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神科看診先修班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精神衛生法三讀 強制住院須法官裁定

2022年11月29日

台灣近年精神疾病的社會案件頻傳,包含北捷隨機殺人、小燈泡事件、鐵路殺警案、口罩殺人案等,引發社會議論。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修正精神衛生法部分條文,刪除現行條文中對於嚴重病人「得僅經其保護人同意」等規定,落實病人知情同意權。新法也明定,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原則並採參審制,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

由於新法牽涉跨部會,溝通協調層面甚廣,三讀通過條文明定,精神衛生法施行日期,除強制社區治療、強制住院治療條文及對應罰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訂定,其餘條文自公布後2年施行。

精神衛生法於民國79年公布施行至今,雖然期間歷經4次修正,但逾10年未大修。

為鞏固社會安全網並呼應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及兒童權利公約(CRC)精神,行政院會今年1月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5大重點包含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積極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多元社區支持、精進病人協助及前端預防,強化病人通報及建立危機處理機制、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及病人權益保障。

為落實病人知情同意權,醫療過程應提供可理解表達方式,新法刪除現行對嚴重病人「得僅經其保護人同意」、「得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等規定,並明定精神照護機構若因醫療需要,經病人同意而限制居住場所或行動,應遵守相關規定並於最小限制範圍。

現行精神衛生法明定,精神疾病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由中央主管機關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審查。為保障嚴重病人權益,三讀通過條文明定,強制住院改由法官裁定,審查會應協助指定精神醫療機構,向法院提出嚴重病人強制住院或延長強制住院聲請,並協助法院安排審理。

 

三讀通過條文明定,法院裁定採參審制,組成包含法官、精神科專科醫師、病人權益促進團體,且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若經2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鑑定嚴重病人有延長強制住院必要,精神醫療機構應於屆滿14天前向法院聲請裁定延長,但聲請裁定次數以一次為限,延長日期不得超過60天。

報導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E7%B2%BE%E7%A5%9E%E8%A1%9B%E7%94%9F%E6%B3%95%E4%B8%89%E8%AE%80-%E5%BC%B7%E5%88%B6%E4%BD%8F%E9%99%A2%E9%A0%88%E6%B3%95%E5%AE%98%E8%A3%81%E5%AE%9A-033311640.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沿著一個人的染色體排列的 DNA 字母中罕見和常見的差異可以解釋大約三分之一的被診斷為強迫症 (OCD) 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 2,000 多名被診斷患有強迫症的瑞典出生個人的基因組數據。他們的結果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上,不僅可能改變科學家如何看待基因組學在強迫症中的作用,而且可能會改變新療法的開發方式。

該研究由伊坎西奈山精神病學教授 Dorothy Grice 醫學博士實驗室的科學家領導。

影響大約 2% 的美國人,強迫症描述了一系列潛在的終生和使人衰弱的症狀,最明顯的是強烈和令人痛苦的反復出現的想法和行為。儘管科學家們尚未找到 OCD 的確切原因,但多項研究表明,多種基因組和環境因素可能在該疾病中發揮作用。例如,據估計,25% 到 50% 的強迫症行為風險可能歸因於人群中個體之間的基因組差異。

在格賴斯博士實驗室研究員 Behrang Mahjani 博士的帶領下,研究人員比較了 2,090 名瑞典出生的強迫症患者的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通常在一個人的染色體中發現的微小 DNA 拼寫差異。 包含4,567 個參與者,使其成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初步結果支持先前的研究。大約 29% 的強迫症風險歸因於患者和對照受試者之間 SNP 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中的大約 90% 在整個一般人群中普遍觀察到然而,研究人員還發現,大約 10% 的風險可能與罕見的基因組差異有關,這在之前的研究中是沒有發現的。進一步的分析表明,與強迫症相關的 SNP 分佈在患者的染色體上,表明多個基因組差異結合起來影響風險。總的來說,結果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強迫症風險可能部分是由整個基因組隨機發生的變化而不是幾個自然選擇的“熱點”驅動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種對強迫症的新觀點突出了罕見的基因組差異在強迫症風險中的重要作用,並可能改變科學家研究這種疾病以開發新治療方法的方式。

鄭醫師補充: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即單核苷酸多態性,是由於單個核苷酸改變而導致的核酸序列多態。一般來說,一個 SNP 位點只有兩種等位基因,因此又叫雙等位基因。SNP 在人類基因組中的發生頻率比較高,大約平均每 1000 個鹼基中就有一個多態位點。有些 SNP 位點還會影響基因的功能,導致生物性狀改變甚至致病。

目前的基因檢測報告,對於SNP拼寫差異造成的相關健康風險著墨不多,但以強迫症來說,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SNP多點拼寫差異結合起來的效應,可能是強迫症的高風險體質,如有更多的研究確定這樣的推論,必然有更好的針對性療法會被研究探討。現在臨床上,強迫症藥物建議都是以高劑量的抗憂鬱劑來當第一線藥物選擇,療效不佳的話,還會被加上抗精神病藥物。 對許多藥物耐受性不佳、療效不好或者容易衍生副作用的患者而言,真是身心的雙重煎熬。

期待相關的基因研究與更直接的強迫症療法能早日面世。

參考文獻:

Behrang Mahjani, Lambertus Klei, Manuel Mattheisen, Matthew W. Halvorsen, Abraham Reichenberg, Kathryn Roeder, Nancy L. Pedersen, Julia Boberg, Elles de Schipper, Cynthia M. Bulik, Mikael Landén, Bengt Fundín, David Mataix-Cols, Sven Sandin, Christina M. Hultman, James J. Crowley, Joseph D. Buxbaum, Christian Rück, Bernie Devlin, Dorothy E. Grice.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ontribution of Liability to OCD From Alleles Across the Frequency Spectrum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1; DOI: 10.1176/appi.ajp.2021.2101010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心理與神經科學研究所(IoPPN)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穎的研究工具已經確定了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症狀與不良臨床結果之間的聯繫。

負性症狀可能包括動機不佳,眼神交流不良以及言語和活動減少。結果,思覺失調症患者常常顯得情緒低落,無表情而情感淡漠。這些與正性症狀形成對比,這些症狀是健康人未曾見過的精神病行為,例如妄想或幻覺。

該研究是BMJ Open上發表的,它是從7500多名患者的樣本中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研究,用於研究負性症狀與臨床結果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使用臨床記錄交互式搜索(CRIS)應用程序(一種文字挖掘工具)來分析來自南倫敦和Maudsley NHS基金會信託(SLaM)生物醫學研究中心(BRC)病例登記冊的負性症狀的匿名患者數據。

自然語言處理(NLP)用於檢測臨床記錄中的語句,這些語句確定了對特定負面症狀的引用。確定了10種負面症狀,包括動機不佳,情緒低落或淡漠,眼神交流不良,情感退縮,關係缺乏,社交退縮,言語不佳(言語過多,言語不清,過度簡短),緘默,冷漠和具體思維困難(無法抽像地思考)。

他們發現41%的患者顯示出兩個或多個負性症狀。整個樣本中的負性症狀與入院的可能性增加,入院時間更長和出院後再次入院的可能性增加有關。

患有兩種或多種負性症狀的患者入院的可能性要高24%。此外,他們的每次入院時間平均延長了21天,出院後,這些人在12個月內再次入院的風險高58%。

記錄最頻繁的複姓症狀是動機低下(31%),情緒低落或淡漠(27%),眼神交流不佳(26%)和情緒低落(24%)。

IoPPN精神病學研究部門的Rashmi Patel博士說:“醫院住院是思覺失調症患者護理費用的主要驅動力-但傳統上,精神病學正性症狀的嚴重程度與醫院入院有關。

``我們的數據表明負性症狀是同等重要的因素,並表明更加重視評估和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這些特徵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健康經濟效益。

“但是,由於我們的研究結果是從觀察數據中得出的,因此需要進行介入性臨床研究來確定對負性症狀的有效治療是否會導致更好的臨床結果。”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負性症狀,原本就是思覺失調症預後比較差的指標,而且現行抗精神病藥物或者是抗憂鬱劑等藥物,對於負性症狀能改善的效果極為有限,因此不管是住院的恢復或者後續治療反應,都是比較不利的。精神病症狀不怕亂(正性症狀),需要擔心的反而是負性症狀。

參考文獻:

 Rashmi Patel, Nishamali Jayatilleke, Matthew Broadbent, Chin-Kuo Chang, Nadia Foskett, Genevieve Gorrell, Richard D Hayes, Richard Jackson, Caroline Johnston, Hitesh Shetty, Angus Roberts, Philip McGuire, Robert Stewart. Negat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a study in a large clinical sample of patients using a novel automated methodBMJ Open, 2015; 5 (9): e007619 DOI: 10.1136/bmjopen-2015-00761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伊薩克·弗拉德金(Isaac Fradkin)和同事PLOS計算生物學中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強迫症症狀較高的人可能對過去的經歷不太信任,從而導致不確定性,優柔寡斷和探索行為增加。

強迫症(OCD)的特徵是會引起明顯困擾的侵入性思想,衝動或圖像,以及重複的行為或心理儀式。例如,關閉燈後,患有強迫症的人很容易不確定燈是否熄滅,然後反復返回進行檢查。這種行為可能反映出難以信任所獲得的經驗,導致對收集最新證據的過度需求。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弗拉德金及其同事要求58名強迫症症狀不同的人完成一項決策任務,其中他們必須平衡分配給先前經驗的權重和給予最近觀察的權重。

通過使用一組數學方程式定義決策過程,研究人員能夠顯示,具有強迫症症狀的參與者確實傾向於不信任過去的經驗,從而導致環境的不斷變化是不可預測的。這些參與者還無法預測他們所選擇的回饋,因此他們既對可預測的回饋感到驚訝,又對不可預測的回饋感到驚訝

弗拉德金說:“我們的發現突出了一個新穎的框架,用於理解引起強迫症的認知和計算過程。” “結果也與強迫症的普遍成見形成鮮明對比,強迫症的特徵是行為不靈活,過分依賴過去的經驗。”

與其他OCD研究專注於不確定性,懷疑和猶豫不決的研究不同,本研究研究了可以通過數學方法定義的更具體,定義明確的過程。這些新發現可能有助於描述導致特定臨床症狀的確切機制的計算模型的發展,從而可能為新型OCD治療提供參考。

鄭醫師補充:

強迫症典型的機制,會透過強迫的行為來減輕自身的擔憂與焦慮,但之後又對自己的強迫行為感到懊悔。過去比較傾向對於過去經驗的過度依賴,這項新研究確認強迫症患者的焦慮與不確定感,與對過去經驗無法得到確定感有關。

 參考文獻:

 
  1. Isaac Fradkin, Casimir Ludwig, Eran Eldar, Jonathan D. Huppert. Doubting what you already know: Uncertainty regarding state transi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symptoms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20; 16 (2): e1007634 DOI: 10.1371/journal.pcbi.100763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思唯爾(Elsevier)發表的《生物精神病學》(Biological Psychiatr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與憂鬱症相關的三種情緒障礙之間的遺傳關係-重度憂鬱症和1型和2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

“最明顯的發現是第1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與第2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之間的遺傳區別,而第2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與重度憂鬱症之間的相似性更高,”第一作者,高級遺傳統計學和遺傳學博士Jonathan Coleman博士說。作者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所的Gerome Breen博士。

兩種類型的雙極性情感型疾患曾經被稱為“躁鬱症”。躁症是一種與活動量大,欣快或易怒的情緒,睡眠需求減少,衝動的行為,判斷力下降,飛越及混亂的思考,衝動的行為以及經常持有強烈的錯誤信念(妄想)或幻覺相關的行為狀態。第1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與狂躁和憂鬱症相關,而2型雙相情感障礙主要與以輕躁狂症狀為特徵的憂鬱症有關,讓人聯想到躁症,稱為輕躁症。

這些見解來自一起分析的幾個超大型數據集。對於他們的整合分析,Coleman,Breen及其合作者結合了來自三個主要憂鬱症和躁鬱症患者的大型數據集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以評估共享的和獨特的分子遺傳關聯。大多數數據來自大型的國際精神病學基因組聯盟。其他數據來自英國生物庫(由Wellcome Trust建立的主要衛生資源)以及在線遺傳服務平台23andMe。

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發現存在明顯的種族和種族差異。這項研究的發現僅與歐洲血統的人有關,其他群體的發現可能有所不同。

作者還報告說,這些疾病的遺傳風險也預示著其他特徵。例如,雙極性情感型疾患的遺傳風險與較高的受教育程度相關,而重度憂鬱症的遺傳風險與較少的教育相關。

在小鼠大腦中,作者還使用了一種基於表達基因模式的複雜分析策略,將這些疾病的遺傳風險反映到特定的腦細胞類型。他們將5-羥色胺神經元牽涉到憂鬱症和雙極性情感型疾患的風險中,而雙極性情感型疾患則明顯涉及GABA和谷氨酸神經元(神經細胞類型也與精神分裂症,又稱思覺失調症有關)。

“我們早就知道情緒障礙是高度異質的,並且情緒障礙類型之間的界限通常很難在臨床上定義,” 生物學精神病學編輯約翰·克里斯塔爾(John Krystal)表示“這項新的研究發現,遺傳風險的某些方面,可能與腦功能,與情緒障礙的形式有關,但也有一些區別可能會揭示出對治療可能具有重要意義的憂鬱症亞型。”

最終,研究人員希望開發臨床工具,以幫助預測憂鬱症的首次發作是否可能會持續作為一種疾病或發展為躁鬱症。科爾曼說:“基因數據永遠不會取代臨床見解,但可能是對臨床模型的有用補充。”

鄭醫師補充:

不少躁鬱症患者在年輕時的首次發病是以重度憂鬱症的臨床症狀來呈現,但日後卻演變成躁鬱症。有經驗的專業醫師都知道青少年的憂鬱症基本上有很大的比例會演變成躁鬱症,因此即使是憂鬱症的早期發病,都應該提防可能會演變成躁鬱症,因此在用藥治療上必須留意當心。這篇研究主要的價值在於透過基因分析,可以預測憂鬱症的早期發作,日後可能會演變成第一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或者是第二型雙極性情感型疾患。在治療及預防再發的策略上能夠及早洞悉且針對個人體質給予適當的治療控制,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甚至是降低再發的風險。目前在臨床上,以基因圖譜來協助治療還不甚普遍,國內目前有相關實驗室能透過相關的基因圖譜與疾病的相關分析,協助當事人以及專業治療者擬定更好的治療策略及計畫,盼這部分的臨床應用能持續透過持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的累積,造福更多患者及他們的家庭。

參考文獻:

Jonathan R.I. Coleman et al. The Genetics of the Mood Disorder Spectrum: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of More Than 185,000 Cases and 439,000 Controls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9; DOI: 10.1016/j.biopsych.2019.10.0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倫敦國王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神經性厭食症至少部分是一種代謝紊亂,並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純粹是精神病。該研究發表於今天的Nature Genetics

由全球100多名學者進行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8種與神經性厭食症相關的遺傳變異。結果表明,該疾病的遺傳起源是代謝和精神病。

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嚴重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厭食症的症狀包括危險的低體重,對體重增加的強烈恐懼以及扭曲的身體形象。神經性厭食症影響1-2%的女性和0.2-0.4%的男性,並且是任何精神疾病的最高死亡率。

研究人員將Anorexia Nervosa Genetics Initiative和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飲食失調工作組收集的數據結合起來。得到的數據集包括來自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的17個國家的16,992例神經性厭食症和55,525例對照。

該研究的主要發現是:

  • 神經性厭食症的遺傳基礎與代謝(包括血糖),脂質(脂肪)和人體測量(身體測量)特徵重疊,研究表明這與影響體重指數(BMI)的遺傳效應無關。
  • 神經性厭食症的遺傳基礎與其他精神疾病重疊,如強迫症,憂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症。
  • 與神經性厭食症相關的遺傳因素也會影響身體活動,這可以解釋神經性厭食症患者高度活躍的傾向。

來自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Maudsley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Gerome Breen博士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評論說:“厭食症患者出現代謝異常神經源最常被歸因於飢餓,但我們的研究表明,代謝差異也可能導致疾病的發展。此外,我們的分析表明,代謝因素可能大到與純粹精神病學影響幾乎或同樣強烈的程度。

來自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Janet Treasure教授說:“由於身體和精神特徵的混合,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經性厭食症的構架一直存在不確定性。我們的結果證實了這種二元性和表明整合代謝信息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開發更好的治療飲食失調的方法。“

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辛西婭·布利克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鼓勵我們在新陳代謝的作用上發揮作用,以幫助理解為什麼一些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人會重新回到危險的低體重,甚至在醫院重新餵食後也是如此“。

該研究的結論是,神經性厭食症可能需要被認為是一種混合的“代謝 - 精神疾病”,在探索治療這種潛在致命疾病的新途徑時,考慮代謝和心理風險因素將非常重要。

飲食失調慈善機構Beat首席執行官安德魯•雷德福德說:“這是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可以大大增加我們對這種嚴重疾病的遺傳起源的理解。我們強烈鼓勵研究人員檢查這項研究的結果,並考慮如何它可以促進新療法的開發,因此我們可以結束飲食失調的痛苦和痛苦。“

不管是神經性厭食症、躁鬱、憂鬱或者是思覺失調,目前皆有提供相關的基因變異檢測來了解當事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相關風險。比較遺憾地目前醫療上的處置,大多以精神科用藥為主(因為之前無相關研究告訴大家岩石症並非單純精神健康的疾患。若能透過相關的營養療法來改善代謝、營養甚至是大腦健康的提升,相信會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eight risk loci and implicates metabo-psychiatric origins for anorexia nervosa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制住院有規範 不是醫師說了就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9年4月10日 上午8: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啊!他都不吃藥,整天亂講話,跑來跑去,今天好不容易叫警察把他送來了,你們一定要強制他住院治療啦!」這都是精神科醫師時常碰到警消送來的病人家屬,對那些大喊大叫、胡言亂語,甚至不斷掙扎欲攻擊人的病人常做的要求。但醫師坦言,唯獨這兩種狀況最令人害怕。

強制住院是治療還是傷害病人權益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劉潤謙表示,就家屬的立場而言,第一種狀況,病人就是有病,所以平時才會不吃藥,怎麼可能自願住院,好不容易才叫警察送到醫院,接下來的結果應該是,請醫師把他關進醫院裡,幫他打針、吃藥,然後待症狀改善,治癒回家;第二種狀況,家屬則認為病人一定是精神有問題,所以才會學壞,送來醫院可以強制治療,以後他就會變成一個努力向上,孝順父母的好青年了。

強制住院有流程 符合5要件才算數

面對以上家屬的期待,劉潤謙醫師直言,雖然住院治療是為了個案好,但畢竟台灣是一個法治的國家,要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把他關到醫院裡,還是必須照著法律執行。

在精神衛生法裡,有明確的規定「強制住院」的相關條件:第一、個案必須是嚴重病人,第二、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第三、二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進行鑑定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第四、拒絕接受住院,第五、審查會許可。

病情嚴重 卻不能強制住院?

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指的是「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劉潤謙醫師強調,所以不是容易生氣、會打人、家屬感覺很嚴重,就叫做嚴重病人,如果是反社會人格,也不在醫療院所的處理範圍以內,應循其他法律途徑解決。

台灣法律規定,每個人都有人權,病人也不例外,只要他沒有傷害別人或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或是風險,就算他症狀符合嚴重病人之診斷,也有權利拒絕接受治療。

是否強制住院 法律規範才是關鍵

 

劉潤謙醫師進一步補充,目前強制住院需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會許可,所以醫師及醫院也僅能按規定送件給審查會審核,並沒有直接強制病人住院的權利,因此別再要求醫師或醫院,把不符合法律規範的病人關起來了;是否強制住院,是「法律」說了算!

鄭醫師補充:

如果是2位專科醫師認定當事人需要住院,但當事人拒絕,則須不須強制住院必須交由審查會來認定。

審查會成員,應包括專科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
  會工作師、病人權益促進團體代表、法律專家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士。
  審查會召開審查會議,得通知審查案件之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到場說明
  ,或主動派員訪查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個性突變含蓄 竟是罹癌腦袋長腫瘤

三立新聞網

2019年1月29日 上午11:0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說話欲言又止,可能跟個性內向害羞無關,恐是腦袋長東西?!一名30餘歲女性,在另一半的陪同到腦神經內科就診,當醫師問及症狀時,幾乎都是由陪同的家屬回答,「醫師,她個性比較含蓄,但之前不是這樣,不知道是不是一直頭暈、頭痛影響的?」,而患者想要開口表達時,說的不是很完整,醫師覺得基本表達有問題,可能原因不單純,於是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腦中長腫瘤,也是患者無法自主描述的原因。

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在個人臉書提醒民眾,看病時患者的表達能力十分重要,「沈默不一定是金」,「門診中由患者自己描述不舒服的狀況_這是在診療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因為必須有完整的描述,醫師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

但在某些情況下,病人的症狀可能需要旁邊的人代為描述,林志豪提到,譬如失智症或中風失語的患者;叧外也有可能是聾啞人士,當然外籍人士常需要有人幫忙翻譯。他認為,在這些狀況下會很感謝旁邊幫忙代言的人,因為這樣做讓他能夠了解患者的不舒服。

林志豪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通常就是10幾歲的高中生甚至20出頭的年輕人跟著父母來門診,而父母常常都急於替他們表達,但是你似乎可以感覺到孩子的白眼都翻到後面了。這時候他就會用比較堅定的態度再請這些孩子敘述他們的症狀,他們通常都可以表達的很好。

不過,他強調,如果是上述類型之外的患者,卻無法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症狀,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提高警覺了。

林志豪分享一個案例,前段時間有位30幾歲的女性,由他的伴侶陪同來看診,當他向這位患者詢問狀況時,該患者只有含情脈脈地看向其伴侶,沒有任何回應。

於是陪同者代病患回答說,「醫生阿,我跟你說啦!她就感冒,然後一直在頭暈,看了很多間診所沒有什麼改善耶,想說那ㄟ安捏?」此病患的伴侶開始跟他描述患者的問題,而患者只是靜靜坐在他面前沒說任何話。

林志豪想進一步了解症狀,怎麼樣的頭暈法,是站著的時候還是躺坐著的時候發生這些狀況?有沒有其他症狀伴隨發生?但該患者依然靜靜的看向她的伴侶,並沒有對林的詢問有任何回應。

此時,她的伴侶馬上代為補充說明,「醫生,沒有啦!她就只有說她有頭暈頭痛啦。」林志豪心想這位患者是外籍人士還是聾啞人士嗎?「不好意思,這位小姐本來就沒辦法說話嗎?」他問旁邊的伴侶。「會啦!她會講話啦!」伴侶説。

「阿我…那個….頭…頭…頭」患者聽林志豪這樣問終於開口了,但表達的不是很完整,但她似乎心有餘而力不足。患者伴侶就說,「謀啦!她個性就比較含蓄啦,話不多而已啦,只是,以往講話麻恩系安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頭暈不舒服的關係影響的?」

看見這樣的狀況,林志豪眉頭一皺,覺得不只是頭暈這麼單純,也不是所謂的「個性含蓄」,而是連基本的表達都有困難,這個很有問題;跟陪同的家屬說明狀況之後,馬上就安排了電腦斷層檢查。

果不其然,在患者的腦中發現有個腫瘤,就是這個腫瘤影響了她語言表達的能力,也是患者無法自主描述的原因,後來這名案例確診為癌症轉移到腦部,趕緊安排開刀移除腫瘤,現在也在後續治療追蹤當中。

林志豪想要藉由這個案例提醒大家,平常就要對身邊的家人朋友多留心,如果有天發現身邊的人變得沉默寡言,或是語言表達出現了障礙,首先,除了想想是不是自己有做錯什麼,否則人家為什麼不跟你說話;不然,都應該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腦部出現的病變,譬如中風失智或腦瘤這類的問題,需盡快就醫尋求協助,千萬「不要輕忽突然的沉默」,因為這些都很有可能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喔。

鄭醫師補充:

之前在門診也曾診治過類似個案,原本她職業以及生活功能都正常,有一段時間開始出現思考反應變慢甚至難以言語,經建議先做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瘤,經外科手術處理後,完全恢復正常。

這類案例提醒大家,一旦出現精神症狀或者性格大變,必須先排除器質性因素或者是藥物毒品的影響,若沒有針對根源,不僅治療毫無成效,可能還會貽誤病情。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情大變誤為產後憂鬱、卡到陰 竟是腦袋裡長血管瘤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2018年11月7日 上午6:00

莫名想哭、脾氣變得暴躁,可別以為產後性情跟著改變就是產後憂鬱。一名婦人隨著個性變異,經常談話到一半就不自覺恍神、呆滯,原以為是帶小孩壓力過大罹患產後憂鬱症,甚至還有人說「卡到陰」,直到癲癇發作送往大林慈濟醫院檢查後,才得知腦袋裡長了一顆血管瘤,在開刀治療後已恢復正常。

今年39歲的田姓婦人五年前開始改變,讓許多親朋好友都大吃一驚,不僅整個人變了一個樣,就連說話說到一半會突然恍神、發呆,有時候甚至情緒控制不了,想哭、憂鬱、脾氣暴躁,但這一切的改變她自己都不知道,慢慢到後來記憶性也跟著變差。先生說,以前太太相當樂觀,自從生完第一胎後,感覺開始出現恍神狀況,而且愈來愈不愛講話,變得很孤癖,後來在家中突然癲癇,嘴巴整個咬得都是血,嚇得趕緊送往醫院。

田姓婦人表示,記得有一次下班後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怎麼了騎到一半就失去意識,醒來時已站在路邊,路人告訴她,剛才騎車擦撞到路邊的電線桿後摔倒,當會意過來時,腦袋還一片空白,剛剛發生什麼事自己都不知道,當時幸好只有擦傷,但出了這種事後,家人都非常擔心,要她把工作辭掉。

陳金城副院長指出,婦人經檢查診斷為腦內海棉狀血管瘤,此2公分大的良性血管瘤長在左邊顳葉位置,影響記憶、個性,由於出血後造成血色素沈積,進而刺激腦部異常放電,形成癲癇發作,一般在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癲癇、顱內出血、局灶性神經症狀、無臨床症狀,有時即使血管瘤長在腦幹,若重覆出血就會出現複視、眼睛看不清楚,甚至吞嚥困難、癱瘓,每出血一次症狀就會隨之嚴重,所以還是要在還可以開刀時趕緊開刀。

陳金城醫師呼籲懷孕婦女,若是出現個性異常改變、記性變差、情緒低落等,除了考慮可能是產後憂鬱外,還要小心可能是腦有血管病變,應盡快就醫做詳細檢查。

鄭醫師補充:

這名患者若是沒有癲癇發作,恐怕還是被當精神疾患的患者處理。部分出現精神症狀的人,其實問題來自於身體的器質性病變,只要查出來找到致病原因,直接針對原因來處理,所有精神症狀會改善甚至完全消失。器質性因素,除了腦部影像學檢查,身體的電解質平衡、血糖、發炎感染或者是賀爾蒙是否失衡、甚至是否有毒品藥物依賴或者酒精濫用、肝腎問題或者身體腫瘤等等,都必須透過檢查評估是否出現異常。精神科的照會醫學即是針對其他科的患者一旦出現精神症狀,給予治療以及藥物建議的專業領域。感謝過去在醫學中心的額外訓練,幫助自己在臨床領域協助患者做病因的根本了解以及治療改善。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到一則關於憂鬱症治療,實用且具突破性的研究報導,我把相關資料擷取給大家。

過去,一直到現在,開抗憂鬱鬱劑給患者的醫師首次有機會藉由客觀的血液檢測來證實藥物到底是真正有效或者只是在玩猜謎遊戲。

研究人員Dr. Trivedi說,目前我們決定抗憂鬱劑治療對患者是否有效,跟丟銅板看哪一面沒什麼兩樣,透過這項臨床發現,有一個生理發現可以作為治療憂鬱症的指標。研究證實患者的C反應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簡稱CRP)指數可以幫助治療者了解開的藥物是否有真正幫助患者治療憂鬱症,這項治療監控若能落實於臨床,將能大幅提升憂鬱症治療的成功率,降低治療摸索期給患者帶來的煎熬。研究人員之所以想做這類的研究是因為他們發現:

有三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在他們第一次藥物治療時從未獲得改善,有四成的憂鬱症患者在前三個月停止藥物治療,發生上述狀況的原因是患者放棄治療,治療本身效果不彰或者藥物本身帶來的副作用都可能導致,若是有一項血液檢測可以監控且實際反應憂鬱症治療的效果,那麼患者將能從治療中實際獲益且完成療程的機率將大為提升。這項新的研究發表於神經精神內分泌期刊Psychoneuroendocrinology,針對超過一百位憂鬱症患者,分別給他們開立 escitalopram或者是 escitalopram合併bupropion的兩組治療做對照。

患者的CRP降低一個單位,單單給escitalopram治療較為有效:57% Vs 30%(其他藥物治療)。

患者的CRP提高,escitalopram合併bupropion治療較有效,51% Vs 33%(只有escitalopram治療)。

透過這項發現,抗憂鬱劑治療可能提高兩到三成左右的成功率(相較於原來只有三成左右)。

CRP一項應用於發炎或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監控,因此這項技術落實於臨床並不難。研究人員想再利用這項血液監控去檢視其他抗憂鬱劑治療是否有療效的指標,也許這項血液檢查未來能廣泛應用於臨床作為所有抗憂鬱劑治療的療效指標。

參考文獻:

  1. Manish K. Jha, Abu Minhajuddin, Bharathi S. Gadad, Tracy Greer, Bruce Grannemann, Abigail Soyombo, Taryn L. Mayes, A. John Rush, Madhukar H. Trivedi. Can C-reactive protein inform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selection in depressed outpatients? Findings from the CO-MED trial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7; 78: 105 DOI: 10.1016/j.psyneuen.2017.01.023

 

 

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度憂鬱症怎麼治?電療法可能有效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針對嘗試過多種治療卻沒有明顯效果的憂鬱症患者,電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是目前有效且速效的治療方式,但先前的研究對其作用機制尚未非常清楚。

重度憂鬱症怎麼治?電療法可能有效

《Biological Psychiatry》刊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發現電療法會造成大腦的杏仁核和海馬迴 (amygdala and hippocampus) 構造改變,這兩者都屬於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的皮質下中樞,影響情緒控制。

43位重度憂鬱症患者在接受為期四周,每周三次的ECT後,主管情緒的杏仁核與主司學習、記憶的海馬迴體積皆增加,且一開始海馬迴最小的患者增幅最明顯。作者認為ECT會刺激連結邊緣系統的神經再生,達到讓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減輕症狀。

鄭醫師補充:

電痙攣治療,又稱電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執行方式,是先施與患者麻醉,再藉由電擊造成癲癇的效果,來試圖治療。這曾是精神科藥物普遍使用之前的主流治療方式,但為何後來式微?

主要是電痙攣治療對於精神症狀的療效只屬短暫,同時極易造成暫時性的失憶,這篇報告提到的療效,依我來看比較像短暫失憶造成的效果,而且效果仍持續多久?研究人員隻字未提。

一般精神科住院患者若是發現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果,便會考慮電痙攣治療。過去,在臨床上也曾有多種精神科藥物治療無效,後來建議施以電痙攣治療,結果患者直接在電擊台上往生,事後解剖發現,才知患者有腦瘤,難怪之前精神科藥物治療皆無效,而且電痙攣治療會造成腦壓升高,腦瘤的壓迫壓力,直接衝擊腦部的呼吸心跳控制中樞。

沒有找出原因,只想藉由電痙攣治療迅速消除症狀,恐怕得不償失,建議大家對於此項治療建議務必謹慎。

參考文獻:

Shantanu H. Joshi, Randall T. Espinoza, Tara Pirnia, Jie Shi, Yalin Wang, Brandon Ayers, Amber Leaver, Roger P. Woods, Katherine L. Narr. Structural plasticity of the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induced b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5; DOI: 10.1016/j.biopsych.2015.02.02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FOCUS/日飲食障礙危機! 中學女生50人中1厭食

日本年輕女性因為減肥而罹患飲食障礙的人正在增加,根據日本政府對10到20歲的女性調查,顯示中學生50人當中就有1人有厭食的傾向。

正因為年輕減肥減過頭,導致現在日本有一群30到50歲的女性持續受到飲食障礙所苦,但令人驚訝的是在日本治療這類飲食障礙的醫院是少之又少,為此日本政府在今年九月已經開始增設特別的治療計畫,像月子中心一樣提供特製的餐點和心理輔導,希望能為這些患者找回平衡的飲食生活。

扭曲減重態度,日本女性發育期過度減肥,瘦還要再更瘦,日本女生從還在發育就開始減重追求再多減個幾公斤,就能變得更美麗。日本女性:「瘦下來看起來很可愛也比較漂亮,戀愛的時候就會想要變可愛,(瘦下來)可以更有自信的邁步,還想瘦三公斤。」

減重過早、過頭,日本女生多陷厭食症苦,但櫻花妹妹們似乎減肥減過頭,許多人出現飲食障礙,因而發展成厭食症的人不在少數。飲食障礙患者:「一直不斷變瘦,吃不下東西很累人。」

10到20歲黃金青春日女生,50有一人厭食,根據日本政府對10到20歲的日本女性做調查,顯示女性中學生50人就有1人有厭食的傾向。父母過度管教導致日年輕人厭食傾向,除了刻意不吃來減肥,家長管教過度也會讓孩子罹患飲食障礙。

心理評論家植木理惠:「尊敬父母親是件好事情,但家長過於要求這樣做那樣做,這不行那不行,用這樣的方法養育小孩,75%可能罹患(飲食障礙),不是暴飲暴食就是厭食症,最多的情況就是吃很多再全部吐出來,這種飲食障礙在青春期很普遍。」

30歲輕熟女厭食障礙已久,肇因青春期年輕減肥過了頭,日本出現了一群中高齡的飲食障礙患者,從30歲輕熟女時期甚至是到了50歲的依舊飽受飲食障礙的痛苦。飲食障礙患者植田小姐:「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造成這樣的結局,每天都很掙扎。」

十幾歲惡性減重50齡女性猶受厭食苦,現在53歲的植田小姐,30年來一直和飲食障礙奮鬥,因為10幾歲就開始減重,在拒絕進食的過程中為了彌補強烈的食慾,常會大吃零食後強烈的罪惡感,讓她立刻跑去廁所把食物吐出來,惡性循患讓她飲食嚴重失調。飲食障礙患者植田小姐:「可能是減肥減得太過頭,只要能吃應該可以胖回來,和醫院以及家人都談過,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厭食症初期難自覺骨瘦如柴回頭不易,大部分罹患上厭食症的患者初期毫無察覺,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但有人就算知道自己有問題可能也求助無門。飲食障礙患者:「再這樣瘦下去,我想會不會是得到了飲食障礙。」

違和先進日本少有治療厭食症專科,這名39歲住在千葉的患者20歲開始減肥,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去醫院求診,讓人驚訝的是,日本這麼先進的國家卻很少有醫院真的在治療飲食障礙問題。

飲食障礙患者:「去醫院看病感覺很怪異,被認為應該用平常心看待,醫生聽我講話,(診療)大概只有3分鐘,給我類似胃藥的藥物就結束了,這樣不斷重複過了好幾年。」

發病後7年,拖到了27歲才真正進行飲食障礙治療,這時的體重只剩30公斤,身形骨瘦如柴而且月經也早就停了,身體虛弱到沒辦法工作,因為減肥痛失人生黃金期。

飲食障礙患者:「如果當初能好好的接受治療,應該早就被治好了吧。」

日本也逐漸意識到飲食障礙患者的需求,今年9月在三處醫療院所開設特別門診,其中一處就在浜松醫科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推出3個月集中療程像坐月子一樣調整飲食,根據患者體重計算熱量,推出控制卡路里的餐點,有醫院的把關許多患者也開始安心進食。

醫生:「這裡的患者靠著(醫院提供的)飲食,多半好像有增加體重,目的是引導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習慣。」

日本厭食女性心理症狀糾結仍待治療,不管是厭食還是暴食,要根除心理治療也不能少。臨床心理諮商師:「(患者)因為飲食障礙吃不太下,行動因此受到影響。」

厭食症患者吃不下,就算吃了也會全部吐出來,靠自己無法改善,有了心理治療師在一旁輔導,站在患者的角度傾聽她們的聲音。臨床心理諮商師:「不管是患者還是治療師,都要同心協力來想怎麼改善症狀,好好的給予應對治療是最重要的事情。」

像這樣從飲食和心理雙管齊下,治療飲食障礙的醫院在日本需求只會越來越多,以現在的規模實在供不應求。

浜松醫科大學精神神經科教授森則夫:「許多飲食障礙的患者都想努力進行治療,(飲食障礙)的治療將繼續擴大,在全日本不管是在哪裡,我希望讓更多飲食障礙患者,能安心到醫療機構接受諮詢治療。」

就在各界開始關注飲食障礙的問題,關東地區又出現一名16歲國中生,因為從小六開始減肥結果厭食瘦到只剩30公斤,日本年輕一輩減肥的後遺症逐漸成為社會另一項隱憂。

鄭醫師補充:

厭食症為什麼到最後會變得無法控制?已經很瘦了,還是回不來?甚至無食欲?

簡單一點來說,長期嚴格控制飲食,包含卡路理的限制,會導致身體容易出現營養缺失的狀況,長期營養缺失,影響的不只是身體問題,還有大腦功能也會衰弱。這是為何現在大家對於厭食症如此感到無力以及束手無策的最大因素。不處理營養失衡,解決大腦功能衰弱,再多的精神科用藥甚至是心理治療,改善都是捉襟見軸,杯水車薪,效果極為有限。

在國外其實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透過營養整合療法治癒不少厭食症成功案例,在國外,也有類似療法在短期間,便達到明顯的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在療程中便能提指責難他人,替別人著想也更能感恩,恢復自己原本應有的正面思考,當然身體的恢復也與時俱進。

建議有厭食症困擾的患者,不妨透過整合療法來根本處理這種長期營養缺失導致身心功能嚴重失衡的狀況。

參考原文書目:

Answers to Anorexia: A Breakthrough Nutritonal Treatment That Is Saving Lives

 

  • 作者: Greenblatt, James, M.D.
  • 原文出版社:Specialty Pr Pub & Wholesalers
  • 出版日期:2010/10/01
  • 語言:英文

http://www.amazon.com/Answers-Anorexia-Breakthrough-Nutritional-Treatment/dp/19347160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媛困電梯自覺呼吸困難 恐慌症所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都發生過電梯驚魂記,在擁擠且黑暗的狹小空間內,容易讓人陷入恐慌。根據美國八卦網站TMZ報導,好萊塢名媛芭黎絲希爾頓,前幾天與十多名乘客在北京的電梯受困1個小時,民眾剛開始還能保持鎮靜,不久開始出現恐慌情緒,不斷大聲哭鬧,希爾頓則因幽閉恐懼症發作,一直覺得自己不能呼吸。

當心!機艙、地下室應避免

幽閉恐懼症是常見恐慌症的一種,患者害怕處於較小的密閉空間,包括電梯、飛機、汽車、沒有窗戶的房間、地下室、核磁共振等場所,這些地方沒有真正危險,卻突然焦慮起來,害怕自己突然發瘋失控、喪失方向感、失去平衡,這時他們的身體可能出現胸悶、冒汗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快要死的感覺,尤其在人群聚集的密閉空間,若加上過去有不愉快的經驗,主觀上感覺受到壓迫,特別容易誘發幽閉恐懼症。

距離太近 坐電梯易引發原始衝動

根據義大利行為生物學家指出,在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和大猩猩在山洞中遇到同類,二話不說就打起來,現代人遇到潛在危險時也有原始的反應,像是電梯裡不得不與別人共處一室,在一定時間內無法逃脫,就以為受到威脅,做出自我保護的行為,如果有人入侵,例如兩人之間距離太近,特別是不認識的,容易引發衝動行為。於是他建議,在電梯中遇到陌生人時可以微笑致意或禮貌地交談,有助於減輕潛意識引起的敵意。

深呼吸有助於緩解情緒

坐電梯突然被困,即使健康的人也可能陷入恐慌,若幽閉恐懼症患者發生急性發作時,該怎麼辦?根據《優活》曾報導,應立即避開讓他產生焦慮的環境到安全的地方,由旁人安撫情緒,並讓患者緩慢深呼吸、調整情緒後多可改善,若症狀嚴重者,則可以尋求醫師協助,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

鄭醫師補充:

幽閉恐懼症發作時,與恐慌症狀發作的症狀差不多,只是發生的場景在封閉的空間。

一旦發生恐慌時,急性期能做的大概就是調整呼吸了。然而大部分的患者恐慌發作時,因為感覺吸不到空氣,便不斷用力吸氣,結果反而造成過度換氣,氧氣太多,二氧化碳太少,造成進一步不適狀況產生,就會更恐慌。

調整呼吸,重點在於呼氣,只要呼氣時間夠長,不管吸氣,很快可以幫助自己放鬆。簡單的方式是找到自己的腕動脈或者頸動脈,大概是六到八下脈搏時間呼一口氣,用嘴來控制氣流量,比較能達到呼氣長的效果。

發作時,如果有人在旁邊,透過聊天轉移注意力,應該有暫時的效果,可降低潛意識的壓力,進而暫時止住恐慌症狀。

此外,建議有此困擾的人可以參閱一本書《幸福就在轉念後》,內容提到有四個步驟可以幫助有恐慌症困擾的當事人透過認知以及行為控制,幫助自己恐慌不藥而癒,效果卓著。有需要的人不妨找來看看。

恐慌發作的過渡期,還可以透過相關的營養補充來穩定自律神經以及壓力系統,幫助自己能更安穩地度過發作的不適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女愛美患厭食 腦部恐萎縮

中國時報【黃菁菁╱9月30日電】

由於愛美的關係,年輕女性比較容易罹患厭食症。日本研究人員發現,10歲以上至20歲以下的女性若患厭食症,會因營養不良而使腦部變小。厭食症不僅需要治療心理,還有必要治療腦部

日本媒體報導,福井大學科學家藤澤隆史領導的研究小組,針對患有厭食症的20名12至17歲女性,以及14名11至16歲的健康女性,分別用磁石共振裝置(MRI)拍攝並比較腦部狀態的不同。

平均起來,厭食症的女性腦部受到營養不足的影響等,腦容量比健康女性約減少10%,前額葉的一部分,即控制行動和感情的「額下回」腦部位縮小,且左邊平均縮小了19.1%,右邊縮小17.6%。研究結果證明,患有厭食症的年輕女性與健康女性相比,「額下回」縮小了。目前無法確定是因為厭食症造成額下回縮小?還是因為額下回縮小才引起厭食症?

不過,厭食症為進食障礙之一,以年輕女性患者居多。極度控制食量,即使已經很清瘦仍擔心體重會增加,還有人吃完就不斷催吐,那便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都必須接受治療。藤澤指出,「這次的研究成果是,可由圖像來判斷治療的效果,今後將可能有助於開發有效的治療藥」。

鄭醫師補充:

從這篇研究報導來看,厭食症之治療必須先針對腦部,然而精神科藥物對於厭食症的治療反應效果不佳,這是專業人員都了解且不爭的事實。厭食症的致死率高,一旦罹患沒有透過有效的治療,到頭來只有遺憾再遺憾,不僅家人無助,醫師也不免感到無力甚至自責。難道厭食症真的無解嗎?

事實上,整合療法透過營養來治療厭食症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例如美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James M. Greenblatt在臨床上利用整合療法,治癒許多厭食症患者,他發現厭食症是典型的營養缺乏引發的大腦病變疾病,透過相關的檢測評估,找出當事人的營養缺乏做個別調整,厭食症是可以治癒且不再復發的: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Answers_to_Anorexia.html?id=MFSqytf0y9EC&hl=zh-TW

封面

在臨床上,我也曾和其他利用整合醫學來治療厭食症的醫師討論過彼此的臨床經驗,我們都發現若能針對大腦的營養甚至特別區域做補強,厭食症的恢復往往超乎一般想像的速度。建議厭食症的患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治療,如能優先透過整合醫療的方式來處理,往往能立竿見影,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Fujisawa TX, Yatsuga C, Mabe H, Yamada E, Masuda M, Tomoda A (2015) Anorexia Nervosa during Adolescence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Inferior Frontal Gyrus. PLoS ONE 10(6): e0128548. doi:10.1371/journal.pone.0128548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2854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子情緒易怒舉止怪異 疑未按時服血糖藥

桃園巿一名患有失智症的銀髮族老年男性,日前開始對於家屬疑心,並且頻頻生氣等情形出現,經家屬送醫治療,身心內科經檢查發現患者控制血糖藥物沒有按時服用,血糖高低起伏大、囑託按時服用相關藥物後,情緒問題症狀改善。(李明朝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蔡孟釗表示,患者是一名失智患者,家屬反映患者近來行為舉止,跟先前相差甚異,容易跟家人生氣,並且疑心,有時為了一些事還會不吃藥、不吃飯。

 蔡孟釗醫師表示,檢查患者身體,失智症部分如認知功能和先前比較並沒明顯惡化,但患者本身有其他內科疾病,其中,控制血糖藥物,就因沒按時吃藥,血糖控制不佳,之後囑託服用相關藥物後,患者對家人情緒易怒、舉止怪異等症狀明顯改善。

 蔡孟釗醫師表示,失智患者的家屬還是需注意患者內外科疾病有沒有惡化,或是有便秘,疼痛,感染等問題,不見得是失智症本身引起,找出原因矯正後、情緒症狀才可得到明顯的改善。

 

鄭醫師補充:

記得還在醫學院上課的時候,教授當事講述一位女性患者的症狀:每到下午五點左右,就開始出現幻覺以及妄想,其他時間並不會。後來搞清楚才知道當事人在下午五點左右,血糖呈現偏低狀況。經新陳代謝科診治,類似症狀不再出現。

這則報導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而言,血糖控制不穩定,比較造成情緒起伏,甚至恐慌的症狀,一般而言都是低血糖比較多。因此這樣的患者大多在吃完東西後會好些。

胰島素分泌以及血糖值的不穩定,容易影響精神以及情緒狀況。透過血糖調控穩定,精神症狀亦隨之穩定。疑似精神症狀出現,務必先透過身體檢查以及評估,找出或者排除是身體因素引發。否則,處理方向錯誤,只會讓病情越來越糟。

關於許糖不穩定容易出現的狀況,大家不妨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相關問卷內容:

 

 

胰島素測驗*

 

我嗜吃甜食,在剛吃完之後會有短暫的活力與好心情,之後就如洩氣的皮球。

 

我有糖尿病、血糖過低或酗酒的家族史。

 

我暴躁易怒、焦慮、疲倦與緊張不安,或是有斷斷續續的頭痛,但是吃過飯後會有暫時覺得好一點。

 

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暈眩。

 

在用餐後的二至三小時,我會感到顫抖。

 

我吃的是低脂飲食,可是體重依然如故。

 

在誤餐的情況下,我會覺得暴躁不安與易怒、衰弱或疲倦。

 

如果吃了碳水化合物(鬆餅、硬麵包、麥片、煎餅等),好像一整天就無法控制地一直吃。

 

一開始吃甜食或碳水化合物之後,就無法停止。

 

如果吃魚或肉類與蔬菜,感覺比較好,但是在吃麵食、麵包、馬鈴薯與甜點的大餐之後,我會覺得昏昏欲睡或「茫茫然」。I

 

餐廳的麵包籃是我的最愛。

 

在吃完甜食之後,我會感覺心悸。

 

我對鹽分敏感(我會水腫)

 

如果沒有吃早餐,下午會有恐慌的症狀。

 

如果早上沒有喝咖啡,就提不起精神。

 

我經常感覺悶悶不樂、不耐煩或焦慮。

 

我記憶力不佳,也無法集中精神。

 

吃東西可以讓我冷靜下來。

 

在吃過東西之後的幾小時,我會覺得疲倦。

 

晚上會盜汗。

 

我經常感到口渴。

 

我好像經常受到感染。

 

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覺得很疲倦。

 

我的腰圍過重(腰臀比>0.8—肚臍四周的腹部與臀部頂端骨頭隆突處四周的比率)

 

我的毛髮在應濃密處稀薄,又長在不應該生長之處。

 

我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不孕。

 

我有高血壓。

 

我有心臟疾病。

 

我有第2型糖尿病 (曾被稱為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我有慢性的黴菌感染(鼠蹊搔癢、陰道酵母菌感染、或是皮膚有塊狀乾燥脫皮)

 

分數

嚴重性

保養計畫

採取的行動

0–9

可能有輕微的胰島素失調

重建心靈之道

完成第III部的六星期計畫。

10–14

可能有中度的胰島素失調

自我保養

完成第III部的六星期計畫,並利用第23章的自我保養選項提昇胰島素含量。

15- 以上

可能有重度的胰島素失調

醫療

進行上述的步驟,並看醫生尋求額外的協助。我在第23章條列出應該與醫生討論的一些選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邪?老人術後胡言亂語恐急性譫妄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精神科周秉萱醫師】82歲的王伯伯日前在浴室中不小心滑倒,竟跌斷了髖骨,送醫治療後,醫師告知因陳伯伯有糖尿病及高血壓,加上年紀又大了,手術可能有風險,但陳伯伯及家屬不希望他從此臥病在床,於是決定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治療。

中邪?老人術後胡言亂語恐急性譫妄

所幸手術過程十分順利,不過陳伯伯從開刀房推出來後,就開始胡言亂語,掙扎著要起身。明明病房裡沒人,卻一直說有人站在床邊盯著他看。在床上躺都躺不住,甚至要把點滴拆掉,晚上甚至還大喊大叫,就這樣王伯伯從白天一直鬧到晚上,令家屬十分苦惱,連隔壁床的病友都受不了。

家屬心理想:怎麼手術成功,卻變了一個人?難不成王伯伯是中邪了嗎?

急性譫妄的症狀

經會診精神科醫師後,王伯伯的家屬們才了解到王伯伯的情況,是屬於譫妄。什麼是譫妄呢?譫妄是一種急性發生的「症狀」,病人會突然對人、時、地有所混淆,或是日夜顛倒、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激躁不安、幻聽或是幻視、晚上吵鬧不睡覺、白天一直昏睡等症狀,且病程會起伏不定,一會兒混淆,一會兒清楚。

典型的症狀包括定向感障礙,也就是對人、時、地有錯誤的認知,以及專注力受影響,容易分心或馬上就忘了自己在說什麼。病人的症狀通常在晚上會比白天嚴重,所以也被稱為「日落症候群」或是「黃昏症候群」。

譫妄不是精神疾病

不過,譫妄不是精神疾病,通常是「生理上的異常」所造成的,也就是說「生理上的異常改變造成了臨床上像是急性精神病的症狀」,這些「生理上的異常」包含手術對心理與生理所造成的壓力、電解質不平衡(像是低血鈉、高血鉀等)、疼痛及治療疼痛的藥物(像是嗎啡類止痛劑)、手術中造成的失血、感染發燒(像是肺炎、泌尿道感染)、代謝性問題(像是肝功能或腎功能異常或是血糖太高或太低)、營養不良、缺水及失眠等。如果生理性的異常沒有解決,病人就會持續有譫妄的現象

中邪?老人術後胡言亂語恐急性譫妄

年紀大、術後或是加護病房易發生譫妄

研究顯示,大型的手術像是心臟手術、髖關節手術等都容易造成臨床上出現譫妄的症狀,除此之外,若是病患的年紀比較大(大於65歲以上)、男性、本身的身體狀況不佳(例如:罹患慢性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藥物使用種類較繁多、失智(失智本身就是譫妄會發生的危險因子之一)都容易讓病人產生譫妄的現象。

譫妄的治療

因為造成譫妄的原因是「生理上的異常」,所以治療的方式以矯正生理上的異常為最重要,例如:感染發燒,就要儘快找出感染源,給予適當的處置或是抗生素,若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就要調整電解質,而代謝異常、血糖過高或是過低,則要給予藥物治療。因為這些「生理上的異常」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醫師會根據病人臨床的狀況給予治療,必要時也會照會精神科醫師,以短期抗精神病藥物改善病患過度的激躁不安行為或是開立溫和的助眠藥物,幫助病患晚上能充分休息,加速譫妄的緩解。

譫妄的預後

所幸,譫妄通常是短暫現象,一般在譫妄的根本原因解決後的3到7天,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個月之後才消失,端看病人本身的生理狀況。只要把「生理性上的異常」矯正回來,大部份的病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但是在少數原本生理病況無法解決的老年病患中或是原本就罹患失智症的個案中,譫妄可能會反覆發作。

王伯伯在醫療團隊和家屬的細心照料下,身體的狀況越來越好,譫妄的情形也逐漸改善,慢慢的,晚上也比較不會吵鬧能夠安靜的入睡,白天也越來越有精神能和家人聊天,進行簡單的復健,恢復和藹可親的個性,家人心裡的大石也才放下,經過這次住院的經驗,王伯伯的家屬也才了解到,「譫妄」原來是老人常見的一種情形,並不是因為中邪了!

鄭醫師補充:

在大型醫院中,譫妄患者照會精神科的狀況並不少見,如同這篇介紹文章的內容所提,譫妄是生理因素造成,一旦生理生素去除之後,譫妄很快會消失,不需長期依賴精神科用藥。除了一些重大手術術後可能會發生,年長者若服太多藥物(看太多科門診拿太多藥),也可能造成譫妄現象。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症患術後出現急性譫妄 與感染有關

年長者手術或經歷重大疾病後,常出現急性譫妄症狀。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譫妄症狀與感染大有關聯,手術後,發炎性細胞因子濃度上升,患者特別容易產生譫妄症狀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齡醫學A系列:生物科學與醫學科學期刊》。

研究團隊發現,譫妄患者在手術後兩天內,介白素-6、介白素-2等發炎指標濃度明顯上升。研究人員認為,住院年長患者中最多有六成四曾出現譫妄症狀;一旦出現這種症狀,往後罹患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兩到三倍。透過這項研究成果,醫師或可了解哪些人為譫妄高風險群,盡快協助、治療。

研究追蹤566名七十歲以上非心臟病手術患者,調整各項變數、比較分析後而有上述發現。

研究作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艾德華‧瑪爾坎托尼歐表示,美國有許多年長者住院,不少人住院期間出現譫妄併發症。這次研究結果顯示,譫妄症症狀可能與介白素-6、介白素-2有關,而明顯與發炎反應大有關聯

瑪爾坎托尼歐解釋,身體組織只要受傷,無論是感染、生病,還是接受手術,都會激起各種免疫細胞活化,進而引起發炎反應,而譫妄症狀或許是發炎反應出錯所造成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還在區域教學醫院工作的時候,曾有一次在門診接到一位中年婦女,求診的狀況是在家中突然出現急性的精神症狀,例如口中念念有詞,不斷膜拜以及破壞干擾行為等等。經過臨床的評估以及和家人會談的結果,得知當事人在一周前曾因蜂窩性組織炎住院,而且入院的前幾天有明顯排便困難。

當時診斷為譫妄狀態,而且腹部X光檢查確認大腸的確有許多糞便累積,因此請急診人員幫助患者灌腸,留觀不久,當事人恢復神智返家。這樣的案例跟上述報導提到的狀況相同之處在於:急性的精神狀態改變,幾乎都是身體有狀況引發,而發炎感染導致的細胞激素大量分泌,會影響精神狀態。這類狀況,抗精神病藥物只在當事人非常混亂的狀況下,可以短暫使用,一般來說,只要把身體的發炎感染或者其他身體失衡的狀況找出來並處理,精神便會恢復正常。

譫妄的背後提醒我們另一個訊息:當事人的身體並不好,最好積極改善,否則死亡或者失智的風險都會增加。

除了急性發炎,會導致細胞激素分泌增加,慢性發炎也會。身體有持續的慢性發炎,也可能影響精神狀況,因此有臨床研究建議,抗發炎也可以抗憂鬱,原因在此。

參考文獻:

  1. Sarinnapha M. Vasunilashorn, Long Ngo, Sharon K. Inouye, Towia A. Libermann, Richard N. Jones, David C. Alsop, Jamey Guess, Sandra Jastrzebski, Janet E. McElhaney, George A. Kuchel, and Edward R. Marcantonio. Cytokines and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Older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Elective Surger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July 2015 DOI: 10.1093/gerona/glv08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算沒藥 有下藥動作就能止痛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患者身體出現疼痛時,有時不一定要用藥,醫師只要讓患者感覺好像有接受治療,疼痛症狀就會緩解。舉例來說,患者手術後往往需要使用止痛藥止痛,當患者使用自控式止痛給藥機器時,若讓患者相信按一下按鈕就可以止痛,就算沒有藥物進入血液循環,也同樣可以達到止痛效果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團隊指出,重點在於,患者需要花一點時間相信安慰劑可以發揮治療效果,研究人員以四個療程時間讓患者相信安慰劑可以止痛,就算後來知道療程是假的,患者疼痛現象還是可以緩解。但如果只治療一個療程就馬上告知患者療程是假的,安慰劑效果就無法持續下去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疼痛期刊》(The Journal of Pain)。

研究人員認為,醫療人員進行疼痛治療時,若多強調、暗示治療可以發揮很好效果、幫助提升預後復原情況,同樣也可以發揮止痛安慰劑效果

研究作者解釋,在這次研究中發現,患者不但要相信治療有效果,且需要一段時間體驗,感覺自己真的好轉,等大腦對治療有所回應,安慰劑效果才會持續下去。此時就算知道療程不是真的,大腦還是會持續對治療產生反應。

研究作者表示,這項做法未來可以應用於兒童或可能對止痛藥上癮的族群。以兒童來說,先讓兒童感覺藥物發揮效果,然後中途撤掉藥物,改成使用安慰劑,讓兒童繼續使用安慰劑,效果就會持續下去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提醒我們,小孩及青少年用藥越保守越好。

安慰劑用於精神疾病的臨床研究非常多,通常是用來做對照比較,有趣的是,許多研究發現安慰劑的作用甚至不比許多抗憂鬱劑的療效差,而且沒有副作用。因此有人戲稱應該先給安慰劑,沒有效再考慮是否給藥。

安慰劑,也就暗示的力量,是否真可以達到療效?在此我舉一個臨床上的實際個案:一位20出頭的男性到診所來求診,一部分的求診目的是想要完全戒斷精神科用藥。這篇研究報導也提醒我們,小孩及青少年用藥,其實越保守越好。

戒斷過程前面很順利,可是到了最後剩下半顆,患者堅稱自己再也減不去了,因為自己一定要靠那半顆用藥才能入睡。後來家屬和我討論是否可以採用安慰劑療法?經商議,在不告知當事人的狀況下,把藥換成安慰劑,患者本人只覺得藥的味道不大一樣,但還是不疑有他照吃照睡,等到過了半個月,才告知他使用的是安慰劑,剛開始,患者本人感到非常生氣,後來知道自己可以不靠藥物也能入睡,了解自己最後無法戒藥的關鍵,完全是心理依賴,才釋然不再追究,而且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自我暗示的療癒力量,往往超過許多人的想像。

參考文獻:

Are children the better placebo analgesia responder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doi:10.1016/j.jpain.2015.06.01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2659001500760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社交焦慮 諮商比用藥更有效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治療逃避社交行為的社交焦慮症或社交恐懼症,與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面談,或許比吃藥更有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團隊發表於《刺胳針:精神病學》的研究指出,以面談、諮商為主的心理治療,療效優於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且療效也較持久。

社交焦慮症患者可能出現強迫症、創傷後症候群等相關症狀,患者常自青少年時期,就習慣逃避參與社交場合。根據美國國家心理衛生中心統計,有8%的13至18歲青少年及13%的成人曾出現類似症狀,不僅破壞人際關係,更會影響學業及工作表現。

研究人員分析超過百組臨床試驗、逾1萬3千位患者的數據後發現,單純接受心理治療的效果,不亞於心理治療搭配藥物治療。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是回顧101篇研究,透過10164位研究對象的狀況分析所得的結果,算適規模不小的研究,研究結果不容忽視。

面談和諮商,可以協助當事人真正了解自己問題所在,增加面對的意願以及能力,療效自然不比藥物差且能持久。

大部分的人,在於缺乏自信,為何缺乏自信,可以透過會談協助當事人了解,同時覺察力的提升也很重要,這些都可以透過非藥物的療法來協助,而且療程不須曠日廢時。

參考文獻:

Psych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Dr Evan Mayo-Wilson DPhil,Sofia Dias PhD,Ifigeneia Mavranezouli PhD,Kayleigh Kew MA,Prof David M Clark DPhil,Prof A E Ades PhD,Prof Stephen Pilling PhD
The Lancet Psychiatry - 26 September 2014
DOI: 10.1016/S2215-0366(14)70329-3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14)70329-3/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性成癮者 大腦運作似毒癮

英國劍橋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線上期刊的研究指出,色情影片引發「強迫性性行為」傾向者腦部的變化,類似毒癮者「看到」毒品時的反應。但研究人員強調,「觀看色情圖片或影片」是否會「成癮」,仍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約有25分之1的成人可能有強迫性性行為傾向,他們腦中不斷出現有關性的想法、衝動,甚至展現在行為上,已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及人際關係;而這類性成癮傾向者最常見的行為之一,就是沉迷於觀看色情圖片或影片。

研究人員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分析男性受試者在觀看色情影片時,腦部活躍的區域。特別的是,這些受試者都有明顯的「強迫性性行為」,有人曾在上班時觀看色情圖片遭開除,也有人表示觀看色情影片會促使他們召妓,而且開始接觸色情資訊的年齡普遍較低。

結果顯示,受試者在觀看色情影片時,主導情緒的「杏仁核」、影響行為動機的「腹側紋狀體」,以及與「回饋機制」及藥物渴求行為有關的「背側前扣帶迴」等部位,比起一般受試者都特別活躍。

此外,年紀愈小的強迫性性行為傾向者,腹側紋狀體愈活躍;劍橋大學博士維拉蕊佛恩解釋,腹側紋狀體與強迫性、重複性的行為有關,過去多認為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衝動、危險、犯罪行為的原因之一。

佛恩分析,毒品的圖片會引發毒癮者出現「尋找毒品」的行為,但究其心態,毒癮者並非因「喜歡」,而是因「需要」而尋找毒品。至於色情影片確實引起性成癮傾向者的性慾,但與體育節目影片相比,受試者並未特別「喜歡」色情影片,因此佛恩等人認為,性可能與藥物相同,是透過改變大腦運作及迴路而成癮。

慈善團體惠康基金會神經科學及精神疾病部門負責人約翰威廉斯則表示,該實驗結果較偏向定義這類「性癖好」行為類似強迫症,甚至包括嗜看色情影片、暴食、賭博等,患者會不斷重複「明知有害」的行為,很可能都是腦部類似反應的結果,因此釐清該何時「中斷」這些惡性循環,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遇過性成癮者,的確是一種強迫性疾病,因為腦海經常浮現性的想法,身體也經常充滿性的衝動,若把車子比做身體,性衝動無法控制的身體就是一輛停不下來的車子,一點也不有趣,而且遲早出車禍。性衝動與毒癮控制的大腦區域以及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大腦獎賞中樞(又稱回櫃中樞)部分負責。

這項研究主要是要闡明,性成癮其實就是一種衝動控制困難的疾病。衝動控制有比較好的非藥物治療模式可以協助改善。有興趣的人歡迎和我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Voon V, Mole TB, Banca P, Porter L, Morris L, et al. (2014) Neural Correlates of Sexual Cue Re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urs. PLoS ONE 9(7): e102419. doi:10.1371/journal.pone.0102419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0241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