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女童課堂中跳樓 全班嚇哭


TVBS 更新日期:2008/05/02 12:01 施協源







台北縣一名六年級的張姓女童,昨天下午3點半在課堂中走出教室,當著全班的面從4樓教室跳樓身亡,嚇壞老師同學;校方透露,張姓女童在去年的柯氏量表測驗中,就顯示有憂鬱傾向,學校進行輔導,不料悲劇還是發生。



國小六年級的張小妹妹,在課堂中走出教室,當著老師同學的面前從4樓走廊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生命,全班目睹這樣的經過,有人嚇哭有人呆住。輔導室主任涂智元:「老師因為昨天發生這件事,其實他蠻錯愕的,相對地,情緒崩潰,該班的小朋友,當然現在還在傷痛期。」 張小妹妹的筆記本中,透露與班上的好朋友疏遠,還寫道「對不起父母老師,覺得自己在世上是多餘的」,小女孩的內心話,如今演變成無法挽回的事實;學校努力補救,防止痛苦情緒在校園裡繼續蔓延。輔導室主任涂智元:「所以心理師,3位社工師一同協助,到目前為止,都還繼續在做輔導。」 事實上,去年全校進行柯氏指數測量,張小妹妹的測量結果,顯示有憂鬱症傾向,校方進行心理輔導,卻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涂智元:「張生經過老師的訪談輔導之後,老師覺得這個小朋友沒有所謂的,量表分數偏高的狀況。」 老師表示,張小妹妹安靜乖巧,家庭健全,班上成績也很好,應該是沒有煩惱的年紀,如今教室座位上,課本和書包都還擺著,但是小主人再也不會回來,只留下眾人的傷心與不捨。



昨日新聞報導一位女童在校園突發性的自殺行為,此事震驚社會讓大眾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增加一些關注。以學校的立場,其實早在當事人自殺前,已做過憂鬱量表之篩檢,當事人的篩檢結果呈現憂鬱狀態,但未到須積極輔導的程度,也就是自殺的發生,憂鬱量表無法客觀呈現兩者的相關性。


 


不可諱言,有嚴重憂鬱的人有15%的自殺率,但自殺的背後真正原因都鮮少能真正處理而做到積極的防治。一般有所謂久病厭世或者是面臨重大失落難以承受而想結束生命的個案也有些自殺的人在真正採取行動前會釋放一些不尋常的訊息,例如將心愛東西或寵物送人,要親友好好保重自己等等,當我們察覺到這些訊息時,能做的就是找當事人,傾聽他們的心聲,但對於諸多「突發性自殺」的個案,大部分的專業人常常感到力有未逮,各種治療與輔導成效極為有限。


 


其實對這些突發性的自殺個案,還是有方法可以處理的,以這則新聞的當事人而言,在生前就曾發出心情不好的訊息,在筆記本上寫著自己對不起爸媽 和 老師,覺得自己是多餘的等等蛛絲馬跡。美國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L.羅恩 賀伯特曾對「自殺」背後原因做過研究,他發現很多人選擇自殺之前,是因為他們察覺到自己有些違反道德的事件(越軌行為)即將被揭露,而在無法面對自己的越軌行為為人所知的狀況,所以就選擇用結束自己的生命方式來解決自身的痛苦。


 


對這類個案處理的方式也不難,也就是鼓勵當事人把那件事說出來,接下來他們的自殺想法或者衝動往往在瞬間消失。如果能將這個技術廣為推廣,我相信可以幫助更多自殺的個案。


 


憂鬱量表的篩檢除了對自殺防治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如果讓當事人有被貼標籤的感覺,進而引起同儕的排斥,恐怕會製造更多的反效果。再則如果因為憂鬱量表的篩檢結果,後續的處置上又以抗憂鬱劑的服用為主的話,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警語,青少年服用抗憂鬱劑有比較高的比例如容易產生自殺的想法或是行為。故憂鬱量表的篩檢如果是銜接藥物治療,那麼對於自殺的防治,可還會出現一些反作用。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值得大家多關注與幫助,但是否要藉由憂鬱量表篩檢的做法來協助我覺得有待商榷,這個做法的確值得再檢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