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於知名期刊JAMA的一篇研究發現,在臨床上經常會開給既有慢性醫療狀況又合併憂鬱症狀的患者抗憂鬱劑,經過更多的證據分析發現,其實並無效果,因此也興起這項議題:是否該開抗憂鬱給這些患者?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合併憂鬱症狀,無法從一般的抗憂鬱劑處方獲得改善,這項結論的研究發現與之前其它類似的研究結論相符,例如氣喘合併憂鬱或者是充血性心衰竭合併憂鬱,也都無法藉由抗憂鬱劑來改善。

研究人員也呼籲對於此類患者,應該改變目前的治療處方建議,並瞭解這些慢性疾病合併憂鬱的真正原因何在,才能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

研究的領導人認為這樣沒有效的抗憂鬱劑療法,只有小部分開藥的合理性,但對患者而言更容易造成副作用。身為專業人員應該好好去瞭解這些慢性疾患如何導致大腦的變化而導致憂鬱。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管制及預防中心統計近半的美國人有慢性醫療疾病,從癌症、失智、到關節炎或者是氣喘等等。其中許多患者合併有憂鬱症狀,例如巴金森氏症患超過一半,癌症患者有41%,而糖尿病患者約有四分之一的人罹患憂鬱症狀,研究人員再度提醒不管是專業人員或者是患者,應該把這項研究的結果在治療患性患者的憂鬱症狀時列入考量。大家應該有這項認知:若是標準的抗憂鬱劑治療可能無效,而臨床監控與觀察又發現有副作用時,也許該考慮替代的治療方案,而非墨守成規。

研究人員認為有些研究發現可以用血液檢測來確認治療是否有進展,可以納入臨床監控,同時考慮其他可能有效的治療策略,這才是患者以及專業人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S. Susan Hedayati, L. Parker Gregg, Thomas Carmody, Nishank Jain, Marisa Toups, A. John Rush, Robert D. Toto, Madhukar H. Trivedi. Effect of Sertraline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ithout Dialysis DependenceJAMA, 2017; DOI: 10.1001/jama.2017.17131

  

免責聲明:提出這類研究文章旨在幫助患者、家屬以及專業人員對於身心疾病治療領域有更廣的認知,幫助患者能真正得到療效,儘量免於藥物副作用的風險,絕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用藥。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