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間歇式禁食助減肥 KO文明病!

餓肚子減肥,一直飽受爭議,有學者認為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會出現暈眩、貧血等症狀,但是美國最新研究指出,若是控制得宜的「間歇式禁食」,對於人體其實頗具好處,除了能達到瘦身效果之外,還能夠預防許多現代文明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與阿茲海默症等。

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近日一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論文集》的研究指出,關於透過控制飲食減肥,除了一般建議的卡路里量計算法,也要考慮到「吃的時間點」以及「吃的頻率」。

控制飲食時間點與頻率 發揮體能效益

一般來說,減肥的計畫主要聚焦於卡路里的控制,也就是減少食物中卡路里的攝取,如減少吃甜點、零食等熱量高的食物,並應該攝取健康的高纖蔬菜、水果、堅果,以及優質蛋白質來源如豆腐、魚肉等。此外,也會強調透過運動大量消耗攝取的熱量,並順便緊實肌肉。

但是,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薩其達南達‧盼達(Satchidananda Panda)生物學助理教授表示,減肥的人也需要注意「吃的時間點」以及「吃的頻率」。現代社會最廣泛的飲食習慣就是一天三餐,再加一些點心。但是,這樣的飲食習慣,其實與人類演化過程中,早已經適應的「間歇式禁食」習慣不相符。

古代的狩獵社會裡,人類就已經適應了「間歇式禁食」的方式,在攝取食物時儲存能量,並能在長時間未進食,專注於狩獵的狀態下,還可以發揮最大的體力、腦力及精力,展現生存的本能,是人類進化的關鍵。所以,反而間歇式禁食,才是比較能夠讓人的體能發揮最大效益的方法。此外,透過動物實驗發現,間歇式禁食也可以預防疾病產生。

動物研究發現:間歇式禁食能預防疾病

從既有的動物研究中發現,間歇式禁食竟可以預防,甚至逆轉一些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和神經性疾病。盼達解釋,間歇式禁食之所以能夠改善健康,是因為身體機在飢餓的狀況下,能夠加強保衛自體受到傷害的功能,如餓死腫瘤、減輕慢性發炎,也能促使受損的細胞從身體中排除,幫助身體恢復活力,進而修復受損的細胞,從而促進整體健康。

吃對時間點 也能促進新陳代謝

此外,因為身體有自然規律調節晝夜,所以在一天中特定的時間點吃東西,會影響新陳代謝的好壞。在人類未使用電燈照明之前,人們靠日夜自然規律,適應了在白天進食、晚上空腹的飲食習慣。在2013年也有兩個研究發表指出,超重和肥胖的人,若是提前吃飯的時間,能夠產生更好的減重效果。不過,現代社會的生活作息,也不單單仰賴日光的調節,晚上吃一餐,也是補充能量的好時機。

研究人員對間歇式禁食法提出兩建議做法:一種是每周2天(或相隔一天)只攝取不超過500大卡的食物;另一種是一周有幾天的時間,只吃晚餐,不吃早餐和午餐。

盼達指出,關於間歇性飲食減重方式還需要許多研究探討利弊,特別是針對不同族群的人,如慢性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並找出是否與藥物治療能相輔相成的可能。

 

 鄭醫師補充:

 間歇性禁食,這種方式的有效性,之前在部落格曾提出來給大家參考過,主要是透過破壞規律的禁食頻率,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潛能,所位生於憂患、死於安,就是這個道理。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delightdetox1268.pixnet.net/blog/post/280267700-%E9%96%93%E6%AD%87%E6%80%A7%E7%A6%81%E9%A3%9F%E5%B9%AB%E5%8A%A9%E6%B8%9B%E9%87%8D%E4%BB%A5%E5%8F%8A%E9%A0%90%E9%98%B2%E7%96%BE%E7%97%85(%E5%8C%85%E5%90%AB%E7%B3%96%E5%B0%BF

上述報導文章的原文連結:

 http://www.foxnews.com/health/2014/12/01/science-suggests-intermittent-fasting-may-have-health-benefits/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