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跨國研究:生理時鐘異常導致糖尿病和高血糖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2/17 10:36



(中央社記者張蕙燕亞特蘭大16日專電)一項多國學者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由於具有相互關聯的基因發生變異,證糖尿病和高血糖病患比起一般人,更易出現睡眠失調的問題,反之亦然



  目前已有研究證明,睡眠品質不佳的人,愈容易體重超重。這項刊登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的研究論文則進一步指出,生理時鐘和睡眠模式異常,與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風險有相互的關係。



  這項研究以1萬5464 名法國丹麥芬蘭三國不同人群為研究對象,證因rs1387153 發生變異時,會使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達兩成。rs1387153靠近MTNR1B基因,MTNR1B正是具有控制褪黑激素訊號通路的基因。



  研究指出,褪黑激素扮演著控制生理時鐘的角色,它可調解人體的睡眠、飲食,以便適應晝夜的節奏;而血糖則是受胰島素控制,胰腺在24小時身體自然週期的不同時段,分泌不同量的胰島素。其中,胰島素分泌在白天達到高峰,以便處理攝入食物中的糖,並在夜間降至最低點;相反的,褪黑激素在白天分泌少,而夜間最多。



  據稱,當影響褪黑激素和睡眠模式的基因出現異常時,血液中的胰島素也會受到干擾,血糖也就無法控制。



  這項由英國、加拿大、丹麥等跨國際研究單位的學者進行的研究聲稱,過去已有研究證明,睡眠失調和肥胖有一定的關聯性,而現在更證明了睡眠失調、肥胖,都與糖尿病有關。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新研究證明了生理時鐘異常,將會導致糖尿病和高血糖,因此希望研究結果未來可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方法。971216






 


看到這篇報導,不禁讓我想到過去我還在花蓮的區域醫院服務時,有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奉派支援急診大夜班的掛號職務,歷經半年的時間日夜顛倒,導致空腹血糖一下子飆升到五百多(之前完全無糖尿病史),從這篇研究報告的結果來分析,不難解釋其中的關連。褪黑激素在由松果腺分泌的的荷爾蒙,分泌濃度會隨著光線刺激而抑制其分泌,也就是白天光線強,經過視神經神經徑路傳遞,刺激大腦松果腺,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到了晚上,光線刺激變弱,光線抑制效果減弱,褪黑激素濃度開始攀升,晚上九點到凌晨一點是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所以,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在這個時段入睡,符合生理自然運作。


良好的睡眠,是讓身體處於安全模式,關閉壓力系統運作(腎上腺壓力荷爾蒙過度分泌及交感神經的運作過頭),啟動自我修復運作的重要關鍵。睡眠不佳,對身體除了是一種壓力,也讓身體一直處於備戰狀態,此時身體需要更多能量,因而身體容易囤積脂肪,造成肥胖。戰鬥狀態需要更多能量,血糖容易上升,反之,身體運作就趨向以自癒力為導向的自然保健為主,所以研究報告的結果十分合理易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