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運動、愈抑鬱 心理壓力釀疾病

【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綜合報導】不當運動竟然會造成心理疾病!德國心理學家分析,適度運動有助自我肯定及身心發展,但如果是有目的從事運動項目,如職業運動員對賽績的壓力常對身心造成影響,或一般民眾運動目的是為減肥、穩定身形,都有可能因心理壓力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大部分民眾都是為了更健康,活得更久的目的而從事體育活動,卻容易忽略心理的感受。如辛苦運動減重10公斤,但心情卻依然抑鬱,即便身體健康了,仍可能有心理問題。

曾效力於德甲漢諾瓦96隊的足球員羅伯特恩克,在2009年11月10日因為重度憂鬱症而臥軌自殺。羅伯特的妻子表示,他在效力巴塞隆納隊的時候就患上了憂鬱症,害怕自己無法有傑出表現,此情況在2007年他的女兒夭折後更為嚴重。羅伯特因為害怕自己表現不佳,擔心斷送體育生涯的壓力,使他走上絕路。

德國體育心理學家堅斯克萊納表示,當運動員感到力不從心時,從事體育活動將弊大於利,且當失去信心時,內心就會產生恐懼感,強烈的恐懼感長時間持續的話,將會引發心理問題。

透過運動讓自己的體形更滿意的民眾,可能會產生害怕身材走樣的「體形障礙症」。而患有「暴食症」的人們,傾向參加極限耐力運動消耗大量熱量,平衡飲食習慣,但長久下來容易患有「運動成癮症」。在心理壓力的長期作用下,運動者的心情將會抑鬱,並造成心理問題。

克萊納補充說,如果是外在因素促使自己去運動的,那就該換個運動項目,或乾脆看場電影、讀本書來放鬆身心。要想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的身心,就必須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用發自內心的熱情促進自己積極鍛煉。從事運動項目時應感受它所帶來的樂趣,用享受的態度去從事,身心才會感到滿足。

鄭醫師補充:

這則報導的重點在於當事人本身就是運動員,當他從事運動時,就是持續在做與他工作有關的事情,因此更難放鬆。

一般人的工作與運動是兩回事。就像我曾和一位從小學網球的體育老師討論過,他們從小被逼著去訓練網球,長大以後,不會像一般的網球愛好者這麼愛打,因為打網球會激起他們過去被逼的負面記憶,反而更容易有壓力。

過去曾高居世界第一的網球明星阿格西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從小被父親高壓訓練,雖然年少得志,但其實他恨網球,有離不開網球,因為這是他唯一擅長的事情,直到後來,他了解了如何對自己寬容,才開始愛上網球,享受網球,躍升為一代網壇名將。

只是轉移注意力對某些人來說還是不夠,必須透過專業協助,正視心中真正的脆弱與恐懼,與自己的陰暗面相處,沉澱之後才能真正走出陰影,讓自己成為光。

祝福大家!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