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劑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加拿大一篇刊登在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的研究報告顯示,懷孕期間服用新型抗憂鬱劑,如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等藥物的婦女,其胎兒出生後,面臨體重過輕及呼吸疾病的風險較高。 研究主持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博士Oberlander表示,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區別孕母的精神疾病(憂鬱症)與抗憂鬱劑兩者對新生兒的影響。Oberlander及其研究同僚檢視1998~2001年間約12萬筆新生兒的人口健康資料,有14%的媽媽患有憂鬱症。 研究人員將其新生兒分成兩組,一組嬰兒的媽媽(共1451名)懷孕期間曾接受SSRIs抗憂鬱劑治療,另一組嬰兒的媽媽(共14234名)則未接受這一類藥物治療,兩組嬰兒的媽媽均是憂鬱症患者。 比較後發現,母親曾接受SSRIs抗憂鬱劑治療的嬰兒,其呼吸疾病的發生率為13.9%,明顯比另一組的7.8%高,且住院期也比較長。同時,嬰兒的出生體重較輕,母親的懷孕期也較短,懷孕期間在37週內的比例明顯較高。 不過,Oberlander表示,這項研究雖然對於罹患憂鬱症且懷孕的婦女使用SSRIs抗憂鬱劑治療提出警告,但仍必須衡量不去治療,孕母憂鬱疾病或治療不足可能產生的風險,因此,這項藥物治療必須經由醫師充分告知相關訊息後使用。(摘自路透社報導,Antidepressants during pregnancy may affect baby,8/25/2006,Reuters Health) 本文由黃連盛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 |
我在門診或部落格的留言中,不時會遇到已經懷孕的媽媽,詢問他們原本正在服用的抗憂鬱劑,是否對胎兒有不良影響?過去,我們談到精神科用藥對胎兒影響比較大的不外乎是鋰鹽、安眠藥等等,這些對新生兒容易產生先天性心臟缺損或者唇顎裂的問題,然而對於抗憂鬱劑的研究似乎著墨較少,所以不少人認為抗憂鬱劑對胎兒沒有明顯的影響,然而根據加拿大研究人員,在2006年刊登於一級專業期刊Archives General Psychiatry的研究結果顯示:曾接受抗憂鬱劑SSRI治療的母親,他們的新生兒有呼吸疾病、體重過輕及早產的比例跟未接受過SSRI治療的母親相比,比例明顯較高。
所以,有憂鬱困擾的孕婦,在考量抗憂鬱劑可能對胎兒造成的影響,建議可以考慮在專業醫師的協助下,慢慢減藥,同時,搭配安全魚油或其他能幫助穩定情緒的營養品,應該是對新生兒比較安全的作法。
最近美國立法機關已經通過的法案MOTHER'S ACT,提到對於懷孕婦女必須作憂鬱症篩檢,經篩檢確定有憂鬱傾向,必須服用抗憂鬱藥治療的法案,因為關係到媽媽及下一代的健康,故以近幾年的研究提醒準媽媽們用藥安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