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門診,有一位門診的客戶拿出一個藥盒,因為她上次來看診時,提到她到藥局,跟藥局的人員提到她偶而因為早起而導致反而睡不著之困擾,因而藥局人員推薦她可以服用一種安眠藥物,並且再三強調這不是一般的傳統及非傳統安眠藥物,不會成癮。由於她想瞭解這種藥的成分為何因此把藥盒帶來請我看看。


一看到藥盒,上面是自己不熟悉的藥廠及藥名:Remedica Devodil,一看成分是用最複雜的化學名稱,完全猜不出原始的學名為何,因此非查藥典不可,待用Devodil去查,找到原來這顆藥的學名是Sulpiride,原廠名為脫蒙治。一般在低劑量時,還能抑制胃酸,所以有些醫師也當制酸劑來開。


脫蒙治,一般被精神科拿來做為精神分裂症的用藥,劑量高些,一般是300到600毫克,劑量高的話會開到1200,也有醫師會給憂鬱症患者,劑量較低,一般為150-300毫克之間,效果不佳,還可能被開到600毫克。由於這主要是傳統的抗精神藥物,因此其副作用與一般典型的抗精神藥物相近,像是口渴、噁心、嘔吐、下痢、便秘等等腸胃不適,刺激泌乳激素分泌,導致月經不來或者男性女乳化等等,也會有人出現抗精神藥物常見的椎體外症候群,例如類似巴金森氏症的顫抖、坐立不安及焦躁等等現象,也常有人服用導致肥胖的狀況。


因此,我建議這位客戶還是少服用這種藥物來助眠,何況,這顆藥健保價不到三塊錢,而她自行到藥局購買,三十顆藥物賣價540,聽到之後,她除了有點錯愕以外,她更想弄清楚的是:難道藥師不知道這類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我想藥師給藥及賣藥,應該清楚,然而,藥物背後隱藏的副作用,賣藥的藥師沒有道理不知道,至於說不說,賣藥的藥師自有其考量。其實,不只是賣藥的藥師,開藥的醫師也往往有類似的狀況,原因很簡單:說了這些可能的藥物副作用,就沒人敢吃了。


在美國其實有立法:開藥的醫師或者建議給病患的治療,必須先跟病患說明清楚療效及相關副作用,讓患者瞭解詳細資料極可能的危險(或者副作用)之後,患者或家屬再決定是否接受治療。如果醫師未告知,病患因為接受治療而衍生副作用或者危險,患者可以告醫師並要求索賠。這部份的立法在國內目前還付之闕如,因此,患者對醫師開藥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藥物資訊,尤其是一般大醫院的健保門診,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醫師來說明,病患想問也礙於門診時間苦短,對藥物的相關資訊一無所知,因此因用藥引發的副作用層出不窮,精神科用藥的潛在副作用更難避免,因此我在部落格也常常被詢問這類問題。


有些醫師也會開這種藥物來治療妥瑞症,由於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就有類似巴金森氏症的顫抖,因此有些原本沒有肢體顫抖的人服用這種藥物以後產生的狀況,難以和妥瑞症的症狀作區別,因此最好留意有些症狀,是否為病情惡化或者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所引發,無法判別時,應該找有經驗的醫師來做相關的評估及治療的建議。。


對自己的精神科用藥有任何問題,歡迎在部落格留言和我討論。另外想要自己多瞭解精神用藥的相關資料,可以參閱為藥瘋狂這本書,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及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