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的話題 (1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長壽大師:定期做1事可延壽14年 比辛苦運動節食有效

 

07:152024/09/13 
中時新聞網
 

 

曾提出藍區(Blue Zones)理論的長壽大師布特納(Dan Buettner)透露,參加教會禮拜,比節食或運動更能延長你在地球上的壽命,原因在於宗教活動中的祈禱、冥想,可以協助人們減少身心壓力。

《每日訊號》(The Daily Signal)報導,曾提出藍區理論的長壽大師布特納說,「人的壽命只有約20%是由基因決定的」,若選擇健康生活方式,代表普通人可以「多活12年」。此外,他還特別提到,每週去教堂,對延長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布特納的紀錄片調查了世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地區。研究人員訪問了263名百歲老人,發現除了5人之外,其他人都「屬於某個以信仰為中心的社區」。有其他研究發現,定期去教會可以使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延長7年,更使非裔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則延長14年。

這個數字讓其他健康習慣相形見絀,包括定期運動和飲食,布特納說:「對於一個20歲的人來說,如果你從標準的美國飲食轉向藍區飲食,也就是說全食物、植物性飲食——那麼預期壽命可以延長大約10年,而對60歲的人來說,這是值得的。」另外,簡單的運動方式也能延壽,布特納說:「如果你一生中的體力活動為零,那麼每天只需步行20分鐘,你的預期壽命就可以延長3年」。

布特納說,牢固的家庭關係也會延長壽命,百歲老人都同意,「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讓年邁的父母留在身邊,投資你的伴侶,投資你的孩子」、「處於忠誠關係中的人比獨居的人多活2到6年」。

總之,透過運動可以讓人們的壽命延長3年,吃豆類可以延長4年,透過保持忠誠的關係可以延長6年,靠著吃天然食品和植物性飲食可以延長6到10年,但這些都比不上定期上教堂。若每周都去教堂,則可多活7到14年,其可能的原因在於可以降低壓力。布特納說,長壽的關鍵在於讓身心減壓,宗教活動中的冥想、祈禱,或是在用餐前簡單地表達感恩之情,都可以讓人們減少壓力,進而降低身體的炎症。

文章來源:Attending Church Regularly Will Lengthen Your Life More Than Diet, Exercise, Longevity Expert Say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首選治療方法是基於暴露的心理治療,治療師幫助患者重新調整與患者大腦中的創傷記憶相關的情緒,從恐懼和興奮轉變為更中性的反應。然而,高達 50% 的患者對這種治療反應不佳。在 8 月 7 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雜誌《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首次證明,在睡眠期間重新活化治療改變的記憶會導致更多與記憶處理相關的大腦活動,這與減少PTSD 症狀有關。

「我們的目標是開啟睡眠作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新治療窗口,」該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海因·範馬爾(Hein van Marle)說。 “這是第一個可能增強白天睡眠期間治療效果的概念證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一種精神健康障礙,可能在經歷或目睹創傷事件後發生。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人可能會出現“閃回”((flashbacks)是指在敘事中,角色回憶過去的事件或情境,通常用來提供背景資訊或揭示角色的情感狀態。閃回可以幫助當事人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發展和角色的動機。)、噩夢、高度警覺、過度警覺以及情緒和睡眠問題。目前針對 PTSD 的可用治療方法包括眼動減敏和再處理(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簡稱EMDR),治療師引導患者回憶創傷記憶,同時使用移動的燈光或點擊聲音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EMDR 已顯示出積極的結果,但 Van Marle 表示,成功率很低,而且患者退出治療計劃的情況很常見,因為重溫創傷記憶對情緒要求很高。

因此,Van Marle 和他的合作者,包括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第一作者 Christa van der Heijden 和阿姆斯特丹大學的 Lucia Talamini,開始研究如何增強 EMDR 治療的效果並使其持久。

睡眠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增強對創傷事件新形成的情緒反應的記憶。在睡眠期間,大腦專注於鞏固記憶和長期儲存資訊。

先前的研究證明,如果一個人在實驗中產生的聲音或氣味中形成了新的記憶,那麼在睡覺時讓他們接觸聲音或氣味可以提高他們醒來後回憶該記憶的能力。這種記憶增強技術稱為目標記憶重新活化(targeted memory reactivation,TMR)。

 

在 Van Marle 的實驗中,團隊首先在晚上為 33 名 PTSD 患者進行了 EMDR 會話,背景中有標準的咔噠聲。晚上,研究人員記錄了這些患者在實驗室睡覺時的腦波。研究團隊對其中 17 名患者進行了 TMR,在他們睡著時再次播放早期 EMDR 療程中使用的咔噠聲,旨在增強 EMDR 治療記憶的儲存並緩解 PTSD 症狀。

他們發現,與在睡眠期間沒有聽到咔嗒聲的參與者相比,在睡眠期間聽到聲音的患者表現出更高程度的與記憶處理和鞏固相關的腦電波活動。

在 TMR 組中,這些誘發的腦電波活動變化與 PTSD 症狀的更大程度減輕有關。此外,研究團隊發現,接受 TMR 的患者在聽重述創傷事件的音訊片段時,不太願意迴避創傷記憶(PTSD 的關鍵症狀)。

然而,與僅接受 EMDR 的患者相比,研究人員並未發現接受 TMR 的患者的 PTSD 症狀有改善。

「在 TMR 刺激的夜晚,我們發現呈現 EMDR 咔嗒聲有效增強了負責記憶鞏固的睡眠生理學,增強程度越高,症狀就越顯著減輕。但我們實驗期間的刺激不足以產生差異大多數臨床結果,部分原因是EMDR 療程已經相當有效,」Van Marle 說。

在定於今年秋天開始的後續實驗中,該團隊計劃對患者進行連續五個晚上的 TMR 治療。研究人員有興趣了解重複的 TMR 是否會對減輕 PTSD 症狀產生更大的效果。

「睡眠和記憶領域對於在 PTSD 患者中應用 TMR 一直持謹慎態度。我們真的很高興看到 TMR 對這些患者沒有負面影響,」Van Marle 說。 TMR 後,沒有患者出現更多惡夢或睡眠品質惡化。 「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在未來的工作中更頻繁地應用它,」他說。

許多精神疾病,如恐懼症、焦慮症和成癮症,也與適應不良記憶有關。 Van Marle 希望這項研究能激發未來的研究,探索 TMR 在治療其他疾病方面的有益作用。

參考文獻:

  1. Anna C. van der Heijden, Ysbrand D. van der Werf, Odile A. van den Heuvel, Lucia M. Talamini, Hein J.F. van Marle. Targeted memory reactivation to augment treatment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urrent Biology, 2024; DOI: 10.1016/j.cub.2024.07.0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研究證明,發洩憤怒的根源可能會讓人感覺良好,但它並不能有效地減少憤怒。

相反,經常用來緩解壓力的技巧——深呼吸、正念、冥想、瑜伽,甚至數到10——已被證明可以更有效地減少憤怒和攻擊性。

研究人員分析了 150 多項招募 10,000 多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真正能減少憤怒的是降低生理喚醒——換句話說,就是降低熱量。整體增加興奮度的活動對憤怒沒有影響,有些活動會讓憤怒變得更糟——尤其是慢跑。

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教授、資深作者布拉德·布什曼 (Brad Bushman) 表示:“我認為打破這樣的觀念非常重要:如果你生氣了,就應該發洩出來——把怒氣發洩出來。” 「發洩憤怒可能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宣洩理論。

布希曼說:“為了減少憤怒,最好進行一些降低興奮程度的活動。”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跑步也不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因為它會增加興奮程度,最終會適得其反。”

這項研究由第一作者 Sophie Kjærvik 領導,她完成了俄亥俄州立大學論文的審查。該研究於 3 月 11 日在線發表在《臨床心理學評論》期刊

Kjærvik 現為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他表示,這項研究的靈感部分來自於憤怒室的日益流行,這些房間提倡透過砸碎物品(例如玻璃、盤子和電子產品)來緩解憤怒情緒。

 

「我想揭穿表達憤怒作為應對憤怒的一種方式的整個理論,」她說。“我們想證實,減少性興奮,實際上是它的生理方面,非常重要。”

 

這項綜合分析回顧基於 154 項研究,招募不同性別、種族、年齡和文化的 10,189 名參與者。研究的選擇和分析以沙赫特-辛格雙因素理論為指導,該理論假設所有情緒,包括憤怒,都由生理喚醒和心理意義組成。要消除憤怒,您可以採取其中任何一項措施。

 

之前的幾篇統合分析評論都集中在使用認知行為療法來改變心理意義,這是有效的。然而,克耶維克和布希曼表示,對喚醒作用的統合分析回顧將填補理解如何解決憤怒的一個重要空白。他們的分析著重於檢視提高興奮度的活動(例如,打沙包、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和降低興奮度的活動(例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瑜伽)。

 

結果發現,在實驗室和現場環境中,使用數位平台或面對面指導,以及在多個人群的小組和個人會議中,減少興奮的活動可以有效地抵禦憤怒:不管是大學生和非學生,有或沒有犯罪史的人,以及有或沒有智力障礙的個人。

 

全面有效降低憤怒的降低興奮度的活動包括深呼吸、放鬆、正念、冥想、慢流瑜珈(slow flow yoga)、漸進式肌肉放鬆、橫膈呼吸和暫停(taking a timeout)。

 

「看到漸進式肌肉放鬆和一般性放鬆可能與正念和冥想等方法一樣有效,這真的很有趣,」克耶維克說。「瑜珈比冥想和正念更能喚起人們的興奮,它仍然是一種平靜和專注於呼吸的方式,在減少憤怒方面具有類似的效果。

 

 

 

“顯然,在當今社會,我們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我們也需要應對壓力的方法。證明適用於壓力的相同策略實際上也適用於憤怒,這是有益的。”

 

相較之下,增加興奮度的活動通常無效,而且還會產生一系列複雜的結果。慢跑最有可能增加憤怒,而體育課和球類運動則具有降低興奮的效果——這說明研究人員在體育活動中引入遊戲元素至少可以增加積極情緒或抵消消極情緒。

 

布希曼先前的研究發現,不斷增加的興奮並不是解決憤怒的方法,這項研究將發洩憤怒與持續攻擊聯繫起來。

 

「某些增加興奮度的體能活動可能對你的心臟有益,但它們絕對不是減少憤怒的最佳方法,」布希曼說。“這確實是一場戰鬥,因為憤怒的人想要發洩,但我們的研究證明,我們從發洩中獲得的任何良好感覺實際上都會增強攻擊性。”

 

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指出,許多可以降低憤怒情緒的降低興奮的干預措施都是免費或廉價且易於獲得的。

「你不一定需要預約認知行為治療師來應對憤怒。你可以在手機上免費下載一個應用程序,或者如果需要指導,你可以透過 YouTube 視頻得到。」Kjærvik 說。

鄭醫師補充:

深呼吸或是正念幫助波動的情緒平穩,最好伴隨覺察,覺察是正念一再強調的重中之重。覺察,而非壓抑,才能讓自己的不平情緒流動而減少被影響的程度。

運動部分,球類運動或是體育課,必須轉移注意力或是目標,幫助當事人的注意力移開,對憤怒管理功效明顯,反之,單調重複的運動,護者砸東西想洩憤,無法轉移注意力,反而會把身體的能量拉起來,助長憤怒,結果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 Sophie Lyngesen Kjærvik, Brad J. Bushman.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ng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at increase or decrease arousal: What fuels or douses rag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24; 102414 DOI: 10.1016/j.cpr.2024.10241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可以對我們的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當我們在螢幕上看畫時,這也有效嗎?一個由維也納大學、奈梅亨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和法蘭克福馬克斯普朗克經驗美學研究所 (MPIEA) 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決定調查這個問題。該研究由 EU Horizo​​n ART*IS 項目資助。結果現已作為開放獲取文章發表在《人類行為電腦》(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期刊上。

240 名研究參與者觀看了 Google Arts and Culture 的互動式莫內睡蓮藝術展。通過填寫問卷,他們提供了有關自己的心理狀態、觀看圖片時的愉悅程度以及他們認為這種體驗有多有意義的訊息。結果顯示,觀看幾分鐘後,情緒和焦慮都有顯著改善。

維也納大學的第一作者麥肯齊·特魯普 (MacKenzie Trupp) 表示:“在線藝術觀賞是一種尚未開發的幸福支持來源,可以作為一口吃(方便且容易入手)的意義創造和樂趣來參與。”

該研究還發現,一些參與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藝術,並且能夠從中受益更多。可以使用稱為“審美反應性”的指標來預測這種優勢。

“審美反應描述了人們如何對藝術和自然等不同的審美刺激做出反應。結果證明,具有高水準藝術和審美反應的人由於擁有更愉快和有意義的藝術體驗而從在線藝術觀看中受益更多,”Edward A 解釋道。他是審美反應評估 (AReA) 的開發者。

對於無法親自參觀博物館的人,例如有健康問題的人,這項研究的結果特別有趣。此外,結果說明,互動藝術展覽和類似的在線體驗在設計時應考慮到審美反應中的個體差異。因此,該研究擴展了對數字媒體藝術的好處和局限性的洞察,並指出了增加在線藝術的健康潛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MacKenzie D. Trupp, Giacomo Bignardi, Eva Specker, Edward A. Vessel, Matthew Pelowski. Who benefits from online art viewing, and how: The role of pleasure, meaningfulness, and trait aesthetic responsiveness in computer-based art interventions for well-be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3; 145: 107764 DOI: 10.1016/j.chb.2023.10776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瀕死體驗的報告——白光的故事、已故親人的來訪、聽到聲音等——抓住了我們的想像力,並深深植根於我們的文化景觀中。

這些報告有如此多的共同點這一事實引出了一個問題,即是否有某種根本上真實的東西在支撐它們——那些設法從死亡中倖存下來的人提供了一種即使在心臟停止跳動後意識也不會完全消失的證據。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早期證據,證明垂死大腦中與意識相關的活動激增。

這項研究由分子與綜合生理學系和神經學系副教授 Jimo Borjigin 博士領導,她的團隊是近十年前與 George Mashour 合作進行的動物研究的後續研究。

在心臟驟停後缺氧時,在動物和人類垂死的大腦中記錄到類似的腦波 gamma波活耀特徵。

“在死亡過程中,功能失調的大腦會產生多么生動的體驗,這是一個神經科學悖論。Borjigin 博士領導了一項重要研究,有助於闡明潛在的神經生理機制,”Mashour 說。

 

該團隊確定了四名在腦電圖監測下因心臟驟停在醫院去世的患者。所有四名患者都處於昏迷狀態,沒有反應。他們最終決定不再接受醫療救助,並在家人的允許下停止了生命支持。

在移除呼吸機支持後,其中兩名患者表現出心率增加以及 gamma波活動激增,這被認為是最快的大腦活動並與意識相關。

此外,在所謂的大腦意識神經關聯熱區(大腦後部的顳葉、頂葉和枕葉之間的交界處)檢測到了這種活動。該區域與癲癇症中的做夢、視幻覺以及其他大腦研究中的意識狀態改變有關。

神經病學系臨床副教授 Nusha Mihaylova 醫學博士解釋說,這兩名患者之前有癲癇發作的報告,但在他們死亡前的一個小時內沒有癲癇發作,他自 2015 年以來一直與 Borjigin 博士合作,通過收集來自 ICU 護理下已故患者的腦電圖數據。另外兩名患者在脫離生命支持系統後沒有表現出同樣的心率增加,他們的大腦活動也沒有增加。

由於樣本數較小,作者告誡不要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做出任何整體性的陳述。他們還指出,在這項研究中不可能知道患者經歷了什麼,因為他們沒有活下來。

“我們無法將觀察到的意識神經特徵與本研究中同一患者的相應經歷相關聯。然而,觀察到的發現絕對令人興奮,並為我們理解垂死人類的隱蔽意識提供了一個新架構, “ 她說。

更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包括腦電圖監測的心臟驟停倖存的 ICU 患者,可以提供急需的數據來確定這些gamma波活動的爆發是否是隱藏意識甚至瀕臨死亡的證據。

本文的其他作者包括 Gang Xu、Duan Li、Fangyun Tian、Peter M. Farrehi、Jack M. Parent 和 Michael Wang。

參考文獻:

 

  1. Gang Xu, Temenuzhka Mihaylova, Duan Li, Fangyun Tian, Peter M. Farrehi, Jack M. Parent, George A. Mashour, Michael M. Wang, Jimo Borjigin. Surge of neu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and connectivity of gamma oscillations in the dying human brai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120 (19) DOI: 10.1073/pnas.221626812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研究證實,患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的人可以透過為他人做好事來幫助治癒自己。

 

該研究發現,表現善意行為會帶來其他兩種用於治療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治療技術所沒有的改善。

 

最重要的是,善意行為技術是唯一經過測試的干預措施,它可以幫助人們感覺與他人有更多聯繫,該研究的合著者大衛·克雷格 (David Cregg) 說,他領導了這項研究,作為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論文的一部分。

 

社會聯繫是與幸福最密切相關的生活要素之一。表現善舉似乎是促進這些聯繫的最佳方式之一,”克雷格說。

 

Cregg 與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Jennifer Cheavens 一起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的研究最近發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上。

 

該研究還揭示了為什麼表現善意的行為如此有效:它幫助人們擺脫了自己的憂鬱和焦慮症狀。

 

 

 

Cheavens 說,這一發現說明許多人對憂鬱症患者的直覺可能是錯誤的。

 

我們常常認為憂鬱症患者有足夠的事情要處理,所以我們不想讓他們幫助別人來增加他們的負擔。但這些結果與此背道而馳,”她說。

 

“為人們做好事並關注他人的需求實際上可以幫助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的人自我感覺更好。”

 

該研究涉及俄亥俄州中部的 122 名患有中度至重度憂鬱、焦慮和壓力症狀的人。

 

在說明性會議之後,參與研究者被分成三組。其中兩組被分配到憂鬱症認知行為療法 (CBT) 中常用的技術:計劃社交活動或認知重新評估。

 

 社交活動小組被指示每週計劃兩天的社交活動。另一組接受了 CBT 的主要內容之一的指導:認知重新評估。這些參與者每周至少保留兩天的記錄,幫助他們辨別消極的思維模式並以減少憂鬱和焦慮的方式修正他們的想法。

 

第三組的成員被要求每週兩天,每天做三件善事。善舉被定義為“有益於他人或使他人快樂的大小行為,通常是在時間或資源方面讓你付出一些代價。”

 

參與者後來說他們做過的一些善舉包括為朋友烤餅乾,主動送朋友一程,以及給室友留下便條並附上鼓勵的話。

 

參與者按照他們的指示進行了五週,之後他們再次接受評估。研究人員隨後又在五週後與參與者核實,看看這些干預措施是否仍然有效。

 

研究結果證明,在 10 週的研究後,所有​​三組參與者的生活滿意度都有所提高,憂鬱和焦慮症狀也有所減輕。

 

“這些結果令人鼓舞,因為它們證明所有三項研究干預措施都能有效減少痛苦和提高滿意度,”Cregg 說。

 

“但善舉仍然比社交活動和認知重新評估更具優勢,因為它能讓人們感覺與他人的聯繫更緊密,這是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說。

 

此外,結果顯示,善舉組在生活滿意度以及憂鬱和焦慮症狀方面比認知重塑組有更大的改善。

 

Cheavens 指出,在這項研究中,僅僅參加社交活動並不能改善社交關係的感覺。

 

“有一些關於表現善意行為的特殊之處,使人們感到與他人有聯繫。僅僅和其他人在一起,參加社交活動是不夠的,”她說。

 

Cregg 說,雖然這項研究使用了 CBT 技術,但它與經歷 CBT 的體驗不同。接受全面治療的人可能比本研究中的人有更好的結果。

 

但研究結果還說明,即使是本研究中有限的 CBT 接觸也可能有所幫助,Cheavens 說。

 

“並不是每個可以從心理治療中受益的人都有機會接受這種治療,”她說。“但我們發現,一項相對簡單的一次性培訓對減輕憂鬱和焦慮症狀有實實在在的效果。”

 

Cregg 說,除了傳統的 CBT 之外,善舉可能在建立社會聯繫方面有額外的好處。

 

“像幫助其他人這樣簡單的事情可以超越其他治療方法來幫助治癒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他說。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結論簡單來說,利他即是利己。利他不像認知行為治療,須治療人員協助,也不像社交接觸需要社交場合,既經濟又直接,最重要是有效。

參考文獻:

  1. David R. Cregg, Jennifer S. Cheavens. Healing through help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kindness, social activities, and reappraisal as well-being interventions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22; 1 DOI: 10.1080/17439760.2022.215469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並不總是表現得無可挑剔。當我們注意到無意中造成了傷害時,我們常常會感到內疚。這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促使我們採取補救措施,例如道歉或承認錯誤。

這就是為什麼內疚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道德情感,只要它是適應性的——換句話說,是適當的並且與情況成比例。“它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因此對社會凝聚力很有價值,”巴塞爾大學臨床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系研究員 Dilan Sezer 說。

是否可以通過服用安慰劑來減少內疚感,這是巴塞爾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的事情。他們的發現現已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公開標籤安慰劑研究

為了喚起內疚感,研究中的測試對像被要求寫下他們曾無視重要的行為準則,或不公平地對待他們親近的人、傷害甚至傷害他們的經歷。這個想法是研究參與者應該仍然對所選擇的情況感到難過。

然後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種情況:一組參與者服用安慰劑藥丸,並被欺騙性地告知這是一種真正的藥物,而另一組參與者被告知他們服用的是安慰劑。兩組人都被告知,他們得到的東西可以有效地消除內疚感。對照組根本不接受任何治療。結果顯示,與未服用藥物的組相比,兩個安慰劑組的內疚感都顯著降低。

當受試者知道他們得到的是安慰劑時也是如此。“因此,我們的研究支持了一個有趣的發現,即安慰劑即使是公開標籤給藥時也有效,而對治療的解釋是其有效性的關鍵,”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Dilan Sezer 說。這項研究的參與者都很健康,沒有精神疾病,也沒有接受精神藥物治療。

臨床適用性尚未證實

如果內疚感是非理性的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則它們被認為是適應不良的——換句話說,是不成比例的。這些情緒會影響人們的健康,除此之外,也是憂鬱症的常見症狀。

科學研究表明,安慰劑效應可以有效治療憂鬱症。但是,公開標籤安慰劑也可用於緩解內疚等強烈情緒的發現是新的。Dilan Sezer 說,按理說,我們應該嘗試利用這些影響來幫助那些受影響的人。“特別是公開標籤安慰劑的管理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因為它透過讓患者充分了解干預的研究原理來保持患者的自主權。” Sezer 繼續說,這項研究的結果是朝著使用公開標籤安慰劑對心理問題進行症狀特異性和更符合倫理的治療方向邁出的初階且帶有希望的一步。

需要進一步研究是否有可能用安慰劑治療適應不良的內疚。並且仍然不知道其他感覺狀態是否也可能產生類似的效果。對於 Dilan Sezer,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使用公開標籤的安慰劑將是治療許多心理和身體不適的一種便宜且直接的治療選擇。”

參考文獻:

 

  1. Dilan Sezer, Cosima Locher, Jens Gaab. Deceptive and open-label placebo effects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guil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ealthy subjectsScientific Reports, 2022; 12 (1) DOI: 10.1038/s41598-022-25446-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項新研究的作者說,要求人們停止使用社群媒體僅一周可能就能顯著改善他們的幸福感、憂鬱和焦慮,並且在未來可能會被推薦為幫助人們管理心理健康的一種方式。

這項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研究了為期一周的社群媒體休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對於該研​​究的一些參與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騰出大約 9 個小時的時間來瀏覽 Instagram、Facebook、Twitter 和 TikTok。

他們的研究結果——日前(2022 年 5 月 6 日,星期五)發表在美國期刊《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上——發現,僅僅關閉一周的社群媒體時間就可以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並減少憂鬱和焦慮症的症狀。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 154 名 18 至 72 歲、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人隨機分配到干預組(要求他們在一周內停止使用所有社群媒體)或對照組(他們可以繼續使用像平常一樣)。在研究開始時,對焦慮、憂鬱和幸福感進行比對評比。

參與者報告,在研究開始前,每周平均花費 8 小時在社群媒體上。一周後,與繼續使用社群媒體的參與者相比,被要求關閉一周的參與者在幸福感、憂鬱和焦慮方面都有顯著改善,這證實短期間有好處。

參與者被要求關閉一周,報告指出他們使用社群媒體的平均時間只有 21 分鐘,而對照組的平均時間為 7 小時。提供螢幕使用統計數據以檢查個人是否遵守休息時間。

巴斯衛生部的首席研究員 Jeff Lambert 博士解釋說:“滑社交媒體是如此普遍,以至於我們中的許多人從醒來到晚上閉上眼睛錢幾乎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社群媒體的使用量很大,人們越來越擔心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因此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想看看簡單地要求人們休息一周是否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好處。

“我們的許多參與者報告說,離開社群媒體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整體情緒得到改善,焦慮減少。這證實即使只是短暫的休息也會產生影響。

“當然,社群媒體是生活的一部分,對許多人來說,它是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如何與他人互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每週花幾個小時來滑並且你覺得它對你產生了負面影響,它可能值得減少你的使用,看看它是否有幫助。”

該團隊現在希望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看看短暫休息是否可以幫助不同的人群(例如,年輕人或有身心健康狀況的人)。該團隊還希望追踪人們超過一周的時間,看看這些好處是否會持續一段時間。如果是這樣,他們推測在未來,這可能會成為用於幫助管理心理健康的一系列臨床建議的一部分。

在過去的 15 年中,社群媒體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主要平台的巨大增長突顯了這一點。在英國,使用社群媒體的成年人數量從 2011 年的 45% 增加到 2021 年的 71%。在 16 至 44 歲的人群中,多達 97% 的人使用社群媒體,滑它們成了我們最頻繁的線上活動。

感覺“低落”和失去快樂是憂鬱的核心特徵,而焦慮的特徵是過度和失控的擔憂。幸福感是指個人的積極情感、生活滿意度和目標感的程度。根據統計,我們六分之一的人在任何一周內都會遇到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和憂鬱。

參考文獻:

 

  1. Jeffrey Lambert, George Barnstable, Eleanor Minter, Jemima Cooper, Desmond McEwan. Taking a One-Week Break from Social Media Improves Well-Be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22; DOI: 10.1089/cyber.2021.032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 世紀和 21 世紀的科學進步導致對死亡的理解發生重大變化。與此同時,幾十年來,經歷過死亡的人都會回憶起無法解釋的清醒事件,這些事件涉及意識和意識的增強。這些已經使用流行的 - 但科學上定義不明確的 - 術語“瀕死體驗”進行了報導。

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重症監護和復甦研究主任 Sam Parnia 醫學博士領導的一個由國家和國際領導人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發表了“死亡研究和回憶死亡經歷的指南和標準”。一項多學科共識聲明,並在《紐約科學院年鑑》中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這項研究審查了迄今為止積累的科學證據,代表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經過同行評審的關於圍繞死亡的回憶經歷的科學研究的共識聲明。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代表了許多醫學學科,包括神經科學、重症監護、精神病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並代表了許多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學術機構,包括哈佛大學、貝勒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維吉尼亞大學、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威斯康辛醫學院、南安普頓大學和倫敦大學。

他們的結論包括:

  1. 由於復甦和重症監護醫學的進步,許多人在遭遇死亡或瀕臨死亡的情況下倖存下來。這些人——根據之前的人口研究估計包括全球數億人——一直在描述圍繞死亡的回憶經歷,這些經歷涉及一組具有普遍主題的獨特心理回憶。
  2. 根據之前發表的幾項研究,回憶起的圍繞死亡的經歷與幻想、幻覺或精神藥物誘發的反應不一樣。相反,它們遵循特定的敘事弧線,涉及以下感知: (a) 以高度、廣闊的意識和對死亡的認識與身體分離;(b) 前往目的地;(c) 對生活進行有意義和有目的的回顧,包括對所有針對他人的行為、意圖和想法進行批判性分析;(d)感覺像“家”的地方和(e)恢復生機的感覺。
  3. 死亡的經歷最終形成了以前未知的、獨立的子主題,並與積極的長期心理轉變和成長有關。
  4. 研究發現,伽馬波(gamma)活動和電脈衝的出現——通常是腦電圖 (EEG) 上意識狀態增強的標誌——與死亡有關,進一步支持了數百萬人的說法,他們報告說他們經歷過和死亡經驗有關的清醒和意識增強。
  5. 與死亡有關的可怕或痛苦經歷往往既沒有相同的主題,也沒有超然、相同的敘述、無法言喻和正向的蛻變效果。

“心臟驟停不是心臟病發作,而是代表導致人死亡的疾病或事件的最後階段,”主要作者帕尼亞解釋道。“心肺復甦術 (CPR) 的出現向我們表明,死亡不是一種絕對的狀態,而是一個過程,即使在某些人開始之後,它也有可能被逆轉。

“對死亡進行科學研究的原因是,”他繼續說,“當心臟停止跳動時,腦細胞不會在缺氧幾分鐘內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害。相反,它們會在數小時內‘死亡’。這使科學家能夠客觀地研究與死亡有關的生理和心理事件。”

研究人員說,到目前為止,有證據表明,無論是生理過程還是認知過程都不會隨著死亡而結束,儘管系統研究無法絕對證明患者經歷的真實性或意義以及與死亡有關的意識主張,但已經也不可能否認他們。

很少有研究以客觀和科學的方式探索我們死亡時會發生什麼,但這些發現為人類意識如何存在提供了有趣的見解,並可能為進一步研究鋪平道路,”帕尼亞補充道。

參考文獻:

  1. Sam Parnia, Stephen G. Post, Matthew T. Lee, Sonja Lyubomirsky, Tom P. Aufderheide, Charles D. Deakin, Bruce Greyson, Jeffrey Long, Anelly M. Gonzales, Elise L. Huppert, Analise Dickinson, Stephan Mayer, Briana Locicero, Jeff Levin, Anthony Bossis, Everett Worthington, Peter Fenwick, Tara Keshavarz Shirazi.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study of death and recalled experiences of death––a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statement and proposed future directions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DOI: 10.1111/nyas.1474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終時大腦想什麼 科學家首次記錄到人生跑馬燈

2022/2/24 14:50(2/24 16:02 更新)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科學研究的意外新發現顯示,人在臨終時,往事確實可能歷歷在目。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科學家為一名患有癲癇的87歲患者測量腦電波時,患者心臟病發作,危及性命,因此意外讓科學家有了垂死大腦的紀錄。

結果顯示,在心臟停止搏動的前後30秒,這名男性病患的腦電波模式與做夢或回憶相同。

這篇昨天發表在「老化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期刊的研究寫道,這種大腦活動顯示人臨終時可能出現最後的「人生回顧」。

研究共同作者齊默(Ajmal Zemmar)說,研究團隊當時在加拿大溫哥華意外獲得的資料,是史上第一次的垂死大腦紀錄。

他告訴BBC:「這完全是偶然,我們一開始並沒打算做這個實驗或記錄這些信號。」

這是否意味人臨終時,過去與親人的相處時光和其他美好回憶會重現?齊默說,這點無從得知。

他說:「如果跳到哲學領域,我會推測如果大腦做了『情境再現』,可能會讓人想起好事而非壞事。但難忘的事情可能因人而異。」

齊默現為美國路易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神經外科醫師。他說,在患者心臟停止向大腦供血前的30秒,腦電波模式與人執行需要高認知的任務時相同,像是集中注意力、做夢或回憶過去。

患者的腦波會在心臟停止搏動後持續30秒。齊默說:「這可能是我們人生經歷的最後一次回顧,在死前最後幾秒透過大腦重演。」

這項研究也提出生命究竟何時才算結束的問題,是心臟停止搏動,還是大腦不再運作的時候?

齊默和團隊提醒,不能單從一項研究得出廣泛的結論。由於研究中的患者患有癲癇,還有腦出血和腫脹,因此更為複雜。

齊默在2016年第一次取得紀錄後,多年來一直在尋找類似案例來協助加強分析,但未能成功。

不過,2013年一項以健康老鼠進行的研究或許提供了一些線索。美國研究員在這項分析中表示,老鼠心臟停止搏動後30秒,研究員記錄到很高水平的腦電波,這和齊默在癲癇患者身上發現的結果相似。

齊默說,兩項研究之間「驚人」相似。研究人員希望透過發表癲癇患者的案例,為其他關於生命最後時刻的研究打開大門。

齊默說:「我認為整個瀕死經驗具有某種神秘和靈性。像這樣的發現,是科學家為之而活的時刻。」(譯者:陳怡君/核稿:曾依璇)1110224

參考文獻:

Vicente R, Rizzuto M, Sarica C, Yamamoto K, Sadr M, Khajuria T, Fatehi M, Moien-Afshari F, Haw CS, Llinas RR, Lozano AM, Neimat JS and Zemmar A (2022) Enhanced Interplay of Neuronal Coherence and Coupling in the Dying Human Brain. Front. Aging Neurosci. 14:813531. doi: 10.3389/fnagi.2022.813531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agi.2022.813531/full

鄭醫師補充:

多年前,我在一個私下場合,曾聽一位年輕男性(現在應該是中年了)分享他的瀕死經驗,那個過程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提到有一次他騎機車,遇事故頭部遭撞到其他車輛大力撞擊,整個人噴飛出去,由於撞擊力道很大,他在心裡大喊不妙,幸而在五分鐘後轉醒。重要的是在他短暫看似昏迷的過程中,他記得很清楚,遭撞後這輩子從出生到遭撞擊這一刻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以非常快速但又很清晰的影片放映在腦海中,時間大約只有1 分半,最長不會多過三分鐘,他的描述非常具體且清楚,如同這篇報導提到的人生跑馬燈。

以靈性或是修行的角度來看,這種心靈影像圖片是被完整記錄下來的,而且在臨終前會再回放,提醒當事人這一世的點點滴滴,甚至帶往下一站的旅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網》 腦子記憶體僅256Mb?研究:「忘記」讓生活更幸福

2022/02/01 18:31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我們在生活中創造無數回憶,但有許多回憶被忘記了,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時間流逝而導致,認為自己記性不好,甚至形容自己腦子記憶體容量僅有「256Mb」 。據外媒《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忘記」並非壞事,反而代表大腦功能使我們與所接觸的環境有動態的互動,幫助人們有更靈活的決策與行為,進而促使生活更幸福。

報導指出,過去認為人們會忘記一些記憶,進而保留其它重要的記憶;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忘記」是因為記憶存取改變,而不是記憶喪失。都柏林三一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Tomás Ryan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腦部「忘記」的機制對於人的行為與生活有正面影響,而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綜述-神經科學》(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的期刊上。

Ryan表示,記憶存在「記憶痕跡」(engram)細胞的神經元中,若記憶能成功回憶,表示這些神經元被重新刺激,若該記憶痕跡細胞沒有再度被刺激就會遺忘,但記憶本身仍存在,「就像記存在保險箱中,但不記得解鎖密碼」。

Ryan說明這項新的論點是,「忘記」是由於神經元將記憶痕跡細胞從可存取狀態,切換到不存取的狀態,所以「忘記」受到環境條件影響,甚至是一種為了符合環境而有新的學習模式。

Ryan進一步說明,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記憶痕跡細胞沒有再度被刺激,可以使人有更靈活的行為和更好的決策以適應環境。特別,當記憶是在與當前環境不相關的情況下獲得的,那麼忘記就是是一種積極的變化,可以促進我們的生活更幸福。但Ryan強調,這種大腦自然「遺忘」的機制,在阿滋海默症中會變成可逆的。

鄭醫師補充:

生活中創造了無數的回憶,但其中絕大部分我們忘記了。為什麼?與記憶會隨著時間而衰減的一般假設相反,“忘記”可能不是一件壞事——這是科學家們認為它可能代表一種學習形式的說法。

我們的記憶未曾遺失,只是封存假裝找不到而已,目的在於專注於眼前當下的環境變化,暫存記憶體需要把大部分的空間讓出來給眼前最重要或是新的環境訊息。無法把注意力專注於眼前當下,任由過往記憶占滿暫存記憶體,不管沉湎於過去或是被過往記憶綁架,很難隨機應變,自然難有幸福感。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臨床上,我們看到失智症初期的症狀,往往就是患者很幸福,照顧者很辛苦,記得多的人比較難受。

參考文獻:

  1. Tomás J. Ryan, Paul W. Frankland. Forgetting as a form of adaptive engram cell plasticity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2; DOI: 10.1038/s41583-021-00548-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數月的社會疏離命令,人們嚴重依賴技術來獲得社交聯繫。但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跟發送電子郵件或短信相較,人們通常會在電話更容易產生他們渴望的連結感。

麥康布斯商學院市場營銷學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學的尼古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合著的阿米特·庫馬爾(Amit Kumar)說,在這項研究中,人們之所以選擇打字是因為他們相信打個電話會更尷尬-但他們錯了。 。

庫馬爾說:“人們通過基於語音的媒體感覺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但他們對尷尬的恐懼正將他們推向基於文本的媒體。”

該研究已經在《實驗心理學雜誌》(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提前在線發表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讓200個人對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與老朋友重新建立聯繫的感覺做出預測,然後他們隨機分配他們去做。即使參與者認為打個電話會使他們感到更緊密連結,但他們仍然表示希望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訊息,因為他們覺得打電話會很尷尬。

研究人員發現,但是電話比電子郵件要好得多。

庫馬爾說:“當涉及到實際體驗時,人們報告說他們確實比通過電話與電話上的老朋友建立了更牢固的聯繫,而且他們並沒有感到尷尬。”

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在即時聊天中發短訊息,通過視頻聊天進行交談或僅使用音頻進行交談,來隨機分配陌生人進行交流。參與者不得不提出並回答一系列個人問題,例如:“有沒有您夢想已久但遲遲未付諸行動的事嗎?您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或“您能形容某次在別人面前哭泣的狀態嗎?”

參加者並不期望讓他們覺得正在進行交流的媒體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預測他們會感覺像通過短訊或者訊息與電話一樣與陌生人聯繫。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真正互動時,人們通過交談而不是打字來進行交流的感覺要明顯得多。而且,他們再次發現聽到對方的聲音也沒有那麼尷尬。

研究人員發現,實際上,聲音本身-即使沒有視覺提示-似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對有關基於語音的媒體的另一個迷思,研究人員安排參與者重新與他們的老朋友聯繫。他們發現打電話所花費的時間與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所花費的時間相同。

研究人員說,在通過技術管理關係尤為重要的時候,這一結果揭示並挑戰了人們對通信媒體的假設。“我們被要求保持身體上的距離,但是我們仍然需要這些社會鏈結來維持我們的幸福,甚至為了我們的健康。

參考文獻:

Amit Kumar, Nicholas Epley. It’s surprisingly nice to hear you: Mis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media can lead to suboptimal choices of how to connect with oth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20; DOI: 10.1037/xge000096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神經科學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人們在嘗試避免傷害他人時會有更佳的學習和決策能力

人們通常是出於自我利益。例如,參加一項研究的參與者在為自己賺錢而不是幫他人賺錢時,學習遊戲的速度更快。但是,當對別人身體傷害進入考量時,這種模式就會改變。

Lengersdorff等。調查了人們如何有效地學會避免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參加者在fMRI掃描時玩同時玩電擊遊戲。他們在兩個抽象符號之間進行選擇:一組符號極有可能產生非痛苦的電擊,而另一個符號則極少機會產生痛苦的電擊。計算模型顯示,當參與者選擇另一個人承受最低程度的痛苦而不是自己時,他們會更好地做出最佳選擇。這可以說是一種選擇的價值比另一種選擇的價值更好。

最想避免休克的人表現出腹側前額葉皮層(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的活化增加,該區域涉及評估決策。選擇另一個人(降低傷害)還與VMPFC和顳頂接合部之間的同步活動有關,該區域與評估他人的情緒狀態有關。這意味著其他相關的學習和決策源於神經評估系統和社交大腦之間的協同作用。

參考文獻:

Lukas L. Lengersdorff, Isabella C. Wagner, Patricia L. Lockwood, Claus Lamm. When implicit prosociality trumps selfishness: the neural valuation system underpins more optimal choices when learning to avoid harm to others than to oneself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0; JN-RM-0842-20 DOI: 10.1523/JNEUROSCI.0842-20.202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極實相”或“上帝”的經驗賦予心理健康持久的益處

 

無論是自發的還是由迷幻藥的引發的遭遇經歷,都會產生類似的正面影響

 

數千年來的人們已經報告說,他們自發地或在迷幻藥物(如含有psilocybin的蘑菇或亞馬遜孕育的ayahuasca)的影響下進行了深刻的宗教體驗,其中一部分經歷與人們所認為的“上帝”相遇“或”終極實相。“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對數千名與上帝進行過親身接觸的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自我認定的無神論者在遇到這種情況後就會脫掉這個標籤,無論是自發的還是迷幻的。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持續出現積極變化 - 例如,生活滿意度,目的和意義 - 甚至在他們最初的經歷幾十年之後仍持續。

研究人員說,這項發現在4月23日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論文中得到了證實,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深刻有意義的經歷可能具有治癒作用。他們補充說,研究的設計是第一個系統地和嚴格地比較自發的上帝遇到經驗與迷幻物質引起或催化的經歷的報告。

“人們所描述的與上帝或上帝代表相遇的經歷已被報導數千年,它們可能構成了世界上許多宗教的基礎,”首席研究員Roland Griffiths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行為科學精神病學教授說。“雖然現代西方醫學通常不會將'精神'或'宗教'經驗視為抗病的工具之一,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遭遇往往會導致心理健康的改善。”

格里菲斯說,這些歷史性和廣泛的軼事證據證明的益處導致研究團隊最近努力研究這類遭遇的價值和可能的負面效應。

對於這項新研究,科學家們利用全球4,285名對在線廣告做出回應的人的數據,完成了兩次關於上帝遭遇經歷的50分鐘在線調查中的一項。這些調查要求參與者回憶起他們與“他們理解的上帝”,“更高的力量”,“終極現實”或“上帝的代表例如天使”的單一最難忘的遭遇體驗。他們還詢問受訪者對他們的經歷以及是否以及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的看法。

大約69%的參與者是男性,88%是白人。在那些報導使用迷幻劑的人中,1,184人服用了psilocybin(“魔術蘑菇”),1,251人說他們服用了LSD,435人說他們服用了ayahuasca(一種源自拉丁美洲土著文化的植物釀酒),606人說他們服用DMT (N,N-二甲基色胺),也是在某些植物和動物中發現的天然存在的物質。

在總參與者中,有809人是對非藥物調查做出回應的人,而有3,476人回應了迷幻劑調查。受訪者在參加調查時的平均年齡為38歲。那些說他們在迷幻藥上遇到過上帝經歷的人報告說這些經歷平均發生為25歲,而那些經驗來自發的人報告平均年齡為35歲。

其他重要發現包括:

  • 非藥物和迷幻藥群中約7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上帝遭遇”經歷是他們一生中最有意義和最具精神意義的經歷,兩個群體都將其歸因於生活滿意度,目的和意義的積極變化。
  • 獨立迷幻藥的使用者,超過三分之二無神論者的人表示他們在經歷之後不再是無神論者。
  • 在非藥物和迷幻藥群中,大多數參與者報告了對遭遇體驗的生動記憶,這種記憶經常涉及與具有意識(約70%),仁慈(約75%),智力(約80)屬性的某些實體進行交流。百分比),神聖(約75%)和永恆存在(約70%)。
  • 雖然兩組均報告死亡恐懼減少,但迷幻藥組70%的參與者報告了這一變化,而非藥物受訪者中有57%減少死亡恐懼。
  • 在這兩個群體中,大約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經歷是他們生活中最具心理挑戰性的。
  • 在非吸毒組中,參與者最有可能選擇“上帝”或“上帝的使者”(59%)作為他們遭遇的最佳描述,而迷幻組最有可能(55%)選擇“終極”實相。”

對於未來的研究,格里菲斯表示,他的團隊希望探索哪些因素會使某些人容易發生如此令人難忘且改變生活的感覺,他們希望看到在體驗期間大腦中會發生什麼。

“繼續探索這些經歷可能會為宗教和精神信仰提供新的見解,這些信仰自古以來就是塑造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格里菲斯說。

格里菲斯和研究小組告誡說,該研究依賴於自我報告的問卷回答,這種方法對參與者的偏見或不準確反應有很大的可能性。他們並不主張人們自己使用迷幻物質,因為它們不僅具有法律風險,而且還具有與影響下的判斷力受損相關的行為風險以及可能產生負面心理後果,特別是在弱勢群體或經驗不足時。由合格的指導保護。

此外,格里菲斯說,“我們希望明確我們的研究關注個人經歷,並且沒有說明上帝的存在或不存在。我們懷疑任何科學都可以明確地解決這一點。”

近二十年來,格里菲斯一直在研究迷幻藥物。他早期的一些研究已經使用psilocybin來探索神秘型體驗及其在健康志願者中的後果,以及該藥物在幫助人們戒菸或緩解因癌症診斷導致的精神痛苦方面的治療潛力。

他的團隊希望,有一天,psilocybin可能會被開發成一種藥物,在訓練有素的指導員的照顧下用於治療環境。

參考文獻:

 

  1. Roland R. Griffiths, Ethan S. Hurwitz, Alan K. Davis, Matthew W. Johnson, Robert Jesse. Survey of subjective "God encounter experiences": Comparisons among naturally occurring experiences and those occasioned by the classic psychedelics psilocybin, LSD, ayahuasca, or DMTPLOS ONE, 23 Apr 2019 DOI: 10.1371/journal.pone.0214377

 

我比較不鼓勵大家用迷幻藥引發這類經驗,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形成毒品濫用或者依賴的疑慮。最後補充相關主題的書給大家對照參考,這是真人真事,一個癌症末期的患者,經歷終極實相後,癌細胞迅速退散,最後完全康復,目前醫學及科學無法解釋的實際案例,書名為死過一次才學會愛,以下為書的內容介紹:

艾妮塔是一個住在香港的印度裔女子,2002年時,她經醫生診斷罹患了淋巴癌,她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抗癌。接下來的四年間,她研讀各種討論癌症的書籍;遠赴印度和中國,向佛教僧侶、印度瑜伽老師尋求療癒之道;試遍了信心療法、印度阿育吠陀療法、中醫草藥、西方自然療法等等各式醫療系統,但是病情卻持續惡化。2006年的2月2日,她因為器官衰竭而陷入昏迷,醫師搶救後即將宣布不治。

  就在急救的過程中,她去到了一個無時間性的世界,感受到自己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全然被無條件的愛包圍,毫無痛苦。那經驗深深影響了她的人生。在她的自由意志下,她選擇了重返人世,當她的靈魂再度回到身體之中,睜開眼睛,末期癌症竟在三天內奇蹟般不藥而癒……

  重返人世的艾妮塔在這本書中鉅細靡遺地敘述了,她經歷到怎樣的死後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給人們的生命訊息。

  【艾妮塔書中分享的療癒訊息】

  .我的經驗使我深深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與助人療癒的能力。當我們觸碰到內在浩瀚無垠的整體時,疾病就會離開身體。

  .想要吸引正面的事情不是光靠心情愉快就可以了。我一定要強調,我們對自己的感受才是決定人生狀態最重要的指標!忠於自己的感覺比努力保持正面的心情更重要!

  .我發現當我能夠放手,當我能夠拋開我相信與不相信的事情,當我能夠打開自己接受所有可能的時候,才能變成最強的自己。為了達到真正的療癒,我必須拋開被療癒的需要,好好享受並相信人生的過程。

  .以前我總是在追尋,覺得自己必須去做、去爭取、去達成什麼事。但是追尋源於恐懼--我們害怕不能擁有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現在我不再追求任何事情,我不強求,讓事情自然發生。

  .在我的瀕死經驗之後,人生變得更加順利。我不再害怕死亡、癌症、意外或任何過去擔心的瑣事……我知道我跟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力量強大、恢弘美好的愛的力量,也已得到無條件的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144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7 美妙山講堂 ~~開講囉!!!
這次主題是

{{{{{愛從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開始~~!! }}}}

免費的課程! 名額有限儘早可以預約報名喔!

4223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中巧克力苦不苦?決定關鍵可能在耳中音樂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Appetite》刊登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指出,藉由讓受試者聽到不同的演奏聲音,有機會改變受試者感受到口中巧克力的口感。

口中巧克力苦不苦?決定關鍵可能在耳中音樂

研究中,作者讓受試者們分別進行2次實驗,使其在品嘗口中巧克力的同時,耳邊聽見不同的聲音。然而受試者不清楚的是,其實2次實驗自己吃下的皆是同一種巧克力。

實驗結果顯示,讓受試者於進食一塊黑巧克力的同時聽見一連串的長笛聲,受試者容易覺得口中的巧克力偏向濃稠;而若在受試者吃下同一塊黑巧克力的當下,聽見的是小提琴短而尖銳的撥弦聲,受試者所描述巧克力的口感則偏向較苦,口感較清晰。

研究刊登在《Appetite》第108卷 第383-390頁

鄭醫師補充:

開心的時候,食指大動,難過的時候,毫無食欲。我們的心情,會影響我們的味覺和食欲,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時空和心情下,味道也會不太一樣,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這種感覺。我們的感知,簡單的像是聽覺、視覺、嗅覺、觸覺以及溫覺等等,會有交互作用,這篇有趣的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照此結論來說,餐廳的音樂播放好不好,也會影響客人的味覺和食欲,不是嗎?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express.co.uk/life-style/life/734643/Chocolate-taste-changes-music-songs-sound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狂容易生病 逾30%有過動症狀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職場上,總有不少工作狂,寧可犧牲休閒時間,也要埋首工作。根據挪威的最新研究,過度埋首工作的人,可能罹患精神疾病,超過30%的工作狂具有「注意力不全過動症」(ADHD)的特質。另外,焦慮、憂鬱和強迫症等精神疾病,也與醉心工作有關。

挪威卑爾根大學調查了16,426 名挪威民眾,年齡在16至75歲之間,涵蓋各種社經階層。研究人員依據「卑爾根工作成癮量表」,檢視受測者工作成癮的程度。

研究發現,其中有7.8%的民眾屬於工作狂。他們埋首於工作,藉此壓抑焦慮、罪惡感等負面情緒,並且輕忽興趣和運動。另外,有32.7%的工作狂具有過動傾向。相較之下,一般人只有12.7%有此症狀。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工作狂與過動症確有關聯,推測是過動症患者因為衝動的傾向,所以他們總在思慮不周的情況下,承載過多的工作量,總是超過自己所能負荷

另外,研究也發現,沉迷工作可能與多項精神疾病有關。4分之1的工作狂中,具有強迫症傾向;另有3分之1的人較易感到焦慮;還有8.9%的工作狂已達憂鬱的標準

卑爾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安德森指出,許多過動症患者富有創造力,才智也高於常人,但在工作上也更有可能偏執極端。歷史上,很多科學家、藝術家和商業領袖都有過動特質。

鄭醫師補充:

工作狂,英文是Workaholism,酒癮,是Alcohlism,如果酒癮是沒有喝酒會不舒服,工作狂則是沒有工作渾身不對勁。

還記得之前在住院醫師訓練時,有一位資深的前輩指出「正常」的定義:能夠工作、休閒以及愛(包含愛人和被愛)。

以此定義來看,工作狂當然不正常,而這篇研究報導更進一步指出,過度工作像毒品或者讓人依賴的物質一樣,可以壓抑自以原本的焦慮、不安或者其他精神困擾。

看來工作狂不只會影響生理健康,原本潛在可能已有心理疾患。供做最好適度,過與不及都可能有問題。

參考文獻:

  • Cecilie Schou Andreassen, Mark D. Griffiths, Rajita Sinha, Jørn Hetland, Ståle Pallese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aholism and Sympto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 PLOS ONE, 2016; 11 (5): e0152978 DOI: 10.1371/journal.pone.015297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試對方有無同理心 試著朝他打哈欠

(中央社倫敦15日綜合外電報導)想知道一個人是不是精神變態的話,試著朝著他們打呵欠吧。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如果對方跟著打呵欠,你可以繼續和他當朋友,如果對方無動於衷,很可能具有反社會人格。

科學家發現,一個人如果具有越多精神變態的特質,就越不容易受到「哈欠傳染」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哺乳類動物身上據說是難以抗拒的

美國德州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將這項研究發現刊登在期刊「人格與個別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研究人員找來135名學生測試自我中心主義(一種只關注個人需求的傾向)、無情和叛逆特立獨行等特徵。

眾所皆知,多數的人如果遇到身邊的人打呵欠並表現出疲憊跡象時,會忍不住跟著哈欠。研究人員讓受試學生觀看影片,影片中的人們使用不同的臉部表情,包括打哈欠。

結果發現,無情分數最高的人,越不容易跟著打哈欠

參與研究的博士生倫德爾(Brian Rundle)告訴「泰晤士報」(The Times):「其中最重要的跡象之一,就是哈欠傳染和同理心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不過他說:「雖然這是一項很有趣的發現,不過如果你不受哈欠傳染影響,並不代表你有什麼毛病。」(譯者:中央社李佩珊)1040816

鄭醫師補充:

有一種說法,打哈欠會傳染,英文的原文就是傳染性的哈欠Contagious yawning。用這則研究報導來看,應該是大部分的人都有同理心。

大家不妨試試這個方式,看看是否無情或者缺乏同理心的人,比較不會跟著打哈欠。

參考文獻:

Contagious yawning and psychopathy

doi:10.1016/j.paid.2015.05.02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1500364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求醫癖 兒沒病 母鬧要住院 3年掛號600次

新北市一名單親媽媽常認為3名年幼子女生病嚴重,3年中帶他們四處看診,次數竟逾600次,甚至孩子沒病或流鼻涕、咳嗽,她都當成得了重病,要求住院,若醫師拒絕,就大吵大鬧,且「一人住院全家陪」。年初其子住院,在病床便溺無人理,社會局介入後發現事態嚴重,將3名小孩緊急安置,並診斷出這名母親罹患非常罕見、會杜撰孩子病症的「代理孟喬森氏症候群」,在治療情況未獲改善前,並不適照顧子女。

鄭醫師補充:

我把相關資料找出來給大家參考:

代理性孟喬森氏症候群或代理性佯病症正式的定義是照顧者捏造或誘發被照顧者的身心疾病,通常是母親對子女是一種最複雜也最致命的的虐待形式,在美國通常在案例被發現時可能子女當中有人死亡,當同一個家庭有第二.三個孩子時,專業人員才會警覺到母親的愛也可能扭曲成怪異的致病性虐待,且這種虐待不似毆打或性侵害那麼容歸類,孩子往往不是在父母親心中的遊樂場長大,而是不斷奔走於醫院,生活重心完全建立在虛構的疾病上,照顧者與醫師成了幫兇,醫師往往成為為不知情的幫兇他們往往相信家屬說的話,因此醫師必須在心態上有很大的調整才能看清事實,事實上家長的敘述都可能不正確,檢查結果是正常的,任何治療都沒有效,而且在多的檢查也不夠,因為家長就是加害者,最高明的謊言未必是真假參半,有些孩子的確會表現出若干症狀,但引發的症狀通常被加害者隱匿,在美國曾經有一案例一名小孩從三歲開始不斷生病,母親發現當別人稱讚她很辛苦.努力時從中獲得希望努力被人認同的感受時,開始不斷加害自己的女兒,像是給小孩吃不乾淨的食物讓小孩生病,這種情況持續將近十年,後來被醫護人員發現母親在餵食時是用餵食管打到胃,發現在餵食管中發現有病菌,後來才知道母親既然把糞便打到餵食管內,造成小孩無數次開刀檢查都查不出病因。

總而言之,母親讓小孩生病,一來可以控制小孩,藉由照顧小孩肯定自己的價值,或者藉由長期照顧小孩獲取別人的同情或者控制別人。這是典型的偏差錯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文茜:要學以致用 念錯系趕快轉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南通28日電)媒體人陳文茜今天表示,青年學子必須學以致用,要知道未來時代走向,若發現念錯科系,就趕快轉系,「讓你的翅膀受一點小傷,勇敢地讓自己歸零」。

中國大陸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下午在江蘇省南通主辦「南台兩地青年交流活動」主題講座,陳文茜以「當『學,不足以致用』」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作上述表示。

陳文茜說,中國社會多數孩子沒有尋找真正能力的機會,長輩又過度保護,讓年輕人沒有冒險的可能性。如此以「愛」為名的限制,使孩子即使出了社會,在父母眼中仍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她向台下青年表示,父母的話都是出於愛,但結論要自己思考,「因為父母的答案未必是屬於你個人個性的答案,父母認同的價值未必是你認同的價值,父母身處的時代也與你完全不一樣」。

陳文茜提到,自己大學念的是法律,卻沒有在法律界工作很久,變成學非致用的人。但她認為必須要學以致用,而且要清楚未來時代走向,要好好思考現在學的東西對不對。

她說,念錯科系沒什麼,趕快轉系就好,「醒得早一點,就要懂得讓自己歸零,愈早愈好」。

陳文茜指出,大多數人沒有勇氣讓自己歸零,深怕自己的翅膀會受傷,假使這樣想,就會變成永不再飛行的鳥。她說:「不要怕你的翅膀會受傷,一定要忠於自己去尋找價值。」

鄭醫師補充:

如果調查一下,我們會發現許多人離開學校,從事的工作與自己原來所學完全不相干,真正能學以致用甚至樂在其中的人少之又少。 

我曾經遇到一位學生的家長,她提到自己的女兒念完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時,美國有好幾所的大學博士班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給她,最後她選擇放棄,只[恩位她發現自己的興趣以及所長,與自己原來所學並不相符,若繼續下去,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辛苦,所以用短斷尾求生,改念MBA往商界發展。

如何發現自己念錯系了?除了自己念得很辛苦或者完全沒興趣外,其實還可以透過比較客觀的評估工具找到自己的所長到底為何。例如利用基因檢測找出自己的潛質或者一種名為天賦智能的分析套組,都可以讓當事人真正瞭解自己的長項以及弱項在哪,順強補弱,真正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與一席之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