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焦慮症時,威廉·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將睡眠稱為“心靈創傷的香膏”,這是正確的。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雖然整夜的沉睡可以穩定情緒,但不眠之夜可以引發多達30%的焦慮程度。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最易於使焦慮的大腦平靜下來並使其從新定位的睡眠是深度睡眠,也稱為非快速眼動(NREM)慢波睡眠,即神經振盪高度同步的狀態,同時心率和血壓下降。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說:“我們發現了深度睡眠的一種新功能,該功能可以通過重組大腦的連接來在一夜之間減輕焦慮。” “深度睡眠似乎是一種自然的抗焦慮藥(焦慮抑製劑),只要我們每天晚上都能得到。”

這項發現於11月4日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雜誌提供了迄今為止睡眠與焦慮之間最強大的神經聯繫之一他們還指出,睡眠是治療焦慮症的一種天然的非藥物療法,這種疾病已在約4000萬美國成年人中得到診斷,並且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呈上升趨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睡眠科學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埃蒂·本·西蒙說:“我們的研究強烈表明,睡眠不足會加劇焦慮水平,相反,深度睡眠有助於減輕這種壓力。”

在一系列使用功能性MRI和多導睡眠監測儀進行的實驗中,西蒙和他的研究人員掃描了18個年輕人的大腦,他們在整夜睡眠後和不眠夜之後觀看了激動人心的視頻片段。每次會議後,通過稱為狀態-性焦慮量表的問卷測量焦慮水平。

經過一夜無眠後,大腦掃描顯示內側前額葉皮層關閉,這通常有助於控制焦慮,而大腦更深層的情感中心則過度活躍。

沃克說:“沒有睡眠,就好像大腦在情感加速踏板上踩太重了,沒有足夠的煞車。”

經過一整夜的睡眠後,通過放置在他們頭上的電極測量參與者的腦電波,結果顯示他們的焦慮水平明顯下降,尤其是對於那些經歷了慢波NREM睡眠的人。

西蒙說:“深度睡眠已經恢復了大腦的前額葉調節機制,該機制調節了我們的情緒,降低了情緒和生理反應能力,並防止了焦慮升級。”

除了衡量18位原始研究參與者的睡眠-焦慮聯繫外,研究人員還在其他30位參與者的研究中複製了結果。在所有參與者中,結果再次表明,那些夜間夜間睡眠較多的人第二天的焦慮程度最低。

此外,除實驗室的實驗外,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項在線研究,在其中追蹤了280個各個年齡階層的人,他們的睡眠和焦慮水平在連續四天中如何變化。

結果表明,參與者從一晚到下一夜的睡眠量和睡眠品質預測了第二天他們會有多焦慮。即使每晚細微的睡眠變化也會影響他們的焦慮程度。

西蒙說:“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會報告睡眠受到干擾,但很少有人將改善睡眠作為降低焦慮的臨床建議。” “我們的研究不僅建立了睡眠與焦慮之間的因果關係,而且還確定了我們需要的那種能夠使過度焦慮的大腦平靜的深層NREM睡眠。”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的睡眠減少和這些國家焦慮症的明顯升級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因果關係,”沃克說。“絕望與希望之間最好的橋樑是睡個好覺。”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ubrey Rossi和Allison Harvey。

預知自己的深度睡眠是否充足?睡眠檢測是最直接的方法,除醫院的多導程檢測外,現在也有居家睡眠檢測,讓受試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睡覺,舒適又方便。有些患者雖然睡眠時間足夠,但深度睡眠卻不足,因此也容易影響別天的精神及情緒。

參考文獻:

Eti Ben Simon, Aubrey Rossi, Allison G. Harvey, Matthew P. Walker. 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19; DOI: 10.1038/s41562-019-0754-8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