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電影 有益健康

英國研究人員表示,看催淚電影有助發展社會連結。這項研究可能有助解釋為何即使邊看邊哭,我們仍深受戲劇性小說作品吸引。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研究團隊實驗顯示,悲劇電影和其他戲劇性作品會引發腦內啡產生,這是讓身體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

他們在期刊「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中的報告寫道,這猶如天然止痛劑,且有助我們與周圍的人產生連結

率領研究的教授鄧巴(Robin Dunbar)表示,人類對於說故事的著迷,在昔日開始生活在狩獵採集社會就已形成。

欣賞小說是人類社會的標誌之一,但直到現在科學家才研究其演化基礎

研究團隊讓自願受試者觀看「倒帶人生」(Stuart:ALife Backwards),故事描述一名童年坎坷的無家可歸男子戲劇性經歷。另一組受試者觀看有關中立主題的紀錄片。研究團隊在看片前後利用靠牆蹲坐測驗測試疼痛閾值變化。

鄧巴表示:「情緒反應最大的受試者,痛閾增幅也最大,與他們組的連結感受也提升。」

他認為,我們偏好有感染力的小說,這種傾向或許已在社會群體凝聚力背景下進化,因為腦內啡效應也已在喜劇、唱歌和跳舞等方面顯現

莎士比亞學者鄧肯(Sophie Duncan)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大家可以透過小說自行促進腦內啡分泌」。

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看悲劇對人有益,對我們健康有益」。「有助提升我們體內天然止痛劑腦內啡濃度。」

鄭醫師補充:

適當的情緒共鳴以及流淚,可以幫助大腦產生腦內啡,增加與其他人的連結,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小說以及電影能如此賣座的原因。唱歌以及跳舞也可以,大家不妨多多嘗試。

參考文獻:

Emotional arousal when watching drama increases pain threshold and social bonding

R. I. M. Dunbar, Ben Teasdale, Jackie Thompson, Felix Budelmann, Sophie Duncan, Evert van Emde Boas, Laurie Maguire

http://rso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3/9/16028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冒要吃才會好 細菌感染則要禁葡萄糖

 

國外有一句諺語:「感冒要進食,發燒則要禁食。」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這種說法或許有部分真實性。美國學者進行老鼠實驗時發現,老鼠一旦受細菌感染,常在餵食葡萄糖後死亡,老鼠若是病毒感染,進食後大多可以順利存活。

  

對於病毒感染 吃東西可保護身體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免疫生物學教授羅斯藍.梅鐸妥夫研究團隊發現,老鼠進食、禁食行為、攝取哪種食物會影響免疫系統對病原體反應,老鼠存活機率也會出現變化。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細胞〉期刊(Cell)。

 

研究團隊發現,老鼠受感染時,免疫系統會對抗病原體,而免疫系統穩定度與老鼠吃了哪種食物、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等息息相關。資深作者梅鐸妥夫指出,研究顯示,對於某些感染,吃東西可以產生強大保護效果,但對於其他感染,結果可能就不太一樣。

 

 

細菌感染老鼠吃葡萄糖 死得比較快

研究人員讓部分老鼠感染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這是一種常見的食物中毒致命菌。一如學者意料,老鼠感染李斯特菌後,開始不吃東西,最後不吃東西的老鼠完全康復,但如果強迫感染李斯特菌的老鼠進食,老鼠就會死掉。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老鼠若遭強迫吃葡萄糖,很容易就死亡,但若是吃蛋白質、脂肪,便不會產生這種現象。

 

 

A型流感老鼠吃葡萄糖 順利存活

在另外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以感染A型流感病毒老鼠做實驗,結果正好相反,研究顯示,感染A型流感病毒的老鼠若遭餵食葡萄糖,反而會順利存活,但老鼠如果禁食葡萄糖,很快就會死亡。

 

 

研究將對敗血症治療大有幫助


 

研究人員分析老鼠大腦也發現,老鼠無論死亡、存活,大腦受影響區域都不太一樣。研究作者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往後或可應用於敗血症治療,幫助提升患者存活率。

鄭醫師補充:

這項報告至少提醒我們兩件事:

感冒大部分是病毒感染,這時若是食欲提高,可以多吃些。

病毒感染也會發燒,不過發燒若是食欲不佳,極可能是細菌感染,最好順應身體的需求以及訊息,先禁食。想打點滴補充水分或者是體力,最好避開葡萄糖類的注射液,否則恢復更慢。

參考文獻:

  1. Wang et al. Opposing Effects of Fasting Metabolism on Tissue Tolerance in Bacterial and Viral Inflammation. Cell, 2016 DOI: 10.1016/j.cell.2016.07.02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憂鬱症光療 可助男性重振雄風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性慾低落是許多男性心中的痛。不過,根據義大利西恩那大學的最新研究,一種用來治療季節性憂鬱症的光線療法,同樣也可幫助性慾低的男性重振雄風,只要每天早晨曝露在亮光底下,就可以提高雄性荷爾蒙睪固酮(testosterone)的濃度,增進性生活的滿意度。

西恩那大學以38名男性為研究對象,他們被醫生診斷為性慾低下,在研究中被分成兩組。第一組男性在明亮的光療箱中,接受每日半小時的照射。第二組男性則在較暗的光療箱中,同樣接受半小時的照射。兩組進行的時間都在早上,一共持續兩週。

研究發現,第一組接受明亮光療的治療者,性滿意度高出3倍,體內的睪固酮濃度也從2.1 ng/ml增至3.6 ng/ml。對照之下,第二組的睪固酮濃度卻沒有變化。

主導研究的學者法吉歐李尼指出,在北半球的11月至4月間,人體睪固酮濃度自然減少,但在夏天後開始增加,到10月份達到高峰。日照影響了生育率,男性在6月時因為睪固酮分泌旺盛,直接促成女性懷孕的高峰期,光線療法可以仿照自然,促進男性的睪固酮分泌。

除了性慾低落以外,光療也可用來治憂鬱症。研究人員相信,光療可能與藥物有相同的效果,且副作用較少,但仍需更多研究證實,才能做為治療之用。

鄭醫師補充:

照光治療,過去都著眼季節性憂鬱、失眠或者頭痛等狀況,比較少人做男性的性功能研究。儘管這項研究規模不大,但個人還是很推薦這樣的自然改善治療方式。

常坐辦公室,鮮少曬太陽,又疑似有性功能障礙者,不妨透過照光療法來改善,每天半小時,又沒有後遺症或者傷害性,值得一試。無法走出戶外曬上半小時的人,可以透過醫療級的照光機來達到同樣的效果。照光治療儘量於白天做,太晚執行恐怕會影響睡眠,提醒大家留意。

大腦有些腺體活動會抑制睪固酮,而照光治療可以壓抑這些腺體,避免這些腺體抑制睪固酮。另外,照光治療也會增加腦下垂體黃體生成素(或稱為促黃體素LH)分泌,眾所皆知,這種荷爾蒙會增加睪固酮濃度,最近有研究發現,照光治療可以讓黃體生成素濃度上升約70%。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men-low-sex-drive-testosterone-may-find-relief-light-therapy-398264

參考文獻來源:

1.

Psychiatr Pol. 2013 Nov-Dec;47(6):1113-22.

[Light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sexual dysfunctions--beyond a pilot study].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07542

2.Koukouna D, L. Bossini L, I. Casolaro I, et al. Light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sexual dysfunction; focus on testosterone levels. 29th ECNP Congress. 20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極度焦慮 罹癌風險倍增

研究發現,飽受極度焦慮所苦的男性死於癌症風險的機率,是正常男性的2倍,不過女性患有這類心理健康問題,死於癌症的風險卻不會增加。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女性,男性較可能藉由飲酒和吸菸來「自我治療」焦慮,這兩項都是增加罹癌風險的因子

女性可能較早尋求醫療協助,即早檢出罹患癌症,讓治療較為容易。

這項研究追蹤了1萬5938名英國人,其中有些診斷出罹患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研究人員說,這種焦慮症特點是過度和難以控制對許多生活面向感到擔憂。

廣泛性焦慮症症狀包括肌肉緊張、失眠、無法專心和坐立不安。在這項研究中,共有126名男子(占全體1.8%)和215名女性(占全體2.4%)罹患這種焦慮症。英國醫學研究會(MedicalResearchCouncil)和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Re-searchUK)資助的研究發現,在長達15年的追蹤期間,研究人員發現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的男性,死於癌症機率是正常男性的2倍。而罹患焦慮症的女性死於癌症風險則未增加。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心理健康研究人員芮梅斯(Olivia Remes)說:「研究人員、決策者和臨床醫師不夠重視焦慮症,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她說:「透過這項研究,我們證明了焦慮不只是1種人格特質,而是1種失調,可能與癌症等死亡風險有關。」

鄭醫師補充:

專業都知道,過度的壓力會導致身體壓力調適系統失調,導致免疫力下降。癌症的治療與免疫系統有最直接的關係。

有長期的壓力還不是決定關鍵,壓力調適對於人們的健康非常重要。一旦有焦慮,用錯誤的方式來處理,雪上加霜。大部分的男性個性較為壓抑,無法直接甚至是是當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感覺。而且男性習慣用菸或者酒來紓壓,導致身體承受過多壓力,一旦罹癌,致死率更高。女性習慣找人傾訴,適時透過健康以及正常管道來宣洩壓力,恢復一部分的壓力系統平衡,這極可能是這項研究對於男女罹癌致死率大不同的主要關鍵。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9/160919220104.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肚子餓時別逛超市!飢餓可能激發購買慾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常常看到許多食品的限時特賣會舉辦在晚餐前,然而這樣的銷售策略是有效的嗎?人在饑餓時進行採購,會影響自己是否需要這項食物、以及所需要的量等判斷能力嗎?

肚子餓時別逛超市!飢餓可能激發購買慾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刊登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Universidad de Zaragoza)的最新研究,發現飢餓的確可能影響消費者於購買食物時所下的決定,事實上,肚子空空時進行食物採買,可能讓你買得比平常還要多。

研究招募129位受試者,受試者被要求參與兩場於不同時間舉辦的的起司拍賣會:一場舉辦於午餐時間之前,另一場舉辦於受試者吃過午餐之後。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在飢餓狀態下傾向購買較多的起司,當受試者處於飢餓狀態,其願意購買起司的機率較飽足後平均多了21%;有趣的是,女性受試者飢餓時的購買意願較男性受試者足足高了18%。此外,作者表示,若將BMI值納入分析,肥胖的受試者於實驗中購買起司的意願,較苗條的受試者高了33%。

研究刊登在《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第55卷 第1-5頁

鄭醫師補充:

提醒大家:吃飽一點再去逛超市比較妥當。吃飽,食欲被滿足了,購買慾也跟著下降。

參考文獻:

de-Magistris T, Gracia A. Assessing Projection Bias in Consumers’ Food Preferences. Brañas-Garza P, ed. PLoS ONE. 2016;11(2):e0146308. doi:10.1371/journal.pone.0146308.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351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FB照被按讚?研究:大腦感受與贏錢相同!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VOGUE】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興盛,讓大家除了有個分享心情的平台,也開始追求貼文的點讚數,似乎點讚數獲得越高,就代表人氣越高或是得到虛榮的滿足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大腦定位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研究便發現當青少年看到自己的照片被點讚時,腦部竟然和吃巧克力及贏得一大筆錢時激活的腦區相同!?

共計有32位青少年參與該項測驗,年齡介於13-18歲間,他們使用一個與Instagram類似的圖片分享社交app,包括中性圖片〈食物及朋友〉、危險圖片〈菸及酒精〉以及自己的圖片。研究人員在12分鐘內透過電腦螢幕向他們展示148張照片以及獲讚數,其中有40張是由這群青少年提供。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也同時對青少年的大腦進行分析。

該計畫研究的作者Lauren Shrman表示:「當青少年看到自己的照片獲得大量的讚時,大腦中的許多腦區同時被激活,其中激活程度最驚人的是紋狀體的一部分該學名稱為『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是大腦報償回路的一部分,青少年時期尤為顯著。」研究甚至還發現,當青少年看到自己照片點讚數上升時,社會性大腦區域以及視覺集中力的區域一併被激活。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就是當青少年決定要對某張照片點讚時,其實已深受該張照片點讚數的影響。Lauren Shrman表明:「我們拿同樣照片給一半的受測者看已經有很多讚和另一半幾乎沒有讚。當青少年看到一張較多讚數的照片時,更傾向於點讚,也許足以說明他們對於訊息的反應會因同儕是否喜歡而改變,即使這些同儕有可能是陌生人或是虛擬世界的人。」

這份研究歸納出了幾個社交媒體的優點及缺點,當人們分享了積極正面的發文,那麼對於觀看者也有正面的影響;然而,當人們在看負面或是帶有危險的照片時,大腦中的認知控制與反應抑制相關區域的激活水平會較低,包括大腦的前扣帶皮層、雙邊前額葉皮質以及側頂葉皮層,這些腦區,簡單來說,就是與「下決定」相關,能鼓勵或喝止我們進行某項活動。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特別提出來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與多巴胺分泌有非常大的關係,是大腦獎賞中樞的重要環節,因此社群媒體不時渴求被按讚的人,以科學角度來分析,其實跟成癮依賴沒什麼兩樣。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不時更新社群媒體的資料或照片,對於被按讚這件事樂此不疲。
參考文獻:
  • Lauren E. Sherman,
  • Ashley A. Payton,
  • Leanna M. Hernandez,
  • Patricia M. Greenfield,
  • and Mirella Dapretto
The Power of the Like in Adolescence: Effects of Peer Influence on Neur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Social Media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6645673, first published on May 31, 2016 doi:10.1177/09567976166456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蛀牙卻牙痛 罪魁禍首是它!

牙齒沒來由突然痛起來,為求慎重,去看牙醫還照了X光,卻找不到蛀牙嗎?其實,這時候你最需要的可能是放輕鬆,因為…

根據日本綜合生活資訊網「All  About」,壓力和疲累也會間接造成牙齒疼痛。當壓力升高時,常會因為睡眠不足或疲勞導致抵抗力變差,牙齒就會趁機作怪,出現牙肉紅腫、感到牙齒浮起、牙齦長膿包、口臭加劇、牙痛復發或牙齒搖晃等現象

文章指出,平常保養得宜的健康牙齦,幾乎不會因為疲勞或壓力出現紅腫狀況,就算牙齒有結石或齒垢,也會因為牙齦的抵抗力,不至於出現發炎現象,但人的抵抗力一旦因壓力而變差,前述的各種牙齒問題就會浮出檯面。

尤其是蛀牙太深,過於靠近神經時,只要抵抗力變差,牙齒就容易突然產生劇痛。若到了牙周病末期,更是稍一有壓力或太過勞累,牙齦便毫不留情發腫,造成牙齒搖搖欲墜,嚴重時,甚至逃不過拔牙的命運

幾乎口腔的所有問題,都是由腫痛不斷重複發生而起。每當這些症狀稍獲緩解,大家就誤以為「已經好了」,一旦狀況再次發生,雖會警覺「可能還是沒好」,但仍免不了想「再觀察一陣子」,如此一拖再拖,最後終於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

在腫痛一再反覆發作的過程中,無論再怎麼等待,牙齒基本上都不會往好的方向改善,更不用說自己好起來,若一直放任不管,有一天就算想透過「無痛治療」恐怕也有困難。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趁不痛的時候趕快去看牙醫。

鄭醫師補充:

牙齒保健平常有做好,即使壓力大也不必太擔心牙痛的問題。但口腔健康如果原本就潛藏問題,那麼壓力大時,身體免疫力受到抑制,自然而然牙齦可能就會發炎或者牙髓腔感染率提高,牙痛自然隨之而來。

此外,顳顎關節問題,被許多牙科醫師是為疑難雜症,主要是因為這樣診斷的背後,往往是心理壓力造成,因此在治療上除了給肌肉鬆弛劑,建議熱敷,不然就是局祝注射針劑來緩解,不僅曠日廢時,而且療效極為有限。

我自己曾經罹患顳顎關節障礙(經牙科醫師診斷),也曾用整合醫學的方式幫助自己在一天之內完全恢復,讓牙科醫師感到十分不解。近日門診也有些顳顎關節問題的患者,甚至已經給到鴉片類的止痛藥,但止痛效果仍不佳,而在門診的整合醫學調整下,迅速緩解症狀。

有顳顎關節困擾的人,建議不妨考慮整合療法的輔助,幫助自己快速痊癒。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美合作 找到抑制漸凍人發病關鍵

 

漸凍人症的治療將有突破性的進展,國立陽明大學今天(12日)發表一項與美國科學團隊共同研究的成果,顯示蛋白質Spt4能影響漸凍人症致病基因的表達,因此,未來將可藉由研發相關藥物,抑制人體Spt4的活性,進而延緩遺傳性患者的發病時間,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

根據統計,全球每十萬人會有5人罹患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其中約有1成的患者屬家族遺傳型。陽明大學表示,在台灣約有1,000多名「漸凍人」,且每年新增4、500人發病。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長鄭子豪指出,家族遺傳型的漸凍人症成因,主要是某些特定基因變異,造成運動神經元細胞的凋亡。研究團隊這次發現,人體內的蛋白質Spt4能調控致病基因的表達,只要藉由抑制Spt4,就能減緩神經細胞的死亡。鄭子豪:『(原音)一旦抑制之後,基本上來講,它就可以讓致病基因的表達能力會下降,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治療疾病。』

他表示,這項研究運用在患病老鼠的身上獲得明顯成效,可延長老鼠1到2週的壽命,因此,未來在相關藥物研發成功後,就有機會進入人體試驗。鄭子豪:『(原音)其實我們會先做一個基因檢測,我們先確定他是真的因為這個基因發生了變異所產生的結果,如果確診了之後,我們再來運用這個藥物會比較有效果。』

鄭子豪提到,相關藥物未來將用於疾病預防,但是否能用在發病患者身上,還需經過人體試驗才會知道,至於人體試驗預計何時展開,鄭子豪說,目前還無法訂出明確時程。

鄭醫師補充:

漸凍人一直以來被視為不治之症,一旦確診,九成的患者撐不過五年,致病原因也一直成謎。

這篇重量級的研究報導儘管只是動物實驗,都讓研究者充滿期待,至少動物實驗藉由致病基因的抑制,的確可以減緩神經細胞的凋亡與退化,延長生命。期望這樣的療法能早日應用於人體,核准上市,造福需要的患者,找回重生的契機。

參考文獻:

Science. 2016 Aug 12;353(6300):708-12. doi: 10.1126/science.aaf7791.

Spt4 selectively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9orf72 sense and antisense mutant transcript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喝酒嘛著愛運動 死得會比較慢一點

今天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嚴重酗酒但運動的人,罹患酒精相關疾病致死的機率,低於不運動的酗酒者。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使用英國1994-2006年的人口資料,依據3萬6000多人回報的酒精攝取量與運動量,比對健康狀況;其中酒精攝取量分級由「從未喝醉」到「喝到傷身」不等;運動量分級則五花八門,從輕鬆的園藝、走路到強力運動。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數據顯示,「酒精攝取量與致死風險間的關係因『身體活動』而緩和」。先前研究指出,大量攝取酒精會使罹患心臟病、中風與癌症而致死的風險升高

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研究無法確定推斷因果關係,也就是無法論定,積極運動是否會降低酒精致死的機率。報告中寫道,但至少研究結果「提供了更多論據,即使對有某些較不健康行為的人來說,身體活動仍有促進健康的作用」。

鄭醫師補充:

愛喝酒對身體來說,是一項負擔,而常運動可以減少這項負擔,降低死亡率。這不禁讓我想到一位我認識的長者,他喜歡長跑也是柔道六段的高手,他在柔道訓練完,往往要喝兩三大杯生啤酒。即使之前曾發生中風,但後來也復建的不錯,還能持續工作,儘管已經七十幾歲了。

規律運動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Does physical activity mode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drinking and all-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ortality? A pooled analysis of eight British population cohorts

  • K Perreault,
  • A Bauman,
  • N Johnson,
  • A Britton,
  • V Rangul,
  • E Stamatakis

Br J Sports Med bjsports-2016-096194Published Online First: 31 August 2016 doi:10.1136/bjsports-2016-096194 

http://bjsm.bmj.com/content/early/2016/07/04/bjsports-2016-096194.short?rss=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胰臟癌診斷、治療都困難 最新研究:維生素A有助抑制擴散

 

一個國際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報告說,他們在實驗室觀測後發現,維生素A或許能夠在抑制胰臟癌擴散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於相關機制,醫學界未來有可能找到新方法來抑制癌症擴散。

胰臟癌是一種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與德國、美國的同行選擇了新角度來研究這類疾病,將目光聚焦在腫瘤周邊的細胞群,即所謂的星狀細胞(stellate cell)。

人體的胰臟(BruceBlaus@Wikipedia / CC BY 3.0)
人體的胰臟(BruceBlaus@Wikipedia / CC BY 3.0)

在健康的胰臟中,星狀細胞處在休眠狀態,儲存大量維生素A並加以代謝。維生素A通常會在代謝過程中轉化成全反式維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這些物質對生長、發育和細胞分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隨著胰臟腫瘤發展,腫瘤會給星狀細胞發出信號激活它們,從而將其中的維生素A釋放出來,使維生素A無法在星狀細胞中代謝。被激活的星狀細胞會在腫瘤周圍形成稠密的結締組織,癌細胞會借助這些組織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同時結締組織也會限制抗癌藥物直接作用於腫瘤上。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的星狀細胞內,人為引發了維生素A的代謝轉化過程,所產生的全反式維甲酸有效阻止了星狀細胞「改造」腫瘤周圍環境,減少了結締組織形成,讓癌細胞沒那麼容易生長擴散

報告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克羅諾普洛斯(Antonios Chronopoulos)說,這個研究並非想消滅這些星狀細胞,而是通過特殊手段讓它們恢復到休眠狀態,從而減少結締組織出現,還原腫瘤所處微環境,最終抑制癌細胞擴散。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他們僅僅在實驗室中觀察細胞在特定情況下的表現,目前還沒有掌握確切證據來證明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會對胰臟癌病人的病情有助益,未來還需要包括臨床試驗在內的更深入研究。

鄭醫師補充:

補充維生素A在於幫助胰臟的星狀細胞休眠,阻止星狀細胞改善腫瘤周圍環境,減少結締組織形成,還原腫瘤細胞的環境,讓癌細胞擴散不易。期望這樣的效果,在人體試驗上可以看到同樣的果效。補充維生素A須留意劑量,一天不要超過20000國際單位,避免維生素A中毒。

參考文獻:

ATRA mechanically reprograms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to suppress matrix remodelling and inhibit cancer cell invasion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831/ncomms12630/full/ncomms12630.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素只要一稍高 當心!心臟會突然罷工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體內荷爾蒙有時也會產生「毒性」。荷蘭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血液中的甲狀腺濃度若稍微高一點,就算還在正常範圍,也會增加心臟驟停的風險,這或許代表甲狀腺素稍微高一點,可能就會毒害身體。此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循環〉醫學期刊(Circulation)。

 

 

甲狀腺素微高 心臟驟停死亡風險增加

研究首席作者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醫學中心內分泌學與流行病學研究員拉亞爾.查克表示,研究顯示,就算甲狀腺素還在正常範圍,只要濃度稍微偏高,心臟驟停死亡風險就會上升。心臟驟停代表一個人心臟電路系統「秀逗」,進而導致心跳停止。研究數據顯示,一個人甲狀腺素濃度若在正常值高標,出現心臟驟停死亡風險為甲狀腺素正常低標者的2.5倍。

 

 

甲狀腺素偏高 10年內心臟驟停為偏低者4倍之多

另外,研究也發現,甲狀腺素偏高的人,10年內心臟驟停死亡機率為4%,而甲狀腺素偏低者的心臟驟停死亡機率為1%,這代表甲狀腺素偏高者的心臟驟停死亡風險為甲狀腺素偏低者的4倍之多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分析1萬多名中年、年長患者資料,比較這些人血液中的甲狀腺濃度與心臟驟停死亡發生機率,結果發現,甲狀腺濃度雖然在正常值,但即使濃度偏高,也會增加心臟驟停死亡機率,研究人員調整血脂、血壓等變數,結果也是一樣。

 

 

甲狀腺素過多 可能傷害心臟

研究作者解釋,有些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因為服用過多藥物,導致甲狀腺濃度偏高,對於這些族群,調整藥物劑量,就能讓甲狀腺素下降(至於甲狀腺功能低下者當然也有健康的危害,本文暫不多加闡述)。或許甲狀腺素這種荷爾蒙本身就會傷害心臟,當身體產生過多甲狀腺素,心臟工作就須更加認真、使力,心臟功能也可能更為不穩定,進而增加心臟驟停的死亡風險。

鄭醫師補充:

要把甲狀腺機能亢進,當成是身體有壓力的狀態。甲狀腺素掌管身體的新陳代謝率,身體不會沒事把新陳代謝率提高,提高代表身體要因應某些狀況。這篇報導提醒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或者服用甲狀腺素的人,最好透過相關治療以及檢查,確保甲狀腺素落於建議參考值內比較安全。

參考文獻:

Thyroid Function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Clinical Perspective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Layal Chaker, Marten E. van den Berg, Maartje N. Niemeijer, Oscar H. Franco, Abbas Dehghan, Albert Hofman, Peter R. Rijnbeek, Jaap W. Deckers, Mark Eijgelsheim, Bruno H.C. Stricker and Robin P. Peeters

http://circ.ahajournals.org/content/134/10/7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分叉掉髮?少吃蛋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怎麼頭髮這麼多分叉?很多人在梳頭髮時發現秀髮分叉斷裂,都會好傷心,再看到頭髮掉了一大把,更是心驚驚,殊不知,頭髮分叉斷裂與掉髮,和你所攝取的營養也大有關係,營養師提醒,平常飲食中應多攝取含維生素E與生物素的食物,可以幫助健髮與護髮

苦茶油、魚油 維生素E抗氧化

如何使頭髮烏黑亮麗呢?台安醫院營養部營養師劉怡裡表示,想要使頭髮健康,可多吃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例如橄欖油、苦茶油與魚油等,由於維生素E能夠抗氧化,所以可改善頭髮的髮質,維生素E能將養分送到我們的頭皮,使頭髮不容易分叉與斷裂,因而有健髮的功能。

維生素B5是泛酸 有助頭髮光澤

除了維生素E,有很多洗髮精會添加維生素B5,也對頭髮健康有幫助,劉怡裡營養師指出,維生素B5就是泛酸,而泛酸對頭髮的光澤度有幫助,也對頭髮的健康有幫助,泛酸存在於各種植物中,所以平常不要吃單一食物。

減少掉髮 少攝取蛋黃、糙米

還有就是生物素與落髮有相關性,劉怡裡營養師進一步指出,落髮與禿頭都和頭皮健康有關,而要維護頭髮健康,則是要有足夠的生物素,食物中例如雞肉、蛋黃、糙米與小麥胚芽等就含有生物素,想要減少掉髮就要攝取。

蛋白沒熟 會影響生物素吸收

要注意的是,儘量不要吃沒有熟的蛋白,劉怡裡營養師解釋,因為沒有熟的蛋白會影響生物素的吸收,例如提拉米蘇就是用沒有熟的蛋製作而成,凱撒醬也是以蛋白製作,以及丼飯也會有沒有熟的雞蛋,長期吃就會干擾生物素的吸收,進而影響頭皮健康與頭髮的生長

產後掉髮 補足礦物質鐵與鋅

至於產後落髮,其實是頭髮的正常生長周期,劉怡裡營養師表示,產後掉髮的原因之一是新手媽媽太忙碌,忘記補充營養,若是礦物質鐵與鋅攝取不夠,就會使得頭髮生長速度慢,落髮速度較快,但是只要補足這些營養素,頭髮就都會長回來,不用太擔心。然而還是要注意不要吃太油膩與油炸的食物,以免造成頭皮過油,也會影響頭髮的健康。(蚊張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的標題應改為少吃生蛋白,因為生蛋白會讓生物素無法在腸道被吸收。

生物素之外,B群裡面中有一種成分叫肌醇,也可幫助髮質強健,比較不會掉髮,甚至有人吃了髮質還會比較茂密。肌醇建議以單方高劑量的補充方式為之,效果比較明顯。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補充Omega-3,有助改善氣喘症狀!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過敏性氣喘為一種慢性發炎疾病,發炎期間所釋出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會造成支氣管收縮、水腫並增加氣喘相關症狀黏液。Omega-3(ω-3)為一群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可競爭性抑制花生四烯酸,避免轉變為前列腺素及白三烯。

 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較多富含ω-3 PUFAs深海魚的族群較少發生氣喘,而發表於《Cytokine》的最新文章將釐清ω-3 多元不飽和對於肺功能及氣喘症狀的影響。試驗中,39位氣喘患者及11位健康受試者每日服用含180 mg EPA及120 mg DHA的軟膠囊達3個月,並接受肺功能測試與評估血清中Th1、Th2、Th9、Th17及Th22細胞激素含量。

 試驗結果顯示,ω-3有效改善28位(72%)患者的氣喘症狀評分,且9位患者FEV1/FVC及尖峰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有顯著改善。此外,服用ω-3後患者血液中IL-17A及TNF-α也顯著下降。研究人員認為口服天然抗發炎產物,例如:ω-3,可有效控制氣喘患者病況。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研究刊登在《Cytokine》的網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3466616301302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鄭醫師補充:

Omega-3補充改善氣喘的關鍵在於讓發炎的物質,也就是花生四烯酸濃度下降,花生四西酸是身體發癌物質的材料,一旦轉變為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發炎反應變會啟動。

現代人的飲食,許多植物油都容易轉為花生四烯酸,沒有適當搭配Omega-3,身體發炎容易產生。

植物性來源的Omega-3來源可以考慮搭配亞麻仁油、芥花油或者核桃油等等。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

 

【華人健康網圖文/中醫師林舜穀提供】失智患者作哪些運動比較有幫助?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有氧運動加上重量訓練比單純有氧運動更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而兩者都可以改善認知功能。

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

研究設計

本研究爲隨機單盲試驗,評量者並不知道被評估的人接受哪些治療。105位老年精神科的失智症住院患者被隨機等分成三群,分別接受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合併重量訓練、以及社交活動

研究前後各進行了一次生活能力測驗:

卡茲量表(Katz index)用來評估獨立完成日常所需工作的能力、

埃爾蘭根測驗 (Erlangen-ADL test):讓患者完成倒飲料、切麵包、打開櫃子、洗手和打蝴蝶結等動作,了解患者完成這些動作的能力與順暢度如何。

七項身體表現評估量表 (7-item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PPT-7) 則評估身體表現如走路、轉彎、撿東西、行走耐力、肌肉力量。

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

重量訓練每週進行兩次,每次 30 分鐘。

坐姿伸膝訓練:請病人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板下壓,輔助者把手抵在小腿上,請患者抵抗輔助者的手,將小腿往前伸。

站姿大腿伸展訓練:請病人站立並扶著椅子,伸直大腿與小腿,分別往外和往後抬高。

失智該作哪些運動?醫師:有氧加重訓更有效

有氧運動每次 30 分鐘,在合併重量訓練組每週 2次,單純有氧運動組每週 4 次。運動內容為中等速度的走路訓練,在安養中心走廊進行,如果患者體力無法負荷中間可以休息,等體力恢復再繼續。但總時間以30分鐘為限。

對照組患者則接受30分鐘的一對一的社會活動,患者坐在椅子上舒服的閒聊30分鐘。

研究結果

不論是單純有氧運動或是合併重量訓練,兩組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都有顯著的改善,而兩者之間沒有差距。但是在仔細分析細項表現後,發現合併重量訓練比單純有氧運動有更好的認知表現。此外,腿部的肌肉力量與走路的耐力表現也較好。

因此,作者建議失智症患者不應該只接受有氧運動,在運動菜單中加入重量訓練可以更好的改善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Bossers WJ, van der Woude LH, Boersma F, Hortobágyi T, Scherder EJ, van Heuvelen MJ.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Two Exercise Programs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Individuals with Dementia: A 9-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Geriatr Soc. 2016 Jun;64(6):1258-66. doi: 10.1111/jgs.14160.

Graessel E, Viegas R, Stemmer R, Küchly B, Kornhuber J, Donath C. The Erlangen Test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first results 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hort performance test to measure funda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dementia patients.Int Psychogeriatr. 2009 Feb;21(1):103-12. doi: 10.1017/S1041610208007710. Epub 2008 Oct 17.

鄭醫師補充:

重量訓練不要想成一定要到健身房,藉由一堆健身器材輔助才能做的運動。基本上,重量訓練就是藉由阻力鍛鍊來提升肌力的訓練活動。這篇研究報告就是最好的說明。

過了一定年齡,重量訓練非常重要,年長者更要保持重量訓練的習慣,護腦又強身。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豚草蔓延氣候變遷 歐花粉症患者恐倍增

豚草蔓延氣候變遷 歐花粉症患者恐倍增

(法新社巴黎25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氣候變遷及具侵略性豚草的蔓延,將使歐洲各地季節性過敏患者增加一倍,北美也可能有類似影響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環境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報告中說,到本世紀中期,歐洲受花粉症所苦的人將從當前的3300萬人增至約7700萬人。

研究第一作者、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of East Anglia)研究人員雷克(Iain Lake)表示:「豚草引發的花粉過敏,可能成為歐洲眾多地區一大健康問題。」

研究總結,不只有更多人會受到過敏性氣喘、發癢及雙眼腫脹影響,症狀還可能更嚴重。

影響加劇的原因是豚草更加集中,以及花粉散播季節在歐洲多數地區延長至9月與10月。

當今較不受影響的國家,譬如法國、德國及波蘭,未來數十年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

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但具侵略性的豚草持續擴散也是關鍵。

 

鄭醫師補充:

要知道自己是否對各類常見植物花粉有過敏,可以透過完整的過敏原檢測來直接瞭解。若可以先隔離急性過敏原,此外,可以透過減敏療法來改善,讓身體免疫系統由低劑量的過敏原曝露是應後,再慢慢增加至高劑量,臨床上可以預期療效。但國內目前只有針對塵螨有這種療法。其他像花粉、黴菌、動物毛及蟑螂等等,並無相關療法可提供。

有人建議可以服用益生菌來調整過敏體質,不過,沒有直接的體質檢測,老實說比較像亂槍打鳥。建議不妨參考整合療法的做法,透過相關免疫系統的檢測,了解免疫系統中那些細胞激素失衡,透過量身訂做的益生菌來做體質調整,對於過敏的改善,比較能產生直接的助益。

參考文獻來源: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DOI:10.1289/EHP173

 

Climate Change and Future Pollen Allergy in Europe

Iain R. Lake,1 Natalia R. Jones,1 Maureen Agnew,1 Clare M. Goodess,1 Filippo Giorgi,2 Lynda Hamaoui-Laguel,3,4 Mikhail A. Semenov,5 Fabien Solomon,2 Jonathan Storkey,5 Robert Vautard,3,4 and Michelle M. Epstein6

http://ehp.niehs.nih.gov/ehp1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