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我翻閱精神醫學通訊,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國內教授級的醫師寫的文章,當中提到憂鬱症的發病與壓力的關係,與我一直強調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概念相同,因此一旦出現憂鬱症狀,在改善上若能考慮身體相關的荷爾蒙、免疫、營養、腸道、毒素、神經傳導的調控以及其他相關身體功能失衡出問題,而非單單只是心理壓力處理,相信效果更佳。換句話說,憂鬱症是身體功能失衡導致大腦衰弱不聽話,壓力往往只是壓垮當事人的最後幾根稻草。遺憾的是,當事人往往以為壓力就是憂鬱症的全部原因,或者憂鬱症就是單純的大腦功能失調所引發,其實還包含更多部分需要處理。


以下摘錄相關內容給大家參閱:


 


還記得1980 1987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發出通告,想要探討壓力與憂鬱症的關係,只要有相關的研究,優先刊登在該學術期刊,但結果是找不到足夠的因果關係。


近年來的醫學,更發現對一個憂鬱症或躁鬱症的患者而言,在患者發病時往往其體內各種代賞功能


已全部失靈,包括腦中的各種傳導元素、體內


的賀爾蒙、免疫、各種保護機制等都出了問


題,才會出現這些精神疾病。換言之,發病不


是一朝一夕之故,而是需經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長久的失調,才會造成各種精神疾病,因此壓


力及環境的改變,有好大一部份是先因為身體


的各種代賞功能逐漸失常,以致一段時間出現


情緒、行為的異常,但一般人表面上看起來感


受不到對方已經快要生病了,僅發現似乎各種


學習、工作、情緒、注意力等調適功能遠不如


前,自然可能學業退步、工作效果不佳、情緒


行為失控,而遭到補考、換工作或人際關係障


礙的後果,這些反被解釋成了造成憂鬱症或躁


鬱症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