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癲癇藥 防動脈硬化 可補充葉酸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4/23 04:11



記者方志賢/高縣報導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研究195名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患者,發現其頸動脈變厚,有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但變化微小,患者無須過於恐慌,任意停藥,以免癲癇發作,發生意外或併發症。



此研究也獲選具百年歷史頂尖癲癇雜誌2009年最佳論文,高長神經內科系癲癇科主任莊曜聰並獲頒世界癲癇聯盟的Morris Coole獎。



莊曜聰說,癲癇症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服抗癲癇藥,大部分抗癲癇藥有副作用,包括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異常、孕婦易產下畸胎兒及特異性體質的過敏等。



莊曜聰說,曾有婦女懷孕,擔心影響胎兒,而自行停藥,上班途中突然發作,車子失控翻覆,雖保住一命,但造成流產;另有患者自行停藥,騎車時病發,摔車造成腦出血。



後續研究也發現,新一代的癲癇藥物較不易引起動脈硬化,且適當補充維他命B及葉酸也可減少此問題。



莊曜聰所屬的研究團隊是針對195名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患者及195名年齡、性別相同的健康人做對照組,結果顯示,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病患,其動脈內皮加中皮層厚度較對照組增加,半胱胺酸、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也增加,增加動脈硬化危險。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會導致B群流失,包含阿司匹靈、雌激素(包含避孕藥與類固醇)、利尿劑、抗癲癇藥物(傳統抗癲癇藥物如tegretol與Depakote)、普洛芬等消炎藥以及巴金森氏症的控制藥物Simet等。B群流失與動脈硬化有關嗎?其機轉從何而來?想瞭解其中原理,必須先瞭解相關的生化反應。


主要肇禍的元兇就是同半胱氨酸,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化合物,透過氧化損傷血管壁,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當然也包含腦血管)。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有心臟病、高血壓及高膽固醇的問題,若去相關的基因檢測,就會發現他們常常在葉酸、B12及B6的代謝有先天的缺損。下面圖示中可看到,左側是葉酸的代謝循環,藉由葉酸及B12的幫助,同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才能轉化為蛋氨酸(methionine,又稱甲硫氨酸),而B6可以幫助同半胱氨酸轉化為其他物質而減少累積。想預防及減緩解決這樣的問題,可藉由多補充葉酸、B12及B6等等的營養來源或者補充品來預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