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次藥量一次吃 精神病患差點「藥」命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7/22 04:09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一名48歲的女性精神疾患,服用醫師開給的抗精神病藥物,竟把一天上、下午各吃2顆(10毫克)的藥量一次吃完,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出現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家人趕快把她送到署立嘉義醫院急診,差點「藥」命。



署立嘉義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冠群表示,這名女性病患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日前擅自把2次的用藥一次吃完,家人並未注意,直到3天後,患者突然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家人送急診,才發現她亂吃藥,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林冠群說,「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通常是因為服用抗精神病藥劑量過多,會造成患者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若未及時送醫診治,會引發休克致命,治療方式是停藥,給予大量點滴,若有嚴重肌肉僵硬,則給予藥物緩解。



據臨床報告,較常引起「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的藥物成分是haloperidol(易寧優錠)及fluphenazine(氟芬那辛),這位女性病患藥物成分為trifluoperazine(三氟倍拉辛)則較少見,主要是用藥過量所致。


 


所謂的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最早案例發現在1956年(開始有抗精神藥物上市的時候),這是一種神經性的疾病,主要原因大都是來自於抗精神藥物的反作用,最常見到的現象就是患者會出現肌肉僵硬、發燒、自主系統失調及意識不清等等。一般治療就是停藥,以保守支持療法,等患者身體恢復正常。


一般的理論認為,過量的抗精神藥物引發大腦某區域的多巴胺DOPAMINE受體被阻斷,因為這個區域corpus striatum與肌肉收縮有關,故會讓肌肉過度收縮而僵硬、產熱甚至發燒。影響區域,也伴隨大腦下地溫度調節中心,所以才會高燒不退。


在短時間內給予越大量的抗精神藥物,越有機會造成。對接受抗精神藥的人言,有千分之二的機會發生,對服用藥物來說,傳統的抗精神藥物機會較大,像是butyrophenones [尤其是 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s, thioxanthenes等等,治療時間大約要一個月左右。儘管發生率不高,而致死率一般估計約在10-15%左右,不過某些研究統計發現致死率高達76%,所以還是不能輕忽這種因為過量服用抗精神藥物可能引發的致命危險。


 關於多巴胺在體內的作用可以參考附圖:



圖上半部,主要在說明多巴胺的合成,經過細胞間隙(SYNAPSE)後和多巴胺受體結合,之後讓訊息傳遞到目標細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