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停藥惡化復發率高 更增後續醫療成本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6/07 00:07 【記者萬博超、陳元春/台北報導】



自行停藥,往往增加後續的醫療成本。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總藥師梁蕙文指出,以躁鬱症為例,一般若突然停藥,3-5個月後復發比例為50%,而病情復發會增加更多藥費及醫療支出。



梁蕙文表示,服抗憂鬱藥病人會有30%-40%因病情緩解而自行停用藥物,20%-25%病人因藥品副作用停藥。她提醒民眾,有副作用可於門診時與醫師討論,但也須了解遵照醫囑服藥的重要性,不可隨意自行停藥,才能使藥物發揮療效,並讓藥物副作用減到最低。



有時,民眾服藥的副作用加重,主要是重複服用同樣及類似機轉的藥物,而重複用藥,往往加重藥物副作用。藥師建議民眾不論到何處看病,建議把之前醫師開列的藥品紀錄或藥袋,或正在使用中的其他來源藥品交給醫師參考,避免醫師重覆開藥;不過,如果是適合的藥物,民眾也不宜因為稍有副作用便自行停藥。



梁蕙文表示,服用過多的類似藥物,除了增加藥物在肝臟代謝,及腎臟排泄的負擔外,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然而藥師提醒,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使用藥物,病患不能因為副作用,就隨意停藥。



藥師指出,以精神科藥物而言,病人服用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如口渴、便秘、身體僵硬、疲倦、嗜睡等副作用,但身體有自我調整適應機制,這些症狀在服藥一段時間後大都會消失或減少,但是病人或家屬往往無法忍受,而自行停藥或減藥,甚至重複接受其他醫院的診療,以及領用另一份治療藥物。這樣除了造成藥費資源浪費外,也會因減藥或停藥的行為,造成病情惡化,甚至再度復發。



大部分的醫療專業人員,對於精神科藥物讓服用的人引發副作用的不適,難有同理心。服藥的人得到的勸告,往往是這些副作用會隨著時間,身體會慢慢適應。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實際案例:在一個醫學中心地下室的會議室,該院的精神科請某大醫院的精神科主任來演講某抗憂鬱劑的治療機轉,主人怕聽眾人太少,場面不好看,因此也招呼了一些功能還不錯的病友到場聆聽,如果病友有任何問題,可以一併提出。


前面複雜的學理說完了,主講人不諱言自己也是長期的憂鬱患者,超過十年,現在自己也正服用今天提到的藥物,因此他勸大家有憂鬱症一定要像他一樣長期服藥,服用過程若出現副作用,請大家務必要忍耐,有副作用可能是劑量還不夠,一般精神科藥物的治療準則,就是劑量要足,時間要夠。說到這裡,現場有病友舉手,詢問主講人她的服藥經驗:「請問主任,您剛才說的藥這麼好,但我服用了一顆,頭就痛得要死,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我該怎麼做才好?」


主任回答:您應該加倍劑量,甚至服用更高劑量,症狀才會獲得控制。


這樣的回答,讓詢問的人充滿困惑,也感覺難過與無力,因為主講人完全無法同理詢問的人的身體副作用,甚至要她再多服藥,這不是更痛苦嗎?


在現場的我,趕緊於會後,安慰她:您身上的不舒服,沒有人比您更清楚,那位主任服用了十年的精神科藥物,大腦的狀況跟一般人不一樣,因此他可以用更高的劑量來控制(一部份是身體耐受性引發),您吃了不舒服,就別逼自己硬吃,許多人有精神狀況,吃了藥更不舒服,往往是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引發,但當事人不知,往往當作是自己的病情惡化,有些專業治療人員,因為看診時間有限,沒有足夠時間去釐清,到底是藥物副作用引發或者是病情惡化,一般容易當作病情惡化來處理,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精神科藥物,因此,到頭來,患者往往一天會吃超過四種以上藥物。一本由美國知名的精神科教授及社工系教授所著的為藥瘋狂(英文原意:你的藥物可能就是你的問題)就是在描述這些狀況及提供相關的解決之道。


已經在服用藥物的人,最好不要擅自自行減藥或者停藥,因大腦經過一段時間的精神科藥物作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已非自然的平衡,若是突然把藥減量太多或者停藥,容易引發戒斷的不適,這不一定是病情復發,但因為非常不舒服,因此當事人往往以為自己病沒好,更認定自己是無法痊癒的慢性病患。


建議大家,藥物減量,務必在有經驗的的專業人員建議及監督下,按梯度慢慢減量,不同藥物,會因為當事人的服用時間及狀況而有所不同,減藥的量及速度也不盡相同。為藥瘋狂的第七及第八章,也提到相關的藥物減量原則,大家可以參考,但實際的藥物減量,仍須和專業人員討論。


有精神不適的狀況,有不少與身體功能失衡有關,務必透過身體檢查及評估(最好含功能性醫學的檢測),找出導致大腦衰弱的身體功能原因,直接處理根源,有心理壓力來源困惑,也可以透過有效的心靈改善技術及生活改善技術來協助改善。不找出根源,單憑精神科診斷的標籤及藥物抑制症狀,除了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及依賴以外,藥還可能吃得沒完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