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爸爸管教嚴、課業重 小三女罹拔毛癖

作者: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5月17日 上午12:00

一名小學3年級女童由於家長少陪伴,管教嚴格,壓力大,竟發生「拔毛症」,拔光睫毛,藉過程中的疼痛感分散壓力。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昨(16)日表示,拔毛症是心理因素所致,女童從小母親長期在外地工作,平時少有人陪伴,父親忙碌也管教嚴格, 加上最近課業壓力,開始有此現象。「剛開始女童父親訝異小學生竟有壓力」,先前曾攜女童前往一般診所就醫,點眼藥水未改善,查覺問題可能不單純。


蕭雅娟醫師表示,小女孩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也僅剩少許,檢查顯示除了輕微過敏性結膜炎,並無特殊感染或發炎。


醫師仍給予眼藥水治療並囑咐父親多陪伴女兒,減少嚴厲管教,不久後門診追蹤發現女童的睫毛已漸長回,也變得更開朗。


拔毛症者特徵是反覆且無法控制拔扯自己毛髮,可能是頭髮、眼睫毛、眉毛等,通常造成外觀明顯脫髮。發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逾1/4兒童及青少年的患者,發病有明顯心理壓力來源。


醫師提醒,很多大人認為的「小事」如搬家、轉學,寵物死亡或學業壓力、親子關係都可能造成兒童壓力,一旦合併其他焦慮或憂鬱疾病,必要時需身心科醫師治療。




鄭醫師補充:



拔毛癖英文名「Trichotillomani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tricho」(毛髮)、「till(en)」(拔)和「mania」(狂熱)。


拔毛癖通常好發是一種衝動控制及幻或自殘行為,患者會有反覆拔除頭髮、睫毛、鬍鬚、鼻毛、陰毛、眉毛或其他體毛的衝動,有時會造成明顯的光禿區塊。


拔毛癖通常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沮喪或壓力都有可能引發拔毛癖。很多患者以為這是自己獨有的疾患,但根據估計,盛行率大約為1%。拔毛癖的患者遍及各年齡層;20歲以前較常見,症狀開始發生的年齡平均在9到13歲之間。學齡前兒童中,男女患者各佔一半;青春期前至青少年時期,女性患者較多,所佔比例在70%到93%之間:


Sah DE, Koo J, Price VH. Trichotillomania. Dermatol Ther. 2008, 21 (1): 13–21. doi:10.1111/j.1529-8019.2008.00165.x. PMID 18318881.


只要能處理壓力源頭,患者本人並不須藉由藥物來治療控制即可恢復。根據研究,以抗憂鬱劑來治療拔毛癖,不僅療效有限,還會造成明顯的藥物副作用,得不償失:


Christenson GA, Mackenzie TB, Mitchell JE, Callies AL.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 of fluoxetine in trichotillomania. Am J Psychiatry. 1991.November, 148 (11): 1566–71. PMID 1928474.


根據2009年發表的一項針對50名拔毛癖治療的患者,透過補充N-Acetylcystein這種胺基酸,有56%的患者達到非常顯著的進步,而服用安慰劑的患者只有16%,兩者差異甚大:


Grant JE, Odlaug BL, Won Kim S. N-Acetylcysteine, a Glutamate Modu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Trichotillomania: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rch Gen Psychiatry. 2009;66(7):756-763.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60.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4831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