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排毒專區 (2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醫師:菸抽愈多 勃起功能障礙機率愈高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4/22 20:52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22日電)柳營奇美醫院主治醫師盧致誠今天表示,許多人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卻較少人了解吸菸對男性「性健康」的不良影響,菸抽得愈多,「抬不起頭」的可能性將會愈高。



盧致誠表示,男性勃起功能是性健康的起頭,如果出現勃起功能障礙而「抬不起頭」,就表示性健康出現警訊;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症、不喜好運動者與攝護腺疾患都有風險關連,近年來愈來愈多醫學研究指出,吸菸也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



他說,根據2008年6月份性醫學國際學術期刊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的報告指出,吸菸會對陰莖動脈血流有不良影響;每天吸一包菸延續十年,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相對風險就會增加,且八成以上的吸菸者,會有不正常的陰莖血流現象出現而不自知。



盧致誠表示,由糖尿病、高血壓引發的勃起功能障礙會對年齡較高者影響較大,但因吸菸而造成的卻對年齡較輕者影響較大。



他說,正值40歲左右壯年、又有吸菸習慣的男性,若是發現勃起功能障礙時,除了就醫尋求藥物治療之外,也應一併進行生活調整,注意要有健康的日常飲食與運動習慣,戒菸更是不可缺的一項工作。980422




研究:尿液尼古丁代謝物濃度高的吸菸者易致癌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4/20 17:40



(路透芝加哥19日電)科學家已經驗出兩種直接導致肺癌的香菸內含物,他們今天表示研究發現可能有助於未來吸菸者致癌物預測。



  他們表示尿液中尼古丁代謝物NNAL濃度高者相較於濃度較低者,罹患肺癌風險加倍。



  而尿液中NNAL和另一種尼古丁代謝物可丁尼(cotinine)濃度皆高的吸菸者,又比尿液中兩種代謝物濃度極低者,高出7倍罹患肺癌風險。



  科學家表示,研究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何有些吸菸者罹癌,有些則無。中央社(翻譯)




吸菸,對身體很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增加身體的自由基,自由基危害是老化、癌症及心臟血管疾患的重要原因。男性的勃起功能與血液循環系統有關,像糖尿病、高血壓引發的就是循環障礙引發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自由基會增加血管內皮傷害的危險性,因此,長期吸菸且量大者,極易傷害血管內皮而影響到性功能。順便也提醒大家:尿液中若被測出尼古丁代謝物濃度高的吸菸者,容易致癌,當然,有些人即便抽菸,但尿液中的尼古丁代謝物不高,相對來說,罹癌的機會也會比較少。如果以尿液中的尼古丁代謝物來作為安全的準則,請問有幾人測過,確定自己尿液的尼古丁代謝物不高?在我看來,沒有做過尿液檢測,就是黑牌的吸菸者,當黑牌吸菸者的代價就是癌症的危險性增加,高者甚至多出七倍。


所以,為了自身性福著想,也減少罹癌的危險性,菸能早戒就戒掉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黑心廠商!菜脯含200ppm甲醛 把消費者當標本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4/16 04:09







〔記者黃淑莉、俞泊霖/綜合報導〕食用的菜脯竟然添加用來做動物標本的工業用防腐劑甲醛,且含量高達二百ppm,雲林縣衛生局稽查人員直呼簡直把人當標本,吃多恐致命。



縣府衛生局上月抽驗縣內各商店、賣場販售及學校使用的菜脯,總計抽驗十七件,檢驗己二稀酸、去水醋酸及苯甲酸等防腐劑、工業用防腐劑甲醛、殺菌劑(過氧化氫)、漂白劑(二氧化硫),檢驗發現有兩件不符規定,一件苯甲酸超量、一件則是驗出不得添加的甲醛。



衛生局表示,甲醛是工業用防腐劑,主要用於動物標本、木材防腐,禁止添加於食品,食入甲醛溶液後,口、喉、食道、消化道及胃的表面粘膜會受到嚴重刺激,造成劇痛、嘔吐、腹瀉及發炎,身體吸收甲醛後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暈眩、抑鬱、劇烈腹痛,甚至昏迷、死亡。



苯甲酸雖為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過量則可能會有流口水、腹瀉、肚子痛、心跳快等不適



衛生局指出,被檢出含甲醛的產品,來源廠商「順伍意貿易有限公司」位在台中縣烏日鄉,除通知縣內各販賣業者將該產品下架,並移請台中縣衛生局依法辦理。



順伍意公司則喊冤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該公司約兩年前開始向雲林的李姓業者進貨,約供應七、八間市場的零售業者,會暫停出貨並回收。



衛生局呼籲,民眾在選購菜脯產品時,若顏色太白、聞起來有剌激的味道,可能使用過量漂白劑、防腐劑,為食用安全考量,烹調前宜多次用水浸泡沖洗。


 


對大部分的醫學院畢業生而言,他們的記憶中,必有一段對於大體老師的涕泗縱橫的回憶,除了感念大體老師無私的奉獻,提供習醫的人最直接的實體物外,更嗆人的還是叫人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福馬林氣味,福馬林也就是甲醛,這是為了防止遺體腐爛的防腐劑,一般大體老師在捐出遺體不久後,解剖實驗室的助教會儘快為大體老師注射這種防腐劑,而在解剖的實習過程中,也不時需要添加更多的甲醛,以防止遺體發霉。由於這種味道實在太嗆人的,幾乎沒有人在解剖過程中,不被嗆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所以,只要吸入,對口、 鼻、喉都會有明顯的刺激感,若食入的話,食道、消化道及胃黏膜都會受到嚴重的刺激,造成劇痛、嘔吐、腹瀉、發炎,身體吸收後,甚至會影響中樞系統,暈眩、抑鬱、昏迷甚至死亡等等。這種防腐劑有多毒,由此可見一斑。最不應該的是竟然有人把這種可能致命的毒素添加於食物中。


 


一般人如果吃不到有添加甲醛的食物,就代表不會接觸到甲醛了嗎?非也,其實很多人接觸的來源是從甫完工的新居的裝潢產生的,那種嗆人的味道(尤其是一些木作的貼皮、油漆等等),叫人聞之落淚的不舒服,就是甲醛引起。所以豪宅不一定是好宅,就是在提醒大家甲醛的危害。預防之道,可以透過特別的光觸媒施工於新居的天花板及牆壁(不必插電),透過客觀的科學儀器測量,證實大幅降低甲醛的濃度,減少相關危害,讓居處變得真正宜人。對這種環保施工及效果有興趣的人,歡迎多多交流討論。


 


已經吸入甲醛或者食用太多的人,除了減少接觸外,還可以利用有效的排毒程式,幫助身體去除殘留於脂肪的毒素,讓自己真正免於毒害,相關內容可以參考有美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所著的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本書。裡面詳述了現代的生存環境對人的影響以及排毒程式的原理及執行方法,值得大家參考與利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汽油含苯 長期吸入易致癌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4/13 04:09



汽油揮發出的污染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其中以苯的毒性最高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油氣中含有的苯,已確認為致癌物,具有骨髓毒性,可能導致再生不良貧血、白血病。而甲苯則會抑制中樞神經,並對腦部和肝臟有毒害。如果沒有做好油氣回收,員工、居民及駕駛員都可能受害。



另外,油氣散發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是促成空氣中臭氧生成的關鍵化合物,臭氧是略帶淡藍色且具刺激性味道的氣體,也是造成都會型城市空氣品質不良的主要原因。



林杰樑表示,由於這些有機溶劑仍會經由皮膚吸收,加上目前一般活性碳口罩對其吸附能力不佳,就算民眾戴上N95口罩也難防護,因此,最好方式就是遠離聞起來「油氣特別重」的加油站,並可向環保單位檢舉。



加油站勞工一旦發覺站內油氣味道變濃,應有警覺性,以確保自身安全



很多人在加油時,習慣的口頭禪就是加滿,殊不知此舉會造成油氣外洩,影響自己及周遭人的健康。因為苯、甲苯、二甲苯及乙苯等,都可能影響到腦部、肝臟甚至骨髓抑制而產生血液疾病。


一般人並不知道汽油這種揮發劑在國外,會被經濟能力不好的人當成毒品來濫用,國內在揮發劑的濫用上,以強力膠的吸食比較多,有少數人會拿松香水來吸,這都算是揮發性的中樞神經抑制,吸過量的人,由於大腦受到抑制,甚至會有瞳孔縮小的狀況,之前有醫師出國考察,在急診室值班遇到一位疑似中風的患者,但最後確定是汽油吸太多,過量導致中樞神經被抑制,症狀的確頗像中風。


為了減少自己及其他人接觸汽油的揮發毒物,而影響健康,下次加油時,請說八分滿。


除了防毒外,已經有接觸一段長時間或者經常接觸的人,也可以考慮利用有效的排毒程式來幫助身體免於這些毒素的再刺激,因為這些脂溶性的毒素,大多卡在難以排出的脂肪中,若不藉由有效的排毒程式(有興趣的人請參考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本書),那麼身體只會慢慢累積、當心身心健康亮起紅燈。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美研究︰紅肉吃太多 死亡率增3成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3/25 04:09



編譯管淑平/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2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常吃紅肉或加工肉會導致一個人死亡率提高30%;常吃白肉的話,則會小幅降低死亡率。



美國家級大型研究



以往的研究已發現,吃紅肉與心臟病、癌症,特別是大腸癌發生率較高有關,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這份以逾50萬人為樣本、時間長達10年的大型研究,則首次檢視吃紅肉的整體死亡風險。



研究負責人辛哈從1995年起,針對54萬5653名年齡介於50到71歲的美國中高齡者,調查其飲食習慣,並根據吃紅肉、白肉多寡分成5組。



結果發現,即便將是否吃蔬菜水果、抽菸、運動和肥胖等其他風險因子納入考量,吃最多紅肉的五分之一人,在到2005年為止的10年期間,死亡率要比吃最少紅肉的五分之一受測者高出30%,大多數是死於心臟病和癌症。吃香腸、醃肉、熱狗等加工肉品者對死亡率也有類似影響。



常吃白肉 死亡率較低



吃最多肉那組一天吃大約4盎司(約113公克)、或每日飲食的每千卡路里中吃下62.5公克紅肉,最少的則是每日每千卡路里吃下9.8公克紅肉。研究對象以白人居多數,男女都有;紅肉包括牛肉、豬肉,白肉包括魚肉、雞肉等。



辛哈在這篇23日於「內科醫學檔案」期刊發表的報告中說,其實只要少吃紅肉就可以降低死亡率,以降低到研究中最少的數量來說,「男性、女性整體死亡率可各降低11%、16%。」而且,研究顯示,白肉攝取量最高的人,這10年間整體死亡率比吃最少白肉那組低約8%。



針對50萬人調查 每日吃紅肉易早死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3/25 03:07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一項針對五十萬名美國中老年人的大規模調查發現,如果每天吃四盎斯的紅肉(約一個小型漢堡的量),在未來十年內死亡的機率會增加三○%,而且大部分是死於心臟疾病和癌症。香腸、燻肉等處理過的肉類同樣會增加死亡風險。



之前已發現紅肉與心臟疾病、癌症的關連,但這項研究是第一個針對吃肉與死亡風險關連性的大型研究。但若經常吃魚、雞肉、火雞肉及其他家禽,反而會略為減少死亡風險。





小檔案︰紅肉白肉 肌紅蛋白多寡左右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3/25 04:09



紅肉與白肉顧名思議,差別就在於顏色,肉類呈紅色是因為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愈多,肉色就愈深。豬肉、牛肉、羊肉、鴕鳥肉等屬於紅肉。



雞肉則屬於白肉,另包括魚及海產的肌肉同樣只帶有少量肌紅蛋白,所以也屬於白肉。



一般來說,營養師多認為白肉對身體保健較佳,原因則在於白肉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紅肉。 (記者楊久瑩)


 


過去關於紅肉、白肉的攝取對人體健康或者離癌的關連性缺乏科學量化數據,最近發表在美國內科醫學檔案的回溯研究,提供了令人一目了然的結果。


過去營養學對於蛋白質的重要性太過強調,加上飲食習慣日漸西化,國人攝取食物的來源,肉類越來越高,腸胃科醫學會在最近的學術研討會也有詳細的分析報告提醒大家:



針對國人結直腸癌發生速度快速攀升問題,衛生署國健局分析,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脂肪與缺乏運動有關,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則舉出,像是環境中的污染,戴奧辛、致癌抗生素的硝基 (口夫)喃代謝物、以及塑膠溶出的PVC等,人體長期接觸或吞下肚累積,可能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愛吃燒烤、油炸與速食等食物,也容易腸癌上身。



紅肉易致腸癌的原因,醫師解釋,因為紅肉中有兩種特有的胺基酸左旋本基丙胺酸以及飢胺酸,這兩類胺基酸如果烹煮時遇到高溫,例如碳烤,便容易變成致癌物,民眾可以改以烹調代替火烤、油炸。



罹癌的原因除了吃進去的東西,還有環境污染源也會增加風險,所以在飲食上除了要有防毒(期使只能做到減毒)的概念外,其他對於避免不了的環境污染源只能採取有效的排毒策略,在日本也有研究顯示,在遠紅外線的波長中,有一小段對人體而言,特別容易共振與吸收,如果經由特別的光電儀器,發射出足夠且適當的功率,二十分鐘左右接受的人就會滿身大汗,也能幫助排除毒素,目前國內也有少數的實驗室發現,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屬在體內的含量。在一般的醫療上,比較沒有排毒的概念與作法,所以只能消極預防。想在排毒上有更積極的作為,也可以參考由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的排毒程式,透過運動、烤箱及完整的營養補充計畫,可以在約兩到三週左右的時間,幫助一個人處理殘留在身體脂肪內的毒素,甚至是輻射的影響。


還有為了健康,除了少吃點肉,還得多注意防毒及排毒的實際作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兒童圍兜驗出游離甲醛跟環境荷爾蒙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3/19 18:35



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標準檢驗局抽檢市售嬰幼兒圍兜和口水兜,抽檢二十件樣本當中,發現有一件含游離甲醛,輕則引起皮膚刺痛發紅,重則可能致癌;有一件則含環境荷爾蒙會干擾體內分泌。



抽驗的二十件產品中,包括大陸、越南新加坡製品以及台灣製品,可能因進口品採量較少,檢驗全部過關,抽驗出有問題的兩件都是台灣製造。



檢驗局提醒家長選購時要注意,給小孩穿著前也應該多次洗滌。對於不合格商品,也已經要求下架改善。


 


真是天下之大,無毒不有,提出來父母們參考。甲醛向來就是很有名的致癌物,新居落成的房子,嗆鼻的味道就是甲醛,過去也有案例因為新居幾年下來,吸入過量的甲醛而導致住戶膀胱癌的案例。至於環境荷爾蒙,則怕小女生會過度性早熟而衍生相關問題,小男生,可能會影響生殖能力甚至不孕,提醒大家多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VC比毒奶毒 環團籲全面禁用 民眾自保有測試小撇步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2/25 20:4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什麼東西會比毒奶還要毒?環保團體認為是聚氯乙烯(PVC),因為PVC添加了DEHP等塑化劑,加熱後會釋放有毒的致癌物質,會傷害生殖系統及降低智商,而像是玩具、保鮮膜、水管等都含有PVC,民眾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把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含PVC材質,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未含PVC。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主婦聯盟監事陳修玲等國內多個環保團體25日指出,PVC產品幾乎無所不在,且比毒奶粉事件的三聚氰氨危害更烈,呼籲政府全面禁用PVC。



舉凡水管、地板、浴簾、百葉窗、 涼鞋、背包、沙發,以及食物上包著的保鮮膜、奶瓶、寶特瓶、玩具,甚至是捐血用的血袋……裡頭都含有PVC,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可怕的是PVC裡添加的DEHP等塑化劑。



謝和霖指出,DEHP是一種會危害生殖與發育系統的毒素,添加的安定劑會產生傷腎的鎘,以及會降低智商的鉛,這些會在使用時,滲出到PVC接觸的食物或飲水,且PVC廢棄後若採焚化處理,更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表示,「胚胎時期媽媽有接觸(DEHP),男嬰生殖器官異常比率會比較增加。」



PVC這麼可怕,讓環保團體認為比毒奶還要毒,也因此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全面禁用PVC塑膠。但若真的禁用,影響範圍將會很大,以致過去環保署要禁止使用,都遭到業者強烈反彈,只好暫停實施,目前只能提高PVC的回收處理費用,來降低使用率,不過,水管及醫療用品因其他替代材質的延展性,未如PVC佳,因此仍無法改變大量使用情形。



在這個情況下,消費者該怎麼自保?陳修玲教大家一個小秘訣,就是把一條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是PVC材質,但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代表未含PVC。


 


一般人對於PVC的認識及警戒心都不足,所以特別把這篇報導提出來提醒大家正視PVC對於生態環境及生物的危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吃加工肉類 白血病風險增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2/08 04:09



〔記者鍾麗華、魏怡嘉/台北報導〕研究發現,兒童常吃燻肉、香腸、臘腸、鹹魚等經加工處理的肉類食品,罹患白血病的機率將會提高。反之,經常食用蔬菜或黃豆產品的兒童,罹癌的風險較少吃蔬菜者則減少一半。



來自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在五百一十五名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當中,每週食用這些經加工處理的肉類食品超過一次,他們罹患白血病的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七十四%。



亞硝酸鹽易致癌



兒童解毒能力差



專家解釋,在加工處理的過程中,食品廠家除了在這些肉品中加了鹽和糖,也添加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引發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產生。蔬菜和黃豆產品則含有抗氧化劑,有助於化解這類致癌物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亞硝胺會產生各種癌症,鼻咽癌、大腸癌、甚至白血病都有可能,尤其兒童更敏感。林杰樑強調,兒童還在發育成長階段,解毒能力比較差,應該食用新鮮的魚、肉、蔬果等,切忌加工食品,成人也最好不要吃,或是食用前用水煮過,減少亞硝胺。



此外,烹調時最好避免高溫,因為此舉會導致更多亞硝胺產生。林杰樑說,其實吃進肚子裡,細菌也會分解出亞硝胺,因此最好多喝優酪乳,讓腸胃道中有益的細菌增加。而食用時除了搭配蔬果,也可以多喝綠茶,減少亞硝胺的形成。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白血病是兒童及青少年排名第一位的癌症,一方面是基因突變,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免疫系統正在建構中,免疫力較弱,易被感染,而造血系統又是每天代謝較快的系統,一旦感染,較易在造血系統上反映出來。邱指出,哈佛的這篇流行病學統計研究,反映的是一個現象,但原因還要再探討,比如了解這些孩子父母社經地位,若社經地位較低,有可能居住環境較差,附近可能存在工業等環境污染,那麼就要被考慮環境因素。


 


現在有許多小朋友對於蔬果興趣缺缺,除了偏愛肉類蛋奶之類的食物,對於口味重的加工的肉品比較有興趣,這都是最近美國哈佛大學一組的研究團對所做出來的白血病的高危險群。這其中扮演的重要關鍵,就是亞硝胺這種致癌物所引發,這種物質的致癌風險已有非常多的學術研究論文證實,所以想要幫助小孩更健康,一定要減少亞硝胺的攝取,減少相關疾病或癌症的發生率。


為人父母者,若想藉由益生菌的補充來抑制壞菌數目,降低亞硝胺的產生,最好選擇不含糖或含糖量低的優酪乳,然而這樣的口味往往太酸而讓小孩難以接受糖是壞菌比較喜歡的食物,市售的優酪乳一般韓堂亮都太高了,如此往往益菌還沒長出來,壞菌都先餵飽了。我們常看到坊間有些宣導文章或報導在提醒大家:除了益菌的數目及種類要充足外,益菌的攝取也要留心是否遭到胃酸與膽鹽的破壞,除了飯後攝取,減少胃酸的破壞外,基本上,有特殊的益菌包覆技術(抗酸鹼的保護層)及添加幫助益菌生長的物質,都能增加益菌的存活率,否則真正能存活下來的益菌往往一成不到,到頭來都在吃安慰。


其實市售有不少益生菌的產品都已注意到這些重點,對補充益生菌有疑問或者對自己目前正在補充的產品有其他疑慮的話,都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多氯聯苯中毒事件 30年傷痛依舊


公視 更新日期:2009/02/02 22:16



1979年,台灣發生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受害者滿臉瘡庖的電視畫面,讓人看了相當震驚,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有些受害者已經死亡,有些受害者長年病痛纏身,就連他們的下一代,都還繼續承受毒害



三十年來,政府沒有提供完整的醫療照護,他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學習與毒共存,究竟多氯聯苯的毒害,會延續多久,是許多受害者的疑慮。



目前民間人士正在積極的籌組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團體,希望協助受害者以及他們的後代,爭取應有的醫療權益,找回基本的生命尊嚴。


 


看到這樣的多氯聯苯中毒的追蹤新聞,讓我不禁想到與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餘波非常類似,當時為了救難,有醫療人員、救難人員、警察以及志願救災的市民在救災現場吸入大量的有毒氣體與濃煙,事後造成他們在呼吸系統與神經系統的莫大傷害。這些人員在美國的醫療系統幫助下,毫無任何進展,很多人曠職、離職或者經常請假,只因為他們的體力、精神衰退到完全不堪負荷,連晚上睡覺都不得安眠,許多人更因為長期類固醇的治療,而導致身體膨脹得像氣球一般。所以,即便連醫療號稱先進的美國都難以處理這些卡在脂肪的殘留毒素,何況台灣,我認為多氯聯苯中毒事件,政府在醫療上即便想要有積極作為,恐怕效果仍然有限。


所幸在紐約當地,有知名藝人與消防隊員及職業專科醫師成立基金會,成立兩個排毒中心來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計畫名為紐約救難人員排毒計畫,他們提供的排毒程式是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這是透過烤箱、運動及特殊的營養補充,利用兩到三週左右的時間,來幫助一個人有效率的排除卡在身體的殘留毒素,大部分還是針對卡在脂肪的毒素作有效的清除。這個計畫初期執行時完全由基金會自己募款,之後因為成效不錯,紐約市政府也撥款提供當時參與救難而有後遺症的人來參加,參加的人在完成後,體驗到的成效幾乎是醫療所無法達到的健康回復狀態,一個透過運動、烤箱及營養補充的程式,竟然能達到這樣驚人的成效,的確令人印象深刻,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http://nydetox.org/


在越南其實也有類似的排毒中心,這是由政府出資,主要是要幫助那些在越戰中曾暴露在一種落葉劑(橘子劑)的污染而留下後遺症的個案,這種落葉劑是美軍當時為了讓越共無所遁形所噴灑的戴奧辛之類的劇毒,除了越南當地民眾外,連一些越戰的美國軍人也不能倖免於難。在越戰結束後,有些越戰退伍軍人也在排毒程式幫助下,讓身體回復到之前的健康狀態,甚至有一個越戰退伍軍人,他的太太在他接受排毒程式前曾流產兩次,他自覺是越戰受到落葉劑污染的影響,但在做完排毒程式後,太太順利生下小孩,所以他很清楚那是排毒程式帶來的禮物。希望不久的將來,這些多氯聯苯的污染受害者甚至下一代,也能藉排毒程式來改善健康,重拾新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夫妻種桶柑 堅持有機尚健康


華視 更新日期:2009/01/28 16:26







台中縣東勢七十歲老夫婦,二十年前開始種有機水果,雖然產量少、賣相不好,每年都虧本,但夫妻倆還是堅持天然尚好!



  七十歲的黎媽媽穿著雨鞋、背著塑膠籃、腰上掛著剪刀,帶著記者一路走到桶柑園,樹上一顆顆黃澄澄的桶柑雖然不大,但是保證香甜多汁。黎媽媽剪下一顆,皮都不用洗,一口咬下,她說因為不使用農藥,種出來的桶柑比較小顆,外皮醜醜的,到市場不太好賣,所以每年都不賺錢,但她一點都不介意。



  十甲地的果園因為沒有化學藥劑,昆蟲特別多,處處有驚喜,這麼大的人面蜘蛛難得一見,這裡到處都是,旁邊甜柿園,因為氣候不穩定,套了三萬個果袋,收成只剩三千顆,其他全都爛掉。



  二十年前,黎媽媽和先生退休後到這裡種水果,從鋤草、整理果園,通通自己來,明知自然生態的耕作方式不賺錢,但不污染土地就是他們的堅持。(記者江麗君、張春峰報導)


 


現在由於養生的風氣日漸推廣以及人們對身體保健越來越重視,所以這種沒有污染的農作我相信會越來越多,現在國內對於有機認證農產品的認證也開始有明確的規範,我相信這樣無污染的農作方法會越來越普遍。有些產量不大的自然濃法,會透過產銷會員的平台來供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一下,也可以到農家的農地親自瞭解他們實際的耕作方法,除了吃進美味可口的農作物外,還會對大地產生感謝及感恩的心,誠心建議大家能親身體驗這種無以言喻的幸福感受。相關資料大家可以參考:


http://blog.yam.com/user/nature_farmer.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市售撲克牌 3成含游離甲醛致癌毒素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1/23 00:26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年節期間少不了的撲克牌,每年都被當成檢驗重點,今年檢驗局又抽檢出市面上超過三成的撲克牌,其中的「致癌物質」游離甲醛都過量,最嚴重的還超過標準值的12倍。



若玩過這些含毒的撲克牌,再以沾到甲醛的手直接拿食物,就會將甲醛一塊全吃進肚。檢驗局這次大動作抽檢市面上30種撲克牌,其中「皇家撲克牌」除了沒有標示製造廠商,其游離甲醛含量最高,為924ppm超過標準值75ppm的12倍;知名的SNOOPY、DISNEY撲克牌,也都被檢驗出甲醛含量5、600ppm。



由於甲醛為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告的可能致癌物質,然而摸到甲醛有可能會引起皮膚紅腫刺痛,倘若經常被吃下肚,則恐有致癌危險。不過現在卻無法可管,因此不能對廠商開罰,於是檢驗局已經要求,不及格的撲克牌下架。



除了撲克牌含有毒素之外,紅包袋也可能含有甲醛成分,建議若摸過這些可能含有毒的撲克牌與紅包袋後,吃東西前最好先洗手,否則就有可能將毒給吃進肚子裡。


 


過年期間,撲克牌、紅包袋多少碰得到,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毒素囤積阻代謝 瘦不了


避免使用塑膠製品


2009年01月19日蘋果日報


毒素不只影響健康,還可能影響減重效果,中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承箕提醒,吃很少卻瘦不下來或減重一直碰到停滯期,可能是因為體內含有過多的毒素,以環境荷爾蒙和戴奧辛等最容易囤積在脂肪中。塑膠製品若用太久或加熱,也會釋放有毒物,影響代謝。報導╱賴佳雯、張雅雯 攝影╱高世安



正常的人體代謝能將多餘的脂肪轉化成熱能消耗,或轉化成水溶性脂肪隨著汗水、尿液排出體外。如果脂肪中囤積太多環境荷爾蒙等毒素,可能會使體內新陳代謝率變差,導致體內脂肪的消耗變小,影響減重效果。要減少體內毒素囤積,除了多運動,博馨診所醫師謝伯欣建議,避免將熱食裝在塑膠製品中食用,可減少環境荷爾蒙囤積的機會。林承箕醫師說,吃飯時細嚼慢嚥,讓食物更容易被小腸吸收,減少宿便也能避免體內毒素囤積。


 

 

常有客戶或者網友問我:為什麼我已經吃得那麼少還瘦不下來?其中之一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體內毒素的殘留累積,造成身體無法正常代謝,減重自然就會變得很難。這篇報導除了提到防毒的概念以及如何幫助消化,減少腸道廢物的累積外,比較可惜地並未提出直接有效的解決之道。其實,對於這些卡在體內脂肪的毒素,一般的醫療程序或治療,完全無能為力,大家一般的概念是透過運動、烤箱的方法來幫助身體多排汗,試圖幫助排毒,然而,對於體內深層的毒素,若不藉由有系統的特殊營養補充方法,逐步地排除累積在體內各處的毒素,效果恐怕十分侷限。

建議大家對排毒有興趣的話,不妨利用美國知名人到主義作家L.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的排毒程式,經由運動、烤箱、有系統的營養補充(在專業人員每天的監督與建議下),兩到三週,可以幫助一個人排除體內殘留的各種毒素,同時處理營養缺乏,在臨床上我已累積許多實際成功案例,歡迎大家一起來瞭解與應用,幫助自己不再為毒所害,身輕體健。不過也提醒大家,排毒程式並非為了減肥而執行的程式,基本上,排毒程式只是針對身體殘留的毒速作根本的處理,不再讓毒素影響身體的營養、代謝功能,幫助身體回復到自然運作的狀態的保健方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市售福菜很傷肝 防腐劑全都超量


卡優網 更新日期:2009/01/20 17:50 李家如







  過年的團圓飯是凝聚全家人感情最重要的力量,但民眾購買年節食品時,可要特別注意。消基會發現,市面上的朴菜(福菜)、白麵條與水餃皮都含有過量防腐劑,尤其朴菜更是全數不合格,若吃下肚後非常傷肝,甚至有致癌風險。



  辦年貨的民眾可要注意了!消基會抽查市面販售的年節食品,發現象徵福氣的朴菜(福菜)竟全數驗出含有過量苯甲酸,有些朴菜的苯甲酸檢出量更大於2.0g/Kg,比規定的0.6g/Kg高出至少3倍以上。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人體食用苯甲酸過量會對肝臟造成嚴重傷害,不僅會引起流口水、腹瀉、心跳加快等症狀,根據英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苯甲酸若與蔬果中的維生素C結合,更可能產生致癌風險。



  這次抽檢發現朴菜全數「中獎」,不合格率高達100%,吳家誠建議民眾過年前最好先不要購買市面上的朴菜,若真的已經買回家,建議可以先將買來的朴菜浸泡在水裡,再經過高溫烹煮,破壞食物中的苯甲酸,最後將煮過的水倒掉再食用。



  不過以上這些手續非常麻煩耗時,加上高溫烹煮過的朴菜,風味會嚴重流失,吳家誠建議民眾要吃的話還是自己動手做,吃的比較安心。



  另外,過年餐桌上常有象徵金元寶的水餃,不過今年食用時也要特別注意。被規定不得驗出苯鉀酸的白麵條與水餃皮,同樣被驗出有過量苯甲酸。其中白麵條有40%不合格,水餃皮也有22%被檢出防腐劑超量。



  由於這兩項產品規定根本不能含有苯甲酸,吳家誠痛批業者實在很不應該,更表示違法商家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三到十五萬元罰鍰。若有民眾因為食用過量防腐劑而損害健康,業者甚至會被處以十八到九十萬元的罰鍰。



  民眾到底該如何自保?吳家誠表示,應該避免買市場上散裝的年貨,儘量選擇真空包裝及冷凍的商品。另外,民眾吃完水餃或白麵條後,經過一、兩個小時若有口乾舌燥的現象,就可能是吃入過量的苯甲酸,建議下次不要再購買。



 


苯甲酸除了傷肝、腹瀉、心跳加速、流口水以外以及致癌的風險外,國外也有研究期刊發現這類防腐劑吃多了,小孩容易注意力缺乏或是過動,其實,一般的飲料也會添加,像是汽水、可樂甚至口香糖或者其他食品加工,都可能添加,不過量可能或低一些,但我仍覺得這些東西在體內還是有可能造成殘留,所以長期食用或接觸,相關的身體負面反應還是會跑出來,建議大家防患未然勝過事後的任何彌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成7金針 含過量二氧化硫


民視 更新日期:2009/01/20 09:01



今年市面上的黑心金針相當猖獗!台北市衛生局抽驗發現,散裝金針竟然高達4成7不合格,含過量的二氧化硫,吃多了會傷害肝、腎,民眾要自保,記得在煮之前,先泡溫水30分鐘,可以去除7成的二氧化硫。



黃澄澄的金針,賣相好,可是衛生局卻抽驗出,這種散裝金針有高達4成7,含過量的二氧化硫,衛生局列出不合格名單。



迪化街的坤樹藥材行,金針二氧化硫含量最高有32公克,而在北投市場的兩攤乾貨,南門市場的新多西點食品,和松山路的其美公司都有10公克以上的含量,同時,南門市場的福泰和商店、趙記雜貨行、南門醬園,跟民生西路的政鑫食品、歸綏街的成泰食品行,也都含超過標準4公克的二氧化硫。



這些不合格的金針,通通都是散裝品,萬一買到,再煮之前要趕快處理一下,另外,衛生局還特地點名位在桃園的豆乾工廠在南京東路的慶味香食品,以及松信路的味群食品,都跟桃園的宇信企業進貨,己二烯酸含量都超過標準。



這些添加物,吃多了傷肝又傷腎,在採買年貨的時候,大家千萬要注意了!


花草茶好毒 喝了恐傷肝


華視 更新日期:2009/01/18 14:45







飯後來一杯花草茶,可以去油解膩又養生,但消保會抽查市面花草茶,將近一半違規含有農藥,其中一件甚至超量兩百二十倍,喝了恐怕會得肝病!最好要沖掉七次,才能降低農藥殘留。



  波斯菊、紅玫瑰、綜合水果,這麼多的花草茶琳瑯滿目,過年在家喝上一壺,實在很享受。不過可別以為喝了很安全,小心裡頭含有致命毒素。消保會抽查市面販售花草茶,發現大有問題,二十四件抽查樣本,居然有十一件花草茶有農藥殘留,還有八件外包裝根本沒標示出產地跟製造地,連製造日期都沒有,這些來路不明的花草茶,消費者喝下肚,怎麼能夠安心。



  這些不合格的花草茶,有多數居然都擺在大賣場販售,甚至連這一家開了十幾年老字號的參藥店販售的花草茶,也出問題。其中還有一件花草茶,被檢驗出農藥殘留值超過標準兩百二十倍,實在很誇張。



  業者說花草茶都經過檢測,農藥殘留只是個案,已經將問題花草茶下架,提醒民眾下手購買前,先看清楚標示,沖泡時最好沖七次倒掉,清理杯具,才能將農藥殘留的問題,減到最低。(記者郭怡君 魏台復報導)



 


過年期間,年貨或食材的準備,小心防腐劑、農藥或其他毒素殘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造成體內毒素的累積殘留,反而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花草查甚至要沖水七次,才能降低農藥殘留?感覺上,農藥怎麼洗都很難洗掉,同時,沖水七次,不知味道會不會變得很淡?


總之,請大家多多關注食物的來源與安全,防毒優先。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木耳含劇毒農藥 食用過量恐喪命


卡優網 更新日期:2009/01/14 15:24 李家如







  要過年了,近來不少民眾搶著到年貨大街買南北貨。不過消基會抽查六件市售白木耳,卻發現都有農藥殘留,有的甚至驗出三種不同農藥,具有劇毒或神經性毒性,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消基會呼籲民眾選購年貨時要特別注意,以免花錢又傷身。



  許多人趕在春節前夕買些南北貨存放,不過消基會這次抽查市售紅棗、枸杞與白木耳,發現36件商品中有20件檢出二氧化硫,更有1件枸杞添加過量,食用後容易引發哮喘、嘔吐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最嚴重的是,消基會這次抽查的六件白木耳,全數驗出有農藥殘留,每項產品都檢出含有機磷農藥「達馬松」。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達馬松是種劇毒,一旦食用過量有可能會喪命。



  除了皆含有達馬松外,有的白木耳還被檢出有「芬普寧」、「歐殺松」及「百滅寧」等農藥,有的產品甚至同時含有三種農藥殘留,毒性強烈。吳家誠指出,以上的農藥都具有很強的神經性毒性,會持續累積於體內,對心臟不好的人傷害特別大。



  吳家誠表示,法律本來就規定白木耳不能有農藥殘留,他要求業者應該立即將商品下架,主管機關也要重視白木耳農藥濫用的問題,更建議民眾今年過年期間最好避免食用白木耳的食品。



  消基會這次抽檢也發現,購買的21件包裝樣品中,有8件裝量不足,其中有7包皆附有乾燥劑包。消基會推測廠商可能是把乾燥劑包的重量也納為內容物重量,呼籲業者立即改善,否則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4~20萬罰鍰。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特別指出,這家八包斤兩不足的商品,有四項出自同一家知名大賣場。另外也有其他賣場及有機商店,販賣有殘留二氧化硫的商品,他呼籲這些通路應該要盡好把關責任,對消費者負責。



  為了趕在過年大賺一筆,以往總會有不肖業者為了賣相好看,在食品內添加食用色素或化學藥劑。吳家誠建議民眾應避免購買顏色過於鮮紅的枸杞或紅棗,以及過於潔白的白木耳。而選購時也可以用鼻子聞一聞,如果有股刺鼻的酸味,可能是有二氧化硫殘留,應該避免購買


 


感謝消基會在年前提出白木耳含有農藥殘留的的警告,讓民眾在選購年貨時,更能提高警覺。然而年貨種類繁多,不只是白木耳或者紅棗、枸杞而已,還有其他東西,不知還有多少物質的殘留毒素會吃進人體內,造成危害?當然,人體不至於如此不堪一擊,尤其是這些農藥或化學毒物的毒性是否有危害,主要決定於接觸的劑量,如果一次接觸很多,哮喘、嘔吐及呼吸困難,很可能會出現。


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些毒性物質的影響,主要是透過體內累積效應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這個名詞的主要在解釋身體殘留物質,是一種最後的結果,任何物質被吸收之後,身體會分泌、排出、分解但也會儲存,好壞物質都會,所以好的物質應該儘量保留下來,有毒的物質,應該儘量減少,不過像這些農藥與有毒殘留物在體內往往難以完全排出,而脂肪是這些毒性物質在體內最容易儲存的所在,以目前醫療的處理,幾乎幫不上忙。


除了防毒(減少攝取)、以更自然的農法來栽培作物或處理食物以外,更積極的作為是透過有效的排毒程式的協助,幫助身體真正清理卡在脂肪內的各種毒素。建議大家不妨參閱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的排毒程式,透過運動、烤箱及特殊的營養補充方式,可以幫助一個人在兩到三週左右的時間,徹底清除累積在身體殘留的毒素,幫助身心煥然一新。詳細的理論、相關研究與執行方法,請參閱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本書。在實務上,我想累積不少成功案例,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洲牙醫期刊:漱口水恐增加罹患口腔癌風險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1/11 13:24



(中央社記者陳明隆雪梨11日專電)澳洲一份牙醫期刊評論提出警告,平日民眾用來預防口腔疾病的漱口水恐有增添罹患口腔癌的危險,並呼籲立刻從市面上下架。



「周日電訊報」今天引述「澳洲牙醫期刊」評論指出,目前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有導致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報告中指出,漱口水中的酒精能使導致癌症生成的物質更容易滲透到口腔內部。另外,酒精中有致癌風險的乙醛也可能因為經由漱口過程堆積在口腔內。



主導這項調查分析的作者馬科勞(MichaelMcCullough)教授建議,市面上的所有漱口水都應該貼上警告標籤並歸類為需處方箋方能購買商品。



同時身為澳洲牙醫學會治療學委員會會長和墨爾本大學口腔醫學副教授的馬科勞,已經呼籲澳洲牙醫學會立刻重新評估之前所給予含有酒精的漱口水的認證。



他說:「我們曾經有口腔癌患者除了使用漱口水外,在沒有其他明顯因素下罹病,所以我們才會針對目前所能取得的所有例證進行這項分析,」



「自從我們發布這項分析結果,其他更進一步的相關研究也陸續發表,我們因此認為有必要對此作出警告。」



一般而言,吸菸和喝酒是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原因,而一般人卻容易忽視漱口水中的酒精含量。因此,這項評論報告作者之一的法拉(Camile Farah)博士建議將漱口水限制作為「短期」醫療用途或是發明無酒精漱口水取代。



此外,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也曾發表類似結論。該校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漱口水和口腔黏膜的接觸與飲酒無異,可能會導致對細胞產生化學破壞」,不過該研究也強調,乙醇對於破壞去氧核醣核酸( DNA)所扮演的角色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每年有超過800名澳洲人檢測出罹患口腔癌,近半撐不過5年。980111




 


這篇研究報告結果我認為很重要,特別提出來提醒大家,也讓我不禁想到跟漱口水相關的抽煙問題,最近煙害防制法剛上路,吸煙危害健康或相關文章在最近的報章媒體頻頻出現。有人說抽假煙,不會得癌症,因為煙不會吸到氣管或肺部,所以不會,但經科學研究證實,即使抽空煙,口腔黏膜仍會吸收四成左右的物質,也就是口腔黏膜接觸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趁著漱口水可能罹癌的研究發表,提醒大家抽空煙與真正吸煙相去不遠,最好還是戒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棄農藥保健康 台東流行自然農法


客家電視 更新日期:2009/01/05 20:16



【徐榮駿/台東卑南】



許多農民都抱持著耕作必定要施肥用藥的理念,3年前主張與傳統反其道而行的自然農法引進台東,部分嘗試這種耕作方式的農民也都有了成果,利用連續假日舉辦了一場自然農法的市集,讓路過的民眾藉著體驗農村生活與選購農產品,將自然農法健康環保的理念推廣出去。



小朋友跟著老師用各種植物的葉子跟種子,製作天然的植物畫,另外一邊也有學生在大人的指導下,用木柴生火烤甜粄,每個孩子都玩得不亦樂乎。



新春的連續假日,台東縣從事自然農法耕作的農民,趁著許多民眾出遊的機會,舉辦一場農產品的展銷活動,因為標榜健康,因此吸引了許多民眾,搶著要選購自然無毒的農產品。



自然農法自日本引進,在台東地區推廣已經3年了,由於主張不用肥料與農藥,產量較傳統耕作方式少,因此目前台東縣只有7位農民,投入自然農法的生產方式,他們希望藉著展銷活動,將其中的優點介紹給更多的農民朋友,同時也兼顧環保。



順應自然的耕作方式,正如早期先民對土地的珍惜與敬意,這些投身自然農法的農民,希望能有越來越的人支持他們的理念,也加入自然耕作取物有節的行列,減少藥物對土地的傷害讓這片大地更有生命力。


 


如果吃過自然農法的作物,透過味覺神經的驗證,就會對自然農法產生了解的興趣及敬意。自然農法是日本的宗教家岡田茂吉先生所提倡的耕作方法,目前在日本也有專職機構在推廣,在此我僅就岡田茂吉先生關於自然農法的文章摘錄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原來在開天闢地之始,造物主要造出人類時,為了製造出能生產足夠供養人類的食物之物,即為土壤,因此,只要播種的話,就會萌芽,並逐漸發育為莖、葉、花、實,最後可喜地迎接收穫的秋天。由此可見,生產稻米的土壤,真是很了不起的生產技術者,真該好好地加以優待不是嗎?當然,這也是自然力,這樣的研究,正應該是科學的課題才對吧!可是科學卻犯了非常大的錯誤:那就是比仰賴自然力更依賴人為的力量......


所以,隨著尊重土壤、愛護土壤、土壤本身的性能則能充分地被發揮。為此,更重要的是,不污染土壤,使它更清淨,藉此,土壤會湧現喜悅的感情而變得更活潑.....


目前,土壤的酸化問題日漸嚴重,最直接有關的就是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污染,酸化問題導致作物無法在土壤中,藉由細菌的幫助而得到養分,所以美國心臟醫學會或其他機構,提醒大家飲食方面要注意蔬果食用種類會隔幾年即增加個兩項,原因就是現在農作物本身的營養含量越來越少的緣故。


所以,除了希望自然農法這種不傷害土地(避免酸化)的耕作方法能廣為推行之外,也祝大家能天天吃到自然農法的食物,幫助自己更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指避孕藥污染環境 義大利藥理機構駁斥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1/04 17:35 蔡佳敏







(法新社梵蒂岡3日電) 今天刊登在梵蒂岡「羅馬觀察報」(L'Osservatore Romano)的研究報告指出,避孕藥不但污染環境,並且是造成男性不孕症的部份原因。



  國際天主教健康照護聯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Catholic Medical Associations)主席卡斯特維(Pedro Jose Maria Simon Castellvi)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服用避孕藥的女性便溺時,「多年來累積多達數以噸計的荷爾蒙排放到大自然中,而在環境上造成極大影響。」



  他說:「充分證據顯示,西方國家男性不孕症的極大成因,與避孕藥造成的環境污染有關。」卡斯特維沒有進一步解釋。



  這篇報告文章刊出後,數家藥理組織立即出面駁斥。



  「義大利新聞社」(ANSA)引述一家避孕藥研究中心副主任麥里斯(Gianbenedetto Melis)的話說:「經過人體新陳代謝後,口服避孕藥所含的荷爾蒙就不再具有女性荷爾蒙的特性。」



  「義大利藥理學協會」(Society of ItalianPharmacology)的佛蘭柯尼(Flavia Franconi)則表示,「到處都有」避孕藥所含的雌激素等荷爾蒙,「塑膠有、消毒劑有,我們吃的肉也有。」


 


看到義大利這篇報導,就知道藥廠不甘被戴上環境荷爾蒙的幫凶,跳出來反對這種指控,其實也怕有些女士聽到這樣的報導,就不敢用避孕藥而改採其他方式避孕,影響到藥廠生意。


其實要中止這樣的爭端相當容易,研究的人必須證明避孕藥服用之後的代謝物,仍對男性荷爾蒙的分泌能產生影響(不需具有女性荷爾蒙的特性,重點是如果代謝物仍能與男性體內的細胞結合,干擾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就夠了)。只要拿出這樣的證據,事實勝於雄辯,若在一些環境的樣本取樣(例如地下道污水)還可以收集到相關代謝物,那麼事實證據會更加明確。


然而,塑膠、消毒濟、清潔劑甚至軟洗精也有,提醒大家還是不能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研究:婦女從居家用品平均接觸到20種化學物污染


路透 更新日期:2008/12/30 16:28







(路透紐約29日電)一份小型研究可能會讓許多人對使用日常生活用品所接觸到的化學物數量感到驚訝,研究人員說,消費者有必要對室內污染有更多了解。



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阿特曼(Rebecca Gasior Altman)博士找來25名婦女,對她們的住家和身體檢測多種環境污染物,發現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在居家環境中接觸到的汙染物質感到驚訝。



這25人是另一項由「寂靜春天協會」(Silent Spring Institute)進行的更大型研究的一部分受試者,該研究對她們居家和尿液檢測89種環境污染物,包括殺蟲劑、塑膠、清潔劑和化妝品中的化學物等



結果顯示,每個受試者平均被檢測出遭20種化學物污染。許多人都不清楚這些日常居家用品接觸到的化學物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但是有一些化學物,如塑膠製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鹽和雙酚A,動物實驗顯示都有影響荷爾蒙、增加某些癌症機率等潛在風險。中央社(翻譯)


 


在門診,常幫客戶在作重金屬檢測結果分析時,當事人往往很驚訝:這種重金屬污染源我幾乎都沒有接觸過,為何我的重金屬殘留量如此高?原因,就像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阿特曼(Rebecca Gasior Altman)博士的污染研究一樣,根本不曉得自己早已深處污染源中,也就是生活在目前的現代社會,不免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生物化學製劑,然而,這些東西一旦進入身體後,往往都卡在身體某些地方出不去(不然怎麼在人體內測得到?),大部分是脂肪組織,解決之道,除了防毒(儘量採用天然無污染的產品,愛護地球,保護自己),另外,就是需要高效率的排毒程式,針對卡在脂肪的毒素,我建議可以使用L.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的排毒程式,透過運動、烤箱及特殊的營養品補充,一般人在兩、三週左右的時間,可以幫身體作有效率的排毒,關於這方面,我看過許多實際的案例,他們在程式中改善與收穫,叫人印象深刻,建議大家不妨多多瞭解與應用這個高效能程式來幫助自己更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面膜加防腐劑 長期用有害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1/01 09:46







露得清、OLAY都有



〔記者劉力仁、卓怡君/台北報導〕消基會昨天針對市售面膜生菌數、防腐劑、可遷移性螢光劑等項目檢測,二十件抽測產品中,十五件含防腐劑,比例高達七成五,雖都符合衛生署規定限量一%以下之標準,但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批評,面膜根本不需添加防腐劑,廠商為延長使用期限,常不當添加,加上衛生標準太寬鬆,長期使用對消費者有潛在風險。



吳家誠昨天點名嬌生出產的「露得清水潤精華保濕面膜」,添加「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對羥基苯乙酸酯類」兩種防腐劑。寶僑家品出產的「OLAY自然柔白面膜」添加「對羥基苯乙酸酯類」、「對羥基苯丙酸酯類」兩種防腐劑,極為不當。他說,這二個產品,製造地為中國,不僅添加防腐劑,還添加不止一種,對人體危害風險增加。



吳家誠表示,國外研究指出,「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會破壞皮膚皮脂膜,讓皮膚變乾燥,降低分泌皮脂功能,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甚至有些婦女可能會因使用含有「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的止汗劑,增加罹患乳癌機率,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業者稱符合國際標準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另指出,面膜單價從每片十三點八元到三百九十元不等,價格懸殊,但結果證實,貴的不代表是好的。



對於被點名,嬌生與寶僑家品兩公司均表示,所有產品一切合格,並符合國際標準,對於消基會的建議會再研究。


 


不管產品效果再好,但安全還是第一要務,這是醫療人員在作任何治療奉為圭臬的原則,既然防腐劑的副作用不少,建議各位愛美的女士,對於含防腐劑的產品使用,還是謹慎為上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環境荷爾蒙污染 男人女體化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2/09 04:09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科學家警告說,環境中的「性別扭轉」化學物質的數量持續飆增,已干擾到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殖行為。他們指出,這些常見的人造污染物會在廢棄物處理過程中逸散到海洋、河流、土壤與空氣中,而且模仿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男人可能因此面臨「女性化」的風險。



英國每日郵報八日報導說,根據環保團體「化學信託」公布的報告,在食物包裝、清潔用品、塑膠、污水與油漆塗料中可見的「性別扭轉」化學物質,會造成生殖器畸形,減少精蟲數量,甚至讓雄性變成雌性。



這份報告博引世界逾二百五十篇科學研究,注意那些會干擾激素的化學物質效應,包括用在食物罐頭內側、塑膠瓶與牙齒填縫劑的雙酚A,及添加在諸如聚氯乙烯與膠合劑等塑膠物的鄰苯二甲酸酯。若干研究顯示,西方國家民眾精蟲數量在過去三十年逐漸下降。此外,俄國、加拿大義大利化學物質污染嚴重的社區,女孩人數是男孩的兩倍。



報告作者、前英國政府化學污染事務顧問李昂絲女士說:「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控制會扭轉性別的化學物質,且需要監控野生動物狀況。」


雙酚A有毒 明年6月全面管制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2/06 04:09







將公告為第四類毒化物



〔記者劉力仁、魏怡嘉/台北報導〕嬰兒奶瓶、運動水壺等塑膠容器材質中常見成分雙酚A(Bisphenol A,BPA),各國紛紛指出可能導致不孕、致癌有礙健康,國內卻遲未管制;環保署昨天宣示,最快明年六月公告雙酚A為第四類毒化物,不僅進口要申報,衛生單位也須配合訂定食品容器殘留檢驗標準。



法令未明定前的空窗期,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建議,有小寶寶的民眾不放心,建議可用玻璃奶瓶,但須是不含鉛及耐熱攝氏一百度的奶瓶,如使用PC材質的奶瓶,則要定期更換,有刮損的奶瓶最好不要用。



煮沸後的奶瓶最好用攝氏五十度以下的溫水再沖一下,泡奶時,水溫不要超過攝氏五十度,將可大幅降低雙酚A的暴露風險。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表示,雙酚A已證實會干擾動物體內的內分泌激素調節機制,為不確定的致癌物質。目前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將毒化物分為一至四類,第四類定義為:「化學物質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明年列為第四類毒性物質之後,進口廠商申報量將加以追蹤及管制。



優先針對奶瓶訂定管制標準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美國衛生署今年八月提出報告即指出,雙酚A對腦部有所危害,另外動物實驗中,只要三ppb的雙酚A,就足以讓動物細胞發生病變。



現在市售塑膠瓶罐材質PC多是從光碟片回收,成分中就具有雙酚A,對環保署作法樂觀其成。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則表示,一旦環保署將雙酚A確定列入毒性物質後,不排除以嬰兒用的奶瓶為優先,儘速針對食品容器訂定雙酚A的管制標準。



歐盟調查,市售容器含雙酚A的濃度,均在人體容許攝取量範內,或許不須全面禁用,但一定要管制。



雙酚A在老鼠實驗發現會對腦部記憶及生殖產生負面影響,並會促進腫瘤生長,另人體臨床研究發現會增加心血管及糖尿病罹病風險。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呼籲,衛生署除訂定食品容器的管制標準外,亦應訂定人體容許攝取量。



 


這裡提到的環境荷爾蒙,指的是這些生化物質,其一部份的化學結構,類似人體的女性荷爾蒙,生物在接觸這些物質的時候,會視為女性荷爾蒙而改變身體的荷爾蒙平衡,近來國內多半聚焦在雙酚A(Bisphenol A,BPA),提醒大家,環境荷爾蒙影響的不只是雄性動物,對雌性動物來說,也同樣有不良影響,包括性早熟、腦部危害(影響記憶力)以及報導中提到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等。


根本解決之道,是立法禁止或減少環境荷爾蒙的產生,這是人禍,如果我們不去正視並處理它,將來的危害會更大,唯一可以保證的是:作不孕症的醫師生意會越來越好。想瞭解自己身上到底有多少的環境荷爾蒙殘留,建議大家不妨考慮功能性醫學提供客觀的客觀準確的檢測,只要尿液檢測就能清楚自己的污染到底嚴不嚴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