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服安慰劑 能減緩症狀

作者: 【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0月25日 上午12:18






安慰劑能夠舒緩症狀,可能是基因的緣故。很多病人當身體上有病痛的時候,會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希望能夠取得止痛藥來舒緩症狀,但是當病人覺得沒有舒緩症狀,或者醫護人員認為不在藥物安全時效內,有的時候醫護人員就會使用安慰劑,很多都是無關緊要的維他命,或者是葡萄糖,但是在不知情下,病人卻因此感到病痛得以舒緩。


實驗中,研究有消化道疾病的病患,把他們分成三組,一組是接受一般醫療,一組是使用溫和治療,使用了安慰劑,最後一組則是則未有任何治療,在三個禮拜的研究中發現,使用安慰劑的病患,抽血檢驗後發現,病患自己基因的影響下,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這種物質能讓病患覺得病情舒緩。


研究學者凱薩琳博士表示,已經有很多證據證明,病患使用安慰劑時,能夠讓多巴胺在腦中分泌,會讓病患覺得更舒服,這樣更可能讓醫病關係更好。


鄭醫師補充:


安慰劑(Placebo)是什麼?安慰劑就是不含任何藥物成分,外型看起來像藥,但其實不含藥物。當事人不知道吞的「藥物」其實不含任何藥物,單純認為自己接受某種有效的治療。一般人並不確定安慰劑效應是什麼,但有些人在接受某些治療時,改善速度以及幅度極為明顯,這種相信自己接受某種治療,但並未服藥就能改善的狀況就是安慰劑效應。


人的大腦原本就存在所謂的自我治療迴路,也就是自己認為吃了某樣物質,認為可以幫助自己改善或者舒緩某些身體症狀,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幫助身體產生愉悅以及獎賞的重要精神傳導物質,這幾年的研究發現,安慰劑的服用可以讓大腦的背側以及腹側紋狀體產生內生性的多巴胺,也就是透過自身的獎賞迴路來達到療效: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017561


J Neural Transm Suppl. 2006;(70):415-8.

Placebo effect and dopamine release.


療上一般並不推廣這類療法,因為安慰劑並不是藥物,而且不用服藥就能達到療效,對現行醫療體制來說無法創造利潤。


這項最新的研究的重要關鍵在上述報導中並為提及,也就是在一個人是否有跟多巴胺表現相關的基因,這項基因名為COMT(catechol-O- methyltransferase ),過去有相關研究證實COMT與一個人焦慮程度有關:


美國國家酗酒暨酒精中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NIAAA))找到一個造成女性焦慮症的基因,並將它稱為COMT。實驗發現,若是人體內COMT的數量太低,極容易產生焦慮等精神疾病。美國國家酗酒暨酒精中毒研究所已將該研究報告發表在「精神病基因學」(Psychiatric Genetics)期刊上。


美國這項安慰劑治療腸胃症狀,受試者的基因若是COMT比較多,只要有治療(包含安慰劑療法),一定感到有進步。至於COMT最少的人,無論接受何種治療,效果都不明顯。研究結果提醒臨床工作者對於患者的治療選項,個別基因差異或許是一個重要考量。


報導研究引用來源可以連結參閱: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val158met Polymorphism Predicts Placebo Effect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all KT, Lembo AJ, Kirsch I, Ziogas DC, Douaiher J, et al. (2012)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val158met Polymorphism Predicts Placebo Effect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LoS ONE 7(10): e48135. doi:10.1371/journal.pone.0048135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8135


有人說,安慰劑效應,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力量或者催眠,想要擁有這般力量,個別基因差異可能是關鍵,提醒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