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神科看診先修班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憂鬱症7年就醫增10倍 醫療經費卻不足

自由時報 – 2011年11月1日 上午10:22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魏怡嘉/台北報導〕七年內台灣的憂鬱症就醫治療盛行率增加十.三倍,但政府投入經費不足,整體精神醫療經費只佔全部醫療經費不到三%,雖然明年升格的衛生部將成立心理健康司,但編制只有二十五人,台灣精神醫學會批評,政府的心理健康醫療政策落後,心理健康若遭忽視,造成的社會成本更大。


台灣精神醫學會將在十一月三到五日在高雄舉辦今年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PA)。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宗表示,我國政府的心理衛生組織,甚至落後泰國十年,預定明年成立的心理健康司編制僅二十五人,但泰國有四千八百多人;而泰國的精神醫療占全國GDP的一.二三%,我國卻僅○.一八%。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表示,一九九六年到二○○三年台灣憂鬱症的就醫治療盛行率增加十.三倍,近年增速更快,政府投入的資源卻不足,越來越多民眾因心理健康需要就診,官方卻跟不上腳步。


陳正宗強調,國內對精神疾病的健保給付只給專科醫師看診,應該開放心理諮詢的健保給付。此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也應像乳癌口腔癌等癌症篩檢。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目前衛生署主管心理健康行政編制只有一個科,待衛生署升格為衛生福利部後,將由一個科提升為一個司,下面管轄為四個科,可以投注的資源有機會變多。


石崇良指出,政府投注在心理衛生方面的公務預算散落在各部會,像是自殺防治,教育部有編、勞委會也有編,不能只看衛生署預算。至於心理諮商是否要納入健保,健保大餅是固定的,民眾健保費是否願意為此再多負擔,可再討論。


鄭醫師補充:


以下是台灣目前健保制度下,身心醫療發展實際存在的問題,這也是私底下許多精神醫療專業感到無奈或者不得已的生存之道,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1.在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每個就診的患者能夠跟醫師會談的時間極為有限,醫師只能在短短會談時間之間找出精神症狀,開藥控制。


2.健保的經費有限,必須限制成長,藥費支付是必須成本,在健保審核中,藥費只要符合用藥原則,再貴都會給,壓縮到的就是心理治療或者會談的支出,健保目前對於深度心理治療會談的限制非常嚴苛,甚至訂出只要有醫師的會談費用高出同儕,就會放大剔退,致使大部分的醫師不願在門診多花時間和患者會談,或者想要做心理治療就必須自費。因此不願單靠藥物治療患者,欲利用健保來做深度會談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3.醫療給付不均,可以多給患者時間的基層醫療院所獲得的健保醫療給付,初診會談給付點跟大醫院相比,七成不到,同樣降低基層醫師會談的意願,因此有些醫師認為不符成本,只看自費門診。


4.對醫師來說,看診幾乎就是為了開藥,同樣的時間,看多一點的患者,開立藥物(本身有藥價差),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私底下,有不少醫師提到即使多花時間作會談治療,也不敢申報,怕放大剔退,醫師會談的意願自然降低。如此扭曲的制度下,大眾能得到的就是為了方便開藥的速食醫療過程,身心醫療的品質提升自然難以提昇。


5.因此,基於成本考量,想做心理治療或者會談的人幾乎都須自費。


以上謹提供給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什麼是頭顱磁刺激療法(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簡稱TMS)?這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主要想造成腦細胞的超極化(hyperpolarization)或者是去極化的作用試圖達到效果,TMS是利用電磁的引導,造成磁場快速的轉變,引發微弱的電流,結果可能導致腦部某些特定區域的活動也可能有些微不適。目前使用比較多的的方式是重複性頭顱磁刺激療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簡稱rTMS)。至於rTMS的確實作用機轉,目前還不清楚:


Fitzgerald PB; Fountain S; Daskalakis J (December 2006).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rTMS on motor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inhibitio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17 (12): 2584–96. doi:10.1016/j.clinph.2006.06.712. PMID 16890483.


有危險性嗎?儘管這個療法經常被視為低危險性,但是仍有臨床上必須留心的副作用,包含癲癇發作及昏倒、頭痛、輕微認知改變以及精神症狀(特別是憂鬱症患者應該提防躁症發作風險,儘管被視為風險不高):


Rossi, S; et al. (2009). "The Safety of TMS Consensus Group, Safety,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pd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20 (12): 2008–2039. doi:10.1016/j.clinph.2009.08.016. PMID 19833552. http://www.aipass.org/files/TMS_Safety,%20ethical%20considerations,%20and%20application%20guidelines.pdf.


已經發表的個案報告,有超過16個因為接受TMS導致癲癇發作的案例,在1998年安全指引出版之前有七個癲癇案例被提出來:


Wassermann EM (1998). "Risk and safet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eport and suggested guidelin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Safet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June 5–7, 1996" (pdf).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08 (1): 1–16. doi:10.1016/S0168-5597(97)00096-8. PMID 9474057. http://www.icts.uci.edu/neuroimaging/Wassermann_rTMS_Safety1998.pdf.

其他副作用包含頭皮因為刺激影響神經到神經及肌肉產生的不舒服或者疼痛: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http://www.nami.org/Content/ContentGroups/Helpline1/Transcranial_Magnetic_Stimulation_(rTMS).htm. Retrieved 2008-12-15.


治療過程產生的機器生也會對聽覺造成影響,因為腦波電級不相容而導致電熱,嚴重的話甚至會皮膚灼傷:


 Roth BJ; Pascual-Leone A; Cohen LG; Hallett M (1992). "The heating of metal electrodes during rapid-rate magnetic stimulation: A possible safety hazard". 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 85 (2): 116–123. doi:10.1016/0168-5597(92)90077-O. PMID 1373364.



 TMS作為憂鬱症治療的申請並不順利,在2007年一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諮詢委員會不同意把TMS作為憂鬱症治療的方式,在短期的治療中儘管看不到明顯的副作用(跟抗憂鬱劑比較),但跟藥物治療相比,TMS無法證明對憂鬱症患者有療效:


 Scudiero, JL (2007-01-26). "Brief Summary From the Neurological Devices Panel Meeting - January 26, 2007". FDA. http://www.fda.gov/AdvisoryCommittees/CommitteesMeetingMaterials/MedicalDevices/MedicalDevicesAdvisoryCommittee/NeurologicalDevicesPanel/ucm124779.htm. Retrieved 2010-07-14. "The Panel’s consensus was that the efficacy was not established; some stated that the device’s effectiveness was “small,” “borderline,” “marginal” and “of questionable clinical significance.”"


儘管如此,FDA在2008年還是有條件通過作為憂鬱症的治療,對象是那些用過抗憂鬱劑治療,無法達到滿意療效的人,可以考慮這種方式:


Melkerson, MN (2008-12-16). "Special Premarket 510(k) Notification for NeuroStar TMS Therapy System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df). FDA. http://www.accessdata.fda.gov/cdrh_docs/pdf8/K083538.pdf. Retrieved 2010-07-16.


然而在廠商使用說明上也強調說明,用TMS治療那些對抗憂鬱劑治療不滿意的憂鬱症患者,在臨床上的還無法提供證據證實可達滿意的治療效果,包含那些從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憂鬱症患者也一樣:


 NeuroStar TMS Therapy System User Manual. 1. Neuronetics, Inc.. pp. 1–5. http://www.neuronetics.com/pdf/Prescribing%20Information.pdf. Retrieved 2010-09-13.


在2011年七月,FDA最新公告,把這套系統列為特別管控的的第二級醫療器材,醫療使用建議如下:


TMS是一種外用器材,在腦部區域傳遞電磁脈衝讓腦前額皮質細胞引發神經活動的電流來治療那些不會引發癲癇的憂鬱症患者,他們至少是試過一種抗憂鬱劑治療失敗且現在沒有用藥治療的狀況:



  1. Stade, NK, Deputy Director for Policy,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11-07-26). "Medical Devices; Neurological Devices; Classific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ystem: Final rule". Federal Register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76 (143): 44489–44491.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11-07-26/pdf/2011-18806.pdf. Retrieved 2011-08-11. 
  2.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Office of Device Evaluation: Division of Ophthalmic, Neurological and Ear, Nose and Throat Devices: Neurodiagnostic and Neurotherapeutic Devices Branch (2011-07-26). "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DA Staff - Class II Special Controls Guidance Document: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Systems".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www.fda.gov/MedicalDevices/DeviceRegulationandGuidance/GuidanceDocuments/ucm265269.htm. Retrieved 2011-08-10.

目前仍有學者對於TMS是否能改善憂鬱症的效果感到懷疑,因為他們認定臨床的證據不足:


Hines, JZ; Lurie, P; Wolfe SM, Sidney M (2009). "Reply to Lisanby et al.: Post hoc analysis does not establish effectiveness of rTMS for depression" (pd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4 (8): 2053–2054. doi:10.1038/npp.2009.22. PMID 19528946. http://www.nature.com/npp/journal/v34/n8/pdf/npp200922a.pdf.


以上資料提供對TMS治療有興趣的人作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曙光


路透 更新日期:2011/09/06 18:48



(路透芝加哥5日電)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病患,腦部化學物質─血清素1B的濃度似乎比較低,以藥物針對此治療,可能會是首個針對PTSD對症用藥的治療。



醫師目前使用抗抑鬱劑及抗焦慮藥物來治療PTSD,但這些藥物多半沒效,也不是專門用來治療PTSD的藥物。



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專家諾邁斯特(Alexander Neumeister)表示:「現今我們擁有的藥物,無法治癒PTSD。」研究刊登在「一般精神病學彙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



為了處理這個問題,諾邁斯特及耶魯正子電腦斷層中心(Yale PET Center)的團隊使用影像,研究PTSD患者及其他有過創傷性經驗但沒有罹患PTSD民眾,腦部的具體差異。



研究人員對49名PTSD病患做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他們的病因源自童年受虐、家庭暴力及服兵役等各種創傷性事件。



研究人員也觀察20名沒有罹患PTSD,但為精神性創傷所苦者,以及27名健康成年人。



他們發現,PTSD病患的血清素1B受體的濃度出現變化。在動物研究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1B對壓力似乎特別敏感。



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健康者,PTSD病患的血清素1B濃度低了很多。在非PTSD族群中,經歷過創傷者的血清素1B濃度也比健康者略低。



在開發專治PTSD病患腦部變化的藥物上,上述研究發現邁出第一步,但這些發現仍需更大規模研究來驗證。中央社(翻譯)


 



對以上研究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連結原文的研究摘要: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68/9/892


在此謹提供兩個觀點給大家思考:


第一,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提醒目前的抗焦慮及抗憂鬱劑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多半沒效,不然也不需苦心作這個領域的研究,嘗試找出新藥。。


第二,如果是軟體(心靈)有問題,一直要去修(身體或者大腦)硬體,狀況解除的機率不高。相關資料可以參照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758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國內報導驚人的高中生弒親事件,根據新聞報導的內容,這位高中生可能疑似有多重人格的問題,以下摘錄自報導部分內容給大家參閱:


「對不起!是我心中的那個人要殺你。」手刃父母鑄下逆倫大錯的高雄市張姓高中生,被父親制伏在地後,看到眼前血淋淋景象,整個人彷彿回魂般突然清醒,對著父親吐出這句令人心碎的話。


到底什麼是多重人格?我在部落格或者診間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到底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有什麼不同?首先,讓我們先釐清精神分裂的部分,精神分裂是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本身認知到的真實性與實際清況不同,例如患者覺得有人要監視他,跟蹤他,但事實上經過確認並無這種狀況。換句話說,精神分裂症的認知與現實分開,所以,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無關。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名人格分裂、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較早的被稱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改名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在歸類上算是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即具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一般相信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參考,這或許是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的緣故。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是解離(脫離現實)的心理防衛機轉。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如近親相姦)來說,或許是必要的。參考資料不妨連結:


Pearson, M.L. (1997). "Childhood trauma, adult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PDF). Dissociation 10 (1): 58–62:. 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dspace/bitstream/1794/1837/1/Diss_10_1_9_OCR.pdf. Retrieved 2008-06-0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06).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TR (Text Revision). Arlington, VA, US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p. 943. doi:10.1176/appi.books.9780890423349. ISBN 978-0890420249. http://www.psychiatryonline.com/resourceTOC.aspx?resourceID=1.


我曾聽說過一位資深的專業人員闡釋多重人格的妙喻:我們的人格就像是車子一樣,對過去有嚴重創傷經驗的人來說,他們面對不同的路況,必須開不同的車子上路。要協助多重人格的狀況改善,最好透過有效的心靈技術來協助當事人真正面對過去創傷事件造成的影響所導致的不安,同時,也要幫助患者對自我的接納及正面感受的建立,患者本人的人格統整才會趨於一致。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近日看到有一則新聞報導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劑治療半年,原本憂鬱症病情反而變成躁症變得多話、愛亂購物,精力旺盛到兼3份工作,這是典型的躁鬱症表現,有些醫師會把這種患者歸類為有躁鬱的體質,所以服藥一段時間會引發躁症發作,然而一般人鮮少知道抗憂鬱劑服用就可能引發躁症發作。在抗憂鬱劑的臨床實驗中,服藥導致躁症發作的副作用並不少見,一般精神科常用的抗憂鬱劑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例如百憂解、樂復得、克憂果或者利普能等等)及SNRI(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例如千憂解或者速悅等等)都有明確的臨床報告:


http://www.annals-general-psychiatry.com/content/7/S1/S231


Vesely C, Fischer P, Goessler R, Kasper S (February 1997). "Mania associated with serotonin 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 J Clin Psychiatry 58 (2): 88. doi:10.4088/JCP.v58n0206e. PMID 9062382.


Grubbs JH (April 1997). "SSRI-induced mania".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36 (4): 445. doi:10.1097/00004583-199704000-00003. PMID 9100415.


一般精神科醫師開藥時的用藥考量,只是根據患者當時的精神症狀來作考量,因此若是患者呈現的是憂鬱症狀,用藥大概都是抗憂鬱劑,而抗憂鬱劑的建議使用時間都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因此對某些患者來說,潛藏對抗憂鬱劑引發躁症的體質,那麼反而會被當作躁鬱症患者來治療,在門診的臨床病例表現,這種狀況並不罕見,甚至有患者初期症狀看起來就是重度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兩天,完全轉為嚴重的躁症而難以控制的狀況發生,從此必須長期看診服藥才能控制其躁鬱症狀,患者的家人對於抗憂鬱可能引發躁症的可能性完全不了解,回想當初看診的過程,常會自責及懷疑是否讓家人服用抗憂鬱劑到底是幫他還是害他?


提醒大家,不管憂鬱或者是躁鬱,這都是症狀表現,最好能透過完整的身體功能評估,找出身體功能失衡導致精神疾病發生的的原因,針對根源來處理,才是根本改善之道,如同BRAIN ALLERGY(腦部過敏)這本書提到的內容:


判定病人是精神分裂、躁鬱症還貼上其他精神病、神經質、身心失調的標籤,實在毫無意義,只會使病情更加嚴重。身體組織結構方面的原因才重要,我們應該針對人們對特定食物、化學物質、及吸入的東西,將他們診斷微小麥過敏引起的妄想症、對蛋過敏而導致孤僻、因黴菌或者碳水化合物過敏而出現的緊張症等等。


之前我曾到師大教授通識課程,我記得引言的教授說的一句話很有意思:一旦自己或者家人被診斷有精神疾病,對疾病診斷及治療方式有任何疑問或者不確定,最好請教第二個專業甚至是第三個專業意見。這位教授深刻體認到在精神健康領域嚴重欠缺第二,或者第三個專業意見,因此請我幫她的學生上課,讓他們了解精神健康的維護及提升,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值得深入了解的部分。


任何治療的第一前提就是「DO NO HARM.」也就是儘量避免治療潛在的傷害性,這對精神科藥物治療來說,更形重要,因為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都無法確認真正的原因,只是針對症狀用藥控制,長期下來,相關副作用難以避免,而可能引發藥物依賴,而開藥的醫師絕少會事先告知藥物的相關潛在副作用及風險(尤其是強調看診效率的醫師)。因此精神科用藥本身的安全性一定要更加了解注意,否則可能會發生未蒙其益,先受其害的狀況發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早上我接受國內某報刊的電話訪問,詢問到有一位開車到雪隧的駕駛人,在隧道中引發過度換氣的症狀,被診斷有幽閉恐懼症,記者想了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還有這位當事人過去也曾開車經過,為何以前不會,這次發生了?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許多精神狀況的發作,當時的情境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前必然有一些導致患者本人的身體穩定性下降的身體功能失衡,以一般來說,可能當事人之前沒吃飽、已經有好幾天沒睡飽或者精神壓力大等等,導致過去潛意識的情境引發當事人產生自律神經失衡而產生狀況。對功能性醫學來說,可以探討的更多,包含營養失衡、荷爾蒙失調、身體發炎、腸道功能失衡、排毒功能不佳、能量代謝失調及心理壓力等等,總之,導致幽閉恐懼症的原因並非單一因素引發。


幽閉恐懼症是指一個人身處密閉空間所產生的極度焦慮反應,跟一般恐慌症反應相同,但觸發條件不太一樣,因此在疾病分類上,都算在懼曠症裡面。英文中懼曠症(Agoraphobia)這個字是來自希臘文agoraαγορά)和phobosφόβος)組合而成。這個字在現代希臘文中被翻譯成「懼曠症」。一般人容易把懼曠症症是恐懼一些公開的地方,但其實通常患有這個病的人不是怕這些地方的本身(即不是怕多人的本質),而是怕一些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公眾場合或處境。


懼曠症患者會害怕人群擁擠的情況,尤其是在封閉的空間當中,而且通常會引發恐慌症狀。因此,懼曠症患者通常待在家裡面,對外出則感到困難。懼曠症還包括畏懼身處公共場所、害怕萬一發生什麼事情而無法逃脫;所以亦導致害怕出門,因此,懼曠症實際上是出門畏懼症。


一般藥物治療不外乎是抗焦慮及抗憂鬱劑等來試圖控制症狀,透過放鬆技巧協助及認知行為治療,也能舒緩部分症狀,但談到根本的解決,建議大家可以深入了解能根本針對潛意識來處理的心靈技術,我曾協助一位懼曠症的年輕女性患者來根除其疾病根源:


她只要在人擠人的場合,就會覺得緊張、恐慌,難以呼吸等等。經過有效的心靈技術處理,當事人復返到她出生的時刻,她發現根源是來自於幫她接生的婦產科醫師的話語:怎麼都擠在一起了,與她出生時的難過(寶寶出生時,身體是很難過的)作連結,以致於她只要人多擠在一起,她便開始覺得胸口悶,難以呼吸。當她真正了解這個源頭,懼曠症的症狀便消失無形,不再發作。對這種高效率心靈處理技術有興趣的人歡迎跟我討論,其實不難,而且人人可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研究:厭食死亡風險 常人5倍




(路透紐約11日電)最新研究指出,厭食症病患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暴食症與其他飲食障礙症死亡風險則是2倍。


刊登在「一般精神病學彙刊」(Archives ofGeneral Psychiatry)的研究指出,部分個案死亡原因不明,但因厭食症死亡者,有1/5是自殺。其他死亡原因可能與飲食障礙久而久之對身體的影響有關。


本研究主要作者亞希拉斯(Jon Arcelus)透過電郵告訴路透社:「飲食障礙症當然會出現嚴重生理後果。本篇研究無法確定患者死亡原因,但無庸置疑與疾病生理問題有關。」亞希拉斯為英國勞柏羅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學者。


研究團隊針對1966年至2010年36份研究進行統合分析,發現1萬7000名飲食障礙症患者中,有755人死亡。


研究顯示,每年1000名厭食症患者中有5人死亡,是一般人的5倍。而暴食症或其他飲食障礙症患者,是一般人的2倍。


加拿大卑詩省飲食障礙治療機構主管伯明罕(Laird Birmingham)指出,原因之一可能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同時有精神與醫療上的問題。但大部分治療機構只注意精神問題。


伯明罕告訴路透社:「幾乎所有治療中心都只治療厭食症,忽略其他相關疾病。除非治療所有問題,否則患者不會康復。」


亞希拉斯與團隊寫道,研究結果凸顯飲食障礙症的嚴重性。他也指出,3種厭食症患者死亡風險特別高,包括年紀較長才診斷出疾病者、診斷時已嚴重過輕者及同時為酗酒者。中央社(翻譯)

 



厭食症的全名為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簡稱Anorexia,這個字是由希臘字來的,前面的An,是沒有、否定的意思,orexis是食慾的意思,加起來就是缺乏進食的意願。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有不正常認知,強烈擔心發胖(即使旁人都已經覺得過瘦);臨床表徵為用自願透過禁食、催吐、服用瀉瀉藥等藥物、體能鍛鍊等方法,過度減輕體重,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自太胖。其診斷主要分為兩類: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鍊,暴食催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


神經性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大多為女性:


 "Society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 What is Anorexia Nervosa?". http://www.abct.org/sccap/?m=sPublic&fa=pub_AnorexiaNervosa.


女性患者跟男性患者的比例超過人數10比1:


Woodside et al Comparisons of Men With Full or Partial Eating Disorders, Men Without Eating Disorders, and Women With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yschiatry 2001 ;158 pp 570-574


發病之原因常伴隨壓力事件。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患者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電解質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併發症。兒童和青春期的患者因為缺乏營養可能出現生長遲緩、體內激素濃度降低、腎上腺皮質醇濃度升高。


心因性厭食症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與體重影響極深,能夠成功減輕體重被視為自律的象徵,而變胖或者體重增加則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和無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敗。有些患者也會承認自己是瘦的,但否認體重持續減少帶來的嚴重合併症。女姓患者會有停經的表現,也常被視為是該病的臨床表徵。最新的研究提醒厭食症的死亡率跟一般人相比高達五倍,部分個案死亡原因不明,但因厭食症死亡者,有1/5是自殺。其他死亡原因可能與飲食障礙久而久之對身體的影響有關: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68/7/724


由於厭食症的真正原因未明,一般建議的藥物及心理治療,反應效果不一,立即需要醫療介入的往往是已經造成停經或者危及生命的狀況,以預後來說,長期來看大體上來說會好轉,但也有些追蹤研究發現:大約五分之一的患者仍然嚴重,另外剩餘的五分之三的患者好好壞壞:


Gelder, Mayou and Geddes 2005


在營養學上,也有些研究值得參考,鋅可以優先考慮,好幾個研究都發現厭食症患者即使不缺鋅,但補充鋅都能讓他們體重增加:


Safai-Kutti S (1990). "Oral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anorexia nervosa".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Supplementum 361: 14–7. PMID 2291418.


Su JC, Birmingham CL (March 2002).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Eating and Weight Disorders 7 (1): 20–2. PMID 11930982.


 Birmingham CL, Gritzner S (December 2006). "How does zinc supplementation benefit anorexia nervosa?". Eating and Weight Disorders 11 (4): e109–11. PMID 17272939. http://www.kurtis.it/abs/index.cfm?id_articolo_numero=3347.


必須脂肪酸對於情緒及認知功能改善都有研究支持,因此厭食症患者可以考慮補充,有個案報告指出嚴重的厭食症患者可以藉此改善:


Ayton AK, Azaz A, Horrobin DF (August 2004). "Rapid improvement of severe anorexia nervosa during treatment with ethyl-eicosapentaenoate and micronutrients". European Psychiatry 19 (5): 317–9. doi:10.1016/j.eurpsy.2004.06.002. PMID 15276668.


詳細的營養評估、諮詢及補充,對厭食症患者有其必要,因此完整的營養功能檢測及個人化營養處方,對厭食症患者改善相當重要。關於厭食症之前我也曾撰文討論,有興趣的人不妨點閱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319&prev=6561&l=f&fid=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酗咖啡 小心幻聽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6/09 00:2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咖啡喝太多,精神壓力大,小心聽到不該聽的聲音。澳洲研究發現,壓力很大的人若每天喝五杯以上的咖啡,很容易出現幻聽。



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賽門‧克勞(Simon Crowe)研究團隊發現,壓力重重,又酷愛喝咖啡的人出現幻聽、幻覺的比率是其他人的三倍。



賽門‧克勞教授以九十二人為研究對象,紀錄他們的咖啡攝取量、心理承受多少壓力。然後讓他們聽三分鐘的「白噪音」,「白噪音」是指收音機、電視雜訊所發出的噪音。



研究人員告訴這九十二人,「白噪音」中夾雜一首老歌「白色聖誕」,只要聽到「白色聖誕」歌聲、旋律,就要趕快按按鈕,實際上「白噪音」裡並沒有夾雜任何歌曲。



研究結果發現,咖啡因攝取較少的人,平均按鈕次數只有一次,而壓力大、很愛喝咖啡者平均按鈕次數為三次,表示壓力大、喜歡喝咖啡的人更容易出現幻聽。



克勞教授表示,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壓力大,又攝取高濃度的咖啡因,很容易幻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研究中將每天喝五杯咖啡的人定義為重度咖啡飲用者。如果吃下過多含咖啡因藥物有也可能出現類似狀況。



克勞教授指出,全世界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每天都喝咖啡,多數人對藥物風險較有警覺,但卻常輕忽咖啡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咖啡因會提神,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咖啡因本身就是腺苷(adenosine)受體的抑制劑,腺苷本身就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幫助睡眠,而抑制腺苷,自然會去除睡意。常喝咖啡,身體會慢慢習慣有咖啡因的刺激,而讓中樞神經系統腺苷的受器增加,於是讓咖啡因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開始出現耐受性的調整(也就是刺激作用減弱),反而對腺苷的刺激會更敏感,如果一下子減少對咖啡因的攝取,,就會讓腺苷的正常生理反應增加,於是就會出現惱人的咖啡戒斷反應:


Green, R M; Stiles, G L (1986). "Chronic caffeine ingestion sensitizes the A1 adenosine receptor-adenylate cyclase system in rat cerebral cortex.".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77 (1): 222–7. doi:10.1172/JCI112280. PMC 423330. PMID 3003150.



因為腺苷的部分生理作用會導致血管擴張,因此咖啡因戒斷時,也會讓頭部的血流擴張而導致更多的血液流入腦部而頭痛及噁心。這意味著咖啡因有血管收縮的效果,而相反地不喝咖啡,減少兒茶酚胺的活動可能會導致倦怠及嗜睡(無法集中精神),減少或者停止咖啡使用的同時,也會讓血清素濃度降低而發生焦慮、易怒、無法集中精神以及動機減弱,嚴重的狀況甚至會導致輕微的憂鬱。一般咖啡因的戒斷症狀出現在咖啡因停用的12-24小時左右,到了48小時而達到高峰。


長期大量地飲用咖啡,會發生咖啡鹼中毒(caffeinism),咖啡鹼中毒的人除了咖啡因的依賴之外,常會合併出現許多身體及心理的症狀例如神經質、易怒、焦慮、發抖、肌肉緊繃、失眠、頭痛、過度換氣及心悸等等:


Leson, CL; McGuigan, MA; Bryson, SM (1988). "Caffeine overdose in an adolescent male.". Journal of toxicology. Clinical toxicology 26 (5–6): 407–15. PMID 3193494.


 "Caffeine-related disorders". Encyclopedia of Mental Disorders. http://www.minddisorders.com/Br-Del/Caffeine-related-disorders.html. Retrieved 2009-08-03.


此外,咖啡因的攝取也會增加增加胃酸的製造,因此長期大量的飲用容易發生胃潰瘍、腐蝕性的食道炎、胃食道逆流等狀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Cedars-Sinai.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April 23, 2008.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423214804/http://www.csmc.edu/pf_5543.html. Retrieved 2009-08-03.


很難想像如果有服用普拿疼的人,咖啡因的攝取也會增加普拿疼的毒性:


 Acetaminophen & Caffeine: Bad Combo for Your Liver. Hepatitis Central 2009-02-02. Retrieved 2010-11-03.


若是一下子飲用大量的咖啡因,容易出現中毒的現象,在精神狀況的確容易出現幻覺、妄想、憂鬱或者躁症等狀況,最近研究發現,壓力很大的人若每天喝五杯以上的咖啡,很容易出現幻聽:


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賽門‧克勞(Simon Crowe)研究團隊發現,壓力重重,又酷愛喝咖啡的人出現幻聽、幻覺的比率是其他人的三倍。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壓力大,又攝取高濃度的咖啡因,很容易幻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研究中將每天喝五杯咖啡的人定義為重度咖啡飲用者。如果吃下過多含咖啡因藥物有也可能出現類似狀況。


每天飲用量達到五杯的人,應該留心是否出現這些狀況,談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的作者馬克‧希曼醫師,他自己在憂鬱症及慢性疲勞發病之前,不懂身體的保養,每天都得靠好幾杯咖啡來提神的狀況:


幾年來不眠不休地在急診室工作與接生,徹底破壞了我身體的韻律,為了繼續撐下去,我狂酗四倍的濃縮咖啡……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閱完整的內容: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13&prev=14082&next=13244&l=f&fid=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坊間出版一本新書,由日本的橫倉醫師所著,之前出版社請我幫忙寫序,閱讀之後發現許多內容相當實用且有實際的臨床效果,故幫忙寫推薦序,有興趣的人也不妨參閱這本書,以下為我的介紹內容:


當您拿到這本書時,翻開前面內容,映入眼簾的「大腦健康度決定全身的健康」,很容易誤認這又是一本把身體的問題怪罪給大腦的書籍,談到大腦健康,生物精神觀點把身心性疾病或者精神疾患歸咎為大腦的某些區域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導致,不少人(包含醫療專業)對此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因為目前的臨床研究上,缺乏直接的實驗室或者精確的影像學證據,所以對於總把精神科藥物作為症狀控制的治療方式難以信任與信服。

抱有以上疑慮的人其實大可放心,因為此書提到的大腦健康度,是以個人認知的感受所產生的正反效應來進行討論。人們對壓力的反應調適,身體的負責部分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律神經,另一部份是腎上腺皮質系統(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英文簡稱HPA AXIS),這是體內重要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主控身體對壓力的反應,進而影響消化、免疫系統及能量利用,除了和自律神經的交互影響之外,也會影響其他腺體、荷爾蒙以及中腦的一部分。

大腦皮質接受外在輸入資訊,往主管情緒反應的邊緣系統傳遞,邊緣系統會直接轉傳給間腦,啟動活力或者疲憊指令,大腦皮質認定為正面或者負面訊息,在邊緣系統會加入情緒訊息給間腦。情緒好,則活力程式啟動,反之情緒不好,疲憊程式也隨之開啟。身體老是處於接收大腦疲憊程式的人,容易對身體造成諸多負面效應,例如肥胖、便秘、頭痛、倦怠、記憶力減退等等症狀,想要根本改善,唯有利用自我接納、恢復感官能力等等方式,將大腦的疲憊程式轉換為活力程式,進而讓身體的各系統接受正面的指令,身體的自癒能力自能源源不絕,就像作者強調的大腦皮層的餘欲很多,自然沒有身心方面的困擾及相關疾病產生。壓抑,只會讓一個人的大腦皮質不斷轉傳負面訊息啟動疲憊程式而已,唯有真實面對自己的感受,誠實以對,並根據真實的感受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大腦的活力程式才能源源不絕地運轉,確保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書中也提出許多實際幫助改變的作法,值得大家參考及採用。

欣見作者把這類的觀點及實務作法成書,因為與我臨床上的治療應用頗為類似,腎上腺皮質壓力系統本來就有相關檢測來瞭解,而對多數看診的人而言,心理方面的認知調適是改善的重要關鍵,透過怨恨、批判及罪惡感對一個人的負面效應探討,自我肯定及自我接納的實踐,扭轉長期以來「我不夠好」的負面感受,有助於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朝向正面的轉變,透過每日散步的注意力外放,幫助一個人感知能力恢復等等方式,這些與書中提到的治療觀點不謀而合。


也許本書的觀點(例如樂食療法中的「不論幾點吃晚餐都OK等」)與過去習以為常的醫學觀念不盡相同,但書中的方法具體實用,像是等到飢腸轆轆時才吃、善用黑糖來創造正面的飢餓感等,正好和樂食的原則相輔相成。若是潛心細看,讀者將會發現這才是大家忽略已久的健康真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吃藥過敏 住院2個月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5/11 04:21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民眾吃藥要小心,最好先了解自己是否有藥物過敏,以免危及生命。



47歲的陳小姐因罹患分裂情感性疾病,醫師開立Carbamazepine(中文成份名譯為「卡巴氮平」或稱「卡巴馬平」、「卡馬西平」)的藥診治,但在服用7天後,陳小姐發現手臂出現些許紅疹且有搔癢的症狀,起初不以為意,12天後因高燒到41℃,且全身起皮疹及水泡、口腔黏膜潰瘍、全身水腫,急忙至署立台中醫院急診求助,診斷是藥物過敏引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整整住院2個月才康復。



台中醫院藥劑科總藥師侯芳敏表示,很多民眾都不知道自己有藥物過敏,往往是吃了藥之後,身體發生不良反應,才知道自己過敏,而陳小姐有了過敏反應遲未就醫,才產生如此嚴重的情形。



院方除在陳小姐的病人紙本、電子病歷上註記,以免再發生危險之外,還協助陳小姐申請藥害救濟。



侯芳敏表示,雖然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但也會因個人體質關係而產生過敏。



陳小姐無任何遺傳性疾病或慢性病,在飲食及藥物也未曾過敏,卻在服用Carbamazepine後嚴重過敏,到台中醫院掛急診,經整型外科及感染科醫師聯合診治,在加護病房住了1個月後,才轉到一般病房,整整2個月才出院。



侯芳敏建議,民眾若吃藥時發生皮膚疹,噁心、嘔吐、頭暈、拉肚子等不良反應時,請立即停藥,並且打電話或回醫院詢問醫師,不要一直吃下去。



侯芳敏表示,所謂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就是由藥物引起,導致皮膚廣泛性脫落、壞死及黏膜糜爛等不良反應。



一個半月前,我曾專文討論顛通這種藥物的潛在危險性,其實與每個人的基因有關,為了加強大家印象,我把相關資料再找出來給沒有看過的人參閱:


卡巴氮平,英文學名為Carbamazepine (簡稱CBZ),主要是用來治療癲癇、躁鬱症甚至是三叉神經痛的用藥,跟鋰鹽比較起來,在治療躁症的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考量上,算是比較安全的,懷孕婦女有癲癇或者躁鬱困擾的話,相對來說比鋰鹽要安全一些,當然懷孕用藥,應該越保守越好。


卡巴氮平負用者最常出現的副作用為嗜睡、頭痛、偏頭痛、肢體動作不協調及腸胃不適,此外也會讓酒量變得很差。其他出現機率較低的副作用包含心律不整、視力模糊或者複視、暫時性的血液細胞及血小版下降,少數的人會嚴重到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劑量服用不高,血球及血鈉下降的情形其實很普遍,只有少數的人才會變成嚴重的血小版缺乏,因此建議有服用此藥的人,臨床上務必做血液抽檢,確認上述情形沒有發生。


此外,卡巴氮平也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服用這種藥物除了血球、血小版之外,也建議必須追蹤每一個服用者的甲狀腺素是否正常。


有些報告也提到卡巴氮平的服用可能對聽力產生負面影響,這類副作用如果斷藥,症狀應該會隨之消失:


 Kashihara K, Imai K, Shiro Y, Shohmori T (September 1998). "Reversible pitch perception deficit due to carbamazepine". Intern. Med. 37 (9): 774–5. doi:10.2169/internalmedicine.37.774. PMID 9804087


 Wakamoto H, Kume A, Nakano N (June 2004). "Elevated pitch perception owing to carbamazepine-activating effect on the peripheral auditory system: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study". J. Child Neurol. 19 (6): 453–5. PMID 1544639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0-11-18. http://www.webcitation.org/5uKvULlsv.


跟沒有服藥的人,服藥者發生狼瘡機會為1.88,更嚴重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SJS/TEN)的嚴重藥害。這部分的研究目前已有明確的研究結果提醒大家如何預防:


根據中研院生醫所陳珮、沈志陽、院士陳垣崇等研究團隊的研究,HLA-B*1502基因檢測陽性反應的病患,建議避免使用Carbamazepine(中譯卡巴氮平或卡巴馬平)類的藥物,


研究團隊從台灣23家醫院蒐集4877個卡巴氮平用藥病患,進行HLA-B*1502基因型鑑定,結果HLA-B*1502陰性反應的2034人,無人發生SJS/TEN

研究團隊認為,基因檢測可篩選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高風險病人,進而降低因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個人傷害及家庭悲劇,並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類似的警語,在2007年也有公告,請參閱:


MedWatch ( 2007-12-12 ). "Carbamazepine". 2007 Safety Alerts for Drugs, Biologics, Medical Device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FD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0-11-18. http://www.webcitation.org/5uKvY37EY.


要避免這類悲劇,方式有兩種,第一就是不要開這種藥物,另外是服藥前先做基因檢測,有的話就避開此藥,基因檢測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檢測費用較高,目前健保並無給付。對其他精神科用藥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的基因研究報告,到目前為止發表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也讓精神科藥物服用的不確定風險提高,請大家多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PITZ主唱 震災新聞看太多 竟罹 急性壓力障礙


2011年 03月29日

【蘇威全╱綜合報導】日本東北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人氣樂團「SPITZ」主唱草野正宗天天盯著電視新聞關心救災進度,心情持續低落,竟罹患「急性壓力障礙」,就醫診斷需治療3周,成為另類受災戶。


出道20年的SPITZ,有「日本國民樂團」美稱,先後演唱日劇《那些日子以來》、綜藝節目《戀愛巴士》主題曲大受歡迎。43歲的主唱草野正宗,每天緊盯電視關心災情,看到災民流離失所,加上擔心福島核電廠的輻射塵外洩,累積過度壓力,導致心情鬱悶,形成「急性壓力障礙」,醫生建議需服藥治療靜養3周。受震災影響,加上草野掛病號,他們巡演的6場演出,也宣布延期或取消。



急性壓力障礙(Acute stress disorder)或者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response)到底是怎麼回事?以一般的說法,就是震驚,被嚇(SHOCK)到產生的現象, 學術的說法,就是因為目睹恐怖的天災或者創傷事件所產生的異常生理及心理反應。


當患者面臨足以造成重大傷亡的天災人禍等特定條件時,出現害怕、無助、恐懼等「急性壓力障礙」症狀,患者會主觀覺得自己很麻木,甚至沒有情緒反應,嚴重者還會出現失憶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早在1920年代,知名的學者Walter Cannon就提出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sponse"的理論,他指出動物面臨威脅時,會導致交感神經的興奮,這時便啟動戰或逃(Fight of Flight)的身體機制反應。


一旦壓力反映啟動,藉由交感神經的興奮,在交感神經的節前神經分泌乙醯膽鹼的訊息傳遞,直接或者間接讓腎上腺髓質釋放出腎上腺素(ephinephrine)與少量的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導致身體立即性的應變反應例如心跳增加,呼吸變快、腦部、心臟及肺部等血管收縮(除了肌肉血管是擴張的,允許更多血流進入,讓肌肉張力增加,幫助身體應變)


以上是身體的反應,大腦的部分接下來討論,正常而言,一個人在平靜、沒有被刺激的狀態下,大腦的藍斑(Locus ceruleus)的神經元反應極微,藍斑是大腦的正腎上腺素的主要合成組織,負責接收刺激,產生反應,據某些估計,藍斑內的單個神經元可以通過其巨大的軸突分支激活幾乎整個大腦皮質。一旦從大腦感覺皮質察覺到有巨大的刺激,則會把訊號轉傳至視丘到腦幹,在藍斑產生正腎上腺素的反應會讓一個人變得更警覺及專注。


然而,若是接收到的威脅訊號刺激太過強烈,那麼會讓藍斑啟動交感神經作用,交感神經一旦啟動,心臟、血管、呼吸及其他相關系統也會被啟動,這就形成我們熟知的急性壓力反應。除神經系統之外,荷爾蒙有關的部分就是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反應(HPA AXIS)。


根據定義,急性壓力障礙,就是指一個人遭遇創傷事件(不管目睹或者經歷)導致當事人經歷極為不安或者超出預期的恐懼、壓力或疼痛,這些不適的感覺會讓當事人感受到嚴重的受傷甚至死亡的威脅而產生的現象,基本上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都是與經歷創傷事件後,身體及心理對該事件的劇烈無力感的反應所致。


一般的症狀為麻木、冷漠、不真實感、去人格化(解離狀態)持續回想起事件時的景象(包含作夢),逃避會讓當事人回想起該事件的刺激,同時容易伴隨焦慮以及明顯的功能退化,一般而言症狀至少持續兩天,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創傷事件發生後)。如果超過一個月,就會被判定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之所以有失憶或者麻木的反應,其實是身體為了保護自己,免受事件來源的訊息強力刺激,導致身體不堪承受,因此,轉移注意力是第一步要先處理的,以這次地震海嘯事件來說,我一直強調先不要看新聞媒體的報導,冷靜一下,同時,透過放鬆療法來緩和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真的完全無法入睡,不得已可以考慮短暫的助眠藥物治療來幫助入眠,但其實在營養醫學角度上,可以優先選擇可以幫助肌肉及自律神經放鬆的補充品例如離子化的鈣、鎂、GABA及色胺酸等等。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的散步援助法及放鬆技巧的訓練,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快從緊張的狀態中脫離,一旦穩定後,可以藉由有效的心靈技術引導,幫助一個人再次面對事件當時的景象,去除事件當時的負荷,完全解除該事件對自己的負面效應,在一般的治療建議中,也有類似的方式,叫洪水暴露法,或者稱之為系統減敏感法,不過在效率上,還是不若前面提到的有效心靈技術,這個方式之前我也提過,叫做戴尼提,是美國人道主義作家L‧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發明的心靈處理技術,這個技術的學習及操作並不難,我認為災區的災民在災後心靈重建上,若能善用這個技術,一定會有很大的益處。


有關急性壓力障礙,簡言之就是一個被嚇過頭的狀態,若處理方式得宜,不一定非藥不可,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有網友看到購物狂的文章,向我詢問一些相關的問題,在此整理一些相關資訊給大家參考。


所謂購物狂是指一直想買東西的強迫想法或者真的去買東西的強迫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不要只以為只有實際的購物行為才算,即便是有人花太多時間在構思買某些東西,導致其反面的效應,都有可能被診斷有購物狂,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證實購物狂的真正原因為何。有些理論認為購物狂的行為本身在尋求自我認同,或者因為平時對自己不好,想要藉由購物來補償自己。


首先,在疾病上的分類,並沒有一個確實的疾病診斷稱之為購物狂,比較接近的診斷為衝動控制疾患,像是賭博無法控制的病態性賭博,性成癮等等,都容易被歸納在這個診斷的範圍內。看似完全三者不同的行為,竟然會被放在一起,因此有人(包含專業人士)會開玩笑地說這種診斷像是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一般,也就是無法歸類的某些診斷會被放在同一個資源回收的診斷下。所以,對精神疾病的診斷,有些人會覺得根本就是把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或狀況)重新定義為一種疾病,仔細去檢視,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的參考症狀,不過就是現象描述而已,因此精神科的診斷常讓人有更多的疑問與不認同其來有自。


此外,購物狂與一般大眾瞭解的躁症發作導致的瘋狂購物不同,更與強迫症沒關係。在美國的統計大約5.8%的人會出現這種狀況,超過八成以上的都是女性。有人喜歡把購物狂跟其他精神科診斷的合併存在拿出來討論,例如憂鬱症、焦慮症等等,並強調最好服藥治療,在此我要提供一些另面思考觀點給大家做參考:


過去有研究發現,女性月經來之前的前一週,最容易出現瘋狂購物的行為,而購物狂的患者的八至九成都是女性患者也在提醒大家與女性荷爾蒙的週期變化有關,因此有些專業認為購物狂應該跟經前症候群有關,我在門診也曾問診過一個客戶,她表示自己常在月經來之前的7-10天,容易出現瘋狂購物的情形,而她在其他其他醫院問診的醫師把她的行為直接解讀為躁症發作,而且還開藥(應該是躁鬱症用藥)給她,但因為服藥之後,第二天頭重腳輕、嗜睡,實在是很不舒服,因此她就把建議藥物停下來不吃比較沒有這些擾人的副作用。經過評估,我建議這位門診的患者應該經前症候群的方向來處理,因為她的瘋狂購買行為的時間點就在月經之前。


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向,不管是經前症候群或者是購物狂,都在強調可能是血清素不足,因此不少醫師容易開立SSRI這類抗憂鬱劑藥物來治療,SSRI服用後容易發生噁心、頭痛、坐立不安、腸胃不適和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同時,對15-24歲的服用者還可能增加自殺的想法及行為,建議大家留意。想要增加血清素,可以從增加色胺酸、B6等營養來源或者補充品來攝取,經前症候群的人容易缺乏鎂、錳、維他命D及維他命E,如果瘋狂購物的行為與經前症候群的狀況時間重疊,其實可以把購物衝動控制不佳當程式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之一。對某些有此困擾的人來說,女性荷爾蒙的評估及處理也有其必要。


最後我要強調,我不是要把購物狂的狀況全部怪罪給女性荷爾蒙或者血清素,但這的確可以藉由功能性醫學得相關檢測及調整來獲得改善,對經前症候群得相關資料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閱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985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改變生活習慣 減緩心理疾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24 00:4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患者若能改變一下生活型態,可以幫助改善病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指出,憂鬱症、焦慮症患者多運動、多到戶外走走、多幫助他人,都有助減緩病情,且減緩病情效果和藥物治療不相上下。



精神病學專家羅傑‧華許教授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他稱這種治療方式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TLC),像營養、人際關係、放鬆技巧、宗教信仰等也和身心疾病治療有關。



華許教授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所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對身心疾病患者大有好處,不但有效,且花費不貴,患者還能真正享受生活。比起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少,且比較不會引起併發症。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網站(American Psychologist)。研究結果發現,運動不只能讓人感覺良好,還可以幫助學童提升學校表現,成人也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認知表現,年長者規律運動,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運動也有助大腦神經元形成。



身心疾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飲食。研究也顯示,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或可提升學童課業表現,維持成人認知功能,減輕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症狀。



身心疾病患者若能參與宗教、靈性活動,將心思焦點放在愛、饒恕,有助減輕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等困擾。如果多多參與公益活動,服務他人,對身體、心理健康都大有益處,或許還可以延長壽命。



什麼是治療性生活型態改變(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簡稱TLC)?最近美國的學者提出以運動、營養、人際關係、放鬆技巧及宗教信仰的協助來幫助精神疾病患者改善。根據這位Roger Walsh教授的研究指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對身心疾病患者大有好處,不但有效,且花費不貴,患者還能真正享受生活。比起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少,且比較不會引起併發症。


以運動來說,我在部落格已經多次提出相關研究來提醒大家,這位學者同樣引用相關研究大力推薦:


運動不只能讓人感覺良好,還可以幫助學童提升學校表現,成人也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認知表現,年長者規律運動,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運動也有助大腦神經元形成。


營養方面,他也透過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鼓勵大家多利用根本改善身體健康的方式來提昇身心健康:


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或可提升學童課業表現,維持成人認知功能,減輕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症狀。


此外,參與公益活動(從奉獻服務中肯定自我存在價值)、宗教靈性活動(從愛、寬恕中,重新審視自己與身邊的人之關係與意義),都能減輕焦慮、憂鬱及藥物濫用的困擾。


對治療性生活型態改變有興趣的人,不妨透過連結參照原文摘要:


http://psycnet.apa.org/index.cfm?fa=buy.optionToBuy&id=2011-01021-001


以下,我也分享兩則實際的臨床案例給大家參考,第一位是年約四十多歲的女性,她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多年,之所以到診所來求診,主要是因為她在原本醫院求診,發現醫師開的藥物副作用讓她感到非常不適,多次跟醫師溝通後,都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及看到藥物調整,因此在家人的建議下到診所來評估及診治。


看診的第一次,我先為她做藥物調整,並從營養調整上給予明確的補充建議,同時囑咐她務必開始每天運動,大概是看診後的第三週開始,她每天花至少四十分鐘的時間到住家附近去快走,有時甚至會走到一個小時,經過兩個月的時間不到,她原來過重的體重減到令人稱羨的好身材,同時精神、體力及氣色令人為之驚艷,精神的穩定及睡眠品質的提昇更不在話下,同時,因為自己的改變實在是太好太大了,因此,她看到家人不運動,還會鼓勵他們跟她一樣走出去,當然,也因為這樣,她原本的藥物控制劑量只需減半,即能維持相當理想穩定的狀態。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年約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之前,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以及強迫症,她的狀況在藥物控制下,症狀仍然很不穩定,而且強迫症狀非常嚴重,轉至診所就診時,首先,我就是給她慢慢減輕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同時搭配營養療法,更囑咐她要開始運動。治療的前一年,藥物順利慢慢減藥,但強迫症狀雖有改善,但差強人意,後來,跟患者做過心理建設,找回個案的自尊,讓他願意開始為自己負起責任,接下來,母親不放棄地邀她一起上健身房運動,大概在一個月前,她點頭答應上健身房,經過一個月,每週至少五天到健身房報到,結果她的情緒及思考大大改善,之前幾乎足不出戶,現在每天笑臉迎人,還會鼓勵家人以正面的思考來過生活,強迫症狀也改善八成以上,家人都感到非常欣慰與高興,感覺家中有天使降臨,因此,回診時,母親感恩的心情溢於言表,讓人也不禁一起感到雀躍。


以上提供兩則臨床上的實際案例鼓勵有精神困擾,尤其是那些為藥物副作用所苦,但療效有限的患者,應該多瞭解治療性生活形態改變的觀念及利用相關治療原則,來幫助自己做真正的身心狀況改善,減輕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與依賴,恢復原本健康的生活形態與活力,好好過生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莫名恐懼與心悸 癲癇作怪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2/17 04:21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一名30多歲的建築工人從2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短暫恐懼與心悸症狀,但是他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在建築工地因抽搐昏倒就醫,才診斷發現,原來他出現的莫名恐懼與心悸,竟是癲癇發作的症狀。



台南成大醫院神經部醫師宋碧姍表示,這位病患從20歲左右開始,就會毫無前兆、不定時出現短暫恐懼感與心悸,有時合併頭暈,或想講話,卻講不出來,持續4至5分鐘後,症狀即消失,頻率約1星期1次。



除了心悸外,該病患每年會出現1至2次短暫恐懼感後,隨即全身抽搐併喪失意識症狀,但病患並未因此求診,直到這次從3層樓高鷹架往前倒下,幸好有救生網阻攔而未受傷,並趕緊送醫,接受腦波圖檢查發現,有部分腦部異常放電現象,才確定是癲癇,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莫名恐懼與心悸症狀即消失。



宋碧姍表示,癲癇症狀主要是因腦部細胞過度放電所引起的現象。此類病患好發於20歲之前和60歲後,並非罕見病例,但癲癇在台灣,曾被冠上「羊癲瘋」、「豬母癲」,或是對此病不了解,以致病患不敢就醫,也有案例剛開始以為是精神疾病,經精神科轉介就診。



宋碧姍表示,癲癇短暫且反覆發生,不一定有前兆,但可疑的發作症狀如恍神、眨眼、視覺變化或物體變形,若患者反覆出現恐懼心悸及奇怪感覺,儘早求助神經科專科,透過腦波圖檢查即可診斷。



我在門診,曾經幫助治療的這樣的患者:他描述自己有好幾次,期車騎到一半,忽然失去意識,結果不是撞車就是摔車受傷,後來經過評估,懷疑其可能為癲癇發生所致,因此建議他接受腦波的檢查,結果確認的確是癲癇所引發。後來穩定控制癲癇後,沒有再發生類似意外。


癲癇有分小發作和大發作,大發作的病例,其實一般人自己都看的出來,比較讓人難以分辨或者判別的,其實是小發作。最近國內有一個病例報告:


一名30多歲的建築工人從2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短暫恐懼與心悸症狀,但是他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在建築工地因抽搐昏倒就醫,才診斷發現,原來他出現的莫名恐懼與心悸,竟是癲癇發作的症狀。


一般恐懼或者心悸的狀況,如果一般身體檢查,常嘗試針對心臟或者是賀爾蒙做檢測,以這樣的病例而言,往往找不出問題,熟知神經醫學的醫師若發現患者疑似有癲癇而產生的異常行為,甚至有些人也因癲癇而突然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暴怒的情形,短暫失憶也常見。不過,腦波檢測,一定要在癲癇發作時才看的到,如果是檢查時沒有癲癇發作,不一定能夠發現癲癇的異常腦波。這次國內的病例,就是在發作的當時立即做檢查,才幸運發現。恐慌與心悸,如果找不到原因,有時會被當作精神疾病來處理,但如果因為沒有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就當精神科問題來處理,那麼不僅病情不會改善,可能還會越治越糟,因此提醒大家,懷疑有精神問題,務必做完整的身體檢查與評估,排除任何可能是生理因素引發的精神症狀,才是正確與保險的作法。


對癲癇的控制與治療,一般需要抗顛閒藥物才能控制,營養補充方面,也有些來源可以幫忙,至於要補充哪一些,可以視當事人的情況,甚至是透過相關檢測來建議,此外,音樂治療對顛閒的改善也有幫助,根據研究顯示,連對那些昏迷而且會有癲癇的患者效果也非常明顯,想更清楚這方面的治療及研究根據,不妨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1165&prev=21181&next=21077&l=f&fid=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何對安眠藥物使用有常識的專業人員都知道:安眠藥物的使用應該越短越好,因為其耐受性(原本劑量無效,必須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本的效果)的產生,經常就發生在規律服用後的一到兩週左右的時間,而長期下來,耐受性卻一直存在,因此也有人因此會被建議住院治療,尤其是老人更容易,因為,他們對這些藥效作用好不好其實都非常敏感,相關資料請參閱2010年的報導:


National Prescribing Service (2 February 2010). "NPS News 67: Addressing hypnotic medicines use in primary care". http://www.nps.org.au/health_professionals/publications/nps_news/current/nps_news_67. Retrieved 19 March 2010.


儘管現在的安眠藥的使用大宗,已由原來的傳統的安眠藥物(簡稱BZD)轉變為非傳統的安眠藥物(簡稱NON-BZD,例如大家熟悉的使諦諾斯,STILNOX,學名為ZOLPIDEM),而且號稱比較不會有耐受性及依賴的問題,但對醫療專業來說,研究及門診看的,不過是慢一點出現罷了,但產生依賴及耐受性的機率也不低,主要是因為臨床研究報告都是十二週左右,長期的使用只有開藥的臨床醫師會比較瞭解:


Benca RM (March 2005).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a review". Psychiatr Serv 56 (3): 332–43. doi:10.1176/appi.ps.56.3.332. PMID 15746509. http://ps.psychiatryonline.org/cgi/content/full/56/3/332.


很多患者會在門診問我:長期使用安眠藥物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不管傳統與非傳統的安眠藥物,根據臨床研究,長期使用安眠藥物來助眠,容易產生白天疲累、車禍意外、認知功能缺損、跌倒骨折等等問題。已經有安眠藥依賴的患者,如果斷然停藥,其經歷的安眠藥物戒斷症狀往往不是外人所能體會的,這些反應包含反彈性的失眠、焦慮、意識模糊、對人、時、地的錯亂、失眠、以及知覺混亂,因此,對任何開立安眠藥物的醫師,都是建議安眠藥使用應該越短越好,因為相關可能形成的副作用、依賴性及耐受性形成之風險才能降至最低:


Frighetto L, Marra C, Bandali S, Wilbur K, Naumann T, Jewesson P (March 2004). "An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sleep and the use of drugs with sedating properties in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PDF).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 17. doi:10.1186/1477-7525-2-17. PMID 15040803. PMC 521202.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picrender.fcgi?artid=521202&blobtype=pdf.


長期失眠患者,已有安眠藥依賴甚至是安眠藥物產生耐受性,為了解決藥物不足問題,因此會到不同醫療院所門診求診拿藥,在大一點有提供住院服務的精神科門診,有時也會建議這些患者住院治療,戒除安眠藥癮。但這樣做真的能把安眠藥戒掉嗎?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疑問,讓我們了解一下一般精神科醫師會怎麼做?


通常建議的醫師會提到所謂解毒的治療,如果翻開教科書,安眠藥的成癮處理並無所謂的解毒治療,在酒精及鴉片類的相關疾患上,還有一些藥物可以討論,但是若是安眠藥物的依賴一旦形成,就是先把原本已經造成依賴的藥物停下來,想辦法以其他藥物來取代,這些藥物可能是長效一點的安眠藥物(較不會成癮)、抗憂鬱劑、甚至是低劑量的抗精神藥物等等,整個過程一般會花一到兩週左右的時間,長一點就是三到四週左右的時間。出院時,若狀況好的,就是把原本依賴的安眠藥物轉為後來醫師開的綜合藥物,表面上,對原本安眠藥物已經不須服用,好像是戒掉了,但是反而以其他抗憂鬱劑甚至是抗精神藥物,這些被美化為穩定自律神經的藥物來取代,其實這些藥物可能有更多難以預期的副作用會隨之而來,但一般開藥的醫師都不會清楚告知。到最後結果仍是必須持續在精神科門診拿藥治療,祇是窗口單一化罷了。此外,若對住院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常常抱怨住院時雖然有換藥,但睡眠品質極差,因此出院後,不肯配合原本醫矚,仍繼續到其他地方拿原本的安眠藥來服用的病例仍有大有人在。


因此,有安眠藥物依賴甚至成癮的患者,若想靠住院來做根本遠離藥物依賴,其實仍有相當大的困難。真正想要戒除安眠藥物,必須在有經驗的醫師監督及建議下,慢慢減藥,同時配合相關戒斷營養品之補充(穩定戒斷時可能會產生的身體不適反應),若有需求,也要處理原本導致失眠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如此雙管齊下,才能真正一勞永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阻斷腦過動神經 治癒重鬱婦人


  • 2011-01-26
  • 中國時報
  • 蔡鵑如/綜合報導



     治療憂鬱症不外乎使用抗憂鬱藥劑或電療,但對重度憂鬱患者效果並不顯著。英國研究團隊去年為受重度憂鬱折磨十年的婦女希拉.庫克(Sheila Cook),進行「腦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與「扣帶前回毀損術」(Anterior Cingulotomy,GTAC),該病患成為全球首例憑藉神經外科手術而走出重度憂鬱幽谷的幸運兒。


     接受手術近一年後,六十二歲的庫克女士不再出現憂鬱症狀。過去,她無法自行打理生活,有自殺傾向,被迫從護士崗位提早退休。


     醫師把她的病例轉至正研發DBS療法的布里斯托大學。DBS原本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原理是把電極導線植入腦中,藉由產生的電流,在大腦額葉後方與恐懼、學習、記憶、睡眠等網絡連結的區域進行刺激,調節大腦不正常的活動訊息,進而控制「運動症狀」。


     不過,DBS的療效僅維持一個月,庫克女士又想尋死。二○一○年二月,布里斯托大學馬里齊醫師(Andrea Malizia)率領的醫療團隊,經她同意進行仍在試驗階段的GTAC療法,以手術阻斷大腦某區域過度活躍的神經,消除該區腦神經的反應。



最近英國有一名62歲的慢性憂鬱症患者,以精神外科手術來治療,但目前追蹤只有一個月,建議可以多觀察瞭解後續的治療反映到底如何。多數人對精神外科並無概念,所以我認為有必要撰文討論一下。過去,我曾專文討論腦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這是把微弱電流的刺激晶片經由腦部手術,放到特定的區域,去改變患者原本的動作、行為、思考甚至是情緒反應。目前用於難治型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比較多,對這種費用需要上百萬的手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4636&prev=15006&next=14623&l=f&fid=41


至於扣帶回的部分,只要相關專業都很清楚:穿越腦部額葉中間的扣帶系統(cingulate),有人比喻其為換檔器,因為這部分的大腦負責讓一個人的注意力從一個觀念轉到另一個想法,交替於不同的行為與態度間。如果這個區域過度活躍,人們將會讓自己困於某些念頭或者是行為的死胡同。


當我們談到所謂的治療,應該要清楚一件事,並非症狀消失就是治癒,或者就可以說是比較好的治療方式,以精神外科而言,這些治療執行者把人的精神、行為及情緒的異常反應,全部歸諸為大腦有問題,因此只要把有問題的大腦相關區域破壞掉,那些問題就不會再發生,然而,熟悉大腦功能運作的專業人員都很清楚,大腦的各部分儘管各司其職,但彼此卻都有緊密的聯繫及關連,想要單一處理一個區域,完全解除精神症狀的想法,其實是太單純了,何況,大部分有精神症狀困擾的患者,在大腦影像學的檢查上完全看不到異常。過去,有一部經典的電影「飛越杜鵑窩」,劇情也描述一個精神患者被用精神外科手術的處理所發生的現象及後遺症,表面上,那名主角的症狀都已完全消失,但他對外界毫無反應,讓同病房的患者都看不下去,所以,任何治療,如果只是表面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同時也造成更大的問題,我們都該小心為是。


現在的精神外科大多還是神經外科的一部份醫師來執行的,以前腦部影像學的檢測不發達,神經外科執行的手術不諱言就是大範圍的破壞,導致當事人術後出血、死亡及其他可能的後遺症機率出現極高,而現今,不管腦部影像學的檢查及定位方式都已有長足的進步,因此,神經外科手術破壞的區域沒有像以前那麼粗糙,然而,最大的問題,還是把精神狀況全部歸咎於大腦有問題,這其實也是精神科目前治療的主軸,只不過精神科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效果不好,就用電痙攣治療,而精神外科直接以手術手段,但中心思想其實都是一樣的。


以功能性醫學來說,大腦功能的衰弱,其實與身體功能失衡有關,大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脆弱,除非身體已經被影響得很糟,否則,人身體的指揮中樞並不會隨意背叛,身體功能失衡可以透過相關檢測來得知並直接處理,但精神疾病的診斷並非基於大腦影像學的檢測的異常來成立,而且,同樣的診斷,在大腦功能影像學的檢查也常常難有同樣的結果,這是許多神經外科醫師對精神外科手術最質疑的地方。對功能性醫學如何改善精神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現在,許多醫師談到精神問題,喜歡搬出大腦的造影檢查來強調精神問題就是大腦出問題,今天我們先不去探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導致大腦功能失衡的原因,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探討的部分。但不管如何,我們想要更清楚相關的專業已經發表的大腦功能研究,還是要對跟精神表現相關的大腦區域有基本的認識比較好。讓我們先把焦點放在大腦這個精密的硬體,到底哪些區域負責哪些功能。


若提到精神的影響,我們最好把大腦分成五個系統,首先要知道的是腦部中央的深層邊緣系統(deep limbic system),這部分負責建立親密關係和情緒控制的中樞,對人類來說,與他人建立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這部分如果運作不好,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某些味道與清楚的思緒也會影響這部分的運作。(請參閱圖一)


第二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這位於腦部深處的大塊組織,主管每個人的自主反應的速度。這個區域如果過度活躍,常會造成焦慮、恐慌、恐懼感以及逃避衝突的意念,此外,當基底核活動低落時,人們常會有注意力和精細動作控制的狀況發生。所以有醫師談到巴金森氏症,都會說可能與此部分腦部功能作用不佳有關。(請參閱圖二)


第三是位於腦部前端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有人形容這是主管,這部分能幫助你專注、計畫、衝動控制、做出決定。當腦部這部分功能不彰時,人們會變的無法管控自己,還會無法集中專注力、容易分心、缺乏條理、注意力難以持續等問題。這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會被懷疑有問題的部分,感覺統合所做的,主要也是想適當地刺激及平衡前額葉的大腦功能。(請參閱圖三)


第四是穿越腦部額葉中間的扣帶系統(cingulate),有人比喻其為換檔器,因為這部分的大腦負責讓一個人的注意力從一個觀念轉到另一個想法,交替於不同的行為與態度間。如果這個區域過度活躍,人們將會讓自己困於某些念頭或者是行為的死胡同。一些所謂的強迫思考或是行為,可能與此有關。(請參閱圖四)


最後一個部分就是位於眼球後方、太陽穴之下的顳葉系統(temporal lobes),這部分主管記憶、語言學習、表情的辨識以及情緒的控制。當這部分功能出現障礙,尤其是左半邊的顳葉出現異常,當事人會變得易怒、情緒不穩定、記憶力不佳及合併學習問題。(請參閱圖五)


如果大腦功能運作是各個系統分開獨立的,那麼我們在看待一些精神的相關疾患,也許就會簡化很多,然而,事實上:沒有一個大腦系統是獨立運作的,它們錯綜複雜地彼此相連,當你影響一個系統,極可能其他系統也跟著被影響,因此,當有些醫師拿出某些大腦造影(現在大多是正子攝影,PET),跟我們強調某些精神疾病是某些區域的問題,我們可以當作參考,但如果只把這些異常的造影,視為精神疾患就是某些大腦區域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可能就完全偏離適時的真相了,儘管,有少數的精神狀況,真的來自於大腦某些區域直接因為感染、受傷、中風、或者其他先天及後天的原因而有直接可觀察的異常,我們通稱為器質性腦症。然而,大部分的精神疾病診斷,並不容易找到直接的大腦區域表現有問題。


況且,精神疾病的診斷,並非基於大腦影像學的異常來下,而是一些外在現象或是患者個人主觀抱怨的診斷標準,這只是結果,真正原因,一般精神科醫師並不瞭解,因此大都只是採取藥物做症狀控制,至於藥物會吃到什麼時候?藥物是否會越吃越多,但控制效果越來越差?這絕對是讓開藥的醫師難以正面回答的問題。因此,精神狀況有問題,不應簡單地視為就是大腦某些區域功能有問題所引起,應該探討到底是身體有哪些功能失衡而導致大腦細胞作用不佳,繼而引發後續相關大腦區域功能失衡及可觀察到的臨床症狀與個人主述。


圖一


圖二



圖三(黃色區域)



圖四(請注意cingulategyrus之區域)



圖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聽音樂心情好 都因腦部多巴胺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1/10 10:05 戴雅真







(法新社巴黎9日電) 1份不尋常的報告表示,聽音樂讓人心情愉悅,是因為腦部釋放了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這種物質在獲得食物、精神藥物和金錢時也會產生。



加拿大蒙特婁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學者貼出廣告,招募聽到音樂會感到「顫慄」(愉悅的極致表現)、年齡19到24歲的志願者,再從回應廣告的217人中選出8人。



仔細挑選後的志願者接受正子斷層造影(PET),這種檢查能夠觀察特定化學物質雷氯必利(Raclopride),這種物質在腦細胞裡扮演多巴胺受體的功能。



受試者被接上感應設備,監測心跳、呼吸、體溫和皮膚電傳導情形。



聽到最喜愛的音樂時,志願者會有身體動作的衝動,腦部紋狀體(Striatum)也開始釋放多巴胺,但是在聽自己沒什麼感覺的音樂時就不會如此。(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為何會產生愉快的感覺?根據加拿大的學者研究,是因為大腦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釋放了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這種物質,透過正子斷層攝影(PET)觀察特定化學物質雷氯必利(Raclopride),這種物質在腦細胞裡扮演多巴胺受體的功能的影像表現,結果發現:


聽到最喜愛的音樂時,志願者會有身體動作的衝動,腦部紋狀體(Striatum)也開始釋放多巴胺,但是在聽自己沒什麼感覺的音樂時就不會如此。因此想要幫助自己抒壓,不妨透過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達到提升大腦多巴胺的活性,增加愉悅感與專注能力。


不過這是觀察到的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啟動大腦釋放更多的多巴胺?研究結論中並未提及,大家也可以再思考一下,我們也許可以從PET這類檢查去看到一些腦細胞甚至是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動,然而導致腦細胞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的原因何在?這是我們在探討腦部活動甚至是精神疾病時,應該要留意的部分。換句話說,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到底是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還是只是結果?如果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何在?如果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是真正原因,那麼能左右神經傳導物質作用的精神科藥物治療,應該可以根治目前的精神疾病才是,為何我們看到經過藥物治療的精神病患,常常變成慢性長期的精神病患而無法根治?種種問題都值得大家檢視及思考。功能性醫學為何可以幫助精神疾病改善?身體功能失衡會導致衰弱的大腦,經由功能性醫學的臨床實證發現:精神有狀況的人,往往合併有明顯的或者未發現的身體功能失衡,改善身體功能失衡往往幫助衰弱的大腦恢復健康,因此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到底是原因還是結果,答案呼之欲出。對於被懷疑有精神疾病,想要根本改善的人,建議多瞭解功能性醫學相關的觀念及作法,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補充:


多巴胺是愉悅及獎勵的神經傳導物質,負責注意力與專注,可以激勵我們投入生活。上癮的人、精神萎靡的的沮喪類型,可能都有多巴胺作用不足的情形,如果想要提升多巴胺,可以藉由一些特殊氨基酸的補充,例如酪胺酸及苯丙胺酸等等,有助於改善心情、活力與注意力。食物來源可以多考慮豆類、堅果、種籽、家禽瘦肉、魚或蛋等等。對多巴胺想要更瞭解的話,還可以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963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7507


至於Raclopride ,這是一種合成性的物質,對大腦的第二型多巴胺受體(D2)而言就是一種擷抗劑,藉由C11這種同位素的輻射標記,可以利用PET去掃瞄多巴胺與D2受體結合的程度,察看特定大腦的腦細胞與神經傳導物質的互動情形。相關資料請參閱:


 C. Kohler, H. Hall, S. O. Ogren, L. Gawell (July 1985). "Specific in vitro and in vivo binding of 3H-raclopride. A potent substituted benzamide drug with high affinity for dopamine D-2 receptors in the rat brain".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34 (13): 2251–2259. doi:10.1016/0006-2952(85)90778-6. PMID 4015674.



Raclopride的化學結構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精神病患10年多一倍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2/19 00:07 【台北訊】



內政部昨天表示,昨年月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十萬九千九百七十一人,與民國八十九年底比較,十年來增加逾一倍,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比率已達一成,呈逐年增加趨勢。



進一步觀察,近十年男性慢性精神病患均多於女性,但兩性差距逐年縮小,至今年九月底,男性每萬人口的慢性精神病患為四七‧六人,僅略高於女性的四七‧四人。



內政部表示,四十五歲至六十四歲每萬人口中有八四‧六名慢性精神病患,卅歲至四十四歲有六八‧九人,相對較其他年齡組別多。



十一月上旬,我參加學會的活動,遇到一位已經開業一年多的精神科醫師談到它的開業甘苦談。他提到現在健保的資源有限,因此他有時開上一些會談治療費都會被刪除,讓他心中大感不平衡,大嘆健保醫療體制下醫師難為,其中我們聊到開藥這一塊,他聽到我開藥很少的狀況,感到非常驚訝及不可思議,因為不管在大醫院或者診所,精神科門診的重要收入就是藥物的藥價差,沒有藥價差,對精神科醫療的收入來說,一定是大打折扣。尤其當他聽到,我的處方簽釋出給外面的健保藥局,有無藥價差完全與我無關,所以開藥對我來說,完全沒有利潤上的考量,聽到這樣的狀況,更讓他瞠目結舌,難以想像。


最早我還未受住院醫師訓練之前,就有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對我說:其實做精神科很簡單,只要做到最後,有一群患者跟在你背後拿藥,你就成功了。也就是在精神科看診,許多人是看不好的,因此往往會變成慢性病患,在目前的健保醫療體制下,無法真正痊癒的慢性患者,必須持續就診拿藥,是醫療院所的穩定收入來源。之前我也曾和醫學中心的婦產科主任聊過天,他大嘆自己選錯科了,除了目前生育率下降,導致婦產科收入大受影響之外,精神科的患者對醫院來說,這種需長期慢性治療且無法治癒,得在門診拿藥控制,不穩定還可以住院,增加醫院收入的永續經營型態,實在太討上頭的管理階層的喜歡了。


最近內政部統計國內領有慢性精神疾病殘障手冊的人數較十年前增加一倍:最近的統計是十萬九千九百七十一人,與民國八十九年底比較,十年來增加逾一倍,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比率已達一成,呈逐年增加趨勢。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嚴重的精神病診斷需長期服藥的患者,且導致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才有資格領殘障手冊,因此,十年來比較嚴重的診斷的慢性經神經神病患增加了一倍,但這只佔精神科看診患者的一小部分,我們可以推想其他較輕的精神科診斷,但須持續在門診追蹤拿藥控制的患者必然人數更多,因為較為嚴重的精神科疾病的患者人數總是佔了少數。結論就是這十年下來,必須在精神科門診拿藥的慢性患者絕對不只倍增而已。


我曾看過一個紀錄片,有人拿了攝影機到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會場外做實地採訪,記者訪問這些從全美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跑來開會的精神科醫師一個令他們不安的問題:您曾經治癒了幾個您的患者?大部分的人都是搖搖頭說沒有,不然就是屈指可數,儘管看來極為諷刺,但也讓我們看到台面下的真心話。


我們到精神科看診是為了把病看好,還是為了讓自己變成慢性患者,服用更多的藥物?精神疾病的診斷從何而來?治療原理又是什麼?除了精神科藥物,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幫助當事人真正改善?其實是有的,但在一般希望永續經營的醫療體系中,我們不容易接觸到這樣的資訊,有興趣瞭解的人不妨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5515&prev=16277&next=15006&l=f&fid=41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729&prev=13962&next=13481&l=f&fid=41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962&next=13729&l=f&fid=41


[hope_id20790441_jpg.jpg]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對女性來說,更年期是指卵巢即將停止排卵及相關功能衍生的狀況,當然其中涉及的必然是體內荷爾蒙的變化。進入更年期可能急遽的發生,也可能時間 拉的很長,每個人不盡相同。一般發生在40歲晚期到50歲初期之間,40 歲前若停經,可稱之為過早停經(Premature overian failure),過早停經通常也是身體有其他原因所導致,例如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化療及放射治療等等,但大部分的醫師並不清楚原因何在。建議有過早停經狀況出現的人,可以藉由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及評估,查明身體是否有其他疾病或者身體功能失衡引發。抽煙會讓婦女提早進入更年期,這是已經發表的臨床研究報告:


Kaufman DL, Slone D, Rosenberg L, Miettinen OS, Shapiro S. Cigarette smoking and age of natural menopaus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0 (4): 420-422.


停經後,卵巢無法再製造性荷爾蒙,直接影響的就是生殖功能及性行為,然而停經之後,一般人很難想像,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持續製造動情激素這類女性荷爾蒙,例如骨骼、血管甚至是大腦等等都會:


Simpson ER, Davis SR. Minireview: aromatase and the regulation of estrogen biosynthesis--some new perspectives. Endocrinology 2001;142(11):4589-94.


然而因為卵巢功能原本就是女性荷爾蒙的主要來源,因此停經造成女性荷爾蒙陡降對身體帶來的衝擊包報含皮膚或是大腦的衝擊在所難免。此外性荷爾蒙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即是腎上腺製造的脫氫異雄固酮(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轉化成性荷爾蒙而來的來源,許多過早停經的人,其實有這部分的功能失衡有關,這部分的檢測簡單,營養補充來源也容易取得,因此,不管是過早停經或者是更年期障礙的人,腎上腺這部分的功能性醫學檢測及相關改善千萬不要忽略。


更年期最為人所熟悉的症狀,不外乎是熱潮紅、熱潮紅並非是體溫升高,而是體溫回復到正常體溫的過程變慢,如果比一般狀況更慢,盜汗的狀況便會出現。一般更年期治療的藥物以女性荷爾蒙藥物及抗憂鬱劑為主,然而這在臨床上各有其可能的後遺症及副作用,一般女性荷爾蒙藥物,臨床已證實長期補充將會增加乳癌及中風等等風險,有明顯更年期症狀的婦女,若想透過女性荷爾蒙補充來改善症狀,可以考慮利用功能性醫學檢測,測底瞭解身體荷爾蒙的失調狀況,以自然及客製化的荷爾蒙補充來改善症狀,相對於一般不自然的藥物荷爾蒙,是值得考慮的安全荷爾蒙替代補充療法。此外,有一些關於天然草藥的研究也證實可以舒緩更年期症狀,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相關的研究資料:


Predny ML, De Angelis P, Chamberlain JL (2006). Black cohosh (Actaea racemos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Southern Research Station. 99. http://www.treesearch.fs.fed.us/pubs/26166. Retrieved 2009-08-24. 


女性在更年期時,容易出現憂鬱、焦慮、易怒、心情起伏大、失眠、倦怠、注意力缺乏、及記憶力問題,一般建議開抗憂鬱劑來治療,然而抗憂鬱劑相關副作用頗多,例如,常用的Paroxetine及Venlafaxine可能會造成噁心及失眠,此外Venlafaxine可能會導致口乾、便秘及影響食慾等等,Paroxetine也可能會導致頭痛的狀況,目前在醫學上對更年期症狀為何使用抗憂鬱劑的確定治療機轉還不清楚,想要藉由提昇血清素來緩解更年期情緒障礙的人,不妨考慮一些特殊的氨基酸補充來源,這對於提昇大腦血清素濃度也有類似作用,但好處是沒有藥物的相關副作用。對即將進入更年期的婦女,若開始出現一些失眠的及憂鬱的狀況,根據最近的研究,可以考慮補充褪黑激素來改善,其功效還包含改善甲狀腺及生殖功能,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


Bellipanni G, DI Marzo F, Blasi F, et al. Effects of melatonin in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our personal experience. 2005. Ann N Y Acad Sci 1057:393-402. DOI: 10.1196/annals.1356.030 PMID 16399909


此外,新一代抗癲癇藥物Gabapentin(原廠商品名為Neurontin)也可能會被醫師用來治療更年期引發的身體疼痛,如果有情緒起伏大的狀況,也可能一併用來控制與治療相關症狀,據研究顯示,對於熱潮紅也有控制效果。此外,降血壓藥物Clonidine(Catapres)對某些熱潮紅又有血壓問題的患者,也可能會被開上來治療。


最近可以參閱的新聞報導: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5/17/2h2as.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