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稱靈魂出竅 醫:藥物引起幻覺

作者: 鄭光宏╱嘉義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9日





中國時報【鄭光宏╱嘉義報導】


卅六歲劉金平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醫院搶救進行十小時心臟手術後,鬼門關前撿回一命;劉男說,院方急救時,曾靈魂出竅廿餘秒,看著自己躺在手術台上,全身插滿管子,穿著尿布,「回想當時畫面,還滿好笑的!」奇特經驗其實讓他有說不出的詭異之感。


未婚的劉金平,三月二日在家突感到胸悶、手與背部劇痛,經救護車送榮總嘉義分院,院方心電圖檢查發現為致死率高達九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前後電擊廿餘次,並施予葉克膜穩定生命跡象後,當晚六時推入手術房,進行十小時的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幸運撿回一命。


劉金平昨出面感謝醫療團隊,並分享瀕死經驗,急救過程他完全沒醒過來,但「看見」自己好像漂浮在空中,全身插滿管子躺在手術台,醫療人員忙進忙出,「醫師施予電擊時,也有感覺身體抖動」,前後約廿餘秒。


神奇的是,他理應在急救過程中沒有意識,卻對誰送他到醫院、誰陪他進手術房、誰來看過他都瞭若指掌,妹妹事後問他這些過程,也被他的答案嚇了一跳。


劫後餘生的他頓悟,決心改掉日夜顛倒的作息與抽菸的壞習慣,「因為活著比任何事都重要」。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外科部主任蔡鴻文表示,劉男當時為急性心肌梗塞,照理來說,心臟缺血又缺氧,「應該沒有意識」,無法解釋劉所說的靈魂出竅。


倒是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蔡宗晃指出,靈魂出竅可能是一種「解離」的狀況,就像是民眾第一次到的地方,可能也會有似曾相識的錯覺一樣;另位身心科醫師徐鴻傑則推判,可能是醫療過程中使用藥物所引起的幻覺。


急性心肌梗塞致死率高達九成,劉男竟能擺脫死神的召喚,醫療團隊也替他開心;心導管室主任林俊呈表示,如民眾在家發現心肌梗塞,旁人最好能持續協助心肺復甦術(CPR)到救護車來,這樣才能提高救治率。


鄭醫師補充:


上面的報導最有趣的部分在於所有的專業解釋無法釐清為何這位患者他理應在急救過程中沒有意識,卻對誰送他到醫院、誰陪他進手術房、誰來看過他都瞭若指掌,妹妹事後問他這些過程,也被他的答案嚇了一跳。心臟科醫師只能老實就自己的專業認為無法解釋,精神科只能拿一些描述精神狀態的討論名詞或者診斷來貼標籤。對於這類狀態,醫師所受的專業訓練並無法涵蓋,所以我們看到就是以已知來解釋未知,殆已!


我曾聽過一位球友描述他的好友類似的經驗,他的好友是一位重型機車愛好者,幾年前有一次發生嚴重的意外,巨大的衝擊力倒導致他當場昏迷,當他醒過來的第一刻,不是在醫院,而是在路邊,他看到他倒臥的的身體及機車在路旁,類似我們一般人認知的靈魂出竅。


之前還在區域教學醫院服務的時候,有一位女孩子來看診,她主述有一次和朋友到郊外去野餐,到了一半,她突然被自己嚇到了,因為她看到自己和朋友迎面走過來,這種經驗讓她感到非常害怕。所以來門診想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到底什麼是身、心、靈?提醒大家如果我們的認知基礎只是企圖以身體來看全部,結果就會像瞎子摸象一般無法完整解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深海魚油中的EPADHA有助於情緒的穩定(Mar,9,2006)




Health Designer特派記者:Li Chen


深海魚油中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DHA,一般人多熟悉,補充深海魚油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EPADHA與情緒平衡有這密切的關係,當血液中的EPADHA的濃度偏低時,發生輕~中度憂鬱症的機率會明顯提高,另外還有更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飲食中偏低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顯示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過動症、暴力傾向、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的發生率都偏高。


深海魚油中的EPA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影響體內荷爾蒙及免疫系統的平衡,這些機轉會直接影響到腦細胞的功能,如腦部控制情緒的血清素及影響睡眠的褪黑激素的濃度等,流暢的血液循環能讓腦細胞獲得充分的養分而降低有助於維持腦細胞的健康,另外,DHA則能促進腦細胞膜中離子通透性的平衡,讓腦部信息交換更敏銳及正常,因此具有維持腦細胞活躍,提高注意力及預防腦細胞退化的作用。


一份針對英國兒童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連續服用五個月的深海魚油,幼兒的學習力、情緒穩定性及集中注意力都有明顯的增進,海洋污染造成許多深海魚肉中的重金屬含量偏高,美國FDA建議孕婦每週不要攝取超過340公克的深海魚,然而這樣的建議可能反而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及成熟度,一般膠囊狀的深海魚油都有通過重金屬檢測,如不放心,可向廠商要求第三者獨力實驗室的檢測報告書,也是補充深海魚油比較好的方式,孕婦每天服用含2.7公克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胎兒的平均頭圍有偏高的趨勢,而孕婦發生早產的機率也會降低,幼兒補充深海魚油,有助於腦部發育及促進學習力,對於有過敏體質的幼兒,也能降低過敏的嚴重度。


 


 


魚油怎麼服用最安全


    這篇報導非常具體地提到必須脂肪酸,尤其是DHA如何幫助憂鬱、精神分裂、過動及暴力傾向的人。所以有這方面困擾的患者,我在門診也多會建議他們多補充魚油來穩定他們的精神狀態。而其實不衹是DHAEPA也有非常正面的效果。


    然 而現在深海魚類的污染,已變成一個普遍存在的隱憂,所以在營養法規管理嚴格的歐盟,規定所有在歐盟上架的魚油,必須先取得獨立檢驗室的「純度認證」,證明 產品內的重金屬及農藥的含量須符合歐盟嚴格的法規。所以有不少人拿著國外的魚油來服用,不管是澳洲、美國、加拿大、或是日本,若沒有獨立檢驗室的認證,我 衹能如FDA一般勸大家少吃。有一個廠家,在標籤上就有明顯的”P”字為首的獨立檢驗室規章,意義為:Purity certified(純度證明),這是大家可以非常放心服用的魚油,當然沒有標示的,若廠家可以出示獨立檢驗室的檢測報告,也代表品質ok


    據國內賣魚的醫師作過國內的抽測,高達九成以上的深海魚,不是重金屬,不然就農藥過量,所以提醒大家正視這個問題,別把吃毒當吃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顧心臟 睡眠6到8時恰恰好

法新社 – 2012年3月26日 下午3:05





(法新社芝加哥25日電) 根據美國今天公布的研究,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或是超過8小時的人,比睡眠時間介於6至8小時者更容易罹患心臟疾病。


這項研究的結果與過去較小型研究所得相符,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是基於3000人的全國性代表樣本,一共涵蓋5種不同的心臟疾患,以及它們與睡眠時間的關聯。


研究對象為45歲以上成人,都是美國全國健康營養研究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Examination Survey)的受試者,目的是調查美國家庭的健康問題。


受試者需描述他們的睡眠習慣,且會被詢問過往是否有充血性心臟衰竭、心臟病發作、冠狀動脈疾病、心絞痛或中風等病史。


研究人員指出,晚上睡太少的受試者,與每晚睡6至8小時的受試者相比,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機率為2倍,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機率則是1.6倍。


另一方面,每晚睡超過8小時的受試者,出現心絞痛機率為2倍,冠狀動脈疾病機率為1.1倍。


首席研究員、芝加哥醫學院(Chicago MedicalSchool)醫學教授艾若拉(Rohit Arora)表示:「現在我們有跡象顯示睡眠可以影響心臟健康,而且必須被優先列入考慮。」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看來在長期上來說,每晚睡眠6至8小時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最少。」(譯者:中央社楊盈)


鄭醫師補充:


1.睡得少,身體修復不足,壓力賀爾蒙也容易隨之升高,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容易升高。


2.睡得多的人,在解讀上應該是結果,也就是身體本身有問題的人,需要睡眠的時間會比一般人來得長,而且有些睡眠呼吸中止的患者的睡眠時間往往比一般人長,但因為睡眠時間缺氧,因此白天也容易累,心血管壓力以及失智風險都會增加。


3.這篇調查研究的原文可以參閱: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2, March 26). Sleeping too much or too little can be bad for your heart.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27, 2012, from http://www.sciencedaily.com­ /releases/2012/03/120326113805.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睡片刻 K書更靈光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26日 上午12:35






學生下課時間打瞌睡,可以幫助學習、記憶。美國聖母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學習新東西後小睡片刻,較能將新學到的東西牢牢記住,較不容易忘掉。


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One)。美國聖母大學心理學家潔西卡‧佩恩研究團隊以兩百零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每天晚上都至少睡滿六小時。


學生被隨機分成三組,一組記憶陳述性字句,另一組記憶的字句有語意關聯性,還有一組則記憶彼此間完全沒有關聯的字句。他們在早上九點或晚上九點學習新字句,在學習新字句三十分鐘、十二小時或二十四小時後接受考試。


陳述性記憶是指一個人記憶事件、事實的能力,這類記憶又被細分為「事件性記憶」與「知識性記憶」。一般人每天都得運用事件性記憶與知識性記憶,這樣停車的時候才記得車子停在哪裡,對其他同事的穿衣好惡,也才能多作了解。


十二小時後的考試複試結果顯示,睡覺起床後,可以記起比較多的東西,測驗成績比較好。研究人員讓學生二十四小時再作測驗,結果發現,學習、記憶新東西後小睡片刻,記憶效果會明顯提升。


佩恩表示,研究結果證實,學習新知識後馬上睡覺,可幫助提升記憶能力。由此可知,睡眠對記憶、學習非常重要。如果想將新資訊牢牢記在心裡,最好先去好好睡個覺,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鄭醫師補充:


學習要紮實,記憶要長久,睡眠一定要充足,上述研究充分證實這樣的論點,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研究全文: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33079


研究引用來源:


PLoS ONE: Research Article, published 22 Mar 2012 10.1371/journal.pone.003307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藥風險書面說明 立委擬修法

中央社 – 2012年3月25日 下午5:01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5日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鄭汝芬提案修改醫師法部分條文,明定醫師須告知病患用藥風險及是否為適應症外用藥,並以書面確實告知風險,保護病人用藥安全。


鄭汝芬表示,藥害救濟法規定,如符合當時醫學原理及用藥適應性者的適應症外用藥,若產生藥害,也可申請藥害救濟;實務上許多醫生用藥沿襲經驗傳承,未必清楚是否為適應症外用藥,也沒明確告知病患用藥風險和副作用,導致用藥糾紛。


她說,民國88年時某醫院為產婦接生,醫師使用非核准用來催生的藥物,且事前沒充分告訴產婦可能的風險和副作用,也沒告訴產婦有其他經行政院衛生署核可使用的催生藥物,術後也沒全程監測母子狀況,導致胎兒出生後腦水腫、腦性麻痺等傷害。


鄭汝芬表示,醫學實務上,使用適應症外藥物情形頗普遍,醫師為病患治療前應清楚說明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讓病患充分理解。


鄭汝芬提出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醫師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或其家屬告知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風險與是否為適應症外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的不良反應;若醫師開藥為適應症外用藥,醫師應以書面確實告知病人用藥風險。10103


鄭醫師補充:


在先進國家,醫師開藥必須先知會相關作用及風險,如果沒有事先告知,服藥患者一旦出現嚴重藥物副作用或者後遺症,開藥的醫師可是會面臨高額的賠償訴訟官司,這方面的判例,精神科用藥產生的糾紛不在少數。在國內目前尚未有相關法令來規範,我建議至少開藥醫師把相關副作用或者適應症外使用的潛在危險性在知會患者或家屬的同時,請他們在病歷上簽字,一來幫助醫師善盡告知義務,二來也可以保障醫師。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是龍年,在臨床我接觸到一些原本服用抗憂鬱劑或安眠藥物,但準備懷孕或者已經懷孕婦女的詢問門診比往常多一些。根據《一般精神醫學檔案》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指出,憂鬱症孕婦不治療,產下的嬰兒,整體上發育較差,但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孕婦,較容易產下頭圍較小的嬰兒,嬰兒頭圍偏小在部分研究中被認為與日後行為或精神問題有關。


荷蘭研究人員以近8千名孕婦為觀察對象,其中570名患有憂鬱症,但未接受藥物治療。99名則持續服用抗憂鬱劑。研究顯示,服用部分抗憂鬱劑的孕婦相對較容易產下頭圍偏小的嬰兒。


相關研究的原文摘要請見: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archgenpsychiatry.2011.2333


研究標題、作者以及引用來源:


Maternal Use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Fetal Growth, and Risk of Adverse Birth Outcomes


Hanan El Marroun, PhD ; Vincent W. V. Jaddoe, MD, PhD ; James J. Hudziak, MD ; Sabine J. Roza, MD, PhD ; Eric A. P. Steegers, MD, PhD ; Albert Hofman, MD, PhD ; Frank C. Verhulst, MD, PhD ; Tonya J. H. White, MD, PhD ; Bruno H. C. Stricker, MD, PhD ; Henning Tiemeier, MD, PhD

Arch Gen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March 5, 2012.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2333


這份發表的荷蘭研究,8000名孕婦,即使懷孕之後有669位孕婦被診斷有憂鬱症,只有99位孕婦繼續服抗憂鬱藥,足見護子心切。但大多數人不願服藥其實有臨床研究結果支持,過去研究顯示孕婦服用抗憂鬱劑SSRI(例如百憂解、克憂果及樂復得等等),小孩罹患自閉症以及致命性高血壓的機率都隨之提高: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6907&prev=27070&next=26770&l=f&fid=25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8700&prev=28730&next=28150&l=f&fid=33


懷孕期間以魚油來幫助孕婦抗憂鬱而有實質臨床實效的國內研究早已證實藥物之外還是有改善方式,這項發表於知名臨床醫學期刊《臨床精神醫學》研究證實輕度到中度的憂鬱症孕婦服用魚油而不吃藥,結果四到六週後病情減輕約六成,顯見抗憂鬱並不是非藥不可。除了選購安全沒有汙染魚油之外,建議大家可以多了解功能性醫學的概念及調整方式,避開藥物並不代表不治療憂鬱症,相反地功能性醫學利用自然的方式,來減輕身體發炎、改善腸道還有提高神經傳導物質需要的營養來源來改善憂鬱,還能避開藥物副作用,可謂一兼兩顧。


提倡抗憂鬱劑藥物治療孕婦憂鬱症的專業人士,對患者治療解釋上大多會以「兩權相害取其輕」來說服,但真正原因是大多數精神科醫師對於營養醫學的研究不熟悉,因此在治療的選擇上仍堅持有潛在風險的抗憂鬱劑治療,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減重要領 專家不會告訴你的重要福音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3月22日 下午1:04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為了達到最佳減重效果,人們應食用好的脂肪、可可、奶製品、紅酒及蜂蜜。而短時間的運動比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更有效果。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悅及淨化的空氣也是鮮為人知的減重不二法門。《讀者文摘》最新製作的研究報告,提供13項減重要領。


想減重,吃是第一關。研究指出,對減重有益的脂肪包括不飽和脂肪(來自橄欖油、堅果、鱷梨)及多元未飽和脂肪酸(來自魚、堅果、種子)。巧克力內的可可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適度的食用可幫助減重。


食用奶製食品,如牛奶或優格,也能有效降低體內脂肪。一天一杯紅酒對健康及減重有益;紅酒可增加運動耐力並減少因飲食所引發的肥胖。


另外,蜂蜜不旦可減重,還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甚至可以增強血糖控制,提高免疫力。過度的飲食不一定能藉由運動平衡。運動只會帶來3%的體重減少,原因是增加的運動量會增加食欲,進而增加食量。


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會消耗大量熱量,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會引發更大的食欲。反而是短暫的有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對減重比較有益。


研究也發現能在早期見到減重成效不但能帶來信心,也比較能長時間維持成效。這有別於傳統的一步一腳印,以達到穩健的進步觀念。


此外,壓力會影響健康且降低減重成效。而開懷大笑是降低壓力最好的方法之一,而且笑也會消耗大量的卡路里。


較少時數的睡眠會引發人們增加食量。睡眠的減少會導致肥胖荷爾蒙及人體中胜月太類激素的失調,導致食欲的增加。


空氣汙染則會造成胰島素抗性、降低葡萄糖耐受度、增加發炎的機率,造成糖尿病,而糖尿病與肥胖更是密切相關。


《早安美國》電視節目與《讀者文摘》合力製作「13件專家不會告訴你的事」系列報導,本月的專題為減重,之後還會針對不同主題報導。


鄭醫師補充:


1.適度運動減重比過量運動對減重的幫助效果明顯,關鍵在食慾。


2.污染對身體造成衝擊,直接影響的胰島素功能,增加發炎以及肥胖機會,所以預防污染及增加身體排毒功能,減少身體負擔對於減重至為緊要。


3.減壓絕對是減重的關鍵,過度壓力,其他減重的動作再怎麼作,效果有限。大笑不僅能減壓,還能消耗熱量。


4.睡眠不足,減重效果大打折扣。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在美國皮膚科年會的學術探討中有一則值得探討的研究:青春痘與過動兒有高度相關,過去,研究發現青春痘與一些精神困擾有關,包含憂鬱以及飲食性疾患等等,但沒有任何研究探討過動症與青春痘的關係。研究人員針對1995年到2008年因皮膚問題求診將近95000000( 950 million )的看診人次,發現有超過100000000(100 million )的診次有青春痘的困擾,其中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的診次將近有175000000(175 million)。研究人員選擇異位性皮膚炎作為對照族群,因為它和春春痘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發生。


患者若是有過動症(ADHD)以及青春痘兩項診斷的開始進入研究平均年紀為15歲,而同時有過動症以及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進入研究的平均年齡為11歲。分析結果顯示,有青春痘困擾的患者其罹患過動症的機率比其他皮膚問題的人高達6.3倍,跟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相較,罹患ADHD機率仍高達5.6倍。


上述原文報導出處可以參閱:


http://teens.webmd.com/news/20120322/acne-adhd-link


現場專家討論內容的視訊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3d1SwUXMc0&feature=player_embedded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因果關係?畢竟青春痘在春春期本來就常出現,然而對功能性醫學有概念的醫師應該不難想到青春痘的發生與腸道菌叢失衡有直接相關,皮膚科治療青春痘就是開立四環黴素這種抗生素來治療,因此腸道功能失衡不僅會導致青春痘發生也會引發大腦功能失衡,甚至出現ADHD的現象,因此兩者同時出現絕非巧合。提醒大家幫助ADHD患者,如果有青春痘的困擾,必須留意腸道功能失衡問題。相關資料可以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第九章的內容:修復消化系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嚴重頭痛族群 容易輕生

路透社 – 2012年3月23日 下午9:13








主要研究員、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University)的布瑞斯勞(Naomi Breslau)表示,歷年來數項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與沒有偏頭痛的人相比,自殺率較高;不過尚不清楚這是否主要與「偏頭痛生理因素」有關。


研究對象為近1200名底特律成人,其中約500人患有偏頭痛,151人有非偏頭痛的嚴重頭痛,其餘是沒有嚴重頭痛的對照組。


這項研究將嚴重頭痛定義為劇烈頭痛持續逾4小時


2年的研究中,偏頭痛與嚴重頭痛組企圖自殺的比率不相上下。有近9%的偏頭痛病患表示曾試圖自殺,嚴重頭痛病患則有10%曾想不開。


對照組想輕生的比率僅逾1%。


嚴重頭痛為何與自殺風險有所關聯?布瑞斯勞指出,憂鬱是原因所在,但無法說明一切。


研究團隊將研究對象的憂鬱、焦慮病史及過去自殺傾向納入考慮後發現,偏頭痛與嚴重頭痛患者試圖自殺的比率,仍比對照組高出4至6倍。


研究人員提到,部分原因可能來自生理因素。血清素等腦中化學物質被認為與嚴重頭痛有所關聯,這些化學物質失調與自殺風險有所連結。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1.頭痛與心理壓力有直接相關,因此老是頭痛,經過醫學檢查確定無器質性因素引起的頭痛,最好透過相關專業來找出壓力來源,利用有效的心靈技術或者生活改善技術來處理壓力來源,此外身體功能失衡也會引發大腦壓力而頭痛,藉由功能性醫學的協助,可以真正了解身體有哪些負擔造成大腦的壓力,針對根源來處理,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再次提醒大家,止痛藥或者抗憂鬱劑的症狀控制絕非根本解決之道,長期依賴,不僅增加身體負擔,還會衍生副作用,不可不慎。

2.上述研究原文摘要請連結參閱:


研究引用來源:


Breslau, N., Schultz, L., Lipton, R., Peterson, E. and Welch, K. (2012), Migraine Headaches and Suicide Attempt.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doi: 10.1111/j.1526-4610.2012.02117.x


3.偏頭痛不妨考慮沒有負擔的改善方式: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130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6523&prev=26569&next=26255&l=f&fid=12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53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官方研究證實吃安眠藥可能夢遊失憶


記者: 楊明暐、黃庭郁/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十四日宣佈,包括Ambien(中文的商品名稱叫使蒂諾斯)、Lunesta在內的十三種安眠藥,須在外包裝和仿單加註「可能導致怪異夢遊行徑」等強烈警語,藥廠也須印製說明手冊,提供赴藥房購買處方安眠藥的病患。


FDA表示,服用安眠藥導致怪異夢遊的案例很罕見,但有關失眠病患服用安眠藥後,出現不尋常副作用的報導愈來愈多,包括夢遊駕車、夢遊飲食和夢遊交歡等。


我國衛生署昨天也宣佈跟進,共有七種成分、五十九種安眠藥將加註警語,包括全球使用量第一的「使蒂諾斯」。


包裝須加註警語 台灣跟進


FDA經過近一年研究,認為夢遊副作用未嚴重到需要禁售安眠藥的程度,但有必要對這種藥品加註新警語。


FDA並未說明究竟發生多少起安眠藥引起的夢遊駕車事件。該局神經藥理類用藥主管拉索.凱茲博士表示,他們得知這類案例有十幾起。夢遊駕車非常危險,FDA決定採取幾項新措施。


首先,十三種安眠藥製造商須在外包裝和仿單加註警語,服用這種藥物可能會出現兩種罕見卻很嚴重的副作用:一、夢遊駕車及其他較不危險的夢遊行為,如打電話、烹煮和吃下食物,還有在睡眠狀態下與人交歡;二、出現可能致命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或臉部腫脹。這兩個情況可能首次服藥即出現,也可能服用多次後才發生。FDA第二項措施是,本周起致函有 關 醫師,告知他們該局已發出上述警告。接著,今年稍後,病患向藥房購買處方安眠藥,都將獲得一本用藥指南手冊,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服用這些藥物有哪些危險。


美國每年開出數以百萬計安眠藥處方箋,在藥商廣告攻勢下,二○○○年迄今,美國人的安眠藥用量增加了六○%。僅去年一年,AmbienLunesta銷售額便超過卅億美元。


隨著安眠藥銷量大增,安眠藥導致怪異副作用的案例也增加。不少服用者透過網 路或向 醫師抱怨,他們出現夢遊,產生幻覺、暴怒、在睡眠中進食以及最糟糕的夢遊駕車等。


夢遊駕車飲食 闖禍猶不知


有些夢遊進食者宣稱,他們醒來時,發現床上有墨西哥玉米片或巧克力包裝紙,要不就是食物無故失蹤,廚房洗碗槽水滿為患,甚至爐子的火還在燃燒。夢遊駕車者說,他們記得自己明明上床睡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穿內衣褲或睡衣,在路邊被警察銬上手銬。


早在去年三月,美國媒體就曾報導,服用Ambien後會出現夢遊、甚至夢遊駕車,不少交通事故肇事者在意外發生前曾服用Ambien


FDA神經藥理類用藥主 管凱茲 博士說,並非只有Ambien才會造成服用者夢遊駕車,任何具鎮靜和催眠作用的藥物,都可能導致這一結果。FDA至今未接獲夢遊駕車致人於死的案例。


 


    今天的報紙與網路頭條都是寫關於吃安眠藥物可能會導致失憶夢遊。以精神科醫師的臨床經驗來說,這是「舊聞」。因為有些人在吃了安眠藥物後,往往就像喝酒一樣,有一段記憶空白,英文我們叫」black out」,其實酒和安眠藥物一樣都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此外,有不少人的「犯罪行為」都會怪罪「喝酒」、「服藥」,然而,以法律來說,要以此卸責還是蠻困難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要不要吃安眠藥?這個問題的確困擾許多人,我們也知道,睡不好對於腦部的記憶、認知學習、免疫力的抑制都有關係,但為了「不擇手段」地睡著,而不管失眠的原因為何?這就有待商確。以營養品來說,鈣鎂因為都能舒緩神經,所以其功能較為大家所熟悉,奇異果就富含這二種成份,所以有人睡前二顆,可以幫忙提昇睡眠品質。另外,全穀物營養品中富含GABA(r-氨基丁酸),補充這類的食品也可達到不錯助眠的效果。像是發芽玄米麩就是蠻方便的產品,味道也還不錯。


    此外,還有在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十胜肽也有幫助:這是法國科學家發現嬰兒在喝完奶後比較放鬆甚至想睡都是因為嬰兒的消化機制不同於孩童與大人,嬰兒的胃中特殊的消化酶能把牛奶迅速分解成能與GABA受體結合的十胜肽,所以衹能說大自然的機制真是美妙。


    當然草藥有助眠效果,或者棗類的提煉物質也都有安神效果,不少人是藉助這些療方。


    然而,身體還是要好好檢測一下,排除呼吸道、荷爾蒙或其他身體狀況,若是因那些狀況引起,必須先對症處理。如果有心靈上的困惑,還是得靠有效的技術來處理。祝大家都能一眠到天亮,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依賴藥物;即使不會夢遊,但您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思考力及介斷力愈來愈糟。


    最後,「散步援助法」可以幫助不少有睡眠困擾的人,透過散步看東西,衹要大約半小時,有不少患者都藉此減少安眠藥物的使用而一夜好眠,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羅恩.賀伯特所著的「工作的問題」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癌患倦怠疲勞 魚油可改善


路透社 – 2012年3月21日 下午3:39



癌患倦怠疲勞 魚油可改善




路透紐約21日電)根據1項美國研究,乳癌存活者若攝取健康劑量的omega-3脂肪酸,會增加活力,減少治療帶來的倦怠、疲勞感。鮭魚、鮪魚和鯖魚等油脂高的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


研究人員指出,許多病患甚至在接受癌症治療結束後數年仍無法消除疲勞、倦怠感。儘管有證據顯示,良好睡眠習慣以及規律運動有所助益,但還是需要其他方法協助。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U.S. National CancerInstitute)的巴拉德巴巴斯(RachelBallard-Barbash)進行這項研究,她表示,造成癌症存活者長期疲勞的確切原因不明;但有證據顯示,體內的慢性發炎可能是因素。


巴拉德巴巴斯和研究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攝取較多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發炎反應,減輕生理方面的倦怠感。


研究團隊檢視omega-3攝取量與疲勞之間的關聯,研究對象為633名乳癌存活者,成果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在臨床上可以觀察到一些乳癌患者治療後容易感到疲憊,甚至在治療後多年,仍不時會感到倦怠、疲勞,在醫療上一般醫師會建議培養量好的睡眠習慣及規律運動來改善,只是建議如無法根本消除這類不明原因的疲累感,其他患者本人能作的改善似乎非常有限。最近美國研究發現若是規律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加活力以及減少治療帶來的倦怠及疲勞感。興趣可以參閱原文研究摘要:


研究引用來源:

doi: 10.1200/JCO.2011.36.4109 JCO March 12, 2012 JCO.2011.36.4109

最後仍提醒大家魚油務必選購有獨立檢驗室純度背書無重金屬農藥殘留的產品比較安全,不會增加身體負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婦體態走樣 睡得少是主因


  張瑋



【台灣醒報記者張瑋報導】產後身材走樣,原來不是吃多了,真正原因是睡少了。美國醫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女性產後難以恢復身材,可能與她們睡眠不足有關。專家研究產後6個月的女性,睡眠5小時或更少者,減重比睡眠7小時以上的女性困難兩倍,因為缺乏睡眠會影響到荷爾蒙的分泌。


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報導,流行病學專家埃麗卡•岡德森由940名來自麻州的產婦研究發現,產後6個月的婦女,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與睡眠多於7小時的婦女相比,前者無法恢復懷孕前身材的機率,比後者高出兩倍。


岡德森說,睡眠時間不足是導致女性產後難以恢復身材的因素之一。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西麗蒙烏特拉庫爾說明原因是,「缺乏睡眠會改變影響荷爾蒙分泌」。


研究者表示,人體由腦下垂體前葉所分泌的生長荷爾蒙,是依照生理時鐘變化來進行,以晚上分泌最多,在晚上11時到凌晨1時之間最旺,功能是促進體內器官的發育成長,加速體內脂肪的燃燒,與胰島素相抗拮,防止體內脂肪堆積。


但晚睡的人,就會造成這種荷爾蒙分泌失調,分泌不活躍,加上攝取的熱量若超出身體所消耗的熱量,多出的營養素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脂肪,體態自然就會越來越臃腫。


 


我想,所有生過小孩的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產後容易睡眠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小寶貝需要有人餵奶,如果 常需要半夜餵奶,要睡眠充足實在不太可能。不過隨著小寶貝慢慢長大,幾個月後,睡眠應該可以慢慢增加時數,所以睡眠不足的狀況,應屬短期出現的狀態。最近 美國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內分泌失調,研究人員發現睡不滿五個小時的產後媽媽,要減重成功的機率比睡滿七個小時的產後媽媽困難兩倍。所以研究人員 推估:睡不夠,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尤其是腦下垂體前葉所分泌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不足,容易造成脂肪囤積,但比較可惜的是沒有看到實際生長激素的數值比 較,故我們只能把生長激素的影響當成是一種可能的解釋理論,若要進一步證實,應該有每位產婦生產後的生長激素濃度報告,而且採取檢體的時間最好一致,不能 差太遠。睡不夠會影響的荷爾蒙,其實不只生長激素一種,像是壓力荷爾蒙濃度太高,也會導致身體肥胖,瘦不下來。睡不夠,壓力荷爾蒙濃度也容易升高,唯一可 以確定的是:睡不夠,會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導致身體容易出狀況。


對那些有時間睡但睡不到七個小時的產後媽媽們來說,這很可能另外的生理或者心理狀況,最好能在專業醫療的協助下,找到根本原因,以非藥物的方式徹底改善睡眠,否則屆時需面對的,往往不只是體重降不下來的問題而已。


產後瘦身,建議在餵奶時,媽媽們在可能的範圍內,能夠哺餵母乳最好,因為這也是幫助產後身材恢復的一種方法。


最後我認為應該把年齡的因素也帶入分析,因為年齡對生長激素來說,是成反比的,也就是年齡越大,生長激素濃度越低。請參考附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術後一個月內 瘦子死亡率較高

作者: 諶悠文╱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2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諶悠文╱綜合報導】


一般人常認為瘦的人比較健康,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不超過廿三的瘦子,手術後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比BMI值介於廿六至廿九的體重過重者足足高出四十%


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史塔肯柏與其同事分析二○○五至二○○六間,在一八三家醫院中心動過手術的十八萬九千五百多名病患,依BMI值分為五組,計算各組的死亡風險,並與中間組(BMI介於廿六.三至廿九.七)對照。


研究人員發現,約三千兩百名病患在手術後卅天內死亡,其中BMI低於廿三.一的患者占二.八%,介於廿六.三至廿九.七的中間組患者占一.五%,前者明顯高於後者。以身高一六○公分的人而言,體重要五十九公斤,BMI值才會到達廿三。


研究人員也發現,體重過重與肥胖或非常肥胖患者的死亡風險並無差別。相關論文發表於《外科檔案》(Archives of Surgery)。


史塔肯柏表示,低BMI值應該被視為手術後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原因可能是體重過輕的患者比較虛弱,或是手術前不久才大幅減重。依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BMI低於十八.五才算體重過輕。


其他多項研究也指出,比起肥胖病患,體重過輕的病患出現內出血、肺炎、延長住在加護病房的時間以及需要輸血的機率較高。研究認為,醫師規畫術後醫療照顧時,應該把病患的胖瘦列入考量。


鄭醫師補充:


1.BMI的算法:


體重/身高(以米計)*2,舉例來說,一個人身高160,體重59公斤,算法就是59除以1.6兩次,BMI值為23。時下的名模或者明星她們的BMI值都遠遠低於23。


2.體重太輕,健康威脅不下於體重過重的危害,在身心科門診不時會看到的厭食症,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著名的西洋流行音樂團體卡本特兄妹的主唱就是罹患厭食症而身亡。相關文章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5025


3.上述的研究原文摘要為:


http://archsurg.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147/3/236


引用來源:


Arch Surg. 2012;147(3):236-242. doi:10.1001/archsurg.2011.31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吸毒 寶寶易過動憂鬱焦慮




(中央社芝加哥19日綜合外電報導)懷孕期間服用甲基安非他命恐對孩子留下延續性影響。美國研究發現,毒寶寶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高過健康寶寶。這是史上首次有研究探究孕婦服用甲基安非他命對寶寶的潛在影響。

美聯社與「每日健康新聞」(HealthDay News)引述研究人員說法表示,這些問題包括憂鬱症、焦慮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甲基安非他命是種類似古柯鹼的興奮劑。先前研究顯示,甲基安非他命寶寶和所謂的古柯鹼寶寶體型都較小,且嗜睡、較易感到壓力。

布朗大學風險兒童研究中心(Brown University'sCenter of the Study of Children at Risk)的拉加西(Linda LaGasse)說,甲基安非他命對大腦的影響較強烈,因此更可能對子女產生延續性影響。

拉加西說,妊娠期間吸食甲基安非他命,「對兒童造成問題行為的影響,凌駕其他所有不良因子」。

研究今天發表在「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網路版。

拉加西領導的研究團隊追蹤美國中西部330名生在弱勢家庭的高風險兒童,但生母有懷孕期間服用甲基安非他命與否之別,追蹤時間從3歲至5歲。美國中西部甲基安非他命吸食問題較普遍。

研究發現,毒寶寶在3歲時的焦慮、憂鬱以及情緒化的分數高於健康寶寶,且這項差異持續到5歲。毒寶寶同時也較容易有侵略性,以及出現類似過動症的注意力問題。(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10320


鄭醫師補充:


1.在媒體上不時看到一些吸毒的孕婦的相關報導,很難不替她們的下一代擔憂。


2.報導研究來源請連結參閱: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2/03/14/peds.2011-2209.abstract


研究引用來源:


doi: 10.1542/peds.2011-220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生欺騙營銷訴訟未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3-20 09:04:02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3月14日,美國司法部的華盛頓檢察官否決了兩個月前強生與費城聯邦檢察官達成的和解協議,并要求重新展開談判。強生公司本希望以此了結有關非法推銷抗精神病藥Risperdal(維思通,本地商品名為理斯必妥)的指控。


2個月前,強生公司旗下的楊森制藥宣布,已經與得克薩斯州達成和解協議,將支付1.58億美元和解針對其精神病藥物Risperdal的指控。

當時,強生公司表示,這次和解協議將“完全解決針對維思通的所有指控”,強生公司本次的和解協議將覆蓋從1994年到2008年間的所有索賠請求,“同時避免了潛在的冗長和昂貴的上訴”。


如今的變故意味著,強生公司將重新面對關於Risperdal的所有指控。美國司法部多年來一直在調查強生公司非法推銷抗精神病藥Risperdal事件,強生被指推銷該藥用於治療未經批準的適應症。


強生公司此前在財報中表示,正在積極協調此事,并且已經預留了部分資金。強生同時坦言,一旦和解不成,強生公司可能會面臨刑事或者民事訴訟。


去年3月,美國強生下屬公司奧索-麥克尼爾-楊森公司收到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法官開出的3.27億美元罰單。理由是公司的抗精神病藥物Risperdal存在欺騙性廣告宣傳。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代表律師約翰-西蒙斯認為,強生曾致信南卡羅來納州的7000多名醫生,極力贊揚Risperdal,并稱該藥要優於其他公司的藥品。此外,Risperdal的警示標簽也存在欺騙性的信息。此舉違反了美國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要求支付至少3.60億美元的賠償金。


西蒙斯向陪審團表示,強生在營銷活動中利用“不公平的、欺詐性的行為”欺騙醫生為精神病患者開出Risperdal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也發出警告函稱,強生故意淡化該藥可能引發糖尿病的風險,并夸大該藥相對於同類藥品的優越性。


Risperdal是強生公司的拳頭產品,其全球銷售額在2007年觸及45億美元的高點,此后開始下滑,原因是專利保護期到頭,開始面臨價格更低廉的仿制藥競爭。2008年中,Risperdal的銷售額就降至34億美元。


除了營銷違規,Risperdal還涉嫌適應症外銷售。


據外電報導,強生在美國FDA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宣稱該藥用於治療雙極性情感障礙這一適應症。2010年2月,美國司法部和賓夕法尼亞州政府確認Risperdal存在標簽外銷售問題。截至2003年12月,Risperdal被批準的適應症只有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但據強生公司前銷售人員舉報,強生給醫生施壓,讓他們給患有雙極性情感障礙(躁鬱症)或者憂鬱症的病人開具此藥品。


此次關於維思通營銷中涉嫌欺騙誇大引來的官司,在美國已非首次,此前僅美國本土就已遭受三輪指控。此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指控強生“隱藏用藥后可能導致糖尿病的風險,並誘使有關部門為該藥支付更高價格”,該案以公訴方撤回訴訟而告終。同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弗吉尼亞州也都曾因強生“欺騙性營銷”對其提起訴訟,強生被要求支付超過3.3億美元的罰金。


鄭醫師補充:


1.對於藥物如何使用,醫師的重要管道就是藥廠的資訊,但是否是非適應症(OFF LABLE USE,FDA未核准)的用法,藥廠不一定會明確告知,拿到藥的患者就更難得知了。


2.很多躁鬱症患者都在使用這類抗精神病藥物。相關報導來源: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970203961204577271754076678044.html?KEYWORDS=risperda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