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門診的用藥準則中,如果開一種藥治療,不管有沒有效,都必須至少觀察兩週以上,對於那些沒有療效的患者而言,除了要忍受病情沒有改善之外,還得承受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嚴重者,甚至有人會因此想不開而輕生,這在FDA的公告中都有明確的警語來告知。以糖尿病來說,吃了降血糖藥物,可以透過血糖監控來了解藥物療效是否OK,但是精神科藥物治療長期以來易遭人質疑及詬病之處,就是沒有數據可以監控成效是否良好,因此往往容易淪為都是開藥的醫師說了算,至於症狀改善或者實際功能恢復的程度只有接受治療的人自己去感受,無法藉由實驗室數據來客觀呈現。現在這部分的困境總算有改變的契機。


根據外電翻譯報導:美國羅耀拉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用藥後若病情好轉,血液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VEGF)濃度會比較高。反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低的患者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對藥物有反應。


在臨床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血液腫瘤科的研究比較常出現,這是腫瘤細胞的分裂生長需要大量養分,因而腫瘤部位會有大量不規則新血管生成。正常人體內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相對平衡,在有腫瘤生長的情況下,多種致癌因素觸發致使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數量激增,遠遠超過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作用,以血管為主的脈管大量生長,為腫瘤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研究顯示,有些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會上升,這群患者有八成五憂鬱症症狀獲得緩解。也有一些患者服藥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偏低,這類患者只有不到一成症狀有改善。


研究人員指出,大約有六成憂鬱症患者第一次用藥對藥物沒有反應。結果,醫師就得不斷換藥,直到找到有效的藥為止。若患者用藥後先驗血,就可預測藥物療效,這樣用藥較有效率,對患者也比較好。


羅耀拉大學研究顯示,原本大腦細胞不太活躍,但藥物會讓腦細胞活化,經過連串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上升,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刺激下,血管開始重新生長,大腦細胞就會變得比較健康、有活力。因此患者血液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增加,代表大腦細胞開始生長,進而改善憂鬱症症狀,反之,患者血液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偏低,表示大腦細胞生長不夠旺盛病情改善程度便不太理想。


相關研究報導來源:


Loyola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 (2011, December 15). Blood test might predict how well a depressed patient responds to antidepressant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19, 2011, from http://www.sciencedaily.com­ /releases/2011/12/111215135853.htm


比較可惜的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提到使用抗憂鬱劑到底有多少成患者得到反應,過去的研究也顯示使用安慰劑的憂鬱症患者高達四成以上可以改善,如果進一步臨床試驗能夠針對這部分來作探討,應該會很有趣!以國內來說,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檢測目前健保並不提供,就我所知,專門領域的實驗室才會作相關檢測,因此在健保醫療中想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檢測來確認自己服用的抗憂鬱劑是否有療效,可行性極低,此外,這種檢測技能檢測藥物反應是否良好,應該也能檢測非藥物治療憂鬱症甚至是其他精神疾病治療反應是否良好,因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增加代表的是當事人腦細胞開始生長,憂鬱症狀改善,因此任何對憂鬱症治療有效的治療方式,應該都可以在這項檢測上得到確認,而非藥物治療而已,提醒大家留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