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鉛是一種環境神經毒物,會導致神經認知缺陷以及心血管和代謝紊亂。它還對社會弱勢社區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鉛暴露與兒童智商之間的關係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很少有研究檢查血鉛對兒童生理壓力和行為的影響。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學院 (Penn Nursing) 的三項研究揭示了鉛如何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壓力和情緒/行為發展。

鉛暴露與心理應激反應

在兒童期和青春期接觸鉛與許多持續到成年期的有害結果有關。然而,到目前為止,很少有研究測試過鉛暴露與生理壓力反應之間的關係,而生理壓力反應本身可能是有害健康結果的前兆和/或潛在機制。

Penn Nursing 的一項研究增加了新的證據,證實兒童早期鉛暴露與青春期早期誘導壓力任務期間心率變異性失調顯著相關,說明壓力反應的失調。這些發現對心血管健康和整體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支撐鉛和生理壓力功能之間關係的生物學機制相對未知,”第一作者 Olivia M. Halabicky 博士說,他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學院的博士生,他完成了這項工作。失調的壓力反應與一系列健康後果有關,包括心血管和代謝疾病,以及一般和高級認知的神經發育和神經認知結果受損。“了解這些關係可能有助於制定針對這種生物學機制的干預措施,從而減少鉛暴露對風險最大的兒童的有害影響,”資深作者兼首席研究員劉江紅博士說Liu 還是 NIH 資助的中國金壇市兒童健康項目的主任,該項目追踪了中國金壇市1000 多名從學前到青春期的兒童,以了解接觸環境鉛、營養和心理社會因素對他們行為的影響。

文章“早期兒童鉛暴露和青少年心率變異性:長期世代研究”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上,可在線獲取。合著者還包括 Penn Nursing 的 Jennifer A. Pinto-Martin,PhD,MPH 和 Peggy Compton,PHD,RN,FAAN。Liu 於 2020 年發表在《國際衛生與健康期刊》上的一項類似研究調查了在了解鉛對休息心率影響方面的差距。

鉛暴露解釋逆境-反社會關係

在另一項新發表的調查中,Liu 和合作研究人員最近證明,費城 11 歲和 12 歲青少年的血鉛與更多的社會逆境和更多​​的外化行為呈正相關,重要的是,血鉛水平介導了社交困難與外化行為的關係。

“這些發現對公共衛生和環境監管以及了解將社會不平等與健康結果聯繫起來的生物學機制具有潛在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在來自低收入城市地區的青年中,”劉說。

這些發現還強調了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和環境決定因素的重要性。他們強調有必要減輕不利的社會影響並監測兒童環境中的鉛暴露情況,以減少出現外化行為問題的可能性,這是犯罪的一個風險因素,並在以後的生活中降低了社會流動性(社會階層提升可能性)。文章“血鉛濃度影響社交困難和兒童外化行為之間的關係”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上,可在線查閱。合著者包括馬薩諸塞大學的 Jill Portnoy 和 Presley McGarry;賓夕法尼亞大學的 Adrian Raine、Margaret Gladieux 和 Aimin Chen。

鄭醫師補充:

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專注度、社交能力、衝動控制甚至是否容易出現叛逆行為,在功能醫學的醫療評估項目中,重金屬的檢測至關緊要,而鉛一旦過量,往往影響甚鉅,因此透過相關功能醫學檢測確認當事人是否有重金屬累積的過量,配合相關療程來改善,效果往往立竿見影,可惜一般醫療系統鮮少關注環境毒素的曝露的影響,更遑論醫療處置了,的認知行為的失衡的原因及處置,這篇研究報導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常重要的提醒。

參考文獻:

 

  1. Jianghong Liu, Jill Portnoy, Adrian Raine, Margaret Gladieux, Presley McGarry, Aimin Chen. Blood lead level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dversity and child externalizing behavior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2; 204: 112396 DOI: 10.1016/j.envres.2021.112396
  2. Jianghong Liu, Jill Portnoy, Phoebe Um, Naixue Cui, Anna Rudo-Hutt, Chonghai Yan, Adrian Raine, Aimin Chen. Blood lead and mercury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resting heart rate in community adolescent boy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2021; 233: 113685 DOI: 10.1016/j.ijheh.2020.113685
  3. Olivia M. Halabicky, Jennifer A. Pinto-Martin, Peggy Compton, Jianghong Liu. Early childhood lead exposure and adolescent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2; 205: 112551 DOI: 10.1016/j.envres.2021.1125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