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被愛感」 可消除恐懼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被寵愛」的幸福感,有助消除外在威脅帶來的恐懼及焦慮。
英國艾斯特大學團隊發表於《社會認知暨情緒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看到表達愛情、親情、友情或人類彼此照顧的圖片後,即便受到恐怖圖片或威脅性文字等刺激,其負面情緒較不易被挑起。
研究人員透過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分析受試者觀看充滿感情的圖片後,接受威脅等刺激時大腦運作的情形,結果發現腦部與情緒反應有關的「杏仁核」部位出現類似「當機」的狀況,使受試者不易產生負面情緒。
「過去研究顯示,觀看充滿感情的圖片,可緩解生理上的疼痛。」艾斯特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安琪卡爾分析,心理創傷往往需仰賴周遭親友給予情感支持來平復,若能透過影像喚起「愛的感覺」,對部分有焦慮傾向者,或有緩和不安情緒的效果。
卡爾解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患者,常會有「過度放大」外在威脅性刺激的傾向,因此容易深陷焦慮或憂鬱情緒,而這類患者杏仁核的運作往往異常強烈,若能透過加強患者溫馨、被愛的感覺,應能緩和患者憶及壓力事件時激起的負面情緒。
鄭醫師補充:
很多人在陳述自己對某個自己心儀的對象的實際感受時,常會用到這個詞:又愛又怕。如果我們用這項研究來看,愛與恐懼不可能並存,因此,恐懼時便沒有愛,被愛時,恐懼自然消失。愛與恐懼不會同時存在,如果我們對某人的觀感確定有恐懼,那麼對當事人不可能有愛。一旦說愛,都是誤解。又怕又愛,事實上,只有怕,至於愛呢?很多人會把需要當作愛。但需要,不是愛,相反地,反而是包裹著恐懼的華麗詞藻。一旦把需要掛在嘴邊,不時向對方討愛,只會把人嚇跑。
參考文獻:
L. Norman, N. Lawrence, A. Iles, A. Benattayallah, A. Karl. Attachment-security priming attenuates amygdala activation to social and linguistic threat.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4; DOI: 10.1093/scan/nsu12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