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由哈佛醫學院的傳染與免疫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發表的研究顯示:

自閉症患者合併腸胃症狀的患者會改變跟消化有關的基因表現,這樣的變化可能跟小腸細菌的改變有關。


自閉症,在臨床上表現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語言與非語言溝通、社交互動、重複及制式性行為的障礙,發生率大約是1%(和精神分裂症相近)。在臨床上許多自閉症患者合併有腸道問題,不管臨床表現及行為干擾都可能相關。對某些患者而言,特定的飲食改變及抗菌治療對於社交、認知以及腸道功能都能明顯改善。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自閉症患者合併腸道症狀的小孩,在分解糖份的酶的基因以及把分子從小腸運送到血液過程中有程度上的異常,這樣的變化也進一步導致小腸的菌叢生態轉變。


研究人員檢視22位患者的切片,15位確診以及7位症狀表現典型的孩童們,研究人員使用即時定位PCR(real-time PCR)來測量基因的表現及基因序列,去分別標出每個孩童小腸的細菌種類。


研究第一作者Brent Williams博士提到:「儘管其他人已經檢視過排泄物的菌叢組成,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把小腸黏膜菌叢標出來而且跟碳水化合物代謝及運送有關重要的基因有關提出來的研究。」


另一位研究人員Ian Lipkin醫師提到:「儘管目前研究規模不大,但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關於自閉症與相關疾病是由吸收不良以及微生物有關的問題引起,提供新的檢測方法的架構。」


原文研究全文可以連結參考: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4585


最後提醒,自閉症患者的腸道功能的異常,可以透過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找出是否有菌叢失衡(包含黴菌及酵母菌增生)狀況,直接改善及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高鹽分 攻擊免疫系統

作者: 【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3月11日 上午12:20





過量鹽分攝取,可能打亂自體免疫系統。一項刊載於醫學期刊「Nature」的研究報告,鹽分可能讓免疫系統反過來攻打身體本身,這項防禦系統的失誤,可能導致多項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者多發性硬化症,這類疾病已被證實與遺傳有關,但是隨著研究增加,證實外界影響也很大,吸菸或者維他命D缺乏,都可能讓病情加劇。


研究團隊的組成,來自布裡格姆、哈佛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他們想更進一步知道,免疫系統與免疫疾病的關連,尤其與發炎反應有關的T-helper17細胞,研究團隊經過動物實驗中得知,高鹽飲食可能讓普通細胞轉變為上述細胞,讓免疫系統誤判身體有發炎反應,而攻擊身體正常細胞,多項研究都證實,過多的鹽分,對身體健康確實有傷害。


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教授表示,這次實驗讓人更瞭解,鹽分對於人體影響如何深遠,過量鹽分攝取,不但容易引起高血壓,更可能有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而適當、低鹽的飲食,對於身體造成傷害的機率不大,這也讓醫事人員多了一項建議民眾低鹽飲食的憑據,也希望能夠讓少鹽攝取能夠更加落實。


劍橋大學阿拉斯泰爾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信且意外,之前類似的研究從沒往免疫系統疾病方面著手,就像吸煙一般,鹽分可能也是引起疾病的因素,雖然相關的實驗還必須著手進行,才能夠找到更直接有力的證據,但是政府更應該建議民眾均衡與低鹽的飲食,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鄭醫師補充:


相當重要而且清楚的重要健康資訊,請大家在生活中務必節制鹽的攝取,口味重的人,健康狀況往往不佳,這項研究就是清楚的說明。對過敏的小孩而言,口味太重,吃太多鹽也會讓免疫系統失衡更加重,提醒大家留意。


報導的原文網站報導連結:


http://www.nature.com/news/salt-linked-to-autoimmune-diseases-1.12555


上述報導引用的相關參考文獻:





  1. Yosef, N.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981 (2013).


    Show context

  2. Wu, C.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984 (2013).


    Show context

  3. Kleinewietfeld, M.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868 (2013).


    Show context

  4. Shalek, A. K. et al. Nano Lett. 12, 64986504 (2012).


    Show con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節目名稱:樂活在人間 (CH 7)



主 持 人:阿嬌



節目主題:用營養與運動,脫離憂鬱症的魔掌



 





節目大綱:一、什麼是憂鬱症?憂鬱症的症狀及成因



          二、營養的補充;哪些常見的營養素,我們一旦缺乏就會導致憂鬱症?



          三、不用藥物治療的方式



四、安頓身心的生活良方





3/14(四)18:00 首播


3/15(五)11:00 重播



 





跟大家談談 精神科醫師 除了開藥單 還能作什麼?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年休診公告:102年2月9日(除夕,星期六)
              至102年2月14日(年初四,星期四)




102年2月15日開始正常看診









地址: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5號8樓本號 (頂好大廈)


TEL:02-27214322










光能身心診所門診時間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節目名稱:健康兩點靈(TVBS CH56)



主 持 人:陳月卿



節目主題:我家也有過動兒


 



邀訪來賓: 精神科 鄭光男醫師



           昆蟲老師   吳沁婕老師



           台北市議員 楊實秋先生



           中醫師     曾綺華醫師


 




節目大綱:一、家有搗蛋鬼~~~我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二、好動?過動?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會過動?



          三、懷疑孩子是ADHD,該怎麼做?



四、塞給他藥丸,不如從根本著手!!


 


 





2/23()22:00首播



3/2()08:00重播



3/16()14:00重播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節目名稱:健康兩點靈(TVBS 
CH56)




主 持 人:陳月卿




節目主題:正向心理




邀訪來賓: 精神科 鄭光男醫師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鄭石岩教授




           名演員 / 芳療師
陸小芬老師




           整體造型師 朱馥瑜JUDY老師


 


 




節目大綱:一、基因決定你快不快樂?




          二、正向心理助你扭轉人生?




          三、如何得到正向能量?




四、利他!發揮正向心理的影響力




 




1/6()22:00首播




1/13()08:00重播




1/20()14:00重播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人間衛視,由況明潔小姐主持的健康探討促進節目《樂活在人間》,即將於1月3日和4日播出關於分子矯正醫學的著作《拒絕庸醫》的內容介紹與探討,本人有幸受邀參與節目錄影,有興趣的人屆時可以收看,並給我一些建議。謝謝!








樂活在人間節目
首播:
每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重播:每週一至週五 00:00、11:00;週六、日 00:0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週末晚上(週六及週日)晚上11點到12點,在教育電台會播出本人接受主持人季潔小姐的節目麻辣學堂的專訪,主要是介紹新書「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收聽並給我一些意見。謝謝大家!


錯過的人可以線上收聽,60天之內都可以從網頁連結收聽(12月2日):


http://liverec.ner.gov.tw/auto/find_result.asp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正聲廣播電台的兩個節目以及播出時段,有兩位主持人電話訪問針對近日出版「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這本書的專訪:

 

11/22  4:00-5:00  早安大家早

11/30  10:00-11:00  元氣好時光

 

有興趣的人屆時可以收聽,並給我一些回饋意見,謝謝!

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症或與大腦蛋白質變異有關

法新社 –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下午3:35


Autism-Associated Mutations in ProSAP2/Shank3 Impair Synaptic Transmission and Neurexin–Neuroligin-Mediated Transsynaptic Signaling


Magali H. Arons,Charlotte J. Thynne, Andreas M. Grabrucker, Dong Li, Michael Schoen, Juliette E. Cheyne, Tobias M. Boeckers, Johanna M. Montgomery, Craig C. Garner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4 October 2012, 32(43): 14966-14978; doi: 10.1523/​JNEUROSCI.2215-12.20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先後接受接受華視新聞雜誌節目以及小燕之夜兩個節目訪問,預定播出時間為11月12日(下週一)晚上,小燕之夜為11/12 中天綜合台 , 首播9:00pm , 11:00pm重播。華視新聞雜誌則是晚上11點鐘。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






內容簡介







憂鬱來襲 是臣服,還是擁抱?
  「精神病,要不要吃藥?」
  這是人生的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
  許多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是因為精神病,
  而是,長期服用藥物引發的慢性病。
  每一顆藥的背後,都是醫師無助的心。
  很多人,能有比藥物更好的幫助。

  醫師只是盡人事,將副作用與傷害減到最少,好讓身體恢復更沒有阻礙。很多人,可以獲得比藥物更好的幫助。這本書就是提供大家相關的資訊,了解非藥物治療的可能性以及作法。
  不開藥單 做的可以更多
本書特色
  專業的醫師都知道,一旦出現憂鬱症的現象,不管是否接受治療,大部分的病人只是長期服藥控制,很難痊癒。
  吞下藥丸 同時 也吞下醫師無助的心
  許多人在經歷憂鬱時,並不了解,憂鬱只是個過程,須從生活中找出癥結,才能走出陰霾,而把抗憂鬱藥劑列為優先解決之道,藥物一吃,就停不下來。
  本書作者是專業精神科醫師,因為一桶瓦斯,而頭也不回地投入非藥物治療的研究。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親眼看見藥物帶來的痛苦,遠遠超過疾病本身。
  書中網羅國內外重要的研究數據、真實個案的生命故事,化為悲天憫人的感人文字,只希望表達一個信念:身心困擾並不是非藥不可。
  少了煩寧、百憂解 人可以活的更好




目錄


前言-- 不開藥單,還能為病人做什麼?
你好,憂鬱。1-1如果,我死了……
1-2走出漫漫長夜

我沒有瘋!?2-1「到底誰瘋了!?」
2-2在問卷背後……

醫生沒說的事3-1無能的醫師!?
3-2我需要的,只是「安慰」

「醫生,為什麼我有憂鬱症?」4-1大腦受損
4-2基因
4-3器質性憂鬱症
4-4環境或飲食
4-5營養缺失
4-6血糖代謝不佳
4-7賀爾蒙失調
4-8腸道功能失衡
4-9過敏發炎
4-10兒時創傷
4-11日照不足
4-12睡眠問題
4-13頭痛

不開藥,可以做更多5-1照光療法
5-2運動
5-3營養素療法

身心安頓的良方6-1都是我不好!?
6-2跟著感覺走
6-3完整比完美重要
6-4去走走吧!
6-4走出幸福
6-5 「想要」的力量
6-6撫平受傷的心



內容連載






§內文1

前言--不開藥單,還能為病人做甚麼?

「我得了精神病,要不要吃藥?」

每天問診室的門開開關關著,這是形形色色的患者,常說的第一句話。

是事實,但是,每一顆藥的背後,都是醫師無助的心。

時間拉回從前,當我在花蓮院區服務時,認識一位護理長,她是虔誠的基督徒,無論對病人還是醫生,她都面帶微笑,感覺非常溫暖。我們私底下常常談天,有一天她告訴我:「鄭醫生,我常常覺得很心酸,每天笑著面對病人,但一轉頭就流淚。」

聽到這句話,我非常驚訝,是什麼原因會讓一個笑口常開的人,偷偷拭淚?原來每天在病房間穿梭換藥,見證病患的生老病死,心裡明明知道,藥物對精神病患來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會增加身體器官的負擔,許多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是因為精神病,而是因為長期服用藥物引發的慢性病。

護理長親眼看見病患吃藥後,眼神呆滯、腦筋遲鈍只能傻傻的笑,話也說不清楚,渾然不見以往的神采;但如果不吃藥,當精神病一發作,病患又會痛苦萬分。這樣的心理掙扎,逼出開朗的護理長,心酸的眼淚。因為缺乏有效的方法,讓精神病患恢復健康,醫師也只能無奈地開出一張張藥單,惡性循環持續,讓她覺得精神病患很可憐,醫師也很辛苦。

她把另一個精神科專科醫師的深沈感慨,轉述給我:「我是無能的醫師。因為經過我的治療,大部分的病人只是長期服藥控制,不會痊癒。」

醫師當然不是萬能,我必須承認:非藥物治療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但真正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不高,所以,可以透過非藥物方式來改善的人,是佔多數的。如果有比藥物治療更好的療法,我想身為一個想幫助患者真正痊癒的醫者,應該多瞭解並設法讓求助的患者受惠。

我在花蓮的時候,曾經接到一封信,信中寫道:「鄭醫師,你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

原來,是一位在神召會做全時間奉獻基督徒的來信,她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無法穩定的工作,長期服用藥物的結果,只是讓她精神更不集中、昏昏欲睡。她想不起上一次露出笑容是什麼時候,只記得自己無時無刻都想哭泣。

在她情緒最低潮的時候,流著淚走進我的診療室。她的痛苦、鬱悶,在幾十分鐘的訪談中通通傾倒出來,當時我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想法:「我要幫助她!」經過一次次的深談,我漸漸深入她生命中的癥結,幫助她走出了陰霾,將要長期服用的精神科藥物都停下來,且能繼續穩定的工作。

「鄭醫師,我心裡終於出現了陽光!如果沒有你,我可能一輩子心中都烏雲籠罩。」她的信裡這樣寫著。

生命的一切改變,自有安排,神愛世人,不是嗎?

醫師只是盡人事,然而在盡人事的過程中,將副作用與傷害減到最少,好讓身體恢復更沒有阻礙,我不相信神是要人吃很多藥才會健康。

我並不偉大,只是幸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治療方式。很多人,可以獲得比藥物更好的幫助。我只是以非藥物的方式,儘量協助每個有需要的人。

除了開藥單,我們還能為病人做些什麼?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5-2運動

「用藥物治療憂鬱症,快速又省時,為什麼你還要去研究其他的方法?」

這是許多人對非藥物治療的質疑,而我也常常這樣質問自己。

沒錯!若是用藥物治療,我看病只需要開寫藥單,輕鬆寫意,何須搞的如此複雜又麻煩?

因為親眼見過長期服藥患者的痛苦經歷,所以我走上非藥物診療;但是每當外界不同聲音紛至撻伐時,不免感覺意志力有些微的動搖,我就會想起她──譚小姐。

譚小姐是我多年前的一位患者,護士引她進門,她兩眼無神,走路輕飄飄的,我請她坐下,她默默坐了一會兒,就又站起來,在問診室中搖搖晃晃的走著。我臉上雖不動聲色,但是心裡著實嚇一大跳,因為她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那時的她,只有四個字足以形容:行屍走肉。

我起身走到她身邊,和她說話,她才斷斷續續、緩慢輕微的說給我聽:「前年因為我有憂鬱症而想自殺,所以開啟了我吃憂鬱症藥及安眠藥之路。一吃藥就停不下來,我無法坐下,無法看書,走路無法成一直線,吃東西無法準確夾到食物,始終處於恍神狀態,無法專注看著人說話……家人都說是心病,但是鄭醫師,我好累……所有的醫生都說要吃藥,不吃藥永遠不會好,但是我再也不想吃那麼多副作用的藥,到底該怎麼辦?」說完,她的眼淚,流了下來。

我拿起桌上一本書《為藥瘋狂》((美)布利金著)推薦給她,請她依照書中的方法,慢慢戒藥,每隔一兩週就要回診,戒藥需要很大的意志力與勇氣,但我會陪著她一同努力。

大約每半個月我就會見到她一次,我非常清楚她所遇到的痛苦:

約停藥一個禮拜之後,藥癮症候群發作,她無法專注看著人說話,走路比八十歲奶奶還慢,晚上睡不著,有時嗅覺鈍,聞不到味道;手痠腳痠,眼睛看不清楚,不會感覺到餓,也不會感覺到飽,看份量來吃東西,吃的太鹹、太甜、太辣、太油都會頭痛,肚子脹氣;沒事就想自殘,好像靈魂快脫離,生產疼痛12個小時,戒藥卻痛苦一個月。

如此漫長的一個月。

還好後來慢慢好轉,配合食療與運動,她終於脫離原本的慘況,找回自己的生活。

現在的她,可以騎摩托車,不需要拐杖,工作可以同時操作四台儀器,學日語背得起五十音,生活一切正常、美滿、開心。

若是當時,她持續用藥,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之前看到報導,平鎮高中一位罹患過憂鬱症的畢業生,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同學──徐雅慧。曾是全校最後一名的她,因為運動而徹底治癒了她的憂鬱症,還得到學校頒發的「熱愛生命特別獎」,也甄試上一流的學校與科系,著實令人感動。

個性要求完美的徐雅慧,高一下學期經醫生診斷患有憂鬱症,開始吃藥治療,升上高二沒多久就休學,一年後才復學。罹患憂鬱症期間,她不想接近人群,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幾乎交不到朋友,老師形容她:「走路駝背,眼睛飄忽不定,哪像個人!」復學後,徐雅慧仍不想念書,考試亂寫,成績是全校最後一名,不想上課就請假,這樣嚴重的情況,讓徐雅慧想再休學。但是教體育的朱老師逗趣又具說服力的言語,逐漸改變了她。當徐雅慧心情不好,朱老師就帶她去跑步,藉著運動,徐雅慧的憂鬱症竟漸漸好轉!

她不像以前愛睡、頭腦變的清晰,成績逐漸提升,也慢慢交到朋友,再也不必依賴藥物。甚至瘦了十幾公斤,現在課餘時間還到餐廳打工,臉上隨時掛著笑容,可以大方地面對陌生人,不再害怕。

徐雅慧的故事,開啟了我的思考:運動是否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可以讓嚴重的憂鬱症患者,重回正常的生活?

另一個個案令人驚訝的改變,從強迫症麻煩蛻變成快樂小天使。

曉娟(化名)原本就是一個長相甜美,擅長英文與鋼琴彈奏的年輕女孩,但自從被醫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合併嚴重強迫症之後,她的人生急轉直下。


其中,最讓媽媽困擾的其實是她的強迫症狀,如果要帶曉娟出門,沒有兩個小時的準備時間,絕對辦不到,主要是曉娟在出門前,必須在盥洗室內重複檢查自己的隨身攜帶物品,眼鏡、手帕、錢包……重複檢查所花的時間,往往讓母親失去耐性。洗澡必須花兩到三個小時,時間長到母親受不了,進去幫她才能完成。

在課堂上,曉娟也不敢與同學交談,深怕別人覺得她很怪,平時幾乎足不出戶,心情越來越糟,不過二十來歲的她,難道要這樣一直過下去?這些可是連吃藥也難以改善的狀況啊!

「醫生,我女兒這樣,還有救嗎?」母親心急的問我。

看著這位安靜低頭的女孩,我能幫忙她什麼?

經過完整的身心評估,我建議她,每週規律的運動,一般人看似簡單,卻是她認為最難做到的。努力了半年,仍無法達到目標。

原本就害怕接觸人群的女孩,要她出門運動,談何容易?

經過半年之後,母親想到,言教不如身教,母女倆一起動一動!經過兩個禮拜,母親的努力獲得回報,曉娟漸漸開始跟著母親出門到健身房,之後每次都在健身房至少待兩個小時,把相關的健身器材都札實地使用過一遍,讓身體徹底流汗之後才返家,一個月不到,曉娟脫胎換骨。

原本的愁容一掃而空,整天滿臉笑容迎人,強迫症狀幾乎找不到,出門與洗澡時間縮短到半小時之內,且也不需母親再三催促;健身房也都能自己前往,不須媽媽帶領或者陪伴。家人若生氣或者憂慮,曉娟還會主動開導,勸他們轉換角度思考,這中間不只沒有加藥,原本的精神科藥物種類與劑量反而降低,精神也變得更好。

「原來只要運動,就能讓女兒從強迫症麻煩,變成快樂小天使!」

故事很多,曾有另一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靠運動來改善她的精神狀況。

育芳(化名)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自從三十歲被診斷精神病之後,功能大幅下滑,睡眠品質不佳,體重直線上升(一部分來自於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副作用),足不出戶,滿臉痘痘,心情低落,儘管已經服藥控制,但家人卻覺得育芳狀況持續在退化與惡化。

幾乎,要退到無底的深淵。

第一次看見她時,我其實有點難過,原本應該擁有幸福生活的她,卻被精神分裂症的烏雲籠罩,像是在地獄生活。

我除了建議她服用分子矯正營養品(加拿大精神科醫師ABRAM HOFFER針對精神分裂症的營養輔助療法)之外,也建議她務必要規律運動,改善精神狀況。

由於家裡附近就是著名的碧潭風景區,因此,育芳每天下午四點,快走運動一個半小時。出乎意料,不到六週,育芳體重下降四公斤,睡眠品質與心情都一起提升,吃的藥少了,臉上痘痘也消失殆盡。

這些例子,的確讓我們喜出望外且印象深刻,不是嗎?

我開始蒐集資料,研究運動對憂鬱症的影響,才發現,原來早已有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對憂鬱症是有正面積極的效果,不必靠藥物,也可以重回健康。

人生,是一道道的選擇題。

你可以選擇終其一生吃藥,也能選擇,不吃藥就康復的自然療法。

身為醫者,我不希望看見,許多人在吃完藥短暫解脫之後,又墜入痛苦的深淵。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可以不吃藥就讓憂鬱症痊癒的機會,於是,我著手研究運動治療憂鬱症的方法。

在報導上看見,另一則關於運動療癒憂鬱症的真實故事,加深了我對運動可以抗憂鬱的信念。

「我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和熱情在哪裡。」

一位五十歲的中年男子,走進精神科問診間的時候,劈頭就說。

他嘴唇緊抿著,臉部的線條鋼硬緊繃,額頭不知是因為天氣還是緊張,微微出汗。醫師請他坐下喝杯茶,再開始會談。他端正的坐著,背脊挺的筆直,雙手安放在膝蓋上,說自己一生勤奮努力,自我要求非常高,甚至已經到了嚴厲的地步;相對的,對身旁的人要求也很高,無論是同事、家人、朋友,他都拿著放大鏡檢視,出了一點瑕疵便毫不避諱地提出建言。這樣要求甚高的個性,讓他在工作上很受老闆賞識,提拔他做公司的決策者;但是朋友們不是斷絕聯繫,就是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最後連相伴二十年的妻子,也離開了他。

人生的路途走了一半,事業一路攀爬到了高峰,原本以為,賺了許多錢,人生的目標已經達到,但是停下腳步一看,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他,孤孤單單的站在荒涼的山頂上,沒有掌聲、沒有人可以分享達到目標的喜悅。

「我從來沒有這樣慌亂過!」失去了目標和熱情。他開始不回家,瘋狂加班,工作績效倍數成長,但心卻越來越空虛。

「你平常會運動嗎?」聽完他的故事,主治醫生反問。

「不會。」他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醫生會問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那就去運動吧!最好是可以很多人一起做的運動,像是籃球、羽毛球之類的,好好享受流汗的感覺吧!」

「醫師,我難道不用吃藥嗎?」他一臉狐疑的問。

「不用,你只是需要好好動一動。」沒有任何藥物,醫生只建議他多運動。

過了一兩個月,當他再次回診,竟露出開懷的笑容,誰都認不出幾個月前,他是位嚴厲孤獨的大老闆。

他說年輕時很喜歡羽毛球,後來因為工作沒時間運動,就中斷了。這一兩個月才又重回球場,認識許多球友,能和他們一起揮汗大笑真的很開心!神奇的是,他對自己和別人不再那麼吹毛求疵,脾氣也改了不少,家人朋友漸漸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他相處,生活有交集,自從養成運動習慣以後,對人生更有熱情,也更快樂。

「原本以為,需要靠藥物才能繼續生活,沒想到根本不需要!醫師,真的很謝謝你!」不輕易說謝謝的老闆,緊握著主治醫生的手說感謝。

其實憂鬱只是一個過程,誰不會發發脾氣、煩躁難安、悲觀失望、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過度批判自己?

悲傷難過是人類面對損失的一種自然反應,但是並不等於憂鬱。
能找回生命熱忱的,不是藥物,而是持之以恆的運動。

很少醫生肯定運動對憂鬱的幫助,不少人認為這是特定團體反對藥物治療的訴求,缺乏科學或臨床的證據。近年市面上出版,一本由醫師專門蒐集運動改善精神疾患的書籍:《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約翰.瑞提醫師、艾瑞克.海格曼合著),提到關於運動能改善憂鬱的內容。

我所蒐集情緒的生物機制認識得越多,愈發現有氧運動具有轉移情緒的功用。運動幾乎在各個層面都能抵抗憂鬱。英國醫學已經把運動當成憂鬱症的良方,但是很可惜,美國尚未充分利用。
其實,改變運動習慣,就等於改變罹患憂鬱的機率。

世界各國,都充斥這樣的研究結論。

荷蘭二○○六年,針對一萬兩千兩百八十八名雙胞胎及其家庭做的調查研究顯示,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感到焦慮、憂鬱,社交生活也比較封閉;芬蘭於兩千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也發現:每週至少運動兩到三次的人,比缺乏運動或完全不運動的人,更不會憂鬱、生氣、有壓力,和對人產生輕蔑的不信任。

運動與憂鬱之間,是成反比關係。

了解運動對憂鬱的影響越深,我發現一套獨有的排毒程式──運動流汗加上營養品,也能幫助憂鬱改善。

這是一位身穿白袍、長相斯文的先生,我還記得他的同事告訴我,他每隔一段時間就無法工作,足不出戶,連到醫院執行一般的看診以及查房都有困難,更叫人想不到的是他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

透過家人以及同事的轉介,我應邀到他的住處去看他,難以想像地,家人通知有另一位精神科醫師來看他時,僅僅是洗澡從二樓下來,就花了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如同他事後的描述,當時正處於憂鬱症病程的他思考動作變得異常緩慢。

坐在我的問診室的沙發,他雙手抱膝、眉頭緊皺的對我訴說憂愁。他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原本該是幫人解決精神困擾的良醫,但沒想到,他自己也罹患憂鬱症。

經過簡短會談與評估,他也同意自己的確為憂鬱所苦,但長年在門診開藥治療,讓他反而對藥物避之唯恐不及,反而請教我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處理他的困擾。

「只要用對方法,二十天,憂鬱症就會好轉。」我說。

會談之後,我建議他接受排毒程式的協助,他在二十餘天的排毒過程中,靠著運動、烤箱排汗及補充營養品的方式,完全走出憂鬱的牢籠,現在的他,既自信又愉悅,是病患口中的微笑醫師,大家都說,只要看到他的笑容,憂鬱症就好了一半。

「鄭醫師,我自己精神科做了這麼久,沒想到還有這種效果比憂鬱症更好、而且沒有副作用的健康療程,實在是憂鬱症患者的福音!」他不只一次跟我這樣說。

排毒程式的初衷,是要排除身體殘留的毒素,並不是單單為了治療憂鬱,更重要的是補充缺乏的營養,幫助身體恢復原有功能。但是許多原本有憂鬱困擾的人,在程式執行期間,由於必須每天運動,程式完成後,憂鬱竟然一掃而空,我認為每天規律的運動,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想要預防憂鬱或者幫助憂鬱好轉,運動絕對是值得參考的方式。但是在這邊需要提醒大家,在排毒程式完成後,還是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讓原本恢復的狀況能持續,才能減少憂鬱復發的機率。

「如何才能快樂?」這是門診常被詢問的問題。

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使人快樂,但是哪種運動可以幫助心情好起來?散步?快走?還是慢跑?過去的研究顯示,若要幫助一個人心情變好,輕微的運動絕對是不足的。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在「英國心理醫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發表了一個研究:
11位民眾進行兩段運動,每段運動時間為20分鐘,其中一段運動量較溫和,另一段則比較激烈。這11位民眾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完畢,以及運動後20分鐘都要接受情緒檢測。

結果發現,做完溫和運動後,民眾情緒並沒有甚麼變化。不過當做完激烈運動二十分鐘後,大部份的人都是氣喘如牛,肌肉也都在燃燒,但是他們感覺心情變得比較好,情緒較積極、正面。

我想每個人都會有種經驗是:當自己覺得沮喪、疲累、不開心時,若是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無論是打球、游泳都好,會覺得心情舒暢許多,原本以為要塌下來的天,運動完後就感覺可以把自己當靠山,一切都會好轉,心態完全改變。

規律且足夠的運動,就能讓心情好轉,顯然,這裡面暗藏某種玄機──腦內啡。

腦內啡,是在70年代,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甘地斯‧伯特(Candace Pert)發現,它是一種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會在運動時產生,產生跟嗎啡一樣的止痛和欣快感,可以降低疼痛,還能產生愉悅的感覺,讓人們對自己感到更滿意可以說是天然的鎮痛劑。

腦內啡一直被視為是讓人HIGH起來的重要關鍵,要產生腦內啡,一定要是強度足夠的運動,依照體適能的定義,每個年紀的最大心跳率為220減去年齡,運動時心跳至少要達到最大心跳率的50%,不要超過最大心跳率的70%,一次運動至少要三十分鐘。以30歲為例,最大心跳率是220-30為190;運動時心跳至少要達到95;不要超過133。

但是心情要轉向正面積極,絕不是單單只靠腦內啡而已,2003年的研究發現,讓跑者HIGH起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另外生化物質Anandamide的釋放。此外,還需要腎上腺素、血清素及多巴胺等等內分泌激素的影響,才能達到身心平衡健康。

想要預防憂鬱或者幫助憂鬱好轉,運動絕對是值得參考的復健模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醫藥費列扣除額限法定醫院 大法官:違憲

作者: 【中央社台北六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7日 上午12:02






大法官會議今天做出釋字第七○一號解釋,受長期照護者提出合法醫療院所的就診支出證明,就可列報扣除額;所得稅法規定法定醫療院所的支出證明才能列報扣除額,違憲。


曹姓男子申報民國九十四年度綜合所得稅時,將他扶養、受長期照護親屬的醫藥費列報為扣除額,遭國稅局認定部分金額並非法定醫療院所的就診費用,要補稅;曹男提起行政訴訟敗訴後聲請釋憲。


曹男主張,這筆醫藥費是居家照護在醫院協助下,定期派員訪視,進行體檢、更換胃管及呼吸管等相關醫材費,屬於醫療行為的必要費用。


根據大法官會議第七○一號解釋,所得稅法第十七條規定,列舉扣除額的醫藥費必須是公立醫院、公務人員保險特約醫院、勞工保險特約醫院等法定醫院。


大法官會議認為,受長期照護者因醫療資源及醫療院所分布侷限,而至其他合法醫院就診,若因此支出的醫藥費無法扣除,將對他們的生存權有重大不利影響,不合憲法平等原則。


解釋文指出,受長期照護者因醫療所生的費用,性質上屬於維持生存的必須支出,不應不是法定醫療院所就有所差異,況且費用是不是屬醫藥費支出,稅捐稽徵機關可予以審核,不至於增加過多行政成本。


這次釋憲計有大法官黃茂榮、陳新民、羅昌發提出協同意見書;大法官湯德宗提出部分協同暨部分不同意見書;大法官黃璽君、池啟明提出不同意見書。


鄭醫師補充:


醫療照護者的就診支出證明不限定於所得稅法規定法定醫療院所的支出證明才能列報扣除額,所以原本所得稅法第十七條規定:


《列舉扣除額的醫藥費必須是公立醫院、公務人員保險特約醫院、勞工保險特約醫院等法定醫院》違憲。


醫療照護者只要提出和法醫療院所的醫療支出證明,就可列報扣除額,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醫師的部落格瀏覽人次突破150萬,感謝大家長期的支持,我會更努力蒐集更多實用的健康資訊給大家參考,也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平安順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休診公告:101年7月28日(星期六)

因中華電信將於7/28進行市話改接,當日電話及網路線路皆無法連線,故休診一天,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光能身心診所門診時間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1樓之3TEL02-27214322


(出入口為:復興南路上 東方大廈)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註明跑步時間 可減少飲料購買


中央社 – 2011年12月18日 下午10:50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7日專電)最新一期「美國公共衛生雜誌」報導,醫學研究發現,食品標籤若加註「需跑步幾分鐘才能消耗熱量」,而非只寫卡路里,將可達到讓青少年減少購買含糖飲料的效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彭博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Health)的醫療政策管理副教授布萊許(Sara Bleich)主持的最新醫學研究發現,一般民眾其實不太容易準確地估計食物當中到底含有多少卡路里,如果提供民眾簡單易懂的資訊,將可有效降低吃下肚的卡路里。


這項研究發表於15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研究人員是以巴爾的摩西區學校附近的商店做為研究地點,觀察非洲裔青少年消費者對於有著不同營養標籤食品的購買意願。


有些食品的營養標籤只註明有多少卡路里,有的食品標籤則註明需要跑步幾分鐘才能消耗掉這份食物所含的卡路里。


統計結果顯示,寫著需要跑步幾分鐘才能把卡路里消耗掉的標示,最能有效降低青少年購買含糖飲料的意願。


布萊許表示,選擇非洲裔青少年做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這個族群的肥胖症問題最嚴重,而且對於健康常識也最缺乏。她表示,未來將繼續把研究對象擴大到西班牙族裔。


布萊許也指出,雖然這項研究只針對非洲裔青少年,但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這種將訊息簡單呈現,方便民眾清楚了解的方式,可能在其他年齡或族裔也能獲得良好效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林瑞雄:健保應增加費基

中央社 – 2011年12月10日 下午4:08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親民黨副總統參選人林瑞雄今天指出,健保設計的費率「大家都一樣」,這是不應該的,健保設計沒有想到「人性是自私的」,另外,他也認為,健保增加費基比增加費率更重要。


公共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共同主辦的「2012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副總統電視辯論」,今天下午2時在公共電視登場。


對於具有醫師背景的林瑞雄,聯合晚報總編輯游美月提問,如何解決健保問題?是否贊成健保漲價?


林瑞雄說,健保因為政治考量,1995年沒有完全準備好,就倉促上路,健保設計缺點是「費率大家都一樣」,這是不應該的,原來的健保設計沒有鼓勵民眾節省,沒有誘因,大家「不用白不用」,健保沒有想到「人性是自私的」;他認為,增加費基比增加費率更重要。1001210


 


鄭醫師補充:


我對政治沒有特別立場,也不是醫療政策方面的專家,但是健保支出年年成長與增加,醫療專業人員的辛勤工作付出,換來卻是健保支付點數折扣越來越大,申報剔退費用越來越多。民眾每幾年還必須面對健保費的調漲,醫療專業人員對健保不合理的給付也怨聲載道,到頭來兩方面都不討好,健保的出路到底何在?


很高興看到這位公衛學者對於健保最大的困境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第一絕非增加健保費率,而是增加費基。第二,健保的設計當初沒有鼓勵大家珍惜健保資源的使用,因此許多人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理,自然使健保支出成長難以控制。有些先進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是保大病,不保小病,使用者的部分負擔成數甚至高達五成。這都是幫助民眾慎用國家醫療保險資源的重要關鍵。期待有一天,有遠見的為政者能夠針對目前健保施行缺陷的政策,擬定永續經營的方式,不但能保障民眾就醫的權益,也能讓醫療專業人員的專業付出能夠獲得對等的尊重,保障這得之不易的珍貴健保制度。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光能診所自2月2日休診至2月7日,2月8日恢復看診,期間有任何問題想與我討論,可以在部落格留言,我會儘快回覆。預約看診須待2月8日診所開工再來電。祝大家新春愉快、平安順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原本已經回覆您的問題,結果YAHOO系統好像出狀況,因此把您的問題及回答都刪除了,抱歉,因為找不到您的MAIL及其他留言方式,所以只能這樣回覆您:


其功能明顯下降,應該把真正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找出來,因您描述的都是現象,我無法根據您提供的資料給予確切的判斷及建議,建議有機會應該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根源,針對根源來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相關參考資料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13&prev=14082&next=13244&l=f&fid=27


祝您的家人早日康復!有進一步問題歡迎來電:022721432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14


  

       上了余老師的課之後,才知道自己懂得並不多。她讓我學會了學習的步驟,也讓我更有信心面對學習;更讓我懂得如何陪孩子讀書及處理孩子的不懂。





        以前總是用錯了方法陪孩子讀書,結果總是事倍功半;現在知道怎麼處理了,真的是事半功倍。在這次月考的成績裡,我看到孩子的進步,是小學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而且字體也寫得更整齊了。




 


        這些效果真的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也充滿了希望。在此,真的非常非常感 謝余 老師給予我們的指導;更感 謝余 老師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我的孩子才會有今天的進步與成果,我真的真的很開心。















更多關於Athena雅典娜學習專案,請見


http://wretch.cc/blog/styu328/2621172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