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失智盛行率約5%到8%,20年來失智人口增加2.6倍。雖然失智症所引發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切證實,但根據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某些常用藥物,例如治療失眠、花粉症等藥物,與罹患失智症Dementia有關,而這些常用藥都屬於抗膽鹼能類藥物。

大量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老年人,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此研究針對3434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了10年的調查。而在調查開始前,所有參與的老年人都沒有失智症的跡象,但在10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797名參與者患上了癡呆症。

此類藥物易對神經傳導物產生障礙

而研究人員也表示,將接受試驗老人服用的抗膽鹼能類藥物的種類、劑量和服用時間進行記錄,然後與失智症發病率的平均水平作比對。結果發現那些每日服用治療失眠、過敏、憂鬱等藥物達3年或更長時間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上升。

雖然任何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抗膽鹼能類藥物(anticholinergic)也不例外,它的副作用是對一種叫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造成障礙。一般來說,抗膽鹼能類藥物的說明書上,通常都會告知服藥後可能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障礙或感覺口乾。但研究人員說,現在還應該提醒服藥者,這類藥物也可能與增加罹患失智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很多人到藥局跟藥師詢問以及購買替代安眠藥的非處方藥物建議,往往拿到的就是抗組織胺這類藥物,嗜睡是這類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而這篇研究認為長期依賴這類藥物助眠,可能會增加失智風險。

到底是長期服用抗過敏或者抗膽鹼藥物造成失智症的發生?或者是因為這些患者長期失眠,必須使用抗過敏藥物來輔助睡眠效果?換句話說,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是否才是失智的危險因子?這項研究無法直接證實。

不過我們可以參閱過去出爐的研究,這項2012年發表的報告提醒我們,單單只是連續使用抗膽鹼藥物兩個月,就會造成認知功能的輕度損害:

Xueya Cai, Noll Campbell, Babar Khan, Christopher Callahan, Malaz Boustani. Long-term anticholinergic use and the aging brain.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2; DOI: 10.1016/j.jalz.2012.02.005

2010年也有類似研究提醒: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7/100713111724.htm

所以長者對於抗膽鹼、抗過敏藥物的長期使用應該留意,最好不要長期靠這類藥物來助眠。失眠有其原因,針對失眠的原因根本處哩,才能避免類似風險。

參考文獻:

Shelly L. Gray, Melissa L. Anderson, Sascha Dublin, Joseph T. Hanlon, Rebecca Hubbard, Rod Walker, Onchee Yu, Paul K. Crane, Eric B. Larson. Cumulative Use of Strong Anticholinergics and Incident Dementi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4.7663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