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每天喝1.5杯咖啡 罹糖尿病風險降11%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喝不喝咖啡,正反面論述的研究從來沒有停過,但近期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提出了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有喝咖啡習慣的人,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將降低一成左右。

喝咖啡 請喝無糖、無奶精

研究根據追蹤十二萬名衛生部員工的飲食習慣所得出,平均每二到四年追蹤一次,共持續二十年,研究發現,受測者在四年間,每天取一杯半的咖啡,其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明顯降低一成。

研究人員稱,咖啡攝取量的改變,似乎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影響罹糖尿病機率。但也提醒民眾,雖然咖啡卻有可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喝咖啡若有加糖或奶精,對於健康則很可能出現負面影響。

 

 

鄭醫師補充:

上述研究的文獻來源:

Shilpa Bhupathiraju et al. Changes in coffee intake and subsequent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three large cohorts of US men and women. Diabetologia, April 2014 DOI: 10.1007/s00125-014-3235-7

適量喝咖啡,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之前類似研究也發表過:

1.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2-12/esf-mcc120412.php

2.Yamauchi et al. Coffee and Caffeine Ameliorate Hyperglycemia, Fatty Liver, and Inflammatory Adipocytokine Expression in Spontaneously Diabetic KK-Ay Mic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58 (9): 5597 DOI: 10.1021/jf904062c

然而,喝太多咖啡,可能還是不利於血糖控制,因為咖啡因本身會刺激升糖素(glucagon)上升,進一步提高血糖值: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4522730

許多機能飲料會加咖啡因,因為咖啡因本身會刺激升糖素分泌,進而提高血糖濃度: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723503/reload=0;jsessionid=Jr5yn8I0A6cUmBr0NhEr.2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斜視 閱讀困難

隱斜視是表面難以察覺的視力障礙,往往因閱讀困難影響學習。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看起來像是注意力無法集中,被家長誤作過動兒,帶到精神科求診卻徒勞無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眼科主治醫師謝宜靜指出,通常眼位不正,即俗稱的鬥雞眼或脫窗,很容易就看出不對勁。隱斜視則必須經過遮眼等斜視檢查,才能作出診斷。

最近一名五歲的小女孩,因為在幼稚園裡無法認真上課,畫畫執筆表現都比同學來得差,而被家長當成過動,趕緊帶到精神科,希望及早治療。好在前陣子園裡舉行例行性檢查,發現她視力不佳,才終於轉到眼科找出答案。

檢查發現,她的最佳矯正視力在零點七左右,約有一百度遠視。除此之外,她雖然色覺功能正常,但立體感較差,最後確定病因是隱斜視。

謝宜靜說,視覺功能訓練有異於一般眼科治療,不須按時點眼藥,也不用配戴眼鏡,更談不上開刀矯正。它像是眼睛的物理治療,有系統的進行雙眼與腦部成像訓練,一周兩到三次,約莫三個月成效即可顯現。

 

 

鄭醫師補充:

除了視力問題,聽力障礙的孩童也可能因為聽力影響無法好好聽和說,影響學習以及專注力,被誤以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因此,任何孩童一旦出現學習障礙,疑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狀況,必須透過完整的身體檢查,先排除是否因為聽力或者視力造成的學習障礙。一旦檢出,透過治療矯正,往往症狀瞬間消失。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研究 吃高熱量食物未必變胖

(中央社記者鄭傑憶羅馬15日專電)多年來,想控制體重的人們斤斤計較食物的熱量,不少業者也順應趨勢,推出低卡洛里餐點。不過,義大利最新研究指出,飲食熱量高未必導致肥胖,更重要的是如何調配均衡菜單。

羅馬智慧大學研究團隊在第7屆「肥胖症研討會」發表初步成果指出,攝取一樣的熱量時,不同飲食習慣者的肥胖程度不一。也就是說,避免肥胖,更重要的是吃了什麼,而不是吃下多少卡洛里。

共有120名受試者參與這項研究,依照飲食習慣分為4組:純素食者、吃蛋奶的素食者、輕度肉食者和重度肉食者,每人每天攝取同樣的熱量,而且有類似的運動量。

研究結果顯示,某些類別的醣類、飽和脂肪以及乳酪比較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而纖維、蔬菜和全穀類則可以減少變胖的機會,即使吃下同樣的熱量,肉食者的體重和身高體重指數(BMI)超過素食者。

參與這項研究的內分泌醫師連齊(Andrea Lenzi)說,「重要的不只是吃下多少卡洛里,而是怎樣調配出均衡的菜單,飲食的品質比熱量高低重要。」

肉食者如果不喜歡吃蔬菜,體重過重、甚至成為肥胖症的機率高很多。

研究團隊表示,將在目前的成果上繼續研究,找出有助於健康和窈窕曲線的完美菜單。但必須注意,肥胖也和家族遺傳、生活習慣有關。

根據統計,從1980年至今,全球的肥胖症患者翻了一倍。在義大利有1/3的人口體重過重,9.7%的人有肥胖症。1021215

 

 

 

鄭醫師補充:

除非超低熱量,不然減重這件事,最好優先考慮食物攝取的內容,肉類、乳製品以及乳酪的比例應該降低。

原文報導參閱來源:

http://expathealthinsurances.blogspot.tw/2013/12/health-to-stay-lean-does-not-matter.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內研發精神益生菌 可改善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吃益生菌可改善憂鬱情緒!國內自行研發的精神益生菌「PS128菌株」,經過動物實驗證實,可提升腦內的多巴胺及血清素濃度,同時降低壓力荷爾蒙,進而改善憂鬱、舒緩壓力,獲得快樂的情緒。未來將可應用於食品、飲料開發,最快1年內可上市。

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帶領研究團隊,歷經2年時間,從2000株益生菌中,成功研發可以改善憂鬱行為的精神益生菌「PS128菌株」。

蔡英傑指出,研究以出生2至14天的小鼠,與母鼠每天分開3小時,培養成實驗對象「憂鬱鼠」,接著餵食「PS128菌株」2星期後,結果發現,腦內的多巴胺(dopamin)濃度提升到3倍以上、血清素(serotonin)提高達20%,而血清皮質醇(cortisol)也可降低,讓壓力荷爾蒙回到正常程度。

至於正常老鼠在餵食同樣的菌株2周後,腦部多巴胺及血清素濃度則可提升1倍以上。蔡英傑強調,此對照實驗證實,不論是否有憂鬱情緒,攝取「PS128菌株」都可有效促使多巴胺分泌,同時提高血清素濃度,達到改善憂鬱行為、舒緩焦慮,以及焦躁不安的情緒。

「PS128菌株」目前已向台灣、美國申請專利,預計1年後,可量產並授權業者開發產品,也將進行大規模的臨床實驗,投入新藥開發。

 

 

 

鄭醫師補充: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體內的皮質醇,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壓力荷爾蒙容易呈現偏高的狀況,可以改善憂鬱症的治療方式,必然可以協助降低皮質醇來提升低落的情緒。

這幾年的研究,我在部落格陸續引用國外的相關研究一再證實功能醫學的論點:腸道健康促進與大腦健康息息相關。

因此改善腸道環境的食物來源,包含優格或者益生菌等等來源,對有情緒困擾、容易焦慮沮喪合併有腸道功能障礙的人而言,的確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改善方式。

部落格參考文章:

http://delightdetox1268.pixnet.net/blog/post/353238353

http://delightdetox1268.pixnet.net/blog/post/28026732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糖太高、血脂異常引起不自主運動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蔡孟釗指出,這名年長女士自三十歲因聽幻覺和被害妄想開始使用抗精神病用藥,五年前開始改用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藥治療,症狀都平穩。日前於門診被發現有右手突然出現不自主運動,步態不穩,起初懷疑是腦中風,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未有出血,排除腦中風。

醫師進一步抽血發現個案血糖血脂異常,內科醫師以降血糖藥物治療後,狀況完全改善,醫師指出,其症狀為高血糖引起的不自主運動。

蔡孟釗醫師指出,精神科病人為代謝症候群危險族群之一,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及雙極情感疾患患者,易有血糖血脂代謝異常和心血管疾病。他們通常有較高的菸酒使用比率,缺少運動等也是原因之一,長期使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用藥產生的代謝異常,也是值得重視。

醫師提醒,另一類族群,如重度憂鬱症,焦慮疾患,和其他精神官能症患者,也因本身情緒障礙,恐慌,失眠,物質濫用等問題,影響其生活習慣,如減少外出,藉由高熱量高糖分飲食宣洩情緒,身心壓力過大影響代謝等,都是促成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子。

鄭醫師補充:

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尤其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長期服用導致血糖過高、血脂異常、肥胖以及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還有中風機率都會提高。

血脂異常會手抖,這是一般精神科醫師容易忽略的狀況,一般會單純以為是藥物副作用,加抗副作用藥物來控制。但這則病例報導提醒我們: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可能引發手抖或其他不自主運動。因此有類似狀況,必須先抽血確認,一旦發現過高,先將血脂異常控制下來。有機會透過其他方式來協助當事人精神穩定,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或者更換成其他藥物。以上治療建議都需在有經驗的專業醫師協助下來進行。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年輕人抽大麻 恐致嚴重心臟病

(法新社華盛頓23日電) 法國研究今天指出,吸食大麻的年輕成人可能會有嚴重,甚至致命的心臟問題風險。

隨著更多國家放寬大麻的使用限制,加上醫藥用大麻在治療某些健康問題也愈來愈普及,這篇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的研究,引發大麻安全性的新隱憂。

在這項研究中,心臟併發症的風險看起來不大。在2006年至2010年間,近2000人因大麻導致的併發症就醫。

但其中35人,相當於2%,發生心臟病發或大腦動脈與四肢相關的循環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更大的隱憂在於高死亡率,出現心血管併發症的患者中,有1/4死亡。

分析也發現,通報心血管併發症的百分比在2006年至2010年間超過3倍。

研究主持人、法國土魯斯大學中心醫院(Centre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e Toulouse)的朱安尤斯(Emilie Jouanjus)說:「大眾認為大麻無害,大麻可能危害健康的資訊必須讓大眾、政策制定者與醫護人員知道。」

朱安尤斯說:「大麻對心血管的負面影響已有充分證據,尤以年輕人傷害最大。」

朱安尤斯表示,醫師應該認知到大麻伴隨的心臟疾病風險,以及對某些患者而言,大麻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們多次提到大麻,一般人覺得這是軟性毒品,不會上癮也沒什麼副作用,但事實並非如此。

長期使用大麻在精神方面引發的相關問題,包含憂鬱、認知功能障礙、急性精神病、慢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以及自殺等等風險。

一般以為中樞神經興奮劑(像是安非他命以及古柯鹼等等)的毒品濫用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臟病的風險。大麻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其實也會引發心臟病甚至是致命風險,上述研究報導就是確實的例證。

再一次強調:大麻絕非軟性毒品。

參考文獻:

Cannabis Use: Signal of Increasing Risk of Serious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 Emilie Jouanjus,
  • Maryse Lapeyre‐Mestre,
  • Joelle Micallef,
  • and The French Association of the Regional Abuse and Dependence Monitoring Centres (CEIP‐A) Working Group on Cannabis Complications*

J Am Heart Assoc. 2014;3:e000638, originally published April 23, 2014, doi:10.1161/JAHA.113.000638

http://jaha.ahajournals.org/content/3/2/e000638.full?sid=a7d9834b-0755-446d-b5f7-8a1cef51e92a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體缺維他命D 嬰兒易蛀牙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媽媽要補充維他命D,寶寶才不會蛀牙!《小兒科醫學》一項研究指出,孕婦體內的維他命含量若過低,可能會導致在體內的胎兒在牙齒形成初期就出現蛀牙或缺乏琺瑯質的狀況。科學家認為,母親應在懷孕期間補足維他命D,避免上述狀況發生。

此研究團隊由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牙醫學院教授許洛斯領導,實驗設計如下:先從都市內貧窮區域找來207名懷胎6至7個月、平均年齡19歲的孕婦,檢測其體內的維他命D比例,再觀察她們產下的135名嬰兒於16個月大時的狀況。約有3分之1孕婦體內的維他命D比例偏低,有蛀牙嬰兒的比例為23%,有琺瑯質缺乏症狀的嬰兒比例為22%。

研究結果發現,長有蛀牙的嬰兒,其母親孕期體內維他命D較低的比例,顯著高於沒有長蛀牙嬰兒的母親,許洛斯據此認為,低維他命D和嬰兒的蛀牙及琺瑯質缺乏有直接關係,但由於取樣並非完全隨機,推論的強度並不夠強。

研究人員認為,若能在嬰兒牙齒形成的初期和發育早期,透過適當飲食或直接攝取來補足母體所需的維他命D,就能減少蛀牙風險。

不過,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牙醫學院教授胡霍爾則持反對看法。他認為,孕婦應以自然的方式適量補充維他命D,如曬太陽、食用鮭魚、黃鰭金槍魚、洋菇或蛋類等食物,而攝取較少碳水化合物也能降低身體對維他命D的需要。此外,由於糖類易造成蛀牙及燃燒維他命D,孕婦也應避免攝取。

根據衛福部資料,1千國際單位約為25微克,而只要在太陽下曬上10分鐘,就能補充3千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

 

 

 

鄭醫師補充:

維他命D是孕婦本身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他命D濃度可以藉由檢測來直接了解。魚類、蛋以及菇類可以幫助維他命D的來源補充,孕婦本身若不排斥曬黑,可以藉由曬太陽來補充體內的維他命D。但一般而言,現代婦女對於曬黑這件事都還蠻介意的,因此透過補充營養補充品是可以考慮的補救措施。此外,少吃糖也可以減少維他命D在體內的消耗,值得大家參考。

參考文獻:

Prenatal Vitamin D and Dental Caries in Infants

  • Robert J. Schroth,
  • Christopher Lavelle,
  • Robert Tate,
  • Sharon Bruce,
  • Ronald J. Billings,
  • and Michael E.K. Moffatt

Pediatrics peds.2013-2215;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21, 2014, doi:10.1542/peds.2013-2215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4/16/peds.2013-2215.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喝酒 易肌無力

 

不少長時間喝酒的人會出現肌肉無力症狀。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喝酒的人之所以容易出現肌肉無力症狀,可能是細胞粒線體自我修復功能出現異常造成。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結果或可用來研發新藥以治療酒精所引起的肌肉無力症狀。

研究人員指出,酒精會影響特定基因,使粒線體融合、修復功能受到干擾,進而影響肌肉力量,不只酒精,其他環境因素也可能改變粒線體融合、修復功能,若能進一了解哪些蛋白與粒線體融合有關,說不定就能研發出相關疾病藥物。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研究人員解釋,粒線體位於細胞當中,專門負責產生能量,供應肌肉細胞、大腦細胞與各種細胞所需。粒線體一旦毀損,就會與其他粒線體融合,進而自我修復。粒線體受損部位會遭回收,其他健康粒線體則捐出一些蛋白質,幫助受損粒線體恢復正常。

當粒線體融合功能異常,就可能引起顯性遺傳視神經萎縮(ADOA)、進行性神經性腓骨萎縮症(CMT)等,這些疾病患者都易產生肌肉無力症狀。

美國湯瑪斯‧傑弗遜大學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老鼠如果常常喝酒,粒線體融合、修復功能也會嚴重衰退,肌肉就很容易疲勞、無力。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不只可以幫助研發藥物治療飲酒所造成的肌肉無力,未來或許也能找到方法,進一步治療粒線體病變。

 

 

鄭醫師補充:

粒線體是細胞能量的發電廠,身體的營養以及氧氣最終都會經過粒線體的生化反應來製造細胞能量ATP。

酒精會直接影響粒線體的融合與修復功能,導致細胞的能量代謝異常,影響恐怕不只是肌肉力量而已。除肝臟健康外,大腦以及心臟等器官也是依賴粒線體非常明顯的部位,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Mitochondrial fusion is frequent in skeletal muscle and supports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 Verónica Eisner,
  • Guy Lenaers,
  • and György Hajnóczky

J Cell Biol jcb.201312066. Published April 21, 2014, doi:10.1083/jcb.201312066

http://jcb.rupress.org/content/early/2014/04/15/jcb.201312066.abstract?sid=f5905f89-ba68-4017-bc5b-dec251e41de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接觸細菌 有助成年抗病

 
 
 
 美國研究顯示,父母讓小孩在泥巴裡打滾,或給他們吃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食物,可能讓小孩長大之後避免罹患心臟病等疾病。

 


這項研究主要執筆者馬克代(Thomas McDade)說:「我們的研究顯示早年的環境過於乾淨、過於衛生,可能造成成人時期高度感染,導致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升高,」包括心臟病。


 


伊利諾州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研究人員調查菲律賓的統計數據,即追蹤出生起至22歲為止的個案,以更了解兒童時期環境如何影響發炎時身體蛋白質生成,也就是身體被迫對抗感染和傷病的跡象。


 


這些資料追蹤了3327名1980年代出生的兒童,他們的母親都是菲律賓人。


 


研究人員評估項目包括兒童家中環境衛生,「是否有豬和狗等家畜亂跑」,以及家庭社經資源。


 


個案成年後進行的血液檢驗結果顯示,雖然菲律賓兒童遠比美國兒童容易感染疾病,不過成年後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比美國成年人少至少80%。


 


一項刊登在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of the Royal Society)的研究發現,C反應蛋白較高的成年人,較易發生感染情況,這些人兒童時期也較未接觸動物排泄物。


 


不過馬克代說,這項實驗不表示父母應趕緊買隻寵物豬在家裡亂跑,而愛乾淨的美國人對此也不允許。


 


他說,這項研究傳達的訊息,是兒童儘早接觸一般微生物和細菌的重要性。(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談到過敏,是很多父母在照顧小朋友時,非常困擾的問題,而現在過敏的發生率,比過去提升不少,不可否認,過敏本身的確有遺傳性,一般而言,父母其中一人有過敏之困擾,小孩的發生率約為三成,若父母都有的話,小孩發生的機率為48%到67%。一般熟知的過敏反應來源為急性過敏,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就是塵蟎、霉菌、花粉、動物毛及蟑螂等等,但很多醫師並不喜歡作這類檢測,因為檢出率不高,以一般人來說,有急性過敏困擾的比例不到2%。大部分是慢性食物過敏原引發,這方面是大家比較會忽略但往往又是經常接觸的來源,像是奶、蛋、麥類甚至是黃豆、花生及堅果等等,有過敏困擾的人,慢性過敏來源其實都不盡相同,若能藉由詳細的功能性醫學檢測,將能更清楚到底過敏的來源為何,我們要作飲食建議與調整時,也比較有方向而不至於亂槍打鳥。


過去研究調查發現,越先進的國家,過敏的盛行率也就越高,像是英國、澳洲、加拿大、美國、德國及法國等都是名列前茅的國家,為何如此呢?一般除了歸咎可能是生活環境的污染、飲食習慣改變等等,另外還有一項值得大家注意的:公共衛生越完善的國家,感染或傳染性疾病愈少,導致當地人們的免疫系統紊亂,因此反而容易過度反應而產生過敏。也就是免疫系統平常沒有訓練,沒有工作給它,以過去的俗語來形容:陰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因此也不少細心的醫師在臨床上看到:越愛乾淨或者父母要求越乾淨的小孩,比較不會被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統無法得到適當及應有的刺激,因此難以發展完全,故而容易衍生免疫系統功能之混亂與異常。


根據相關研究,人在出生以後,免疫系統的路徑主要有兩條,一為Th1,另一為Th2,這兩條路徑必須平衡發展。如果Th2發展太活躍,就會過敏。嬰兒時期。免疫系統以Th2為主,故大部分有過敏體質的人,在小的時候,過敏會比較明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或者刺激,才會慢慢健全Th1這條免疫力路徑,當然如果沒有適當的刺激,過敏容易產生。


相對於過去,研究發現現在小朋友接觸的微生物是祖父母那一代的六千分之一。尤其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小朋友更難接觸到細菌或者微生物的刺激。俗語有一句「垃圾吃,垃圾大」,自有其道理,以前小孩滿地爬,反而過敏不常見。


在治療過敏上,一般都是以抗組織胺或者類固醇來抑制發炎反應,但這只是控制過敏症狀,並沒有解決免疫系統的根本問題。有長期服藥控制過敏的人都知道,最後只要一停藥,過敏往往又復發,根本不知何時可以停藥。


究竟要如何才能根本解決過敏的問題呢?有些父母常會問我,是不是可以吃這些過敏的食物來刺激免疫系統,達到不過敏的狀態,我建議大家,適當的作法,應該先讓免疫系統休息,以慢性食物過敏原來說,我們的建議是以輪替飲食來讓混亂的免疫系統不要一直對特定的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過了適當的調整期以後,偶爾吃吃過敏原來適當地刺激免疫系統,發展原本發展為健全的Th1路徑,同時,配合益菌的攝取,如此往往在六到八週,甚至更快的時間,當事人的過敏反應將能大有改善,有些專家認為,吃益菌就像是讓身體接觸微生物的感染,應把益生菌的服用視為無害的微生物刺激,幫助免疫系統發展Th1路徑。因此在補充益生菌時,菌數很重要,種類也很重要。


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針對3327名個案作追蹤研究(他們的母親都是菲律賓人),研究結果發現,兒時居家環境有豬、狗等家畜亂跑的人,其免疫系統在長大後,跟那些從小居家環境乾淨的研究對象作比較,他們會遭感染的機率降低了80%,再一次驗證了上面的說法,在此一併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兒童感冒 不宜用可待因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導】可待因是感冒藥物中可以止咳、止痛的合法添加物,但是兒童們的新陳代謝差異極大,不適合當成處方用藥。美國21日一篇刊在《小兒科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每年急診室醫生仍開出上千份可待因處方給兒童。

可待因屬於成癮性較低的麻醉藥物,多用於止痛或止咳糖漿藥品中,會透過新陳代謝轉化成嗎啡。但美國兒科協會曾在1997年及2007年表示,由於兒童新陳代謝差異極大,同藥劑份量的可待因可能對有些小孩沒效,有人卻會造成用藥過量中毒,因此針對兒童用藥時,應該以其它藥物替代。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可待因從「必需藥物」中移除。

但21日發表的新研究顯示,根據美國衛生統計中心2001年到2010年之間、3至17歲孩童的急診室用藥發現,這10年間將可待因當處方的比例雖然降低,從3.7%降為2.9%,但仍代表數以千計的兒童仍將含可待因成分藥品吃下肚。

兒童代謝可待因的能力差異極大,大約有3分之1的小孩無法順利代謝可待因,導致用藥後無法順利止痛;但12個兒童中平均卻又會有1人代謝可待因過於快速,使嗎啡在體內一次大量累積,可能導致兒童呼吸抑制、中止或肝臟衰竭。

研究人員兼加州大學小兒科臨床講師凱瑟表示,雖然現在有很多比可待因更好、更安全的藥品,但仍有許多醫生把可待因當成處方開給兒童。

因為可待因屬於嗎啡用品,容易上癮並不建議長期或過度服用。台灣幼兒用藥雖然多不含可待因,但過去曾發生診所或藥局驟下猛藥,不當開出含可待因的藥方,或家長以成人用藥餵食兒童的案例。

 

 

鄭醫師補充:

可待因是屬於嗎啡類藥物,可止咳,但是對代謝能力不佳的小朋友來說,呼吸抑制以及肝衰竭的潛在危險性,家長本身若無這類觀念,往往發生時已經悔之已晚。

許多成人感冒糖漿或者成藥,皆含可待因。因此孩童儘量避免服用成人感藥成藥。

高劑量的維他命C可以幫助止咳,對感冒咳嗽的孩童來說,家長不妨試試。

參考文獻:

National Patterns of Codeine Prescriptions for Childre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 Sunitha V. Kaiser,
  • Renee Asteria-Penaloza,
  • Eric Vittinghoff,
  • Glenn Rosenbluth,
  • Michael D. Cabana,
  • and Naomi S. Bardach

Pediatrics peds.2013-3171;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21, 2014, doi:10.1542/peds.2013-3171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4/16/peds.2013-3171.full.pdf+html?sid=70f3214a-ef09-4ffe-ae26-a62b2496b56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睡眠不足 易出現負面情緒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小孩睡眠不足,容易胡思亂想!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學童每天平均睡眠只有6個小時,易萌生無助感;加上電子產品充斥孩子生活,成為干擾睡眠的主要起因,專家建議家長盡量不要讓電腦等資訊產品出現在孩子的臥室裡。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調查250位學童,其中57%為非洲裔兒童,女生佔54%,結果發現兒童平均睡眠時間為6小時,已低於建議的9小時,而缺乏睡眠孩子較常感覺無助,以及染上菸、酒,甚至吸毒行為。研究者馬修絲表示,「許多青少年,特別是非洲裔兒童,沒有充分睡覺,容易造成健康問題,也容易產生成績低落與出現有害健康的行為。」

在這次調查中,學生平日睡覺時間平均為6小時,周末則增加到7小時,男生及黑人孩童睡眠時間容易偏低。由於研究中有6成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她認為生長在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較容易睡眠不足。

邁阿密兒童醫院青少年醫學專家康克陸嘉博士指出,孩子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例如學生使用手機傳簡訊或上網後,該習慣會讓兒童開始「熬夜」,他建議家長應該將電子產品撤出孩子臥室,包括手機、電腦與電視。

據美國麻州兒童總醫院及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聯合研究發現,兒童越常收看電視,睡眠時間就愈短,平均每多看電視1小時,每晚減少睡眠時間平均約7分鐘,而且男生最為明顯。

為何看電視易影響孩子睡眠?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睡眠周期被打亂,以及接收的不良內容導致擔憂或焦慮,容易干擾睡眠。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青少年每天應至少睡眠8至9小時。過去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易產生高血壓及胰島素抗性,成為糖尿病風險因子之一。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小兒科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現在的小朋友,每天睡不到八個小時的比比皆是,殊不知已經影響到小孩白天的專注力、學習以及情緒控制。

關心小孩學習以及身心健康,從每天吃好睡飽開始。

參考文獻:

Sleep in Healthy Black and White Adolescents

  • Karen A. Matthews,
  • Martica Hall,
  • and Ronald E. Dahl

Pediatrics peds.2013-2399;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21, 2014, doi:10.1542/peds.2013-2399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4/16/peds.2013-239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母親懷孕時飲食不健康…小孩較具攻擊性!

NOWnews – 2013年9月7日 下午6:02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一項研究發現,若是母親在懷孕時飲食不健康,生下的小孩可能會容易出現憂鬱或脾氣暴躁等問題,也會影響小孩的身體健康情況。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團隊與挪威科學家共同研究,並以約2.3萬名母親與小孩為分析對象,調查結果發現,在懷孕期間飲食較不健康、不營養的女性,所 生下的小孩較容易有心理問題及行為上的問題。

 

報導稱,若是母親懷孕時飲食不健康,小孩可能較容易出現憂鬱、焦慮、過動、脾氣暴躁等情況,甚至較具有攻擊性。

 

研究人員指出,小孩在胎兒時期時所攝入的營養,會直接的影響到其日後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為了小孩的健康,母親在懷孕時應該要健康飲食,才可保證小孩有足夠的營養。

 

 

鄭醫師補充:

 

小孩嗜吃甜食或者垃圾食物,容易出現精神狀況或者過動症罹患危險性增加。但這篇研究指出,這樣的影響可能與娘胎時,母親的飲食型態是否健康息息相關。奉勸準媽媽或者孕婦,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務必留心垃圾食物的攝取,否則等到小孩出生後,開始出現行為及情緒問題而疲於奔命,難以應付時,屆時可能悔不當初。

 

參考文獻:

 

Maternal and Early Postnatal Nutri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Offspring by Age 5 Year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elice N. Jacka, Eivind Ystrom, Anne Lise Brantsaeter, Evalill Karevold, Christine Roth, Margaretha Haugen, Helle Margrete Meltzer, Synnve Schjolberg, Michael Ber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 19 July 2013 (10.1016/j.jaac.2013.07.002)

 

http://www.jaacap.com/article/S0890-8567%2813%2900449-8/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吸大麻破壞大腦結構 輕中度使用就有害

部分國家核可大麻公開販售,原因是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大麻比菸品傷害更大,但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大麻會導致腦部永久性傷害,不但非常容易成癮,情緒也較難自我控制,讓使用者行為脫序,成為反對大麻一個強而有力證據,能藉此呼籲民眾不要任意接觸。

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攝影,調查十八至二十五歲,分析二十位使用者與一般民眾腦部,發現大麻會影響腦部兩個區域,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變得特別大,杏仁核(amygdala)則出現形狀變異,兩者都於人類情緒密切相關,同時也是成癮關鍵,似乎大麻使用量越大,影響就越嚴重。

研究學者布萊特教授說,民眾可能認為大麻對健康不會造成重大危害,但從實驗數據來看並非如此;另一研究學者安妮說,大麻影響部位都是大腦核心,情緒與態度大多這兩個部位掌控,研究曾探討成癮原因,發現每周至少使用大麻一次者,心理依賴程度並不高,腦部結構改變可能是成癮關鍵。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專家卡爾認為,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不一定要重度使用,輕中度使用大麻都可能改變腦部結構,以往實驗都著重在大麻重度使用,卻忽略了輕度使用的可能傷害;但這次實驗只有四十人,許多學者希望能擴大研究範圍,證明大麻對身體確實有傷害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鄭醫師補充:

伏隔核是主管在大腦的獎賞, 愉悅, 笑, 成癮, 侵犯, 恐懼, 以及安慰劑效果等作用,一旦受到外來物質影響,相關功能的正常調節即會受損:

Schwienbacher I, Fendt M, Richardson R, Schnitzler HU. Temporary inactivation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disrupts acqui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fear-potentiated startle in rats. Brain Res. 2004, 1027 (1–2): 87–93. doi:10.1016/j.brainres.2004.08.037. PMID 15494160.

安慰劑效應作用區域也是服隔核: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07-07/cp-brc071607.php Brain region central to placebo effect identified

至於杏仁核有調節活動和產生情緒的功能。引發應變反應,讓動物能夠挺身而戰或是逃離危險。

杏仁核體積很小,對情緒反應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懼。當受到傷害之後,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為學會害怕」,並產生恐懼的記憶。杏仁核牽涉到情緒、決定以及情緒反應:

Amunts K, Kedo O, Kindler M, Pieperhoff P, Mohlberg H, Shah N, Habel U, Schneider F, Zilles K (2005). "Cytoarchitectonic mapping of the human amygdala, hippocampal region and entorhinal cortex: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and probability maps". Anat Embryol (Berl) 210 (5–6): 343–52. doi:10.1007/s00429-005-0025-5. PMID 16208455.

大麻使用即使是中低度使用都會直接衝擊原始大腦的功能甚至造成永久腦傷,即使這是小規模的研究,都足堪借鏡。

 

參考文獻:

Cannabis Use Is Quantit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ucleus Accumbens and Amygdala Abnormalities in Young Adult Recreational Users

  • Jodi M. Gilman,
  • John K. Kuster,
  • Sang Lee,
  • Myung Joo Lee,
  • Byoung Woo Kim,
  • Nikos Makris,
  • Andre van der Kouwe,
  • Anne J. Blood,
  • and Hans C. Breiter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4/16/552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創傷症候群 K他命證實有效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第三級毒品K他命竟成醫療利器?知名科學期刊JAMA最新研究發現,K他命對於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顯著療效。不但能夠在短時間內減輕症狀,長期下來也能夠緩解因PTSD所導致的身心狀況失調問題,其效果比過去常使用的鎮定劑、安眠藥更好,且風險也較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造成心理狀態失調,如在孩童時期遭受身心虐待、經歷性侵害、戰爭、嚴重車禍、目睹親人、愛人死亡、自然災害等,可能會因而導致惡夢、性格大變、易怒、失憶等症狀,進而引發重度憂慮、一般性焦慮失調或各種成癮症狀。

【K他命效果顯著】 此次由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費得所主持的實驗,找來了57位患者,並從中篩選出41名符合資格的受試者。他們隨機注射0.5毫克的K他命或0.045毫克的鎮定安眠藥「速眠安」,並在1周內規律施打。到了第2周,則選相對的另一種藥物施打。

根據Medpage Today報導,當研究者使用K他命靜脈注射治療後發現,其效果遠比注射速眠安來的更好。當病人首次施打後進行IES-R創傷事件影響量表評估時,注射K他命的病人從46分降到14分,而施打速眠安的病人僅從48分降到25分。然而兩種藥劑都存有負作用,使用K他命的患者產生特別明顯的情感解離症狀,但僅持續幾小時後便消退,也沒有產生瘋狂的情形。

【風險較鎮定劑更低】 亞特蘭大艾默理大學的創傷焦慮回復實驗主持人羅斯巴姆表示,此一研究對於PTSD治療有很大的突破,「過去就有研究指出,K他命能夠幫助治療憂鬱症和強迫症,但這是首次發現K他命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顯著的療效。」另一位研究者卡羅指出,K他命過去本來就是用於手術麻醉劑,因此對於人體不會有害,反而是其他種類的鎮定劑比K他命帶來的風險更大。

Medscape指出,僅管K他命的注射能夠明顯改善PTSD和綜合性憂鬱症症狀,但此實驗還必須要擴大測試,並重複檢視K他命的使用安全性,避免重複注射的成癮性,才能真正用於臨床治療。

 

 

鄭醫師補充:

之前曾有零星小規模的研究發現,注射低劑量的K他命可以幫助改善難治型的憂鬱症。不管背後的機轉是K他命作用於認知功能系統的腦細胞受體或者是K他命本身的麻醉解離作用,除了患者本身心結以外,專業醫師誰敢用?

就像在佛洛伊德時代,安非他命是當是合法可以用來治療憂鬱的處方藥物一樣,僅僅為了療效,可以忽略藥物本身的副作用以及藥物依賴的風險,我想這是這類療法能否突破,廣泛應用的最大問題。

參考文獻:

Feder A, Parides MK, Murrough JW, et 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Ketamine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2014;():.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4.62.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6085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長者冷漠 可能腦萎縮

 

年長者的冷漠可能與腦萎縮相關。研究作者,美國老化研究所研究員洛諾·雷納表示,年長者異常的冷漠可視為失智的警訊之一。

洛諾·雷納指出,這不代表熱情、外向的人不會腦萎縮,或改變行為能降低腦萎縮,目前醫界無法證明腦萎縮導致冷漠、無感,只能說觀察到一定數量的腦萎縮年長者,態度、行為上相對較冷淡或冷漠。

研究人員觀察四千多名平均七十多歲冰島年長者,分析他們的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並詢問日常生活的態度、行為的取向。

例如「是否常待在家不出門」、「是否放棄了一些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是否感到充滿活力」,得出一個分數來量化冷漠程度。

研究顯示,冷漠程度較高的人,腦容量較冷漠程度低的人略小。研究人員無法確認冷漠導致腦萎縮,還是腦萎縮導致冷漠。

研究人員提醒,腦容量本來就會隨著年紀略為縮小。但是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憂鬱症與腦小血管疾病也可能與腦萎縮的加速及進一步惡化相關。

此外,創傷或感染後腦血管神經細胞纖維病變、腦萎縮、硬化、空洞、水腫;腫瘤或腦壓過高或過低也可能導致腦部退化性問題。

高血壓、低血壓、中風、糖尿病或腫瘤等等諸多病症未,妥善處理或控制,皆可能造成腦組織缺氧或缺血及萎縮,不一定是單一疾病造成的現象。

 

 

 

 

 

鄭醫師補充:

年長者冷漠或者表情淡漠,不愛說話,一般人常誤以為是老年憂鬱,但其實往往不然,極可能是腦萎縮或者腦部退化的徵兆,這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腦萎縮仍是結果,導致腦萎縮的原因最好找出來並透過完整的功能醫學檢測與評估來根本處理,比較有機會減少大腦退化的速度。

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相關內容,這本書的作者馬克‧希曼醫師據說今年下半年畫應邀來台演講功能醫學的相關課程,確定時間屆時再跟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Structural MRI correlates of apathy symptoms in older persons without dementia: AGES-Reykjavik Study

  • Anne M. Grool,
  • Mirjam I. Geerlings,
  • Sigurdur Sigurdsson,
  • Gudny Eiriksdottir,
  • Palmi V. Jonsson,
  • Melissa E. Garcia,
  • Kristin Siggeirsdottir,
  • Tamara B. Harris,
  • Thordur Sigmundsson,
  • Vilmundur Gudnason,
  • and Lenore J. Launer

10.1212/WNL.0000000000000378;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16, 2014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4/04/16/WNL.0000000000000378.shor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