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富鉀食物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更新日期:2011/03/06 11:35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常吃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這項研究是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醫學院完成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4.7萬名男性和女性研究對象的鉀攝取量、日常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等數據,結果發現,如果每天能多攝取1.64克的鉀,中風機率可降低21%,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有所下降。



研究人員解釋說,富含鉀的食物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和鹽攝取量大的人,這一作用尤其明顯。此外,鉀還可緩解動脈硬化及防止動脈壁增厚的作用,而這些正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鉀是人體維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魚類、全榖類食品、香蕉、蕃茄等都是富含鉀的食物。



在我還在大學就讀時,華裔網球名將張德培在1989年以非種子身份一舉拿下法國公開賽的冠軍,其中一輪和當時的球王藍道對戰,其中有一幕叫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當時打到快抽筋了,在中場休息時,找機會吃香蕉來幫助自己繼續奮戰。有興趣瞭解及回顧的人請參閱:


http://www.tennisdvdwarehouse.com/1989_French_CHANGvLENDL.htm


到底吃香蕉有什麼幫助?


對於想增加自己肌肉發達的人來說在進行肌肉訓練之前先攝取含有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纈安酸(Valine)這些支鏈氨基酸(BCAA),之後再攝取蛋白質的效果更佳,而香蕉就是含有這三種支鏈氨基酸的天然來源。除此之外,香蕉也含豐富的鉀,一般而言,鉀有維持細胞內外的水分平衡(維持滲透壓)、維持正常血壓、利尿並排除多餘鹽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以及調節並參與神經傳導等作用。


鉀缺乏時容易產生高血壓、呼吸困難、心臟肌肉的損害、水腫、肌肉無力、生長遲緩、食慾不振、腸道肌肉張力不足而腹部腫大、焦躁易怒、精神混亂、憂鬱、倦怠、無精打采及神經傳導不正常。在醫院,如果有會診精神科評估所謂的急性精神病症狀,有經驗的醫師都會建議要做電解質的抽血檢查,因為像鈉或者鉀的不平衡也會直接導致患者精神狀態改變。因此電解質的平衡對精神狀態來說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一些住院比較久、重症患者、或者年長的病患,其實都有機會發生。


最近義大利的大規模研究指出,鉀補充足夠的人,大幅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24.7萬名男性和女性研究對象的鉀攝取量、日常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等數據,結果發現,如果每天能多攝取1.64克的鉀,中風機率可降低21%,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有所下降。



研究人員解釋說,富含鉀的食物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和鹽攝取量大的人,這一作用尤其明顯。此外,鉀還可緩解動脈硬化及防止動脈壁增厚的作用,而這些正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以食物來源來看,可可粉、即溶咖啡、紫菜、低鹽醬油、紅茶茶包、高鐵脫脂奶粉、酵母粉、黃豆、黑豆及羊奶粉都蠻多的。蔬菜方面,菠菜、莧菜、蘆筍、紅椒可以攝取,水果方面,除了香蕉,其他像奇異果、百香果、木瓜、柳橙、蕃茄等等都富含鉀,馬鈴薯及綠豆含鉀也不低,想要補充的人不妨多吃這類食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五歲童注意力不集中 原來是高度遠視散光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3/07 12:05



幼童如果注意力或學習力不易集中,家長常擔心孩子是不是過動、或身心統合不佳,眼科醫師提醒,如果孩子注意力、學習力不集中,也有可能是因為視力出了問題,就有幼童因為罹患高度遠視散光,看近看遠都不清楚,就像嚴重老花眼,一度被家長懷疑過動,還好及早矯正視力,現在已經改善了學習遲緩。(林麗玉報導)



有一位五歲的張小弟弟,在幼稚園上課時,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相當不專心,讓家長相當苦惱,一度懷疑過動,趕緊送到身心統合門診治療,而經過整合檢查之後,發現原來張小弟弟的問題,是因為視力眼睛看不清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醫師蔡景耀說,這名五歲幼童,罹患有先天性高度遠視散光,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度,也就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就像嚴重老花。



而經過配戴眼鏡矯正、弱視訓練治療,這名張小弟弟,視力矯正正常之後,還得到好寶寶獎。眼科醫師蔡景耀說,就眼科醫師觀點,不建議幼童在小學中年級之前,過早就進行近距離文字閱讀、寫字、甚至看電腦等,最好進行統合學習,不宜過早讀寫,而進行三年幼稚園幼童的視力篩檢,發現幼童每天看電視、打電腦累計超過兩小時以上的,近視度數容易增加。而家長及早在幼童六歲之前,發現是否有視力問題,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期,如果發現幼童常常看不清楚、眼睛癢、痛、常怕光、流眼淚、眨眼次數多、或兩眼瞳孔大小不等異常反光等,就要趕緊找專業醫師檢查。



我常說,小朋友被懷疑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絕對不是急著給小朋友的家長及老師用生活調查表來評分,是否達到注意力不足、衝動控制不好或者有過動的標準,而馬上貼上標籤服藥。因為不管注意力不足或者過動,這都是現象,原因若不找出來,那麼藥物控制將會沒完沒了,而且不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有一部份的服藥者還會出現食慾變糟、影響生長發育、增加心臟血管壓力、頭痛及晚上難入眠等狀況。


最近國內的有眼科醫師提醒家長,小朋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症狀有可能是因為小孩本身的視力障礙所引起,有一位五歲的張小弟弟,在幼稚園上課時,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相當不專心,讓家長相當苦惱,一度懷疑過動,而經過整合檢查之後,發現原來張小弟弟的問題,是因為視力眼睛看不清楚。


眼科醫師,這名五歲幼童,罹患有先天性高度遠視散光,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度,也就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就像嚴重老花。而經過配戴眼鏡矯正、弱視訓練治療,這名張小弟弟,視力矯正正常之後,還得到好寶寶獎。


所以,針對引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的原因直接矯正,ADHD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以上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在一般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無法真正找出導致過動的原因,一味只靠藥物來控制症狀,對於服藥的小朋友來說,不僅沒有治本,還得承受服藥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建議,小孩被懷疑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情形,最好能在專業的協助下,找出真症的病因。除了視力,過去也有因為聽力問題導致,不過,在排除了視力及聽力障礙的影響因素以後,大部分的小孩還是身體功能失衡所引發,例如營養、過敏(包含及性及慢性過敏原的影響)、身體發炎、腸道問題及毒素(包含重金屬)等等問題所導致。有興趣的人可以翻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內容。


以下也把之前國內另一位眼科醫師的實際臨床案例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


 


真的是過動兒嗎?
梁中玲台北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眉頭深鎖的媽媽,帶著五歲的小強(化名),第一次前來眼科門診做
視力檢查。

媽媽說:「我孩子是個過動兒,在外頭的兒童心智科已治療一年多,
還是老樣子。幼稚園的老師又說他的視力可能有問題,必須來醫院做檢查
,真是頭大。醫生可不可以請您將結果寫個回條讓我帶回去給老師。」

我點頭答應的同時,專心和小強一邊玩一邊檢查,整個過程中,小強
十分配合,看著兩眼矯正視力僅各達零點二的結果,我不禁懷疑著說:「
真的是過動兒嗎?」

「唉!為了這孩子,這已經跑了四、五家醫院做鑑定,得到的答案都
是一樣的。真的是一個過動兒,什麼事都靜不下來,學習的能力也比較差
。」媽媽無奈地回答著。

我開始向媽媽解釋說小強有嚴重的弱視,這是由於兩眼的高度散光所
引起的,一般小朋友三足歲就該帶來做視力檢查,四至六歲是弱視治療的
黃金期,他的情況不能再拖了,應該馬上接受治療。

煩惱的媽媽一邊點頭,一邊拿出記事本,記下注意事項及下次回診時
間。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小強的矯正視力由原來零點二進步到零點九。

在這期間,小強總是很能配合我的檢查,我忍不住好奇問媽媽:「小
強在家裡和學校過動的情形有沒有好一點?」媽媽開心地告訴我,小強已
經沒有過動的情形了,學校老師也稱讚他目前的學習能力很好。唉!又是
一位被誤解的孩子。

其實小強並不是一位過動兒,原本的學習能力受影響,和躁動不安,
這些不能專心的結果,是由於他的視力不良所引起的。這就像我們在看一
樣東西,如果看不清楚,自然沒有興趣,也就無法引發好奇學習的慾望了
,表現出來的樣子,便像是過動兒一般。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治療,小強雙
眼的矯正視力,已可達到各一點零的穩定結果,目前仍然每隔半年來門診
追蹤檢查一次。每次回診時,已不見當年愁容滿面的媽媽,而是一掃陰霾
的快樂母親。看著小強圓滿的結果,雖然令人高興,但在另外一方面,令
我憂心忡忡的是,在門診仍然時常見到一些嚴重弱視的孩童,被判定為過
動兒多年,而幾乎耽誤了治療。幸好目前幼稚園全面篩檢孩童視力的活動
,讓這些病童能在這偶然的機會中(因為老師要求視力複檢回條),回歸
正確的治療。

希望每位過動兒的父母,能詳細思考: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有沒有可能
是弱視呢?

全文轉載自【2002-02-16/聯合報/15版/健康】
http://www.daleweb.org/special/spec1-11.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運動有助遠離大麻毒癮吸食量減依賴與渴望也降低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07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范德堡大學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幫助大麻毒癮患者減少大麻用量,並減少患者對大麻的依賴、渴望。



這項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ONE)的研究顯示,大麻毒癮患者只要固定在跑步機上跑上幾回,一周運動五次,就能明顯減少毒癮欲望,且患者吸大麻的份量也會大幅減少。



這項研究共有12人參與,其中有8位女性、4位男性,他們都對大麻成癮,且逃避接受治療。研究結果發現,大麻毒癮患者若定期跑跑步機10到30分鐘,經過兩星期時間,大麻毒癮及吸取大麻份量便減少五成之多。有些人甚至在開始跑步一星期內大麻使用量便大幅降低。



美國范德堡成癮中心主任彼得‧馬丁(PeterMartin)也是研究作者之一,他表示,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大麻成癮,而這項研究首次發現,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減少大麻使用量。



研究人員指出,吸大麻的年輕人很容易恐慌,也易出現精神疾病、情緒失調。而運動可以改變大腦運作方式及大腦反應,在毒癮治療上或許有幫助,未來應進行大型研究以了解機轉。



很多人以為大麻是危害性很小的物質,甚至祇是當它是比較貴一點的煙草,所以有些人會把大麻貴類為軟性毒品,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報告發現:青少年若吸食大麻,未來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


這份研究總共追蹤了三千八百名14至21歲的青少年,其中有14%的人承認有吸食大麻經驗。研究人員透過精神分析評估後發現,曾有吸食大麻經驗的年輕人,將來罹患精神病的風險也較高,包括精神分裂症、產生幻覺和妄想症。


最近美國范德堡大學的研究指出,規律運動可以幫助大麻上癮患者減輕對大麻的使用:


一周運動五次,就能明顯減少毒癮欲望,且患者吸大麻的份量也會大幅減少。


這項研究共有12人參與,其中有8位女性、4位男性,他們都對大麻成癮,且逃避接受治療。研究結果發現,大麻毒癮患者若定期跑跑步機10到30分鐘,經過兩星期時間,大麻毒癮及吸取大麻份量便減少五成之多。有些人甚至在開始跑步一星期內大麻使用量便大幅降低。


唯一能夠稍稍解釋的可能機轉之一就是運動本身能夠刺激大腦成癮徑路自行產生多巴胺(過去研究的結果),多巴胺是愉悅與獎勵的神經傳導物質,也負責愉悅與專注,上癮的人、精神萎靡的沮喪以及疑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人,都可能是多巴胺含量過低所導致,運動對治療沮喪的效果遠優於百憂解,可以增加 GABA(伽瑪胺基丁酸)(抗焦慮神經傳導素)、血清素 (快樂的神經傳導素),以及多巴胺 (增強體力的神經傳導素),並有助於維持所有神經傳導素的均衡。因此,透過運動這種自然產生神經傳導物質來幫助物質成癮者自行產生愉悅感,進一步 減少對外來成癮物質的依賴,的確是值得大家瞭解及參考的方式。


在毒品物質成癮的完整復健模式中,其中之一的排毒程式(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以運動、烤箱及營養品補充的組合方式來幫助一個人去除身體殘留的毒素,杜絕身體殘留毒素對身體的刺激來幫助一個人遠離毒害,其中的運動也要求每天大約30分鐘的時間,除了可以讓藉由運動循環,幫助營養品深入組織來促進毒素的排除,也有幫助大腦自行產生多巴胺來產生愉悅感的功效,可謂一舉兩得。對排毒程式的原理及功效有興趣的人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54&prev=69&l=f&fid=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FDA籲孕婦慎服癲癇藥「妥泰」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3/05 22:35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提醒孕婦,慎用一種癲癇藥「妥泰」(Topamax)。



聲明表示,孕婦服用這種藥物後,嬰兒出生時有唇顎裂的風險,大約20倍。



「妥泰」由美國強生公司生產,公司發表聲明說,藥品標籤已提及孕婦服用的風險,建議孕婦謹慎使用。



Topiramate商品名為Topamax,中文商品名為妥泰,這是新一代的抗癲癇藥物,就臨床來說,這是幫助癲癇患者控制癲癇的藥物,在美國這種藥物一度有被核准拿來治療精神疾病,但在2009年2月28日專利被撤銷,在2010年5月21日,妥泰的美國製藥公司被判有罪,同時被FDA罰款美金614萬,原因是製藥公司在沒有申請任何核准,也缺乏任何良好控制的臨床實驗證實這種藥物可以安全及有效地治療任何精神疾病狀況下,在市場上行銷可用於治療精神疾病:


 "Ortho-McNeil Pharmaceutical, LLC Pleads Guilty to Illegal Promotion of Topamax". FDA website. 2010-05-21. http://www.fda.gov/ICECI/CriminalInvestigations/ucm213163. Retrieved 2010-05-25.


過去,我還在區域教學醫院工作的時候,也曾看到藥商給醫師做宣導,建議醫師用來治療精神疾病,像是躁鬱症等等。就我所知,仍然有些醫師仍會開立妥泰來治療精神疾病。FDA現在核准的治療適應症只有兩個,一個是癲癇,另一個是偏頭痛。談到躁鬱症的治療控制上,2006年有一個臨床研究的結論提醒大家沒有任何足夠的臨床證據支持妥泰可以控制任何躁鬱症:


Vasudev, Kamini; MacRitchie, Karine; Geddes, John; Watson, Stuart; Young, Allan H; Young, Allan H (2006). Young, Allan H. ed. Topiramate for acute affective episodes in bipolar disorder. doi:10.1002/14651858.CD003384.pub2.


服用妥泰的副作用,最常見的就是皮膚感覺異常(23.7%)、上呼吸道感染(17.5%)、腹瀉(16.8%)、噁心(15.4%)、厭食(13.3%)、及記憶力問題(11.2%)。


之前FDA已經發佈的警語:規律、服用這種藥會影響視力(造成近視)以及青光眼。


至於孕婦服用這種藥物可能會增加胎兒畸形的危險,請參考2008年的研究報告:


Hunt, S; Russell, A; Smithson, WH; Parsons, L; Robertson, I; Waddell, R; Irwin, B; Morrison, PJ et al. (2008). "Topiramate in pregnancy: preliminary experience from the UK Epilepsy and Pregnancy Register". Neurology 71 (4): 272–6. doi:10.1212/01.wnl.0000318293.28278.33. PMID 18645165.


此外,臨床研究也發現妥泰的服用,以統計來說,自殺的比例也比較高:


 http://www.fda.gov/ohrms/dockets/ac/08/slides/2008-4344s1_09_01_Trileptal%20slides.pdf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三月四日提出警告說,孕婦服用抗癲癇藥物「妥泰膜衣錠」(Topamax)和其他成分相同的學名藥,會使胎兒罹患唇顎裂(cleft lips and cleft palate)等先天性口腔缺陷的風險升高約廿倍。FDA公布的數據顯示,孕婦服用妥泰膜衣錠和其他學命藥,生下唇顎裂嬰兒的機率為一.四%,若未服任何抗癲癇藥物,生下唇顎裂嬰兒的機率只有○.○七%;孕婦服用其他抗癲癇藥,生下唇顎裂嬰兒機率在○.三八%至○.五五%之間。


許多孕婦之所以服用此藥,主因是醫師開妥泰來控制她們的偏頭痛,而且有些婦女在不知道自己懷孕的狀況下而服用此藥。


以上關於妥泰的重要資訊,其實對多數開藥的專業人員來說,也不是那麼清楚,何況是服藥的人,提醒大家多留意,尤其是已經在服藥的人,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資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睡眠呼吸中止症+服鎮靜劑 老翁昏迷送醫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3/04 19:05







一名八十二歲老翁,早上睡不醒,家人送醫急救,昏迷指數三,二氧化碳濃度比正常值高一倍,立即插管治療,兩天後拔管,又出現二氧化碳累積昏迷,只好再插管。醫師追蹤發現,老翁體型肥胖,有睡眠呼吸終止症,平常呼吸中斷,會自動醒來,但服用鎮定劑後,抑制呼吸,二氧化碳過濃,陷入昏迷,險些喪命。(寇世菁報導)



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子敬表示,這名八十二歲老翁,因為家人叫他起床吃早餐,一直叫不醒,送台中醫院急診室,發現昏迷指數只有三分,二氧化碳濃度高達 80mm-hg(毫米汞柱),比正常值35~ 40mm-hg高出一倍;醫師排除腦中風可能,確定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造成,立即插管,兩天後拔管,二氧化碳又累積,只好以呼吸器輔助呼吸。醫師追蹤發現,患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身高一百六十公分,體重近百公斤,脖子粗短,平常睡覺鼾聲如雷,動輒睡眠中斷,因為睡不好睡不飽,服用安眠藥,反而因為鎮定劑抑制呼吸,平常睡眠中斷時,二氧化碳升高,會刺激血管收縮,自動呼吸,助眠藥讓老翁反應變慢,醒不過來,陷入昏迷,幾乎喪命。



醫師提醒,體型肥胖,睡覺時鼾聲太大,家人發現呼吸聲音會中斷,當事人總感覺睡不飽,白天容易頭暈頭痛,坐下來想睡,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建議儘速就醫檢查。至於治療方式,醫師建議最好減肥,其次就是手術開刀,把呼吸道擴張,或是使用外部呼吸器協助呼吸。


代謝症候群者 易睡不好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3/05 11:48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5日電)根據一項針對客運、鐵路司機研究顯示,有代謝症候群者,晚上睡覺發生「微醒覺」指數偏高,也就是無法進入深層睡眠,研究也發現,睡眠問題是導致代謝症候群惡化的原因之一。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講師王志寰今天在台灣睡眠醫學會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睡眠障礙與代謝症候群關係,利用1年半時間收案553名客運、鐵路司機。



王志寰說,結果發現,原本就有代謝症候群者,晚上睡覺時「微醒覺」指數偏高,也就是睡眠不好,無法進入深層睡眠。



王志寰說,分析發現,睡眠障礙者中,88.7%有代謝症候群,睡眠問題可能是讓代謝症候群惡化的原因之一,睡眠過程中醒來次數愈多、睡眠效率愈低,睡眠過程呼吸中止次數愈多,罹患代謝症候群危險性愈高。



不過,王志寰說,睡眠問題與代謝症候群的因果關係,未來將進行3到5年的研究,追蹤一群沒有代謝症候群者,觀察其睡眠資料,以及發生代謝症候群狀況,了解其因果關係。1000305



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顧名思義就是睡眠時,呼吸停止或者進氣量減少一半以上的發生頻率過高的睡眠障礙。主要的原因,就是睡眠時,肌肉放鬆,患者本人的氣道口被舌頭堵住,無法自然進氣(請參閱下圖)。一般而言,中年男性,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到8倍,平均20個成年人會有一個人被發現,老年人的發生率則為10%。此外,肥胖、扁桃腺過大、鼻骨移位、酗酒、吸煙及服用安眠藥的人,也比較容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


有此困擾的人,除了打鼾頻率高、聲音大之外、還容易有血壓高、白天專注力及認知功能下降,影響工作效率。白天容易產生嗜睡情形,所以出意外的機會比較高,尤其是交通意外。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態。就是身體缺氧,因此病發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危險都會大幅提高。情緒方面,因睡眠呼吸中止都是淺睡的狀態,因此睡眠品質不高,患者平時表現出情緒不穩、暴躁及易怒的狀況。


有待謝症候群的人,肥胖幾乎都是合併出現的現象,因此,也讓睡眠呼吸中止的風險提高,如果本身已有肥胖問題又加上睡不好,想以安眠藥來幫助入睡,反而是雪上加霜,國內最近就有一個病例報告:


一名八十二歲老翁,早上睡不醒,家人送醫急救,昏迷指數三,二氧化碳濃度比正常值高一倍,立即插管治療,兩天後拔管,又出現二氧化碳累積昏迷,只好再插管。醫師追蹤發現,患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身高一百六十公分,體重近百公斤,脖子粗短,平常睡覺鼾聲如雷,動輒睡眠中斷,因為睡不好睡不飽,服用安眠藥,反而因為鎮定劑抑制呼吸,平常睡眠中斷時,二氧化碳升高,會刺激血管收縮,自動呼吸,助眠藥讓老翁反應變慢,醒不過來,陷入昏迷,幾乎喪命。


想確定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最妥當的方式是到大一點的醫院做詳細的睡眠檢測,也就是睡眠多維圖(Polysomnography, PSG),透過呼吸、腦波、血氧監測及肌肉張力的偵測來判定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一般判定的標準可分成兩種:



  • 無呼吸(Apnea):口、鼻的氣流停止流動超過十秒
  • 低呼吸(Hypopnea):十秒以上的換氣量降低了50%或以上

「無呼吸.低呼吸指數」(Apnea-hyponea Index, AHI)是指平均一小時無呼吸及低呼吸事件的次數。在成人,AHI高於5,就可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兒童,診斷數值未有定案,有人將AHI高於1.5定義為睡眠呼吸中止症。


除此之外,也有簡便的居家睡眠檢測,這是哈佛醫學院經過多年跨部門的研究,跟PSG的結果作比對,準確率高達九成,算是蠻方便的篩檢方式。


一旦被診斷有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方式主要有三種:


1.手術治療:扁桃腺及堵塞氣道周邊的咽喉組織作部分切除,但這並非一勞永逸之道,還是有可能復發。


2.藥物治療:未有有效藥物可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治療過敏性鼻炎可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徵


3.其他:睡眠時帶呼吸器,如連續式正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以氣壓衝開上呼吸管道、睡眠衛教、減重、牙科的止鼾牙套。


一般來說,還是以連續正壓呼吸氣的治療為主,目前機器購置的成本相對於十年前已經大幅降低,所以患者使用上的經濟負擔以明顯較低。此外,體重控制對睡眠呼吸中止的改善相當重要,造成體重一直下不來的原因,最好找專業醫師評估及安排相關減重療程,幫助改善。


 



3月8日補充:


一般睡眠呼吸中止常在中年人才會出現但由於有些年輕的學子因為肥胖的關係,因此年紀輕輕也可能產生,甚至引發注意力缺乏,嚴重影響學習能力導致學業明顯下滑的狀況,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最新的臨床個案報導:


胖生不專心 竟是呼吸中止症候群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3/08 02:57 馮惠宜/台中報導



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身高一百七十公分、體重九十公斤,身材高胖的高三生,原本成績中上,但上學期突然成績下滑,老師向爸媽反映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也責怪他不用功,後來母親有次半夜幫兒子蓋被子,才發現兒子打鼾嚴重,擔心睡眠品質差帶兒子就醫,發現體重過重造成兒子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台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楊文達表示,肥胖青少年愈來愈多,最近開始出現胖少年診斷出呼吸中止症候群個案,建議家長注意維持青少年的體重,避免年紀輕輕就罹病,影響睡眠品質與功課。



台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個管師賴燕君說,該學生檢查時發現一小時睡眠中段廿次,已經屬於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醫師建議他側睡,同時配合減重,因為過胖者脖子脂肪層囤積導致氣管狹窄,睡覺放鬆肌肉直接壓迫管徑機率大。



台中醫院胸腔內科部主任楊文達指出,好發於四十歲以上中年人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約占六成,但近來因為小胖子多,也有高中大學生陸續出現白天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狀



楊文達說,主要發生原因是睡覺時呼吸道肌肉放鬆壓迫到氣管,導致呼吸暫時中斷,中斷次數過高者會產生血氧濃度過低昏迷,長期甚至可能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心律不整等併發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3子女 有機會免費遊花博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3/03 19:07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3 日電)兒童節將至,內政部今天宣布,將於4月2日當天招待全台100個3個孩子以上家庭免費遊花博,由政府補助門票、交通費和午餐,鼓勵家庭增產報國。



  內政部每年舉辦兒童節慶祝活動,今年配合建國百年及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將邀100個3個孩子以上家庭,由內政部提供一家5 張參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門票,以及到台北市花博地點的交通費及午餐盒,盼能透過親子共遊,促進家庭和諧。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選擇擁有3 個孩子以上的家庭作為招待對象,主要是以98年為例,出生為第3 胎以上的嬰兒僅占10%,凸顯生3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對國家生育貢獻和出生率的提升。



  兒童局也對100 個家庭名額訂定評選機制,兒童局長張秀鴛表示,報名家庭中,3個孩子中,必須有2個年齡在12歲以下,並須繳交一篇300 字育兒心得,詳情可參閱兒童局網站。



  張秀鴛說,目前訂定每戶家庭補助5 個名額,家中的每名孩童須報過戶口,對於一家超過3 名孩童的家庭,將再研議增加補助的可能。1000303



還沒去花博嗎?還想去花博嗎?努力增產報國的父母有福了!國家為了慰勞長年照顧3個小孩以上父母的辛勞,最近內政部兒童局舉辦一項活動,將於今年,建國一百年4月2日當天招待全台100個三個孩子以上的家庭,除了花博門票免費之外,交通費及午餐,都有人幫您買單,但3 個小孩中,有兩位必須在12歲以下,而且必須先繳交一篇300字的育兒心得才有機會。詳情可以連結到內政部兒童局的相關公告去看看(詳細內容請參閱底下我從內政部網站抓下來的公告。


不然也可以打電話去詢問:(04)2250-2850。如果我猜得沒錯,當天應該有媒體會來採訪,所以有機會還可以上電視亮亮相,真是一舉數得!符合資格的家庭,千萬不要放棄這個好康的機會,3月15日報名截止!


「家庭100 幸福100」─大手牽小手 歡樂逛花博



「家庭100  幸福100」─大手牽小手  歡樂逛花博  參與家庭篩選計畫
內政部兒童局  建國百年系列活動
一、舉辦主旨
為歡慶民國100年兒童節,鼓勵〈樂婚、願生、能養〉的風氣,分享與傳遞擁有孩子的幸福感,特公開徵求100個育有超過三個小孩的家庭,免費招待參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社會大眾將有機會透過媒體,看見這100則幸福故事、100個幸福家庭,共同感受美好的家庭價值。
二、報名資格
1.家中至少育有三名(含)小孩,其中兩位為12歲以下者。養育子女數量愈多,或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優先獲選。
2.報名家庭之父母若無法參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亦可代表。
3.報名時需繳交一篇300字以內的家庭傳承之基本價值及育養子女心得,內容描述擁有孩子的甜蜜、與面對養育責任的獨到看法。凡文字愈淺顯、盡量以實例來述說者,愈有機會入選。可參考以下要點:
(1)很多人一個都不生,您們為什麼願意生三個(或更多)?
(2)有哪些快樂的故事,讓您覺得養育責任再大也值得?
(3)第一次聽到孩子喊您爸爸或媽媽時,當時的心情與感受?
(4)不管您是否認識的第三者,看見您們全家一起外出時,經常會對您們說什麼?
(5)如果有機會對仍不想生孩子的家庭說句話,您會說什麼?
(6)是否想對適婚年齡的年輕人或新婚夫妻說幾句話?
三、報名期間
即日起至3月15日止受理報名,將透過篩選方式,總計邀請100個家庭,免費歡樂逛花博。
四、報名方式
    請符合報名資格之家庭,至內政部兒童局網站(www.cbi.gov.tw)下載活動報名表,以電子郵件(cbiname@cbi.gov.tw) 或郵寄至兒童局(408台中市南屯區黎明路2段503號7樓),註明是報名參加「家庭100 幸福100-兒童節活動」,以電子郵件日期或郵戳為憑,獲選者屆時將分別以公文及電子郵件方式(E-mail)通知。
五、篩選方式
家庭傳承之基本價值及育養子女心得最為切題深入者將優先錄取,弱勢家庭及養育子女數等家庭背景列為加權計分,獲選者將分別以公文書及相關電子郵件(E-mail)通知。
六、其他說明
1.本活動將提供參與家庭成員5人台鐵自強號票價交通費補助(兒童半價)、5張花博門票及活動當日午餐與茶水。
2.參觀花博日期訂於中華民國100年4月2日(六)上午9時,於花博圓山區捷運站廣場前集合,只舉辦一場,請考量個人或家庭成員的行程能否配合。
3.活動當日請攜帶戶口名簿影本以備查驗。
 


業務承辦人:李祖敏(04-2258139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前症候群對高達85%的女性來說,其實都經歷過,一般而言,在月經來之前的前幾天,身體方面會出現明顯的乳房腫脹、水腫,很想吃東西或者嗜吃甜食,情緒方面,常會變得暴躁易怒、起伏不定或者心情低落。真正嚴重的症狀,大約2-5%的女性會反覆出現:


 Dickerson, Lori M., Pamela J. Mazyck and Melissa H. Hunter (April 2003). "Premenstrual Syndrome".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pp. 1743–52. http://www.aafp.org/afp/20030415/1743.html.


真正來說,PMS的症狀種類可多達200以上,最常見的不外乎是易怒、感覺有壓力、不開心,非特異的情緒症狀包含焦慮、失眠(入睡困難)、頭痛、疲憊、心情起伏不定、敏感以及性慾改變: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2005-11. http://www.merck.com/mmpe/sec18/ch244/ch244g.html. Retrieved 2007-02-02.


身體方面,若月經來時出現的腹痛、便秘及週期性的青春痘等等身體症狀,並不能算在PMS的症狀之內。


哪些人是PMS的高危險群呢?一般而言,習慣喝高量的咖啡、長期壓力、年紀漸長、憂鬱症病史、家族病史者,容易出現,飲食方面的研究發現,缺乏鎂、錳、維生素E以及維生素D的女性,都是高危險群:


 Amy Scholten, MPH.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premenstrual syndrome?". 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ttp://healthgate.partners.org/browsing/browseContent.asp?fileName=19962.xml&title=Conditions%20InDepth:%20Premenstrual%20Syndrome%20(PMS). Retrieved 2008-01-10.


維生素B群的治療研究中,B6已被證實可以幫助PMS緩解症狀:


"Controversial vitamin may beat PMS", BBC News. Friday, May 21, 1999.


一般醫院治療都會直接開上抗憂鬱劑,根據研究,現在抗憂鬱劑的劑量對PMS症狀控制都過量,其實只要十分之一的劑量可能就能緩解症狀,然而市面上並無提供這樣劑量的抗憂鬱劑,因此,接受治療的人往往都是吃過量的抗憂鬱劑,而且抗憂鬱劑本身還有其他副作用,建議如果能以營養補充來改善,藥物治療還是保守謹慎些比較恰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研究:無名指比食指長 較易感冒



東森新聞 更新日期:2011/03/02 15:08







手指的長短跟健康有關係嗎?英國報導英國生物學家研究指出,無名指比食指長者,容易罹患關節炎、感冒,真的是這樣嗎?國內醫師持保留態度,認為參考就好。


手紋看運勢,手指看健康?英國研究指出無名指以及食指的長短,可以用來預知健康狀況。像是量一量食指、無名指長度,如果無名指比較長容易罹患關節炎、感冒,甚至厭食症、自閉症。反之食指比無名指長的話,35歲到75歲女性容易罹患乳癌,男性則比較可能五十歲前心臟病發。


民眾:「手指頭長短是天生的,有的人鍛鍊的呢!對不對!不可能有這種東西,我不相信有這種東西!」民眾:「天生手指頭就是有長短!」記者:「跟健康會有關嗎?」民眾:「應該沒有啦!應該不會啦!」


多數民眾認為不可思議,不過國外研究認為食指、無名指長短,跟胎兒時期吸收雌激素多寡有關。甚至有食指長度較長,語言能力會比較佳,罹患癌症機率低。而無名指較長的話數學能力佳,有商業頭腦等說法出現,真的是這樣嗎?家醫科醫師何一成:「到現在還沒有說一個確切的機轉去說明,所以現在這樣的趨勢也不是說那麼的明顯、那麼大,做為參考就可以了。」


國內醫師認為是有趣研究,但現在難以定論參考就好,因為健不健康,恐怕還是跟後天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關聯性比較高。




您的無名指比食指長嗎?最近英國的生物學家觀察統計發現:


無名指比食指長,較易罹患關節炎、感冒,因胎兒時吸收的女性或男性荷爾蒙多寡,會決定手指長度,而荷爾蒙會影響罹病機率。食指與無名指熟長贖短決定的關鍵,主要是因為胎兒約八至十二周時,接觸到的荷爾蒙會影響腦部、心臟與其他器官發育,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會促進食指生長,男性荷爾蒙如睪固酮會促進無名指生長。


更進一步的數字分析顯示:


無名指較長者,膝蓋、髖骨及手指關節炎機率較高,也較易罹患厭食症、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另因睪固酮會降低免疫力,罹患感冒、德國麻疹機率較高;雖較不易染上吸菸惡習,但喝酒機率高。

總結一下:


無名指比食指短:
易患疾病:乳癌、子宮頸癌、心臟疾病、暴食症、花粉熱、氣喘、過敏
其他相關性:男性較不易罹患攝護腺癌


無名指比食指長:
易患疾病:關節炎,特別是膝關節、厭食症、感冒。
其他相關性:較不易染上抽菸習慣、較可能成為運動員、 較可能酗酒。


提醒大家:這些純粹是醫學統計數字的分析,食指跟無名指哪根長,也只是提醒我們可能有何種體質而已。真正健康關鍵還是操之在己,尤其是生活及飲食習慣的影響還是最重要。有基因不一定會發病,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提供發病的環境給身體。過去,我也曾舉一個女醫師自身的例子,原本她的家人就有人愛喝酒,有一次她跟同事聚餐,喝多了,不但沒醉,還感覺有欣快感。等她一覺醒來,分析自己極可能有酒癮的基因,為了徹底斷絕這種可能性,她下定決心從此不再碰酒,因此之後也完全沒有成為酒癮患者的疑慮,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太少易過敏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28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小孩體內的維生素D太少,容易過敏?美國葉史瓦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3000多位兒童發現,偏低者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



研究人員深入分析「美國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報告」數據,比較2005─2006年收集的血液樣本,觀察血清中的維生素D濃度,這些樣本包含3100多位兒童、青少年及3400位成人;這項報告結合訪問、體檢、實驗室研究等,也將「免疫球蛋白E」納入檢測項目;免疫系統接觸過敏原即會出現過敏反應,製造免疫球蛋白E,從免疫球蛋白E多寡就可得知身體過敏程度。



環境過敏原、食物過敏原等17項過敏原都列入檢查項目。研究人員發現,成人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和過敏反應無關。不過兒童、青少年就不一樣了,兒童、青少年如果體內維生素D濃度偏低,比較容易對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維生素D偏低者對其中11項過敏原特別容易有過反應;如維生素D不足的孩子對花生過敏機率增加2.4倍。研究建議,兒童一天至少要攝取600國際單位維生素D。



2010年九月,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臨床調查期刊)的一篇研究提到補充維生素D可以幫助改善過敏,尤其是那些有呼吸系統急性過敏症狀的患者。根據該研究的主持人Dr. Jay Kolls與他的研究團對在他們的研究中探討為何為何只有一部份的人會發生過敏?而到底是哪些因素會對發展成過敏性氣管肺臟的黑黴菌感染(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簡稱ABPA)的黴菌調控,產生耐受性(不過敏)及敏感性(會過敏)?


在環境中的黴菌,一直是難以避免的過敏吸入性來源,對那些有過敏體質的人,甚至會造成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簡稱CF)患者更嚴重的過敏狀況。囊性纖維化,亦稱為囊性纖維化、囊腫性纖維變性或囊纖維變性,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此病症會影響病患的全身,導致逐漸的行動困難以及提早死亡。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長期反覆的肺部感染所導致的呼吸困難,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鼻竇炎、發育不良、腹瀉以及不孕。囊性纖維化患者其肺部會容易產生厚且黏的黏液堵住肺部而導致感染甚至是阻斷胰臟分泌消化酶到腸道,影響層面其實很廣。


根據研究,被發現有ABPA困擾的人,其Th2(讓幫助T細胞,T-helper cells產生急性過敏的訊息賀爾蒙)濃度較高,他們體內的維生素D也都明顯不足。研究人員最後結論:


維生素D不僅能大大地降低源自於過敏產生的蛋白質,同時也能增加導致過敏耐受性的蛋白質,換句話說,也就是透過維生素D,可以降低導致過敏的蛋白質,增加當事人不容易過敏的蛋白質,直接改善過敏反應。對以上相關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而之前我也在部落格曾撰文討論過敏與黴菌影響:


 

最近美國針對3100名兒童青少年的研究也發現:

兒童、青少年如果體內維生素D濃度偏低,比較容易對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維生素D偏低者對其中11項過敏原特別容易有過反應;如維生素D不足的孩子對花生過敏機率增加2.4倍。研究建議,兒童一天至少要攝取6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對此報導有興趣的人也不妨連結原文參照一下:


 

因此,對過敏的人來說,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是否充足扮演關鍵的角色,絕對不可輕忽,尤其是小孩或者青少年更是如此。維生素D缺乏的人透過衛生素D的補充(包含曬太陽),也能有效幫助過敏症狀改善,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慎選食用油脂 降低憂鬱風險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2/26 04:11



文/柯俊銘



所謂「氫化植物油」又被稱為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與存放久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如速食、泡麵、洋芋片、鹹酥雞、甜點等)製作上。



攝取這類油脂除已被醫界證實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過敏、癌症等疾患纏身的風險,近期發表在國外「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線上版的一份報告更指出,食用反式脂肪也會讓人出現憂鬱症的機會大增,值得注意。



食用反式脂肪 罹憂鬱症機會大



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的預防醫學專家Almudena Sanchez-Villegas博士和納瓦拉大學的學者合作,針對12059名平均年齡為37歲半,且並無憂鬱症病史者進行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以探討這些人各類油脂的消耗量和未來憂鬱症發病率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每兩年會安排一次問卷訪談,主要是了解個案的飲食內容與生活方式。



調查結束時,也會參考當事者歷年來的就醫紀錄,以確定其是否曾被診斷為憂鬱症,或因故接受抗憂鬱劑的治療;統計發現,有657名個案得到憂鬱症。



進一步分析顯示,食用反式脂肪的量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呈現劑量效應關係,也就是吃得越多,罹患憂鬱症的機會就越大。例如,相對於沒有食用反式脂肪的人,攝取較多反式脂肪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居然高出48%。



另外,食用的油脂若是傾向飽和性脂肪,如牛、羊、豬等動物肉中所含油脂,也有類似上述現象。但若是傾向攝取不飽和性脂肪,如深海魚油、橄欖油、蔬菜油等,卻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發揮保護、預防的作用。



不飽和性脂肪 能降低罹患風險



研究結果似乎可說明,為何南歐國家的憂鬱症發病率較歐洲其他地區低,食物儼然扮演了重要角色。



南歐國家普遍採地中海型飲食,食材多海魚、蔬果、堅果等,烹調也以橄欖油為主,這些東西都富含不飽和性脂肪,例如Omega-3、ω-9等。



建議大家買東西吃時,天然的最好,少碰油酥或油炸的加工食品,並養成閱讀營養成分標示的習慣,審慎選擇攝取的油脂,身心健康才有保障。



當我們談到必須脂肪酸,就是指人體(或其他高等動物)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脂肪酸。而必須脂肪酸又是指哪些油脂?就是指 ω-3ω-6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深海魚油、亞麻仁油、芥花油、藻類萃取油、橄欖油、蔬菜油及堅果油等等。我們的細胞的構成,就需要必須脂肪酸來當原料,根據臨床研究,必須脂肪酸的充足與否,影響了細胞的發炎反應、細胞功能(吸收營養及排除廢物等等)、同時也會降低身體發炎、改善心情及行為,更具有神經保護之功能。


幾乎所有人們的飲食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都可以稱得上是必須脂肪酸,在醫學的研究上,必須脂肪酸的攝取與心臟細胞的壽命及死亡息息相關:


 Landmark K, Alm CS (November 2006). "[Alpha-linolenic aci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udden death"] (in Norwegian). Tidsskrift for Den Norske Lægeforening 126 (21): 2792–4. PMID 17086218. http://www.tidsskriftet.no/index.php?seks_id=1446845.


Herbaut C (September 2006). "[Omega-3 and health]" (in French). Revue Médicale De Bruxelles 27 (4): S355–60. PMID 17091903.


在憂鬱的治療上,研究建議攝取魚類或者是Omega-3脂肪酸(DHA及EPA)可以明顯降低重度憂鬱症的罹患率。而相關研究也顯示血清中DHA含量較低的人,他們的腦脊髓液的5-HIAA(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的濃度也低,5-HIAA不足,與重度憂鬱症及自殺有直接相關:


Rees AM, Austin MP, Parker G (April 2005). "Role of omega-3 fatty acids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9 (4): 274–80. doi:10.1111/j.1440-1614.2005.01565.x. PMID 15777365.


對現代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Omega-3與Omega-6攝取比例失衡的問題。Omega-3的來源以魚油、亞麻仁油、芥花油、藻類萃取油及核桃油為主要來源,其餘的蔬菜油幾乎都是Omega-6。以學理而言,兩這攝取比例最好在1:4到1:6之間,但大部分的人往往都是1:10以上,兩者油脂失衡,會直接造成鈣、鉀及鈉離子通道調節失衡,進而導致血清素濃度不足:


 Logan AC (November 2004). "Omega-3 fatty acids and major depression: a primer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3: 25. doi:10.1186/1476-511X-3-25. PMID 15535884.


最近西班牙的研究再次提醒大家:好的油不足,壞的油吃太多,結果容易憂鬱:


食用反式脂肪的量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呈現劑量效應關係,也就是吃得越多,罹患憂鬱症的機會就越大。相對於沒有食用反式脂肪的人,攝取較多反式脂肪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48%。


食用的油脂若是傾向飽和性脂肪,如牛、羊、豬等動物肉中所含油脂,也有類似上述現象。但若是傾向攝取不飽和性脂肪,如深海魚油、橄欖油、蔬菜油等,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發揮保護、預防的作用。


過去我也曾討論地中海飲食可以抗憂鬱,一部份的原因,也是因為地中海型飲食,食材多海魚、蔬果、堅果等,烹調也以橄欖油為主,這些東西都富含不飽和性脂肪酸,相關資料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4082&prev=14244&next=13513&l=f&fid=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濫用甲基安非他命 自殺死亡率高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2/25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影劇圈頻傳藝人吸食甲基安非他命,長年從事藥癮防治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與國內外大學跨院研究發現,甲基安非他命濫用者的自殺死亡率為一般人口的十七倍,為自殺的高危險群。研究結果預計四月刊登於國際臨床精神醫學期刊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昨天指出,台灣較多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相較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的作用速度較快;甲基安非他命為合成的中樞神經刺激劑,使用後會造成腦中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失衡,濃度增加,損害腦部,嚴重影響精神狀態,例如憂鬱症狀及精神病症,出現妄想及幻覺,類似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松德院區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北醫及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追蹤松德院區一千餘位甲基安非他命成癮的個案。郭千哲說,甲基安非他命濫用者的粗自殺死亡率每年每十萬人為四百廿七人,由於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男性比女性多,分佔八十一.六%、十八.四%,經過年齡、性別校正後,死亡率為一般人口的十七倍。



除了精神疾病外,郭千哲表示,長期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會造成身體多器官損傷,例如心臟血管異常,因此,濫用者的死亡率為一般人口的六倍。



郭千哲說,服用甲基安非他命一開始很high,效果退去後情緒降到最低點,憂鬱症狀是自殺高危險群,為了再次達到high的效果,一再重複服用。若為了改善憂鬱症狀而服用抗憂鬱藥物,也沒有療效,因為甲基安非他命的效果超過抗憂鬱藥劑,治療此類憂鬱症,必須先停用甲基安非他命。



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又稱冰毒,微帶苦味,呈白色或無色,為結晶體或粉末狀,易溶於水,純度高達95%以上,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只要是中樞神經興奮劑,服用後都會增加警覺性、專注力、能量,而且若以高劑量來使用,還會引發欣快感、提高自尊以及增加性慾:


Mack, Avram H.; Frances, Richard J.; Miller, Sheldon I. (2005). Clinical Textbook of Addictive Disorder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p. 207. ISBN 1-59385-174-X.


B.K. Logan. Methamphetamine - Effects on Human Performance and Behavior. Forensic Science Review, Vol. 14, no. 1/2 (2002), p. 142


甲基安非他命具高度的濫用及成癮性,主要原因是因為使用它會讓大腦細胞的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的大量釋放,活化大腦的獎賞中心所致。目前,右旋的甲基安非他命,商品名為Desoxyn,在美國為核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極肥胖症的用藥:


 "Desoxyn (Methamphetamine Hydrochloride) Drug Information: User Reviews, Side Effects, Drug Interactions and Dosage at". Rxlist.com. http://www.rxlist.com/desoxyn-drug.htm. Retrieved 2011-01-09.


如果一段時間(幾天到幾週)大量使用,接下來容易出現為期十天左右,嚴重的戒斷症狀,此時容易觀察到的磷床症狀包含憂鬱、疲倦、嗜睡以及增加食慾,長期濫用甲基安非他命,也容易導致慢性的精神狀況及認知功能障礙,同時也增加巴金森氏症(多巴胺不足)的罹患風險。


甲基安非他命對多巴胺的神經細胞產生的神經毒性,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根據研究,長期濫用,在停用甲基安非他命之後,戒斷反應仍會持續數月甚至是一整年:


Cruickshank, CC.; Dyer, KR. (Jul 2009). "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methamphetamine.". Addiction 104 (7): 1085–99. doi:10.1111/j.1360-0443.2009.02564.x. PMID 19426289.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0-0443.2009.02564.x/full.


而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者,臨床研究統計有20%的人會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的神經病症狀,這通常出現在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超過半年以上的案例,一旦病發,傳統治療方式效果往往不佳:


Barr, AM.; Panenka, WJ.; MacEwan, GW.; Thornton, AE.; Lang, DJ.; Honer, WG.; Lecomte, T. (Sep 2006). "The need for speed: an update on methamphetamine addiction.". J Psychiatry Neurosci 31 (5): 301–13. PMID 16951733. PMC 1557685.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557685/?tool=pubmed.


慢性長期濫用或者短時間大量使用者,除了傷害大腦之外,身體其他系統也可能造成巨大損害,尤其是心臟血管系統,原本心臟血管有缺損或者問題的人,嚴重的話甚至會有猝死的危險:


Darke, S.; Kaye, S.; McKetin, R.; Duflou, J. (May 2008). "Majo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arms of methamphetamine use.". Drug Alcohol Rev 27 (3): 253–62. doi:10.1080/09595230801923702. PMID 18368606.


 國內最近研究指出,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者,因戒斷反應導致自殺的風險為一般人口的十七倍,心臟因濫用而產生疾病而死亡(包含心臟病發及中風等等)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六倍,相關研究國外之前已有研究發表: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 Methamphetamine Overdose |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Montana.edu. http://www.montana.edu/wwwai/imsd/rezmeth/effmethod.htm. Retrieved 2011-01-09.


 "Erowid Methamphetamines Vault: Effects". Erowid.org. http://www.erowid.org/chemicals/meth/meth_effects.shtml. Retrieved 2011-01-09.


所以,這種合法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肥胖症的藥物,往往不小心,濫用而成為毒品,潛藏許多後遺症及致命風險。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為了一時好奇而惹毒上身,否則後果(包含死亡、腦傷及精神病)往往讓家人遺憾,自己也悔不當初。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改變生活習慣 減緩心理疾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24 00:4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患者若能改變一下生活型態,可以幫助改善病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指出,憂鬱症、焦慮症患者多運動、多到戶外走走、多幫助他人,都有助減緩病情,且減緩病情效果和藥物治療不相上下。



精神病學專家羅傑‧華許教授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他稱這種治療方式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TLC),像營養、人際關係、放鬆技巧、宗教信仰等也和身心疾病治療有關。



華許教授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所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對身心疾病患者大有好處,不但有效,且花費不貴,患者還能真正享受生活。比起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少,且比較不會引起併發症。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網站(American Psychologist)。研究結果發現,運動不只能讓人感覺良好,還可以幫助學童提升學校表現,成人也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認知表現,年長者規律運動,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運動也有助大腦神經元形成。



身心疾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飲食。研究也顯示,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或可提升學童課業表現,維持成人認知功能,減輕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症狀。



身心疾病患者若能參與宗教、靈性活動,將心思焦點放在愛、饒恕,有助減輕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等困擾。如果多多參與公益活動,服務他人,對身體、心理健康都大有益處,或許還可以延長壽命。



什麼是治療性生活型態改變(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簡稱TLC)?最近美國的學者提出以運動、營養、人際關係、放鬆技巧及宗教信仰的協助來幫助精神疾病患者改善。根據這位Roger Walsh教授的研究指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對身心疾病患者大有好處,不但有效,且花費不貴,患者還能真正享受生活。比起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少,且比較不會引起併發症。


以運動來說,我在部落格已經多次提出相關研究來提醒大家,這位學者同樣引用相關研究大力推薦:


運動不只能讓人感覺良好,還可以幫助學童提升學校表現,成人也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認知表現,年長者規律運動,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運動也有助大腦神經元形成。


營養方面,他也透過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鼓勵大家多利用根本改善身體健康的方式來提昇身心健康:


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或可提升學童課業表現,維持成人認知功能,減輕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症狀。


此外,參與公益活動(從奉獻服務中肯定自我存在價值)、宗教靈性活動(從愛、寬恕中,重新審視自己與身邊的人之關係與意義),都能減輕焦慮、憂鬱及藥物濫用的困擾。


對治療性生活型態改變有興趣的人,不妨透過連結參照原文摘要:


http://psycnet.apa.org/index.cfm?fa=buy.optionToBuy&id=2011-01021-001


以下,我也分享兩則實際的臨床案例給大家參考,第一位是年約四十多歲的女性,她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多年,之所以到診所來求診,主要是因為她在原本醫院求診,發現醫師開的藥物副作用讓她感到非常不適,多次跟醫師溝通後,都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及看到藥物調整,因此在家人的建議下到診所來評估及診治。


看診的第一次,我先為她做藥物調整,並從營養調整上給予明確的補充建議,同時囑咐她務必開始每天運動,大概是看診後的第三週開始,她每天花至少四十分鐘的時間到住家附近去快走,有時甚至會走到一個小時,經過兩個月的時間不到,她原來過重的體重減到令人稱羨的好身材,同時精神、體力及氣色令人為之驚艷,精神的穩定及睡眠品質的提昇更不在話下,同時,因為自己的改變實在是太好太大了,因此,她看到家人不運動,還會鼓勵他們跟她一樣走出去,當然,也因為這樣,她原本的藥物控制劑量只需減半,即能維持相當理想穩定的狀態。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年約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之前,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以及強迫症,她的狀況在藥物控制下,症狀仍然很不穩定,而且強迫症狀非常嚴重,轉至診所就診時,首先,我就是給她慢慢減輕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同時搭配營養療法,更囑咐她要開始運動。治療的前一年,藥物順利慢慢減藥,但強迫症狀雖有改善,但差強人意,後來,跟患者做過心理建設,找回個案的自尊,讓他願意開始為自己負起責任,接下來,母親不放棄地邀她一起上健身房運動,大概在一個月前,她點頭答應上健身房,經過一個月,每週至少五天到健身房報到,結果她的情緒及思考大大改善,之前幾乎足不出戶,現在每天笑臉迎人,還會鼓勵家人以正面的思考來過生活,強迫症狀也改善八成以上,家人都感到非常欣慰與高興,感覺家中有天使降臨,因此,回診時,母親感恩的心情溢於言表,讓人也不禁一起感到雀躍。


以上提供兩則臨床上的實際案例鼓勵有精神困擾,尤其是那些為藥物副作用所苦,但療效有限的患者,應該多瞭解治療性生活形態改變的觀念及利用相關治療原則,來幫助自己做真正的身心狀況改善,減輕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與依賴,恢復原本健康的生活形態與活力,好好過生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心理預期左右止痛藥效果


路透 更新日期:2011/02/17 20:50







(路透倫敦16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民眾若不相信服用的止痛藥會奏效,就真的會降低或甚至抵銷藥效,而且這些人的腦部影像顯示他們如何讓藥效降低或抵銷。



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利用腦部掃描,了解個人的感覺和過去經驗如何影響藥效,發現若病患事先就預期止痛藥無效,那麼能引發真正生物效應的強效止痛藥就會顯得無法發揮作用。



相反的,參與這項研究的22名健康自願者之中,對治療懷抱正面期待,會使鴉片類止痛藥引發的自然生理或生化效應加倍。



研究人員指出,以安慰劑效應和截然相反的反安慰劑效應為主題的這項研究顯示,可以追蹤觀察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活動,作為客觀衡量某種藥物對個別病患作用效果的方法。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教授崔西(Irene Tracy)說:「腦造像(brain imaging )告訴我們,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關閉大腦的部分區域。」中央社(翻譯)



大腦與心理,到底誰是主導者?如果一個人生病有好處,就算是接受治療,往往還是沒有療效,甚至有反效果,原因何在?


最近英國和德國的跨國研究發現:若是服用止痛藥的人不相信止痛藥有效,那麼就真的降低甚至完全抵銷藥效,相反的,若是接受治療者對治療抱持正面期待,那麼止痛藥發揮的效果會加倍,證據就是功能性的腦部影像學的觀察發現,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者關閉大腦部分區域。


類似的研究,過去科學家也做過: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會吃某種興奮劑(其實是抑制劑),然後觀察他們吃完後的反應。結果,大部分的人的表現就像吃了興奮劑一般。相反地,告訴他們實驗過程要服用抑制劑(其實是興奮劑),結果發現大部分的人表現就像是服用安眠藥一般昏昏欲睡。


對照英國和德國最近的研究發現,結論一致:心理的預期會左右藥效,心理可以控制大腦的運作。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在做抗憂鬱劑的臨床測試時,服用安慰劑的憂鬱患者後來臨床追蹤,證實有改善的比例超過四成甚至接近五成。而抗憂鬱劑的改善不到七成,跟安慰劑治療有效的差數不到兩成,換句話說,抗憂鬱劑真正幫助的憂鬱症的患者兩成不到。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真正憂鬱起來,請醫師先開點安慰劑(但要告訴服用者這是很有效的特效藥),那麼一開始就有將近一半的機率會好起來,這都是預期心理影響大腦運作的結果。。


此外,很多長期依賴安眠藥物的人,也是類似狀況。安眠藥物服用固然短期可以幫助失眠的患者入睡,但一旦養成習慣,這種行為制約和依賴心理成形後,當事人的沒藥會失眠的預期心理就會深植心中,減藥及停藥相對來說,會變得極為困難。過去,我在門診也曾碰到這樣的患者:她慢慢把安眠藥物從一顆慢慢減到四分一顆,接下來就完全無法減量了,以學理來說,四分之一顆服下後,完全無法達到有效的藥物治療濃度,藥效也微乎其微,然而正視這種預期心理作祟,讓她卡在最後的劑量而無法減量。所以,精神科藥物要減藥或減量,除了專業的建議與監督外,當事人的意願也不可或缺。


在一片倡導大腦主導的生物精神醫學的主流聲浪中,我們很容易被說服大腦才是人的主宰。以常識來說,大腦破壞嚴重,或者嚴重缺損的人,我們想要當事人去控制當然很困難,但對於大腦無明顯缺損或者受傷,結構正常的一般人來說,臨床研究觀察的結果卻證實預期心理反而會去主導大腦運作,兩種結論完全相反。


大腦完全主導一個人嗎?您願意相信或者認為誰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spinner3.gi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用巴拉刈、魚藤酮 帕金森氏症罹患率較高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11/02/21 12:07 洪美惠







摘譯自2011年2月15日ENS美國,加州,桑尼維爾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使用農藥魚藤酮(Rotenone)與巴拉刈和帕金森氏症具有關聯性。跨國研究團隊證實了,只要曾經使用過其中一種農藥,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是一般未曾使用者的2.5倍。



此項研究是由位在加州的美國國家健康中心、帕金森氏症臨床研究中心與其所屬的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中心研究團隊共同合作之研究成果。



魚藤酮直接抑制細胞內製造能量的粒腺體(mitochondria)之功能」,國家環境健康中心研究學者、也是此項研究刊登在《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的共同作者之一佛雷亞卡邁勒博士(Freya Kamel)表示,「巴拉刈會製造更多氧氣的衍生物(oxygen derivatives),可能會導致細胞結構的傷害,民眾使用此兩種農藥或是其他具有相似機轉的農藥,更有可能發展出帕金森氏症。」



研究學者在農業運動評估計畫(FAME)分析了110位帕金森氏症患者與358位對照組,比較其暴露在除草劑等農藥和其它神經性毒物與帕金森氏症的關係。



此項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也是包含在農業運動評估研究計畫(FAME)以及農業健康研究計畫中,蒐集了9000位具有證照的農藥使用者與其配偶的資訊。



研究員藉由詳細的訪談以及運動障礙專家評估,確診出帕金森氏症與終生使用農藥的關係。帕金森氏症臨床研究中心負責人、也是此篇研究的主要作者卡洛琳坦娜(Caroline Tanner)指出,「這項發現幫助我們了解帕金森氏症的生理變化,以及對於帕金森氏症治療與最終的預防隱含重大的意義。」



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尚未核准一般住家庭園使用此兩種農藥,基於帕金森氏症動物模式研究的隱憂,巴拉刈長期以來受限制僅能使用在特定用途上。



巴拉刈是德國巴塞爾 Syntenga公司所出產的除草劑Gramoxone主要成分,對於草本植物影響極其廣泛,也被視為世上最危險與最具爭議性的農藥之一。巴拉刈具劇毒性,且缺乏解毒劑,對人體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危害,甚至可導致死亡。研究也發現此農藥對小型哺乳動物與鳥類造成副作用,並可能會殘留累積在土壤內。



巴拉刈曾經被美國政府用來消除墨西哥哥倫比亞當地的大麻。先前的研究發現,此種除草劑不僅毒害施用農藥的工人,甚至吸食噴灑過農藥的大麻,也都會受到危害。



瑞典,巴拉刈從1983起禁用。2007年7月,歐盟初審法庭也裁定禁用,駁回了歐盟執委會2003年的核准,當時的裁判理由指出,巴拉刈與帕金森氏症的關連性研究尚未建立。



魚藤酮是美國環保署唯一許可、用來消滅外來魚種的環境用藥,近來多用於消除芝加哥水道系統的外來物種亞洲鯉魚。



美國環保署聲稱,魚藤酮對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毒性等級是「低」等級,建議用來消除亞洲鯉魚的用量也不會對鳥類或哺乳動物造成毒害。



魚藤酮是從數種熱帶和亞熱帶豆科植物根部所提煉的天然物質,在北美使用魚藤酮可追溯到1930年代,最早使用於池塘與湖泊的魚類取樣作業,或是用來完全消除不受歡迎的魚類族群。



魚藤酮非長效性,因此不會殘留聚集在土壤、水中或動植物體內。魚藤酮會快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用魚藤酮處理過的水體若移出到其他區域,必須以高錳酸鉀當作魚藤酮的去活性劑,才能確保水體裡的魚類和水生物不會受到危害。Two Pesticides Linked to Parkinson's DiseaseSUNNYVALE, California, February 15, 2011



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特徵有顫抖、僵硬陣發性的運動不能,其器官病因在腦部,在腦部位於稱為基底核的黑質及橫紋核等特定區域退化,當這些區域百分之五十產生不可逆的損害時,便會產生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主要影響的神經傳導物質是多巴胺的不足,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肌肉張力、直立姿勢、肌肉強度、性慾及感情等等。許多患者初期可能是一手或一腳會顫抖,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的腳步及身體其他部分會僵硬、走路緩慢而步伐也會變小。最常見的症狀是運動不能,也就是隨意動作會變得困難與緩慢。


在醫療上,典型的治療是以L-DOPA加上相關抑制劑,這種療法是在1961年由拜克梅爾博士提出,純粹是一種補充腦部缺乏的多巴胺的替代療法。對大部分的患者來說,藥物服用後,能夠緩解症狀,但症狀仍無法消失,藥物療法對一定比例的人會有控制效果,但有些人對藥物反應效果很差或者身體機能退化很快,故有晶片植入的手術來補足藥物控制不佳或者退化嚴重這一塊,未來若幹細胞的發展快一些,也許能完全取代晶片植入的手術。


對大部分患者來說,藥物治療仍有其缺點,首先,給予身體L-DOPA後身體會產生回饋抑制,使得腦部慢慢開始減少多巴胺的製造。L-DOPA療法的另外缺點是給予過量時,身體無法吸收,會使腦部多巴胺過多,有些人因而產生幻覺或者妄想甚至是衝動控制變糟(例如病態性賭博、性慾過高等等)的狀況,反而還要去服用抗精神藥物,增加身體負擔(這種個案常看到),多巴胺過多會氧化形成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過多容易破壞細胞的脂質,使腦細胞跟著受損,也就是長期使用藥物治療後,反而會使已經退化的腦部細胞受到進一步傷害。


在身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一種天然的輔助酵素--還原態的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ICOTI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簡稱NADH),在畜肉、禽肉及魚肉皆有。他是菸鹼酸衍生出來的抗氧化物是細胞發育與能量產生所必備的輔助酵素。NADH本身會刺激細胞生產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也能幫助思考、頭腦靈活與注意力集中。知名的奧地利拜克梅爾帕金森氏症治療研究中心,在1983年首先分離出NADH的穩定口服劑型,一項針對470名帕金森氏患者的公開標籤臨床試驗,療程進行十四天,發現患者的運動功能、尤其是行走、推物、姿勢、語言、以及模仿他人的行為及說話的能力都有所改善。


拜克梅爾博士自己也曾針對885名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半數接受30分鐘以上的靜脈注射,另一半則口服,兩種治療都是隔天施用,為期十四天,大約有80%的患者有改善,19.3%的患者有大幅改善,58.8%的患者有中度改善(病患治療前後的臨床記錄影片我曾看過,病患經NADH治療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整體來說,靜脈注射與口服效果相當。對醫界來說,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只能控制,無法治癒的疾病,因此,一旦被診斷有巴金森氏症,幾乎都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藥物控制不好的患者,甚至醫師會建議要價不斐的腦部手術(植入產生微弱電流的晶片,即深腦刺激術)來協助控制症狀。


在非藥物的改善上,已經被證實有正面反應的營養品,幾乎都與粒腺體功能有關,上面提到的的NADH,主要就是協助粒腺體恢復功能,以下則是另一種幫助粒腺體功能提升的輔酶Q10的相關研究:


CoQ10 是在國外流行的一種抗氧化營養補充品, 多半使用於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身上輔助使用,研究指出 長期地補充 CoQ10 可以緩解患有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之病情。
發表於 2002年 10月 15號 的神經學雜誌 Archives of Neurology (59, 10:1541-50, 2002). 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針對 80位患有早期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分成三組每天投與 300, 600,1200mg 和另一組糖果組, 各組並都添加 維他命 E, 連續 16 個月地長期評估其病情進展情況, 發現前三組的患者病情有緩解的情況, 糖果組則見不到改善的情形。研究人員是發現巴金森患者普遍有細胞的粒腺體中 CoQ10 不足的情況,推論補充額外的 CoQ10 可能對於病情有所改善, 意外地得到正面的結果。


已經出爐的研究報告中,導致巴金森氏症罹患風險增加的來源, 最為人所知的就是MPTP這種神經素毒素,這種製造海洛因時產生的副產物直接破壞大腦黑質的神經細胞,結果導致多巴胺製造不足,相關研究請參閱:


de Lau LM, Breteler MM (June 2006). "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Neurol 5 (6): 525–35. doi:10.1016/S1474-4422(06)70471-9. PMID 16713924.


至於農藥使用(例如魚藤酮,英文名為Retenone和巴拉刈)的增加巴金森氏症的罹患風險,根據研究,至少提高兩倍半:


Tanner CM, Kamel F, Ross GW, et al. (January 2011). "Rotenone, Paraquat and Parkinson's Diseas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doi:10.1289/ehp.1002839. PMID 21269927.


過去越戰退伍軍人的追蹤研究也發現:接觸過落葉劑(Agent Orange,戴奧辛類毒素)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提升:


 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 ed (2009). "Neurologic disorders". Veterans and Agent Orange: Update 200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 510–545. ISBN 0-309-13884-1.


重金屬累積過量導致巴金森氏症發作的研究也有些研究已被提出討論,總之,毒素的累積或者直接造成的衝擊,粒腺體功能不彰,這都是巴金氏症公認的危險因子,因此在預防醫學上,防毒、排毒與強化粒腺體功能的作法,才是真正防範與改善巴金森氏症的有效措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吃半斤番茄 飛蚊症變淡?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2/19 04:11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每天吃半台斤番茄就可減輕飛蚊症?61歲的台中市衛生局食品衛生志工大隊長梅哲源,飽受飛蚊症之苦長達10年,曾積極尋求治療方法,但都未見成效。



一個半月前,他開始每天吃半台斤番茄,沒想到眼前的「蚊子」竟真的變淡了,體重也跟著減少4公斤;不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蔡宜佑指出,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吃什麼藥物或食物有助於改善飛蚊症,包括吃葉黃素在內。



蔡宜佑表示,眼睛的水晶體是膠狀透明物構成,隨年紀增長,膠狀透明物會慢慢變成水,在水與殘餘膠狀物質共存期,就會出現眼前一點一點的飛蚊症。



當這些殘餘膠狀物質與水互相衝擊時,可能造成視網膜破洞,此時得用雷射補視網膜破洞,所以每半年至一年一定要就醫檢查,當發現蚊子突然變多、出現閃光、眼前發黑可能是視網膜破洞,需馬上就醫。



他表示,當水晶體中的膠狀透明物全部化為水時,民眾就會覺得自己的飛蚊症好了。一般來說,飛蚊症患者也會因習慣後,就覺得蚊子不見或變少,但眼睛太過疲累、長時間看書、看白牆或藍天時,又會覺得蚊子又跑出來。



有不少人到了一個年紀,眼睛會出現飛蚊的現象,眼科醫師都知道飛蚊症是眼內現象,症狀表現為視野看到陰影物體漂浮。這些物體可以是點狀、條狀、網狀,一個或數個一起出現。這些物體其實是漂浮在玻璃體當中,隨著眼球的轉動而移動,因如同蚊子在眼前飛舞,故稱之為「飛蚊症」。


飛蚊症產生的主因是玻璃體中有部份液化,形成了混濁的懸浮物所造成之現象。一般人隨著年紀漸增,或多或少都可能有飛蚊症的現象,但絕大多數的飛蚊症並不影響正常的視覺機能。如果出現大量或多片黑影出現,或併發畏光、疼痛、淚水分泌過多、視野缺損等現象,或本身患有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則有可能是嚴重眼疾(如視網膜、玻璃體出血)的徵兆。


一般眼科提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為玻璃體切除術,這是利用機械器具深入玻璃體內將原玻璃體液吸除,之後再灌入用來維持玻璃體空腔的等張溶液,此法具有風險及一些已知的副作用,較適合視覺受到嚴重影響的患者。另一種為雅各雷射將以爆破,利用雷射聚焦於某一點產生4000度的高溫,將漂浮物加以灰化,此法同樣有危險性,與手術相比卻是相對安全,然而可能無法完整的清除漂浮物,因此成效可能受到折扣。


家母過去一度也出現嚴重的飛蚊症,到眼科門診看診,得到的建議不是雷射就是開刀,但由於這些治療潛在的風險讓她裹足不前,後來有人提供她一個秘方,就是紅蘿蔔加檸檬打汁來喝,結果兩週左右的時間,飛蚊症不藥而癒,最近也有一則新聞報導提到,有人身受飛蚊症困擾十年,後來經人建議,每天食用半台斤的小蕃茄,結果飛蚊症明顯改善,體重還掉了4公斤。儘管眼科醫師對此類作法不置可否,也強調沒有醫學研究來支持這類療法,但對不想以侵入性方式來改善飛蚊症的人來說,不妨先試試這類較為自然的食療改善,如果有效,後續就不必再找眼科處理,結果應該是益大於弊。


在幫助視力健康時,食療中可能的有效原理何在。讓我們先看一下小蕃茄有關的茄紅素,這是眾所周知的抗氧化物質,根據研究對預防攝護腺癌、心臟病、肺癌、消化道癌症、結腸癌、直腸癌、食道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都有研究支持確有其效果,此外對降低心臟病猝發之風險、預防眼睛黃斑退化、抑制尼古丁與酒精的作用也有好處。至於葉黃素,本身也可以抑制黃斑退化,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容易產生黃斑退化,主要是黃斑中的細胞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帶氧的自由基破壞,而研究也發現,攝取抗氧化物太少,體內自由基高的人,容易產生黃斑退化的病變。


不管茄紅素、類胡蘿蔔素或者葉黃素,都是可以抑制黃斑退化的高抗氧化來源,維他命C也是大家熟知的天然抗氧化物質,也就是對有飛蚊症困擾的人,不妨多考慮補充這些具備抗氧化能力,具抑制黃斑退化的天然食物來源來改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