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越愛吃蔬菜自殺傾向越低

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越愛吃蔬菜、大豆、海草、蘑菇等健康食品的人自殺風險越低。

  日本共同社報導,研究團隊針對約9萬名40∼69歲男女的飲食傾向進行調查,平均追蹤時間長達8.6年。

  研究人員根據飲食偏好將其分成三大類:包括第一類:蔬菜、大豆等「健康型」。第二類:肉類、麵包、果汁等「歐美型」。第三類:米飯、味增湯等「日本型」。

  研究人員又根據「健康型」飲食傾向的強弱,將調查對象分成4個組別並調查與自殺的關係,結果顯示「健康型」飲食傾向最強的組別,與最弱的組別相比,自殺風險低五成。但對「歐美型」、「日本型」進行同樣的分析卻不存在類似差異。

  曾有研究指出,葉酸、維生素C等可預防憂鬱症,越是偏好「健康型」飲食的人,越少自殺傾向,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健康食品中含有大量葉酸、維生素C等可預防憂鬱症的成分。

 

鄭醫師補充:

蔬果蘑菇裡面B群、抗氧化、微量元素以及食物纖維成分,幫助身體的層面很廣,不只是葉酸以及維他命C而已。國內也曾有案例,藉由大量的蔬果營養補充來幫助重度憂鬱症患者改善的個案,因此有憂鬱體質或者有憂鬱症病史或者家族病史的患者,可以平常養成多食蔬菜、大豆、海草或者蘑菇這些所謂鹼性食物來源,降低精神疾病的發生率以及自殺風險。

參考文獻:

 

Br J Psychiatry. 2013 Dec;203:422-7. doi: 10.1192/bjp.bp.112.114793. Epub 2013 Oct 10.

Dietary patterns and suicide in Japanese adults: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Prospective Study.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11534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冥想可改變基因表現

過去一直認為冥想技巧可以幫助紓壓,對心理健康很有好處。美國、西班牙、法國最新研究發現,冥想會改變基因表現,進一步提升生理健康、增強身體修復能力。

研究團隊以兩組人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組成員經過一整天密集練習而知道一些冥想技巧,另一組成員沒有經過訓練,只進行靜態活動,不說話。兩組成員分別進行八小時冥想、靜態活動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進行冥想的人基因活動、身體分子都出現變化,這些人的基因調節作用有些改變,促使發炎基因也減少不少,因為促使發炎的基因減少,因此身體面對壓力時,修復能力會變得比較好、比較快。

研究作者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心理學與精神科學教授李察‧大衛森表示,這是首次研究顯示,當進行冥想技巧時,可以快速改變部分基因表現。另一位研究左者西班牙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波爾拉‧卡里曼指出,很有趣的一點在於,目前很多抗發炎藥物、止痛、陣痛藥物也是針對這些基因表現作用。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心理神經內分泌學」醫學期刊。

過去有些研究發現,練習冥想技巧有助緩和發炎反應。研究作者分析,像「RIPK2」基因、「COX2」基因都會促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身體面對壓力時,這些基因表現若能減少,荷爾蒙可使復原更加迅速。研究剛開始時,兩組成員基因表現並無差異,但經過練習後,只有冥想者基因表現出現改變。

大衛森表示,基因表現、運作是很活潑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內心真正沉靜下來,就能影響這些基因表現、基因運作。未來透過冥想,或可治療各種慢性發炎性疾病。

 

鄭醫師補充:

笑口常開,沒有壓力是長壽的秘訣大家都知道,在不傷害身體的原則下,透過任何方式來幫助身體減少壓力,可以幫助調控發炎基因表現降低,進而讓身體加速復原,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是這篇研究要提醒的重點。

參考文獻:

Volume 40, February 2014, Pages 96–107

Rapid changes in histone deacetylases and 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in expert meditators

http://dx.doi.org/10.1016/j.psyneuen.2013.11.004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45301300407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長期睡眠困難者 易出現自殺傾向

 

 

 

 

(路透倫敦1日電)研究者今天指出,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較容易有自殺想法或是真的企圖自殺。


研究者在記者會中指出,一個人如果有較多型態的睡眠困擾, 如太早醒、難以入眠或是整夜躺著睡不著等,出現自殺想法、計劃自殺或是企圖自殺的機率便會增高。


美國密西根州安亞伯(Ann Arbor)密西根大學及波蘭醫學大學主持這項研究的學者沃那(Marcin Wojnar)在聲明中指出:「有兩種以上症狀的人,較那些沒有受到失眠困擾者,企圖自殺機率高出2.6倍。」


他指出:「這在公共衛生方面構成影響,意味病患出現睡眠問題時,醫師應注意處理這類有較高自殺風險的病患,即使他們並沒有出現精神方面的狀況。」中央社(翻譯)



睡覺對於人的重要性,在於開啟身體的安全模式,幫助身體啟動修復功能,不能安睡的人或好好入睡的人,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會持續升高,讓身體一直處在危險模式,相對而言,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會停擺或大受抑制。


當身體處於難放鬆的狀況下,疲累感容易產生,此時負面想法容易跑出來,想法也容易悲觀,對於與外在環 境的因應與互動也容易產生再刺激,常跟自己以前有負荷的事件作連結。因此,一般而言,覺睡得好不好,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健康指標,我過去在醫院例行查房 時,最常問患者的話大概就是:睡得好不好?門診也不時會出現一些患者,因為連續幾天沒有好好睡覺或者睡不著而出現短暫妄想或幻覺的狀況,或者出現強迫思考 及強迫行為等亦不在少數,如果能夠好好休息睡個一兩天覺,精神狀況通常能夠快速回復。急性期的處理,藥物對於短期的急性處理,其實能幫不少忙,但若長 期 皆須靠藥物來助眠,那麼表示當事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沒有處理生理或者心理的根本原因。


睡不好容易出現輕生的念頭或者行為,所以幫助當事人能夠睡好很重要,但仍提醒大家,失眠不要只是當它 是一種疾病,最好藉由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問題所在,針對根源處理,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否則長期依賴藥物,不僅容易產生記憶力退化、依賴、耐受性(劑量 越吃越高)等等狀況,反而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處理藥物依賴的相關問題,像滾雪球般難以脫身,屆時後悔莫及。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孕期酒精曝露,即使不會影響智力,但孩童日出現認知、情緒、行為、以及社交問題的機率明顯提升。

這項研究針對125位年紀介於6到12歲的對象者做研究,其中97位曾符合致命性酒精範圍症候群( 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受試者接受神經認知、情緒、社交、行為、以及適應功能評估,結果發現:

孩童曾有胎兒酒精曝露(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跟胎兒沒有酒精曝露的孩童相較,其執行功能、注意力、視覺空間記憶、抽象語言能力、情緒行為功能以及社交功能等表現分數都較低。

同時,胎兒酒精曝露的孩童,比較容易被激怒而出現挑臖行為。此外,這些孩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及憂鬱症的風險都比較高。

根據父母以及師長的報告,這些孩童比較容易出現社交問題。以上種種問題,皆與胎兒期酒精曝露有關,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Justin L. Quattlebaum, Mary J. O’Connor. Higher 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Is there a specific neurocognitive profile? Child Neuropsychology, 2013; 19 (6): 561 DOI: 10.1080/09297049.2012.71346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讓你每個細胞都健康

 

重點提要

固定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能顯著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最近找到許多先前未知的機制,可解釋運動習慣為何能降低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以及運動為何有助於控制糖尿病,甚至是增進學習效果。
■然而,久坐可能會抵消運動帶來的好處。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運動,但是很少人了解,保持身體活動是改善或維持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定期運動不只能夠降低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發病與死亡風險,也能避免特定的癌症、改善情緒、強化骨骼和肌肉、增加肺活量、降低跌倒與骨折的風險,以及控管體重。上述這些優點,只是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效果。

過去幾年關於運動與健康的大量研究,進一步擴大了運動對健康影響的觀察。除了上述的改變,運動顯然能激發腦力、減少心理憂鬱和焦慮症狀、增強免疫系統的偵測能力,以及避免罹患特定類型的癌症。此外,研究人員不再只描述規律運動對整體健康帶來的好處,而是更積極詳細研究運動對特定疾病(例如動脈粥狀硬化和糖尿病)在細胞和分子層次的正面影響。

研究目標設定在追查運動影響人體許多系統(心血管、消化道、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等)的各種方式,結果顯示:運動的益處很可能是來自生理方面很多微小至中等的改善,而非對特定細胞和組織裡的少數活動有重大的好處。

研究人員也逐漸意識到,人們不需要成為三項鐵人才能獲得運動的好處。20年前,預防醫學專家幾乎集中研究劇烈運動的益處;如今,他們也強調持續中度運動的優點。筆者之一曼森利用「護理健康研究」和「婦女健康促進會」的大規模研究,協助證明了中度運動和劇烈運動對多種健康指標有類似的益處。根據這些研究和其他計畫的數據,美國於2008年發表的運動指南建議,一星期進行五天或五天以上、至少30分鐘的中度運動(例如快走),或是一星期進行75分鐘的劇烈運動(例如慢跑),此外還要加上每星期至少兩天30分鐘的肌肉強度鍛鍊。

仔細檢視一些最激勵人心的發現,能夠讓我們了解運動如何以較不明顯的方式保護身體,並讓體內各個器官系統良好運作。

從立即到長遠的好處

為了充份掌握最新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先了解人體如何回應體力需求的增加。運動因人而異,從雪地健行、游泳到在沙灘上快走,運動有多種形式,也有不同的強度。有氧運動能顯著提高肌肉的需氧量,增強肺部的功能,它對健康的好處也是最被大眾所了解的。但是很多靜態型式的運動,例如舉重或練習平衡,也有其益處。

科學家已經開發出相當精準的方法,用來在實驗室裡測量有氧運動的強度。在實驗室外測量運動強度,一個有效且較便宜的方法是「說話測試」。中度運動開始於心臟跳動加速和呼吸變深,如果你在運動時還能交談或朗誦一首詩,那麼屬於中度和強度運動。如果你只能說出一、兩個字,那麼你正在進行劇烈活動。在另一個極端,如果你可以邊運動邊唱歌,就是在進行輕度運動。

每當我們加快步伐,神經系統會讓身體所有的器官待命。一開始,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覺察力提高、心跳與呼吸加快,以及稍微出汗。流向體內胃腸道和腎臟的血量減少,因為它們對運動不是必要的。同一時間,活躍的肌肉裡,血管會擴張,確保足夠含氧血能流向工作量最大的那些肌肉。

氧氣一旦進入肌肉細胞,會擴散到粒線體內,這是細胞裡面能利用氧產生能量的胞器。這個生理程序的基本燃料是葡萄糖分子,身體藉著分解較大的食物顆粒以及消化過程吸收獲得這些作為基本燃料的葡萄糖分子。粒線體中如果同時有氧和葡萄糖的存在,會觸發一種高效能的燃燒程序。比起無氧狀態,有氧時粒線體可利用葡萄糖製造將近20倍的能量。

首先身體會燃燒以肝醣形式儲存的葡萄糖分子,肝醣主要儲存在肝臟和肌肉。持續運動耗盡可用的肝醣,此時三酸甘油酯分子(一種脂肪)成為主要的燃料來源。這些體內的燃燒程序都會產生特定的副產物,如乳酸和二氧化碳,它們會從肌肉滲到血液中,再運行到身體其他部位。這些副產物濃度的增加會進一步促進腦、肺和心臟的生化反應,最終能更有效移除這些化合物,讓身體減少疲累。

當運動成為例行習慣,它帶來的好處即開始累積。身體適應增加活動的需求,體態會更勻稱且更有活力。舉例來說,隨著更深的呼吸,肺部變得能處理更多氧氣,而每一次心臟搏動都會打出更多血液。當運動時間達到或者超出美國運動指引長達數個星期以上,身體的適應現象也會使身體轉向長期健康的生理狀態發展。

        

鄭醫師補充:

這篇綜合分析報導有幾個值得我們留意的重點,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對於身體保健有功效,定義為如果你在運動時還能交談或朗誦一首詩,那麼屬於中度和強度運動。時間至少每周150分鐘。如果是劇烈運動,可以縮短到75分鐘。劇烈活動的定義為如果你只能說出一、兩個字,那麼你正在進行劇烈活動。不過不管是中等強度或者是激烈運動(有氧),建議都加上每星期至少兩天,30分鐘的肌肉強度運動,也就是重量訓練。

原文資料來源:

Researchers Explain Why Exercise Works Magic

Being active is good for us for many reasons beyond the old familiar ones

Jul 31, 2013  | 9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researchers-explain-why-exercise-works-magic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歲孩童接觸塑膠製品 增異位性皮膚炎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幼童曝露於塑膠玩具、塑膠地板等環境,可能造成過敏體質!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2歲孩童生活如果接觸到塑化劑製品,如塑膠玩具、PVC地板,會增加2.5倍發生過敏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針對2004至2005年台北地區醫學中心、醫院和診所出生的483對嬰兒與母親,包括161組妊娠晚期、219組2歲兒童,以及192組5歲兒童的尿液樣本,分析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異位性皮膚炎的關聯性;檢測結果顯示,2歲孩童的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比還在懷孕和5歲孩童的數值來得高。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指出,2歲男孩的尿液中DEHP的代謝物MEHP(鄰苯二甲酸-單-乙基己基酯)的濃度越高,其血清IgE濃度也越高;另外,2歲孩童的尿MBzP(鄰苯二甲酸單苯基酯,塑化劑BBz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的代謝物)數值越高,代表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愈高。

陳保中強調,幼兒各個系統器官都在成長階段,最容易受到塑化劑的影響,尤其是在2歲時,接觸的玩具和塑膠製品,以及PVC地板,都可能會增加過敏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建議應避免讓嬰幼兒接觸,降低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提醒大家,嬰兒接觸這些環境汙染源或者環境荷爾蒙的來源,除了出生後的環境,還有在胎兒時期,母親本身體內是否就已經曝露,經過臍帶血液交換帶來的威脅。

此外,以功能醫學的角度而言,過敏體質者,本身排毒功能就比較差,因此在體內測到環境污然物的濃度往往比非過敏者來的高。因此在改善過敏體質的過程中,若能兼顧排毒功能,也能幫助身體改善更有效率。

參考文獻:

Volume 62, January 2014, Pages 48–54

Early life phthalate exposure and atop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A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

http://dx.doi.org/10.1016/j.envint.2013.09.00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1300195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尿尿顏色看健康 棕色恐肝臟有問題

每天上完廁所,可曾低頭看看自己的尿液過?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人類排出的尿液雖然是雜質廢物,但也是觀察自身健康的一大徵兆,美國克里夫蘭診所醫生製作出一張簡易圖表,讓民眾可以自行檢驗尿液顏色,判斷健康哪裡出狀況,並給予建議以改善問題。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製作了一張簡易的色塊圖表,標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尿液對應的身體健康狀況。人體排出的尿液大多呈現透明又帶點褐色,最明顯判斷方法即從顏色深淺看出有沒有水分攝取過多或過少的問題。

【尿液顏色分類表】

透明無色:水喝太多,常常跑廁所。

透明黃:身體正常、一切健康。

深黃色:水分嚴重攝取不足,平時要多注意水分攝取。

琥珀色/蜂蜜色:水分攝取稍嫌不夠。

深棕色:肝臟出現問題、嚴重脫水,也有可能是脾腎的問題。

粉色/紅色:如果不是剛吃完藍莓或甜菜根等食物,就有可能是腎臟、前列腺出現問題的癥兆,或有血尿症狀。

橘色:若非深色食物影響,可能是肝臟、膽管出現問題。



正常尿液特性

● 尿量:成人一天排出尿量約為1~2公升,有4/5在白天排出。

● 混濁度:正常情況應是清澈、淡黃色,如果尿尿泡沫多,可能與腎臟健康機能有關,過多的話可能須檢查看看是否有尿蛋白的現象。

● PH值:正常約為弱酸性,介於PH值5~7之間。

 

尿液與食物的關連

觀察尿液顏色時,也要先注意是否有攝取到某些顏色的食物,而影響到尿液短暫期間內的顏色?例如攝取甜菜、胡蘿蔔、黑莓等食物,尿液可能會呈現紅色或偏粉紅色;若吃了大量的蘆薈、蠶豆,有可能會使尿液顏色變深,呈現深褐色或茶色。補充維生素B、C營養補給錠或是紅蘿蔔素時,尿液顏色也會偏黃、橘色,而吃了過量的蘆筍,則有可能使尿液轉變為藍綠色,不過機率不大。

       

鄭醫師補充:

下面是原文報導提到的尿液顏色一覽表,請大家參閱。

原文報導連結: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518197/What-does-pee-say-health-New-diagram-shows-alarmed--suffering-from.html

The Cleveland Clinic, in Ohio, has created a diagram which shows all of the different possible shades of urine colour and what they say about your health

The diagram shows that urine should be straw coloured or pale yellow. If it is darker, it suggests the person is dehydrated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襲全球 2050年將逾1.3億人

(中央社倫敦5日綜合外電報導)衛生專家與倡議人士今天表示,失智症已成全球流行病,許多政府卻未有妥善的因應計畫。估計目前全球有4400萬人失智,到了2050年將翻3倍達到1億3500萬人。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International)最新估計,阿茲海默症患者人數較2010年增加17%,並且警告可能2050年,超過70%失智症患者將出現在窮困國家。

協會執行總監沃特曼(Mark Wortmann)說:「這是種全球流行病,且情況愈加惡化。」

沃特曼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必須將失智症列為優先事項,這至為重要。」

阿茲海默症是最普遍的失智症形式,會影響患者的記憶、思考與行為,由於無法治癒且幾乎沒有有效治療,對各國社會與經濟的負擔愈來愈重。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表示,即便是現在,全球的阿茲海默症醫療費用已超過6000億美元,相當於約全球GDP的1%,且費用只會逐漸增加。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 (King's CollegeLondon's Institute of Psychiatry)教授普林斯(Martin Prince)在援引新數據的政策報告中表示:「不幸的是,大多數政府卻沒有因應計畫。」報告指出,僅13國有準備國內失智計畫因應。

普林斯聲明說:「這是全球性的問題。開發中國家要推出社會保障、衛生與社會關懷等全面性系統的資源與時間有限,面臨的衝擊尤其大。」

英國衛生部發言人說:「我們正率領全球的防治工作,這是八大工業國集團(G8)首次將對付失智症作為全球性議題討論。」G8峰會下週召開。(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21205

       

鄭醫師補充:

失智症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但目前的醫療在預防失智以及治療失智症上,大多採用的方式,不是被動不然就是極為有限。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一項重大警示,提醒我們在失智症的預防以及治療上,最好能更積極有效來處理。

失智症是身體功能逐漸退化到一個階段才會出現的症狀,因此,針對失智症的成因作早期檢測,透過飲食、生活型態調整以及營養補充三管齊下,來真正減暖甚至逆轉失智症的原因,才是根本解決之當。

這幾年的臨床研究告訴我們,等到失智症出現的時候,大腦的細胞功能往往剩不到原來三成功能。營養、基因、重金屬、農藥殘留、自由基以及粒腺體功能的評估以及調整,才能針對當事人失智的成因做基本徹底的了解以及處理。任何單一預防失智症的方式,效果往往極為有限。

對這部分有興趣建議大家可以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 不宜一覺到天亮

 

自由 

 



文/陳鈺萍


 


日前看見網路上出現「健康的母奶,讓寶寶一覺到天亮」這句話,不知媽媽們看出有什麼問題嗎?


 


◎母奶沒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問題


 


根據研究,無論在生活困頓的國家,或是生活富裕的國家,母奶的成分,沒有太大的差異。也就是說,母奶成分並不會因母親的種族、營養狀況而有不同。想讓寶寶有足夠的奶喝,就是增加喝奶的頻率跟時間,這麼簡單!其中增加頻率又比延長時間來得有用!


 


◎新生兒一覺到天亮,其實很危險


 


新生兒的呼吸系統尚未成熟,不能有深沉的睡眠,這樣會忘了呼吸,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危險。


 


頻繁的夜奶,其實也是為了保命。寶寶跟媽媽睡在一起,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刺激寶寶的呼吸動作!


 


媽媽在哺乳的同時,因為荷爾蒙分泌的關係,其實也在休息。不用擔心中斷的睡眠,會讓媽媽累壞。這是人類演化這麼久而來的機轉,很微妙。


 


據研究,全世界有44%至75%的媽媽是與小孩一起睡的。母嬰同眠最常見的形式是,寶寶挨著媽媽身邊睡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對寶寶同時有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的刺激,與媽媽的互動。


 


在美國有兩間醫學院的睡眠研究中心,針對寶寶與照顧者的睡眠,已經做了20年的研究。


 


◎歸納母嬰同眠,對媽媽來說,短期的益處包括:


 


●睡得較多、對睡眠的品質較滿意。


 


●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


 


●較有能力解讀寶寶釋放的任何訊息。


 


●奶量較充足。


 


●泌乳激素濃度較高,延長產子間隔。


 


●能很快呼應寶寶的需求。


 


●對上班族媽媽來說,有較長的親子相處時間。


 


◎對寶寶的益處包括:


 


●增加母奶量。


 


●增加寶寶睡眠的時間。


 


●較少哭泣。


 


●對媽媽溝通的敏感度增加。


 


●淺眠時間較多,但就年紀來說,是適當的。


 


●心臟跳動次數增加。


 


●減少睡眠第3、第4期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


 


●清醒時,表現較佳。


 


這些寶寶的年紀是11至15週大,寶寶挨在媽媽身邊睡,晚上平均約1.5小時要喝一次奶。母嬰同眠,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


 


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作者為婦產科醫師,目前為全職媽媽)


      


很多準媽媽們會擔心孩子生下來以後,若自己哺乳,睡眠往往會中斷,尤其是母嬰同眠的母親,新生兒在每一個半小時左右需要餵奶一次,如此下來,當媽媽的狀況恐怕無法負荷。


最近有婦產科醫師,本身也是全職媽媽的她找到國外相關的睡眠醫學研究來加強准媽媽們的信心,而且她提醒準媽媽們,寶寶若睡太久,可能會造成呼吸終止,只要媽媽確保寶寶有吃飽,不會因過長的睡眠導致呼吸中止,那麼媽媽就算是分段睡眠,與母嬰分眠的媽媽相較,睡眠品質更佳,其好處大約可歸納如下:


 


●睡得較多、對睡眠的品質較滿意。


 


●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


 


●較有能力解讀寶寶釋放的任何訊息。


 


●奶量較充足。


 


●泌乳激素濃度較高,延長產子間隔。


 


●能很快呼應寶寶的需求。


 


●對上班族媽媽來說,有較長的親子相處時間。


 


◎對寶寶的益處包括:


 


●增加母奶量。


 


●增加寶寶睡眠的時間。


 


●較少哭泣。


 


●對媽媽溝通的敏感度增加。


 


●淺眠時間較多,但就年紀來說,是適當的。


 


●心臟跳動次數增加。


 


●減少睡眠第3、第4期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


 


●清醒時,表現較佳。


對寶寶來說,母乳是老天爺特別調製的天然食物,全世界沒有任何一種嬰兒奶粉可以超越,而且對哺餵母奶的媽媽而言,每天可以消耗熱量平均約五百卡洛里的熱量,有助於幫助母親產後自然瘦身,相關的臨床研究可參考:


Dewey KG, Heinig MJ, Nommwen LA. Maternal weight-loss patterns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 Am J Clin Nutr 1993;58: 162-166


對寶寶而言,母奶中含的營養成分比例相近,,但是媽媽本身若是服藥、飲酒、吸煙、喝咖啡等等,還是會對寶寶有所影響,提醒大家注意,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


Denise Fisher. "Social drugs and breastfeeding"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貓咪聽得懂 天生不理人

日本研究指出,貓會分辨主人的聲音,但聽見並不會像狗一樣熱情回應。(photo by Chris Erwi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貓咪能聽到你的聲音,只是牠不太想理你。根據日本東京大學最新研究指出,民眾在家中飼養的貓咪能分辨主人與陌生人的聲音,只不過由於貓咪天性使然,不會像狗一樣會對人類呼喚報以熱情的回應。但人類對於貓或是狗的倚賴,卻幾乎不分軒輊。

東京大學研究者齊藤敦子分別在20位不同民眾家中進行實驗,在貓咪看不見主人的時候,分別播放3位陌生人和主人呼叫貓咪名字的聲音,並觀察牠聽到後的反應,包括耳朵、尾巴是否會晃動、轉頭以及是否會出聲回應。結果發現,貓咪聽見聲音後會出現本能反應,例如耳朵或頭會轉向聲音的來源,而且貓咪對主人的聲音反應也較為明顯。不過,貓咪幾乎還是選擇停留在原地。

研究者齊藤敦子表示,「結果顯示,儘管貓能聽出主人的聲音,但是牠們對與人類之間的口語溝通方式不太感興趣,而且從歷史發展來看,貓有別於狗,不會被人類馴化而聽從命令;貓在與人類的互動上採取主動。」

貓咪態度冷冰冰的原因,可能跟演化有關。因為研究曾指出,現在最普遍的家貓,源於9千年前開始與人類接觸的斑貓(Felis silvestris)。當時老鼠已會偷吃農民辛苦收藏的穀物,貓遂以捕捉老鼠為食,也從此展開人類飼養貓的歷史,但在貓被馴化的過程中,並沒有發展出直接聽從人類指示的行為。

有別於人類與貓的互動,狗在過去數千年來已與人類發展出服從關係。人類對兩者的倚賴關係則沒有太大差別。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Animal Cognition》期刊。

   

鄭醫師補充:

早在醫學院當學生的時候,曾經和神經解剖的講師討論過,為何神經解剖的動物,老是挑貓?他說,貓的腦神經比較接近人類,貓比狗聰明多了。

有此一說:貓認房子,狗認主人。然而上述研究告訴我們,牠們還是知道熟人是誰,至於貓認為誰是主人呢?我認為主人才可以不理人。

因此上述研究則可以看出,貓其實都知道周遭發生什麼事,只是牠不想理而已。

參考文獻: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tsuko Saito, Kazutaka Shinozuka

Animal Cognition July 2013, Volume 16, Issue 4, pp 685-690

DOI10.1007/s10071-013-0620-4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71-013-0620-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男女腦神經連結大不同 行為有差

新頭殼newtalk2013.12.04 陳柔伊/綜合報導

大多數男人不願意問路?女人不願意看地圖?美國一項針對男女腦部掃描的研究發現,男女在不同領域各有所長的說法可能真有跡可循。研究指出,男性大腦前後半球的神經連結較佳,女性則是左右半球連結較佳,可能因此對男女間行為、想法的差距造成影響。

美國賓州大學柏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在一項探索大腦不同部分連結的「神經網路體」研究中,募集了949名(其中女性521名,男性428名)8歲到22歲間的成年及未成年男、女,為他們進行水分子造影技術「擴散磁振造影」的腦部掃描,以觀察並描繪出他們的大腦神經纖維通道。

結果發現,男性的腦神經連接走向由前至後,左右腦之間沒什麼連接,而女性的腦神經則在左右腦之間迂迴曲折地連接。顯示男性的腦部有助於連結認知與(肢體)協調行動,女性的大腦則是因左右半球連結較佳,在溝通分析與直覺能力的表現上相對較佳。

根據BBC報導引述這項發表在國家科學學報(PNAS)雜誌的研究結果指出,這樣的腦部差別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男性在空間感、感覺運動速度方面表現較佳;而女性則相對來說較擅長溝通協調、語言和面容記憶。同時男性可能較容易學習與執行單一工作,女性則較能一心多用。

論文作者之一的古爾(Ruben Gur)則表示,神經網路體的圖仔細描繪了大腦圖像,「不只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男女思考的差異,也能為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研究做出貢獻」。

另外,這項研究也指出,13歲以下孩童的腦部性別差異不大,14歲以上的差異則較為明顯。

   

鄭醫師補充:

男女思考差異為何如此大?這項研究提出一些線索提供我們作參考。

參考文獻:

  • Madhura Ingalhalikar,
  • Alex Smith,
  • Drew Parker,
  • Theodore D. Satterthwaite,
  • Mark A. Elliott,
  • Kosha Ruparel,
  • Hakon Hakonarson,
  • Raquel E. Gur,
  • Ruben C. Gur,
  • and Ragini Verma

Sex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onnectome of the human brain PNAS 2013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December 2, 2013, doi:10.1073/pnas.1316909110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11/27/1316909110.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最新的研究,維他命D不足,大腦容易產生退化的狀況。這份報告刊登於自由基生理以及醫學期刊(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這份英國動物研究報告發現中年老鼠若是餵以低維他命D的飲食幾個月,幾個月後自由基明顯增加造成對大腦的傷害。而且許多區域都產生氧化還原導致蛋白質變性的大腦傷害。這些老鼠經過測試,認知學習等功能明顯下降。

研究人員提醒:許多年長者容易出現維他命D不足的狀況,這項研究提醒我們,維持體內的維他命D濃度,對於保護大腦免於自由基的傷害導致的退化有重大意義。

過去研究亦證實:維他命D不足的人,容易導致阿茲海默症,同時對於特定的癌症與心臟疾病有關,這些疾病也和身體自由基過多有關。在開發中國家以及某些經濟困難地區,食物來源經常是問題而維他命D的攝取不足與濃度不夠經常可見,特別是年長者。建議大家最好做維他命D的相關檢測,補充富含維他命的食物或者透過補充品,每天曬15分鐘的太陽來幫助維他命D濃度提升至症常範圍,預防大腦退化。

此外,自由基是否過多?也可透過相關檢測來確認。

參考文獻:

Jeriel T.R. Keeney, Sarah Förster, Rukhsana Sultana, Lawrence D. Brewer, Caitlin S. Latimer, Jian Cai, Jon B. Klein, Nada M. Porter, D. Allan Butterfield. Dietary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rats from middle to old age leads to elevated tyrosine nitration and proteomics changes in levels of key proteins in brain: Implications for low vitamin D-dependent 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3; 65: 324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13.07.01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小心!逾3成學生自服止痛藥 國一生天天吃竟上癮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課業壓力大,台灣國、高中生竟有人吃止痛藥上癮!根據教育部和食藥署今(3)天公布最新學童用藥調查結果發現,有3成1的國、高中學生會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吃,但高達5成3渾然不知止痛藥有每日服用上限;醫師臨床更發現,有國一學生甚至吃止痛藥吃到上癮,反引發慢性頭痛,幾乎天天吞藥,被家人送醫。

解熱、鎮痛,不少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普拿疼」這類含有乙酼胺酚(Acetaminophen)的止痛藥,小孩看著大人有樣學樣,國內國、高中生止痛藥成癮比率也越來越高。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行「全國學童用藥知能與行為調查」,針對全台8386名國小到高中的學生問卷,發現學生渾然不知止痛藥的潛在傷害,5成3學生不知道含乙醯胺酚的止痛藥,成人每天不可以超過4000毫克。

另外,4成2學生不知道有飲酒習慣或肝炎者,服用含乙醯胺酚的解熱鎮痛藥會增加肝損傷風險;3成9不知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引起腸胃不舒服。

值得注意的是,食藥署指出,7成7國、高中學生在過去一年曾有頭痛、牙痛、經痛、肌肉痠痛等經驗,5成8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3成1則是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警訊是,有2成5的學生吃藥局買的止痛藥不會看使用標示。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署君就收治過一名國一學生,吃止痛藥上癮,被家人拖來就醫,原來這名國一生,因為課業壓力大,只要一感覺頭痛就吃成藥,到後來,幾乎天天鬧頭痛、天天吃止痛藥,頻率之高,連家長都警覺到不對勁,陪同就醫,才知是止痛藥成癮。

王署君也曾針對青少年止痛藥成癮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國內約有1.5%的青少年,平均每一個月,至少服用15天以上的止痛藥,更有0.35%已經藥物成癮,以目前超過16萬的高中、高職生計算,就有4、500人有止痛藥物成癮問題又以乙烯安酚類的藥物為主。

王署君提醒家長,國內青少年濫用止痛藥的情形嚴重,不少都是有樣學樣,因為家長用藥習慣不良,跟著學吃成藥,雖然止痛藥的安全性高,但如果一個月內,超過4天以上頭痛、服用止痛藥,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找出病因。

  

鄭醫師補充:

1.大部分的頭痛,其實與心理壓力有關,不正視壓力導致頭痛的真正原因,只是靠藥物來抑制頭痛,容易形成藥物依賴等狀況。

2.自己身體有病痛,直接買藥來止痛,醫學稱之為自我醫療(self medication)。大部分的人對藥物本身缺乏相關知識,因此相關副作用與依賴的狀況,伴隨長期自我醫療而產生,這種現象,不限於青少年,有些成年人也看得到。

3.毒品問題的背後,不少人其實也是自我醫療行為,也就是透過使用毒品來避免面對任何精神上的壓力與困擾。

4.普拿疼服用過量導致的肝毒性,知道的人不多。加上電視廣告內容提到服用一天,身體就完全排出,讓一般人認為此藥非常安全,而不知背後潛藏的相關風險。一旦藥物過量,導致的肝衰竭,其危險性遠勝於安眠藥物過量,提醒大家留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假!?美研究:恐懼症是先天遺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害怕蜘蛛的人,恐怕是因為您的父母也對蜘蛛有極大恐懼感!根據一項研究發現,一般認為童年經歷才是觸發對某種東西產生恐懼的主要因素,但透過研究發現,會害怕某樣東西,其實是因為您的父母也害怕,因此大部分恐懼症是先天遺傳。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恐懼症被普遍認為是童年經歷所造成,但美國艾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恐怕顛覆這個觀念。

研究團隊透過外部刺激,使老鼠對櫻花的味道產生恐懼症,持續追蹤老鼠後代恐懼症情形,結果發現,這些後代竟然比父母更害怕櫻花的味道,且這些後代老鼠先前未聞過這個問到。

因此,證明恐懼症是先天遺傳。此外,報導指出研究顯示,父母在生育後代之前的經歷,會對後代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造成了很大影響,這項研究被刊登在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

 

 

鄭醫師補充:

看到這則報導,讓我想起之前曾在門診看診時,和一位求診者討論她怕老鼠的狀況。她從小就怕老鼠,不明原因,也沒被老鼠咬過或者真正嚇過,就有說不出來的害怕。有趣的是,她的母親也非常怕老鼠,跟她一樣。據說祖母也很怕老鼠。

有些研究認為這就是細胞記憶,細胞主要的遺傳訊息是跟著細胞核的DNA,本來刺激反應是為了幫助當事人躲避危險,但太多危險環伺,身體承受太多壓力,無法進行復原。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參閱療癒密碼這本書。透過適當的處理技術,這類恐懼是可以消除的。

參考文獻:

Parental olfactory experience influences behavior and neural structure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 Brian G Dias
  • & Kerry J Ressler

Nature NeuroscienceYear published:(2013)DOI:doi:10.1038/nn.3594

http://www.nature.com/neur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3594.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罪惡感」吃東西 研究:容易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什麼?!你怎麼吃都吃不胖?」相信民眾若碰到聲稱自己怎麼吃都吃不胖的朋友,尤其自己正值減肥禁時期,聽見有人如此說,眼睛一定會猛然睜大,面露羨慕、驚訝,甚至是夾雜忌妒的複雜表情,來接受「我就是吃不胖啊!」所帶來的心靈衝擊,而國外就出現了一則研究,分析「為什麼就是有人吃不胖?」研究出乎意料的解釋,因為吃不胖的人,都是「快樂」的把食物吃下,不帶任何罪惡感。

吃東西罪惡感重重 較容易胖

在這幾乎是全民視肥肉為敵人時刻,尤其是上班族,不管事正餐還是甜點,多吃一口都會產生強大的罪惡感,但這份來自《食慾》期刊所發表的研究,根據300名18到86歲的志願者,首先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詢問每當他們在吃甜點時,是否帶著罪惡感把食物吞下肚,其中,73%的人認為他們每次吃甜點,自認為都是快樂且沒有罪惡感,27%的人認為,每當他們吃甜點時,罪惡感重重。

而在調查完之後,持續追蹤這些受測者十八個月,研究得出驚人的發現,前者快樂吃甜點的人,平均體重並沒有明顯增胖,而每每都帶著罪惡感把食物吃下肚的人,平均體重卻大幅增加,這幾乎是顛覆了所有人,認為「罪惡感能控制食量」的舊有觀念。

罪惡感 恐導致飲食變得不正常

研究進一步解釋,人們吃東西產生罪惡感並不會使人達到控制食慾的效果,因為罪惡感的產生,會讓人們放棄正常的飲食,開始陷入不健康飲食的惡性循環當中,進而造成體重的增加。因此,此項研究也提醒我們,要減重可以,但三餐還是要正常吃,別因為吃東西產生罪惡感捨棄吃正餐,小心飲食不均衡反而變胖!

 

 

鄭醫師補充:

罪惡感=有壓力,有壓力,身體會設法囤積能量,身體一旦意識到危機,隨後的慣性便是如此。因此,減重務必先減壓。過去我曾推薦一本書(健康腦 身心沒煩惱)裡面談到的樂食療法,一部分也是在說這件事:

快樂吃就健康的「樂食療法」:所謂的樂食,就是想吃蛋糕時把一整盒吃完也沒關係、不論幾點吃晚餐都可以。這些聽起來「違反常識」的觀念其來有自,正是大腦神奇的調節機制。當大腦得到滿足了,食慾及體內的代謝機能就能彼此平衡,即使攝取了太多熱量,也會被身體代謝掉。從臨床實驗上也得到了相當有力的證明,300多位進行樂食療法的人,在一年後,不管是體重、血糖值、體脂肪、總膽固醇,通通都下降了。更神奇的是,減重成功率高達97%,並塑造了不會二度復胖的體質。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Chocolate cake. Guilt or celebration?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y eating attitudes,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intentions and weight-loss

  • Roeline G. Kuijer
  • Jessica A. Boyce

 http://dx.doi.org/10.1016/j.appet.2013.11.01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566631300469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