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 兒童染新流感機率 成人的14倍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29 04:09







〔編譯陳成良、記者王昶閔、魏怡嘉/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兒童感染新流感的機率是六十歲以上成人的十四倍,應列為防疫重點,加強疫苗接種。



芝加哥衛生局今年四月到七月間,從一千五百五十七個確診新流感病例中研究發現,感染新流感者平均年齡十二歲,五至十四歲兒童感染率最高,是六十歲以上成人的十四倍;四歲以下兒童感染率居次。年輕族群明顯較老年族群更容易得到新流感。台灣目前五名死亡病例中,就有兩名是五歲與六歲的兒童。



台灣死亡五例 有兩名是兒童



疾管局長郭旭崧表示,兒童接種疫苗,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尤其在校的學童、學生,因群體生活,彼此間很容易相互傳染,甚至將病毒帶傳給家人或其他人,接種疫苗後,不但能降低個人風險,更能有效降低病毒的傳播,有利控制疫情。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馬利勝(Michael Malison)表示,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種到疫苗,最重要的是利用有限的疫苗讓最多人得到保護。因此優先接種的對象,除了一般重症高危險群,兒童、青少年更需接種,因為他們是傳播病毒的高危險群。



台灣昨天新增的兩起住院病例,分別是北區的廿七歲男性與中區的廿七歲女性,衛生署疾管局訂定的新流感疫苗接種順序中,一歲到十五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分別排第四到第七順位,僅次於風災災民、醫護及防疫人員和孕婦。



兒童與青少年 應優先打疫苗



除了強調防治新流感的重點應集中在兒童外,美國專家並鼓勵懷孕婦女與新手父母接種疫苗,以保護孩子免受感染。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指出,對於孕婦及新生兒父母來說,是否能及早接種新流感疫苗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父母不被新流感感染,才更能保護孩子免受新流感侵襲。但是台灣疫苗有限,一般新手父母輪不到接種。



不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或許美國的新流感疫苗有做孕婦人體臨床試驗,但台灣研製的新流感疫苗確實沒有做,新疫苗對孕婦存有未知的風險,建議孕婦要保守以對,懷孕前三個月不建議施打。



孕婦接種疫苗 前三個月不宜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提醒,對疫苗有疑慮的前提下,加上感染後有克流感可服用,孕婦可以衡量要不要施打。



郭旭崧則表示,我國將參考美國孕婦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再做決定。如果他的妻子剛好懷孕,他也不會讓她成為全球第一個接種新流感疫苗的孕婦。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正準備對孕婦進行臨床試驗,疫苗病毒株與我國相同,我國最好的政策就是做「快老二」,多參考其他國的作法,不必搶第一。



對孕婦來說,懷孕的前三個月是最敏感的階段,很多孕婦希望能在懷孕三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但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強調,孕婦無論處於孕期的哪個階段,都應該及時接種疫苗,並建議分別接種H1N1新流感和一般季節性流感的兩種疫苗。


 


面臨新流感的來襲,對我們而言,多瞭解一些標準的醫療預防相關作法,以作為防疫的措施參考,是第一要點,以上的報導,有關於新流感的疫苗施打的相關資訊,請大家參考。然而,除此之外,我想跟大家討論一個重要的議題。


最近打開電視,幾乎都在積極報導新流感的疫情及新聞,甚至也有談話性節目在討論時,有人以醫師的名義,鼓勵大家最好先買兩盒克流感,以備不時之需。儘管在新聞報導中,偶爾會穿插些專家學者提醒大家不必太過恐慌,但整體而言,媒體仍造就一股新流感的相關恐慌,導致大家拼命尋求缺貨的克流感,深怕身邊沒有此藥,就成為下一個住院病例。


新任的衛生署長曾對CALL-IN節目中,某「醫師」鼓勵大家買克流感的行為,感到非常生氣,而且他強烈懷疑與質疑,那個人根本不是醫師。在此,我無意捲入口水戰的行列,但對新流感有認識的醫師,都知道這是流感的一種,但其傳播速度較快(以前造成大流行的流感傳播速度也很快),流感的傳播,原本就會造成一些住院甚至極少數的死亡病例,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我認為那鼓勵大家買克流感,自稱是醫師的人,到底真實身份為何,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美國到台灣協助災區疫情擴散的醫療專家,就對克流感的氾濫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在美國,也不至於恐慌至此,到底這從何而來?


過去有一部得獎超過160個獎項的紀錄片: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科倫拜校園事件,這部由麥可摩爾自導自演的一部紀錄片,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獎項,英文片名會叫做"Bowling for Columbine"的原因是因為科倫拜當地的民兵組織練習槍枝所用的標靶就是比例長的最像"人類"的保齡球瓶,同時科倫拜也發生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校園槍擊事件,在美國人的心中這次事件一直是大家的陰影,在美國死在槍口下的人數高居全世界之冠,所有人包括政府、媒體、群眾都把過錯怪罪到美國的高槍支持有率,然而事實上在其他能夠合法取的槍枝的國家(例如加拿大)卻並沒有像美國一樣有如此嚴重的問題,關鍵在於媒體長年的報導觀點,都在強化社會治安的糟糕,讓看到新聞報導的人,都覺得社會治安很糟,所以除了在家中前後門都裝安全鎖還不夠,一定要準備一支槍以備不時之需,這才是造成高槍枝擁有率的關鍵。


讓我們回到新流感的議題討論,新流感的危險,到底源自於病毒本身或者是被創造出來的呢?我建議大家不妨參考面對危險環境的解決辦法這本書,這是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他在書中提醒大家:


事實上,環境本身並不危險,是人們一手把它造成比實際上危險的樣子.......


有些人被稱作「混亂狂」。這些人要讓環境看起來非常非常的紛亂。他們覺得,若環境看起來具有威脅性,他們便能從中獲利.......


對於混亂狂來說,我們世界是不會變得更好的,只要政客不斷製造醜聞,軍隊繼續製造更多的戰事,以及媒體不斷想從負面新聞中獲利,這些想要從混亂中牟利的人便會持續增加。


但這是個被「創造」出來的世界,而不是真正的世界。所有的沮喪和紛擾的背後,其實存在一個寧靜的環境.....


有興趣瞭解的人,不妨找這本書來看看,裡面也詳細說明解決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望爬上心頭 婦女中風風險高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28 16:42



(路透芝加哥27日電)美國研究專家今天表示,對女性而言,絕望的感覺不僅是不幸,還是一種中風的風險。



他們又表示,長期感到絕望的女性,頸動脈容易出現斑塊增長。而這種情況可能引發中風。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艾佛森-蘿絲(Susan Everson-Rose)表示:「這些研究結果指出,有絕望感的女性,未來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高。」她的研究報告發表在醫學期刊「中風」(Stroke)。



許多研究指出憂鬱與心臟病有關聯,最近多項研究報告指出,樂觀能保護女性免於罹患心臟病。中央社(翻譯)


 


如果是身體的抗壓系統來看,長期的壓力容易導致腎上腺的功能失衡,與心血關系統有關的部分在於脫氫異雄固酮(DHEA)的缺乏,根據一篇1986年的研究,DHEA可以增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降低血液中的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 濃度,預防血管內皮粥狀動脈病變及不正常之血液凝結,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有長期情緒低落的女性,除可以藉由功能性醫學檢測(例如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來瞭解自己的身體功能失衡程度,透過相對應的營養品來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此外在心理方面,也應該藉由有效的生活改善技術,找出壓抑的來源或者對生活的困惑,幫助自己對於生或更主導,真正走出絕望的感覺,這才是真正的預防解決辦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性賀爾蒙分泌較高的女性 投資更積極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8/25 15:05



研究發現,「睪固酮」分泌比較高的女性,在投資上也比較敢於衝鋒陷陣,風險承受度比較高



睪固酮是一種男性賀爾蒙,男性和女性體內都有這種賀爾蒙,只不過男性比較高。研究顯示,睪固酮和膽量、好鬥以及喜歡支配人的性格有關,它和賭博以及酗酒行為都有一定程度的關連。



一般而言,女性在投資上的風險承受度比男性低,以美國為例,企業管理系的學生,女性只有百分之36,在畢業後會選擇投資銀行之類的高風險金融行業,男性則有百分之57,這和男女先天性格差異有關,男性賀爾蒙又是造成這種差異的關鍵。



有趣的是,研究也發現,已婚男女體內睪固酮分泌,通常會比單身的人低


 


讓我們先瞭解睾固酮對成人的影響,在男性上比在女性上較為明顯,但對兩者都同樣重要。這些影響包括:



  • 維持肌肉強度及質量
  • 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
  • 維持性慾及勃起次數
  • 提神及提升體能

在功能性醫學的檢查上,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在作荷爾蒙的分析評估時,應該都要做到,也就是男性也得測女性荷爾蒙,女性也得測男性荷爾蒙,主要原因是在與體內合成男性或女性荷爾蒙的過程並非各自分開,而是先轉成男性荷爾蒙,再由男性荷爾蒙轉成女性荷爾蒙的。


之前我曾提出一篇國外研究:女性的體內若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濃度較高者,性慾也通常比較高。最近美國研究發現:女性的體內若是男性荷爾蒙濃度較高,對於投資比較勇往直前,也比較能承受更高的投資風險。


根據研究,睪丸酮與人類的認知功能有關,尤其是注意力、記憶力和空間能力其實與睪固酮濃度大有關係,過去有研究發現,睪固酮濃度的減低,與阿茲海默症有正相關。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


Hogervorst E, Bandelow S, Combrinck M, Smith AD (2004). "Low free testosteron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lzheimer's disease". Exp. Gerontol. 39 (11-12): 1633–9.


對於那些到了中年,容易生氣甚至會出現攻擊行為的人,其實他們體內的睪固酮是過低的,補充足夠,那些情緒不穩定及攻擊性為都會穩定下來,所以在功能性醫學的處理上,非常強調荷爾蒙的平衡,九月十日,由美國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所著的ULTRAMIND SOLUTION,中文書名為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即將出版面世,屆時不妨找來瞭解功能性醫學如何不靠藥物,根本幫助人們恢復身心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麥可遭打過量麻醉劑 確認他殺

2009年08月26日蘋果日報


「混藥很可怕,沒人會這樣治療失眠患者。」


「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猝死2個月,驗屍毒物報告終於曝光,法庭文件顯示,他的體內驗出多種藥物,其中包括致命劑量的麻醉劑「普洛福」(Propofol),死因確認為他殺。
麥可6月25日猝死震驚全球,死因眾說紛紜,根據法庭文件,麥可臨死前受失眠所苦,從凌晨1時熬到上午,注射多種藥物仍無法入睡;25日早上10時40分,麥可哀求私人醫師康拉德墨瑞(Conrad Murray)為他注射他稱為「牛奶」的普洛福,墨瑞於是為他注射25毫克。
墨瑞看著麥可入睡,10分鐘後離開去上洗手間,2分鐘後回來,發現麥可已停止呼吸,於是緊急為麥可施以心肺復甦術,但他從此長眠不起。


 


警方取得墨瑞的手機通話紀錄,發現他從11時18分左右開始講電話,3通電話共花了47分鐘,而麥可的保鑣足足等到82分鐘後,才打電話向911求救,這關鍵的1個多小時,正是麥可急救的黃金時刻。
毒物報告顯示,麥可體內留有致命劑量的普洛福和和2種以上的鎮定劑,混藥導致他一命嗚呼。聖地牙哥毒藥防治總監李坎崔爾表示:「這(混藥)很可怕,沒人會這樣治療失眠患者。」
美國檢方尚未公布完整驗屍報告,而法醫根據資料,判定麥可死於他殺,墨瑞恐怕難逃過失殺人的罪嫌,但他的律師強調:「墨瑞說他沒做任何足以殺死麥可的事。」麥可遺族則發表聲明,表示對警方、法庭充滿信心,期待正義伸張的一天。
報導:林慧娟


之前一直為大家所關注的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的死因報告終於出爐,之前我在部落格曾針對導致天王的最後用藥普洛福(Propofol,又稱異丙酚)爭議以做過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2775&prev=13183&next=12753&l=f&fid=39


身為一個醫師,我能瞭解天王失眠的痛苦,但在失眠的處理上,醫療專業的協助必須非常謹慎,否則就會造成類似的悲劇,甚至被冠上謀殺的罪名。失眠的人很多,我常在演講時對聽講的人提出一個問題:沒有失眠過的請舉手。得到的回應就是屈指可數,也因此我會利用這種機會向這些從未失眠的人鼓掌致敬,我常半開玩笑地說:這些是我們的國寶,要好好保護。當然,失眠的發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的確常見。以國內健保的方便來說,失眠患者要取藥來控制,非常簡單與方便,然而一旦以藥物為主來控制失眠,往往有陷入藥物依賴或者產生耐受性的危機。


首先,讓我們先瞭解藥物成癮或者依賴的機制:受體減量調節。這是身體為了減少外來物質,在細胞表面接受體的一種調控機制,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讓接受體鈍化,使得藥物調節作用的無法達到原本的效果,另一種方式為增加受體的數目,這是耐受性(一般人俗稱的抗藥性)產生的機制。我認為這都是身體在提醒當事人,不要以此種方式來解決失眠,因為真正的失眠原因並沒有被找出來直接處理,因此失眠就會繼續。


相關的機制請參考附圖:


 


故失眠最好視為一個結果,處理的方法,最好是把失眠的原因找出來,生理的原因或者心理的原因一旦被找出來做直接有效的處理,失眠的狀況往往不藥而癒。建議大家對安眠藥物的使用務必謹慎,否則類似失眠患者的悲歌可能不斷上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克流感不是救命仙丹(謝炎堯)



2009年08月26日蘋果日報



H1N1新流感在今年4月中旬出現,自4月15日至7月24日止,美國總共有4萬3771個通報病例,其中5011人屬重症病人,死亡302人,疾病管制局研判情勢,結論是新流感的疫情和每年秋冬都會發生的季節性流感類似,故不再統計新發生的病例,也明確公告不建議學校停課,只要求生病的學生,居家休息,因為停課不僅影響學生課業,學童在家,沒有家長照顧,有安全的顧慮。




我國尚在爭論停課標準,教育部、縣市政府和學校,都有不同的意見,教育部又通令各學校以耳溫槍量學生體溫,此舉不只是擾民,浪費金錢,還可能傳染疾病。



療效僅縮病程1.5日


一名24歲的大學生,於8月13日發病,15日至台東基督教醫院求醫,快速篩檢A型流感呈陰性反應,後來併發肺炎,18日轉送台東馬偕醫院,篩檢仍然是陰性,慈濟醫院的第三次檢驗,診斷是H1N1新流感,才開始使用「克流感」,結果不治死亡。
8月24日疾病管制局宣布,只要出現「流感重症」症狀,無需檢驗,即可使用「克流感」。
專家們斷言前兩次檢驗都是偽陰性,第三次的檢驗是真陽性。偽陰性的發生機制有兩個,第一個是太早檢驗,病毒數不足,第一次篩檢是在出現症狀後的第二天,第二次篩檢是第五天,結果都是陰性,現代通過品質驗證的快速檢驗試劑的敏感度在65%~90%之間,第一次檢驗的偽陰性機率最多只有35%,兩次檢驗都是偽陰性的機率應該更低。第二個機制是檢驗試劑的品質問題,應該查明檢驗試劑是否有品質的驗證,慈濟醫院如果使用快速篩檢方法,偽陽性的機率是7%,如果是使用「反轉錄酶聚合酶連鎖反應方法(RT-PCR)」,更可能是遭逢污染的偽陽性。
「克流感」的英文名是Tamiflu,有效成分是oseltamivir,1999年10月1日被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核准上市銷售,其標示的適應症是治療「沒有併發症的」A型或B型流感,換句話說,治療有併發症的「流感重症」無效,注意事項是必須在症狀出現後40小時內服用,療效只是縮短病程1.5日,因為療效不彰,不受重視,從1999至2005年銷售不暢。
「克流感」是Frederick G Hayden的團隊和藥廠合作研發出來的, 2005年世界出現高死亡率的禽流感病例時,Hayden趁機利用世界衛生組織的名義,沒有任何臨床證據,卻信口開河地建議各國要儲備人口至少10%的「克流感」使用量,誤導全世界的官員、專家和民眾,錯認「克流感」是救命仙丹。



濫用會產生副作用


成人服用「克流感」一個療程,至少要花費新台幣900元,濫用「克流感」不僅浪費金錢,還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快速出現抗藥性。截至8月21日止,美國有7983人罹患新流感重症住院,死亡522人,美國沒有恐慌,也無濫用「克流感」的呼聲。
台灣的第五位死亡病人,即時服用「克流感」仍然無效,應該讓大家覺醒不要再浪費巨額金錢儲備「克流感」。在此時刻,讓我懷念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他專業且理智地宣示要以「美國和加拿大的規格」防治新流感,務實且不浪費金錢。
我建議趁此次內閣改組,任命葉金川為政務委員,擔任中央防治新流感總指揮,帶團到美國和加拿大考察新流感的疫情和防治,改革我國防治疫癘的體制和觀念。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最近常會被網友詢問克流感的使用問題,以及克流感是否會有抗藥性的問題,今天恰巧蘋果日報一篇值得大家參考的文章,故提出來跟大家做個討論與提醒。


首先,我們要知道,克流感不是一種新藥物,這種藥物在十年前已經被研發出來,但之前為何一直未受重視,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療效,對治療感冒這件事,常處於一種尷尬狀態,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


治療「沒有併發症的」A型或B型流感(超過一歲以上),換句話說,治療有併發症的「流感重症」無效,注意事項是必須在症狀出現後40小時內服用,療效只是縮短病程1.5日,因為療效不彰,不受重視,從1999至2005年銷售不暢。


真正讓此藥翻身的關鍵,在於2005年因為禽流感的高死亡率,發明此藥的人以世界衛生組織名義要各國儲備人口的10%的使用量,讓各國專家及官員誤信克流感是救命仙丹,如果以時空背景來看,唯一和禽流感沾的上點邊就是這種藥物,但實際尚無任何臨床研究證實克流感可以治療禽流感,這是藥廠的專長,最近克流感又漲價,同樣也反映了藥廠的市場操作。


我非常認同作者提出的呼籲:不要把克流感當救命仙丹,克流感不要拿來預防新流感(那是疫苗的職責),除了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病毒的抗藥性之外,還可能造成相關的副作用,一般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等等,比較少見的會造成肝炎及肝指數上升,皮膚的過敏反應(從輕微到嚴重反應都有)等等。此外,在上市後,還曾發生過心律不整、癲癇、意識模糊、糖尿病惡化以及出血性的大腸炎等等。這方面的資訊,可以參考:


Roche Laboratories, Inc. Tamiflu product information. Last updated August 2008. (Accessed on 15 May 2009 at http://www.rocheusa.com/products/tamiflu/pi.pdf


針對服用克流感可能引發的精神狀況的異常,比較容易出現在兒童及青少年,在2007年日本的厚生省(相當於我們的衛生署)針對十五個十到十九歲使用克流感出現嚴重的精神狀況副作用,像是意識模糊、異常行為、幻覺,自殘及跳樓等等,故建議不應讓十到十九歲的人服用克流感。事實上,從2001年到2007年,因為服用克流感產生行為異常的個案,在日本有128位,43位年齡低於十歲,57位年齡介於十到十九歲、28位年齡為二十歲以上,真正死亡的人數為5位。2006年及2007年,FDA及歐盟衛生當局,都提出類似的警語,2007年在南韓,其衛生主管當局規定:克流感嚴禁開給10-19歲的患者,除非特殊案例。關於這方面的資訊也可以參考我部落格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2947


請大家多瞭解關於新流感的治療及預防資訊,如此就能減少恐慌及減少相關的後遺症及悲劇。祝大家都能安度此波新流感的衝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鉛中毒 飆至2200童受害


湖南司馬沖鎮也傳工廠污染「魚蝦都死光了」


2009年08月24日蘋果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鉛中毒」事件層出不窮!繼湖南武岡文坪鎮有逾千名兒童血鉛疑似超標後,鄰近的司馬沖鎮也有不少兒童、成人血鉛濃度超標,當地人反映「可能比文坪鎮還要嚴重」,而昨天當地政府已針對該鎮首批30名兒童正式體檢。




《南方都市報》報導,司馬沖鎮有2萬多人,其中兒童有8000人左右。相鄰的文坪鎮出事後,司馬沖鎮首先對鎮中心勒石村500多名兒童進行抽檢,第一次抽檢40人,至8月21日下午結果出來後,發現血鉛超標情況存在,但具體數字不清楚。總計湖南武岡和先前傳出鉛中毒事件的陝西鳳翔兩地,疑似受害兒童已逾2200多人。



精錳加工廠污染


家住司馬沖鎮中心的戴秀珍一家最早去醫院檢查血鉛,5名成員血鉛濃度均超標,從191μg/L(微克╱升)到317μg/L不等,都超過中國100μg/L上限參考值。
據了解,司馬沖鎮共有4家冶煉廠、7個高爐,每天濃煙滾滾。「我們這裡情況肯定比文坪鎮要嚴重,它只有一家廠,去年才建;我們有4家廠,而且都很多年了。」幾乎每名鎮民都如此認為。
由於冶煉廠不斷排廢氣、污水,河溝裡的魚蝦都死光了,甚至稻米也不長米粒。去年曾有村民因農田污染向相關冶煉廠投訴並求償,但無下文。直到血鉛事件擴大,才讓村民了解到鉛中毒危害身體。
至於文坪鎮,武岡市官方已對1958名兒童進行體內鉛含量檢測,發現1354人超標。《新京報》報導,中國環保部和衛生官員已抵達武岡展開調查,而涉案的武岡市精錳加工廠負責人柳中武是武岡、邵陽兩級人大代表,目前在逃,廠長鄧慶國已被補。



沒人敢上幼兒園


另據報導,文坪鎮一家當地最大的幼兒園,距離精錳廠不到1000公尺,以往8月20日就已開學,學生也超過400名,如今家長考慮到幼兒園距污染源太近,不敢送孩子上學,導致教室空無一人。
專家指血液中鉛濃度含量過高,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智商變低或生長遲緩等問題。這起血鉛事件已然成為三聚氰胺毒奶後,又一起嚴重殘害兒童健康的案例。


報你知
血鉛超標 傷腎損智商


鉛可以經由受污染的空氣、飲用水等接觸,進入人體,且器官幾乎無法代謝,若血鉛濃度超過標準,就會造成鉛中毒。
根據台灣的標準,兒童血鉛濃度超過50μg/L(每升50微克)以上,就會導致智商降低,若長期暴露在含鉛環境中,甚至會影響語言學習。
成人血鉛濃度若超過100μg/L,就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惡化速度增快,尿毒症及痛風危險也提高。


 



相對於大陸顯性的的環境污染,在台灣,大家會接觸及形成的重金屬累積,是屬於慢性的。而這部分也不容易從血液的鉛含量濃度看出來,故一般人會比較輕忽。


讓我們先瞭解鉛過量會導致的身體反應或症狀,這些狀況會隨著暴露於鉛污染的環境、累積的程度及時間長短等等,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但要強調這邊提到只是常見症狀,臨床表現常不限於此:


嗜睡疲累、腹痛及頭痛,視一般最常見的狀況,腸胃症狀包含便秘、腹瀉、噁心、噁吐、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這些是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


神經毒性方面包含肌肉疼痛、無力、顫抖、抽筋或者緊繃等等。


在嚴重污染的環境,甚至會引發腦病變,像是腦壓升高、癲癇、昏迷甚至死亡等等。


腎毒性的發生主因是因為泌尿系統是身體把鉛移除的主要途徑,急性中毒會引發腎臟的近端腎小管的病變,造成腎臟過濾及回收功能失衡。慢性中毒則會造成進行性的腎炎。這方面也可能會繼而引發高血壓及糖尿病。


在小朋友的行為變化方面,容易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過動、易怒、攻擊行為、情緒起伏大主失眠等等。此外學習的認知功能失調像是記憶力不佳,也常見。


其他還有口中有金屬味覺、胸痛、貧血、陽痿及生殖功能障礙等等。


根據研究顯示,鉛還可能造成孩童永久性的智能受損,而這部分的影響,不像汞過量一般,必須有最低劑量才能引發,有興趣深究的人,不妨參考:N Engl J Med. 1990 Jan 11;322 (2):83–8 (P,S,G,E,B)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exposure to low doses of lead in childhood. An 11-year follow-up report. 這篇研究,研究的摘要可以看以下的連結: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94437


由於鉛對於中樞及周圍神經都會產生病變,故周圍神經病變病不少見,有一種特別的無痛性手腕使不上力的狀況也經常被看到。通常這是在暴露後的好幾週後才會形成。



早期的鉛暴露導致學習障礙,已經被許多研究機構證實其中的關連非常明顯。在2000年五月,美國著名的經濟學顧問Rick Nevin曾提出美國的暴力犯罪的65%-90%的人,都與鉛過量有關。有興趣可以參考:


Nevin, Rick (May 2000). "How Lead Exposure Relates to Temporal Changes in IQ, Violent Crime, and Unwed Pregnanc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83 (1): 1–22.


Nevin, Rick (July 2007).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rime trends: The legacy of preschool lead exposur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04 (3): 315–336.


一般而言,血液鉛的含量若介於20-40μg/dL ,研究發現以會減少神經認知功能,在韓國曾針對在無機鉛的工作人員做研究,其體內血鉛濃度介於20-50μg/dL ,結果也發現會導致神經認知功能的缺陷。有一篇研究亦直接證實,高濃度血鉛濃度,導致神經認知功能退化導致學校表現不佳有關,研究文章來源如下: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ubmed&pubmedid=17431500


總之,鉛過量對人體有諸多負面影響,而孩童的學習、智力表現、情緒穩定、甚至我們談到注意力不足過動或自閉等等狀況,也往往發現有一定比例的人,身上有過量的鉛污染。想瞭解自己或家人身上是否有鉛累積過量的問題,不妨先利用方便的頭髮檢測,這對於體內長期的慢性累積,可以清楚地瞭解相關重金屬污染狀況。有重金屬過高的人,可以利用特殊的螯合療法,將重金屬排出,這也是功能性醫學經常強調的排毒做法中重要的一環。


國內小朋友的接觸來源,環境污染可能不像大陸的報導那麼嚴重,但咬吸管、鉛筆、玩具、文具等等習慣,或者舊式油漆等等的持續接觸,也可能造成長期的慢性鉛過量,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過半數德國口紅含有毒物質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8/17 23:35



德國消費者雜誌調查發現,德國批准販售的3百多種口紅,超過半數含有毒物質,不慎吃進肚裡,將有害健康。



這份雜誌指出,他們調查德國市售的306種口紅,共有21個品牌與121種顏色,結果發現,超過半數口紅含有石蠟等有毒物質,如果使用者用舌頭舔嘴唇,把有毒物質吃進肚子裡,長期積累在人體,將危害健康。



報導還說,即便是相同品牌、不同顏色的口紅,檢驗發現它們內含的質量也不一樣,有些口紅毒性較高,有些毒性較低。



北縣抽檢冰品餡料 一成防腐劑過量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8/18 12:05



台北縣衛生局繼抽驗飲料店冰塊後,再針對冰店的冰品餡料像是愛玉,芋圓,紅豆等進行防腐劑抽檢,結果有一成的餡料遭檢出過量己二烯酸,衛生局除了要求業者立刻下架,也馬上開罰;並強調會持續針對冰品原料來源進行抽查,替消費者把關。(李書璇報導)



臺北縣衛生局為了提供縣民能安全食用消暑冰品和飲料,針對縣內連鎖飲料店、冰店等抽驗冰品餡料共20件,進行包括己二烯酸、苯甲酸、和去水醋酸的防腐劑檢驗,衛生局表示,這次檢驗的冰品餡料有粉條、草莓果醬、芒果醬、芋圓、地瓜圓、紅豆、綠豆,蒟蒻,以及愛玉和仙草;檢驗結果共有2件不合格,包括1件粉條1件愛玉遭檢出己二烯酸,共有一成餡料不合格。



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科科長王淑芬表示,針對2件不合格的冰品餡料,衛生局除了立即通知業者下架外,由於檢出的防腐劑可能對人體有立即危險,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條規定,依同法第33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以下罰鍰。而因為這次檢出的是防腐劑,衛生局表示將針對原料廠商開罰;她也表示,己二烯酸過量使用會有肝變性,呼籲食品製造業者勿濫用食品添加物,如果需要使用,也應符合規定限量,並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工作人員衛生習慣。










 



 


最近關於口紅及防腐劑的報導,提醒大家防毒的概念,在此提供些補充資料:


談到致癌物質,其實很多致癌物並不會有立即及明顯的症狀,但卻容易在十到二十年後引發,已經被證實的環境污染,包含無機物有鉀、氧化鐵、鎳、皮革塵、及石綿等等。有機物像石臘、石油、瀝青、苯、聚氯乙烯等等,而放射線也是致癌物之一,包含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己二烯酸,一般都稱為山梨酸又稱為清涼茶酸、2,4-己二烯酸、2-丙烯基丙烯酸。它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對酵母、黴菌等許多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還用於動物飼料、化妝品、藥品、包裝材料和橡膠助劑等。以下為其化學結構式:



一般而言,只要不過量,對身體的危害不大,但由於其毒性為毒性是安息酸(苯甲酸)的四份之一,故含量超過規定標準,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防毒重要,已經進入身體的毒素,有賴於身體正常的排毒功能來幫助減少身體負擔,對殘留於脂肪難排的殘留毒素,建議大家不妨參考高效率的排毒程式,像是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本書提到的方法,可以在兩到三週左右的時間,幫助幫助身體將毒素排出,有效率地減少身體負擔,甚至預防相關系統功能退化及做到疾病預防的功效,建議大家不妨多瞭解。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HO:抗病毒藥物 保留給H1N1重症病患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22 06:19



(路透日內瓦2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sation,WHO)今天表示,沒有併發症的H1N1新型流感「健康病患」,不需要以克流感(Tamiflu)之類的抗病毒藥物加以治療。



但是強烈建議以這些藥物治療有潛在疾病的孕婦及5歲以下的病患,因為他們發展成更嚴重疾病的風險較高。



然而,判斷誰需要抗病毒藥物,對醫師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從H1N1新型流感發展成重病的風險,並不僅止於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慢性病患。



世衛組織在最新藥物使用指導方針裡面說:「全球約40%的重症病例都是健康的兒童及成人,通常年齡都在50歲以下。」



世衛說:「這些病患當中,有部分病患臨床情況突然且非常快速惡化,通常是在症狀出現後第5及第6天。



即使WHO的結論說,有潛在疾病並不一定會造成嚴重感染,但是新型流感重症病患有6/10,之前確實罹患其他疾病,這個事實與其他醫學研究吻合。



法國衛生管制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blicHealth Surveillance)昨天公佈的研究指出,約半數新流感死亡病例是孕婦或有其他健康狀況者,特別是糖尿病或與肥胖有關的疾病。



WHO表示,醫師應該用克流感治療原本就已罹患嚴重疾病或病情惡化的病患,或是孕婦在內的高風險族群,但是不要用克流感來治療沒有併發症的健康民眾,因為這些病患大部分都會在一週內完全康復。中央社(翻譯)


新型流感死亡病例 半數為懷孕和肥胖患者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22 00:29







新型流感死亡病例 半數為懷孕和肥胖患者(路透華盛頓20日電)法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中,約半數為懷孕婦女或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別是有糖尿病或與肥胖相關疾病的患者。



位在聖摩利斯(St. Maurice)的法國衛生管制研究所(French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Surveillance)研究團隊指出,雖然年長者似乎比較不易感染新型流感,但一旦染病,死亡率也較高。



研究人員說:「大約51%死亡病患年齡介於20到49歲之間,但不同國家、不同的洲,仍有相當大的變異。」這項研究刊登於「歐洲監控」(Eurosurveillance)科學期刊。



研究人員強調,「全球到目前為止已記錄的死亡病例中,至少49%的患者本身還有其他潛藏的疾病,其中兩項顯著危險因素分別為懷孕及肥胖。」



若干國家已表明,懷孕婦女為施打疫苗的優先對象。



研究也指出,兒童並非如想像中易感染,「雖然以前研究認為,2009年新型流感大流行病例兒童會居多,但在我們分析的343起死亡病例中,感染年齡平均值及中位數落在37歲。」 中央社(翻譯)



最近常有人問我:什麼狀況下,感染新流感後需抗病毒藥物治療?最近世界衛生組織針對這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發現,絕大部分的人可在一週內完全康復,而這種狀況下,完全不需要克流感藥物的治療。藥物的治療,應保留除非有重大併發症或者之前已罹患其他疾病的人(像是糖尿病或肥胖等等)來使用,五歲以下的病童及孕婦可以考慮使用,主要是擔心他們可能有發展成更嚴重疾病的風險。有些研究單位建議,懷孕婦女可以施打預防疫苗來避免新流感的感染,當然,也包含肥胖者。


國內衛生署為了減少大家恐慌,所以建議有症狀、確定為新流感的感染患者,都能使用克流感,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有點差別,所以在此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成人電玩玩家 健康堪憂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8/19 21:20 陳君薇







(法新社華盛頓18日電) 一份今天發表的報告顯示,成人電玩玩家的憂鬱程度可能較非玩家高,體重可能也較重。



這份由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及安德魯大學(AndrewsUniversity)共同主持的研究發現:「打電玩與健康風險間有顯著關聯。」



這份「成人健康風險與電玩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將刊載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Preventive Medicine)10月號。



研究人員調查了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西雅圖(Seattle)至塔科馬(Tacoma)地區的562名19至90歲成人,其中45.1%為電玩玩家。



西雅圖至塔科馬地區為微軟(Microsoft)與亞馬遜公司(Amazon)所在,由於該處為美國網路使用率最高的地區,而被選為研究範圍。



女性電玩玩家與非玩家相比,憂鬱程度較高,健康狀況也較差,而男性電玩玩家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上網時數,都較男性非玩家高。(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陳君薇)


 


打電玩的時間多,運動及曬太陽的時間相對壓縮,身體代謝及全光譜的自然光刺激不足,心情及睡眠自然容易變糟,建議大家玩電玩的時間要控制,適度的運動及到戶外走走,也很重要。電動的畫面,會讓人比較內觀,故情緒上也比較掉下來。散步可以幫助外觀,幫助晚上睡眠品質提升,想要瞭解內觀、外觀及散步如何幫助睡眠品質提升的話,可以參考職場的利器(由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顯示:睡眠呼吸暫停 死亡風險升高46%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19 01:16



(路透華盛頓17日電)美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嚴重睡眠呼吸暫停將會升高早夭風險達46%,但較輕微的睡眠呼吸問題並不在此列。



巴爾的摩市(Baltimor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專家蒲加比(NareshPunjabi)及研究同仁發現,有嚴重睡眠呼吸毛病的人,比起沒有睡眠呼吸問題者,較容易因各種不同原因死亡,這類風險在40至70歲男子當中尤其明顯。



睡眠呼吸暫停是因睡覺時上呼吸道鬆弛阻塞引發。大聲打鼾也是一種徵狀,但呼吸暫停不同的是,呼吸過程數度短暫中斷。



睡眠呼吸暫停與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及中風息息相關,但研究人員仍無法明確量化死亡機率到底會增加多高。中央社(翻譯)


 


讓我們先瞭解睡眠呼吸中止的相關資料:


睡眠時呼吸障礙可分成兩種:



  • 無呼吸(Apnea):口、鼻的氣流停止流動超過十秒
  • 低呼吸(Hypopnea):十秒以上的換氣量降低了50%或以上

「無呼吸.低呼吸指數」(Apnea-hyponea Index, AHI)是指平均一小時無呼吸及低呼吸事件的次數。在成人,普遍將AHI高於5診斷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在兒童,診斷數值未有定案,有人將AHI高於1.5定義為睡眠呼吸中止。



以上是在醫院作的多導程睡眠檢測(PSG),身上貼滿了偵測腦波、呼吸、脈搏及血氧濃度等等的貼片,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的診斷,經過一晚在醫院睡眠檢查中心的睡眠,可得到精確的檢測結果,目前健保也有給付這種檢查,一般按流程來排,有些醫院得等幾週才排得上。


很多有失眠困擾的人也可以透過這種檢查,瞭解自己的睡眠品質到底好不好,然而,貼了一堆貼片在醫院睡覺,對容易失眠的人來說,不啻是項煎熬,現在其實有方便的居家睡眠檢測,一次費用不用上千元就能作,且不需貼一堆貼片(只有小小的一片),重點是能在家中熟悉的環境來做,檢測結果經詳細的比對,與PSG的結果九成都是相符的,建議中年以上,有肥胖、高血壓、心臟病甚至中風病史(或家族病史)的男士,可以多利用這類檢測來瞭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如果情形為中度以上,應儘早改善,也可以大幅降低因睡眠呼吸中止引發的死亡率,最近全美排名第一的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因睡眠呼吸中止引發的死亡率高達4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帕金森氏症藥物 可能讓人對賭博上癮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8/19 14:35



法國國家健康製品衛生安全局表示,治療帕金森氏症,也就是老人癡呆症的藥物,會對某些患者造成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是使人對賭博上癮。



他們指出,這些藥物引發的異常行為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對賭博依賴」,也就是沉溺於賭錢或投機遊戲;其次是沒有目的地重複某一個動作;還有些患者會出現「暴露癖」或「購物狂」的傾向。



這個機構的官員納塔莉說,這些結論是根據監管部門和藥物實驗室平時匯總的情況所得到的,並沒有經過深入研究,因此還不足以對這些副作用作出準確定義。不過他們仍希望醫療機構要將這一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並密切關注那些使用帕金森氏症治療藥物的患者。



美國「神經病學」雜誌曾於2006年刊登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經過藥物治療後,帕金森氏症患者當中迷戀賭博的比例有所上升。


 


治療巴金森氏症的主要藥物,就是L-DOPA,這是大腦多巴胺的前驅物質,由於多巴胺的病因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黑質(substantial nigra)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在1960年,有兩位研究人員(Enhringer及Horniewicz)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靜止時顫抖(resting tremor)、僵直(rigidity)、運動不能(akinesia)和運動遲緩(bradykinesias)呈現面部表情獃滯,足部蜷縮等癥狀 是一般巴金森氏正常見的症狀。大腦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多巴分在腦的含量將不斷下降,使病情更嚴重。


L-DOPA最常見的副作用,其實是低血壓、噁心、掉髮、定向感不好、焦慮及性慾增加等等,還有些人容易出現精神方面的症狀,例如聽幻覺、視幻覺或者嗜睡等等。最近法國研究發現,有些人甚至出現病態賭博、暴露狂甚至過度消費的情形,原因可能與多巴胺過多有關。


在營養品的輔助上,不妨考慮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甘酸(簡稱NADH),NADH是體內細胞代謝中驅動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輔酶,同時也是最強校的抗氧化劑。分子於細胞中進行氧化反應產生能量的主要載體也是它,細胞有越多的NADH可用,能產生的能量就越多。在實驗室的研究發現,NADH可使多巴胺的製造量增加六倍,而且可以刺激製造多巴胺的主要酵素酪胺酸氫化酶的量增加70%。在德國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的雙忙比對研究發現,給予NADH的巴金森氏患者其血液的L-DOAP及多巴胺的濃度均增加,故NADH的確對於體內多巴胺濃度的提升有直接的效果。德國研究針對六十名患者,為期四週,且為隔天補充,服用NADH那組的效果,明顯地優於服用安慰劑的那一組,這是1996年刊登於知名期刊神經傳導物質的研究報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國內最近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看上ADHD治療藥物的廣大市場,爭取到合作開發、製造及某些地區的銷售代理權,主要的關鍵,就是看到這片市場的商機。去年全球花費多少金額在ADHD這種需長期服用控制的「疾病」上,答案是四十億美金。然而ADHD真的是只能靠藥物來控制嗎?如果不想靠藥物,又有什麼方法來幫助有此困擾的人呢?國內知名的出版社即將於九月上旬出版美國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MARK HYMAN)的大著ULTRAMIND SOLUTION,裡面提供完整的解答及根本解決之道,建議大家屆時不妨到坊間找這本書來瞭解ADHD到底是怎麼來的,藥物之外又如何能根本處理,也歡迎大家屆時和我一起來探討書中的內容。衷心希望國內有更多的臨床專業人員可以瞭解這本書的內容及作法,幫助更多需要的人能免於長期藥物控制的狀況,擁有真正的身心健康及快樂成長。


友霖生技、美DURECT合作 開發治療ADHD專利新藥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更新日期:2009/08/18 21:50












友華生技(4120)子公司友霖生技18日宣布與美國上市公司DURECT公司簽訂治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新藥ORADUR-ADHD的合作開發與生產銷售合約。友霖取得該藥品在亞洲與南太平洋等國家的獨家生產銷售權,未來友霖也將負責製造此新藥,以供應DURECT在歐美、日本及其他國家的銷售需求。

在合作開發協議中,DURECT授權友霖運用該公司獨特的藥物釋放配方ORADUR的專利技術,以生產治療過動症的新藥;友霖並將與DURECT公司共同合作進行第二期的臨床試驗。

這項合作案除了讓友霖成為DURECT在亞太地區的合作夥伴外,也透過雙方合作更讓友霖生技在未來的發展上跨出重要的一步。友霖生技董事長蔡正弘指出,「相信ORADUR-ADHD新藥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因為它獨特的配方設計,除增強藥效外,並且針對藥物濫用而設計防干擾(tamper-resistance)的功能,與目前市場上同類型藥品有明顯的區隔,也更增加未來產品銷售的潛力。」

DURECT總經理暨執行長James E. Brown 表示:「很高興能與友霖合作,讓ORADUR-ADHD新藥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得以順利進行,提供未來發展與銷售的資源。ORADUR這項技術具有防止藥物濫用、提高便利性、穩定性、療效和安全性的功效。我們希望透過與友霖的合作,能讓ORADUR的技術應用到此類藥品上。」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常見重要疾病之一,台灣ADHD盛行率為7.5-9%。主要的表現症狀為注意力不足,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工作或遊戲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或是過動/衝動。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資料顯示,此病症在美國4-17歲青少年的盛行率為7.8%,約有60%的過動兒其ADHD症狀會持續到成年,目前約有50%的ADHD 過動兒接受甲麻黃素(Amphetamine)或中樞神經興奮劑(Methylphenidate)的治療,2008年全球ADHD治療用藥市場規模約為40億美金。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08/1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吸食K他命1~2年會造成間質性膀胱炎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08/17 00:0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間質性膀胱炎容易合併膀胱過動症,症狀都會有頻尿、尿急等情形,高雄榮總泌尿外科醫師簡邦平表示,兩者發生原因不明,除了會經常上廁所外,兩者都會有無法控制或控制不住的情形發生。



青少年吸食K他命,也會造成間質性膀胱炎,高雄榮總泌尿外科醫師簡邦平表示,青少年拉K〈吸食K他命〉來助興,小心只要吸食1~2年的時間,就易造成膀胱發炎。



其主要症狀有膀胱的容量變小,大約只能容納50~100CC的尿液,就會覺得不舒服。簡醫師表示,大約每十分鐘就會有想上廁所的衝動,且因為不可逆的疾病,就算戒掉吸食K他命,也不易恢復到跟原本的一樣。



膀胱過動症是臨床上診斷因尿急、頻尿、200CC的尿液無法控制所使用的名詞,而間質性膀胱炎又稱作男性慢性攝護腺發炎,因為男女都可能有間質性膀胱炎,所以又統稱為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簡醫師表示,調查顯示,全台有8%的男性深受間質性膀胱癌之苦。



間質性膀胱炎與設護腺肥大外顯症狀是不一樣的,簡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主要是在五十歲以上的男性較容易發生,而間質性膀胱炎是在各個年齡層都會發生,且愈年輕其症狀就會愈嚴重。



簡醫師表示,間質性膀胱炎其典型的特徵是,會造成外生殖器會疼痛,男性的話則是在射精時或陰莖根部會有疼痛感,而女性則是外陰部會有疼痛感。



治療方式,通常都會採用行為治療,以避免造成骨盆腔疼痛為主,在飲食上免責須避免辛辣、咖啡等;在生活型態上,則須避免坐久以免造成骨盆腔疼痛。此外,有些人可能連跑步都會覺得疼痛時,也須減少跑步,以避免因跑步所帶來的疼痛感。也可用藥物治療,簡醫師表示,通常要長期服用強力的止痛藥,且會造成成癮性,像是一般的普拿疼等,其效果都較不好。



因間質性膀胱炎又稱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所以女性罹患有間質性膀胱炎時,嚴重的話,可能連整個膀胱都要拿掉,簡醫師表示,膀胱會愈來愈小,愈來愈不舒服,但目前比例較少。



另如以強迫灌水的方式,來將膀胱撐大以增加其容量,簡醫師也表示,雖然是治療間質性膀胱癌的方式之ㄧ,但在灌水前需要上麻醉,其效果也不好,所以不建議使用此種治療方式。



說到K他命引起的泌尿系統失衡。不禁讓我想到兩位門診的個案:


第一位是一位年約三十歲的男性,他是由友人介紹到診所作K他命成癮的評估,事實上,他K他命的濫用問題以持續三、四年了,但因為來看診這段時間,K他命用量越來越多,甚至有泌尿系統的失禁問題。由於他的身體還有其他問題,我建議他先作個體檢,也請他到洗手間蒐集尿液,但在他起身到洗手間去收集尿液時,我和他的友人一起看到他原本的位置上的座椅留下一攤尿,但他渾然不知,友人看到後,連聲道歉,但最叫人難過的是,他對自己的尿失禁,渾然不覺。


第二位,是女性的個案,不到三十歲,有家人介紹,也是到診所作戒毒的評估及建議,她自述自從之前拉K拉到尿完全無法排出來,經泌尿科評估,必須在肚臍旁插上一根尿管後,就變得不愛出門,或者應該說是不敢出門。因為她很怕別人發現她年紀輕輕,就必須隨身提著尿袋才能上街或出門.....


我要在此提醒大家,K他命對泌尿系統的危害,不只是膀胱而已,甚至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衰竭,我曾在門診個案看到一位多次因為長期吸食K他命的個案,導致他的泌尿系統嚴重失調,甚至多次入院治療,檢查的數據,幾近洗腎的程度,而他才二十多歲。


K他命的作用,其實類似天使塵(PCP)及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止咳藥)的作用。但其解離反應不像PCP及右美沙芬作用時間那麼久,通常在吸食六分鐘後,就可能開始產生幻覺,一般可能會持續到兩小時,但都不會太久,許多吸食K他命的人,會把這些解離的經驗稱為K世界。很多人以為K他命不會上癮,其實這是錯誤資料,許多上癮的人,到最後身體也搞壞了,就是被這個錯誤資料害的。我在門診實在看到悲慘的個案,奉勸大家,毒品只能敬而遠之,真正有心理的困擾的話,還是透過有效的心靈技術來幫忙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已經使用一段時間的人,一定要從身體排毒及增加個人面對能力來著手,毒品的戒除才有機會。


K他命的相關副作用及根本解決之道,歡迎參考我部落格的另一篇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2255&prev=12753&next=10174&l=f&fid=3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忽略副作用 上路真藥命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08/14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慢性病藥物都可能影響行車安全,不過年長駕駛人似乎不太了解嚴重性。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The Universityof Alabamaat Birmingham)研究指出,像常用心血管藥物、高血壓用藥「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或鎮靜劑等,都可能產生頭暈等副作用,年長駕駛人非常可能不知道或忽略藥物副作用,因此健康單位一定要多多教育民眾,服藥後千萬不要開車、騎車,以防發生交通意外。



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年長者不曉得服用藥物之後,駕駛能力會大打折扣。研究中顯示,五十五歲以上民眾當中,九十五%的人有一種或多種健康問題,七十八%的人服用一種以上藥物,但只有二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藥物可能影響駕駛能力。根據統計,在台灣,八十%以上的年長者患有一種以上疾病,四十%的年長者有兩種以上疾病,平均用藥量是青年人五倍以上。



研究人員以問卷方式詢問六三○位駕駛人,這些駕駛人年齡介於五十六到九十三歲,其中只有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 Blockers)或鎮靜劑等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研究顯示,許多罹患多種疾病、服用多樣藥物的患者,也沒有接收過這樣的警告訊息,不知道藥物可能影響駕駛判斷。專家認為,醫療院所應更加主動告知這些訊息,讓年長者體認其嚴重性。


 



很多人並不知道,心臟科的常用藥物Propranol(商品名為恩特來,inderal,cardolol等等),這是屬於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Beta Blockers),因其抑制交感神經及抑制血管收縮的效果,所以也有抗焦慮及放鬆的效果,隨之而來的就是想睡,反應變慢。這種藥在精神科也常會拿來作為控制焦慮或者幫忙控制其他抗精神藥物引發的不自主的手抖及坐立不安等等副作用,提醒大家,如有服用此藥,最好不要開車上路,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一般的抗焦慮及抗精神藥物,甚至是少數的抗憂鬱劑(像是樂活憂等等)大多有鎮靜或者放鬆甚至安眠的效果,若有服用的人,最好不要開車上路。



參考文章:




安眠藥太長效 害老婦白天摔跤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17 04:09



文/馮靜修



楊婆婆雖然高齡90歲,但是平常活動自如;最近卻因煩躁不安,睡不著,於是就近到診所看病拿藥。不料,在服藥後第二天,白天上廁所時,因無力而在浴室摔了一跤。送醫後,因骨折而住院。藥師在為她進行藥物衛教時發現,診所開立的藥物是Ativan 2毫克,睡前服用,此藥是長效性的鎮靜安眠藥。



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跌倒造成傷害,所需醫療費用是所有醫療費用的6%,意外死亡是美國老年人第七大死因,而跌倒是老年人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疾病及外在環境因素外,藥物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子。因為老年人有許多慢性病,加上有些病患常在多家醫院遊走,服用多種藥物,可能有重複、劑量過高、交互作用等,而影響意識,產生感覺遲緩、眩暈、昏昏欲睡、警覺性降低、腳步笨拙或不穩等副作用而跌倒。



楊婆婆因為服用了長效性鎮靜安眠藥,使得白天仍然有殘餘藥效,導致昏沈無力而跌倒。



◎到底有哪些藥物容易導致跌倒?服藥期間,要注意哪些事?



領藥時,應該看清藥袋的注意事項,如:鎮靜安眠藥(抗焦慮藥)、抗組織胺(感冒藥、鼻塞、流鼻水)、抗精神病藥(抗憂鬱藥物)等,在服用藥物期間,可能會嗜睡,駕車或操作機械,請小心。



●吃利尿劑的人在尿急下床時,需慎防跌倒。



●服用降血壓藥物期間,可能發生姿態性頭昏;當平躺坐起或起身站立時,宜放慢動作。



●如果藥袋未標示,則領藥時,需詳問藥師。



●如果服藥後,病人呈現整天半昏睡狀況,也就是,坐在椅子上,就一直昏睡,這種情形是以往未曾見的,此時最好立刻詢問醫師或藥師。因為老人的肝腎代謝功能較差,容易延長藥物作用,導致嗜睡情形。



這時候,藥物可能需要減量,或更改嗜睡副作用較少的藥物,以免病患在恍惚中跌倒。



●如果病患原本意識清醒,服藥後,有混亂不清情形者,應立即回診。因為可能是疾病發生變化,或藥品副作用因素,家人不應忽略導致其他更嚴重後果的發生。



●服用任何藥物不要自行增加或驟然停止用藥,以免造成意識改變或混亂情形而跌倒。



●看不同科的醫師時,應告訴醫師目前所服用的藥物,避免重複開藥,造成思睡副作用,應避免四處看診。



●家中若有老人或幼兒,應審視居家的安全性是否足夠(含未固定的家具、門墊、地毯、繩索、電線、地面傾斜、凹陷或濕滑、光線不足、沒有扶手裝備),或平常是否有人陪伴?以免跌倒時,家中無人,呼救無門。



雖然老年人的跌倒常是多重因素所造成,但有些危險因子是可以預防改善的,例如治療疾病、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檢視環境安全等。 (作者為馬偕台東分院藥劑科主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印度草醫學家證實黎豆子可治男性不育症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8/16 05:03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5日專電)印度草醫學家在利用黎豆種子治療巴金森氏症,並發現對治療糖尿病具有潛在作用後,現在又證實可以有效治療男性不育症。



別名虎豆、狸豆、巴山虎豆、鼠豆的黎豆(Mucuna pruriens,又稱velvet bean),是印度傳統醫藥「印度草醫學」(Ayurveda)中常用的一種植物,最早是作為蛇毒解藥,因為黎豆具有能夠延緩血液凝固的特性。在印度,黎豆是一種近似野生的植物,甚少人種植,但在貧瘠的荒地可見到它的蹤跡。



據設在印度北方省(Uttar Pradesh)堪坡(Kanpur)的國立Chhatrapati Shahu Ji Maharaj醫學大學生物化學系研究小組成員馬蒂(Abbas Mahdi)今天向媒體發表成果表示,研究小組在6個月的時間裡,對400 名年齡在25-40歲的不育症男性,分階段給予黎豆子萃取物治療,得到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馬蒂說:「我們發現患者的精子數量和活動量都呈顯著增加,精液品質大幅改善,精漿中攸關精子發育營養和代謝的脂質、抗氧化劑、維他命和果糖,由於氧化程度減少,也都逐漸恢復正常。」



據馬蒂表示,黎豆子萃取物能治療男性不育症,在於黎豆子中含有多種活性化學成份,尤其富含天然左旋多巴胺(L-Dopamine)。他表示,左旋多巴胺的主結構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腦內分泌,主要幫助大腦的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分泌多寡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馬蒂說,多巴胺作用於腦中的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前葉,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促黃體激素」和「促濾泡激素」,能控制精子的生成,換言之,腦中的多巴胺濃度愈高,愈能增加睪丸酮(即所謂的男性荷爾蒙或雄性素),進而主導男性的性行為。



研究同時顯示,黎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減輕不育男的心理緊張壓力。



這顯然與黎豆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效果類似。由於巴金森氏症患者腦中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偏低,必須藉補充左旋多巴胺來提高,因此人工合成的左旋多巴胺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臨床藥物,而人工種植的黎豆中所含天然左旋多巴胺的濃度很高。



1995年印度一個巴金森氏症研究小組發現,給病人連續12周補充黎豆中提取的天然左旋多巴胺萃取物,與補充人工合成的左旋多巴胺藥劑相比,患者的震顫和僵直症狀可得到更好的控制。研究還發現,黎豆中的左旋多巴胺可改善老人的失眠障礙。


 






Mucuna pruriens seeds of two different colors

上圖是兩種不同黎豆顏色的種子。


黎豆是在熱帶非常常見的植物,用途很多,其葉子與種子,甚至可以拿來給動物當飼料。不過若要拿來給人們食用,至少須經三十分鐘到到四十八小時的處理,否則容易產生毒性。由於黎豆含有類似Levodopa這種物質,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有不少地方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



在討論臨床應用前,讓我們先瞭解相關的生化反應。多巴胺的合成,最初的源頭是酪胺酸,酪氨酸Tyrosine簡寫TyrY,是一種芳香族氨基酸,亦是20種用來合成蛋白質的必須氨基酸之一。它不能由動物的身體製造,必須要透過進食來攝取。十九世紀初被德國化學家首先在起司中發現,「Tyro」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起司。酪胺酸要變成多巴胺Dopamine之前,必須先變成L-Dopa,也就是Levodopa。所以,想要增加體內多巴胺的濃度,可以從增加L-Dopa開始,在缺乏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的疾病巴金森氏症治療上,早已行之有年。


過去,黎豆一直被印度草藥學拿來當作增加男性及女性性慾的物質,這也是多巴胺的影響,傳統給男性的治療劑量,是以十五克磨碎的黎豆和牛奶相混。


此外,也有研究顯示,黎豆有抗憂鬱的效果,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這本書:Medicinal Plants:Chemistry and Properties ,作者為M. Daniel。不過提醒大家,黎豆不能過量服用,因為過量的多巴胺及黎豆含有的一些類似神經傳導物質的物質,例如血清素、5-HTP、尼古丁等等的物質,容易引發服用的人產生幻覺或者類似藥物濫用的感知扭曲,故黎豆有一個別名就叫瘋豆(Mad Bean)。若以成熟的豆子,本身只含3.1-6.1%劑量的L-Dopa,也包含其他微量的血清素或者尼古丁成分等等,有一個針對三十六個實驗對象的結果發現,並不會有任何幻覺產生。相關詳細的研究資料,不妨參考:http://www.idrc.ca/en/ev-31916-201-1-DO_TOPIC.html


結論:若經安全的萃取程序得到的安全成品,以安全劑量來使用,不必太擔心黎豆的副作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