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梭菌腹瀉拉不停 吃大便也能治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醫藥治療出奇招!「困難梭菌」是一種相當難纏的腸胃道細菌,容易因不當使用抗生素、破壞正常菌叢而繁殖,臨床表現為腹瀉,嚴重可能造成巨腸症和敗血症,致死率高。為了消滅棘手的困難梭菌,國外竟出現特殊的「吃大便」治療法。

抗生素治療肺炎!老翁竟染困難梭菌狂腹瀉

1名67歲吳先生因肺炎治療住院長達3個月,康復後回家卻老往廁所報到,一天總要跑個3至4次,起初以為是吃壞東西,自行服用腸胃藥仍不見情況好轉,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自己抵抗力低,又加上住院期間使用抗生素造成腸道內感染困難梭菌。

《醫師開講》什麼是「困難梭菌」?

專長研究特殊病原菌的高雄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陳垚生表示,困難梭菌是一種經由腸胃道中繁殖致病的細菌,正常人腸道內因有益生菌抑制其生長,比例僅約5%,很少造成不適。但是,年長者或住院病患,多半患有多種疾病,經使用抗生素治療,會減少腸道內其他正常菌叢,導致困難梭菌大量繁殖,住院一周約可增長至20%。

正常人體腸道內,因為有益生菌抑制其生長,所以感染困難梭菌很少造成不適;但是年紀大或住院病患在暴露於「抗生素」使用後,會減少腸道其他正常菌叢,困難梭菌便有機會大量繁殖。

困難梭菌的常見症狀為腹瀉,易被民眾忽略,而自行買止瀉藥服用,但大部份止瀉藥會讓困難梭菌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反而會造成腸道嚴重發炎及併發症,包括嚴重的偽膜性腸炎、巨腸症及敗血症,有極高致死率。



「困難梭菌」治療超困難 國外「吃大便」出奇招

陳垚生醫師表示,困難梭菌屬於厭氧性細菌,具有「難培養、難診斷、難治療」的特點,只要曾經感染過困難梭菌的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因此腸道中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復發機率高,根據研究指出,曾感染困難梭菌的病患,有3至5成的治癒病人會復發。

為了克服困難梭菌的治療困境,各醫療單位不斷想方設法。目前臨床仍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針對暴露於抗生素使用的住院病人,視情況予以特定的2種抗生素治療,治癒率可達7至8成,大幅改善腹瀉症狀,但患者仍容易復發。其他,另有新藥和疫苗正在研發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國外文獻也曾記載俗稱「吃大便」的治療方式。陳垚生醫師解釋,這方法不是真的要患者吃大便,而是「大便移植」。人體排出的糞便會摻雜腸道中的好菌和壞菌,大便移植的方法就是先將糞便經特殊處理,過濾掉壞菌,再將萃取出好菌和正常菌叢的糞便,回填灌入大腸,藉著提升腸道正常菌叢量,以抑制困難梭菌的繁殖。

及早預防!勤洗手+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

預防慎於治療!陳垚生醫師提醒,目前避免感染困難梭菌的最好辦法仍是勤洗手,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所謂的「不必要」是指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染有作用,對病毒或寄生蟲的感染症沒有幫助,門診約一半患者因錯誤使用而暴露在困難梭菌感染的風險之下。

特別是常因小感冒、輕微感染或各種疾病住院治療的中老年人。根據民國100年健保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有將近54萬人住院,住院病患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竟高達64.6%,換言之,全台約有34萬名老年人恐因使用抗生素而身陷困難梭菌的感染風險,不可不慎。

鄭醫師補充:

不少人到門診求診時,明明非細菌感染的症狀,但醫師還是開上抗生素來治療,殊不知,不僅無益於疾病的恢復,還會導致腸道益菌被抗生素殺光,讓抗生素殺不死的壞菌囂張,最常在臨床上看到的就是困難梭狀桿菌的感染。這是典型腸道菌叢失衡引發的疾病,也就是好菌被殺光,壞菌乘勢而起的例子。

因此,有些研究建議服用抗生素時,應該配合益菌來治療,但益生菌服用時間要和抗生素隔開比較有效。抗生素治療結束,抗生素應繼續使用一段時間比較妥當。

至於吃大便,就是服用經過乾燥處理的糞便,裡面仍有益菌,這種治療方式就是把益生菌種回去。有心理障礙的人可以服用菌數較高的腸駐型益生菌,就是人類腸道本身的益生菌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