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睡不著嗎? (2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夜越深夢越怪 生病易使人做惡夢

中國時報【廖?玉】

許多人一早醒來,往往為前一晚的奇怪夢境而困惑不已。據英國最新研究指出,隨著夜越來越深,人睡得越久,夢境就會變得越稀奇古怪,並且越容易引起強烈情緒。此外,身體不適時,也容易出現怪夢甚至惡夢。

英國貝德福德郡大學(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的研究團隊找來16名受試者,讓他們戴上頭部與眼瞼感應器以監測2晚的睡眠,每晚叫醒他們4次,詢問夢境內容。隔天早上,研究人員再請受試者回想夢境內容,並討論夢境與生活的關聯。

結果指出,在睡眠初期階段,夢境往往與當天遇見的人事物相關,例如看的電視節目或書籍。隨著夜越來越深,生活事件會成為夢境的主要內容。

研究作者、認知心理學講師馬利諾斯基女士指出:「我們發現,夜越來越深,夢就越來越古怪。」而快要醒來之前的夢境,更是離奇到現實生活不可能發生,「例如野獸破壞你的後花園。」

馬利諾斯基女士說:「人們覺得夢境不是他們造成的,因為那些夢往往非常奇怪,但這其實是探索自我的安全方式。」

另一方面,睡眠分為「快速動眼期」(REM)與「非快速動眼期」(又稱「慢波睡眠」)2個階段。後者是免疫系統修復與加強的時間。但哈佛大學神經病學副教授麥納馬拉說,生病讓人更容易做怪夢或惡夢。

他表示:「當我們感染生病,不論有無發燒,人體需要更多的慢波睡眠,這樣免疫系統才能對抗病毒。」但這會延後進入REM的時間,而REM是大腦處理情緒的時間,可能造成不快情緒增加,進而以清晰怪夢或惡夢的形式顯現。

這篇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做夢》(Dreaming)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項報導有一個地方說的不是很清楚,在此我提出補充。快速動眼期就是我們睡眠時的作夢時期。

所謂的非快速動眼期分為第一、二、三和四期,一二期屬於淺睡期,並非慢波睡眠,三期和四期才是深睡期,才是真正的慢波睡眠期。慢坡睡眠期,在整個睡眠的時間比例不高,卻是身體免疫修復與強化的關鍵期。因此睡眠不好免疫系統容易有狀況,免疫力容易下降。而感染發燒時,慢波睡眠時間必須加長,因此壓縮了快速動眼期的時間,快速動眼期必須在短暫時間內處理原本需要修復的情緒缺口,因此結果就是清晰噩夢與怪夢。很多人在發高燒時會出現恐怖的夢境經驗,在此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參考文獻:

The Effect of Time of Night on Wake–Dream Continuity.

Malinowski, Josie E.; Horton, Caroline L.
Dreaming, Sep 15 , 2014, No Pagination Specified. http://dx.doi.org/10.1037/a0037817
 
參考原文報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男人睡眠中斷品質差 睪丸變小

睡眠不佳,精子無活力。南丹麥大學研究指出,睡眠遭打擾、睡眠不足或中斷恐影響精子品質,男性荷爾蒙也相對低下。

南丹麥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九百五十三位丹麥年輕男子,從青少年時期追蹤至二十多歲,除量測他們的睪丸大小,同時分析他們的精液品質及男性荷爾蒙,結果顯示,提到自己睡眠常遭打擾或睡不好的人,蒙睪固酮水準較低下、精蟲數量或活動力較差,睪丸也較小。

部分民眾相信保健食品有助睪固酮的分泌,改善性功能,卻不重視良好的睡眠,醫師認為本末倒置。尚無嚴謹研究證實食品有任何明顯效益。

男性的性腺除受到年紀老化的影響,而逐漸衰退,作息異常,營養不足也會使使睪固酮等男性荷爾蒙與產生精子的能力降低,有些男性的衰退較緩慢,有時症狀也較不明顯,但仍可能會出現性功能不佳等問題。

補充睪固酮前需先抽血檢查。醫師表示,需確認為睪固酮不足所引起的健康問題,才能考慮補充睪固酮,即便如此也並保證所有患者皆有效。

醫師表示,對一般男性來說,增加睡眠,運動,增加肌肉組織,減少脂肪組織,少吃垃圾食物對促進男性荷爾蒙水準正常化有幫助;肥胖男性,其睪固酮的濃度通常較低。若為攝護腺癌病史或高危險群的男性,則不建議使用睪固酮製劑。

 

鄭醫師補充:

這是2013年發表的研究,提醒男性,睡眠品質對於男性的生殖能力、睪固酮以及睪丸的大小有直接相關,所以,男性睡眠品質與生殖能力息息相關,睡不好就難生,睡得好,生小孩比較沒問題。睡不好給身體帶來壓力,身體有壓力時,生殖功能會被擺後面,因為生殖對身體來說屬次要。

參考文獻:

  • Tina Kold Jensen,
  • Anna-Maria Andersson,
  • Niels Erik Skakkebæk,
  • Ulla Nordstrøm Joensen,
  • Martin Blomberg Jensen,
  • Tina Harmer Lassen,
  • Loa Nordkap,
  • Inge Alhmann Olesen,
  • Åse Marie Hansen,
  • Naja Hulvej Rod,
  • and Niels Jørgensen

Association of Sleep Disturbances With Reduced Semen Qual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953 Healthy Young Danish Men Am. J. Epidemiol. kws420 first published online April 7, 2013 doi:10.1093/aje/kws420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04/05/aje.kws420.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睡眠呼吸中止症 影響日常空間記憶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影響日常空間記憶,因此很容易忘記自己車子到底停哪裡。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睡眠醫學專家近日在線上版「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上述研究。

研究人員使用特殊電玩做研究,發現睡眠快速動眼期若受到干擾,很容易損害人類空間記憶,即使其他睡眠時間不受影響,結果還是一樣。

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都得用到空間記憶,像記住美食餐廳位置、停車、回家都得仰賴空間記憶。當罹患阿茲海默症,這種記憶就會大受影響,因此很多阿茲海默症患者會迷路、忘記回家的路。

共有十八名自願者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也都接受連續正壓呼吸器治療,研究人員請這些人住睡眠實驗室兩個晚上,這些人在睡眠前後需要玩特殊電玩。結果發現,當快速動眼期受到干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得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完成電玩任務,而某些電玩任務很需要使用到空間記憶能力。不過他們的行動反應能力、注意力並沒有受到影響,只有空間記憶表現變差。

肺部、重症照護與睡眠醫學臨床講師安德魯‧法爾加表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對某些記憶造成負面影響,就算睡眠呼吸中止症只發生快速動眼期,也會衝擊空間記憶能力。從研究來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最好也要檢查一下記憶力是否流失,並對這種症狀提高警覺。

  

鄭醫師補充:

睡眠呼吸中止程度嚴重,打鼾比較嚴重的人,因為深睡期明顯被壓縮,導致白天的專注力以及記憶力減退,千萬不可以小覷。過去研究也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若不治療,失智的風險亦會提高。

參考文獻:

A. W. Varga, A. Kishi, J. Mantua, J. Lim, V. Koushyk, D. P. Leibert, R. S. Osorio, D. M. Rapoport, I. Ayappa. Apnea-Induce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Disruption Impairs Human Spatial Navigational Memo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4; 34 (44): 14571 DOI: 10.1523/JNEUROSCI.3220-14.201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輪班工作 晚吃牛肉 傷肝

 

美國最新研究認為,輪班工作的人夜晚最好不要食用牛肉、內臟等富含鐵質食物,這樣較不會打亂肝臟生理節奏,對肝臟、身體新陳代謝功能會比較好。

研究人員指出,輪班工作的人之所以較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癌症等疾病,可能是因為生理時鐘被打亂所造成。人體主要掌管生理時鐘功能在大腦,大腦生理時鐘可用來調節睡眠、飲食。不過身體其他器官、組織也都有生理時鐘,像肝臟生理時鐘功能就可用來調節血糖穩定。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線上版「糖尿病」醫學期刊(Diabetes)。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飲食中的鐵質在肝臟生理時鐘運作扮演重要角色。研究首席作者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員裘迪斯‧辛寇克斯博士表示,鐵可以幫助肝臟生理時鐘設定,這雖然是老鼠實驗,但研究結論或許也適用於輪班者。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顯示,輪班工作者若在晚上食用富含鐵質食物,很容易加劇肝臟生理時鐘變化,肝臟就比較無法與大腦同步協調運作。一旦肝臟、大腦新陳代謝無法協同作用,此時器官、組織又累積大量鐵質,就很可能干擾白天、夜晚新陳代謝正常變化,進而影響健康。

 

鄭醫師補充:

 關鍵就是牛肉的鐵質,會影響肝臟的生理時鐘變化,進而讓肝臟與大腦的生理時鐘無法協調。建議輪班工作者晚上最好少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來源。

 

參考文獻:

 Judith A. Simcox, Thomas Creighton Mitchell, Yan Gao, Steven F. Just, Robert Cooksey, James Cox, Richard Ajioka, Deborah Jones, Soh-Hyun Lee, Daniel King, Jingyu Huang, and Donald A. Mcclain. Dietary Iron Controls Circadian Hepatic Glucose Metabolism through Heme Synthesis. Diabetes, October 2014 DOI: 10.2337/db14-0646 1939-327X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茶能助眠?茶農辦到了

中國時報【王瑄琪╱嘉縣報導】

愛喝茶又怕睡不著?以厭氧發酵原理製作的阿里山烏龍茶非但不會影響睡眠,還能助眠解焦慮,竹崎鄉金獅村茶農劉嘉耀7年前在茶改場推薦下投入試驗,失敗多次終於找出兼顧喉韻、湯色和GABA胺基丁酸素最佳製法,開闢茶產新市場。

高中就跟著哥哥學茶的劉嘉耀過去在紅茶市場不被看好時,精準相中消費者口味取向,撥出部分茶區栽植研發,比別人更早將阿里山紅茶推入世貿會場行銷全台,這樣的冒險精神讓他喝過茶改場推出的「佳葉龍茶」後,即嗅出養生商機。

忙於茶務的劉嘉耀過去因日夜顛倒非常淺眠,試過佳葉龍茶當晚,再度享受到一夜好眠的舒暢感,但做了才發現不但抽真空靜置過程相當耗時,且製成口感不如預期,「若嘸做出阿里山茶味,一定賣不出去」,決定突破技術、接受挑戰。

他和妻子反覆更改控制變因和發酵時間,算出製作佳葉龍茶的黃金時間比例,做出第一批喉韻和阿里山烏龍茶相去不遠的佳葉龍茶,上市後客人反映「顏色歹看」,再研製湯色金黃新款口味,為了確保養生品質,也只採春冬茶為原料。

劉嘉耀說,厭氧發酵茶經日本和台灣實驗,找出其中GABA安基丁酸對交感神經有安定作用,可緩解失眠、酒醉和高血壓,購買時最好認明GABA檢測數據。

鄭醫師補充:

答案是可以的,重點就是改變茶的發酵條件,讓茶在發酵過程中,製造大量的GABA(胺基丁酸)。

喝了這種好睡茶,不僅有助於減少焦慮,還能助眠,因為GABA受體本身與焦慮有關。臨床上的改善效果也觀察得到,不想靠藥物來改善焦慮以及提升睡眠品質的人,不妨考慮喝點佳葉龍茶。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神經細胞受損 長者睡不好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年長者常有睡不著、睡不長或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可能與大腦「中間核」部位的神經細胞受損及退化有關。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團隊發表於《大腦》期刊的研究,長年追蹤千名65歲以上年長者睡眠狀況及腦部結構後發現,隨年齡增長,位在大腦「視丘」部位中間核的神經細胞群逐漸消失,造成平均70歲的受試者,睡眠時間比起20歲時減少1小時,並帶來認知能力衰退、血壓偏高、糖尿病風險增加等問題。

貝斯中心神經科學教授克里佛德薩波爾過去研究顯示,位於實驗鼠大腦「視前區腹旁側」部位的一群神經細胞,會透過分泌一種稱為「神經節肽」的物質,因而產生類似「睡眠開關」的作用;當研究人員破壞視前區腹旁側的神經細胞後,實驗鼠出現總睡眠時數減半及「睡睡醒醒」等失眠狀況。

人類大腦與鼠類視前區腹旁側相對應的位置,是視丘的中間核部位;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過世後,透過分析大腦切片發現,失眠症狀愈嚴重者,中間核神經細胞數目愈少,神經節肽分泌量也愈低。薩波爾另外發現,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睡眠週期失調,也與中間核神經細胞受損有關。

   

鄭醫師補充:

長者失眠,服用安眠藥物的健康風險反而提高,這是累積許多臨床研究證實的結論,主要是長者代謝慢,同時半夜往往要如廁,增加跌倒以及腦傷的風險。

若有任何治療方式能幫助丘腦的神經細胞再生,甚至只是增加丘腦的循環以及功能,可能都有機會改善長者失眠的問題。

此外,長者失眠可以優先考慮作用於褪黑激素受體的致效劑,由於和傳統的安眠藥物作用不同,安全性比較高,也不會提高跌倒機率以及影響記憶力,是目前新的治療選項,包含失智症患者的失眠也可以協助改善,國內有醫學中心的臨床個案報告研究已證實效果不錯。

參考文獻:

Andrew S. P. Lim, Brian A. Ellison, Joshua L. Wang, Lei Yu, Julie A. Schneider, Aron S. Buchman, David A. Bennett, and Clifford B. Saper. Sleep is related to neuron numbers in the ventrolateral preoptic/intermediate nucleus in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August 2014 DOI: 10.1093/brain/awu22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曬太陽助好眠 不一定吃安眠藥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失眠者不一定都要吃安眠藥,只要在「對的時間」曬太陽,也能幫助夜間入眠。衛福部食藥署13日公布國人2013年安眠藥用量,高達3億2700萬顆。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指出,安眠藥並非治療失眠唯一的方法,部分生理時鐘失調者,只要在早上或傍晚走出戶外曬太陽,就能改善失眠症狀。

「國人每年吃下的安眠藥疊起來,堪比一條中山高的長度。」食藥署管制藥品組長蔡文瑛表示,自2010年以來,國人每年使用安眠藥都超過3億顆,去年雖有減少,但仍高達3億2700萬顆,其中以佐沛眠、舒樂安定、溴西泮等藥物最多。

儘管安眠藥屬管制藥品,需有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但用藥過量的問題仍時有所聞;蔡文瑛分析,部分民眾未照藥袋上標示的時間與劑量使用,甚至分給親朋好友「享用」,往往「時候未到」,又再度求診、領藥,或有重複看診情形,這些都會增加不必要的藥品消耗。

「失眠原因繁多,是否需服藥、停藥或使用劑量,都應與醫師討論決定。」三總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毛衛中指出,伴隨焦慮、暴躁或憂鬱等情緒症狀的失眠,應至精神科求診,單憑安眠藥治療失眠症狀不能治本,療效也無法持久。

「出現失眠情形未必得吃藥。」毛衛中解釋,常人就算偶爾睡眠品質不佳,2、3天後身體就能自動調整,也有些人天生不需要長時間睡眠,只要不影響隔天精神,通常毋須治療。臨床上一般建議,1週內若出現3次下列情況,如:躺在床上逾半小時仍睡不著、比預定時間早清醒,或半夜醒來後難再入眠,才需就診。

毛衛中也強調,考生等白天大腦大量運作者,夜裡易做夢,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吃安眠藥。

過早或過晚就寢,都可能導致失眠;林嘉謨分析,光線透過視網膜進入大腦,可調節生理時鐘,例如過於早睡早起者,可在傍晚「照光」,而過於晚睡晚起者,則可在早晨照光,都能「導正」生理時鐘,且不一定要到醫院接受照光機治療,日光能量就已足夠。

林嘉謨也說,在戶外運動或吃飯時,勿配戴太陽眼鏡,只要40分鐘,就有改善失眠症狀的效果。

鄭醫師補充:

重點在於有幾個醫師會幫失眠的患者做源整的評估與檢查,找出失眠的病因,不用安眠藥物,正本清源?答案是極少數。大部分的醫師的慣性就是開藥。

這裡提到的生理時鐘的失調,必須經完整的評估,即便有失調,是當的照光時間也必須了解,否則照錯時間,睡眠的時程未必能有效率的復歸正常。何況這種天氣曬四十分鐘?先別談曬黑的問題,可能先曬昏。

針對生理時鐘失調引發的睡眠障礙,居家型的照光儀器或者是睡眠相位調整劑也是直接的治療改善方式。目前也有配戴型的照光儀器引進,但購置費用較高,只要經有經驗的專業醫師評估後,建議當事人透過適當時間的配戴,仍然有效。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不管你是喜歡早睡早起的晨起人,還是熬夜到天明的夜貓族,睡眠習慣都會影響你的個性與生活品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這兩種人的差異。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對於疲勞、沮喪與困難較能抵抗,遇到困境時較能調適,不會轉變為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對於生活滿意度較高,藥物濫用的機會也較小;另一方面,習慣半夜活動的人往往較鋪張,個性喜怒無常、衝動、喜歡新奇的事物與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們更容易失眠,也受過動症所苦,容易有成癮行為,並具有反社會傾向,甚至較容易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研究調查西班牙兩間大學共 700 位心理學系的學生,年齡從 18~32 歲,女性略多於男性。有兩種原因說明這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是基因,在決定晝夜節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能調解生理時鐘決定睡眠時間。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因為人們從小接受社會的主要運作是介於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但這些夜貓子沒有辦法應付,必須開發另一種行為模式,以適應這種時間,在過程中,很可能就會往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發展,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罹患。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夜貓子情緒上較容易受影響,但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巴羅尼博士(Argelinda Baroni)表示,這些晚睡的人大多是有創造力的,他們比早睡的人較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追求新知等。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讓不同晝夜模式的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

  

鄭醫師補充:

以自然角度來說,人最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而電燈的發明挑戰了這項設計,這項有趣的研究提醒我們,順應自然可能對身心較為有益。

晚起的人想要調時差,並不困難,醫療上可以直接提供協助,療程也不必太久便能見效。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bsnews.com/news/night-owls-and-early-birds-have-different-personality-trait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紓壓方式不對易失眠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以喝酒、濫用藥物等方式想逃避、紓解壓力,很容易造成長期失眠。不只如此,有些人以看電影、看電視轉移注意力,也容易引起長期失眠。

研究人員另發現,多數人因不斷反覆想著壓力事件,所以產生失眠問題。壓力之所以造成失眠,有百分之六十九因素來自這原因。

研究作者美國亨利‧福特醫院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研究員維菲克‧菲爾萊表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並非只有壓力大小會影響睡眠,一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也與失眠有關。壓力事件的確會干擾睡眠,不過面對、處理壓力方式卻會影響失眠時間長短,如果選擇正確紓壓方式,可能只會失眠幾天,但若是選擇不適當方式紓壓、逃避壓力,很容易就會產生慢性失眠困擾。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

共有兩千八百九十二人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平常都睡得很好,過去沒有失眠病史。研究人員以問卷詢問他們過去一年是否遭遇離婚、重大疾病、財務困境等重大壓力事件,並評估壓力事件嚴重程度。接著,研究人員詢問這些人如何處理壓力問題,經過一年追蹤,研究人員進一步評估他們有無失眠困擾。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醫師、心理師了解情況,並以正念療法進行治療,就能幫助求診者減輕壓力,避免負面想法一再侵蝕身心健康,進而改善睡眠品質。美國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提摩西‧摩根薩勒表示,當民眾感覺壓力事件快壓垮生活,最好能和專業醫師聊一聊,一起找尋方法紓壓、減輕壓力,這樣也能提升睡眠品質,降低失眠風險。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經常和求診的人討論失眠的應對之道,的確許多容易失眠的人,容易以喝酒、服藥以及看電視等方式來幫助減緩壓力以及轉移注意力,然而到後來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原因很簡單,因為壓力根源根本未被處哩,因此藉由一些物直放鬆或者其他方式來轉移對壓力源的注意力,終究會失效。

因此,處理壓力源,務必透過根本的方式來處理,才能避免壓力一再累積,最後導致難以處理的習慣性失眠問題。唯有真正面對壓力源,透過終極方式來根除壓力,才能真正穩定,遠離失眠困擾。

參考文獻:

Vivek Pillai, Thomas Roth, Heather M. Mullins, Christopher L. Drake. Moderators and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Insomnia: Stressor Chronicity, Cognitive Intrusion, and Coping. SLEEP, 2014; DOI: 10.5665/sleep.383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長者睡眠不足 大腦老化速度快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睡眠不足,大腦老化速度會更快;每晚睡眠達7小時的人認知能力最好。

研究人員以66名55歲以上健康華裔成年人為研究對象,運用核磁共振攝影、神經心理學評估了解這些人的大腦老化情況,並比對其睡眠時間長短,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

研究人員發現,年長者睡眠每少1小時,大腦就會老1歲,其大腦腦室擴張情況會加快1年,整體認知表現衰退速度也會快1年。大腦腦室變大可以被視為一種認知衰退指標,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隨病程進展,也會產生這種現象。

研究顯示,年長者睡眠少1小時,接下來2年大腦腦室每年擴張速度就會增加0.59%,每年整體認知表現也衰退0.67%。

鄭醫師補充:

睡覺是身體進行修復的黃金時段,對腦部來說,睡眠是大腦進行修整的黃金時段,睡眠不好百病生,這是實情。如何找出睡眠品質不好的根源,用沒有負擔的方式來幫助睡眠品質提升,是我們可以幫助長者大腦減緩退化的關鍵。

參考原文報導:

http://post.jagran.com/less-sleep-may-age-your-brain-faster-140428874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美研究:與貓狗同床共枕 可能降低睡眠品質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很多飼主喜歡跟家中寵物睡在同一張床上,但美國有研究指出,跟寵物同床共枕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甚至難以再次入睡。

根據統計,有30%與寵物一起睡覺的人一晚至少會醒來一次,如果與寵物一起睡超過4小時,有超過6成的人表示睡眠品質不佳,甚至有5%的人說一旦被寵物吵醒,就很難再回去睡了。

這項研究發表於聯合專業睡眠協會(Associated Professional Sleep Societies)第28屆年會中,索將亞教授(Dr. Sowjanya Duthuluru M.D.)指出,以往共眠研究多半偏重與伴侶和孩童一起睡,但他們發現跟寵物共眠會妨礙睡眠,原因可能是牠們的叫聲、做太多夢或是引發過敏症狀。

然而與寵物一起睡也未必全是壞事,索將亞教授表示,在他們訪談的過程中,仍有飼主覺得睡覺有寵物相伴很舒服。

 

 

鄭醫師補充:

跟寵物睡覺容易被吵醒,一旦被吵醒後,也比較難再入睡,出現睡眠品質不佳的比例高達六成。

結論:為了維持好的睡眠品質,應該讓寵物遠離臥室。

參考文獻:

SLEEP 2014: 2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ed Professional Sleep Societies. Posters 0540 and 0844. Presented June 2, 2014.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26348?src=rs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肥胖與臥房亮度有關

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肥胖與睡覺時臥房的亮度有關,如果在光線太亮的房間睡覺,體重可能增加。

「倫敦」「癌症研究協會」一組專家針對11萬3千名婦女進行調查研究,記錄她們晚上睡眠時臥室的亮光程度,結果發現有水桶腰的婦女,在晚上睡眠時,臥房的光線都可讓人看穿整個房間。

不過,研究小組也強調,他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取得更多證據,才能確認睡眠時房間的亮度與肥胖有關。

專家提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睡眠時,若光線比較亮會影響生理時鐘,而且光線也會改變心情、體力、甚至影響食物在我們體內24小時的循環處理。

此外,眾所周知,光線會影響睡眠賀爾蒙 「褪黑激素」的製造,「褪黑激素」與睡眠息息相關,而且近年來,「褪黑激素」被認為可以抗氧化、消除人體內的自由基,相當重要;因此專家建議,晚上睡覺將臥室更暗一點,沒有什麼損失。

   

鄭醫師補充:

 睡覺時,須讓褪黑激素分泌到高點,睡眠是身體放鬆,進行修復得最好時機,然而臥室的光線不夠暗,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自然會影響當事人的健康狀況。

 以我的看法,臥室不夠暗,身體會無法真正放鬆,會導致壓力荷爾蒙上升,這與肥胖有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 Emily McFadden,
  • Michael E. Jones,
  • Minouk J. Schoemaker,
  • Alan Ashworth,
  • and Anthony J. Swerdl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Exposure to Light at Night: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of Over 100,000 Women in the Breakthrough Generations Study Am. J. Epidemiol. kwu117 first published online May 29, 2014 doi:10.1093/aje/kwu117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4/05/29/aje.kwu117.short?rss=1

原文報導參考:

http://www.bbc.com/news/health-276176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增中風危險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7日電)國內研究發現,長期服安眠藥「佐沛眠」增缺血性腦中風風險;服BZD增缺血性及出血性腦中風風險;失眠應找原因勿仰賴藥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醫師黃偉師分析健保資料庫中,長期服用安眠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BZD)」及「佐沛眠(Zolpidem)」者會增加未來中風危險;研究已刊登在國際期刊,今天在台灣醫學會綜合報告。

服用Benzodiazepine的研究是分析2000至2003年新增服用的3萬8671人,對照組是沒有服用的3萬8663人。

黃偉師說,40歲以上短期服用可降低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率,15天內降82%、30天內降40%;若長期(95天以上)服用平均會增加2.22倍風險,20至39歲風險是沒有服用的4.57倍,40歲以上是1.98倍。

他分析,安眠藥非完全毒藥,而有失眠困擾應尋求協助改善,若長期處於失眠狀態則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研究顯示,短期服用,症狀改善,未來中風風險下降。

服用「佐沛眠(Zolpidem)」,黃偉師說,研究分析2005至2009年間新診斷的1萬2747名中風患者,其中缺血性中風有1萬444人。

黃偉師說,40歲以上短期服用可降低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率,14天內降82%、15至29天內降40%;若長期(95天以上)服用平均會增加2.22倍風險,20至39歲風險是沒有服用的4.57倍,40歲以上是1.98倍。

結果顯示,服用Zolpidem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比沒服用者高;隨服用量增加,發生風險也增加。

安眠藥是中樞神經抑制劑,雖有鎮靜安眠作用,但也可能出現倦怠、嗜睡、記憶或判斷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幻覺及意識昏沉等症狀,服用過量可能造成運動失調、低血氧、循環或視覺障礙、昏迷甚至致死,也會有成癮性及停藥後戒斷症狀,因此衍生出層出不窮的濫用問題。

黃偉師指出,安眠藥是救急,出現失眠等問題時應找出根本原因,不能只靠安眠藥解決,長期會可能會有成癮或濫用,同時作息規律也很重要。

正確睡眠觀念是每天睡眠時間以6至8小時、不要在睡前做劇烈運動、養成固定的就寢時間、不要晚睡或熬夜、睡前不看、不聽、不想刺激性事物、睡前不吃刺激性、辛辣、油膩食物。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3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有1/5的人遭受失眠困擾,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且隨著年齡越高,失眠比例也越高。1030517

 

鄭醫師補充:

失眠容易導致身體壓力,因為睡眠是身體進行身體修復的絕佳時機。去年發表的一篇本地大規模分析發現:長期依賴安眠藥物來助眠,會增加中風的風險,這種長期服用導致的健康風險,在藥物本身的仿單說明中也看不到。提醒大家留意。

我在門診經常提醒:失眠只是結果,原因必須找出來,才能根本擺脫安眠藥物的依賴。

參考文獻:

J Clin Psychiatry. 2013 May;74(5):e433-8. doi: 10.4088/JCP.12m08181.

Relationship between zolpidem use and stroke risk: a Taiwanese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75946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安眠藥隔日有嗜睡風險 民眾勿開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失眠困擾的民眾,服用安眠藥可要小心謹慎,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含zolpidem成分藥品主要用於治療失眠,因有研究指出,該藥品次日早晨有嗜睡風險,且於女性之排除速率較低,故女性風險高於男性,因此於102年11月15日公告修訂該藥品用法用量,將女性速放劑型之建議起始劑量修訂為5毫克,男性修訂為5或10毫克,每日最高劑量不可超過10毫克。

Zolpidem有風險 民眾小心服用

食藥署說明,我國核准含zolpidem成分藥品之適應症為「失眠症」,該藥品已知具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頭痛、昏昏欲睡、暈眩、記憶障礙、夢遊等)風險。

食藥署再次提醒,醫師處方該藥品必須用最低有效劑量開始治療,服用該藥品次日早晨仍有嗜睡之風險,故使用該藥品治療後,應小心避免從事需警覺性之活動(如:駕車、操作機械…等),以免發生危險。

 

 

鄭醫師補充:

 

目前在門診使用使用史蒂諾斯來助眠的機率很高,一般醫師的建議用量都是從一顆,也就是10毫克開始。之前藥廠宣稱這種藥物使於短效類的安眠藥物,作用時間一般為四小時左右,然而累積越多的使用經驗,就會發現10毫克的劑量已足夠讓某些使用者造成隔天嗜睡的風險。

因此,起始使用安全劑量,必須下修,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提醒。

 提醒大家,失眠只是結果,導致失眠的原因最好經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原因,針對原因來做根本處理,才能免於長期的安眠藥物依賴。

 

相關下修藥物安全建議劑量,包含美國以及歐洲的食品藥物管理當局都已經發表相關警語:

 

May 14, 2013, news releas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eb. 14, 2013, statement, FDA; Jan. 10, 2013, news conference with Ellis Unger, M.D., director, Office of Drug Evaluation I, Office of New Drugs,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Referrals_document/Zolpidem-containing_medicinal_products/Recommendation_provided_by_Pharmacovigilance_Risk_Assessment_Committee/WC500162553.pd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呼吸中止症不治療 中風、癌亡風險倍增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一定要盡早接受治療,以免對健康造成進一步傷害。澳洲最新研究發現,一旦出現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往後中風、癌症死亡風險機率就會上升。

這項追蹤二十年的研究顯示,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死亡機率比一般人增加四倍;中風機率則上升近四倍,罹癌風險也增加二點五倍,癌死亡風險則上升約三倍。研究成果昨日發表於美國睡眠醫學會所出版的「臨床睡眠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共有三百九十七人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從一九九O年就以配戴型睡眠紀錄器收集患者睡眠資訊。其中有百分之四點六的人有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百分之二十點六的人有輕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研究二十年期間,有七十七人死亡、三十一人中風。

 

 

 

鄭醫師補充:

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血壓升高,缺氧、中風機率提升。本周四即將在三立綜合台的節目婆媳當家播出的睡眠專題討論,其中一位藝人以其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應該會讓大家對睡眠呼吸中止的潛在危害有深刻印象,歡迎大家屆時收看。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不能單靠鼾聲大小來判定,唯有透過睡眠檢測才能真正確認,

參考文獻:

Nathaniel S. Marshall, Keith K.H. Wong, Stewart R.J. Cullen, Matthew W. Knuiman, Ronald R. Grunstein. Sleep Apnea and 20-Year Follow-Up for All-Cause Mortality, Stroke, and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Busselton Health Study Cohort.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2014; DOI: 10.5664/jcsm.360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 享「瘦」 秘訣 一夜好眠

(法新社阿姆斯特丹7日電) 今天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肥胖症研討會中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保持體態輕盈的秘訣之一是:一夜好眠

 


位於法國中部第戎(Dijon)的「歐洲味覺科學中心」(European Centre of Taste Science)在會中發表研究報告,該中心發現,「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會多吃550卡路里的食物,多出正常的22%」。


 


550卡路里相當於一個大漢堡的熱量


 


該研究摘要顯示,在測試組當中,晚上睡4小時的人比睡8小時的人更會餓。


 


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增加食物攝取,這可能成為發胖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份由荷蘭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University)研究員所做的研究則發現,年輕人在青春期時睡得比以前少的人,比進入青春期之後睡眠型態沒有改變的人更胖。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5年估計,全球約有16億成人超重,其中至少4億人肥胖。


 


這場會議是由歐洲肥胖研究協會(Europea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所主辦。(譯者:賴秀如)



 


最近在歐洲召開的國際肥胖症研討會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食物的攝取,這可能成為發胖的原因之一,因為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會多吃550卡路里的食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睡眠品質不好或者睡眠時數不足,跟食慾何以會扯上關係?


其實,睡得不好或者時數不足,首先就會衝擊我們的壓力系統,因為睡眠時數不夠,身體啟動的是危險模式(像老祖先會遇到的飢荒或者逃難),身體的腎上腺皮質醇濃度升高,代表身體進入備戰狀態,身體也會想辦法儲存戰備糧食,一般睡不好壓力大的人,其腎上腺皮質醇不均衡刺激身體各部分儲存脂肪,造成脂肪堆積在軀幹、胸部、頸部和臉等處,故睡眠不夠的人,就算食量不變,身體還是有會設法儲存脂肪,也就是壓力型肥胖的主要原因。身體儲存的需求增加,也會刺激食慾,故白天增加卡路里的攝取順理成章。總之,讓身體處於危險模式(有壓力、擔心、威脅、睡不飽等等)等於在告訴身體要準備存糧備戰,肥胖在所難免。


所以想避免肥胖,很重要的是幫助身體處於安全模式(不需準備戰糧),故適時抒壓、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及時數是遠離肥胖陰影的關鍵。提醒大家注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英研究:午睡可能提高早死機率

 

(中央社台北12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表示,看似很無害的午睡,可能讓人少活幾年。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科學家發現,每天午睡1小時或更久的英國成人,早死的機率增加近1/3。最大風險似乎與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炎等肺部疾病有所關連。

相較於沒有午睡,每天午睡的成人死於呼吸疾病的機率高出2.5倍。

研究人員表示,原因可能是午睡會引發身體發炎。

研究結果並說,午睡可能是身體已經出現肺部疾病的訊號。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劍橋大學專家追蹤超過1萬6000名英國男女,時間超過13年。

當他們比較死亡率與睡眠習慣時,發現每天午睡不到1小時的人,死亡率微升約14%。午睡超過1小時,死亡率則增加32%。

研究人員探究死因時發現,午睡超過1小時,死於呼吸疾病的機率增加逾1倍。

不過研究報告也提到:「午睡可能是身體系統規律性出問題的早期象徵,或健康將出問題,仍有待更多研究。」1030412

 

鄭醫師補充:

午睡不會增加致死率,是午睡經常超過一個小時的人,潛藏健康風險,不然一般健康的人午睡一般只要15-30分鐘足矣。

午睡會讓身體發炎?這是研究人員的假設而非定論。提醒大家。舉個例子,有睡眠呼吸中止困擾的人,因晚上睡眠品質不佳,若是午睡,往往也會超過半個小時。因此,午睡時間太久是結果,而非原因,也就是說不是午睡導致身體不好。而是身體不好,當事人會花更多時間來午睡。換個角度來看,身體發炎的人,比較容易疲勞,午睡的需要時間往往超過一個小時。

這個研究沒有針對午睡15-30分鐘的人和沒有午睡的人兩組人來比較健康狀況,比較可惜。

參考文獻:

  • Yue Leng,
  • Nick W. J. Wainwright,
  • Francesco P. Cappuccio,
  • Paul G. Surtees,
  • Shabina Hayat,
  • Robert Luben,
  • Carol Brayne,
  • and Kay-Tee Khaw

Daytime Napping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13-Year Follow-up of a British Population Am. J. Epidemiol. kwu036 first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0, 2014 doi:10.1093/aje/kwu036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4/03/30/aje.kwu036.ful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不飽 易得糖尿病

很多現代人有新陳代謝失調問題,德國、瑞士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很容易增加第二型糖尿病、肥胖與其他新陳代謝疾病風險。因此擁有充足睡眠,或許就比較不會出現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

研究人員指出,有於升步調緊湊,加上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打電動等習慣可能影響睡眠,導致越來越多人產生失眠困擾。

一個人新陳代謝健康與否,取決於行為、遺傳等因素,飲食習慣、運動習慣都會影響到新陳代謝。過去已經有些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能干擾體內葡萄糖代謝,也會增加肥胖風險。這次研究進一步顯示,當身體睡眠生理時鐘受到干擾,很容易造成一些慢性疾病、新陳代謝疾病,且會增加提早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醫學」期刊。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想預防、治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最好要先解決失眠、睡不好困擾。

在這次研究當中,研究人員比較、分析一些醫學證據,而有上述發現。研究人員解釋,睡眠會影響食物攝取、葡萄糖代謝,還可身體維持能量平衡,因此一旦睡眠不足,身體運作就會大亂,自然就容易產生新陳代謝失調。

研究人員建議,醫療人員可透過睡眠教育計畫、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幫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習慣、睡眠品質,這樣患者就會比較健康,各項代謝性疾病風險也可能跟著降低。

 

 

鄭醫師補充:

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的最佳時段,睡眠時間不足以及睡眠品質不佳,不僅阻礙身體修復,還會對身體造成壓力,造成壓力荷爾蒙上升,胰島素功能下降等等,提醒大家不可輕忽。

調整生活型態,擁有充足睡眠時間,幫助睡眠品質提升,有助於預防諸多慢性疾病。

參考文獻:

The metabolic burden of sleep loss
Sebastian M Schmid MD,Manfred Hallschmid PhD,Prof Bernd Schultes MD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 25 March 2014
DOI: 10.1016/S2213-8587(14)70012-9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4)70012-9/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 會使腦細胞死亡

美國賓州大學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腦細胞死亡,失眠患者必須找到解決辦法,規律生活穩定睡眠時間,才能避免大腦受到傷害;另外,研究團隊企圖找到預防藥物,避免大腦因失眠受到損傷,但目前一切都言之過早,還必須找到細胞損傷與睡眠的直接關連。

實驗中,研究人員持續讓小鼠保持活動,或打亂睡眠時間,導致長期睡眠不足,結果發現部分小鼠腦細胞死亡約達二十五%,其餘多數也都有腦部傷害,若依此推斷失眠對人類影響,很可能也會相同結果,尤其因為工作需要,必須長期日夜顛倒,又作息不正常的民眾,必須找到治療辦法,避免民眾傷害擴大。

研究團隊認為,或許未來能開發出藥物,能夠保護大腦不受到失眠傷害,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找出最容易失眠的高風險族群,先幫他們降低失眠風險,若無法避免睡眠時間不足,再使用藥物避免大腦傷害,降低永久性病變危機,但民眾也要有改變生活決心,保護身體健康,讓生活能更有品質。

  

鄭醫師補充:

睡眠是身體修復以及充電的關鍵時刻。失眠潛藏的健康危機便是身體無法獲得適當修復,反而增加壓力,這篇報告雖是動物研究,但仍值得大家參考。

別熬夜,每天睡好覺,健康保健已經做好過半。

參考文獻:

 

Extended Wakefulness: Compromised Metabolics in and Degeneration of Locus Ceruleus Neurons

  • Jing Zhang,
  • Yan Zhu,
  • Guanxia Zhan,
  • Polina Fenik,
  • Lori Panossian,
  • Maxime M. Wang,
  • Shayla Reid,
  • David Lai,
  • James G. Davis,
  • Joseph A. Baur,
  • and Sigrid Veasey

Articles - Neurobiology of Disease |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9 March 2014, 34(12):4418-4431; doi:10.1523/JNEUROSCI.5025-12.2014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4/12/4418.abstract?sid=0f98c96d-3bef-473a-99b3-68969b4b487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欠睡危機!讓你的人生變黑白

要得到一晚好眠有三項關鍵要素。你可能認為要睡得比較好,只需要讓心靜下來。不過你目前的睡眠習慣可能很難讓你有規律的睡眠,或可能因你做了一些特定的事情而妨礙了你在晚上睡好一覺。如果你調整好睡眠系統,這些事情都很容易改善,心思紛亂的難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

為了要知道你是否需要調整睡眠習慣,掌握好眠的良方以及了解身體睡眠系統的基本運作方式會有幫助。本章將簡單解釋睡眠產生的原理,並說明一種觀念,就是你如何「睡眠為你服務」,而不是「你要如何努力才能睡著」。如果你為有品質的睡眠做好準備,同時對正常的睡眠有符合實際的預期,你比較可能得到內心的平靜。

越想睡著,壓力就越大

如果你問任何一個睡得很好的人:「你睡好覺的良方是什麼?」你得到的很可能是滿臉狐疑的表情。或是他們會這麼說:「我什麼也沒做啊!我上了床,然後就睡著了。」然而,問十幾位睡不好的人的助眠法,你也會得到十幾種不同的答案:

● 「我會用白噪音機,並且戴上眼罩。」

● 「我會喝杯酒。」

● 「我很早就上床,然後看電視。」

● 「如果我在一個小時內沒睡著,就會吃顆安眠藥。」

● 「我喝一種特別的茶,那種茶應該會讓我想睡。」

● 「如果我晚上沒睡好,就會在早上多睡一會兒,試著補眠。」

● 「我在大多數的晚上都吃一顆安眠藥,不過如果連續幾天沒睡好,我就換另一種安眠藥。」

● 「我聽鯨魚叫聲的CD。跟先生睡不同房間。」

● 「我聽催眠的CD。」

● 「我周末的時候會多睡一會兒,把覺補回來。」

● 「我在上床前做運動。」

● 「我喝熱牛奶。」

● 「我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

這些所有的方法有什麼共通之處?就是「努力」。那些有睡眠問題的人都竭盡全力為睡眠做好準備,但很不幸地,這些恰恰是睡眠最不需要的。你的身體有一種內建系統(built-in system),能自動補充不足的睡眠,你完全不需要費力睡覺或補足損失的睡眠。事實上,此等努力只會干擾這個系統,使你更可能持續產生睡眠問題。

此外,你可能以為造成你失眠的唯一問題是大腦在晚上不肯「關閉」。

 

鄭醫師補充:

如果有生理性之因素導致失眠,處理生理因素來自然能改善睡眠。但對多數失眠或者而言,比較難直接找出失眠的真正生理原因。這時,腦神經本身的運作扮演至關緊要的角色。

如何停止努力與思考,是失眠患者能否改善的重要關鍵。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失眠改善之道都是朝向某些方向,努力想要克服失眠,否符失眠是駭人的猛獸般令人生畏。

叫人不要思考,不要想太多,坦白說叫廢話。怎麼做到才是關鍵。

答案是用感覺取代思考,熟悉非藥物放鬆治療的人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只有想法會干擾自然系統,上述內容主要想跟我們提醒這部分。

不想靠藥入眠,輔助方式有幫助,但前提是當事人的認知是否有辦法調整?如果沒有改變這部分,那麼再多失眠改善方式也是枉然。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