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壓力怎麼辦?如何健康減重? (4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項研究發現,在 25 個月內減重取得最大成功的參與者會攝取更多的蛋白質和纖維。個人化和靈活性也是制定節食者可以長期堅持的計劃的關鍵。

根據一篇關於減肥的論文,在一年的時間裡,成功的節食者(41%的參與者)體重減輕了12.9%,而研究樣本的其餘部分則減輕了略高於起始體重的2% 。

Manabu T. Nakamura 表示,這些節食者是個人化飲食改善計畫(Individualized Diet Improvement Program,簡稱iDip)的參與者,該計畫使用數據視覺化工具和強化飲食教育課程來增加節食者對關鍵營養素的了解,使他們能夠制定個人化、安全和有效的減重計畫。

中村說:“靈活性和個性化是制定優化節食者成功減肥和保持體重的計劃的關鍵。” 「要維持健康的體重,必須實現因人而異的可持續飲食改變。iDip 方法允許參與者嘗試各種飲食實驗,他們在減肥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是可持續維持體重的基礎」。

iDip 的支柱是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的攝取量,以及每天攝取 1,500 卡路里或更少的熱量

根據醫學研究所發布的飲食指南,iDip 團隊創建了一個獨特的二維定量數據視覺化工具,可以繪製每卡路里食物的蛋白質和纖維密度(占比),並提供每餐的目標範圍。節食者從習慣吃的食物開始,制定了個性化計劃,將蛋白質攝取量增加到每天約 80 克,纖維攝取量增加到每天約 20 克。

在使用支援 Wi-Fi 的體重計來追蹤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和體重時,研究小組發現所吃的纖維和蛋白質的百分比與節食者的體重減輕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

「這項研究強烈證明,需要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的攝取量,同時減少熱量,以優化減肥飲食的安全性和功效,」第一作者、伊利諾伊大學校友Mindy H. Lee 說,她當時是研究生,也是一名研究人員。

 

中村說,減肥時維持瘦體重非常重要,特別是使用減肥藥時。

 

「最近,注射減肥藥越來越受歡迎,」中村說。 “然而,在食物攝取量受到嚴格限制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藥物會導致肌肉和骨質流失的嚴重副作用,除非在減肥期間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共有 22 名參加該計畫的人完成了該項目,其中包括 9 名男性和 13 名女性。大多數節食者年齡在30-64歲之間。參與者報告說他們之前曾嘗試過兩次或兩次以上減肥。他們還患有多種合併症——54% 的人患有高膽固醇,50% 的人患有骨骼問題,36% 的人患有高血壓和/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此外,根據該研究,節食者報告了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癌症和憂鬱症的診斷。

 

七名自稱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的節食者體重明顯減少,約為初始體重的 2.4%,而那些沒有憂鬱症的人則減掉了初始體重的 8.39%。研究小組發現,其他合併症的參與者、年輕參與者和年長參與者之間、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體重減輕沒有顯著差異。

身體組成分析發現,節食者保持了瘦體重,每六個月平均減少 7.1 公斤的脂肪量和最小的肌肉量。研究說明,在那些減掉超過起始體重 5% 的人中,78% 的減重是脂肪。

總體而言,參與者的脂肪量從計劃開始時的平均 42.6 公斤減少到 15 個月時的 35.7 公斤。同樣,研究小組發現,節食者的腰圍在 6 個月時減少了約 7 厘米,在 15 個月時總共減少了 9 厘米。

在追蹤節食者的蛋白質和纖維攝取量時,研究小組發現蛋白質和纖維攝取量與三個月和十二個月時的體重減輕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強烈的相關性說明,能夠在前三個月內進行可持續飲食改變的參與者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持續減肥,而那些早期難以實施可持續飲食模式的參與者很少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成功改變飲食, 」中村說。

研究小組推測,這種相關性也可能與一些節食者早期減肥成功有關,這可能增強了他們對計劃的動力和堅持。

該計畫由美國農業部國家食品和農業研究所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生物醫學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資助。

研究的共同作者均來自伊利諾大學,包括: Jennie Hsu 博士,伊利諾州卡爾醫學院營養科學臨床教授兼內科醫師;營養與食品科學榮譽教授 John W. Erdman Jr.;醫學生安娜貝爾謝弗; Catherine C. Applegate,貝克曼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和當時的研究生Nouf W. Alfouzan。

 

參考文獻:

 

  1. Mindy H. Lee, Annabelle Shaffer, Nouf W. Alfouzan, Catherine C. Applegate, Jennie C. Hsu, John W. Erdman, Manabu T. Nakamura. Successful dietary changes correlate with weight‐loss outcomes in a new dietary weight‐loss programObesity Science & Practice, 2024; 10 (3) DOI: 10.1002/osp4.76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養、運動和代謝中心的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上,研究對象為 53 名健康成年人,為期 12 週。參與者遵循適度糖飲食(對照)、低糖飲食( low-sugar diet,少於 5% 的卡路里來自糖)或生酮 (keto)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少於 8% 的卡路里來自碳水化合物)。

主要發現包括:

  • 膽固醇增加:生酮飲食會增加膽固醇濃度,尤其是中小型低密度脂蛋白顆粒。飲食會增加載脂蛋白 B (apoB),導致動脈中斑塊積聚。相較之下,低碳飲食顯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顆粒中的膽固醇。
  • 有益腸道細菌減少:生酮飲食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組成,特別是減少了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益生菌中常見的有益細菌)。這種細菌具有廣泛的益處:產生 B 群維生素、抑制病原體和有害細菌以及降低膽固醇。低糖組並沒有顯著影響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
  • 葡萄糖耐受性:生酮飲食降低了葡萄糖耐受性,這意味著成年人的身體處理碳水化合物的效率降低。
  • 兩種飲食均導致脂肪減少:生酮飲食使每人平均減少 2.9 公斤脂肪,而低糖飲食在 12 週時每人平均減少 2.1 公斤脂肪。
  • 代謝:研究人員還注意到,生酮飲食會導致脂質代謝和肌肉能量使用發生顯著變化,將人體的燃料偏好從葡萄糖轉向脂肪。
  • 體力活動量:低糖和生酮飲食都在不改變體力活動量的情況下實現了減脂。營養、運動和代謝中心先前的研究證明,不吃早餐或間歇性斷食會導致體力活動減少。
  • 首席研究員 Aaron Hengist 博士強調了有關膽固醇的發現:
  • “儘管減少了脂肪量,生酮飲食卻增加了參與者血液中不利脂肪的濃度,如果持續多年,可能會對健康產生長期影響,例如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領導微生物組研究的 Russell Davies 博士解釋了對腸道健康的影響:

    「膳食纖維對於雙歧桿菌等有益腸道細菌的生存至關重要。生酮飲食將纖維攝取量減少到每天15 克左右,是NHS 建議攝取量的一半。雙歧桿菌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長期健康後果,例如腸躁症等消化系統疾病的風險增加,腸道感染的風險增加,免疫功能減弱。

    負責這項研究的哈維爾·岡薩雷斯教授評論了葡萄糖的研究結果:

    生酮飲食降低了空腹血糖濃度,但也降低了身體處理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透過測量從參與者腿部採集的肌肉樣本中的蛋白質,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對日常攝取較少碳水化合物的適應性反應如果人們遵循生酮飲食,那麼這種胰島素阻抗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當人們轉回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時,這些變化持續存在,可能會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這項新研究,學者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您正在考慮飲食,低糖飲食對大多數人來說會更好。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個人如何從每種飲食中受益。政府建議將遊離糖(添加到食品或飲料中或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冰沙中的糖)限制在總能量攝取量的 5% 以下。監督這項工作的迪倫湯普森教授說:

「生酮飲食對減肥有效,但它具有多種代謝和微生物組效應,可能不適合所有人。相較之下,低糖飲食支持政府減少遊離糖攝取的指導方針,促進減肥,而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Aaron Hengist, Russell G. Davies, Jean-Philippe Walhin, Jariya Buniam, Lucy H. Merrell, Lucy Rogers, Louise Bradshaw, Alfonso Moreno-Cabañas, Peter J. Rogers, Jeff M. Brunstrom, Leanne Hodson, Luc J.C. van Loon, Wiley Barton, Ciara O’Donovan, Fiona Crispie, Orla O’Sullivan, Paul D. Cotter, Kathryn Proctor, James A. Betts, Françoise Koumanov, Dylan Thompson, Javier T. Gonzalez. Ketogenic diet but not free-sugar restriction alters glucose tolerance, lipid metabolism, peripheral tissue phenotype, and gut microbiome: RCT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4; 101667 DOI: 10.1016/j.xcrm.2024.10166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研究證明,體力活動可以部分透過減少大腦中與壓力相關的信號傳導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由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該醫院是麻省總醫院布里格姆醫療保健系統的創始成員,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研究中發現,患有憂鬱症等與壓力相關的疾病的人經歷過大多數心血管疾病都受益於體力活動。

 

為了評估體力活動對心理心血管疾病的益處的機制,馬薩諸塞州總心血管醫院推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心臟病專家艾哈邁德·塔瓦科爾(Ahmed Tawakol)醫學博士和他的同事進行了分析來自麻省的 50,359 名參與者的醫療記錄和其他資訊。

 

774 名參與者中的一部分還接受了邏輯推理測試和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的測量。

 

在中位數10年的追蹤中,12.9%的參與者出現了心血管疾病。

 

身體活動量較高的人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也趨於降低。功能(即決策、突發控制)的部分,已知可以抑制大腦的壓力中心。

 

此外,與壓力相關的大腦訊號的減少部分解釋了身體活動對心血管的好處。

 

這項發現的延伸,研究人員在一個由 50,359 名參與者組成的群組中發現,對於那些預計將有更高的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的參與者(例如那些診斷為憂鬱症的人)來說,運動對心血管的好處明顯。

 

研究的資深作者Tawakol 表示:「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體力活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大約是憂鬱症患者的兩倍。對大腦與壓力相關的活動的影響可能可以解釋這一新的觀察結果結果。

 

「需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來確定潛在的調節因素並證明因果關係。同時,臨床醫生可以向患者傳達體育活動可能對大腦產生重要影響,這可能會給患有憂鬱症等壓力相關症候群的個體帶來更大的心血管益處。

參考文獻:

  1. Hadil Zureigat, Michael T. Osborne, Shady Abohashem, Kenechukwu Mezue, Charbel Gharios, Simran Grewal, Alex Cardeiro, Nicki Naddaf, Giovanni Civieri, Taimur Abbasi, Azar Radfar, Wesam Aldosoky, Antonia V. Seligowski, Meagan M. Wasfy, James Sawalla Guseh, Timothy W. Churchill, Rachel P. Rosovsky, Zahi Fayad, Anthony Rosenzweig, Aaron Baggish, Roger K. Pitman, Karmel W. Choi, Jordan Smoller, Lisa M. Shin, Ahmed Tawakol. Effect of Stress-Related Neural Pathways on the Cardiovascular Benefit of Physical Activit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4; 83 (16): 1543 DOI: 10.1016/j.jacc.2024.02.02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咖啡能減肥 一天要喝多少?專家這麼說

 

21:262024/01/31 
中時新聞網
 

 

飲食和運動始終是任何減肥策略的核心,不過咖啡因可以幫助減肥,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但每天需要多少咖啡因才能減肥?專家表示,根據你身高體重,每天喝2到5杯,咖啡因攝取量約為200至400毫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據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31日報導,營養師湯米(Tammy Lakatos Shames)和萊西(Lyssie Lakatos)的看法與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一致,每天4杯咖啡可以降低約4%的體脂肪。

 

兩位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它具有生熱作用,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幫助你燃燒更多卡路里,一些研究表明,它有助於降低體重指數、體重和體脂。咖啡還可以抑制食慾,減少飢餓感。」

 

研究表明,飯前喝咖啡可以減少下一餐攝取的熱量,即使您飯前喝咖啡長達4個小時。咖啡還含有綠原酸(CGA),現已被證明可以增加體脂肪燃燒,並可能有助於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但他們也提醒,如果在咖啡中添加奶油、牛奶或糖,那麼咖啡消耗掉的任何卡路里,就全回來了。

 

文章來源:Drinking coffee can help you lose weight — here’s how many cups per day
鄭醫師補充:
參考文獻:
1.Tabrizi R, Saneei P, Lankarani KB, Akbari M, Kolahdooz F, Esmaillzadeh A, Nadi-Ravandi S, Mazoochi M, Asemi Z. The effects of caffeine intake on weight lo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9;59(16):2688-2696. doi: 10.1080/10408398.2018.1507996. Epub 2018 Oct 18. PMID: 30335479.
2.Schubert MM, Irwin C, Seay RF, Clarke HE, Allegro D, Desbrow B. Caffeine, coffee, and appetite control: a review. Int J Food Sci Nutr. 2017 Dec;68(8):901-912. doi: 10.1080/09637486.2017.1320537. Epub 2017 Apr 27. PMID: 28446037.
3.

Matthias Henn, Andrea J. Glenn, Walter C. Willett, Miguel A. Martínez-González, Qi Sun, Frank B. Hu,
Changes in Coffee Intake, Added Sugar and Long-Term Weight Gain - Results from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118, Issue 6,
2023,
Pages 1164-1171,
ISSN 0002-9165,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3.09.023.

其他參考報導:
https://www.hsph.harvard.edu/news/hsph-in-the-news/four-cups-of-coffee-modest-loss-of-body-fa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助血糖控制最簡單方式 研究曝為何用餐時應先吃低升糖食物

2023-10-22 09:39:37 

科學家發現,影響個人健康和新陳代謝的不僅僅是每天吃的食物種類,還有進食的順序。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在一餐的開始時先吃富含纖維的蔬菜、蛋白質或脂肪,最後吃米飯、麵包或麵食等精製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刺激身體分泌更多荷爾蒙,促進飽足感。一些初步的研究顯示,甚至有助於減肥。

 

這種方式被稱為「進食順序」(food order)或「用餐順序」(meal sequencing),與一般人的吃飯習慣背道而馳。研究建議,最好在一餐結束前再吃些麵包或洋芋片,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先吃這些高碳水化合物、低纖維的食物。

近期這些關於「進食順序」的研究雖然規模不大,卻頗為嚴謹。研究人員發現,一開始吃蛋白質、脂肪或富含纖維的蔬菜,而不是會讓血糖迅速飆升的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緩消化過程;它能降低食物離開胃部進入小腸的速度,這一過程被稱為「胃排空」,可延長飽足感。

研究也指出,先吃蔬菜能使身體分泌更多的GLP-1,這是一種飽足感激素,人體的腸道在進餐時會分泌這種激素。一些研究顯示,這種進食方式還有助於防止餐後血糖水平持續大幅升高。

研究人員表示,每餐以蔬菜或蛋白質拉開序幕,對改善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大有裨益。

義大利比薩大學研究營養與糖尿病的助理教授特里柯表示,這類研究並非要求人們禁食、不吃飯或避免食用特定食物,只是建議在餐時先吃低升糖食物,最後再吃其他食物。

責任編輯:辜子桓

鄭醫師補充:

吃對東西很重要,吃對順序更重要。不僅幫助血糖血壓控制,更能幫助體重管理,一舉數得!

參考文獻:

1.Nitta A, Imai S, Kajiayama S, Matsuda M, Miyawaki T, Matsumoto S, Kajiyama S, Hashimoto Y, Ozasa N, Fukui M. Impact of Dietitian-Led Nutrition Therapy of Food Order on 5-Year Glycemic Control in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t Primary Care Clinic: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Nutrients. 2022 Jul 13;14(14):2865. doi: 10.3390/nu14142865. PMID: 35889820; PMCID: PMC9322906.

2.Kubota S, Liu Y, Iizuka K, Kuwata H, Seino Y, Yabe D. A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on Meal Sequence: An Attractive Dietary Approach to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Nutrients. 2020 Aug 19;12(9):2502. doi: 10.3390/nu12092502. PMID: 32825124; PMCID: PMC7551485.

3.Imai S, Matsuda M, Hasegawa G, Fukui M, Obayashi H, Ozasa N, Kajiyama S. A simple meal plan of 'eating vegetables before carbohydrate' was more effective for achieving glycemic control than an exchange-based meal plan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2):161-8. PMID: 21669583.

4.Kuwata H, Iwasaki M, Shimizu S, Minami K, Maeda H, Seino S, Nakada K, Nosaka C, Murotani K, Kurose T, Seino Y, Yabe D. Meal sequence and glucose excursion, gastric emptying and incretin secretion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rossover, exploratory trial. Diabetologia. 2016 Mar;59(3):453-61. doi: 10.1007/s00125-015-3841-z. Epub 2015 Dec 24. PMID: 26704625; PMCID: PMC4742500.

5.Nesti L, Mengozzi A, Tricò D. Impact of Nutrient Type and Sequence on Glucose Tolerance: Physiological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9 Mar 8;10:144. doi: 10.3389/fendo.2019.00144. PMID: 30906282; PMCID: PMC641800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您感到壓力時,高熱量零食似乎是一種令人安慰的選擇。但這種組合有一個不健康的缺點。雪梨科學家表示,壓力與高熱量「舒適」食物相結合,會導致大腦發生變化,導致吃得更多,增加對甜食、美味食物的渴望,並導致體重過度增加。

加文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發現,壓力超越了大腦對飽足感的自然反應,導致不間斷的獎勵訊號,促進吃更美味的食物。這種情況發生在大腦中稱為外側韁核( lateral habenula)的部分,當它被活化時通常會抑制這些獎勵訊號。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加文研究所的訪問科學家赫爾佐格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壓力可以壓倒大腦的自然反應,從而減少從進食中獲得的樂趣——這意味著大腦會不斷地得到進食的獎勵。”

「我們發現,慢性壓力與高熱量飲食相結合,會導致越來越多的食物攝取量以及對甜味、高度適口食物的偏好,從而促進體重增加和肥胖。這項研究強調了在有壓力的時候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發表在《神經元》(Neuron)雜誌。

從大腦壓力到體重增加

雖然有些人在壓力期間吃得較少,但大多數人會比平常吃得更多,並選擇高熱量、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為了了解是什麼驅動了這些飲食習慣,研究小組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如何對各種飲食下的慢性壓力做出反應。

「我們發現,一個被稱為外側韁核的區域通常與關閉大腦的獎賞反應有關,在短期高脂飲食的小鼠中很活躍,以防止動物暴飲暴食。然而,當小鼠長期處於壓力下,大腦的這一部分保持沉默——允許獎勵信號保持活躍,並鼓勵為了愉悅而進食,不再對飽腹感調節信號做出反應,」第一作者、加文研究所的Kenny Chi Kin Ip 博士解釋道。

“我們發現,接受高脂肪飲食的有壓力的小鼠體重增加是沒有壓力的相同飲食的小鼠的兩倍。”

研究人員發現,體重增加的核心是 NPY 分子,它是大腦在應對壓力時自然產生的。當研究人員阻止 NPY 活化高脂肪飲食壓力小鼠外側韁核的腦細胞時,小鼠攝取的舒適食物減少,導致體重增加減少。

駕駛舒適飲食

研究人員接下來進行了「三氯蔗糖偏好測試」—讓小鼠選擇喝水或人工加糖的水。

教授說:「高脂飲食的壓力小鼠消耗的三氯蔗糖是單獨高脂飲食的小鼠的三倍,這說明壓力不僅會在進食時激發更多的獎勵,而且會特別驅動對甜味、可口食物的渴望。」赫爾佐格。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沒有發現定期飲食的壓力小鼠對甜水有這種偏好。”

壓力壓倒健康的能量平衡

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很容易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獎勵的感覺可以讓你平靜下來——此時透過食物補充能量是有用的。但當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壓力似乎會改變這個方程式,導致長期對身體有害的飲食,」赫爾佐格教授說。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證明,壓力是飲食習慣的關鍵調節因素,可以超越大腦平衡能量需求的自然能力。

「這項研究強調了壓力會損害健康的能量代謝,」赫爾佐格教授說。這提醒人們避免有壓力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正在應對長期壓力——最好嘗試健康飲食並遠離垃圾食品。”

參考文獻:

 

  1. Chi Kin Ip, Jemma Rezitis, Yue Qi, Nikita Bajaj, Julia Koller, Aitak Farzi, Yan-Chuan Shi, Ramon Tasan, Lei Zhang, Herbert Herzog. Critical role of lateral habenula circuits in the control of stress-induced palatable food consumptionNeuron, 2023; DOI: 10.1016/j.neuron.2023.05.01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典隆德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對關於胃繞道手術的減肥手術的功效提出了質疑。研究發現,最大的代謝變化發生在手術後。手術後僅一年,代謝物和脂肪的濃度就恢復到與手術前幾乎相同的水平。

先前的研究證明,大多數接受手術的人在胃繞道手術後五年內體重會恢復。目前尚未確定接受減肥手術的人的新陳代謝會發生什麼變化。在《肥胖》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超重的人在胃繞道手術前後的新陳代謝情況。研究證明,最大的變化發生在手術後。一年後,所有參與者的代謝物和脂肪濃度接近手術前的濃度

“僅僅追踪人們的體重可能是研究手術效果的一個粗糙指標。我們的研究使人們更好地了解與胃繞道手術相關的新陳代謝的變化,”隆德大學的分子代謝研究負責人這麼說。

快速變化

該研究基於 148 名在瑞典接受胃繞道手術的患有或未患有 2 型糖尿病的患者的數據。在手術前和手術後至少兩次從參與者身上採集血血液樣本。他們在手術前和手術後測量了三次體重指數(BMI)。

研究人員對血液中的脂肪和代謝物進行了詳細分析。手術後僅一年,一些參與者就恢復到與手術前完全相同的數值,而其他參與者的回復程度則不那麼明顯。

“當參與者術後BMI仍然較低時,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變化。通過研究新陳代謝,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不健康的變化正在發生。我們希望這些知識可以用於後續工作,以便可以採取預防措施,”隆德大學神經內分泌細胞生物學教授、該文章的主要作者之一Nils Wierup 說。

2 型糖尿病風險增加

某些多不飽和脂肪的濃度在手術後立即增加,然後下降並接近與之前相同的數值。多不飽和脂肪是必需的,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還顯示,手術後某種氨基酸的濃度降低,然後又升高。在胰島素阻抗個體中,這些氨基酸的濃度通常較高,並且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我們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對於沒有罹患2 型糖尿病的人來說,手術後罹患2 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大降低,但一年後我們發現風險再次增加。在手術期間已經患有2 型糖尿病的人中,手術時,我們看到疾病有所緩解,但疾病復發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Peter Spégel 說。

減肥手術的好處

接受肥胖手術的人需要在手術前通過飲食來減肥。同一研究小組之前的一項研究分別檢查了低熱量飲食和胃繞道手術的影響。研究證實,飲食對新陳代謝的影響最大,而手術帶來的變化相當小。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發現,對於許多人來說,手術對新陳代謝的正面影響最快在一年後就會消退

“我們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的研究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減肥手術的一個優點是,大多數2 型糖尿病患者術後病情得到緩解。儘管接受該手術的大部分人的體重有所改善,但尼爾斯·維魯普(Nils Wierup) 總結道:“體重調整後,通常不會恢復到之前的體重。未來,我們希望更仔細地研究個體層面上新陳代謝的變化,因為這可能會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1. Oksana Rogova, Katharina Herzog, Mahmoud Al-Majdoub, Michael Miskelly, Andreas Lindqvist, Louise Bennet, Jan L. Hedenbro, Nils Wierup, Peter Spégel. Metabolic remission precedes possible weight regain after gastric bypass surgeryObesity, 2023 DOI: 10.1002/oby.2386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項新的研究預計,到 2050 年,將有近 10 億人患有骨關節炎,這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目前,30 歲及以上的人中有 15% 患有骨關節炎。該研究今天發表在《柳葉刀風濕病學》(The Lancet Rheumatology)上。

研究分析了涵蓋 200 多個國家的 30 年骨關節炎數據(1990-2020 年),由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 (IHME) 領導,作為 2021 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過去三十年病例迅速增加的原因有三個主要因素:高齡化、人口增長和肥胖。1990年,有2.56億人患有骨關節炎。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5.95億,比1990年增長132%。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接近10億大關。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IHME 首席研究科學家 Jaimie Steinmetz 博士解釋說:“隨著人們壽命延長和世界人口不斷增長,我們需要預測大多數國家衛生系統面臨的壓力。” “目前骨關節炎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必須重點關注預防、早期干預策略,並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能夠更負擔得起昂貴、有效的治療方法,例如關節置換術。”

2050 年關節疼痛預測

骨關節炎最常見的部位是膝蓋和臀部根據人體的問題部位,到 2050 年,骨關節炎預計將以以下百分比增加。

  • 膝關節 +74.9%
  • 手部關節+48.6%
  • 髖關節 +78.6%
  • 其他(如肘、肩)+95.1%

預計將有更多女性繼續遭遇這種情況。2020 年,61% 的骨關節炎病例為女性,而男性為 39%。這種性別差異背後可能有多種原因。

 

骨關節炎患病率存在​​性別差異的原因正在調查中,但研究人員認為,遺傳、荷爾蒙因素和解剖學差異發揮了一定作用,”該大學人口與公共衛生學院的資深作者、教授Jacek Kopek 博士解釋道。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肥胖

 

這項研究證明,肥胖或高體重指數(BMI)是骨關節炎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全球人口的肥胖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骨關節炎負擔預計將減少 20%。研究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肥胖率的增加,肥胖發揮了更大的影響作用。

 

1990 年該研究的第一年,骨關節炎導致的殘疾中有 16% 是由肥胖造成的,到 2020 年,這一比例上升到 20%

 

監督並共同撰寫了這項研究的IHME 首席研究科學家 Liane Ong 博士表示:“衛生保健系統和政府有機會參與識別弱勢群體、解決肥胖的驅動因素以及製定預防或減緩骨關節炎進展的管理策略。”缺乏身體活動在肥胖和骨關節炎相關疼痛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意想不到的惡性循環。例如,身體活動可以預防年輕時的受傷,甚至對關節疼痛的人有益。這違反一般人的認知,但關節疼痛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久坐。”

參考文獻:

 

  1. Jaimie D Steinmetz, Garland T Culbreth, Lydia M Haile, Quinn Rafferty, Justin Lo, Kai Glenn Fukutaki, Jessica A Cruz, Amanda E Smith, Stein Emil Vollset, Peter M Brooks, Marita Cross, Anthony D Woolf, Hailey Hagins, Mohsen Abbasi-Kangevari, Aidin Abedi, Ilana N Ackerman, Hubert Amu, Benny Antony, Jalal Arabloo, Aleksandr Y Aravkin, Ayele Mamo Argaw, Anton A Artamonov, Tahira Ashraf, Amadou Barrow, Lindsay M Bearne, Isabela M Bensenor, Alemshet Yirga Berhie, Nikha Bhardwaj, Pankaj Bhardwaj, Vijayalakshmi S Bhojaraja, Ali Bijani, Paul Svitil Briant, Andrew M Briggs, Nadeem Shafique Butt, Jaykaran Charan, Vijay Kumar Chattu, Flavia M Cicuttini, Kaleb Coberly, Omid Dadras, Xiaochen Dai, Lalit Dandona, Rakhi Dandona, Katie de Luca, Edgar Denova-Gutiérrez, Samath Dhamminda Dharmaratne, Meghnath Dhimal, Mostafa Dianatinasab, Karsten E Dreinhoefer, Muhammed Elhadi, Umar Farooque, Hamid Reza Farpour, Irina Filip, Florian Fischer, Marisa Freitas, Balasankar Ganesan, Belete Negese Belete Gemeda, Tamiru Getachew, Seyyed-Hadi Ghamari, Ahmad Ghashghaee, Tiffany K Gill, Mahaveer Golechha, Davide Golinelli, Bhawna Gupta, Veer Bala Gupta, Vivek Kumar Gupta, Rasool Haddadi, Nima Hafezi-Nejad, Rabih Halwani, Samer Hamidi, Asif Hanif, Netanja I Harlianto, Josep Maria Haro, Jan Hartvigsen, Simon I Hay, Jeffrey J Hebert, Golnaz Heidari, Mohammad-Salar Hosseini, Mehdi Hosseinzadeh, Alexander Kevin Hsiao, Irena M Ilic, Milena D Ilic, Louis Jacob, Ranil Jayawardena, Ravi Prakash Jha, Jost B Jonas, Nitin Joseph, Himal Kandel, Ibraheem M Karaye, Md Jobair Khan, Yun Jin Kim, Ali-Asghar Kolahi, Oleksii Korzh, Rajasekaran Koteeswaran, Vijay Krishnamoorthy, G Anil Kumar, Narinder Kumar, Sang-woong Lee, Stephen S Lim, Stany W Lobo, Giancarlo Lucchetti, Mohammad-Reza Malekpour, Ahmad Azam Malik, Luiz Garcia Garcia Mandarano-Filho, Santi Martini, Alexios-Fotios A Mentis, Mohamed Kamal Mesregah, Tomislav Mestrovic, Erkin M Mirrakhimov, Awoke Misganaw, Reza Mohammadpourhodki, Ali H Mokdad, Sara Momtazmanesh, Shane Douglas Morrison, Christopher J L Murray, Hasan Nassereldine, Henok Biresaw Netsere, Sandhya Neupane Kandel, Mayowa O Owolabi, Songhomitra Panda-Jonas, Anamika Pandey, Shrikant Pawar, Paolo Pedersini, Jeevan Pereira, Amir Radfar, Mohammad-Mahdi Rashidi, David Laith Rawaf, Salman Rawaf, Reza Rawassizadeh, Seyed-Mansoor Rayegani, Daniela Ribeiro, Leonardo Roever, Basema Saddik, Amirhossein Sahebkar, Sana Salehi, Lidia Sanchez Riera, Francesco Sanmarchi, Milena M Santric-Milicevic, Saeed Shahabi, Masood Ali Shaikh, Elaheh Shaker, Mohammed Shannawaz, Rajendra Sharma, Saurab Sharma, Jeevan K Shetty, Rahman Shiri, Parnian Shobeiri, Diego Augusto Santos Silva, Ambrish Singh, Jasvinder A Singh, Surjit Singh, Søren T Skou, Helen Slater, Mohammad Sadegh Soltani-Zangbar, Antonina V Starodubova, Arash Tehrani-Banihashemi, Sahel Valadan Tahbaz, Pascual R Valdez, Bay Vo, Linh Gia Vu, Yuan-Pang Wang, Seyed Hossein Yahyazadeh Jabbari, Naohiro Yonemoto, Ismaeel Yunusa, Lyn M March, Kanyin Liane Ong, Theo Vos, Jacek A Kopec.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osteoarthritis, 1990–2020 and projections to 205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The Lancet Rheumatology, 2023; 5 (9): e508 DOI: 10.1016/S2665-9913(23)00163-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您感到壓力時,高熱量零食似乎是一種令人安慰的選擇。但這種組合有一個不健康的缺點。雪梨科學家表示,壓力與高熱量“舒適”食物相結合,會導致大腦發生變化,導致吃得更多,增加對甜食、美味食物的渴望,並導致體重過度增加。

加文醫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壓力超越了大腦對飽足感的自然反應導致不間斷的獎勵信號,促進吃更美味的食物。這種情況發生在大腦中稱為外側韁核( lateral habenula)的部分,當它被活化時通常會抑制這些獎勵信號。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加文研究所的訪問科學家赫爾佐格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壓力可以壓倒大腦的自然反應,從而減少從進食中獲得的樂趣——這意味著大腦會不斷地得到進食的獎勵。”

“我們發現,慢性壓力與高熱量飲食相結合,會導致越來越多的食物攝入量以及對甜味、高度適口食物的偏好,從而促進體重增加和肥胖。這項研究強調了在有壓力的時候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該研究發表在《神經元》期刊上。

從大腦壓力到體重增加

雖然有些人在壓力期間吃得較少,但大多數人會比平時吃得更多,並選擇高熱量、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為了了解是什麼驅動了這些飲食習慣,研究小組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如何對各種飲食下的慢性壓力做出反應。

“我們發現,一個被稱為外側韁核的區域通常與關閉大腦的獎賞反應有關在短期高脂肪飲食的小鼠中很活躍,以防止動物暴飲暴食。然而,當小鼠長期處於壓力下,大腦的這一部分保持沉默——允許獎勵信號保持活躍,並鼓勵為了愉悅而進食,不再對飽腹感調節信號做出反應,”第一作者、加文研究所的 Kenny Chi Kin Ip 博士解釋道。

“我們發現,接受高脂肪飲食的有壓力的小鼠體重增加是沒有壓力的相同飲食的小鼠的兩倍。”

研究人員發現,體重增加的核心是 NPY 分子,它是大腦在應對壓力時自然產生的。當研究人員阻斷 NPY 活化高脂肪飲食有壓力小鼠外側韁核的腦細胞時,小鼠攝取的舒適(高油高糖)食物減少,導致體重增加減少。

駕駛舒適飲食

研究人員接下來進行了“蔗糖素(sucralose)偏好測試”——讓小鼠選擇喝水或人工代糖的水。

 赫爾佐格教授說:“高脂肪飲食的壓力小鼠消耗的蔗糖素是單獨高脂肪飲食的小鼠的三倍,這說明壓力不僅會在進食時激發更多的獎勵,而且會特別驅動對甜味、可口食物的渴望。”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沒有發現定期飲食的壓力小鼠對甜水有這種偏好。”

壓力壓倒健康的能量平衡

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很容易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獎勵的感覺可以讓你平靜下來——此時通過食物補充能量是有用的。但當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壓力似乎會改變這個方程式,導致長期對身體有害的飲食,”赫爾佐格教授說。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證明,壓力是飲食習慣的關鍵調節因素,可以扭曲大腦平衡能量需求的自然能力

“這項研究強調了壓力會損害健康的能量代謝,”赫爾佐格教授說。“這提醒人們避免有壓力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正在應對長期壓力——嘗試健康飲食並遠離垃圾食品。”

參考文獻:

 

  1. Chi Kin Ip, Jemma Rezitis, Yue Qi, Nikita Bajaj, Julia Koller, Aitak Farzi, Yan-Chuan Shi, Ramon Tasan, Lei Zhang, Herbert Herzog. Critical role of lateral habenula circuits in the control of stress-induced palatable food consumptionNeuron, 2023; DOI: 10.1016/j.neuron.2023.05.01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麻州總醫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解釋了為什麼輕度至中度飲酒可能與較低的心臟病風險有關。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少量到適量的酒精與大腦壓力信號的長期減少有關這種對大腦壓力系統的影響似乎顯著解釋了參與研究的輕度至中度飲酒者心血管事件的減少。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上。

我們不提倡使用酒精來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因為酒精對健康有其他影響,”馬薩諸塞州心血管影像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資深作者和心髒病專家 Ahmed Tawakol 醫學博士說綜合醫院。“我們想了解輕度至中度飲酒如何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如其他多項研究所證明的那樣。如果我們能找到這種機制,目標就是找到其他方法來複製或誘導酒精對心臟的保護作用,而不會產生酒精不利影響。”

先前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輕度至中度飲酒(女性每天 1 杯,男性每天 1 至 2 杯)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但尚不清楚酒精是否對心血管有益,或者輕/中度飲酒者的健康行為、社會經濟地位或其他因素是否保護了他們的心臟。

這項由 K Mezue 和 M Osborne 領導的研究包括了 50,000 多人,這些人登記在 Mass General Brigham Biobank。該研究的第一部分在調整了一系列遺傳、臨床、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混雜因素後,評估了輕/中度飲酒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輕/中度飲酒與心血管疾病事件風險的顯著降低有關,即使在考慮了其他因素之後也是如此。

接下來,他們研究了 754 名接受過 PET/CT 腦部掃描(主要用於癌症監測)的個體的族群,以確定輕度/中度飲酒對降低壓力相關神經網絡活動的影響。

大腦掃描顯示,與戒酒或少量飲酒的人相比,輕度至中度飲酒者的杏仁核(與壓力反應相關的大腦區域)中的壓力訊號減少。當研究人員查看這些人的心血管事件史時,他們發現輕度至中度飲酒者的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較少。“我們發現輕度至中度飲酒者的大腦變化解釋了很大一部分保護心臟的作用,”Tawakol 說。

 

人們早就知道,當個人飲酒時,酒精會降低杏仁核對威脅性刺激的反應。目前的研究首次證明,輕度至中度飲酒對抑制杏仁核活動具有長期的神經生物學影響,這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重大的下游影響。

當杏仁核過於警覺和警惕時,交感神經系統就會增強,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並引發發炎細胞的釋放,”Tawakol 解釋說。“如果壓力是慢性的,結果就是高血壓、發炎增加以及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巨大風險。”

最後,研究人員檢查了輕度/中度酒精是否會更有效地減少容易出現長期較高壓力反應的人(例如有嚴重焦慮史的人)的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他們發現,在 50,000 名患者樣本中,與其他人相比,輕度至中度飲酒對有焦慮史的人的心臟保護作用幾乎翻了一番。

然而,雖然輕度/中度飲酒者降低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該研究還表明,任何數量的酒精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如果飲酒量較高——每週飲酒超過 14 杯——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開始增加,而整體大腦活動開始減少(這可能與不良的認知健康有關)。

作者得出結論,研究應該集中在尋找新的干預措施上,這些干預措施可以減少大腦的壓力活動,而不會產生酒精的有害影響。該研究小組目前正在研究運動、冥想等減壓干預措施和藥物療法對壓力相關神經網絡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引發心血管益處。

共同作者包括 Kenechukwu Mezue 和 Michael T. Osborne。

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支持。

鄭醫師補充:

相較東方人(例如本地高達42%),西方人酒精不耐受的基因機率低,因此在低度及中度飲酒降低壓力的益處會比東方人高些。建議大家還是透過規律運動、靜坐等幫助自己壓力降低的方式(如同這篇研究作者的建議)來幫助自己杏仁核降壓,提高心血管健康比較實際。

參考文獻:

  1. Kenechukwu Mezue, Michael T. Osborne, Shady Abohashem, Hadil Zureigat, Charbel Gharios, Simran S. Grewal, Azar Radfar, Alexander Cardeiro, Taimur Abbasi, Karmel W. Choi, Zahi A. Fayad, Jordan W. Smoller, Rachel Rosovsky, Lisa Shin, Roger Pitman, Ahmed Tawakol. Reduced Stress-Related Neural Network Activity Mediates the Effect of Alcohol on Cardiovascular Risk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3; 81 (24): 2315 DOI: 10.1016/j.jacc.2023.04.0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 2023 年 3 月 29 日發表在美國神經科醫學會醫學期刊 Neurology ® 在線版上的一項薈萃分析,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都與晝夜節律系統有密切聯繫,晝夜節律系統是調節身體過程內部時鐘.

薈萃分析包括所有可用的關於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的研究,包括晝夜節律特徵。這包括關於白天和一年中頭痛時間的資訊,以及關於與生物鐘相關的基因是否在患有這些頭痛的人中更常見的研究。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以及與晝夜節律系統相關的激素,包括皮質醇和褪黑激素。

“數據證明,這兩種頭痛疾病在多個層面上都具有高度的晝夜節律,尤其是叢集性頭痛,”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作者、醫學博士 Mark Joseph Burish 說。“這加強了下丘腦的重要性 - 大腦中容納主要生物時鐘的區域 - 及其在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中的作用。它還提出了觸發因素的遺傳學問題,例如已知觸發因素的睡眠變化偏頭痛和身體晝夜節律的線索。”

對於叢集性頭痛,薈萃分析發現 71% 的人頭痛發作存在晝夜節律模式。在深夜到凌晨發作達到高峰。年內以春秋兩季發病較多。在基因層面上,叢集性頭痛與兩個主要的晝夜節律基因相關,九個增加叢集性頭痛可能性的基因中有五個是具有晝夜節律表達模式的基因。

與沒有叢集性頭痛的人相比,叢集性頭痛患者的皮質醇濃度更高,褪黑激素濃度更低。

對於偏頭痛,薈萃分析顯示 50% 的人有晝夜節律發作模式。雖然白天的發作高峰期很寬,從早上晚些時候到傍晚,但夜間的晝夜節律點很少發生。偏頭痛還與兩個核心晝夜節律基因相關,與偏頭痛相關的 168 個基因中有 110 個是具有晝夜節律表達模式的基因。

偏頭痛患者的尿液中褪黑激素濃度低於沒有偏頭痛的人。此外,偏頭痛發作期間褪黑激素濃度較低。

“這些結果提高了使用基於晝夜節律的療法治療頭痛的可能性,”Burish 說。“這可能包括基於晝夜節律的治療——比如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服用藥物——以及引起晝夜節律變化的治療,某些藥物或是照光治療可以做到這一點。”

該研究的一個局限性在於,研究人員沒有關於可能影響晝夜節律週期的因素的信息,例如藥物、雙極性情感疾患等其他疾病或夜班工作等晝夜節律問題。

該研究得到了威爾歐文頭痛研究基金會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Heidi Sutherland, Lyn Griffiths. It's All About the Timing: Circadian Factors in Cluster Headache and MigraineNeurology, 2023; 10.1212/WNL.0000000000207329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7329

 

鄭醫師補充:

過去在學習照光治療的相關資料時,曾看到可以調整生理時鐘的照光治療可以改善三大核心症狀:1.憂鬱2.失眠3.頭痛。看到這篇研究的結論就不難想像為何照光治療可以改善偏頭痛甚至是其他診斷的頭痛了。過去照光治療受限於設備,必須固定在定點才能實施作,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已能透過透定頻率的照光眼鏡幫助當事人使用及移動間更方便。

一般人對偏頭痛比較有概念,而對叢集性頭痛比較陌生,以下把網路相關資料找到給大家參考:

叢發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 是頭的一側出現疼痛的情形,通常發生在眼周附近;這種疼痛感十分強烈,是所有頭痛中數一數二劇痛的類型,通常在4~12週內會反覆發作,然後會有一段期間症狀比較緩解

 

叢發性頭痛的症狀

 下列為叢發性頭痛常見的症狀,不過以下並沒有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狀,如果您需要更多資訊,請諮詢您的醫師:

  • 頭的一側突然出現十分強烈的刺痛、炙痛、刺骨的痛;先是一眼有症狀,然後慢慢擴散至臉、頭、頸部和肩膀。
  • 頭痛發作時會感覺很疲倦、焦躁
  • 眼睛紅腫、流淚
  • 靠近患處的鼻子堵塞、流鼻水
  • 臉部出汗
  • 膚色蒼白,臉部也有可能發紅
  • 疼痛處的眼皮下垂、腫脹

 有些叢發性頭痛的每個發作期間會有一段時間症狀比較緩和,這種稱作陣發性叢發性頭痛(Episodic cluster headaches);另一種稱作慢性叢發性頭痛(Chronic cluster headaches),是指持續發作時間超過一年,或是症狀緩和期少於一個月的情況。在發作期,患者每天都會頭痛,可能是一天好幾次或是每天同個時間發作,每次發作持續15分鐘到3小時都有可能。

報導連結:https://helloyishi.com.tw/neurological-problems/headaches-and-migraines/cluster-headach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清晨進食為重點的禁食飲食可能是降低患 2 型糖尿病風險的關鍵。

阿德萊德大學和南澳大利亞健康與醫學研究所 (SAHMRI) 的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種不同的飲食:時間限制的間歇性禁食飲食和低熱量飲食,以了解哪種飲食對易患 2 型糖尿病的人更有健康效益。

“遵循時間限制的間歇性禁食飲食可以幫助降低2 型糖尿病的罹患機率,”資深作者、阿德萊德大學醫學院 Leonie Heilbronn 教授說。

“那些在一周內禁食三天,只在早上 8 點到中午 12 點之間進食的人,在 6 個月後表現出比每天低熱量飲食的人更佳的葡萄糖耐受性。

“遵循間歇性禁食飲食的參與者對胰島素更敏感,並且血脂比低熱量飲食的參與者降低得更多。”

2 型糖尿病發生在身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有效反應並且失去產生激素的能力,這種激素負責控制血液中的葡萄糖。

 據估計,透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延緩或預防近 60% 的 2 型糖尿病病例

目前有近 130 萬澳大利亞人患有這種無法治癒的疾病。

在這項為期 18 個月的研究中,從南澳大利亞招募了 200 多名參與者,該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醫學》上

時間限制、間歇性禁食和低熱量飲食的參與者經歷了相似的體重減輕。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研究,也是第一個評估身體如何處理和使用餐後葡萄糖的研究,這是比空腹測試更好的糖尿病風險指標,”第一作者 Xiao Tong Teong 說,他是阿德萊德大學博士生。

“這項研究的結果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進餐時間和禁食建議比限制卡路里飲食有更大的健康益處,而非單單幫助體重減輕而已,這可能在臨床實務中產生影響。”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稍長時間的進食方式是否會帶來同樣的好處,這可能使限制性飲食在長期施行時更具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Xiao Tong Teong, Kai Liu, Andrew D. Vincent, Julien Bensalem, Bo Liu, Kathryn J. Hattersley, Lijun Zhao, Christine Feinle-Bisset, Timothy J. Sargeant, Gary A. Wittert, Amy T. Hutchison, Leonie K. Heilbronn. Intermittent fasting plus early time-restricted eating versus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standard care in adults at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ature Medicine, 2023; DOI: 10.1038/s41591-023-02287-7

 

 

 

鄭醫師補充:

間歇性斷食可以幫助身體啟動Sirtuin的調控,幫助身體代謝功能提升,近幾年有諸多研究證實:

1.Lilja, S.; Stoll, C.; Krammer, U.; Hippe, B.; Duszka, K.; Debebe, T.; Höfinger, I.; König, J.; Pointner, A.; Haslberger, A. Five Days Periodic Fasting Elevates Levels of Longevity Related Christensenella and Sirtuin Expression in Humans. Int. J. Mol. Sci. 202122, 2331. https://doi.org/10.3390/ijms22052331

2.Zhu Y, Yan Y, Gius DR, Vassilopoulos A.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Sirtuins upon fasting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cancer. Curr Opin Oncol. 2013 Nov;25(6):630-6. doi: 10.1097/01.cco.0000432527.49984.a3. PMID: 24048020; PMCID: PMC5525320.

提醒大家一周挑兩至三天進行即可,不用每天執行即可見效。間歇性斷食的時間,最好涵蓋早餐的時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巧克力棒、薯片和薯條——為什麼我們不能在超市裡忽略它們呢?科隆馬克斯普朗克新陳代謝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耶魯大學合作,現已證明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會改變我們的大腦:即使我們經常吃這類的食物(即使為數不多),大腦將來就是會想吃這些食物。

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歡不健康和容易發胖的食物?這種偏好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的?“我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傾向,即所謂的西方飲食,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超重的結果。但我們認為是大腦學會了這種偏好,”負責人 Sharmili Edwin Thanarajah 解釋道。該研究的作者。

為了檢驗這一假設,研究人員在一組志願者的正常飲食之外,每天給他們一小塊含有大量脂肪和糖分的布丁,持續八週。另一組收到的布丁含有相同數量的卡路里,但脂肪含量較低。在八週之前和期間測量了志願者的大腦活動。

我們的大腦不知不覺地學會偏愛高脂肪的零食

八週後食用高糖高脂肪布丁的那組大腦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反應大大增強。這特別活化了多巴胺能係統,大腦中負責激勵和獎勵的區域。“我們對大腦活動的測量證明,大腦透過食用薯片和其他食物重新連接。它下意識地學會偏愛獎勵性(多巴胺系統活化)的食物。透過大腦的這些變化,我們會不自覺地總是偏愛含有大量脂肪和糖分的食物”,領導這項研究的馬克·蒂特格邁耶解釋道。

在研究期間,受試者的體重沒有比對照組的受試者增加更多,他們的血糖或膽固醇等血液值也沒有變化。然而,研究人員假設在研究結束後,對含糖食物的偏好將繼續存在。“大腦中形成了新的連接,它們不會那麼快消失。畢竟,學習的全部意義在於,一旦你學到了一些東西,你就不會那麼快就忘記它,”Marc Tittgemeyer 解釋道。

參考文獻:

 

  1. Sharmili Edwin Thanarajah, Alexandra G. DiFeliceantonio, Kerstin Albus, Bojana Kuzmanovic, Lionel Rigoux, Sandra Iglesias, Ruth Hanßen, Marc Schlamann, Oliver A. Cornely, Jens C. Brüning, Marc Tittgemeyer, Dana M. Small. Habitual daily intake of a sweet and fatty snack modulates reward processing in humansCell Metabolism, 2023; DOI: 10.1016/j.cmet.2023.02.0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時候運動效果最好?研究揭秘2大黃金鍛鍊時間點,有效延長壽命還能瘦一大圈

 

蔡惠芯2023-03-20

我們都知道維持好的運動習慣對身體健康有許多好處,但什麼時段運動最理想呢?有一項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英國研究發現,在下午運動的人可能活得更長壽。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這項研究針對英國生物銀行中92,139名男女進行分析,每人需要配戴一週的活動追蹤器,研究人員依據他們四處走動的頻率和時間實施分組,並記錄下這些人加入生物銀行後7年的死亡率,用以比較運動的模式及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在一天當中的何時,從事中等或劇烈運動的男性、女性,都比起少運動的人壽命更長。此外,在上午11點至下午5點之間運動的人,較不容易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因素(不包含癌症)過早死亡,這項影響對男性和老年人又更加明顯。

 

雖然對多數人而言,會因為白天忙碌導致無法在下午運動,不過專研運動與新陳代謝的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霍洛維茲(Jeffrey Horowitz)表示,不管任何時間、做什麼類型的運動,差異都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願意動起來,對身體就是有益的。

 

不過,研究結果也指出,在中午之前鍛鍊會燃燒更多脂肪,因此,如果個人狀況允許,想瘦身的人不妨嘗試在上午運動,想長壽的人則可以在下午運動,一段時間過後,就會發現身體產生有意義的變化。

 

資料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參考文獻:

 

 

Feng, H., Yang, L., Liang, Y.Y. et al. Associations of tim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Nat Commun 14, 930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546-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546-52.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運動對健康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我們何時運動。在過去的研究(1)中,有患糖尿病風險的人如果在晚上鍛鍊比早上鍛鍊更能改善血糖控制,而在其他研究中,如果早上鍛鍊而不是晚些時候鍛鍊,他們會減掉更多的體脂(2)。

 

不建議在晚上時間做會刺激交感神經的有氧運動,以免太興奮而影響睡眠,得不償失。

 

 

1.Mancilla, RBrouwers, BSchrauwen-Hinderling, VBHesselink, MKCHoeks, JSchrauwen, PExercise training elicits superior metabolic effects when performed in the afternoon compared to morning in metabolically compromised humansPhysiol Rep20208:e14669. https://doi.org/10.14814/phy2.14669

 

2.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ys.2022.893783/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高級研究作者、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醫學副教授 Wendy L. Bennett 的說法,儘管“限時飲食模式”——被稱為間歇性禁食——很受歡迎,但嚴格來說設計研究尚未確定限制白天的總進食時間是否有助於控制體重。

本研究評估了從第一餐到最後一餐的時間與體重變化之間的關聯。來自馬里蘭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三個衛生系統的近 550 名擁有電子健康記錄的成年人(18 歲或以上)參與了這項研究。參與者在研究註冊期(2019 年 2 月至 7 月)之前的兩年內至少登記了一次體重和身高測量值。

總體而言,大多數參與者 (80%) 表示他們是白人成年人;12% 的人自稱是黑人成年人;約 3% 的人自認為是亞裔成年人。大多數參與者表示受過大學或更高學歷;平均年齡為51歲;平均體重指數為30.8,屬於肥胖。電子健康記錄中記錄的體重的平均追蹤時間為 6.3 年。

招募進研究時體重指數較高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是黑人成年人、年齡較大、患有 2 型糖尿病或高血壓、受教育程度較低、運動較少、吃的水果和蔬菜較少、距離上次進餐時間較長與體重指數較低的成年人相比,他們更容易入睡,而且從第一餐到最後一餐的持續時間更短。

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名為 Daily24 的行動應用程序,供參與者實時記錄每個 24 小時的睡眠、進食和起床時間。電子郵件、短信和應用程序內通知鼓勵參與者在第一個月盡可能多地使用該應用程序,並在“動力週”期間(每個月的第一周)再次使用該應用程序——為期六個月的研究干預。

 

根據行動應用程序中記錄的每天睡覺和吃飯的時間,研究人員能夠測量:

  • 每天第一餐到最後一餐的時間;
  • 從醒來到第一頓飯的時間間隔;
  • 從最後一頓飯到睡覺的時間間隔。

他們計算了每個參與者完成天數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

數據分析發現:

  • 在六年的追蹤期間,進餐時間與體重變化無關。這包括從第一餐到最後一餐、從醒來到吃第一餐、從吃最後一餐到入睡的間隔以及總睡眠時間。
  • 在六年的追蹤中,每日大餐(估計超過 1,000 卡路里)和中餐(估計為 500-1,000 卡路里)的總數均與體重增加有關,而較少的小餐(估計少於 500 卡路里) ) 與體重減輕有關。
  • 從第一餐到最後一餐的平均時間為11.5小時;從醒來到第一頓飯的平均時間為 1.6 小時;從最後一頓飯到睡覺的平均時間是 4 小時;平均睡眠時間計算為 7.5 小時。
  • 該研究沒有發現體重變化範圍很廣的人群中進餐時間和體重變化之間存在關聯。

正如 Bennett 報導的那樣,儘管之前的研究表明間歇性禁食可能會改善身體的節律並調節新陳代謝,但這項針對體重範圍很廣的大型人群的研究並未發現這種關聯大規模、嚴格的間歇性禁食對長期體重變化的臨床試驗極難進行;然而,即使是短期干預研究也可能有助於指導未來的建議。

儘管該研究發現進餐頻率和總卡路里攝取量是體重變化的比進餐時間更強的風險因素,但研究結果無法證明直接因果關係,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副科學家 Di Zhao 博士表示,他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心血管和臨床流行病學系任職。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因為他們沒有評估進食時間和頻率的複雜相互作用。此外,由於該研究本質上是觀察性的,作者無法得出因果關係。作者指出,未來的研究應該努力納入更多樣化的人群,因為該研究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是美國大西洋中部地區受過良好教育的白人女性。

研究人員也無法確定研究參與者在入組前的減肥意願,也不能排除任何先前存在的健康狀況的額外變數。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22年的統計,美國40%的成年人肥胖;該協會目前為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提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建議包括限制總卡路里攝取量、食用健康食品和增加體育鍛鍊。

2017 年美國心臟協會的科學聲明:

進餐時間和頻率: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沒有明確偏好頻繁的小餐或間歇性禁食它指出,不規則的總熱量攝取模式似乎不利於維持體重和最佳心血管健康而且,改變進餐頻率可能無助於減輕體重或改善傳統的心臟代謝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 Di Zhao, Eliseo Guallar, Thomas B. Woolf, Lindsay Martin, Harold Lehmann, Janelle Coughlin, Katherine Holzhauer, Attia A. Goheer, Kathleen M. McTigue, Michelle R. Lent, Marquis Hawkins, Jeanne M. Clark, Wendy L. Bennett. Association of Eating and Sleeping Intervals With Weight Change Over Time: The Daily24 Cohor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3; DOI: 10.1161/JAHA.122.02648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澳大利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減肥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少量杏仁可以防止體重增加。

在研究杏仁如何影響食慾時,研究人員發現,一份 30-50 克杏仁的零食可以幫助人們減少每天消耗的千焦耳熱量。

該研究發表在《歐洲營養學期刊》上,發現食用杏仁的人——而不是能量等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在隨後的一餐中將他們的能量攝取量降低了 300 千焦耳(其中大部分來自垃圾食品)。

UniSA 運動、營養和活動研究聯盟 (ARENA) 的 Sharayah Carter 博士表示,該研究為體重管理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超重和肥胖率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透過更好的荷爾蒙反應調節食慾可能是促進體重管理的關鍵,”卡特博士說。

“我們的研究檢查了調節食慾的荷爾蒙,以及堅果——特別是杏仁——如何有助於控制食慾。”

“我們發現吃杏仁的人的食慾調節荷爾蒙發生了變化,這些可能導致食物攝取量減少(減少 300kJ)。”

在澳大利亞,三分之二(1250 萬)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在全球範圍內,90 億成年人其中 6.5 億人肥胖。

研究發現,吃杏仁的人 C肽反應降低 ( C-peptide responses)47%(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更高濃度的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高出 18%、胰高血糖素(高出 39%)和胰多肽反應(高出 44%)。胰高血糖素向大腦發送飽腹感信號,而胰多肽會減緩消化,從而減少食物攝取量,從而促進減肥。

“杏仁富含蛋白質、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這可能有助於它們的飽足感,並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消耗的卡路里較少。”

這項研究的結果證實,吃杏仁會對人們的能量攝取產生微小的變化,卡特博士說這可能會產生長期的臨床影響。

“即使是微小的、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也會產生長期的影響。當我們進行微小的、可持續的改變時,從長遠來看,我們更有可能改善我們的整體健康狀況,”卡特博士說。

“杏仁是一種極好的健康零食,可以融入日常飲食中。我們現在很高興看到杏仁在減肥飲食中如何影響食慾,以及它們如何幫助長期控制體重。”

參考文獻:

  1. Sharayah Carter, Alison M. Hill, Jonathan D. Buckley, Sze-Yen Tan, Geraint B. Rogers, Alison M. Coates. Acute feeding with almonds compared to a carbohydrate-based snack improves appetite-regulating hormones with no effect on self-reported appetite sensation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2; DOI: 10.1007/s00394-022-03027-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分析研究:「笑」可幫助改善多種身心不適

 

作者 YAP KUO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3 日

「笑」是人類自然的行為反應,看了搞笑的喜劇或脫口秀後,心情自然變好感覺也輕鬆許多。臨床時誘導患者開懷大笑已成功用於輔助改善壓力、免疫功能和許多其他的健康問題。這種「療法」(laughter therapy,笑療)並不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或精力,因此可為全球節節高升的醫療費用節省下可觀的支出

 

統合分析結果指出,笑療確實有效

最近德國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的身心醫學專家羅森達爾博士(Jenny Rosendahl)統合分析(註 1)先前笑療相關的 45 個研究(共有 2,547 名被隨機非配為實驗組或對照組的受試者)而提出有力證據顯示,笑療對生理、心理健康皆有助益。上述研究成果已於今年 5 月刊登於《臨床輔助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

笑療對緩和焦慮的效果最顯著

本次所分析的研究結果,無論憂鬱、焦慮、壓力、情緒或疼痛等,經過笑療後皆能有改善,又以焦慮的緩和效果最明顯。心肺功能及身體虛弱部分,效療後雖有改善但結果尚未達統計學意義。

笑療的副作用

本次研究也將笑療是否有不良反應納入關注點,結果顯示笑療幾乎完全沒有副作用,所有納入分析的 45 個研究僅一個關於「笑瑜伽」(Laughter Yoga)的研究顯示笑療有副作用,因三名受試者表示心跳加速、口渴及呼吸有些喘不過來。相信這些受試者稍做休息再喝口水後,不適狀況就會恢復正常了。

引起發笑的不同情境

除了聽到幽默的笑話或看了爆笑的喜劇時會令人開懷大笑,其實還有許多情境都會讓人不禁笑出聲來。如想到開心的事、記起愉快的回憶時使人嘴角上揚,被搔癢也會忍不住笑出聲。此外,喝酒喝到醉醺醺或吸了笑氣(註 2)後,可能使人無法克制哈哈大笑。有些精神疾病患或大腦功能受損者也會不自覺發笑,此為病態性發笑(Pathological laughter )。

常見的笑療模式

實際試驗笑療在臨床效果時有幾種方式,有的實驗設計是讓受試者看喜劇或與小丑互動,有的是在呼吸練習、放鬆練習、臉部運動或做體操時加入發出笑聲的練習。練習「笑瑜伽」(Laughter Yoga)也是常見的笑療方式。笑瑜伽是印度卡德利亞(Madan Kataria)醫師與其擔任瑜伽老師的夫人在 1995 年於孟買所創。他們的笑瑜伽是透過適當的引導,不需要笑話或喜劇,任何人都會自然的發笑。團體練習時大家相互對望彼此挑逗,很快就會互相感染而笑成一團了。

結語

有一句英文諺語:「笑是最好的良藥」(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因笑對於促進身體健康不但有效又沒有副作用、而且還是免費的。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工作之餘記得給自己一段紓壓放鬆的時間,回想一些愉快的回憶、觀看一部搞笑的電影,給自己多些開懷大笑的機會,時常補充「笑的維他命」自然就更健康了。

註 1:統合分析是對於相同主題的數個獨立研究進行系統性結合先前所有相關文獻結果而給予研究者一 個量化結論,因此統合分析也被稱為是「分析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Analyses), 因為統合分析就是將「許多的研究結果彙整出一個結論」。
註 2:笑氣(一氧化二氮)的作用速度,約半分鐘即達作用高峰,之後持續數分鐘然後消失作用。吸入後會感覺頭重腳輕而有漂浮感、欣快感及身體麻木感,有些人會無法控制地大笑而名為笑氣。

鄭醫師補充:

過去義大利政府因為大笑療法的臨床效果明顯,甚至還專款補助推廣大笑運動,希望變成全民運動,減少民眾壓力及身心疾病的發生,這篇研究報導又是一篇強有力的例證,提醒壓力過大的現代人,何妨隨時給自己一點時間及空間,大笑一下解千愁百憂!

參考文獻:

Stiwi K, Rosendahl J. Efficacy of laughter-inducing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somatic 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 2022 May;47:101552. doi: 10.1016/j.ctcp.2022.101552. Epub 2022 Feb 13. PMID: 3518303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8303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勒醫學院、斯坦福醫學院和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今天在《自然》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在血液中發現了一種分子,這種分子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可以有效減少小鼠的食物攝取和肥胖。這些發現提高了我們對運動與飢餓之間相互作用的生理過程的了解。

“規律的運動已被證明有助於減肥、調節食慾和改善代謝狀況,特別是對於超重和肥胖的人,”共同通訊作者、兒科營養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徐勇博士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運動觸發這些益處的機制,那麼我們就更容易幫助許多人改善健康。”

“我們想了解運動是如何在分子層面上發揮作用的,以便能夠獲得它的一些好處,”共同通訊作者、斯坦福醫學院病理學助理教授、斯坦福化學-H 研究所學者喬納森·朗 (Jonathan Long) 說。人類健康的化學、工程和醫學)。“例如,不能進行足夠運動的老年人或體弱的人有朝一日可能會從服用有助於減緩骨質疏鬆症、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藥物中受益。”

Xu、Long 和他們的同事對劇烈跑步機跑步後的小鼠血清中化合物進行了綜合分析。最顯著的誘導分子是一種稱為 Lac-Phe 的修飾氨基酸。它是由乳酸(一種劇烈運動的副產品,導致肌肉的灼熱感)和苯丙氨酸(一種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之一)合成的。

在飲食引起的肥胖(餵食高脂肪飲食)的小鼠中,與對照小鼠相比,高劑量的 Lac-Phe 在 12 小時內抑制了約 50% 的食物攝取量,而不會影響它們的運動或能量消耗。當給小鼠服用 10 天時,Lac-Phe 減少了累積的食物攝取量和體重(由於體脂減少)並改善了葡萄糖耐受性。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名為 CNDP2 的酶,它與 Lac-Phe 的產生有關,並證實缺乏這種酶的小鼠在運動方案中的體重減輕不如在相同運動計劃中的對照組那麼多。

有趣的是,該團隊還發現賽馬和人類進行體育活動後血漿 Lac-Phe 濃度大幅升高。來自人類運動的世代數據顯示,短跑運動導致血漿 Lac-Phe 的增加最為顯著,其次是阻力訓練,然後是耐力訓練。“這證實 Lac-Phe 是一種古老而保守的系統,可調節食量並與許多動物物種的身體活動有關,”朗說。

“我們接下來的步驟包括尋找更多關於 Lac-Phe 如何調節其在身體(包括大腦)中的影響的細節,”徐說。“我們的目標是學習調節這種運動途徑以進行治療干預。”

鄭醫師補充:

相信有規律運動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一件事:運動後食量會降低,但其確切機轉卻少為人所知,如果臨床實驗上獲得同樣的結果,將能造福一些想運動卻力有未逮的族群。卻力有未逮的族群。

參考文獻:

 

  1. Veronica L. Li, Yang He, Kévin Contrepois, Hailan Liu, Joon T. Kim, Amanda L. Wiggenhorn, Julia T. Tanzo, Alan Sheng-Hwa Tung, Xuchao Lyu, Peter-James H. Zushin, Robert S. Jansen, Basil Michael, Kang Yong Loh, Andrew C. Yang, Christian S. Carl, Christian T. Voldstedlund, Wei Wei, Stephanie M. Terrell, Benjamin C. Moeller, Rick M. Arthur, Gareth A. Wallis, Koen van de Wetering, Andreas Stahl, Bente Kiens, Erik A. Richter, Steven M. Banik, Michael P. Snyder, Yong Xu, Jonathan Z. Long. An exercise-inducible metabolite that suppresses feeding and obesityNature, 2022; DOI: 10.1038/s41586-022-04828-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今天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針對男性的研究,科學家們對高強度間歇訓練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 對人體骨骼肌的影響有了新的認識

研究結果發現,HIIT 增加了骨骼肌中對能量代謝和肌肉收縮至關重要的蛋白質的數量並在化學上改變了關鍵的代謝蛋白質些結果可以解釋 HIIT 對新陳代謝的有益影響,並為探索運動如何影響這些過程的進一步研究鋪路

“運動有許多有益的作用,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代謝疾病,這可能是骨骼肌能量使用變化的結果。我們想了解運動如何改變肌肉的蛋白質含​​量以及它如何調節這些肌肉的活動蛋白質透過一種叫做乙醯化的化學反應,”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營養、運動和運動系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 Morten Hostrup 說。當小分子組的一個成員乙醯化與其他分子結合時會發生乙醯化,並會影響蛋白質的行為

在他們的研究中,該團隊招募了八名健康、未經訓練的男性志願者來完成為期五週的高強度自行車訓練。男性每週鍛煉 3 次,以超過最大心率 90% 的目標速率完成四分鐘的騎行,然後休息兩分鐘。他們每次鍛鍊重複這種模式四到五次。

使用一種稱為質譜分析的技術,該團隊分析了在研究之前和完成訓練之後從參與者大腿採集的組織樣本中 3,168 種蛋白質組成的變化。他們還檢查了與 464 種乙醯化(acetylation)蛋白質上的 1,263 個離氨酸乙醯位點有關的變化。

他們的分析顯示用於構建粒線體的蛋白質的產量增加,粒線體在細胞中產生能量,以及與肌肉收縮相關的蛋白質。該團隊還確定了參與細胞能量產生的粒腺體蛋白質和酶的乙醯化化增加。此外,他們觀察到降低骨骼肌鈣敏感性的蛋白質數量的變化,這對肌肉收縮至關重要

結果證實了運動後骨骼肌蛋白發生的一些眾所周知的變化,並確定了新的變化。例如,鈣敏感性降低可以解釋為什麼運動員疲勞後肌肉收縮更難發生這項工作還發現,運動引起的乙醯化調節蛋白質的變化可能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

“使用最先進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關於骨骼肌如何適應運動訓練的新資訊,包括識別新的運動調節蛋白和乙醯化,”共同通訊作者 Atul Deshmukh 總結道。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基礎代謝研究中心教授。“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激發對運動如何幫助改善人類代謝健康的進一步研究。”

鄭醫師補充:

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一直是重量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提高新陳代謝及幫助體重控制有莫大的助益,但身體是如何透過HIIT來提高代謝率的確實機制,鮮少有研究來實際探討,這項研究是絕佳的示範說明,鼓勵大家經常透過HIIT來幫助身體提高代謝率,幫助體重控制維持。

參考文獻:

 

  1. Ben Stocks, Anders Krogh Lemminger, Morten Hostrup, Alba Gonzalez-Franquesa, Jeppe Kjærgaard Larsen, Julia Prats Quesada, Martin Thomassen, Brian Tate Weinert, Jens Bangsbo, Atul Shahaji Deshmukh.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remodels the proteome and acetylome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eLife, 2022; 11 DOI: 10.7554/eLife.6980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體重奮戰而無法進行有氧運動的人可以去健身房重量訓練,仍然可以看到積極的結果。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有氧運動對減肥至關重要,但在運動醫學研究所 (EMRI) 進行的一項伊迪絲考文大學 (ECU) 研究發現,阻力訓練也可以產生積極的結果——同時減少卡路里攝取。

首席研究員和博士生 Pedro Lopez 說,研究結果證實阻力訓練可以對脂肪量、肌肉量和體重減輕產生顯著影響。

“通常當我們談論肥胖、身體成分或減肥時,我們只會聽到有氧運動,”他說。

“這篇論文證明,我們可以使用阻力訓練並透過基於熱量減少的飲食獲得有意義的效果。我們可以減少體脂百分比、全身脂肪量、體重和 BMI

“如果你比較文獻,這些效果類似於對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進行熱量限制的有氧運動。”

洛佩茲先生說,與肥胖奮戰的人除了有氧運動之外還有其他選擇來減肥,這一點很重要。

“這群人可能會對在跑步機或自行車上 30 或 40 分鐘的鍛鍊感到不自在,”他說。

“他們可能會傷害膝蓋、關節、韌帶等,因為在進行大量有氧運動時,他們必須承受全身重量。”

獨特的好處

洛佩茲先生說,阻力訓練還迎合了減肥時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增加或保持肌肉質量。

該研究還證明,阻力訓練在減少消耗的卡路里數量時可以有效避免肌肉質量下降,”他說。

然而,洛佩茲先生強調,這項研究並不是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之間的比較。

無論人們選擇哪一個,他們都必須減少卡路里。

“如果你想減肥,你必須減少你的卡路里攝取量。”

“阻力訓練對超重和肥胖個體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身體成分和體重結果的有效性:系統評價和對比分析”發表在肥胖評論期刊上。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提醒大家:

1.減重一定要控制熱量的攝取。

2.重訓對於減重效果決不下於有氧運動,且可增加肌肉量(有氧運動做不到)。要減緩身體退化,維持肌肉量甚至是增肌才是王道!

3.重訓仍可幫助食慾控制,降低食物攝取的熱量,這打破了一般人對於重訓的迷思。

參考文獻:

 

  1. Pedro Lopez, Dennis R. Taaffe, Daniel A. Galvão, Robert U. Newton, Elisa R. Nonemacher, Victória M. Wendt, Renata N. Bassanesi, Douglas J. P. Turella, Anderson Rech. Resistanc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body weight outcomes in individuals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cross the lifespa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Obesity Reviews, 2022; 23 (5) DOI: 10.1111/obr.1342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