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今天說,使用「百憂解」(Prozac)與「克憂果」(Seroxat)等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服藥期間更可能犯下暴力罪行,但劑量較高似可降低暴力風險。
路透社報導,「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刊登的研究報告,科學家表示,他們雖找到關聯,但並不證明這類藥物會讓人更暴力。他們表示,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且未來開立這類藥物給十五至廿四歲病患時,須多加小心。
英國牛津大學法哲(Seena Fazel)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一種特殊的研究設計。研究透過比較同一個人有服藥與未服藥時的行為,來避免干擾因子。
比對三年間瑞典處方藥物紀錄與全國犯罪登記的資料,研究人員發現,約八十五萬人獲開立抗憂鬱劑「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其中一%犯下暴力犯罪。
多數年齡層中,服不服用抗憂鬱劑在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方面沒有顯著不同,但在十五至廿四歲年齡層卻有顯著不同。這個年齡層的患者,服用抗憂鬱劑時,暴力犯罪可能性高四成三。研究也發現,年輕人服用抗憂鬱藥物時,因涉及暴力遭逮捕、因非暴力行為遭逮捕定罪、造成非致命性傷害、有酒精問題的風險較高。研究同時發現,服用較低劑量者,暴力風險較高。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曾親眼目睹,當時剛服用百憂解的年輕人對母親暴力相向,而服藥之前,患者從未出現暴力行為,因此,這份報告的研究結果,也就是年輕人(男女無差別)服用抗憂鬱劑,暴力風險可能提高,可信度極高,何況這是一個大規模的研究統計數字,更值得我們警惕和小心。
不過,服用抗憂鬱劑劑量較高時,暴力行為是否下降?研究並沒有清楚的數字可以證明,否則會有這樣的誤解:開立給年輕人的抗憂鬱劑的劑量,應該使用高劑量,以降低暴力風險。事實上,藥物劑量提高,副作用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這是一般臨床專業人員的經常可以觀察到服藥患者的狀況反應。
除此之外,年輕人(15-24歲)服用抗憂鬱劑,自殺風險亦隨之提高,過去研究以及FDA警語皆已清楚揭露這項事實,再次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 Yasmina Molero,
- Paul Lichtenstein,
- Johan Zetterqvist,
- Clara Hellner Gumpert,
- Seena Fazel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1875
http://journals.plos.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med.1001875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