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幫助自閉症兒童開口講話
東森新聞記者鍾陳杰、鄧宇青/綜合報導
2012年09月3日 14:45
美國馬里蘭州有一名5歲女童,從小就被診斷罹患了自閉症,她不會說話,只會用哭來表達情緒,不過兩年前她的爸爸買了一台iPad給她,透過圖像式的應用程式,她卻學會了說話,雖然目前只能講簡單的單字,但她的爸媽都很高興看到女兒的轉變。
鄭醫師補充:
拜現在科技之便利,在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市之後,各種應用程式隨之出爐,其中也包含了自閉症兒童的應用程式,我下載過一些簡單幫助自閉症兒童辨認他人表情的程式,這些應用程式的引導方式都有其來有自,在臨床上專業人員也經常使用類似方法原則來做治療介入。
因此除了早期療育之外,對不嚴重的自閉症兒童,家人不妨利用新一代的科技來試試看。
不過,報導中提到自閉症患者想喝飲料,最好避開像巧克力牛奶這類飲料,根據臨床研究發現:
小麥與牛奶的主要構成,分別為麩質與酪蛋白,對於消化功能不佳(或者功能缺陷)的人來說,麩質及酪蛋白在消化過程中無法完全分解,在腸道的產物被稱為casomorphine(有人翻譯為縮胺酸),結構類似嗎啡胜肽,經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大腦會和嗎啡受器作結合,破壞大腦功能的穩定性。許多研究證實,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喝牛奶或這食用小麥製品後,其中的某些蛋白質如未完全分解,就會導致尿液的胜肽含量升高,因而出現敏感症狀,只要調整飲食,即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改善:
Reichelt KL, Knivsberg A-M, Lind G, Nødland M. Probable etiology and possibl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utism. Brain Dysfunct. 1991;4:308–19.
在人類進化史上,牛奶及小麥屬於相當新穎的食物,推測大約在一萬年前,土耳其人首先用鐮刀來收割穀物時,人類才開始以小麥當作日常食物,在此之前,大多以各種野生植物、動物、昆蟲為食。後來農業文明從中東擴展到整個歐洲,乳牛與糧食種子隨之移入之後,許多歐洲原住民的因為缺乏與膚質敏感有關的基因,無法適應新食物的生化特性而死亡。有一些國家例如愛爾蘭,因更晚(三千年前)接觸到小麥與牛奶,因此這些食物的敏感度比其他國家居民高,例如西愛爾蘭是全球精神分裂與乳糜瀉(Celiac Disease)發生率最高的地區,一般推測與此兩種食物敏感有關。
有一位學者Dohan發現,以前東印度原住民很少有所謂的精神分裂症,但採用西式飲食、增加小麥攝取量後,敏感的情況就明顯增多了。因此不管是自閉症或者是精神分裂症,在飲食建議上,最好儘量避免乳製品及小麥這兩類食物來源。乳糜瀉的原因往往是小麥的麥膠蛋白引發,透過飲食調整,排除小麥來源的飲食,改善乳糜瀉的腸道症狀,一些疾病諸如小腦運動失調、周邊神經炎、自閉症及精神分裂症都有明顯改善:
Schuppan D, Junker Y, Barisani D (December 2009). "Celiac disease: from pathogenesis to novel therapies". Gastroenterology 137 (6): 1912–33. doi:10.1053/j.gastro.2009.09.008. PMID 19766641. 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PIIS001650850901600X/fulltex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