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產後憂鬱症,英文原文為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又稱 postnatal depression,顧名思義,這是發生在產後的婦女可能出現的憂鬱狀態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發現發生率約在5-25%,但因為統計及樣本的差異甚大,故實際數字目前仍不清楚,男性也可能剛當父親而有適應的狀況產生,據估計發生率約在1.2-25.5% 。一般而言,產後的婦女出現憂鬱經常在小孩出生後的頭幾個月,時間也可能拉長甚至長達一年。典型的症狀跟憂鬱症一樣,不外乎是悲傷、疲憊、食慾及睡眠改變、性慾降低、陣發性的大哭、焦慮、以及易怒等等狀況,已有研究發現維他命的缺乏、荷爾蒙的明顯變化,是導致產後憂鬱的重要原因:


John L. Beard, et. al.; J. Nutr. 135: 267–272, 2005.


Soares CN, Zitek B. Reproductive hormone sensitivity and risk for depression across the female life cycle: a continuum of vulnerability?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08 Jul;33(4):331-43.


許多產後憂鬱的人也能藉由支持性的團體及諮商來幫助恢復,不過就像一般憂鬱症一般,產後憂鬱大多能自行痊癒。


要討論產後憂鬱,必須先釐清兩種狀況,第一是產後疲累(Postpartum Exhaustion),這是因為媽媽產後要帶小孩,因為睡眠剝奪導致生理時鐘混亂所致,有時會出現腹部絞痛,睡眠時間的不足顯而易見,此種狀況會出現的時間大約是1-20天,隨著睡眠時間的補足,狀況會自然回穩。另一種需要瞭解的是 新生兒憂鬱(Baby blues),這在高達八成的人都可能出現(母親及父親身上都有可能),症狀出現大約是幾個小時到幾天,哭泣、易怒、慮病、嗜睡、注意力難集中、感覺孤立及頭痛是臨床上會觀察到的狀況。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比例雖然不高,但嚴重許多,若是發生,最好能醫療介入,否則難以自行痊癒。


危險因子上面,有些發表的報告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為配方奶比為母奶的危險性高、過去有憂鬱症病史的人、抽煙、懷孕時已經出現憂鬱症狀者,其他像低社經地位、單親、生活壓力、小孩不好帶、非計畫中的生育等等狀況都可能會提高產後憂鬱的機率。


在預防上,臨床可以藉由一些量表及醫療體系的制度來提高檢出率,適時採取相關措施,加拿大有一個省分Alberta從2003年開始執行,這部分作得較為完備,適當的營養及運動對憂鬱症來說有絕佳的預防效果,包含產後憂鬱。


哪些營養補充可以預防產後憂鬱呢?發表的研究告訴我們Omega-3、足量的蛋白質、水分補充、B群補充(尤其是B2)都有助於產後憂鬱症的預防:


"Pregnant/Nursing Women Need Proper Fat Intake to Combat Depression". obgyn.net. 2001-10-25. http://www.obgyn.net/newsrx/womens_health-Women's_Health-20011101-19.asp. Retrieved 2008-07-04.


 The Osak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


那麼產後憂鬱如果發生,到底需不需要藥物治療呢。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藥物治療合併會談治療,並不會比單純會談治療效果來得好,因此建議不妨先考慮會談治療:


Appleby, Louis, Rachel Warner, Brian Faragher, and Anna Whitton. "A Controlled Study of Fluoxetine and Cognitive-Behavioural Counse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932–937. 314.n7085.


服藥的另外考量就是會影響到哺乳,因此有哺乳的媽媽若想服藥,務必先跟醫師討論過,確定是否會影響到寶寶再決定是否藥物治療。


為產後憂鬱症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大家和我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