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糖小心讓你更焦慮!營養師4招教你健康吃

H2U CLUB

【早安健康/H2U CLUB 營養師Neko】嚐了甜頭讓人快樂還是憂鬱?你上癮了嗎?吃糖會令你感到愉悅嗎?心情沮喪時習慣以甜食撫慰低落的情緒?獲得短暫的幸福感後是不是對於甜食更依賴,越來越容易感到失落並且渴望更多的糖份… 

食物與情緒-小心甜密陷阱 
吃甜食之所以會讓人產生幸福感,是由於血糖快速增加促使了一連串的反應,讓腦內的快樂因子濃度增加(如血清素、多巴胺),但是在短時間這種感覺就會消失,接著更加焦慮易怒、失落而且疲憊,接著就渴望更多的甜食來滿足自己;但實際上身體沒有真正攝取到製造快樂因子的材料,糖份攝取造成快樂的假象卻因此讓人沉迷,讓人不斷地在尋求快樂與失落之間循環,如同上癮一般無法自拔。 

高GI食物及添加糖使憂鬱症機率增加 
美國一項研究《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2015》針對約七萬多名無憂鬱症的停經婦女評估飲食內容及憂鬱症指數,3年後追蹤,結果指出:隨著飲食GI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升高、額外添加糖份增加、精緻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飲食內容,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增加;而吃較多的乳糖、纖維質、水果(非果汁)、蔬菜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降低。 

吃糖境更容易憂鬱!每天到底能吃多少糖?下一頁告訴您 


無"糖"不歡?! 
高GI食物通常為精緻碳水化合物或添加了額外糖份的加工食品,例如:糖果、蛋糕、麵包、含糖飲料… 

隨著全球飲食西化,攝取精緻飲食的頻率增加,這些含糖食物取得方便,在政府大力宣導之下糖份攝取過多會造成肥胖、糖尿病、身體發炎指數升高、加速老化、許多慢性疾病已眾所皆知,但是糖份攝取竟也與憂鬱症有關連~ 

從生理及心理的雙面夾攻,讓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心也越來越不快樂,為了品嚐一時的快樂,後果得不償失 

糖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佈《成人與孩童糖攝取指引》,強烈建議每天游離糖應攝取低於每日熱量攝取10%,並條件性建議若能低於每日熱量攝取5%更理想。 

.指引中特別說明游離糖包括由食品加工製造業、烹調或是消費者自行添加於食物中的單醣(葡萄糖、果糖)及雙醣(蔗糖、麥芽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楓糖漿、果汁、濃縮果汁中的糖。 

.我國衛福部國健署已於「國民飲食指標」修訂草案中增訂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預計於106年底前正式公布。 

.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2000大卡,10%為2000大卡×10%÷4大卡/公克=50公克的糖;5%則為25公克的糖。 

下一頁告訴您,如何在生活中實行減糖飲食最容易! 


吃對食物讓你身心都快樂! 
低GI飲食小技巧 (見下方參考連結)先前我們討過了,這次加強如何從目前的飲食中慢慢戒掉對糖的依賴性,選擇正確的食物並觀察自己的變化: 

.如果你真的對糖無法自拔,試著減少頻率及食用量吧!慢慢地將添加糖由你的生活中減去。 

.試著想像加工過程有多少隱藏的糖份,改變食物選擇,如:低脂鮮奶取代各種調味乳;新鮮水果取代果汁、點心;無糖茶飲取代含糖加料飲;豆製品(豆腐、豆干、蒸豆皮…)取代加工配料(熱狗、香腸、甜不辣…)。 

.學會看食品包裝標示,目前標示的八大營養素當中就包含"糖",不論天然存在或額外添加的糖都被計算在內,要分辨是否額外添加,可由原料/成份看出,而且依照所佔比例多寡排序,排越前面代表糖的比重越多。 

.挑選天然且富營養的食物,例如全穀類、牛奶、優質蛋白質(雞肉、深海魚、豆腐)、香蕉、深綠色蔬菜、新鮮水果,讓身體攝取製造快樂因子的材料,色胺酸、酪胺酸、葉酸、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試著改變看看!一開始會比較難受,畢竟在戒掉糖"癮",但經過幾天對糖的渴望會漸漸降低,嚴重失落的情緒也得到改善,讓身體感受真正的快樂與活力吧! 

鄭醫師補充:

吃糖,帶來短暫的幸福感,所以有些人心情不佳,便會開始靠甜食或糖引來舒壓,一旦形成糖飲,不僅糖無法真正紓解緊張壓力,還會導致當事人更恐慌憂鬱,糖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上升,幫助體內的色胺酸優先轉換為血清素,但效果短暫,而且當事人若是蛋白質攝取不足,體內的色胺酸來源也會不夠,最後反而是更憂鬱。這篇報導的研究結果是大數據分析,可信度較高,值得參考。

攝取充足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高纖以及好的油脂之外,營養醫學建議補充足夠劑量的 左旋麩醯胺酸 也可以幫助降低糖癮。如再配合適度的規律運動,除幫助身體血糖代謝更健康,也能幫助大腦自然有流暢的神經傳導,對於戒除糖癮當然也有大大的助益。

 參考文獻:

  • James E Gangwisch, 
  • Lauren Hale, 
  • Lorena Garcia, 
  • Dolores Malaspina, 
  • Mark G Opler, 
  • Martha E Payne, 
  • Rebecca C Rossom, 
  • and Dorothy Lane

High glycemic index diet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analyse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Am J Clin Nutr ajcn103846; First published online June 24, 2015. doi:10.3945/ajcn.114.103846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5/06/24/ajcn.114.103846.full.pdf+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