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治不好 可能是過動症作怪




成人躁鬱症治不好,小心是過動症使然,調查發現,過動症族群中,約有3成的患者合併有憂鬱症,有1成患者甚至出現自殺與危險駕車等危險行為,醫師提醒,輕微過動症患者,兒時可能因為症狀表現不明顯而被輕忽,長大後過動症狀持續、注意力欠缺,影響工作與社交,衍生壓力後,就容易引發憂鬱與焦躁的情緒,應該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徐韻翔報導)



統計發現,約有三分之一在幼時過動症患者症狀會持續到成人,但過動症卻常潛藏在躁鬱症之下,容易被輕忽。三軍總醫院針對1000位、平均年齡22歲的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約有5%比例的人有「成人過動症」,其中有30%的病患有憂鬱症,有10%會出現危險行為,包括嗜菸酒、使用禁藥與飆車、酒駕等,但這些患者卻可能只被當躁鬱症患者治療,而忽略了背後其實是過動症作怪的問題。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解釋,過動症讓人注意力不集中,當患者到了成年進入職場後,面對工作、同儕以及家人等,容易無法按部就班處事,與人對立,待人接物挫折感大,長期產生壓力後,躁鬱、憂鬱的情緒就會接踵而來。



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過動症,可透過藥物治療,如果兒時過動症沒被發現,成人後,當發現自己注意力經常不佳,思緒不清,做事常三分鐘熱度,老是以自我為中心等症狀時,要小心是否有過動症問題,適時就醫,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揪出病因加以治療改善。


 


我曾經聽過一位家醫科專科醫師(他曾經在精神療養院工作過一年)告訴我:把精神科的診斷標準即診斷名稱往自己身上貼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我想這其中有些值得大家思考的部分:首先,精神科的診斷標準都是現象描述的觀察,不向他在家醫科看病,必須透過一些客觀的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測甚至加上影像學檢查來形成診斷,安排後續治療。我也曾在一個音響展的場合和一位國內音響界的資深發燒友柯醫師聊天,當我們談到精神科時,他露出了敬畏的表情,因為精神科的症狀描述及特別的診斷方式,是他永遠搞不懂的領域。當然,在他實習及求學的時期,當時很多診斷探討的方式,仍然以精神分析的精神動力相關理論來做探討,其中充斥的是對於各種表面現象的觀察所冠上的特殊名詞,與其他內外科學的學理及作法差距甚多,所以,容易造成許多困惑。精神科的診斷也常被說成貼標籤式的診療。其實,一般人很想知道這種貼標籤的方式,是否已有很大的改變?


以目前過動及注意力不足的診斷方式,相關的的研究統計方法,主要是以問卷的形式,請當事人(小孩的話就請家長及老師來填)勾選完再來統計分數,這其中沒有任何的實驗室檢測或者病理、影像學的客觀數據作為診斷參考或是依據,所以仍然是現象描述的歸納結果。我不知有多少人在看了其中的現象描述後,會不會擔心自己的了成人過動及注意力缺乏?


很多小時後被懷疑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人,超過十八歲仍有類似的狀況持續,所以,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應該是過動症沒好,因此創造新的診斷:成人過動症來方便用藥,比較可惜的是,從來沒有人問:這些人為何小時過動?背後有相關的生理因素或者學習障礙沒有被瞭解或者好好處理,以致於到了成人階段,那些狀況仍然會影響此人而被懷疑有過動?但這些真的可以藉由相關身體檢測來瞭解及改善生理因素,即便是學習方面也可以藉由相關的學習技術來加以改善,而不是直接貼上過動的診斷而給予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提升專注程度。


精神科的診斷越來越多,從不斷更新的診斷標準就能夠察覺這個事實,背後的原因到底為何值得大家深思。其實,其他內外科的診斷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精神科診斷在短短三十年內,診斷增加的數目與比例,大概是其他領域難其項背的。建議大家,精神狀況的不穩定不過是一種提醒,真正的原因不找出來,單純靠藥來壓抑症狀,只會更容易讓自己真的成為精神疾病的慢性病患,我們從各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的人數有增無減的趨勢來看,就可以知道這個現象的可能原因何在。


有精神科看診的相關困惑或議題,歡迎和我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