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壯年失智 國內約2萬人

 

健康小百科(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7日電)最近新片「我想念我自己」描述大學教授中年失智故事,現實生活中,確有參與開發中華電信MOD的博士患失智。據估計,國內約有1萬到2萬人患有早發性失智。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醫師表示,失智並非老人專利,早發性失智與遺傳、基因有部分相關性,但是不建議做基因檢測,因為不論有無失智症的遺傳因子,都應做好失智症的預防。

真實案例是參與開發MOD系統的中華電信的高階主管嚴劍琴,具有2個碩士、1個博士學位,正當事業日正當中,5年前因失智症而退出職場。她的丈夫張鎮華也是教授,張鎮華說,現年62歲的妻子本來能力很強而且獨立,現在卻很依賴他。

台灣失智症協會從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失智症流行病推估,國內65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人口數雖然約1萬到2萬人,這年齡層仍在中壯年並處在事業巔峰之際,甚至已經位居要職,若未及時發現罹病,可能出現錯誤決策判斷。

中壯年族群原本拿手的技能變得生疏、或者應變能力出現異常,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應及早前往神經內科、精神科門診就醫,以掌握早期診斷的黃金治療期,家人朋友的細心關懷,多一分包容體諒,失智者還是能擁有快樂的生活。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治癒失智症,在現今預防失智症的研究中,多數以阿茲海默症為主,保持好奇心多動腦學習、採用地中海飲食、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參與社交活動,對大腦有保護作用;至於控制三高疾病、避免抽菸、頭部外傷、憂鬱,可減少對大腦的傷害。

 

鄭醫師補充:

「我想念我自己」,英文原名為STILL ALICE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失智症罹病過程非常好的示範影片。除了家人照顧主角的心路歷程以及心情轉折外,我們可以看到罹病患者接受的檢查評估以及治療,而這所有的一切,告訴我們:一旦確認為失智症,病程就是一路往下走,稱之為不可逆的退化。

對於失智症能做的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比第二件重要十倍以上。第一:預防(未罹病前)。第二:減緩病程退化的幅度(確診後)。

如何預防?在鄭醫師的部落格有諸多資料料提供,建議大家,有失智症族史的人,最好透過基因檢測來確認自己的罹病風險(電影也加入相關情節提醒大家可以這麼做)。基因檢測非常簡單,只要蒐集口腔黏膜的細胞便能做基因分析。一旦確認相關風險比常人高,當事人最好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健康飲食習慣),減少菸、酒以及重金屬甚至是農藥的汙染和殘留,血糖控制絕不可輕忽,因為失智症候被稱為是第三型的糖尿病。

減緩病程部分,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寄望藥物有太大效果,電影也清楚地提示大家。在一般醫院極為有限的醫療協助之外,建議大家不妨透過功能醫學的觀點來協助當事人減緩病程惡化,例如透過營養改變當事人的粒線體功能、提升抗氧化能力,確認有重金屬農藥殘留,務必加強排毒等等。有荷爾蒙低下的問題,務必透過相關療程來提升改善。

失智症患者很辛苦,照顧者更辛苦。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症人口只會逐年攀升,預防以及治療失智症最好主動積極,否則就是坐以待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