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預期性恐懼 負面訊息少碰

更新日期:2011/03/12 11:46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2日電)日本發生大地震海嘯,傳出末日預言,造成部分民眾心理恐慌。醫師今天說,民眾不斷接收到天災訊息,會出現預期性焦慮、恐慌,建議停止接收負面訊息,走出戶外,放鬆心情。



日本強震、海嘯,引發全世界關注,甚至世界末日預言也陸續傳出,民眾害怕是否也會遇到大災難。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受訪表示,這種恐懼叫做預期性焦慮、恐慌,來自各地的訊息,加上對未來未知的恐慌,負面的想法慢慢被放大。



許正典說,有些人本身就容易杞人憂天,容易擔憂,碰到外在負面刺激,擔憂心態會更嚴重;不過,這種焦慮恐懼不會是長期,隨著時間一久,就會慢慢減緩。



許正典建議,民眾不妨從事戶外活動,避免再接觸負面訊息刺激,先讓心理安定、情緒平復後,再想想如何正面應對天災以及做好預防工作。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受訪表示,看到有天災發生,民眾心理通常會產生認同作用,例如「我以後會不會也遇到地震?」或是別人難過、自己也很難過。



張家銘說,不斷吸收負面消息會讓自己愈來愈焦慮,因此,類似訊息只要了解現況就好,不需要24小時一直暴露在驚恐、恐怖的訊息中;災難訊息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學習如何做好準備。



另外,張家銘說,發生類似天災事件,較令人擔憂的是,有些本身碰過大地震的人,又接收到類似訊息,心理又會開始不安、緊張;這時親友、師長應多留意,發現有異常,建議儘快就醫,尋求專業心理諮詢,避免留下後遺症。1000312


 



我記得之前曾有一副名畫,當中是一幢房子裡,裡面燭光搖曳,父母在小孩臨睡前,快樂地講故事,小孩開心地笑著,感覺十分溫馨,這幅畫的標題為:世界末日的前一天晚上。


這幅畫傳達一個重要的理念: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活著的人,日子還是要好好過下去!


從昨天開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把焦點放在日本的強震及海嘯的報導上。而這也讓原本容易焦慮或者失眠的人,心情跟著上上下下,擔心不已,甚至會出現失眠的狀況。今天我在門診,也有患者發生類似的狀況。這位患者原本就有產後憂鬱,昨晚看到新聞之後,腦海不斷浮現災難現場的畫面,連她的小孩,也一起受影響,不斷問她地震及海嘯會不會到台灣來?結果搞到半夜三點小孩才睡著,自己也覺得疲累不堪。


我經常建議門診的客戶,當你覺得環境很危險時,最好的因應方式,就是把電視關掉、新聞報紙停看,廣播新聞不要聽,每天撥點時間去散步,散步的時候持續把注意力外放,幫助自己遠離原本困擾的想法及畫面。一週以後,就會覺得環境其實沒有那麼險惡,而且也能幫助自己更好睡。


當然,我並不是指要對災區的人們不聞不問,相反地,透過自己可以負擔的方式,適當地提供自己的資源來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這絕對是人類互助,表現愛的高尚情操。相反地,隨著電視媒體的報導心情跟著載浮載沈,絕非身心鍵康維持之道,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容易焦慮緊張的人,更該避免。


想深入瞭解相關原理及作法的人,不妨參閱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的面對危險環境的解決方法這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