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盟:精神病標籤化比刀子殺人還恐怖

 

新頭殼newtalk2014.05.22 林雨佑/台北報導

北捷昨天發生首樁捷運隨機殺人案,造成4死23傷。為避免外界刻意將凶嫌與精神病患連結,康復之友聯盟和台灣精神醫學會今(22)日指出,「精神疾病標籤化的恐怖循環比刀子殺人還恐怖」,並呼籲社會大眾不要依據新聞資料,將此行為標籤為精神疾病,媒體也勿將殺人事件導向或暗喻為精神病友,加深污名化。

康復之友聯盟發出新聞稿指出,「精神疾病標籤化的恐怖循環比刀子殺人還恐怖」,標籤化只會讓人們漸漸地只能看到事件的表面,未能傾聽事件背後是否有著求援的聲音,誤以為沒有病的人不需要心理健康的協助;讓精神疾病患者背負莫須有的罪名,會導致更多精神健康有問題的民眾,不敢就醫也不敢向外求援,才會造成像是北捷的悲劇。

而身為精神康復者與家屬代表的他們,也期待社會大眾別再依據新聞報導資料,以「隔空問診抓藥」的態度,將此行為標籤為精神疾病。

另外,康盟曾接到許多家屬控訴,只要小孩罹患精神疾病,學校的教育體系不僅缺乏輔導資源,更直接放棄孩子的教育權。康盟認為,沒有一個疾病可以預知人的一生,也「沒有任何一個精神疾病可以預知往後的人生」。唯有放棄粗魯的標籤化,並努力檢討社會的病態,「才能終結真正比刀子殺人還要令人驚恐的惡性循環。」

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對大眾媒體提出建議,在事件未明前,勿將殺人事件導向或暗喻特定族群如精神病友,加深污名化;也應讓嫌疑者的家屬、受害人的家屬,都有多一些空間來喘息平復。政府也應對重大創傷的被害人、目睹暴力的人,主動提供心理輔導的協助。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精神病標籤化,指的是把事件當事人的行為解釋為潛藏精神病,讓已經被診斷精神病的患者承受更大壓力,單心旁人異樣眼光外,自己也會衍生更多疑慮。另外,也可能誤導一件事:沒有精神病的人不需要幫助或者輔導。

我前天上媒體在接受訪問時,便極力避開標籤化的部分,單純解釋心神喪失與精神耗弱的定義與差別,此外,也提醒大家,這類事件的發生,其實是審視自己每個人內在陰影的機會,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陰影效應這本書,也有DVD可以看。

別再追著媒體的報導,讓自己心煩意亂,回到自己的中心,再次找回平靜。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