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有多難?如果無數的網路貼文和大量科學研究可信的話,停止使用這些藥物是非常有問題的,而且醫生往往低估了所涉及的困難。但目前尚不清楚停藥症狀實際上有多常見。柏林夏里特醫學大學和科隆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現已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在《刺胳針精神病學》上的文章*中,他們得出結論,三分之一的人在停止抗憂鬱治療後報告出現症狀,但其中一半的症狀可歸因於負面期望(反安慰劑效應)。
根據正式定義,抗憂鬱藥物不會形成習慣。例如,與「真正的」成癮物質不同,服用它們不會導致身體需要越來越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即便如此,許多患者在停止服用這些情緒藥物後仍會報告頭暈、頭痛或失眠等症狀。多年來,研究人員基本上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但現在有相對大量的研究試圖量化停藥症狀的程度。
「這些研究的結果各不相同,在某些情況下差異很大,」科隆大學醫院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系以及科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克里斯托弗·貝特格教授說。 “近年來,研究界和公眾都對停藥症狀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進行了大量討論,其中一些討論相當情緒化。”看一下處方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個主題的相關性。根據最新的 Arzneiverordnungs-Report(總結了藥物處方數據),2022 年德國每天開出近 18 億劑量的抗憂鬱藥物。
全面的薈萃分析帶來清晰度
為了比以前更可靠地回答這個問題,由Christopher Baethge 和夏里特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系實證心理健康研究小組負責人Jonathan Henssler 博士領導的團隊對現有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並重新研究了這個問題。作為此類研究中的第一項,它對停止抗憂鬱治療的後果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合理的評估。 「我們的分析證明,平均而言,三分之一的人在停止抗憂鬱治療後會出現症狀,」亨斯勒說。 “然而,這些症狀中只有一半實際上是由藥物本身引起的。”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回顧了 6,000 多項研究。然後他們選擇了其中的 79 項,並使用統計方法重新分析了這些試驗的結果。最後,他們分析了約 21,000 名接受過抗憂鬱藥物或安慰劑治療的人的數據,然後對他們的停藥症狀發生率進行了調查。約 31% 接受活性藥物治療的患者報告出現停藥症狀,而僅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中也有 17% 出現停藥症狀。
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人經歷過真正的停藥症狀
「在安慰劑組中可以排除藥物效應,這意味著這些症狀要么是偶然出現的,與治療無關,要么是反安慰劑效應的產物,」亨斯勒解釋道。反安慰劑效應通常被認為是安慰劑效應的鏡像。它解釋了不積極治療可能與「副作用」相關的觀察結果。這些影響純粹是由於人們認為自己正在接受的治療會產生負面影響的預期而引發的。
「當我們考慮到非特異性症狀和預期的影響時,大約六分之一或七人中就有一個受到因抗憂鬱藥物的實際後果而出現的停藥症狀的影響,」亨斯勒在總結研究結果時說。 「在大多數情況下,症狀都很輕微。絕大多數受影響的人能夠在沒有相關症狀的情況下停用抗憂鬱藥物。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漫長或逐漸減量的過程。
嚴重症狀很少見
研究發現,每 35 人中就有 1 人(即受影響者的近 3%)經歷嚴重的停藥症狀。在停止使用丙咪嗪(imipramine)、帕羅西汀( paroxet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去甲文拉法辛(desvenlafaxine)藥物治療後,此類症狀更為常見。研究人員手頭上還沒有足夠的資訊來評估一些廣泛使用的抗憂鬱藥物的情況。
正如Baethge 指出的那樣,「對於所有希望停止抗憂鬱藥物治療的人來說,接受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監測和諮詢,並在出現戒斷症狀時獲得個人支持,這一點很重要。甚至在療程之前,患者和處方者之間也要做出聯合決策」治療開始是良好治療的基礎,我們希望我們的數據能夠為患者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支持,並有助於減輕當今圍繞這些問題的一些不確定性。
關於該研究
統合分析中考慮的 79 項研究包括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和無對照組的觀察性研究。在參與研究的 21,002 名患者中,16,532 名患者接受了抗憂鬱藥物治療,4,470 名患者接受了安慰劑治療。
鄭醫師補充:
真正經歷抗憂鬱劑戒斷的患者才能了解抗憂鬱劑戒斷歷程有多辛苦。而這篇研究報導的頭暈、頭痛或失眠甚至坐立不安等等,臨床上並不少見,藥物的戒斷療程最好能客製化,有經驗的臨床醫師會針對每位經歷藥物戒斷症狀的當事人,給予適當的減量梯度及在最低的煎熬程度下,遠離藥物依賴的陰影及戒斷症狀的糾纏。
參考文獻:
- Jonathan Henssler, Yannick Schmidt, Urszula Schmidt, Guido Schwarzer, Tom Bschor, Christopher Baethge. Incidence of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4; DOI: 10.1016/S2215-0366(24)00133-0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07年承認SSRIs(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可以引起所有年齡層的瘋狂,並且藥物非常危險; 否則不需要每日監測:“應建議患者的家屬和護理人員每天留意這些症狀的出現,因為變化可能是突然的”......“所有任何適應症接受治療的患者都應適當監測的抗憂鬱劑,並密切觀察臨床惡化,自殺和行為的異常變化,特別是在藥物治療過程的最初幾個月期間,或在劑量變化時,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以下症狀,焦慮,激動,驚恐發作,失眠,煩躁,敵意,攻擊性,衝動性,靜坐不振(精神運動性不安),輕躁狂和躁狂症,然而,這種日常監控是假的修正。人們不可能每分鐘都受到監控,並且許多人在每個人都認為他們完全沒事的幾個小時內就犯了SSRI引發的自殺或殺人罪。
由於已公佈的與抗憂鬱劑的自殺和攻擊相關的試驗文獻不可靠,我們查看了64,381頁的臨床研究報告(70項試驗),我們從歐洲藥品管理局獲得。我們首次表明SSRIs與安慰劑相比增加了兒童和青少年的攻擊性,優勢比為2.79(95%CI 1.62至4.81)(2)。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考慮到殺手在SSRIs上的許多學校槍擊事件。
在對成人健康志願者的安慰劑對照試驗進行的系統回顧中,我們發現抗憂鬱劑使FDA定義為可能的自殺和暴力前兆的事件發生率增加一倍,比值比為1.85(95%CI 1.11至3.08)(3) 。治療傷害一名健康成年人所需的人數僅為16人(95%CI 8至100人)。
根據臨床研究報告,我們發現,在患有壓力性尿失禁的中年女性的試驗中,度洛西汀(duloxetine,原廠商品名為千憂解) 的自殺和暴力風險增加的不良反應是安慰劑的4-5倍(4)。度洛西汀患者中有更多女性患有核心或潛在的精神病事件,相對風險RR 2.25(95%CI 1.06至4.81)。需要傷害的人數只有七人。如果我們只是對照已發表的研究,那麼很難證明度洛西汀是多麼危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此前曾宣布,在臨床研究的開放標籤延伸階段,使用度洛西汀治療尿失禁的女性自殺未遂的數量是同齡其他女性的2.6倍(5)。
觀察自殺和暴力的前兆事件就像查看心臟病的預後因素一樣。我們說增加膽固醇,吸煙和活動量不足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和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因此建議人們對此做些什麼。然而,精神病學領導者經常試圖擺脫無法維持的論點。例如,許多人說,抗抑憂鬱藥可以安全地給予兒童,他們認為臨床試驗中沒有更多的自殺事件,只有更多的自殺事件發生(非臨床試驗個案),好像兩者之間沒有關係,儘管我們都知道自殺始於自殺思想,然後準備和一次或多次自殺嘗試。關於兇殺案也是如此,當人們不再懷疑抗憂鬱劑是危險的,並且可以在任何年齡層引起自殺和殺人(5-7)。
參考文獻:
1. FDA. Antidepressant us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http://wayback.archive-it.org/7993/20170111122946/http://www.fda.gov/Dru...
2. Sharma T, Guski LS, Freund N, Gøtzsche PC. Suicidality and aggression during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based on clinical study reports. BMJ 2016;352:i65.
3. Bielefeldt AØ, Danborg PB, Gøtzsche PC. Precursors to suicidality and violence on antidepressants: systematic review of trials in adult healthy volunteers. J R Soc Med 2016;109:381-392.
4. Maund E, Guski LS, Gøtzsche PC. Considering benefits and harms of duloxetine for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study reports. CMAJ 2017;189:E194-203.
5. Gøtzsche PC. Deadly psychiatry and organised denial. Copenhagen: People’s Press; 2015.
6. Healy D. Let them eat Prozac.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Breggin P. Medication madness. New York: St. Martin’s Griffin; 2008.
8. Gøtzsche PC, Gøtzsche PK.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halves the risk of repeated suicide attempts: systematic review. J R Soc Med 2017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