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上課常發呆 原來是癲癇小發作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1/05 11:44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5日電)一名8歲男童原本成績還不錯,上學期開始老師發現男童上課時常作白日夢及經常發呆,台中市澄清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胡文龍檢查後發現,男童是因癲癇小發作所致。



男童原本上課認真,上學期開始,聯絡簿上常出現「時常作白日夢」及「發呆」的字眼,家長看不出男童有何異樣,一直認為是男童偷懶,嚴加管教仍無效果,甚至成績單出現紅字,親友建議帶男童前往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求診。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胡文龍診治後,確定男童為「癲癇小發作」,經用藥治療後,上課再也沒有「時常作白日夢」及「發呆」的情形,功課也大幅進步到以前的水準。



胡文龍表示,癲癇小發作又稱為失神性發作,最常發生在6至14歲的孩童,一天發作次數可以高達幾十次,小朋友在發作時的表現就是正在進行中的行為或活動突然停止,此時彷彿錄影帶被按了「暫停」鈕一般。通常在數秒或30秒後,發作會結束,原來暫停的行為又可接續下去。有時發作中會合併眨眼、咀嚼的動作。



胡文龍指出,在上課中的小朋友看起來就好像突然「恍神」,外觀看起來就如同「作白日夢」及「發呆」。實際上這時小朋友對外界一切變化無任何反應,好比所謂「視若無睹」、「聽若罔聞」。尤其在上數學課時,只要一堂課發作個幾次,接下來的上課內容一定就完全聽不懂了,所以會嚴重影響學業成績。



胡文龍說,癲癇小發作的診斷,除了病史及神經學檢查之外,最重要的是腦波上有相當重要的特殊變化,可以作為診斷最重要的依據。鑑別診斷方面則要和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苯酮尿症甚至鉛中毒作區分。



胡文龍認為,有些家長或老師對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都認為是「過動兒」,其實過動兒的正式名稱應為「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但是臨床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也有很多病例是因為「癲癇小發作」所造成的,不能一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就認為是「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幸好大多數的癲癇小發作患者,經藥物治療都效果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都可完全痊癒,終生不再發作。


 


的確,有些小朋友會失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導源於他們的癲癇。一般人以為癲癇一定要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才算是癲癇,其實,除了這種大發作外,失神這種小癲癇也是臨床上常見的,想要瞭解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是否為癲癇的小發作,可以做個腦波檢查,若確定有不正常放電,則可確定為癲癇,不過當事人的發作頻率如果不高,在檢查期間偵測不到,可能就無法在一次的檢查中看到。


六到十四歲的癲癇,其病程大多為自限性的,也就是到了一個年紀,病程自然會消失,營養品補充上,建議可以多補充好吸收的鈣鎂,沒有污染的魚油或OMAGA-3、B群及OPC。


很多小朋友看似ADHD,但其實是沒睡飽或者睡眠品質不佳,鉛過量,或者有一些代謝疾病或內分泌異常,但這些發生的機率不是那麼高,至於重金屬過量及過敏的小朋友,常合併ADHD,我在臨床上看到很多案例,更重要的事改善他們的身體及調整飲食,也能改善ADHD的狀況。


被懷疑有ADHD,務必做詳細的身體檢查,確定原因,神經科的檢查也有其必要,但現在一般兒童心智科的醫師比較少轉介這類的評估與檢查,提醒大家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