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例 疑狂牛症致死病例


更新日期:2010/12/10 07:01


台灣出現第一起疑似狂牛症致死案例,不排除是新型的庫賈氏症,其實疾管局早在去年3月就接獲通報,一直到今年5月男子死亡,都沒有對外說明,如今消息傳出,外界批評衛生單位資訊不夠透明,消基會和前環保署長陳重信紛紛開砲。


台灣是否出現第一起狂牛症致死病例,疾管局緊急召開記者會,新型庫賈氏症就是狂牛病,個案是63年次的男子,民國78年到86年曾到英國留學,當時英國是「牛海綿狀腦病」的高峰期,男子前年回台出現症狀,去年3月被通報為疑似庫賈氏症,今年5月個案死亡,疾管局竟然是因為媒體報導,紙包不住火,才肯出面說明,前環保署長陳重信實在看不下去。


消基會也超火大,6月明明問過疾管局有沒有接獲新型庫賈氏症病例通報,疾管局竟然回函說沒有,由於個案家屬不願接受病理解剖,無法證實是否為新型庫賈氏症,再加上衛生單位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外界疑慮難消。



這幾天,對於國內之前有疑似狂牛症病發而死亡之個案,引起大家高度的關注,在此整理一下狂牛症的相關資料,讓大家對這個疾病的來源及症狀清楚的認知:


庫茲菲德-雅各氏症,簡稱庫雅氏症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簡稱CJD1913年兩名德 國 醫師-庫茲菲德醫師(Hans Gerhard Creutzfeldt)和雅各醫師(Alfons Maria Jakob),在大約同一時間第一次記錄了這種新病,因此此病以他們兩人的名字來命名。1982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 Stanley B. Prusiner 發現了這一類疾病的病原體-普利昂蛋白,為此他得到了1997年的諾貝爾生物醫學獎。此種病症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醫治的方法,發病者在約半年後死亡。


這個疾病最麻煩的就是普利昂蛋白,普利昂蛋白存在於腦、頭顱、眼睛、三叉神經節、脊索、脊柱和背根神經節、扁桃腺及迴腸末端等部位,甚至肌肉、骨頭也有其蹤跡,無法以一般高溫滅除,有些專業人員提到可以用一千度的高溫處理,不過這樣處理之後,牛肉、牛雜甚至是牛骨都變成牛肉碳了,因此實際上對食用牛肉來說,結論就是無法處理。當狂牛或罹患新型庫賈氏症人類死亡時,就算火化,普利昂蛋白仍然存在,可能透過土壤、食物鏈,再進入人體,傷害無法滅絕。狂牛症不會像流行感冒藉由飛沫或其他消化道傳染疾病,會從污染的糞便被感染,因此就算國內的案例發生,也不至於像其他傳染病一般散播開來,請大家不須恐慌。


不過普利昂蛋白在人體內潛伏的時間甚至長達五十年,CJD典型的症狀包含快速進行性的失智(痴呆),記憶力喪失、人格改變及幻覺等等。通常也伴隨了語言功能失衡、肌震顫、步態失衡、姿勢僵直、及癲癇發作等等。


發病的時間每個人不太相同,有些症狀甚至可長達數年。會導致死亡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普利昂蛋白導致的腦部神經死亡所導致的海綿狀腦病變。儘管發生率不高(每年新增個案率為百萬分之一),但一旦病發就是不治之症。因此最好不要輕忽。目前能幫助自己免於罹患此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杜絕來源。因此發生過狂牛症的災區所輸出的牛肉及內臟等等產品,衛生單位若不幫民眾做好把關,等於置民眾的健康於不顧!當然不可否認,不吃CJD災區的牛肉及內臟,或者不吃牛肉是最簡單的預防方式。


相關影片請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U1Lx7g6h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