聞,提到一家人租了一片鬼片闔家欣賞,結果事後,全家眼睛紅腫、化膿、充滿血絲,以為中斜撞鬼了,而後因為身體狀況一直持續,求醫之後才發現是過敏性反應。


最近季節交替,相信很多有過敏體質的人相當能夠感同身受,因為身體的過敏反應會一直提醒。季節交替時,對四面環海的本地來說,濕氣的增加,原本就容易導致塵蟎及黴菌的生長,而且在冬天及春天的季節交替,有些對花粉會過敏得人,也會經歷明顯的花粉症。


過敏體質的遺傳,在臨床上的統計數字的確蠻高的,如果父母一個人有過敏體質,小孩有的機會是三分之一,父母都是的話,小孩過敏的機率是48%-67%,也就是將近二分一到三分之二。而且過敏的來源,也容易發生重疊的現象,也就是具有相同的過敏原。所以,父母對塵蟎及黴菌等過敏原會反應,小孩發生的機會也不小。


除濕機的效果在於降低房間濕氣,讓塵蟎及黴菌的生長環境變得比較差,無法直接去清除或者殺菌,提醒大家。塵蟎的部分除了減少地毯、以防蟎抗菌的寢具之外,用熱水或者抗蟎清潔劑也有幫助。然而多數過敏的人,他們的過敏原絕少只限於塵蟎或者黴菌等來源,最好能透過完整的及命及慢性過敏原檢測,儘量找出完整的過敏原來源,藉由飲食及環境的調整,幫助自己的身體,平時就儘量減少過敏及發炎的狀況,這也是預防醫學重要的一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嘯太震撼 憂鬱症患者不敢回家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3/21 04:11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日本地震海嘯畫面不斷傳來,近來醫院門診憂鬱症病患明顯受到影響,一位住在淡水的憂鬱症病患,因為擔心海嘯會從淡水河口灌進來,嚇到不敢回家。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最近醫院門診中,不少憂鬱症及焦慮的病患,因為不斷自電視螢幕接收到日本地震海嘯怵目驚心的畫面,情緒變得更加憂鬱及焦慮,夜裏頻做惡夢。



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治醫師林博表示,最近門診中即有一位憂鬱症病患黃小姐,看到電視播放日本發生前所未有的規模九地震,人在台灣的她也感覺到地動天搖,腦海中一直想以前的九二一,接著大海嘯的畫面,洪水直衝民宅,瞬間吞噬整個村莊,黃小姐剛好家住淡水,也跟著感到心痛不已,情緒起起伏伏,最後怕到連家都不敢回,最後被先生帶來門診。



林博指出,最近主動詢問門診中的憂鬱症及焦慮病患,這些病患當中有2到3成都表示會受到日本災難事件及畫面影響,感覺情緒相當低落,這些病患都不約而同憂心的說:「像日本這麼進步都這樣了,更何況是也有核電廠的台灣。」



林博表示,這些病患的情緒中樞本來就較敏感,且多是記憶一些不好的感受,一有刺激不好的感受就會被喚醒,建議病患這段時間最好多回診,不要再看電視,若真要知道狀況,看報紙就好,避免太直接的視覺刺激,另外家人也要多給予關心。



最近兩週,打開電視,每天電視新聞幾乎都有大篇幅報導日本震災、海嘯及核電廠的輻射外洩,對一般人來說,多少心情會有點起伏,但對過去曾有重大災難經歷或者被診斷有焦慮症或者憂鬱症等困擾的人來說,又是更大的煎熬及考驗。上週,我曾建議大家隔離媒體的負面宣傳來暫時讓自己冷卻一下,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如果新的災害新聞能讓曾經重大震災的人,再次發生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狀況,那麼我們要問原本的創傷,是否仍然還在?


每逢一個大的天災,經歷的災民總有一些人的生命就此停止,我指的是他們的生命罷那個災難來發生的時刻嚇到了,從此注意力一直卡在那個時刻,這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典型的症狀,也就是經常會回想到災難發生的時刻的畫面。很遺憾地,有人為了這些持續焦慮、擔心、害怕、失眠甚至心情低落的狀況而到精神科求診,儘管服藥,但仍然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因此變成長期必須服藥的慢性精神科患者。


熟悉功能性醫學的專業人員,會把這些天災的巨大衝擊視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遮些患者原本敏感的體質,原本就存在一些功能性失衡導致他們大腦功能相對來說也比較不穩定一些。因此要真正改善,身體功能的失衡最好能一併處理。


但對心靈的創傷來說,我們是否有機會可以處理,而且是根本的處理?我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一項有效的心靈技術的理論及方法來解決,這個技術的名稱叫戴尼提,由知名的美國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於五十多年前所研發,裡面清楚的說明人類的心靈分為分析式心靈與反應式心靈。分析式心靈能夠思考、判斷,反應式心靈只遵從刺激--反應的指令,無法思考。反應式心靈原本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像是很多人見蛇就會害怕,這是原始的恐懼,提醒當事人應遠離可能會讓他喪命的東西。反應式心靈的產生是在當事人昏迷或者半昏迷時,心靈記錄下來的訊息,這方面的訊息提醒當事人是危險的訊號。反應式心靈太多時,則會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大大降低其生存之品質。也就是過去的身體疼痛及痛苦情緒的存在,原本是身體為了保護當事人所建立的反射機制(不需思考,只需反應),然而當這樣的狀況太多時,當事人往往無法理性思考,很容易像驚弓之鳥般,充滿恐懼及無法控制的反應。


我曾幫一位年輕的學生,以戴尼提聽析方式來解決她的恐懼症。她的狀況是這樣的,她只要在人擠人的場合,就會覺得緊張、恐慌,難以呼吸等等。經過聽析之後,復返到她出生的時刻,她發現根源是來自於幫她接生的婦產科醫師的話語:怎麼都擠在一起了,這與她出生時的難過(寶寶出生時,身體是很難過的)作連結,以致於只要人多擠在一起,她便開始覺得胸口悶,難以呼吸。這個程序當時前後加起來不會超過四個小時,而困擾她已久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且不再發生,對於任何想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困擾或者本身有類似困擾的人,我認為是值得學習及應用的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相關原理及技術的瞭解及學習亦不複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做試管嬰兒 42歲是關鍵年齡

更新日期:2011/03/19 04:11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醫院統計發現,近5年來,40歲以上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結果成功懷孕率僅2成,加上胎兒染色體異常而流產,活產率只剩1成1,且集中在40到42歲,依統計數字顯示,42歲是高齡婦女懷孕的關鍵年齡。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黃富仁說,近5年來,高長為115名40歲以上高齡婦女進行試管嬰兒治療,其中有23人順利懷孕,懷孕率約2成。這項懷孕率數據與國外醫院差異不大。



23名懷孕婦女中,4成3流產,5成7活產,只有13人平安生下胎兒,她們的年齡在40到42歲。



黃富仁說,女性卵子品質隨年齡增長而變差,40歲以上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不僅懷孕率偏低,懷孕過程常因胚胎染色體異常,流產風險也比年輕產婦高很多﹔顯示年齡是試管嬰兒治療成功與否最重要因素之一。



高齡婦女因胚胎染色體異常機率偏高,可考慮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PGS),在植入母體的子宮之前,事先檢驗胚胎的健康程度,提高活產率,也避免產下有遺傳疾病的下一代。但這項技術沒有健保給付,自費需要10萬多元。



另根據國外醫學期刊,卵巢功能不好的不孕婦女,服用去氫皮質酮(DHEA)可改善卵子品質,減少卵子染色體異常,以降低高齡婦女懷孕後流產及生出畸形兒的機率。



隨著國人晚婚的趨勢,高齡生產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能自然順利懷孕的人,以年齡來說,超過35歲要再懷孕,本來就是比較困難,因此儘管現在出生率下降,但是有不少婦產科醫師選擇在不孕的領域提供服務,國內最近有婦產科醫師針對臨床有不孕困擾的婦女做研究發現:


40歲以上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結果成功懷孕率僅2成,加上胎兒染色體異常而流產,活產率只剩1成1,且集中在40到42歲,依統計數字顯示,42歲是高齡婦女懷孕的關鍵年齡。女性卵子品質隨年齡增長而變差,40歲以上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不僅懷孕率偏低,懷孕過程常因胚胎染色體異常,流產風險也比年輕產婦高很多﹔顯示年齡是試管嬰兒治療成功與否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高齡產婦的胚胎染色體異常機率比較高,因此,也有婦產科醫師建議在經濟許可的狀況下,可以先做胚胎著床前的基因篩檢(簡稱PGS),確定著床的基因沒問題,也減少流產及遺傳疾病的風險。


熟悉營養醫學的婦產科醫師,有時會建議卵巢功能不佳的不孕婦女服用脫氫異雄固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簡稱DHEA),根據國外臨床研究,可改善卵子品質,減少卵子染色體異常,以降低高齡婦女懷孕後流產及生出畸形兒的機率。主要原理,就是DHEA是身體許多賀爾蒙的前驅物質,尤其是性賀爾蒙,因此補充DHEA可以幫助原本濃度不足的性賀爾蒙提高,讓卵巢及卵子在濃度足夠的性賀爾蒙幫助下,功能更正常。DHEA其實是體內最多的賀爾蒙,在臨床研究上還有許多功效,以下我整理一些相關內容給大家做參考:


抗壓力荷爾蒙脫氫異雄固酮(英文簡稱DHEA)在過了五十歲以後,明顯地會往下走,DHEA又稱為青春之泉,這是體內非常重要重要的荷爾蒙,具有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延遲生理性老化現象、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體脂肪、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班性狼瘡、子顛前症等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免疫系統、對抗神經緊張與疲倦及增加幸福感。


讓我們更瞭解這個稱為青春之泉的荷爾蒙,這是由腎上腺製造,從膽固醇轉變而來,它不像其他荷爾蒙一直維持穩定的濃度,其分泌的顛峰是在25到30歲到達高峰,之後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下降,到了60歲只剩25歲時的20%而已,體內的DHEA循環量包含自由態的DHEA以及DHEA硫酸鹽(DHEA SULFATE,簡稱DHEA-S),想要知道自己的DHEA是否足夠,特殊的抽血檢測可以直接得知。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來說,過去研究都明顯發現許多急慢性疾病,DHEA的血中濃度都會明顯下降,這包含了我們關心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癌症、免疫功能不全或者自體免疫疾病。在1986年針對242位中年男性每天攝取100毫克的DHEA,一直持續了12年,結果降低的4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36%的其他死亡率。


美國的拉荷拉加州大學醫學院,曾對13名男性及17位女性作研究,他們在六個月中,每天接受50毫克的DHEA,這些受試者的年齡層從40-70歲,結果補充兩週就發現血中濃度回到年輕時的水平,而不管男性及女性,其幸福感都有顯著的增加。


醫學博士C. Norman Shealy在Miracles Do Happen( 展現奇蹟)這本書提到,憂鬱症患者至少超過一半的人缺乏DHEA。經過他診視超過1000名的憂鬱症確診患者發現,沒有人的DHEA是正常的。大部分的憂鬱患者,血液都無法測到正常的DHEA,相關其他研究還可以參閱:


Oberbeck R, Benschop RJ, Jacobs R, Hosch W, Jetschmann JU, Schürmeyer TH, Schmidt RE and Schedlowski M. (1998). "Endocrine mechanisms of stress-induced DHEA-secretion". PubMed.gov 21: 148-53. 


Peter Gallagher BSc(Hons) and Allan Young MB, ChB, MPhil, Ph.D, MRCPsych (2002). "Cortisol/DHEA Ratios in Depress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6. 


在對抗肥胖方面,臨床研究發現肥胖與DHEA不足有關,早在1964年一項針對32位年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他們尿液中完全測不到,也就是肥胖的人本身缺乏DHEA,對身體而言,DHEA作用有點甲狀腺素,間接會產生增強產熱反應,DHEA抗肥胖作用主要是阻斷G6PD(葡萄糖-6-磷酸-去氫酶),進而阻斷身體製造及儲存脂肪的能力。


墨西哥野薯及山藥有少量的DHEA,但對DHEA不足的人來說,以天然食物無法攝取足夠劑量的,一般還是藉由營養補充品來服用效果較好。有些人擔心DHEA本身的荷爾蒙效應,會產生少許的副作用,故在補充之前最好經由實驗室檢查,確認不足後來補充較為妥當。有另一種7-酮基脫氫異雄固酮,其作用與DHEA類似,但無荷爾蒙的活性,然而對心情、記憶力的幫助及G6PD的抑制能力都有,甚至效果更佳,故對DHEA不足的人來說,也是值得考慮補充的來源之一。


想要自然增加DHEA,根據研究發現,規律性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DHEA的製造,所以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老得比較慢:


Tissandier, O.; Péres, G.; Fiet, J.; Piette, F. (2001). "Testosterone, dehydroepiandrosteron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and insulin in sedentary and physically trained aged men".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85 (1–2): 177–184.


此外,熱量攝取的限制也可以幫助DHEA增加,因此常吃七分飽的人,衰老速度慢,也比較健康長壽:


Roberts, E. (1999). "The importance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in the blood of primates: a longer and healthier life?".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57 (4): 329–346. doi:10.1016/S0006-2952(98)00246-9. PMID 9933021 .


結論是少吃多運動,也能雙管齊下,有效提升DHEA在人體的製造。這不禁讓我想到,有些婦產科醫師在協助不孕症或者更年期婦女時時,也是從運動及體重控制來做,其中跟DHEA的提升應該也有關連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多社交 降低失能風險


更新日期:2011/03/18 04:21 (自由時報)






 



文/柯俊銘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健康每況愈下,最後變得生活無法自理,什麼事都得靠別人幫忙,成為家庭的負擔。一份即將在今年4月發表在國外期刊「老人病學:醫學科學」的報告指出,老人只要多從事社交活動,就能降低失能的風險,值得銀髮族們作為參考。


該研究由美國羅斯(Rush)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的老化議題專家Bryan James博士所主持,其針對954位平均年齡為82歲,且身體並無任何殘疾的民眾進行長達約5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社交活動的參與程度與往後失能的關連性。


這些個案每年除要接受身心健康的檢查外,也被安排一系列的問卷訪談,內容主要有兩大區塊,分別是「社交活動」與「失能情形」。


在「社交活動」的部分,研究人員關注的是他們有無參與社交活動,若有的話,頻率大概是多久一次,而被詢問的活動包括6個項目:拜訪親友、去外面的餐館吃飯、參與一整天或需過夜的旅遊、出去運動或玩賓果等益智遊戲、參加社團或宗教活動與擔任志工。


在「失能情形」的部分,涵蓋的範圍較為廣泛,研究人員先評估他們能否獨立完成以下6類日常活動:進食、洗澡、穿脫衣物、如廁、擺位與走進房間。接著是其能否執行3項需要行動、持久力的作業:上下一段樓梯、步行半英里路與做較吃力的家事。最後則是能否從事工具性活動,例如使用電話、準備餐點與管理每天要吃的藥物等。


在排除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變項的干擾後,統計發現常參與社交活動者,未來日常活動能維持獨立自主的機會是鮮少從事社交活動者的兩倍;至於自行操作需要行動、持久力的作業與工具性活動的機會,常參與社交活動者則是鮮少從事社交活動者的1.5倍。


研究者表示,如此結果著實令人振奮。探究原因,可能是頻繁的社交活動可以激發大腦的神經網絡與身體的骨骼肌肉持續運作,讓相關功能獲得足夠的強化,進而造成自然衰退的速度減緩所致。


有鑑於此,想要老而彌堅,身子骨保持硬朗,不妨平常多接觸人群,和親友建立穩固的關係,並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相信必能從中獲益匪淺。



隨著人口高齡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在目前的醫療服務及研究中,越來越為人所重視,除了一般慢性的身體疾病之外(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對大腦功能退化可能衍生的生理疾病及照顧問題,也是老年人健康必須正視的。


一般我們提到老年人的失能,大部分來自於失智所引發,也就是一般說的老年癡呆症。最近研究發現:


常參與社交活動者,未來日常活動能維持獨立自主的機會是鮮少從事社交活動者的兩倍;至於自行操作需要行動、持久力的作業與工具性活動的機會,常參與社交活動者則是鮮少從事社交活動者的1.5倍。探究原因,可能是頻繁的社交活動可以激發大腦的神經網絡與身體的骨骼肌肉持續運作,讓相關功能獲得足夠的強化,進而造成自然衰退的速度減緩所致。因此建議老年人平常多接觸人群,和親友建立穩固的關係,並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相信必能從中獲益匪淺。


根據過去已經出爐的研究,地中海飲食能有效地預防老年失智的發生,適度少量的飲酒習慣也較少會發展成為失智問題,高血壓會增加老年失智的風險,因此適當地控制血壓,能夠減少失智的風險達13%。在2008年的研究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簡稱BDNF)的不足,也容易引發:


 Mattson, M. P. (Nov 2008). "Glutamate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Neuronal Plasticity and Diseas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44: 97–90. doi:10.1196/annals.1418.005. ISSN 0077-8923. PMC 2614307. PMID 19076369.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614307. 


由神經科學家亞瑟‧克拉碼領導的研究團隊,曾針對5960-79歲缺乏運動者做實驗。每週三次,控制組(運動較少者)只做伸展運動,實驗組必須在跑步機上步行,而且最大心跳必須從百分之40逐漸增加到百分之60以上。經過半年以後,實驗組(運動量大)的肺部存取氧氣量平均提升16%,更突破性的發現是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掃瞄來比較受試者大腦前後變化:前額葉與顳葉的腦容量增加,大腦看起來年輕了兩三歲,這種現象也可能發生於海馬迴(主管記憶)。以上實驗提醒大家運動對於大腦不僅能預防退化,還能逆轉與老化相關的細胞衰敗現象。神經科學家亞瑟克拉馬率領的研究團隊,曾對5960-79歲的缺乏運動組分為兩組來實驗,讓研究對象者每週上健身房三次,每次一小時,總共持續六個月;控制組(運動量一般)的成員定期固定做伸展操,另一組實驗組(運動量較大)則在跑步機上步行,並且需要從最大心跳速率的百分之四十逐漸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這個實驗的唯一變數就是體適能而已。經過六個月之後,步行組最大社養量平均增加百分之十六,但最叫人吃驚的發縣市來自魚和詞共振掃瞄的腦部影像學前後檢查的變化:實驗組(運動量較大)的前額葉與顳葉的腦容量跟著增加了,這種現象有可能發生於海馬迴(主管記憶),因此,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即使只是經過六個月的規律體適能運動,也能幫助腦細胞再生,減少退化的機率。因此,身體運動起來,大腦會跟著活化及年輕,所以在預防失智及失能上,規律運動是值得健康投資的重要選項。


除了運動,動腦也可能是一個有益的因子,根據加拿大的研究,能夠使用雙語者較單一語言使用者發生失智的機率明顯減少請參閱加拿大研究:因此,如何保護大腦功能,不要讓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製造量減少,是保護大腦預防失智的重要關鍵,持了運動之外,過去我們以功能性醫學的觀點做過多次討論,功能性醫學能幫助我們瞭解受測者本人身體有哪些不利於身體細胞自然運作的狀況,藉由找出相關原因,直接從營養、賀爾蒙、發炎、腸道、毒素、細胞能量代謝及心理壓力等方面直接來做處理,讓身體細胞恢復自然運作,明顯降低身體功能快速衰退及相關疾病疾病發生的機會。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內容。


而能說雙語的人跟使用單一語言的人相較,失智的風險也明顯降低,這也許是動腦的好處之一,請參閱加拿大的研究:


 "Bilingualism Has Protective Effect In Delaying Onset Of Dementia By Four Years, Canadian Study Shows". Medical News Today. 2007-01-11 .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medicalnews.php?newsid=60646. Retrieved 2007-01-16 .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