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化物 恐禍延三代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8月1日 上午12:09






環境中的塑化劑、農藥、殺菌劑等汙染化學物質竟會影響卵巢健康,並禍延三代以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如果在出生前就接觸環境化學汙染物質,很容易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等卵巢疾病,且這些卵巢疾病很可能一代傳一代,延續三代以上。


化學汙染物質所造成的卵巢問題不只出現於老鼠,在人類身上也很常見。研究發現,環境汙染物質可能損害細胞DNA,使基因出現異常變化,而受到損害的基因會傳給下一代,使世世代代都受害。


研究人員讓母老鼠在子宮內就接觸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影響老鼠生殖系統,使老鼠長大後產生種種卵巢疾病,這些疾病也會傳給後代子孫,即使後代子孫沒有接觸化學汙染物質,還是會得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ONE)。


研究人員測試五種化學物質,包括一種殺菌劑、兩種磷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一種塑膠成份、一種農藥,以及一種烴類混合物。這五種化學物質都影響卵巢健康,並禍延子孫。研究人員認為,這代表女性如果在懷孕過程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增加女性後代罹患卵巢疾病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是今年5月3日發表的研究,提醒我們環境賀爾蒙以及環境毒素禍延子孫,現在婦科門診出現越來越多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等卵巢疾病,環境荷爾蒙汙染可能脫不了關係。


想知道自己體內環境賀爾蒙曝露是否過多,可以透過功能性醫學相關檢測來直接了解,藥排除體內殘留的環境賀爾蒙、殺菌劑以及農藥等等物質,最好能透過高效率排毒程式來處理。


上述研究相關引用來源:


 Nilsson E, Larsen G, Manikkam M, Guerrero-Bosagna C, Savenkova MI, et al. (2012) Environmentally Induced Epigenetic 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Ovarian Disease. PLoS ONE 7(5): e3612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6129


研究全文可以參閱: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36129


相關研究陸續發表,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的罹患也與環境荷爾蒙有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Louis GMB, Chen Z, Peterson CM, Hediger ML, Croughan MS, Sundaram R, et al. 2012. Persistent Lipophilic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and Endometriosis: The ENDO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20:811-816. http://dx.doi.org/10.1289/ehp.1104432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8), pp 4624–4632

DOI: 10.1021/es204415a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首先讓我們瞭解何謂恐慌?恐慌發作(PANIC ATTACK)通常是突發性的,患者也許先經驗到某些器官的不適,諸如胸悶、眩暈、或腸胃不適等等,旋即引發不明原因的極度驚嚇感、緊迫的恐懼感和隨時面 臨災難降臨的感覺,伴隨有心跳加速或心悸、呼吸急促或窒息感、胸痛或胸部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頭暈盜汗、顫抖或戰慄,血壓及心跳通常會隨之上升。當事人 會經驗到自己隨時可能會失控、發狂甚至死亡的感覺(感覺快死掉)。一般從出現症狀到最嚴重症狀出現不超過十分鐘。


關於藥物控制的療法,醫療從業人員透過媒體宣傳報導,大家多少有概念,一般醫療院所比較會建議患者作 的非藥物治療,最多以生理回饋或者團體治療,但這兩類治療仍建議必須搭配藥物來進行。而對不想靠藥物服用的人而言,是否有其他治療可以考量?以急性期控制 來說,在2001年發表在臨床精神藥理的專業期刊(J CLIN PSYCHOPHARMACOL),由Palatnick A,Frolove K,Fux M以及Benjamine J所做的肌醇(水溶性B群的一種)及抗憂鬱劑Fluvoxamine(原廠商品名為LUVOX)的雙盲研究發現,服用肌醇對於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效果甚 至比藥物都好。所以在急性期,不想靠藥物來減少恐慌發作的人,不妨多考慮這方面的營養品。


此外,在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中,作者自己就是專業醫師,他在第四章也舉出一些運動能有效改善恐慌的科 學研究證據。曾有數十年的時間,一般醫學常識都建議恐慌症患者最好避免運動,因為可能有危險!而有些患者也反應,運動時的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及呼吸急促, 會加強當事人的恐懼感。而有些研究人員也發現,有些焦慮的患者,血液的乳酸濃度比較高,如果把乳酸注入焦慮症患者體內,甚至會引發恐慌,於是許多醫師都建 議容易焦慮的患者應該避免運動。


但後來許多研究證實,運動會引發恐慌只限於少數患者,對大部分案例而言卻呈現相反的效果。根據104 件從1960年到1989年針對運動與焦慮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具有減低焦慮的作用。在2005年由安卓亞斯.使特勒爾(Andreas Strohle)所做的一位嚴謹的報告顯示:三十分鐘的跑步機運動在減少恐慌症發作比安靜休息還有效(高出一倍),這顯示運動在某些案例中卻能立即改善症 狀。


另外還有德國的學者Andreas Broocks針對服用藥物、運動及服用安慰劑的恐慌研究,他發現運動改善焦慮症狀的速度較慢,但過了六週以後,運動那組得到的改善與進展,效果完全不亞 於藥物那組。儘管有些實驗對象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恐慌症狀,但是他們還是能繼續跑下去,症狀也跟著消除了。如果我們能靠自己力量達到幫助自己狀況穩定,為何 還需要有副作用的藥物來控制?尤其是藉由自己力量達成還能增加自己對情緒處理的信心,不是嗎?


其實,以運動來改善焦慮或者恐慌的治療建議,比較容易讓心臟科醫師接受,美國知名的兩位心臟科醫師 Carl Lavis 以及Richard Milani曾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質疑:探討廣泛型焦慮症及其藥物與心理治療,不過令我們訝異的是,文章中完全沒有提到焦慮症還有運動這一項療法。之後他 們提到:運動訓練以證實可以減輕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焦慮症狀,足以支持運動訓練也是治療慢性焦慮的方法之一。Lavis本人寫過七十篇以上關於運動與心臟的 學術文章,其中有十一篇專談焦慮症,他所做的每一項研究,都顯示運動可以為焦慮症與憂鬱症帶來顯著的改善。


關於這方面,其實有學理可以支持,當我們運動時,心房利鈉胜肽(ANP)會 從心肌分泌出來,然後一路通過血腦屏障與下視丘的受器結合,調節壓力系統(HPA軸,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由於ANP在動物及人體實驗都呈現出鎮 靜效果,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它可能是運動與焦慮減輕的一道重要連結。2001年有一項關於ANP與恐慌的研究,足以支持此一論點。一項針對嚴重心臟衰竭患者 所做的研究也發現,患者體內的ANP愈高,焦慮就越少。一些研究也發現,恐慌症經常發生的患者,血液普遍有缺乏ANP的現象。


總之,運動減少焦慮及恐慌確有其臨床研究依據,除了分散注意力、減輕肌肉張力、建立大腦資源(增加血 清素及腎上腺素的含量,同時也促進GABA及神經滋養因子的生成),同時還能增進適應力及幫助自己重獲自由,好處不勝枚舉,建議有恐慌及焦慮困擾的人,應 該正視這些運動改善的研究結果及建議,若能身體力行,必能早日重拾身心健康甚至遠離藥物控制的陰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原諒人對身體有益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7月31日 下午12:15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研究顯示,原諒傷害過你的人實際上對健康有益。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回想不快樂的往事時,如果能以包容、寬恕的角度看待,血壓比較不會升高。若心存氣憤則會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


研究人員訪問200個人,要求他們回想一個朋友觸怒他們的時間點,研究人員要求一半的人想想他們當時如何感到氣憤,要求另一半的人以較包容、原諒的態度來想那件事。接著研究人員讓實驗對象休息5分鐘,然後再請他們重新思考那段往事,實驗對象戴著監測器,測量他們的血壓及心跳。


研究團隊發現,心存氣憤的人血壓上升最高,而且在休息5分鐘過後血壓還是會在高點。另外,研究人員發現,心跳在2組人裡都沒有差異。這個研究指出,原諒可以在壓力環境下「降低反應度」,甚至在肢體衝擊下提供「持續的保護」,此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物行為醫學》期刊。


科學家指出,短暫的血壓升高,對身體不會造成危害,但是時間久了會增加心臟病發及中風的風險。科學家指出,高血壓的人沒有明顯症狀,而體重過重、鹽攝取過量、運動不足、大量飲用咖啡、及超過65歲的人都比較容易患有高血壓。


鄭醫師補充:


2003年發表於Journal of Behavior Medicine期刊的一篇研究有類似的結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瞧瞧:


Lawler KA, Younger JW, Piferi RL, Billington E, Jobe R, Edmondson K, Jones WH. A change of heart: cardiovascular correlates of forgiveness in response to interpersonal conflict.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Octover 2003.


證嚴法師說:生氣,就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我在門診常會跟求診的人討論原諒與不原諒,如何影響一個人。其關鍵牽涉到一個重要想法,也就是受害者的心態。


所有的怨恨源自於「誰害我過得不好」,我是某某人的受害者,我不原諒某人代表我現在一些糟糕的處境,對方必須為我負責,因此我們努力扮演受害者的狀態,結果就是讓自己持續卡在扮演受害者角色中,無法自拔,當然難以變好。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為他多年的朋友作保,還借給好朋友一大筆錢做生意,結果好朋友經營不善,留下鉅額債務避不見面,這個人有半年天天怨恨他的好友,夜夜不成眠,始終想不透好朋友為何這樣害他,讓他生不如死。有一天早上,經歷整晚失眠之後,他出外到家裡附近的湖邊,看到水面自己憔悴的倒影,把自己嚇了一跳,突然有一個領悟,我一定要原諒他,不然我連生活都有問題。當他脫離受害者的心態,觀念轉換,生活快速回到常軌,也能夜夜安眠!


重點不在於對方值不值得我們原諒,而在於我們要不要讓自己好過一點!原諒寬恕,其實是愛自己的重要一環!


以下我引用〈創造生命的奇蹟〉這本書的相關內容給大家參考:


我身體理所謂的「疾病」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


怨恨、批判和罪惡感皆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只有放下怨恨才能解除疾病,即使是癌症亦然。


我們必須放下過去並寬恕每一個人。


我們必須下定決心開始學著愛自己……


 


關於原諒如何影響身心健康的研究還可以參閱2005年發表的另外兩篇相關論文:


Karremans JC, Van Lange PA, Holland RW. Forgiveness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prosocial thinking, feeling, and doing beyo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ffend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October 2005.
Lawler KA, Younger JW, Piferi RL, Jobe RL, Edmondson KA, Jones WH. The unique effects of forgiveness on health: an exploration of pathway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pril 20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研究:每天二份蔓越莓可預防泌尿道感染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7月30日 下午12:41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今天發表一項研究成果,醫學團隊發現,一天內食用二次以上的蔓越莓產品確實有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這項研究結果日前已發表在美國權威醫學期刊:內科醫學誌。(龐清廉報導)


  蔓越莓又稱為小紅莓,是一種生長在北美的植物。近幾十年來,蔓越莓被廣泛地用在許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用來預防尿道方面的細菌感染。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部醫師王志宏、急診部主任李建璋醫師率領的研究團隊回顧了13個臨床研究,包含約一千五百多位受試者後的結論是:整體來說,使用蔓越莓產品,包括果汁或補充劑的受試者,和沒有食用者相比,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減少了38%。對於婦女,特別是經常泌尿道感染的婦女,蔓越莓產品幾乎可以減低約50%的泌尿道感染。這項研究結果日前已發表在美國權威醫學期刊: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至於蔓越莓為何能夠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呢?研究者王志宏醫師發現,是因為蔓越莓在尿液中的代謝物能夠抑制細菌生長。之後更分離出一種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能夠防止泌尿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細菌-大腸桿菌,黏著在泌尿道內側,進而降低泌尿道感染機會。


�目前市面上的蔓越莓產品眾多,包含蔓越莓果汁,濃縮液,膠囊或是錠劑等,哪一種產品才比較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呢?研究分析發現是果汁類的產品較為有效。可能是因為蔓越莓果汁中含有較多天然的成分,這些成分可能也有助於減低泌尿道感染。


  同時,因為在一些研究中發現,蔓越莓代謝物在尿液中的有效濃度大約只能維持8小時左右,一天內食用蔓越莓產品的次數最好是在兩次以上,每次約60-200C.C。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蔓越莓原汁頗為苦澀,市面上好喝的蔓越莓果汁都添加了不少糖分,每天喝可要小心發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更要小心糖分的控制。建議患有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或脊椎神經受損需長期導尿患者,每日飲用不含糖分的蔓越莓原汁。


醫師強調,蔓越莓中的花青素使得細菌不易附著在泌尿道,主要功用在於預防的作用,如果民眾已有泌尿道感染的現象,還是要就醫使用抗生素治療。


鄭醫師補充:


女性生殖泌尿道反覆感染,除了造成患者本人的不適之外,長期下來,甚至可能造成骨盆腔發炎,影響生育。營養醫學領域中,利用蔓越莓補充來預防女性生殖泌尿道感染的建議已經行之有年,欣見國內急診領域的醫師願意花時間整理已經發表的13項跟蔓越莓相關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研究,再次提醒大家蔓越莓的食用或者補充,的確有助於預防女性泌尿道感染,我在臨床上的實證經驗也相符,建議大家不想用藥來控制感染,可以多考慮這類自然療法。相關研究原文全文可以參閱:


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213845


市面上,補充產品那麼多,原汁產品補充效果最佳,但多含糖或者稀釋居多,考慮攜帶方便、效果甚至是經濟上的花費,蔓越莓萃取補充品可能是更值得考慮的選項,在此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哩含薑黃素 降糖尿病風險


作者: 【中央社紐約30日路透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31日 上午12:06








根據泰國研究,咖哩所含的薑黃素(curcumin)或許有助高風險人士預防糖尿病。


泰國師範大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患有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的試驗者,日常攝取每錠含有250毫克類薑黃素(curcuminoids)的膠囊6錠,為時9個月,似乎有助避免發展為第2型糖尿病。


前期糖尿病指血糖超過正常值,為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中間的過渡時期,可能會進一步演變第2型糖尿病。研究發表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


薑黃素是萃取自香料薑黃的化合物。先前實驗室研究顯示,薑黃素能抗發炎以及對抗人體細胞的氧化傷害,一般認為這兩項過程會導致第2型糖尿病在內等各類疾病。


研究領導人索姆拉克(Somlak Chuengsamarn)寫道:「因為薑黃素的益處與安全性,我們提議或許能以薑黃素作為前期糖尿病族群的介入性治療。」


研究對象為240名糖尿病前期成人患者,隨機分為薑黃素膠囊組和安慰劑組。9個月後,安慰劑組中116名試驗者有19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薑黃素組119名試驗者中則無。


鄭醫師補充:


這個實驗不是吃咖哩而達到糖尿病的預防效果,而是透過每天補充類薑黃素的補充膠囊,一天劑量達1500毫克才達到高抗氧化與預防糖尿病的效果,因此,絕不是吃咖哩可以預防糖尿病,而是從咖哩萃取出來的薑黃素每天服用如果達到足夠劑量,才能發揮預防糖尿病的風險。相關研究原文研究摘要可連結:


http://care.diabetes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2/07/02/dc12-0116.abstract


先前研究證實薑黃素可以預防心臟病發: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1051


不管糖尿病前期或者是脂肪肝,都被歸類為代謝症候群,之前研究亦證實薑黃素能改善脂肪肝: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0667&next=20619&l=f&fid=12


最後提醒大家,薑黃素用於幫助代謝症候群(包含糖尿病、心臟病或者脂肪肝)預防或改善,劑量是關鍵,劑量補充不足,難達臨床效果。想要藉由薑黃素補充幫助身體保健,也可以考慮一些含薑黃素的高抗氧化複方,甚至經專業抗氧化能力實驗室認證的產品,效果更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陌生人或者周圍的人請您使用搖頭丸來助興,並強調一點也不會傷腦,請不要相信這樣的說法。最新發表於成癮期刊(Addiction Journal)的研究發現,即使短暫使用搖頭丸(MDMA),記憶力受損的危險性提高,即使這種記憶力退化的效應不見得馬上感覺到,但一旦意識到記憶力的缺損出現往往為時已晚。


根據這項研究發現,新的搖頭丸使用者在一年內使用十顆或者更多的搖頭丸,比較他們在使用搖頭丸之前與之後的短期記憶力以及立即記憶力測試結果,出現顯著的退化狀況,這種傷害與大腦海馬迴受損有關,海馬迴受損往往是阿茲海默症的先期徵兆。這項臨床研究的受試者平均在一年內吃下顆32搖頭丸,有些受試者吃不到十顆,即出現記憶力退化的現象。


上述研究原文摘要可參閱:


Wagner, D., Becker, B., Koester, P., Gouzoulis-Mayfrank, E. and Daumann, J. (2013),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earning,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 new MDMA users. Addiction, 108: 136–145. doi: 10.1111/j.1360-0443.2012.03977.x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0-0443.2012.03977.x/abstract


搖頭丸長期使用,更會傷害記憶力,去年已有臨床研究證實搖頭丸長期使用會傷害大腦海馬迴,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B. den Hollander, M. Schouw, P. Groot, H. Huisman, M. Caan, F. Barkhof, L. Reneman.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hippocampal damage in chronic users of ecstasy.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11; DOI: 10.1136/jnnp.2010.228387


此外,去年十二月發表的研究也發現,搖頭丸對人類會產生長期持續性的神經毒性,主要是導致血清素的流失,血清素主要幫助大腦調節情緒、食慾、睡眠、學習以及記憶力等功能:


C. R. Di Iorio, T. J. Watkins, M. S. Dietrich, A. Cao, J. U. Blackford, B. Rogers, M. S. Ansari, R. M. Baldwin, R. Li, R. M. Kessler, R. M. Salomon, M. Benningfield, R. L. Cowan. Evidence for Chronically Altered Serotonin Funct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of Female 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Polydrug User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1; DOI: 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156


綜合上述研究,搖頭丸絕不是所謂安全的的軟性毒品,相反地,是容易傷腦的危險毒品,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輪過大小夜班的人都有這種經驗,即使是白天補睡,精神恢復還是有限,甚至不時感到疲累,長期下來,對身體衝擊影響不小。我在臨床上也曾接觸過年輕人經過半年的大夜班工作,血糖從正常值飆升到超過500的病例,可見夜班工作對身體的衝擊不容小覷。


根據最新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大規模分析研究顯示,輪班(含夜班)工作者,重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臟病或者中風)發生率明顯提升。


主要原因在於輪班工作者會打亂生理時鐘的規律,導致血壓增加,高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狀況,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儘管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還有些爭議。


這項大規模的分析研究,透過分析34項已經發表的研究,對象超過2百萬人,輪班工作者的定義為夜班工作、不規律的調班、日夜混和班表、大夜班等等,對照組為日班工作或者一般民眾。


在 2,011,935 分析對象中,有17359人罹患冠狀動脈疾病,6598人罹患心肌缺血(心臟病發),而1854人罹患缺血性中風。以輪班工作者來說,心臟病發機率增加23%,冠狀動脈疾病增加24%,中風機率則增加5%。當中,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長期上晚班的人,其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增加41%。


對長期夜班或者輪班工作者而言,除了對心血管疾病的徵兆應該有所了解以及警覺之外,還可以考慮透過照光療法來幫助生理時鐘規律,減少生理時鐘混亂對身體的衝擊,降低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


上述研究可以連結參閱:


M. V. Vyas, A. X. Garg, A. V. Iansavichus, J. Costella, A. Donner, L. E. Laugsand, I. Janszky, M. Mrkobrada, G. Parraga, D. G. Hackam. Shift work and vascular ev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2; 345 (jul26 1): e4800 DOI: 10.1136/bmj.e480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更年期女性體力下滑

路透社 – 2012年7月27日 下午8:30








刊載於更年期期刊(Menopause)的這項研究表示,體力下滑的詳細原因還不清楚,但和體重增加和憂鬱症狀似乎略有相關。


主要研究員、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學生曾麗莎(LisaTseng)表示:「更年期停經和體力下滑絕對有密切關聯性,許多女性都認為自己更年期後體力下降。」


曾姓研究員表示,她的研究顯示,這一切和停經後的生理變化有關。停經後,女性身體容易橫向發展,肌肉密度下降。雌激素下降後,骨質密度也會連帶下滑。


男性的肌肉密度和骨質密度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但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後的密度會加速下滑。


這項研究對象是2200位屆齡40至50歲的美國女性,3/4的受訪者表示,停經後,不論是要做運動或完成日常工作,都感到些許吃力。


相較之下,停經前女性僅10%表達有此困擾。

 

鄭醫師提醒:

更年期婦女的女性,身體的變化就是雌激素的降低,大腦有雌激素的接受體,不管體力、情緒甚至是心情,皆容易反應出相關症狀的變化。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不只能透過完整的賀爾蒙檢測,項目高達十項以上,也包含抗壓力賀爾蒙DHEA的濃度檢查,這是更年期以及停經後女性雌激素原料的重要來源,一般最為人擔心的賀爾蒙補充療法所隱含的癌症風險,除了透過生物性荷爾蒙(不同於動物或者化學荷爾蒙)的補充來避免,檢測也能偵測是否有雌激素占優勢的體質,透過相關營養補充來幫助雌激素安全代謝,避開傳統賀爾蒙替代療法的可能衍生的後遺症。

上述研究的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研究引用來源:


The association of menopause status with physical function: 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


Tseng, Lisa A. BA; El Khoudary, Samar R. PhD, MPH; Young, Elizabeth A. MPH; Farhat, Ghada N. PhD; Sowers, MaryFran PhD; Sutton-Tyrrell, Kim DrPH; Newman, Anne B. MD, MPH



doi: 10.1097/gme.0b013e3182565740

 

補充資料:雌激素占優勢容易衍生以下狀況:


1.胰島素抗性導致體重增加(代謝症候群)


2.乳房纖維囊腫


3.經前症候群


4.偏頭痛


5.月經不規則或者經血量過多


6.子宮內膜異位或者巧克力囊腫


7.子宮肌瘤


8.卵巢囊腫


9.乳癌


女性如果經常出現這些身體狀況或者有乳癌、婦癌家族史的女性,務必留意是否有雌激素不當刺激的狀況。藉由功能性醫學的檢測,可以知道身體是否存在雌激素占優勢的狀況,如經確認,可以補充相關營養品來幫助雌激素代謝、雌激素平衡及分解,避免環境毒素(尤其是環境荷爾蒙)的曝露、飲食上可以選擇高纖低脂,配合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必要時,利用營養品來增加肝排毒功能都是功能性醫學常用的改善方式。



圖示說明:estrogen(雌激素)往右邊代謝,2-oh開頭的代謝物是比較不具活性的雌激素代謝物,16跟4開頭的代謝物是仍具高度雌激素活性的代謝物,如果代謝路徑不是以2-oh路徑為主,導致雌激素代謝物質已16和4開頭的物質過多,這是雌激素戰優勢的主因,這也是目前乳癌或者婦癌主要致病因子。相關營養補充可以幫助雌激素代謝成沒有活性的物質,大幅改善雌激素占優勢的不利狀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症可治療!



一些盡心盡力的父母、科學家與醫生,在自閉症研究院前院長伯納德林蘭(Bernard Rimland)、醫學博士雪梨貝克(Sidney Baker, MD)與公共 衛生 博士約翰彭博(John Pangborn, PhD)的領導之下,在這個令人驚懼的領域裡,繪製出新的地圖,讓我們不再深陷於一團迷霧當中 (參閱 www.autism.com)。透過這個團體,DAN! (自閉症可治療!) 智庫的努力,釐清了許多罹患自閉症、ADHD、甚至是學習障礙的兒童,所呈現的症狀實際上是中毒所造成的。33



自閉症兒童體內負責排毒的主要化合物--穀光甘肽含量偏低,因此他們無法排除重金屬。(我將在下一節討論穀光甘肽。) 他們的頭髮檢測顯示低量的汞,因為他們的基因無法排毒,34 而在他們乳牙的含量則較高。35 但是在給予DMSA DMPS進行螯合檢測時, 自閉症兒童體內的汞與其他重金屬含量,高於正常兒童。



金屬阻礙了我們的化學反應



汞與其他的重金屬阻礙許多新陳代謝的路徑,包括建立新的血紅素分子(紅血球中攜運氧氣的分子)。被汞破壞的生化反應路徑關係到一種物質--紫質。研究顯示患者的尿液中可以發現異常紫質的標記,表示生化反應受到毒金屬的阻礙。36 紫質新陳代謝或體內處理的基因突變,似乎與汞所造成的神經中毒與神經行為的影響息息相關。37



此外,我們知道BDNF (大腦衍生神經營養因子)對於大腦的修復與療癒非常重要,也是預防沮喪與失智症所必要的,而即使是在極低量的汞中毒情況下,BDNF的古怪或「多型」基因也大幅提高了情緒、認知與運動神經問題的風險。38,39



這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比較容易受到重金屬中毒的影響,以及大規模的人口研究,通常顯示出毒素沒有不良的影響。如果在100名兒童當中,有95名可以自行排毒且不受影響,



那麼他們是百分之百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無法排毒的那5%,則受到嚴重的影響,並出現大問題。



但是要記住的是,問題所在不並只是紫質基因、或BDNF基因或GST基因、或MTFHR基因,或是其他任何一個基因。而是所有基因的獨特組合,加上我們所生活的有毒環境,造成我們生病。我們的環境影響扣下了扳機,並激發出所有疾病的症狀。如果身上具有這些基因,但是生活在沒有毒素的原始環境裡,就有可能不會生病。



每個人都是易受影響的。有些人在輕微的中毒之下,身心健康就隨之崩潰,就像那些自閉症或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他們是警告其他人環境有異的金絲雀。(譯註:以前的礦坑利用對氣味極度敏感的金絲雀做為有毒氣體的偵測「器」)



但是我們當中有多人因為中毒,但是只呈現出略微的沮喪、心智遲緩或健忘、或是容易分心或焦慮的症狀呢?



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要努力降低環境中所接觸到的毒素,並促進身體排毒系統的功能……


沈重的男孩



雖然毒素對成年人的影響非常嚴重,會導致疲勞、沮喪、睡眠障礙、認知能力喪失與失智症,對我們兒童的傷害更是令人難以置信。



我相信體內過量的重金屬,對於基因特別脆弱的孩童,是現在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習障礙與自閉症如此普遍的根本原因之一,沮喪、焦慮與躁鬱症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派駐夏令營的隨行醫生,必須是經過「精神作用式藥物雞尾酒」的調劑與監督訓練的心理藥理學家。這樣的情況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反映了問題的「嚴重性」。



他是個狂野的小孩:無法控制、暴力、又無法預測,事實上是善變的。年僅3歲的他所得到的「診斷」包羅萬象,從嚴重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到躁鬱症、到亞斯柏格症 (一種輕微的自閉症)、到對立性反抗疾患 (兒童對權威非常抗拒排斥的情況)



他的瞳孔總是放大,就像一直處於持續的疼痛或危急狀態一樣,就像許多自閉症的兒童一樣,他無法直視對方的眼睛。30 自閉症兒童總是斜眼看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直視,而是他們從眼角看得比較清楚。這可能是因為視網膜缺乏維他命 Aomega-3脂肪所造




成的影響,以及「生病的」細胞膜中,負責「看見」的蛋白質(錐細胞與桿細胞)失調。31 (含有維他命 Aomega-3脂肪的鱈魚肝油通常可以矯正「斜視」的情況)



他的母親每天都必須要幫他清除直腸的排泄物,他每天晚上都會尿床,對這些兒童而言,這些都是屢見不鮮的情況。



在外出到游泳池或公園時,其他的父母會責罵他的母親「你管不動自己的小孩嗎?」不管他參加什麼活動,最後總是被「請」了出來。在學校,他每天都有一對一的監督,情況卻還是無法取得控制。他被踢出一個特殊的行為治療團體,這是專為無法參與團體的兒童所籌設的,專為無法參加正常營隊的兒童所設計的特殊兒童營,也對他敬謝不敏。



除了嚴重的自閉症兒童以外,我從未遇到如此「難搞」的小孩。



檢測結果顯示,他幾乎要被過量的重金屬所壓垮了。我為患者做過了上萬次的重金屬檢測。這個男孩的鉛含量拔得頭籌,汞含量也名列前茅。



他的母親有多顆的汞齊鑲牙,他出生時是免疫接種的高峰期,當時的疫苗還使用硫柳汞(thimerosol),而他的生長地點使在工業化的都會區,工廠排放的汞和鉛最後進入土壤與家裡的地板上。(或許我們應該要像日本人一樣,在進入家裡之前把鞋子脫掉,這樣就不會攜入土壤與街道上的污染物)。



由於他的基因讓他更容易受到影響,他的身體無法自然排毒,因此內不斷地累積這些毒素。



他的情況要如何好轉?


父母、醫生與科學家追蹤每種自閉症兒童治療類型的優點,他的父母或醫生聯繫自閉症研究院(www.autism.com) DAN!團體,彼此之間密切合作(參閱第237頁文字方塊中,關於DAN! 目前所進行令人興奮的新發現)



到目前為止,最有幫助的療法是重金屬的排毒,解開造成眾多問題的新陳代謝與生化反應的交通阻塞。之後,免疫系統、腸道與大腦功能就可以恢復協調與均衡。



我們的小男孩是嚴重的重金屬中毒。因此我們慢慢地螯合排除他體內的汞與鉛;修復他的腸道;改善他的飲食;從飲食中排除糖份與乳製品;以維他命B12B6與葉酸促進脆弱的新陳代謝;用鎂鎮靜他的神經系統;用鋅32 幫助他消化食物,並活化可以排除汞與鉛的酵素。



現在他已經12歲了,精力充沛。他在學校無須陪讀,可以直視對方的眼睛,也可以正常地交談。他不再尿床,可以正常地上廁所。當我問他在以藥丸與改變飲食的治療之後,他的感覺如何?他說:「我覺得我的大腦不再老是短路了。」



最近談過動兒的身體狀況時,有網友詢問自閉症的改善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方式可以改善,我特別從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找到相關的內容,作者透過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已經出爐的研究報告來說明自閉症及過動兒在身體的功能上可能出現的障礙予以詳盡的解說,對於那些想要從體質來根本改善自閉症及過動兒的家長與老師,我認為是相當值得參考的資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八成肝癌個案 有B或C型肝炎病史

作者: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27日 上午12:27






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八成肝癌個案有B型或C型肝炎病史。國健局呼籲,我國約363萬B、C肝炎病患應及早接受治療,並遵照醫囑定期追蹤與檢查。


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中央健康保險局於民國92年起開始給付慢性B、C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或干擾素治療,惟截至今年4月底累積接受治療人數約14萬人,依潛在符合治療人數約60萬人估計,僅約23%的B、C肝患者接受藥物治療。


鄭醫師補充:


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維他命B12的補充,對於C型肝炎患者接受治療的效果的維持可以明顯提升。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http://gut.bmj.com/content/early/2012/06/28/gutjnl-2012-302344.abstract


此外在肝臟的保健,尤其是C肝這種一般醫療而改善有限的慢性肝炎,不妨考慮硫辛酸這種抗氧化物的補充。硫辛酸本身是一種抗氧化力極佳的物質,而且不只溶於水,也能溶於脂肪,這個特點讓硫辛酸在體內有很好的利用空間。足量的硫辛酸可以避免或減輕關節炎、白內障、糖尿病、心臟病、重金屬中毒、老化、肝硬化及腎臟損傷等等。波菜及其他食物多少能提供一協來源,但單從食物來補充,不容易達到足量而發揮效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食多攝抗氧化營養素 降罹胰臟癌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25日 上午12:05






一項發表於「腸道」醫學期刊的大型研究指出,飲食多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E與硒等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減少胰臟癌風險,罹癌風險最多可降低約三分之二。


歐洲前瞻性癌症研究英國諾福克研究小組主持這項研究計畫。全世界每年約有超過二十五萬人死於胰臟癌。這種癌症預後非常差,大約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能活超過五年。基因、抽菸、第二型糖尿病都是癌症危險因子。研究作者認為,飲食或許也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團隊追蹤兩萬三千五百多人健康狀況,他們年齡介於四十歲到七十四歲,都在一九九三到一九九七年之間參與研究計畫。每位參與的人都要填寫飲食問卷,讓研究人員了解他們過去七天食用哪些食物、食用多少份量,以及如何烹煮食物,


參加研究計畫的人當中,有四十九人在十年間罹患胰臟癌,到了二O一O年,罹患胰臟癌人數增加到八十六人,有百分之四十四為男性。患者診斷後平均存活六個月。


研究人員比較胰臟癌患者與近四千名健康人飲食、營養攝取上的差異。結果發現,與攝取最少硒元素者相比,每星期規律攝取最多硒元素的人得胰臟癌機率大約下降一半。此外,攝取充足維生素C、維生素E與硒的人罹患胰臟癌機率減少約百分之六十七。


研究作者解釋,抗氧化劑可能可以去除有害自由基、刺激免疫反應,就算體質上較容易得癌症,抗氧化劑說不定也能幫助扭轉乾坤。


鄭醫師補充:


胰臟癌的罹患率越來越高,更讓罹癌者以及家人擔心的是低存活率與預後不佳的狀況,最新發表的歐洲研究顯示:與攝取最少硒元素者相比,每星期規律攝取最多硒元素的人得胰臟癌機率大約下降一半。此外,攝取充足維生素C、維生素E與硒的人罹患胰臟癌機率減少約百分之六十七。


不管分子矯正醫學或者功能性醫學一再強調抗氧化營養補充品對於身體保健的重要。目前有些營養品大廠也把綜合維他命的成分的抗氧化部分再加強,強化保健效果,想從綜合維他命補充兼顧抗氧化的人,可以多了解這類產品。當然從自然食物來源捕加強身體抗氧化能力,最好也能兼顧。想知道自己的抗氧化來源補充是否充足,可以透過詳細的功能性醫學檢測(抗氧化來源營養檢測以及自由基檢查)或者簡單的定性尿液定性分析檢查來直接了解體內自由基是否過量都不麻煩。


不管抗老化以及癌症預防甚至是慢性退化疾病的預防,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絕不能忽略。上述相關研究來源可以參閱:


http://gut.bmj.com/content/early/2012/06/28/gutjnl-2011-301908.abstract


最後再補充國外討論報導文章:


研究者 Andrew R. Hart 醫師:「維生素 E、維生素 C 以及硒等營養素本身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此外,它們或許也有助於預防胰臟癌。不過在有更多的研究證實之前我們還無法斷言抗氧化物真的能預防胰臟癌。」Andrew 醫師是英國東安格利大學(Norwich Medical School in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消化內科資深講師。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估計 2012 年將會有 43,920 個人被診斷為胰臟癌,約有


37,390 個人死於此疾病。


抗氧化物減少胰臟癌風險


研究者們分析超過 23,500 位年齡 40 – 74 歲以上的人們的七日飲食日記。當中 49 位在進入研究的十年內發展為胰臟癌。接著,研究者們比較罹患胰臟癌者的飲食與將近四千位沒有罹患胰臟癌的人們的飲食。


飲食中硒吃比較多的人,胰臟癌的罹患風險比吃最少的人少了 50%。而那些飲食中維生素 C、維生素 E 與硒攝取量在前 25% 以上的人,其發展為胰臟癌的風險比攝取量最少者少了 67%。


研究者們只看有這些營養素的食物,而沒將個別的營養補充品納入調查。維生素 C 常見於各種水果和蔬菜,如:


柑橘類水果


紅莓


紅椒與青椒


富含維生素 E 的食物有:


植物油


堅果類


種籽


蛋黃


富含硒的食物有:


穀類




什麼原因導致胰臟癌呢?


胰臟是位在胃後面的長扁形器官。主要的功能是產生幫助消化的酵素,除此之外它還會產生某些維持血糖濃度的荷爾蒙。


研究者們目前依然不是完全地瞭解導致胰臟癌的原因。不過抽煙與糖尿病是已知的危險因子。某些證據指出肥胖是另一個潛在的危險因子。


其他的研究已經證實高量攝取維生素 E 與硒可能會增加其他如前列腺癌的風險。健康均衡的飲食對整體的健康是很重要事情,因此我們不會建議多攝取含有這些營養素的食物來降低胰臟癌的風險。


Vincent Vinciguerra 醫師對這個研究結果與它們對處在胰臟癌風險人們的影響持樂觀的態度。Vincent 醫師是 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Monter Cancer Center 血液腫瘤科主任。「這個研究結果為我們帶來希望,我們也許能影響導致胰臟癌的某些營養因素。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最終或許能為那些有高風險的人們提供些什麼。現實上想要證實抗氧化物對各種癌症的益處是很困難的事情。每種癌症都有所差異,尤其是對於降低胰臟癌的風險,我們其實沒什麼選擇,因此這個研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光明。」


補充資料引用來源:



文章標題:Eat Antioxidants to Lower Pancreatic


Cancer Risk?


文獻與人物: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ndrew R. Hart, MD, senior lecturer,


gastroenterology, Norwich Medical School, East Anglia, Norwich, UK.


Simon Yeung, PharmD, pharmacist,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City.


Vincent Vinciguerra, MD, chief, Don Monti


Division of Oncology/Hematology at 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Monter Cancer


Center, Lake Success, N.Y.


Banim PJR et al. Gut. 2012. In pres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表於2009年,一篇由南韓以及美國賓州學者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甘草的成分對於古柯鹼濫用,甚至是可能致命的高劑量濫用具有解毒的效果。


目前醫療對於治療古柯鹼濫用或者依賴並無有效的改善治療方法,而這項動物研究發現,由甘草裡面的成分,也就是異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ISL),經由注射能夠阻斷神經系統產生多巴胺,眾所周知,多巴胺與動機、愉悅、動作甚至是肌肉收縮有關。


古柯鹼和其他中樞刺激性毒品(例如安非他命或者搖頭丸MDMA等等),主要作用是刺激神經系統釋放多巴胺而產生愉悅感,任何藥物能阻斷其作用,就能達到解毒效果。研究人員利用動物實驗證實注射 isoliquiritigenin (ISL)在那些經過古柯鹼餵食的老鼠體內,能夠減少5成因為古柯鹼使用引發的行為改變。這証實 isoliquiritigenin (ISL)能夠保護腦細胞免於古柯鹼引發的傷害。


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Jeon et al. Proteomic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of Response to Isoliquiritigenin in Brains of Acute Cocaine Treated Rat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08; 7 (12): 5094 DOI: 10.1021/pr800237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緊盯螢幕到深夜 憂鬱機率增加

路透社 – 2012年7月24日 下午8:26



(路透倫敦24日電)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使用電腦或看電視機看到深夜,或者睡著後螢幕還開著,都可能讓你憂鬱機率增加。


這項研究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University)醫學中心一群神經科學家進行,部分獲得美國國防部贊助,研究結果可能讓緊盯螢幕上癮的夜貓子,停下來思索一下。


研究人員晚上用微弱燈光照著倉鼠,發現倉鼠的行為與腦部變化,跟憂鬱患者的症狀驚人雷同。他們說,過去50年來,晚間暴露在人工光線下的人數增加,憂鬱症患者比例也相應增加,在女人身上尤其如此,女性得到憂鬱症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


領導研究的貝德羅希安(Tracy Bedrosian)說:「我們在倉鼠身上發現的結果,與我們對人類憂鬱症所知的一致。」研究刊登於「分子精神醫學」(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


雖然晚上暴露在燈光下,已經證實與乳癌和肥胖風險增加有關,但是與情緒異常的關係,我們了解得不多。


研究人員讓實驗倉鼠在夜晚暴露在微光下4週,這種情況相當於在陰暗房間內盯著電視螢幕,研究人員接著將結果拿來跟暴露在正常日夜週期的控制組比較。


結果顯示,倉鼠變得比較沒有活力,對飲用含糖飲料的興趣也比平常低,這兩種症狀與憂鬱患者狀況相當。


這樣的相似性延伸到生物構造。研究人員發現,倉鼠大腦的海馬體變化,與憂鬱症患者一致。


貝德羅希安說:「好消息是,熬夜守著電視與電腦的人,能夠消除部分有害影響,只要回到正常日夜作息,並將夜晚暴露在人工燈光量減到最少就行。」

 

鄭醫師補充:

網路成癮者越來越多,這幾年相關的研究提醒我們網路成癮者,往往合併憂鬱症的發生,例如以下的研究發現:

Raghavendra Kotikalapudi, Sriram Chellappan, Frances Montgomery, Donald Wunsch and Karl Lutzen. Assoc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Usage Using Real Internet Data. 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 2012


Lawrence T. Lam and Zi-Wen Peng. Effect of Pathological Use of the Internet 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 Prospective Study.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August 1, 2010 DOI: 10.1001/archpediatrics.2010.159


最新發表的動物研究更證實在微弱的光線長期刺激,會導致大腦產生類似憂鬱症的病理變化,光線刺激對於大腦不僅影響生理時鐘,也直接影響情緒,逆向操作,也就是透過適當的時間進行光照治療(需用治療用的照光儀器),也能改善失眠以及憂鬱等狀況。


對上述研究報導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原文研究摘要:


http://www.nature.com/mp/journal/vaop/ncurrent/full/mp201296a.html


索引編號以及研究標題:


Chronic dim light at night provokes reversible depression-like phenotype: possible role for TNF


T A Bedrosian, Z M Weil and R J Nelson



Molecular Psychiatry , (24 July 2012) | doi:10.1038/mp.2012.9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蒜殺菌為抗生素百倍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5月4日 上午12:11






許多人都知道大蒜可以殺菌。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大蒜中的「二烯丙基硫化物」成份(Diallyl Sulfide-DAS)可有效殺死曲狀桿菌,與兩種常見抗生素相比,大蒜殺菌效果是抗生素一百倍。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曲狀桿菌常造成細菌性腸胃炎,曲狀桿菌症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只要五百隻細菌就能致病。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抗菌化學治療期刊」。研究首席作者魯曉南(Xiaonan Lu,音譯)表示,研究成果非常讓人興奮。研究發現,大蒜成份可有效減少環境、食物中的致病菌。研究共同作者麥可‧康凱爾認為,運用大蒜,以後也許能發展新方法預防曲狀桿菌所造成的種種感染症狀。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感染曲狀桿菌,患者可能出現腹瀉、腹部痙攣、糞便帶血、頭痛、腹部絞痛、發燒、精神衰弱、肌肉痠痛、倦怠等症狀,症狀可持續一天至一周以上。


研究團隊想了解大蒜中的「二烯丙基硫化物」成份是否可以殺死曲狀桿菌。結果發現,這種成份可輕易穿透細菌生物膜,抑制細菌新陳代謝,進而殺死致病菌。而大蒜殺菌效果是抗生素紅黴素、環丙沙星的一百倍。


研究人員表示,大蒜中的「二烯丙基硫化物」成份可以讓食物更加安全。而吃大蒜雖然健康,但不見得真能預防曲狀桿菌相關食物中毒,未來需要更進一步研究,才能將這項研究實際應用於現實生活。


鄭醫師補充:


現在農產品或者肉品汙染的狀況時有所聞且越來越普遍,致病菌的汙染嚴重的話對某些不幸的患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天氣炎熱,也是致病菌汙染問題的加劇的原因之一,一旦染上致病性腸炎,有效的抑菌治療或者策略,是患者恢復的關鍵,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大蒜的「二烯丙基硫化物」成份(Diallyl Sulfide-DAS)是強效的天然抑菌以及殺菌成分,與常用抗生素相比,效果好過百倍。大蒜中的烯丙基硫(diallyl sulphide)成份可以輕易破壞細菌黏稠且具保護性的生物膜。這層生物膜讓細菌較不易被消滅。


相關研究原文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http://jac.oxfordjournals.org/content/67/8/1915.abstract


期刊編號索引: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2) 67 (8): 1915-1926. doi: 10.1093/jac/dks13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兒聰明絕頂 大有人在


記者王百鍊/專訪


因自己也有一位自閉兒而對自閉症有深入研究的彰化市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醫師黃穎峰指出,自閉症是因大腦的溝通能力受損引發的症狀,但是許多自閉兒具有超強的數理、藝術天分,可惜國內缺乏這方面研究,且連政府也不重視患者權益,令家屬痛心及不解。


黃穎峰指出,16年前他的兒子才出生3天,不幸感染腸病毒傷及大腦,因而有自閉情形,為了協助兒子,他雖然是骨科醫師,但是也同時深入研究自閉症的醫學知識,最近再受邀將在台灣兒科醫學會中以自閉症為題發表演講。


他表示,自閉症常見的症狀是缺乏語言能力、社會互動有問題、常有特別固執的行為等,主要是大腦負責溝通的這一部分受損,而感染毒素、病毒或是受重金屬污染等都可能是大腦受損的原因。


他說,自閉症患者常常在沒有刻意教導下,卻能夠有優秀的記憶力及操作技能,除了有人有畫畫天賦,他的兒子可以以心算算出6位數乘以6位數,且國內還 有一名自閉兒,能夠心算到開根號的6次方,為何有此現象,雖然至今國內沒有人深入研究,但是不少自閉兒擁有潛在智慧是不容懷疑的事實。


他強調,政府忽視自閉症患者的權益,如國民健康局將糖尿病等疾病都各自列為單獨組別,而自閉症則只列在婦幼科的疾病中,且96年修法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更明列從民國101年後,自閉症列入心智障礙行列,「自閉症」一詞將從法律名詞中消失,對於自閉症患者未來爭取權益更有阻礙。


他指出,不過,政策歸政策,家中有自閉兒的家長不要關在家裡自己教導,一定要讓孩子進入相關的特殊教育體系,才能讓療育效果事半功倍。


 


感染毒素、病毒或受重金屬污染,可能會導致自閉症,這是功能性醫學的概念,建議大家若對功能性醫學如何處理自閉有興趣的話,不妨去找自閉症生物療法這本書,裡面對於造成自閉的原因,在功能性醫學的研究上,有諸多直接的發現及處理方式來幫助自閉症的改善。


以感染來說,作者WILLIAM SHAW醫師發現許多有過動或自閉的小孩,在年幼的時候,都有併發中耳炎並接受抗生素治療,然而,根據研究,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會使腸道的酵母菌和抗藥 性的菌株的異常產物大量增加,經小腸吸收後進入身體,進而影響到中樞神經,造成自閉或相關的的身體狀況。此外,疫苗注射(與重金屬有關)、二手煙與過敏症 也都有關。


在營養補充方面,在書的十一章的撰稿人BERNARD RIMLAND博士提到維生素B6、鎂及二甲基甘胺酸的補充,在臨床上,的確有不少可獲改善的個案,惟這些營養品的使用劑量有時必須以高劑量來給予,否則 不容易見效。以B6為例,德國的研究人員給自閉而的治療劑量是一天1-600毫克,若補充時,少數人出現的輕微副作用例如易怒、對聲音敏感尿床等等,都能 藉由鎂的補充來消除。改善的比例從三、四成到七成以上的研究都有。


自閉症在醫學上除早期療育,其餘能做的有限,然而功能性醫學卻能透過詳細的功能性醫學檢測,瞭解身體 功能失衡的潛在問題,並以排除身體負擔、調整飲食習慣及營養品補充的方式,來幫助自閉兒的溝通與互動能力,身為自閉兒的家長們,建議可以多瞭解功能性醫學 的相關資訊,並利用其相關療法讓小孩得到更多的改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