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關於過敏二、三事 (1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長庚研究:兒童過敏與腸道菌叢不平衡有關 膳食纖維食物有助改善

2023/07/07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兒童呼吸道過敏常造成照顧家長的困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兒童腸道微生物代謝失衡與呼吸道過敏疾病息息相關,喘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菌叢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的數量和豐度減少,且物種豐富度也減少;團隊建議家長給予小孩足夠的膳食纖維食物,有效維持腸道菌群健康。

台灣兒童過敏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呼吸道過敏(例如過敏性鼻炎和氣喘)是最常見的類型,佔兒童過敏症狀的絕大部分。目前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台灣學齡前兒童氣喘的小朋友比例大約佔10%,而兒童鼻子過敏的盛行率則高達到40%。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醫師邱志勇與研究團隊尋找可能預防兒童過敏疾病的相關研究,針對56名對塵蟎過敏的兒童(其中25例為鼻炎患者,31例為氣喘患者)和28名非過敏健康對照,做糞便微生物組和代謝物組的綜合分析。

結果顯示,氣喘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菌叢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的數量和豐度減少,且物種豐富度也減少。邱志勇表示,這種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減少和哮喘孩童糞便中丁酸(Butyrate)減少的情況是一致的,而且它與對塵蟎過敏的IgE反應呈現相反的關係,也就是說,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損失程度增加,糞便中丁酸減少,而對塵蟎過敏的IgE反應則相對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兒童過敏疾病發生的機會。

邱志勇說,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的數量和豐富度降低,減少了食物中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謝能力,這可能進一步影響丁酸的產生和腸道屏障過敏原能力的降低,對腸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增加氣喘過敏的風險。

研究團隊建議多補充膳食纖維食物,這些食物的主要特點是它們含有無法被人體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以在消化過程中形成黏性物質,有助於調節血糖和血脂,支持腸道健康,像是燕麥、昆布和海帶芽的海藻膠、木耳以及蒟蒻等等。

而非水溶性纖維則增加腸道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像是糙米、小米、燕麥、地瓜、南瓜等全穀類食物、胡蘿蔔、花椰菜、菠菜等硬梗蔬菜以及蘋果、香蕉等水果。攝取多樣化的膳食纖維食物可以確保獲得各種類型的纖維,從而支持腸道健康和兒童整體健康。

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23年1月國際知名兒科過敏免疫頂尖期刊《小兒過敏和免疫學》(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鄭醫師補充:

參考文獻:

Chiu, C-YChang, K-CChang, L-C, et al. Phenotype-specific signatures of systems-level gut 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airway allergies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2334:e13905. doi:10.1111/pai.1390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ai.13905

長庚研究團隊發現,腸道菌叢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數量減少,影響了丁酸的產生和降低腸道屏障過敏原的能力,進而增加氣喘風險。 (邱志勇醫師提供)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匹茲堡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的自然免疫學研究揭示了一種罕見的輔助性 T 細胞 Th9 如何驅動過敏性疾病,這證明新的精準醫學方法可以治療高濃度Th9過敏症患者的過敏症。

“Th9 細胞有點像輔助性 T 細胞中的害群之馬,”資深作者、皮特醫學院風濕病學助理教授、醫學博士 Daniella Schwartz 說。“它們需要一個完美的事件風暴才能突然出現,而且它們的壽命不長,這使得它們很難研究。Th9 細胞的另一個奇怪之處是它們在沒有遇到抗原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功能。”

T 細胞在遇到病毒、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時會啟動,導致它們增加稱為細胞激素的發炎蛋白的產生,細胞激素透過 JAK-STAT 訊號通路控制一系列免疫反應。T 細胞的主要“開啟”開關是當 T 細胞受體識別抗原時,這是威脅的特定識別特徵。除了這種特定的活化形式之外,還有另一種稱為旁觀者活化的開關,它不涉及 T 細胞受體。

“旁觀者活化通常需要其他類型的危險信號來表示威脅,”施瓦茨說。“Th9 細胞的真正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即使沒有這些危險信號,它們也可以被活化。”

為了更多地了解 Th9 細胞如何在過敏反應中被活化,Schwartz 和她的團隊測量了來自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和健康志願者的 T 細胞中的 IL9,這是一種由 Th9 細胞產生的細胞激素,這是一種以乾燥、發癢的皮疹為特徵的過敏性疾病. 他們發現過敏症患者的 Th9 細胞對旁觀者的活化有反應,但健康志願者的 Th9 細胞則沒有。

Schwartz 解釋說:“這告訴我們,存在某種檢查點可以防止健康人體內 Th9 細胞的非特異性活化。” “在過敏患者中,我們假設檢查點崩潰了,所以即使沒有用抗原重新刺激細胞,你也會產生細胞激素。”

在大多數輔助性 T 細胞中,當抗原與 T 細胞受體結合時,這種高度特異性的識別過程會導致 T 細胞核中的 DNA 像線軸上的線一樣展開,打開編碼細胞激素產生的 DNA 區域,從而釋放一系列免疫反應。當威脅被消除時,就沒有更多的抗原來刺激 T 細胞受體,細胞就會關閉。但 DNA 結構保持開放,因此細胞為未來可能的相遇做好了準備。

 

Schwartz 和她的團隊發現 Th9 細胞具有不同類型的調節。這些細胞被稱為 STAT5 和 STAT6 的轉錄因子活化,它們與 IL9 周圍的開放區域 DNA 結合以活化該基因。不同尋常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DNA 會關閉,從而停止生產 IL9。

在健康族群中,這種打開和關閉機制就像一個檢查點,用於管理一直處於開啟狀態的免疫反應。但是當這個檢查點在過敏中崩潰時,DNA 保持開放,保持 IL9 基因開啟並驅動過敏性發炎。

在 Th9 驅動的過敏性氣喘小鼠模型中,使用一種名為託法替尼( tofacitinib)的藥物阻斷 JAK-STAT 信號,該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和其他發炎症性疾病,可改善疾病症狀

透過分析過敏性氣喘患者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 Th9 細胞濃度較高的患者 STAT5 和 STAT6 相關基因的活化程度更高。這一發現支持 Th9 可以作為生物標誌物來預測可能對 JAK 抑制劑產生反應的患者的觀點,為過敏症精準醫學指明了新方法。

鄭醫師補充:

不建議大家只要是過敏患者便投以這篇研究提到的治療藥物託法替尼( tofacitinib)給過敏患者,前提是驗出輔助型T細胞Th-9濃度高,才有實際治療效果。

以精準醫醫學的觀點來看,這篇研究的結果在臨床上的應用,將會幫助許多嚴重的過敏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經設法遠離過敏原但仍過敏發炎不止的人,這樣的治療給他們莫大的生機。

最後提醒大家:託法替尼( tofacitinib)藥價驚人,本地健保核價5毫克每顆400台幣以上,11毫克每顆800以上。

參考文獻:

 

  1. Aran Son, Francoise Meylan, Julio Gomez-Rodriguez, Zenia Kaul, McKella Sylvester, Guido H. Falduto, Estefania Vazquez, Tamara Haque, Moses M. Kitakule, Chujun Wang, Kalpana Manthiram, Chen-Feng Qi, Jun Cheng, Rama K. Gurram, Jinfang Zhu, Pamela Schwartzberg, Joshua D. Milner, Pamela A. Frischmeyer-Guerrerio, Daniella M. Schwartz. Dynamic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icenses STAT5- and STAT6-dependent innate-like function of TH9 cells to promote allergic inflammationNature Immunology, 2023; DOI: 10.1038/s41590-023-0150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女營養師搬新家突患阿茲海默…名字也忘了 掀開床墊「一片綠」抓到真兇!

2022-08-21

[周刊王CTWANT] 澳洲雪梨一名42歲女營養師絲基爾頓(AmieSkilton)健康狀態一直都很不錯,不但能跑完9公里路跑,還曾在6個月內發表完39次主題演講,沒想到5年前她搬到位於雪梨的新家後,突然出現過敏、體重爆增近10公斤症狀,甚至一度罹患第3型阿茲海默症,就連自己的名字也忘記。最後她才驚覺,原來導致這一切奇怪症狀的元凶,全是因為家中潮濕出現的黴菌,而她的床墊下早已被黴菌染成綠色。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2015年絲基爾頓與丈夫剛搬進位於雪梨的新家,當時她非常健康,不但剛剛完成了9公里的趣味路跑,還曾2次於美國的大型會議發表演說,搬入前6個月內也共發表了39個主題演講。沒想到搬入新家2個月後,她的身體突然出現明顯不適症狀。

「我注意到的第一個症狀是過敏,慢性過敏,我突然增加了10公斤」,絲基爾頓表示,她在搬入新家後除了體重增加,身體還莫名感到非常疲勞,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腦功能開始下降,不但記憶難以集中,還常常忘記鑰匙、錢包等物品位置,甚至連衣服也忘記怎麼穿、忘記機車停放的位置。最可怕的是,絲基爾頓在一次填寫表格時,突然忘記自己的名字怎麼寫;驚覺病情嚴重,她終於到醫院求診,並被診斷為第三型阿茲海默症(Type 3 Alzheimer's disease)。

然而醫院替絲基爾頓進行身體檢查時,血液檢測結果全正常,求助許多醫師也找不出症狀,直到2017年,她朋友的丈夫因為對黴菌過敏身體出現不適,才讓她驚覺自己很可能也是因為黴菌影響到身體。為此她找來專家進行評估,才得知原來自己的新家存在嚴重漏水狀況,由於淋浴間防水出現漏洞,因此每次有人使用時,洗澡水都會從地毯底下擴散到書房、臥室,雖然地毯表面看不出異狀,但掀開地毯、床罩後,卻發現床墊下早就長滿黴菌,一整片都被染成綠色。

發現狀況後,絲基爾頓氣炸找房產公司理論,怎料原來對方早就知道房產漏水,卻完全不處理「放任黴菌毒害住客」,還只顧著爭論誰要支付賠償費用。經過這件事後,絲基爾頓才知道自己屬於對黴菌具有易感性的人,這意味著接觸到黴菌時,她的身體會出現嚴重的發炎反應,甚至導致器官受損,而澳洲大約有25%的人口也屬於此類人。

如今絲基爾頓已經搬到新南威爾斯州新家,好在經過5年後,她的大腦功能已經恢復正常,身體也恢復健康,不再受到當初那些症狀困擾,她也因此事成為一名黴菌檢測員。

鄭醫師補充:

台灣是溫緩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因此許多住家也是黴菌生長的的溫床。嚴重長期的身體過敏,就是身體的慢性發炎,眾所周知,慢性發炎是許多慢性重大疾患的元兇,其中包含失智症,這篇報導就是一個例證。

怎樣知道自己對黴菌是否有過敏?透過抽血檢查,藉由完整的過敏原檢測是最直接的方法。

 

以下我把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關於黴菌過敏的相關資料(一般狀況)找出來給大家對照參考:

除了考慮您的身體徵象和症狀外,您的醫生可能會進行身體檢查以識別或排除其他醫療問題。用於識別過敏的測試包括:

 

  • 皮膚點刺試驗。該測試使用稀釋量的常見或疑似過敏原,例如在當地發現的黴菌。在測試過程中,這些物質會通過微小的刺孔塗抹在手臂或背部的皮膚上。如果您過敏,您的皮膚上的測試位置會出現隆起的腫塊(蜂巢)。
  • 驗血。血液測試,有時稱為放射性過敏吸附測試( radioallergosorbent test),可以通過測量血液中稱為免疫球蛋白 E (IgE) 抗體的某些抗體的量來測量您的免疫系統對黴菌的反應。血液樣本被送到醫學實驗室,在那裡可以測試它是否對特定類型的黴菌敏感。

 

如果您對黴菌過敏,當您吸入黴菌孢子時,您的免疫系統會反應過度。黴菌過敏會導致咳嗽、眼睛發癢和其他讓您痛苦的症狀。在某些人中,黴菌過敏與氣喘有關,接觸會導致呼吸受限和其他氣道症狀。

 

如果您對黴菌過敏,最好的防禦措施是減少您接觸引起您反應的黴菌類型。藥物可以暫時幫助控制黴菌過敏反應。

 

症狀

 

黴菌過敏會引起與其他類型的上呼吸道過敏相同的體徵和症狀。由黴菌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 打噴嚏
  • 流鼻涕或鼻塞
  • 咳嗽和鼻涕倒流
  • 眼睛、鼻子和喉嚨發癢
  • 經常流淚甚至不止
  • 乾燥,鱗狀皮膚

 

黴菌過敏症狀因人而異,從輕微到嚴重不等。您可能有全年症狀或僅在一年中的某些時間突然發作的症狀。當天氣潮濕或在黴菌濃度高的室內或室外空間時,您可能會注意到症狀。

 

黴菌過敏和氣喘

 

如果您患有黴菌過敏和氣喘,您的氣喘症狀可能會因接觸黴菌孢子而引發。在某些人中,接觸某些黴菌會導致嚴重的氣喘發作。氣喘的身體徵象和症狀包括:

 

  • 咳嗽
  • 喘不過氣
  • 呼吸急促
  • 胸部緊迫感

 

生活方式和家庭療法

 

為了避免黴菌過敏症狀,請採取以下措施:

 

  • 睡覺時關上窗戶,以防止室外黴菌進入。空氣中黴菌孢子的濃度往往在夜間最高,此時天氣涼爽潮濕。
  • 將室內濕度保持在 50% 以下,並杜絕家中的任何濕氣或水造成的傷害。您可以使用在許多五金店都有的小型濕度計測量相對濕度。
  • 如果您必須耙樹葉、修剪草坪或在堆肥周圍工作,請在鼻子和嘴巴上戴上防塵口罩,以防止黴菌孢子進入。
  • 避免在特定時間外出,例如暴雨過後、有霧或潮濕的天氣,或公佈的黴菌數量較多的特定時間。

梅約醫學中心參考原文來源: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old-allergy/symptoms-causes/syc-203515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剖腹產出生的嬰兒缺乏與自然產的嬰兒相同的健康細菌,但羅格斯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這些天然細菌是可以恢復的。

該研究發表在Med 期刊上

人類微生物群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菌、病毒、黴菌和其他微生物組成——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它們生活在我們的體內和體表。婦女在分娩和分娩期間自然地為嬰兒的無菌身體提供這些先驅殖民者,幫助他們的免疫系統發育。但是抗生素和剖腹產會干擾微生物的傳播,並且與肥胖、氣喘和代謝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在出生後的第一年追蹤了來自四個國家的 177 名嬰兒——98 名自然產,79 名剖腹產,其中 30 名在出生後立即用產婦陰道紗布擦拭。

實驗室分析發現,用母親陰道分泌物擦拭剖腹產嬰兒的微生物群與自然產嬰兒的微生物群接近。此外,母親在出生當天的陰道微生物群與她們身體的其他部位(腸道、口腔和皮膚)相似,這證實母親的陰道分泌物有助於細菌在嬰兒全身的移植。

這是第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證實恢復剖腹產嬰兒在出生時自然暴露於母體陰道微生物可以使他們出生後第一年的微生物群發育正常化。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是進行隨機臨床試驗,以確定微生物群正常化是否轉化為疾病保護。

羅格斯大學環境與生物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微生物學系教授、資深作者 Maria Gloria Dominguez Bello 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哪些細菌可以預防肥胖、氣喘和過敏以及潛在發炎的疾病。我們的結果支持以下假設,即獲得母體陰道微生物可使嬰兒的微生物群發育正常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大約 15% 的分娩需要剖腹產以避免危及母親或孩子的生命,但在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國、伊朗和中國等許多國家的城市超過 70%剖腹產出生。

鄭醫師補充:

過去大規模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寶寶因為出生沒有經過母親產道微生物菌群的洗禮,因此不管是腸道、口腔及皮膚的微生物菌群不向自然產的寶寶一樣有媽媽給的第一份禮物,因此免疫系統相對較不穩定且脆弱,容易罹患肥胖、氣喘及代謝疾病風險,甚至有更高機率地的發炎疾病發生率,然而這篇研究報導揭露了最簡單的逆轉之道,即用母親的陰道紗布分泌物擦拭新生兒的身體,即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太妙了,這樣的福音應該廣為宣傳,若能落實,不僅是標準的預防醫學,而且還可以幫助這些剖腹產率高居不下的地區,省下為數不小的衛生相關支出及照顧時間,一舉多得,影響深遠啊。

參考文獻:

  1. Se Jin Song, Jincheng Wang, Cameron Martino, Lingjing Jiang, Wesley K. Thompson, Liat Shenhav, Daniel McDonald, Clarisse Marotz, Paul R. Harris, Caroll D. Hernandez, Nora Henderson, Elizabeth Ackley, Deanna Nardella, Charles Gillihan, Valentina Montacuti, William Schweizer, Melanie Jay, Joan Combellick, Haipeng Sun, Izaskun Garcia-Mantrana, Fernando Gil Raga, Maria Carmen Collado, Juana I. Rivera-Viñas, Maribel Campos-Rivera, Jean F. Ruiz-Calderon, Rob Knight, Maria Gloria Dominguez-Bello. Naturalization of the microbiota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Cesarean-born neonates after vaginal seedingMed, 2021; DOI: 10.1016/j.medj.2021.05.00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研究發現,兒童期飲食中攝入長鏈omega-3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可能會降低其後罹患氣喘的風險,但僅限於帶有常見基因變異的兒童。這項由倫敦瑪麗皇后大學領導的研究與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南安普敦大學和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合作。

在英國,目前有110萬兒童(每11個人中有1個人)正在接受氣喘治療,大多數成人氣喘始於兒童期。NHS每年花費約10億英鎊用於治療和照顧氣喘患者。

倫敦皇后瑪麗大學的資深作者賽夫·沙欣教授說:“氣喘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病,​​我們目前不知道如何預防。不良的飲食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氣喘,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研究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快速評估”,評估飲食和氣喘,然後追蹤多年的孩童,看看誰患了氣喘,誰沒有氣喘。

“儘管我們不能確定多吃魚可以預防兒童氣喘,但是根據我們的發現,在英國,兒童食用更多的魚還是明智的,因為目前很少有人達到建議的攝取量。”

魚是特別令人感興趣的,因為它是長鏈omega-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豐富來源,它們具有抗發炎特性。

這項研究發表在《歐洲呼吸雜誌》(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該研究使用了來自英國大型出生世代“ 90年代的孩子”的數據,該數據招募了在1990年代初懷孕的母親,並一直對其後代進行追蹤。他們分析了7歲孩童魚的EPA和DHA攝取量(透過食物頻率調查表估計)與11-14歲新診斷的氣喘病例之間的相關性。

整個世代(4,543人)的人中,從魚類攝取的長鏈omega-3與氣喘無關。但是,研究小組更詳細地研究了具有特定基因組成的兒童。超過一半的兒童帶有脂肪酸去飽和酶( fatty acid desaturase,簡稱FADS)基因的常見變異,該變異與血液中的長鏈omega-3脂肪酸濃度不足相關。在這些兒童中,飲食中長鏈omega-3脂肪酸的高攝取量與氣喘風險降低有關。與長鏈omega-3攝取量最高的四分之一和最低的四分之一相比,罹病風險低51%。

此外,瑞典的一項獨立的出生世代研究(BAMSE)也肯定了這一發現。

由於他們只是發現了一種觀察關聯,所以研究人員告誡他們不能肯定地說,兒童時期攝取更多的長鏈omega-3脂肪酸可以預防隨後的氣喘發作。下一步是看看攝取更多的維生素是否也可以降低已經患有氣喘的兒童病情加重的風險。

該研究由Rosetrees Trust和Bloom Foundation資助。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惠康和布里斯託大學為90年代兒童提供了核心支持。

參考文獻:

Mohammad Talaei, Emmanouela Sdona, Philip C. Calder, Louise R. Jones, Pauline M. Emmett, Raquel Granell, Anna Bergström, Erik Melén, Seif O. Shaheen. Intake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childhood, FADS genotype, and incident asthma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21 DOI: 10.1183/13993003.03633-202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奈山的研究人員報告說,熟紅肉中存在的物質與兒童氣喘的增加有關。他們的研究發表在胸部(Thorax)期刊上,重點介紹了稱為高級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促發炎化合物,作為早期飲食風險因素的一個例子,該因素可能對預防發炎症性氣道疾病具有廣泛的臨床和公共健康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兒童氣喘的發病率有所上升。研究人員發現,生命早期建立的飲食習慣可能與氣喘有關,並可能與氣喘的未來發展有關。

研究人員檢查了2003-2006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2到17歲的4388名兒童,該調查是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一個計劃,該中心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一部分。它透過訪談和體檢來評估美國成年人和兒童的健康和營養狀況。

研究人員使用NHANES調查數據來評估飲食AGE和紅肉攝取頻率以及呼吸道症狀之間的關聯。他們發現,較高的AGE攝取量與氣喘罹患率顯著相關,重要的是氣喘會干擾睡眠和運動,並需要處方藥。同樣,非海鮮紅肉的高攝取量與氣喘睡眠干擾相關,也需要處方藥。

“我們發現,飲食AGEs的大量攝入主要來自非海鮮紅肉的攝入,與兒童氣喘風險增加有關,而與總體飲食質量或氣喘的確診無關,” Jing Gennie Wang說,醫學博士,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曾是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胸腔,重症監護和睡眠醫學研究員。

“研究確定影響兒童呼吸道症狀的飲食因素很重要,因為這些風險可以改變,並且可以幫助指導健康建議。我們的發現有望為將來的世代研究提供參考,以進一步調查這些特定飲食成分是否在兒童氣道疾病中影響例如氣喘等等。”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高級作者,肺腔,重症監護和睡眠醫學及兒科助理教授索納里·博塞(Sonali Bose)醫學博士說。

鄭醫師補充:

在兒科門診經常可以看到氣喘,氣喘發作多半在半夜,一旦發作對患者及其家人都是折磨,若能透過飲食的調整來降低氣喘發作,絕對可以做為疾病預防的飲食指引。

參考文獻:

Jing Gennie Wang, Bian Liu, Francesca Kroll, Corrine Hanson, Alfin Vicencio, Steven Coca, Jaime Uribarri, Sonali Bose. Increased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and meat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wheez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Thorax, Nov 2020 DOI: 10.1136/thoraxjnl-2020-21610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幾十年來,剖腹產的比例在全球的統計節節高升。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少於15%的分娩中執行該手術,以降低併發病和死亡率,但在大多數國家中,執行率仍偏高。與通過陰道分娩出生的孩子相比,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孩子患氣喘和其他免疫相關疾病的風險更高。剖腹產與後期疾病之間的聯繫已被認為是通過微生物作用來調節的。

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哥本哈根兒童前瞻性氣喘研究(Copenhagen Prospective Studies on Asthma in Childhood 簡稱COPSAC),哥本哈根大學、丹麥技術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剖腹產分娩如何導致腸道微生物菌叢失衡。在生命的頭6年與氣喘的發展有關。

研究人員使用成熟的哥本哈根兒童氣喘前瞻性研究(COPSAC2010)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生命第一年中多個時間點分娩方式對腸道微生物菌叢的影響,並探討了微生物菌叢的擾亂是否可以解釋在兒童時期與分娩方式相關的發生氣喘的風險。

僅當剖腹產嬰兒的1歲時腸道菌群仍帶有剖腹產特徵時,才發現氣喘風險增加。沒有剖腹產,即使在很早期就發現有更明顯的菌叢失衡,也與氣喘無關聯。

“即使微生物菌叢在1歲之前出現早期的明顯失衡,但這不一定會增加氣喘的罹患風險,假使微生物菌叢在一歲之前就已經夠成型的話。”這項研究的領導者Jakob Stokholm這麼說。

他繼續說:“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恢復剖腹產寶寶受干擾的微生物組的觀點,從而預防兒童的氣喘發生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為剖腹產與氣喘高危險群之間的已知聯繫提供了一種機制。哮喘:這是標準的連鎖效應,早期異常的腸道菌叢,然後無法成熟。”

哥本哈根大學教授SørenJ.Sørensen補充說:

“這項研究對於理解透過剖腹產分娩後微生物菌叢在氣喘發展的作用具有啟示意義,並且將來可能有潛力發展成新的預防策略和對早期腸道菌叢失衡的兒童進行有效的微生物菌叢標靶治療。”

參考文獻:

Jakob Stokholm, Jonathan Thorsen, Martin J. Blaser, Morten A. Rasmussen, Mathis Hjelmsø, Shiraz Shah, Emil D. Christensen, Bo L. Chawes, Klaus Bønnelykke, Susanne Brix, Martin S. Mortensen, Asker Brejnrod, Gisle Vestergaard, Urvish Trivedi, Søren J. Sørensen, Hans Bisgaard. Delivery mode and gut microbial changes correlate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hildhood asthma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12 (569): eaax9929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x992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鼻塞,瘙癢和打噴嚏-在歐洲有1.3億人患有花粉熱和其他形式的過敏性鼻炎。到目前為止,通常使用血液樣本或皮膚點刺( skin prick tests,皮下注射過敏原觀察後續是否有過敏反應)試驗來診斷這些疾病。後一種方法通常被認為特別不舒服,因為皮膚暴露於各種過敏原並用細針刺穿。許多患者-尤其是兒童-甚至發現驗血相當不愉快。

生物芯片技術診斷

TUM的環境醫學教授,Helmholtz ZentrumMünchen的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Claudia Traidl-Hoffmann現在與她的團隊一起測試了一種過敏性鼻炎的新診斷方法。科學家使用最初為血液樣本開發的方法研究了鼻抹片:隨著生物晶片技術的最新發展,從業人員已經能夠使用單個小血樣來測量112種不同變應原的抗體濃度。

Traidl-Hoffmann教授的團隊使用這種分子診斷技術來測量受試者血液和鼻分泌物中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的濃度。這些抗體在某些過敏反應中起作用。研究人員研究了對最常見的空氣傳播過敏原敏感或不敏感的個體,包括塵蟎鑄件,草花粉和樺木,榛子和榿木的花粉。

一系列過敏原的結果

對於相同的測試,血液和鼻腔塗片產生相似的結果:他們檢測到相同的過敏性敏化模式,即,身體對之產生免疫反應的同一組物質。所有空氣傳播的過敏原都是這種情況。先前的研究已經證明,在血液中和某些鼻過敏原的鼻分泌物中檢測到過敏抗體之間存在聯繫。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實了這種過敏原的廣泛相關性。

有潛力的溫柔方法

“通過鼻腔抹片進行過敏診斷的一大優勢是,與血液樣本或皮膚點刺試驗相比,它是小孩子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該年齡段的人,減敏治療很重要,因為過敏性鼻炎會發展成過敏性哮喘, ”克勞迪婭(Claudia Traidl-Hoffmann)教授說。PD的Stefanie Gilles博士補充說:“我們還相信,通過鼻抹片檢查,可以檢測到無法在血液樣本中檢測到的對某些過敏特異的IgE抗體。我們現在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以探索這一假說。”

鄭醫師補充:

IgE是急性過敏原檢測,慢性部分須看IgG,對年齡層小一點的過敏患者來說,採血經常讓家長及當事人煎熬,若是慢性集集性過敏原檢測都能透過鼻抹片來檢測,必能讓更多孩童的過敏狀況透過這項非侵入性的檢查過敏原的途徑了解個別體質,更好治療與控制。

參考文獻:

  1. Mehmet Gökkaya, Vera Schwierzeck, Karisa Thölken, Stephan Knoch, Michael Gerstlauer, Gertrud Hammel, Claudia Traidl‐Hoffmann, Stefanie Gilles. Nasal specific IgE correlates to serum specific IgE: First steps towards nasal molecular allergy diagnosticAllergy, 2020; DOI: 10.1111/all.1422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益生菌不能治療過敏氣喘

2019年8月2日 下午8:55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指出,很多家長在門診詢問市售益生菌對小孩過敏、氣喘有幫忙嗎?該不該給孩子服用?他整理最新醫療文獻及國外報導顯示,服用益生菌不但沒療效,少數甚至有副作用,台灣兒科醫學會臨床建議與指引也提到,「目前證據不支持益生菌可預防或治療氣喘與過敏性鼻炎」。陳敏恭建議,想要給孩子吃市售益生菌的家長,最好能先諮詢醫師,遵循醫師的建議與指導。
陳敏恭說,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服用市售益生菌對孩子效果非常有限。除非小孩是因疾病,經專業醫師評估後必須使用特別菌株的益生菌。他建議,靠均衡的飲食攝取,如蔬菜、水果、低糖優格,以及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來養活我們自己腸內固有的益生菌,就是所謂的「好菌,靠自己養」
陳敏恭表示,醫藥等級的益生菌可改善急性腸胃炎、便祕、腸躁症等,待急性症狀改善後即可停用;坊間宣稱益生菌可以改善鼻子過敏、氣喘或感冒。但今年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發布,鼻過敏和氣喘是英國常見的疾病,益生菌不但沒有療效,且少數人甚至有副作用;台灣兒科醫學會及最新醫學資料庫今年的研究也不建議益生菌用在預防感冒或治療氣喘與過敏性鼻炎。

鄭醫師補充:

看到電視及網路廣告資訊,不時強調益生菌補充,可以降低孩童過敏、改善氣喘及提升免疫力等等功效,但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及本地的兒科學會卻不約而同採不同的看法,搞了半天,我們給家裡的心肝寶貝吃了許久的益生菌是吃心酸的嗎?

比較保守安全的作法,是透過均衡的飲食及健康生活型態,例如蔬菜、水果、低糖優格,以及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來養活我們自己腸內固有的益生菌,即多攝取益菌生的食物來源。

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在2008年曾建議孕婦可以透過魚油及益生菌的補充,降低孩童過敏的發生率:

https://www.nhs.uk/news/pregnancy-and-child/probiotics-and-fish-oil-pregnancy-may-reduce-allergies-children/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health/pregnant-mothers-supplements-fish-oil-probiotics-peanut-allergies-children-decrease-risk-study-a8232866.html

至於孩童本身,透過益生菌的補充來改善氣喘過敏並不建議,除非有特殊的菌種針對個別的疾病才建議。我們怎麼知道吃哪一種益生菌或哪幾類的益生菌對小孩是真正有益的?其實醫師也不知道,除非透過相關的特殊免疫檢測,找出當事人體內免疫失衡的部分,針對個人免疫失衡的體質,否則說實話都是亂槍打鳥,有效算賺到,無效是司空見慣,運氣不好的還有副作用。提醒大家留意。沒有移除不友善的菌株,補充益生菌根本徒勞無功。

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曾針對益生菌是否能真正改善腸道菌叢失衡做過深入的研究,結果令人失望,因為大部分的益生菌補充都是過門不入,無法在腸道存活下來,因此透過相關移除步驟再補充量身訂做益生菌,改善腸道菌叢及提升免疫系統的健康,成功率較高: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5434753

相關文獻:

 

Personalized Gut Mucosal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to Empiric Probiotics Is Associated with Unique Host and Microbiome Features

 VOLUME 174, ISSUE 6P1388-1405.E21, SEPTEMBER 06, 2018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8.04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養品太香 恐增 胎兒過敏風險

記者劉嘉韻/台北報導

2019年3月12日 上午11:10

保養化妝品為了讓香味持久經常添加定香劑,最常使用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塑化劑。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孕婦使用乳液等滯留型保養或化妝品的種類愈多、使用頻率愈高,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MEP)濃度明顯上升,提高未來小孩的過敏風險、哮喘症狀。

國衛院從2012至2015年,針對台灣北中南東10家醫院生產的1676位孕婦,進行世代追蹤研究,於懷孕期間使用滯留型和沖洗型個人護理用品共11種的習慣,分析前、中、後三個孕期的尿液中MEP濃度。滯留型包括乳液、化妝品、唇膏、精油等;沖洗型則有沐浴乳、洗面乳、洗髮乳、洗手乳。

DEP 恐干擾內分泌

國衛院研究員王淑麗說,許多研究已證實,懷孕期間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可能造成內分泌干擾等影響健康效應。這次研究顯示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與滯留型產品使用明顯相關。以唇膏為例,一周使用超過4次,相較少於4次者,代謝物MEP濃度相差70%;精油方面,使用者比起完全沒使用的孕婦, MEP濃度同樣相差70%。

不過,洗面乳使用頻率高,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反而降低,王淑麗認為,可能是洗臉同時也洗去一些臉部保養或化妝品,以及洗臉也同時洗手,過去研究證實洗手可降低塑化劑濃度。

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明蒼建議,塑化劑大多為脂溶性,盡量使用無香味的肥皂清潔,才能有效去除80至90%滯留於皮膚的保養品,只用清水洗只能去除10%。

產品每周使用少於4次

雖然MEP不會累積於人體,但暴露濃度高可能增加代謝時間,提升上呼吸道發炎、氣喘症狀及肺功能下降等風險。她建議,孕婦最好別使用超過6種以上滯留型保養或化妝品,留意產品成分是否含塑化劑,每周使用頻率少於4次,同時注重臉部清潔及常用肥皂洗手,多喝白開水或多運動流汗,均有助於經由尿液、汗液排出體外。

鄭醫師補充:

讓香味持久經常添加定香劑,最常使用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屬於塑化劑,是環境賀爾蒙。體內有過量累積的環境賀爾蒙,可透過相關功能醫學檢測做客觀評估。除降低接觸外,增加運動劉案以及提升肝排毒的功能,也能有效降低環境賀爾蒙的負面效應。

2015年一項類似研究結果證實DEP暴露導致肺中過敏原特異性TH2 / TH17細胞的積累,增強繼發性過敏原記憶反應並促進過敏性哮喘的發展:

Exposure to allergen and diesel exhaust particles potentiates secondary allergen-specific memory responses, promoting asthma susceptibility

Brandt, Eric B. et al.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 Volume 136 , Issue 2 , 295 - 303.e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748065
 
類似研究結論也在2012年一篇歐洲的研究得到驗證:
Low dose diesel exhaust particle exposure exacerbates allergic asthma in young mice
Thomas AccianiEric BrandtPatricia PasturaGurjit HersheyTimothy Le Cra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中毛小孩多 研究:小Baby過敏機率越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2018年12月25日 上午11:58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寵物可能可以預防過敏!許多家庭因為害怕幼童成為過敏兒,所以不敢在家中養寵物。然而瑞典哥特堡大學日前的研究指出,小嬰兒成長時接觸越多家中寵物,未來發生氣喘、花粉熱和濕疹的機率會越低。哥德堡大學的助理教授比爾‧海瑟瑪(Bill Hesselmar)也表示,如果家中毛小孩鮮少待在室內,或不常與幼童互動,過敏的保護力可能會減弱。

家中寵物越多隻 保護幼兒過敏能力越強

 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若幼童較早與寵物接觸,稍後成長時較不容易罹患過敏症狀。瑞典哥特堡大學的研究團隊不免好奇,家中飼養越多毛小孩是否能提供更強的保護力?

研究團隊分析了兩份研究資料,其中一篇涵蓋了1,029名8-9歲孩童,顯示出生一年沒有與寵物互動的幼童罹患過敏的比例為49%,如果家中飼養一隻寵物則這項數值會降至43%,而飼養3隻寵物更降至24%。其中更有兩名孩童家中有5隻毛小孩,他們也都沒有過敏。

另一篇研究持續追蹤249名幼童出生後的情況直到8-9歲的年紀,發現出生一年沒有與寵物接觸的幼童罹患過敏的比例為48%,家中有一隻寵物為35%,如果寵物超過2隻以上則降至21%。

寵物抗過敏有「劑量效應」 農場孩童不易過敏

這些數據顯示出「劑量效應」,家中越多寵物,過敏保護力就越強。比爾‧海瑟瑪表示,這兩項研究最難人可貴的地方在於避免了取樣誤差,因為許多有過敏史的家庭通常不會飼養寵物。另外,過去其它研究曾指出,生活在牧場裡的孩童較不容易罹患過敏,他推測,生活在較多寵物的家庭如同一個「小型農場」,有較多接觸過敏原的機會。

毛小孩及早刺激免疫系統 出門玩耍也有保護力

根據《新科學人》報導,過敏發生的機率在20世紀中葉開始持續上升,然而原因仍然不清楚。比爾‧海瑟瑪認為,寵物身上的細菌會及早刺激人類的免疫系統,所以孩童長大後較不容易過敏。他也鼓勵,孩童小時後多與朋友出門玩耍,也能減少過敏發生。

參考資料:

1.

Hesselmar B et al. (2018) Pet-keeping in early life reduces the risk of allergy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PLoS ONE 13(12): e020847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08472

 

2.

The more pets you meet as a baby, the lower your risk of allergies.

 

鄭醫師補充:

讓寶寶從小在多樣性的微生物環境下長大,絕對有助於降低過敏的發生率,因為免疫系統可藉由不同微生物的刺激與訓練,提高免疫力以及降低過敏發生率。主要原因在於每個人體內大致皆存在兩種免疫力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由第一型幫助型T細胞(TH1)媒介的正常免疫防禦反應,負責感染性微生物的免疫防禦機轉與由第二型幫助型T細胞(TH2)媒介的過敏免疫防禦反應負責寄生蟲、叮咬蟲類、過敏原與刺激物對障壁層器官的傷害防治的反應。此兩種免疫力在同一人的體內是以天秤式的平衡來呈現,除了兩者互相拮抗外,尚會受到調節型細胞與其細胞激素調節,進而影響病人將來遺傳臨床疾病的表現與否。

    當病人遺傳到TH1媒介的正常免疫防禦反應不足時,病人會產生臨床免疫不全的症狀。當病人遺傳到TH2媒介的過敏免疫防禦反應過度時,病人會產生臨床上的過度敏感反應疾病。

 吃益生菌之所以會改善過敏體質的關鍵在於對TH2的訓練,說穿了,就是吃好的細菌幫助提升TH1,幫助TH1/TH2平衡。其實調控方向對的話,免疫力以及過敏都會改善。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過敏吃魚油補ω-3有幫助嗎?4類人食用前要注意,這樣吃更安心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8年10月12日 上午9:45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您也是早晚咳嗽、噴嚏停不了?動不動就眼睛癢、皮膚癢的過敏一族嗎?日前冰島大學發表於《歐洲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一篇論文就指出,研究發現嬰幼兒適度補充魚油,有助於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率。而此一研究發表,也讓許多民眾不禁想問,抗過敏吃魚油,補充Omage-3真的有幫助嗎?

吃魚油能降低過敏發生率?Omage-3不飽和脂肪有助抑制發炎

根據台灣氣喘衛教學的調查顯示,全台有7成人口有過敏問題,相當驚人!尤其是,秋冬季節轉化之際,受到氣溫、風向改變,導致空污變多的影響,更易誘發上述過敏症狀發生。因此,如何有效舒緩、減輕過敏不適,降低其發生頻率,自然也就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保養的一大課題。

到底服用魚油,對於緩解過敏症狀有沒有幫助呢?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科黃楀軒營養師表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其實魚油就是取自魚類體內的油脂,通常含有豐富的EPA、DHA等Omage-3不飽和脂肪酸。

而Omage-3不飽和脂肪酸,和易加遽身體發炎反應產生的Omage-6不飽和脂肪酸因結構相似的關係,因此在人體代謝中,會相互競爭、使用同一酵素。一旦Omega-6過剩,這些酵素便會被佔用,使Omega-3無法順利變成對人體有益的EPA跟DHA成分。

可偏偏現代人受到飲食西化、精緻化影響,日常飲食往往攝取過多易導致人體發炎的Omage-6脂肪酸。所以如果民眾能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適量Omage-3脂肪酸,並同時減少Omage-6脂肪酸的攝取量:自然多少能輔助達到抑制、避免身體持續產生發炎反應的作用。

因此,以客觀角度來討論,改變不當的致發炎飲食習慣,降低Omage-6脂肪酸的攝取;適度食用魚油補充Omage-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身體免疫機制因過敏原入侵、誘發身體出現發炎症狀的一連串反應,確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魚油≠萬靈丹,僅有保健功效 Omage-3每日不逾3公克

不過,黃楀軒營養師也提醒,即便魚油中富含的Omage-3有上述益處,但畢竟魚油不是藥品,更不是仙丹,僅是補充性營養素的一種,最多只能發揮保健功效。再加上,雖然目前國內外對於想要服用魚油緩解、改善過敏症狀的研究相當多;可偏偏這類研究難以排除個人體質及其他攝入食物的影響;且都不屬於大規模的研究、結論也不統一。

因此,還是建議民眾在魚油補充上應適量為宜,切勿誤信其有治療效果、過度攝取。至於使用量上,由於台灣政府單位沒有明確的數據,因此臨床上建議民眾補充、攝取時,參考美國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指示,Omage-3脂肪酸每日攝取量達1公克,最多不超過3公克的劑量即足夠。且由於魚油屬於油脂(脂肪)的一種,若民眾要補充,建議最好在飯後服用,更有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可偏偏現代人受到飲食西化、精緻化影響,日常飲食往往攝取過多易導致人體發炎的Omage-6脂肪酸。所以如果民眾能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適量Omage-3脂肪酸,並同時減少Omage-6脂肪酸的攝取量:自然多少能輔助達到抑制、避免身體持續產生發炎反應的作用。

因此,以客觀角度來討論,改變不當的致發炎飲食習慣,降低Omage-6脂肪酸的攝取;適度食用魚油補充Omage-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身體免疫機制因過敏原入侵、誘發身體出現發炎症狀的一連串反應,確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服用魚油恐影響血液凝結 這4類人使用前要當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魚油具有稀釋血液、影響血液凝結的效果。因此,臨床上不建議有特殊疾病病史及下列4類狀況的朋友,在未諮詢醫師、藥師意見下自行濫服:

 第1類/有凝血功能不全問題者:

 魚油會稀釋血液、影響血液凝結,為避免受傷後傷口不易癒合、復原。所以建議有凝血功能不全問題者,例如,血友病病友要忌服魚油。

 第2類/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民眾:

 因魚油會和有抗血液凝結效果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故患有肺栓塞、血栓型中風、心律不整、心臟病等疾病,需要服用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藥物的病友,也不建議使用魚油,以免影響藥效、導致病情惡化而不自知。

 第3類/近期有拔牙需求者:

 除此之外,為避免影響凝血功能、增加出血機率。有拔牙、植牙需求的朋友,在術前1~2周前也建議停用魚油為佳。而拔牙後也應視傷口復原狀況,經醫師許可後再吃。

 第4類/即將臨盆的孕產婦:

 最重要的是,孕期間有不正常出血、需要安胎的孕媽咪,或是鄰近預產期的婦女,更要避免服用魚油補充劑,才不會導致生產時大出血、傷口不易癒合的情況發生。

想補充Omage-3不飽和脂肪酸?除了魚油,這樣吃也有幫助

除了上述族群不宜亂吃魚油補充劑外,黃楀軒營養師也提到,其實除了服用魚油補充劑外。想要補充DHA、EPA等Omage-3不飽和脂肪酸,日常生活中養成每週1~2次,將蛋白質攝取來源從肉類換成魚類。

譬如,每100公克含有4000毫克DHA、2000毫克EPA的鯖魚。或是,每100公克含有3000毫克DHA、1500毫克EPA的秋刀魚;甚至中西式料理都能取得的鮭魚,都是很好的替換補充選擇。

至於茹素的朋友,則建議可適度食用含有次亞麻油酸(ALA)成分的亞麻仁、亞麻仁籽油,雖然其轉化為DHA、EPA的效率沒有那麼高,但也是不錯的選擇。或是,多食用富含DHA的海藻類食物,也是另一補充來源。

鄭醫師補充:

 茹素的朋友,除了亞麻仁油外以及海藻油外,還可以透過核桃油、芥花油或者是印加果油來補充ω-3。關於印加果油富含ω-3的相關資料請參考:

Character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a novel vegetable source of omega-3 fatty acids, sacha inchi (Plukenetia volubilis L.) oil

參考文獻:

Clausen M, Jonasson K, Keil T, Beyer K, Sigurdardottir ST. Fish oil in infancy protects against food allergy in Iceland—Results from a birth cohort studyAllergy2018;73:1305–1312. https://doi.org/10.1111/all.1338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發現 九成五慢性鼻竇炎患者缺乏維生素D

 

2018年10月8日 上午11:10

台中市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療團隊研究發現,慢性鼻竇炎患者,普遍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推論因此容易導致鼻竇炎復發或轉趨嚴重,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強調,患者不能盲目自行補充維生素D,應經過抽血檢驗,依不足數值調整補充劑量,以免因服用過量,產生副作用。(寇世菁報導)

台中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表示,維生素D能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生長發育,還有助維持神經、肌肉生理功能。但團隊研究發現,維生素D還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尤其對鼻竇炎患者很重要。陳忠雄說,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從四十一位經藥物治療成效緩慢,進行手術治療的鼻竇炎患者血液中,化驗維生素D濃度,驚人發現,全都低於正常值,經過分析,推論出缺乏維生素D,極可能是鼻竇炎患者病情轉趨嚴重的原因之一。四十一位手術治療鼻竇炎的成年患者中,二十六位有鼻竇息肉,維生素D的血液濃度平均20ng/ml,最低7.4ng/ml;另外十五位無鼻竇息肉患者平均21ng/ml,最低12.8ng/ml,而一般人的正常數值為30ng/ml。數據顯示,鼻竇炎越嚴重的病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越低。一位就讀大學的十八歲女性患者,三年前第一次手術治療鼻竇炎,半年後又復發,其間又手術兩次,檢驗發現,維生素D血液濃度23.7ng/ml。另一位四十七歲男性患者,長年為鼻竇炎所苦,手術切除鼻竇息肉,維生素D血液濃度竟低到7.4ng/ml。

陳忠雄分析,感冒、鼻竇炎、鼻竇息肉、嚴重鼻竇炎、開刀治療,是鼻竇炎致病和治療的進程,從這次的研究中發現,患者血中維生素D濃度的確影響病情的嚴重度,換句話說,因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與罹患鼻竇炎及惡化有密切關係,這是中台灣醫院中首次提出的研究論文,將在近期耳鼻喉科醫學會中發表,供國內外醫界參考。醫師提醒,鼻竇炎患者要補充維生素D,不能盲目自行服用,要抽血檢驗,確定維生素D濃度數值後,由醫師調整適當的補充劑量,才不會服用過量,造成副作用。如果是輕微維生素D不足,可從鮭魚、牛奶、雞蛋、菇類、大豆等食物中加以補充。

鄭醫師補充:

維生素D缺乏與慢性鼻竇炎有關嗎?其實類似的研究國外也有研究證實,並有專書發表:

Woodworth BA, Poetker DM, Reh DD (eds):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 Adv Otorhinolaryngol. Basel, Karger, 2016, vol 79, pp 86-90
 
長期為慢性鼻竇炎所苦的患者,最好透過血液檢測,了解自身是否有維生素D不足的狀況,透過飲食調整及營養療法來積極改善,減少復發。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組織胺不耐受?
組織胺不耐受不是對組織胺的敏感性,但表明你有過量過多的組織胺。
組織胺是一種化學物質,負責一些主要功能:
  • 將信息傳達給大腦
  • 觸發釋放胃酸以幫助消化
  • 作為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在受傷或過敏反應後釋放

當組織胺水平過高或無法正常分解時,它會影響您的正常身體機能。

組織胺與常見的過敏反應和症狀有關。換句話說過敏症狀與組織胺不耐受症狀相仿。

雖然它們可能會有所不同,組織胺不耐受相關的一些常見反應包括:

在更嚴重的組織胺不耐受的情況下,您可能會遇到:

 
什麼原因導致組織胺濃度過高?
正常狀況下您會自然地產生組織胺和他的分解酶,二胺氧化酶(DAO)。DAO負責分解你從食物中攝取的組織胺。
如果你患有DAO缺乏並且無法分解組織胺,你可能會產生不耐受。
您的DAO酶濃度可能受到影響的一些原因包括:
  • 阻止DAO功能或阻止生產的藥物
  • 胃腸道疾病,如腸漏症和發炎性腸道疾病
  • 含有組織胺的食物會導致DAO酶功能不正常
  • 阻斷DAO酶或引發組織胺釋放的食物

細菌過度生長是造成組織胺不耐受的另一個因素。當食物沒有被適當消化時,細菌就會生長,導致組織胺過量產生。正常水平的DAO酶不能分解體內組織胺水平的升高,引起反應。

飲食控制組織胺水平

要避免的食物

健康的飲食中含有中等程度的組織胺。然而,有一些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會引發炎症反應和其他負面症狀。

富含組織胺的食物有:

還有許多食物會引發體內組胺釋放,例如:

阻止DAO生產的食品包括:

吃的食物

如果你有組織胺不耐受,在你的飲食中加入低組胺食物可以幫助減輕症狀。沒有無組織胺飲食這樣的東西。在消除飲食中的食物之前,請諮詢營養師。

一些組織胺含量低的食物包括:

診斷組胺不耐受
在達到診斷之前,您的醫生將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的疾病或過敏症。
醫生也可能建議您執行消除飲食療法 約14至30天的時間。這種飲食需要你去除任何高組織胺或觸發組織胺的食物,並慢慢重新引入它們以觀察新的反應。
您的醫生也可能會採集血樣來分析您是否存在DAO缺乏症。
另一種診斷組胺不耐受的方法是通過刺破試驗一個2011研究檢視了刺破試驗的對於組胺不耐受診斷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刺破了156人的皮膚並使用了1%的組織胺溶液。對於疑似組胺不耐受的患者,刺破試驗陽性率為79%,顯示在測試區域有一個小的紅色,發癢的腫塊,在50分鐘內無法消退。
組織胺不耐受會導致不舒服的症狀,但可以用低組織胺飲食治療。
組織胺不耐受不應該是自我診斷的,因為其症狀與其他過敏原,疾患或感染相似。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患有不耐受症狀或症狀不規律,請諮詢醫生。

參考文獻:

  • Kofler L, et al. (2011). Histamine 50-skin-prick test: A tool to diagnose histamine intolerance. DOI: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經地位高 家中易有過敏兒

中時電子報
鄭郁蓁╱台北報導
2018年7月26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

國健署調查,國內每2個5歲以下小孩,就有一個是「過敏兒」,且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平均收入越高,兒童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率也越高。此外,過敏原因和交通空氣汙染成正比,汙染越嚴重的都會區,孩童發生濕疹、過敏性鼻炎,以及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都比鄉村還高。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昨天舉辦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數據與政策論壇,並公布「台灣出生世代研究」相關研究,經過13年追蹤兩萬多名新生兒健康狀況分析。

國家衛生研究院專案助理研究員溫慧茹指出,約5成孩童在5歲前曾被醫師診斷至少有1種過敏性疾病。其中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孩童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率較高,父母親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上的孩童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率近6成,遠超過高中職以下;且雙親平均收入平均高於5萬以上家庭,也遠比未滿5萬還高。

此外,第一胎、未食用母乳、以及沒有兄弟姊妹的家庭,孩童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率也較高。

溫慧茹認為,社經地位高的父母,除了因帶孩子就診的比例較高,發現患病機會多,也和經濟能力許可,較常購買清淨機等保持家裡清潔度較高有關。她指出,若孩童長期處於無菌、無汙染的環境,反而容易誘發容易導致過敏體質的免疫反應;第一胎和兄弟姊妹較少的孩童也是因為生活在類毒素較少的環境,反而容易過敏。

鄭醫師補充:

過敏,越先進過家,比例越高。父母收入越高,比例越高。聽起來很匪夷所思,但如果了解人體的免疫系統機制,就會恍然大悟。關鍵在於太乾淨,缺乏微生物刺激。我們常說病從口入,但沒有適當多元的微生物從口入來刺激以及訓練腸道免疫平衡,則難以幫助免疫系統健全平衡,過敏、自體免疫疾病或者重大感染疾病發生率反而較高。這些都有文獻研究支持。

如何改善或者預防?多接觸大自然環境(多元微生物),常曬太陽(維生素D),補充益生菌(健康的微生物來源刺激)甚至是OMEGA-3(頭好又幫助身體抗發炎),都是簡單又有效的實際可行做法。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女全身癢長濕疹 醫師檢查耳垂真相終於大白!

2018/06/24 08:28:0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不少人都會配戴飾品,但專業醫師提醒,若出現全身搔癢、濕疹,當心恐是對飾品過敏,引發全身過敏反應,不得不慎。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鳳玲在國泰醫訊發表文章《飾品的過敏》,她分享,有一位17歲女孩到門診,說全身搔癢已有好幾個禮拜、擦藥吃藥都不見好轉。

林鳳玲看了這名女孩身上的疹子,很多米粒大小般的濕疹,遍佈在大腿、軀幹與上肢,這麼多濕疹難怪奇癢無比;一邊檢查一邊詢問可能的過敏原,包括寵物、植物、使用的保養品等,始終問不出所以然,直到檢查她的耳垂,這時才真相大白!

在耳垂部位有一塊從耳環周圍開始擴散的、範圍更大的、發炎更厲害的、滲著汁液的濕疹!林鳳玲寫道,原來女孩最近趁著連續假期穿了新耳洞,一開始用的醫療鋼耳環都沒事,換成自己購買的耳環後開始出現對金屬過敏的濕疹皮膚炎,進而誘發全身過敏反應,形成現在全身濕疹變化。

林鳳玲指出,首飾的過敏可以出現在耳垂(耳環)、手指(戒指)與脖子(項鍊),在飾品接觸到的皮膚會奇癢無比、發紅甚至起水泡的急性濕疹變化,可能形成皮膚變厚,色素沉澱的慢性濕疹。有時候皮膚炎會蔓延到非接觸的部位像是手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她說,大部份的首飾過敏是由於對金屬鎳的過敏而產生,在一些不是那麼貴重的飾品,鎳常常被當成基底的金屬和金或銀一起焊接,用來增加飾品的強度或改變其顏色。單看首飾的外觀,是無法得知是否有含鎳的成分,很多飾品多多少少還是有鎳的成分,除非是醫療鋼、18或24K黃金、或純銀,如果有對鎳過敏者,飾品就該盡量選擇上述的產品。

至於要治療接觸性皮膚炎,除了給予濕疹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移除含鎳的飾品。「我請女孩拿掉耳環,並給予一些藥膏與止癢藥物,一週後身上疹子幾乎都已經消失,耳朵的溼疹也消失了」。林鳳玲提醒,青少年利用連續假期穿耳洞,或愛美民眾配戴各種飾品相當普遍,若懷疑金屬過敏者盡量選用不易過敏的耳針與飾品,如果一定非得使用含鎳的耳環,可以考慮用塑膠材質覆蓋,都是能避免金屬過敏的方式。

鄭醫師補充:

金屬飾品引發過敏反應,在臨床上不時看得到,症狀與一般過敏都一樣,移除過敏原,是治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根據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大部分是對鎳過敏:

https://www.webmd.com/allergies/nickel-jewelry-allergy#1

一旦確認對鎳過敏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避開鎳的接觸,除耳環外,戒指、項鍊、鼻環、舌環、臍環外,有時候像是牛仔褲的腰扣若直接接觸皮膚,也可能導致過敏,提醒大家。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我們談到哺餵母乳的好處,總會帶到可以降低過敏的風險,然而這還是有爭論的。根據最新發表於過敏以及臨床免疫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一項研究發現:哺餵母乳不僅無法降低氣喘以及過敏的風險,相對來說,花粉熱以及濕疹的罹患風險還比較高,怎麼會如此?

之所以發展成過敏或者氣喘,關鍵在當事人的基因、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型態。對過敏而言幾個生活型態的危險因子已被學界證實,例如吸菸等等。但是在哺餵母乳這個變數上,不同研究結論並不一致,有些研究認為餵母乳可以降低氣喘及過敏風險,有些研究則不認同,甚至是增加風險。

這項研究主要針對哺餵母乳對於氣喘、花粉熱以及濕疹的影響,從超過33萬位英國的中年人的自我報告數據做分析,算是蠻大規模的研究。

研究主持人Weronica Ek研究發現餵母乳的寶寶增加花粉熱以及濕疹的風險,對於氣喘則沒有任何的保護作用。研究也發現氣喘罹患率,社經地位愈高的族群風險越低,但花粉熱罹患風險反而增加,這部分與衛生假說一致,也就是說被診斷有過敏的人從小生長在較乾淨的環境,與童年接觸多樣性的微生物機會較低有關研究同時也發現BMI值越高,氣喘、花粉熱以及濕疹風險越高,換句話說,過敏與肥胖有直接相關。但出生時體重較高的人,過敏相關疾病風險降低。換句話說,出生時重,長大不要過重比較健康。

研究人員強調餵母乳對小孩的健康益處仍是明顯的,只是透過這項觀察報告想更了解哺餵母乳與過敏相關疾病的發生關聯到底為何。

我認為過敏的發生與預防不能單靠母乳的哺餵,瞭解當事人的過敏原以及發炎狀況,透過飲食、生活型態以及營養的相關整合調控,才是過敏改善的真正關鍵。母乳哺餵時期只是暫時不接觸過敏原,不吃母乳後,環境以及飲食的變數加入後,過敏的狀況才會真正浮現。

參考文獻:  

  1. Ek. Weronica E, Karlsson Torgny, Azuaje Hernandez Carlos, Rask-Andersen Mathias, Johansson Åsa. Breastfeeding and risk of asthma, hay fever and eczema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7; DOI: 10.1016/j.jaci.2017.10.02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生過敏可能被治癒!乳桿菌將成為救星

食力
2017年9月12日 下午2:5

2017年8月墨爾本莫道克兒童研究院(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MCRI)一項研究,發現把少劑量的花生粉摻入高劑量鼠李糖乳桿菌,能讓具花生過敏的兒童長時間地不再產生花生過敏反應。

撰文=張越評

澳洲一項新研究,將可能成為醫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讓世界上具花生過敏症狀的兒童得到治療,除此之外,也將可能可以適用於其它的食物過敏症狀。

2017年8月墨爾本莫道克兒童研究院(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MCRI)一項研究首次證明,可能有長期抑制過敏反應的治療方式。研究團隊於2013年開始,讓28名過敏兒童在18個月的時間內,每日攝取一次花生粉,並逐日增加花生粉劑量;這一治療方式將少劑量花生粉摻入高劑量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給兒童服用。

這種乳桿菌普遍存在於優酪乳中,並且具有逐漸減輕過敏現象的潛力,團隊負責人Mimi Tang教授便將花生粉和乳桿菌混合,希望它能讓兒童的免疫系統能逐漸接受越來越大劑量的花生粉。
實驗進行18個月後,發現相較沒有攝取到乳桿菌的安慰劑組並未產生明顯效果;攝取乳桿菌的組別中,則有82%的兒童果真開始能自由攝取含花生的食物而不產生過敏現象;後續研究人員4年後追踪、再測試這一治療方式的效期,發現仍有近7成的兒童保有吃花生而不過敏的能力。

現今,全世界約有2.5億人口正受食物過敏所苦,而這個數字也在過去20年裡增加了3倍以上,其中花生作為成長速度最快,又是食物過敏死亡案例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Mimi Tang教授說「這代表,我們或許正在做出一項突破與改變,讓花生過敏,甚至所有食物過敏的兒童能夠開始正常地生活。」

由Mimi Tang教授引領的MCRI帶起了這項突破,用逐步引入過敏原與高劑量益生菌的方式,提供克服食物過敏的藍圖,但是否能夠實際運用於臨床,還待更大規模的臨床實驗配合。Mimi Tang教授表示,MCRI自2016年起也已從一項投資中獲得800萬澳元資金,並期望能在未來5年完成實驗,帶著花生過敏的兒童從此擺脫噩夢。

鄭醫師補充:

熟知營養醫學領域的專業都知道,益生菌可以透過腸道淋巴組織的接觸,調整免疫系統,降低身體因未發炎或者過敏產生的細胞激素,進一步調整過敏或者發炎的體質。

少量的花生攝取,再慢慢增加攝取量,本來就是降低花生敏感的治療方式,現在再加上特定菌株的益生菌調控,效果當然加倍。

然而益生菌的菌種以及菌株,對於不同的人的免疫調控效果不盡相同,最理想的益生菌種補充,是透過抽血檢測,先瞭解當事人的免疫系統失衡狀況,再針對免疫失衡的結果予以量身訂作的客製化益生菌,效果最佳。

類似研究參考文獻: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13456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mcri.edu.au/news/research-trial-shows-evidence-cure-may-be-possible-peanut-allergy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針對超過9000名以上的懷孕婦女的追蹤研究發現:孕期攝取糖分過多,小孩日後罹患過敏以及氣喘的風險明顯上升。這份研究刊登於歐洲呼吸期刊(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研究方式簡單來說,針對孕婦的糖攝取量做紀錄分析,之後在小孩七歲時再調查其過敏的狀況交互比對。

詳細的數字為如下:

攝取糖最多的20%的,跟攝取糖最少的20%孕婦相較,過敏罹患率增加38%。而且在特定的分析過敏原分析中,73%的有超過兩種以上的過敏原。更可怕的是氣喘性的過敏增加101%。

儘管研究人員無法藉由這項實驗分析馬上斷定是吃糖太多,導致孩童過敏,但仍建議孕婦於孕期應限制糖的攝取,降低孩童過敏及相關疾病的風險。日後,研究團隊想設計減少孕婦糖的攝取,看是否能降低孩童氣喘或者過敏的發生率,進一步確認。

參考文獻:

  1. Annabelle Bédard, Kate Northstone, A. John Henderson, Seif O. Shaheen. Maternal intake of sugar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hood respiratory and atopic outcomes.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7; 50 (1): 1700073 DOI: 10.1183/13993003.00073-20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好憂鬱 10大警訊看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1) 經常鼻子發癢、猛搓鼻子,甚至搓到脫皮/

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只要進出冷氣房或溫差大的早晨夜晚,鼻子容易搔癢難耐、狂流鼻水,症狀如果嚴重到無法專心工作、上課或睡眠,為了避免過敏災情持續擴大到其他症狀例如氣喘,建議要就醫。

2) 熊貓眼/

黑眼圈也可拿來「算病」? 的確,黑眼圈跟過敏嚴重度有相關性,台大醫院研究發現,67%過敏性鼻炎孩童有黑眼圈,且下眼袋的顏色較黑,面積也較大。

3) 鼻塞很久都沒好/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個多星期會好,如果持續鼻塞很久沒好,很可能是過敏所致,若沒就醫用藥,容易併發鼻竇炎、長鼻瘜肉(反覆的發炎反應,讓組織增生,嚴重時會阻塞氣道,使呼吸不順暢)、睡眠障礙、氣喘或頭痛。

4) 呼吸時有咻咻聲/

一般來說,氣道受阻時會產生咳嗽、胸悶有壓迫感、喘鳴,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咻咻的聲音,尤其運動過後更明顯,且經常反覆發作,很可能是氣喘,請趕緊就醫檢查。

5) 皮膚癢到不行/

皮膚發癢,抓到停不下來,搔抓引起疹子,疹又導致癢,惡性循環,如果是發生在孩童身上,當心得了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濕疹,建議找醫生好好治療控制病情,以免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6) 蕁麻疹/

有一種癢,皮膚會出現膨疹,很像被蚊子叮過之後的腫塊,一段時間會消退。大人小孩都可能得,那就是蕁麻疹,雖然國內外指出約20%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會得一次,那不表示可以輕忽。如果皮膚腫脹發生在比較深層的部位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萬一發生在喉嚨,有可能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建議找醫生看診,找出過敏原,並配合用藥治療,改善症狀。

7) 失眠/

長期失眠會扼殺生活品質、工作表現,所以當發現長期咳嗽、鼻塞、眼睛癢、皮膚癢等各種過敏症狀已經惡化到影響睡眠時,就是該看醫生的時候了。

8) 很難專心且很沒耐性/

過敏與過動確實有關係。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孩童跟一般孩童相比,有過動症的比率高出2.8倍,更且,如果把過敏治療控制好,過動的情形也能大幅改善。尤其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常會伴隨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結膜與眼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耳朵也癢、不斷打噴嚏,手很容易在臉上摸來摸去,渾身不舒服,動來動去,不僅很難專心,脾氣也變得不太好,超沒耐性

9) 疲倦無力/

長期因過敏症狀干擾睡眠、體力透支,就容易精神不濟;過敏反應也可能讓免疫系統過亢,也會讓人疲累;此外,如果有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也可能讓你昏沉嗜睡,如果持續覺得自己倦怠無力,建議回診跟醫師或藥師尋求協助。

10) 情緒長期低落、憂鬱/

這是真的,過敏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連情緒也跟著賠上。最近歐洲有項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失衡,不僅容易患有過動症,也容易出現憂鬱、自閉傾向,這篇研究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期刊。不論大人或小孩,如果經常飽受過敏症狀折磨,建議找醫生商量,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讓症狀有機會獲得緩解,重拾生活品質。(本文摘自/跟著天氣養生/康健出版)

鄭醫師補充:

不要小看過敏,長期過敏就是讓身體長期發炎,身體長期慢性發炎,慢性病容易上身,其中也包含慢性疲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及憂鬱症等等。

一般門診看過敏,大多只是藥物控制症狀,因此有藥時,症狀緩解一點,沒藥的話,症狀反覆發作,而且長期服用抗組織胺或者類固醇,還容易導致身體其他負擔以及後遺症,這是許多長期服藥者始料未及的親身體驗。

建議有過敏體質者,務必透過完整的過敏源分析(含急性及慢性),一般醫療院所只能提供急性過敏源分析,但往往找不到明顯的過敏原,因為大部分的過敏患者,其過敏原其實是來自於經常接觸慢性過敏原所致。

隔離過敏原之後,再透過營養療法(包含益生菌)整合來改善,效果更佳。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