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攝取維生素D防高血壓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6月18日 上午12:00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幫助預防高血壓,如果體內維生素D濃度過低,很可能增加高血壓風險。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歐洲人類遺傳醫學會年會。


研究人員分析三十五份研究報告,含括歐洲、北美共十五萬五千多人。研究計畫主持人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兒童健康研究所的維瑪爾‧卡拉尼。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身體含有高濃度「25-羥化維生素D」,就比較不會出現高血壓問題。


維瑪爾‧卡拉尼表示,以前有些觀察研究報告發現,體內25-羥化維生素D濃度偏低,得高血壓的風險就會比較高,不過研究結果還沒有定論。


這次研究顯示,身體中的25-羥化維生素D濃度每增加百分之十,高血壓風險就會減少百分之八點一。


維瑪爾‧卡拉尼分析,肥胖的人很容易面臨維生素D不足窘境。民眾可以透過曬太陽、飲食攝取、吸收維生素D。


美國波士頓醫學院曾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發表研究指出,維生素D濃度較高的人免疫力比較好,較不容易罹患一些疾病。若維生素D不足,則可能增加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第二型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是第一篇有充份數據支持維生素D不足,導致高血壓風險的危險性有多高的大規模分析研究。儘管之前有些研究對於透過營養補充補充維他命D的效果有不同結論,然而此篇研究的結論在於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才是高血壓風險的影響關鍵因素,透過營養補充來提高維生素D,在臨床測試上是具體可行的做法,換句話說,補充足夠劑量的維生素D,能直接提升維生素D的體內濃度。


因此研究人員也建議有高血壓家族史或者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無法接受充足日曬的人來確保維生素D濃度維持在建議濃度範圍的人,最好能透過飲食或者營養補充品來加強!


曾刊登於Nature期刊的一篇回顧性分析報告,這篇綜合1981年到2008年的26篇關於體內維生素D濃度與動脈高血壓的研究證實兩者存在高度相關。根據調查,全球有50%因營養缺失而影響健康。以維生素D而言,缺乏戶外活動、因空汙導致外出時間減縮,使人們減少日曬,因而減少陽光中紫外線B(UVB)的接觸,因為無法將血液中的7-去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轉化為維生素D。一般日常飲食來源,例如魚、蛋、或者添加維生素的配方奶僅能提供一到兩成的維生素D來源。素食者可以考慮補充日曬過的香菇補充。因此高單位的維生素D的補充,對於無法充分日曬的人能夠彌補這項缺憾:




Nat Rev Cardiol. 2009 Oct;6(10):621-30. doi: 10.1038/nrcardio.2009.135. Epub 2009 Aug 18.

Vitamin D status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687790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https://www.eshg.org/474.0.html


至於維生素D不足,容易導致發炎以及肥胖的參考文獻可以連結參閱:



1.Zeev Harel, Patricia Flanagan, Michelle Forcier, Dalia Harel. Low Vitamin D Status Among Obese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1; 48 (5): 448 DOI: 10.1016/j.jadohealth.2011.01.011


2.Karani S. Vimaleswaran, Diane J. Berry, Chen Lu, Emmi Tikkanen, Stefan Pilz, Linda T. Hiraki, Jason D. Cooper, Zari Dastani, Rui Li, Denise K. Houston, Andrew R. Wood, Karl Michaëlsson, Liesbeth Vandenput, Lina Zgaga, Laura M. Yerges-Armstrong, Mark I. McCarthy, Josée Dupuis, Marika Kaakinen, Marcus E. Kleber, Karen Jameson, Nigel Arden, Olli Raitakari, Jorma Viikari, Kurt K. Lohman, Luigi Ferrucci, Håkan Melhus, Erik Ingelsson, Liisa Byberg, Lars Lind, Mattias Lorentzon, Veikko Salomaa, Harry Campbell, Malcolm Dunlop, Braxton D. Mitchell, Karl-Heinz Herzig, Anneli Pouta, Anna-Liisa Hartikainen, Elizabeth A. Streeten, Evropi Theodoratou, Antti Jula, Nicholas J. Wareham, Claes Ohlsson, Timothy M. Frayling, Stephen B. Kritchevsky, Timothy D. Spector, J. Brent Richards, Terho Lehtimäki, Willem H. Ouwehand, Peter Kraft, Cyrus Cooper, Winfried März, Chris Power, Ruth J. F. Loos, Thomas J. Wang, Marjo-Riitta Järvelin, John C. Whittaker, Aroon D. Hingorani, Elina Hyppönen.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Vitamin D Status: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of Multiple Cohorts. PLoS Medicine, 2013; 10 (2): e1001383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13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