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不傷身?固定飲酒的習慣恐增加心律不整風險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在過去的研究中曾有科學家發現,輕微至中等程度的飲酒量(女性每周最多不超過7次、男性最多不超過14次標準飲量),可能有益於減少心臟疾病發生的風險,特別是冠狀動脈疾病,然而根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澳洲貝克IDI心臟與糖尿病研究所(Baker IDI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的最新發表,卻發現這項推論於心律不整的狀況未必正確。

事實上研究團隊發現,有定期飲酒習慣的人,就算每天只多喝一杯,也和較高的心律不整(irregular heart rhythms)發生風險有關

研究中,作者分析超過900,000位具有規律飲酒習慣的受試者資料,追蹤結果發現,每天固定飲用一份標準酒量(定義為約5%酒精濃度的啤酒340ml,或12%酒精濃度的葡萄酒140ml),即可能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達8%。

研究刊登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網頁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對於天天小酌可能有益健康,提出不一樣的思維。因此,即使小酌,最好也不要每天為之,因此有專家建議至少要隔天喝比較安全,而且量最好不要過多。

參考文獻:

  1. Isaac R. Whitman, Vratika Agarwal, Gregory Nah, Jonathan W. Dukes, Eric Vittinghoff, Thomas A. Dewland, Gregory M. Marcus. Alcohol Abuse and Cardiac Diseas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7 DOI: 10.1016/j.jacc.2016.10.0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