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 增血管硬化風險

 

 

 

 

 

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常見抗憂鬱處方藥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風險,用藥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冠狀動脈很容易產生粥狀硬化病變,且粥狀硬化病變數量增加六倍之多。

美國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線上版《身心醫學》期刊(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首席作者病理學、比較醫學教授卡蘿‧希芙莉表示,醫界早發現,憂鬱症與心臟病很有關聯,不過大家並不知道治療憂鬱症是否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這項研究含括四十二隻中年母猴子,研究人員餵食這些猴子西式飲食食物,食物含有不少脂肪、膽固醇,持續十八個月。在治療之前,研究人員紀錄猴子出現哪些憂鬱症行為。

在美國女性死亡主因當中,冠心病排名第一,且女性出現憂鬱症機率為男性的兩倍,因此研究人員以母猴子為研究對象。

研究人員將這些猴子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藥物樂復得(Zoloft),還有一組服用安慰劑,用藥時間每天一次,持續十八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抗憂鬱劑的猴子,冠狀動脈出現粥狀斑塊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猴子三倍之多。猴子若有憂鬱症,且以抗憂鬱劑進行治療,血管出現粥狀斑塊數量更多,與服用安慰劑的猴子相比,多增加近六倍。

希芙莉教授表示,研究顯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長時間服用這種抗憂鬱劑,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病變。對於人類來說,這項研究頗具臨床意義,在美國,近四分之一中年女性有服用抗憂鬱劑,多數處方箋藥物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人類服用抗憂鬱劑,是否也會產生同樣問題。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導很清楚,而靈長類的研究結果,非常容易在人類研究複製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就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抗憂鬱劑,出現冠狀動脈硬化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組的三倍,若是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劑,則增加到六倍。這樣的風險,開藥的醫師大概都不會事先提醒與知會,大家最好自求多福。

憂鬱症有成因,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可以透過整合療法來評估以及根本改善,獲得根治,不必依賴藥物。

參考文獻:

  1. Shively, Carol A. PhD; Register, Thomas C. PhD; Appt, Susan E. DVM; Clarkson, Thomas B. DVM. Effects of Long-Term Sertraline 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on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Premenopausal Female Primates.Psychosomatic Medicine, April 2015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163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